北京杨柳沙地造林场地效应

北京杨柳沙地造林场地效应

一、北京杨和沙柳沙地造林的立地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山宝[1](2019)在《河北坝上土壤水分对杨树防护林退化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半干旱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已有40年历史,建设成效显着,防护林发挥重大生态服务效益。河北坝上地区是生态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出现了杨树防护林过熟老化、枯梢断枝等一系列退化现象,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而土壤水分是坝上地区防护林生长的关键性限制因子,是揭开防护林退化机制的重要因素,但当前还缺乏基于野外观测的大样本数据研究。为了探究杨树防护林退化过程中的林分结构变化和土壤水分对其响应,本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二台镇波罗素林场衰退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56个不同衰退程度的杨树、樟子松等乔木林样地和34个草地、农地、自然更新杨树、人工更新樟子松等对照样地,共90个典型样地,采用人工土钻法结合烘干法,研究2m深度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差异;同时,调查样地中乔灌木的生长现状以及更新情况等,以充分了解杨树防护林退化过程中,退化生态系统的林分结构和组成变化。基于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杨树衰退过程中,枯树梢占树干比重为20%是关键阈值。低于20%为渐进型自然衰退,而超过20%表现为突变型严重衰退,通常缺乏过渡区间,直接表现为严重衰退特征,中值达55%,衰退特征明显,与渐进型自然衰退杨树形成显着对比;(2)从样地到单株尺度,杨树防护林的胸径树高关系皆遵循对数函数模型,即随着杨树胸径增大,树高遵循对数函数先快速增高,后缓慢增高。随着杨树防护林的衰退,乔木郁闭度随之减少,而林下草本植物覆盖度将遵循对数函数关系呈上升趋势;(3)在地下60~90cm深度,各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含量发生集中现象,即土壤水分趋于相近,再向下杨树和樟子松样地土壤水分逐步降低,而其他植被类型土壤水分逐渐增加。自然更新杨树和人工更新樟子松两个植被类型样地,其0~60cm地表土壤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植被类型,表明它们对地表土壤水分消耗较为剧烈;(4)0~60cm深度突变型严重衰退杨树的土壤含水量为8.27±2.59%,高于渐进型自然衰退杨树土壤含水量6.19±2.02%(p=0.0026),地表0~60cm 土壤水分明显偏高约20mm,蒸腾耗水下降与穿透雨补充增加是重要原因。60cm深度以下,不同衰退类型杨树样地的土壤水分不再具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土壤水分对杨树防护林衰退产生显着响应只体现在地表60cm。(5)60cm深度是不同植被类型、衰退杨树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重要转折点,0~60cm深度受到植物根系和降水补给作用,而60cm深度以下主要受土壤质地影响。本研究采用大样本样地统计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杨树防护林退化后对土壤水分补充增加这一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结果对坝上地区过熟防护林修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以期能从土壤水分角度为坝上地区防护林退化机理提供合理解释,为当前坝上地区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

莎仁图雅,张立欣,李晓晶,于亦彤[2](2015)在《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文献数据归纳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北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灌高与冠幅推测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二者的相关方程为y=0.7826(D2H)0.8913(n=32,R2=0.82);沙柳林根茎比R的实测值为2.64(n=9),大于IPCC推荐的缺省值0.4;在沙柳林生物量测定中,可以通过林地平均冠幅、灌高、盖度和R值准确推算沙柳林生物量。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B)为9.02 t/hm2(n=37),在不同立地类型存在差异。沙柳林R值随着平茬间隔期增加成幂函数减少。在进行沙柳林生物量碳计量和使用时需考虑平茬期和植被盖度,有利于降低计量中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结果适用于平茬后3年,盖度为30%60%的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碳计量。沙柳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尚需进一步研究。

徐丽[3](2013)在《库布齐沙漠沙柳扦插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柳(SalixpsammophilaC.Wanget.C.Y.Yang)是库布齐沙漠造林面积较大的灌木树种,生长迅速、耐沙埋,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本文以七星湖北部的流动沙丘为试验地,分别在沙丘坡上、坡中、坡底三个典型部位进行了水冲沙柳扦插造林试验,研究了不同沙柳插条长度、造林密度、浸泡时间、浸泡方式、外露高度以及每穴不同株数等因素对沙柳扦插造林的保存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扦插当年沙柳(1)插条长度从110cm到150cm的成活率从大到小依次是:130cm>150cm>140cm>120cm>110cm;插条长度130cm时,成活率最高为96.48%。株高从大到小依次是:150cm>140cm>130cm>120cm>110cm,最大值在150cm处取得为138.33cm。(2)扦插规格为1m×1m的成活率及株高最好,在坡底成活率高达93.23%,坡上株高为122.43cm。(3)经过不同浸泡时间处理的沙柳成活率由大到小依次是:浸泡5d>浸泡7d>浸泡3d>无浸泡,浸泡5d沙柳坡中成活率最大为95.62%;株高均为浸泡5d最佳为150.79cm;浸泡5d的新生枝条直径达到最大值为9.52mm。(4)坡上立式浸泡较不浸泡沙柳成活率提高了15.41%,各坡位成活率表现为:立式浸泡>平卧式浸泡>对照组,最大值为坡中立式浸泡,成活率高达93.54%。2、扦插两年沙柳(1)迎风坡扦插沙柳的保存率随插条长度由80cm到110cm表现为递增趋势,插条长度为110cm的保存率在坡中达最大值为87.92%,坡底株高最大为174.68cm,冠幅最大为126.54cm×118.65cm。(2)在迎风坡坡上部位,插条外露高度为15cm时沙柳成活率较大,成活率为82.92%。坡中外露高度5cm时成活率最大,为89.86%。坡底处,外露高度10cm时成活率最大,为93.33%。(3)扦插株数对沙柳保存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表现为单株较双株好,单株保存率在坡中达到最大值85.48%,单株株高在坡底达到最大值173.14cm。

马增旺[4](2013)在《冀北人工固沙林林分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北部处于首都的上游,既是北京的沙源地,又是风沙的必经通道,在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河北省营造了大量的人工固沙林。为了掌握河北省北部人工固沙林的生长状况、结构状态和功能作用,本项研究在划分河北省沙化土地类型的基础上,针对北部沙化最严重的坝东森林草原沙化土地和冀西北间山盆地沙化土地2个类型,以近30年来人工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樟子松、侧柏、白榆、北京杨、小叶杨、小美旱杨和新疆杨8个主要树种、15个类型的固沙林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生态学和测树学的角度入手,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获取了典型林分样地的胸径、树高、冠幅、密度、郁闭度、生物量等反映林分生长和结构的32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为人工固沙林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林分做出了综合评价。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冀北人工固沙林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林分生长缓慢,生长量低。樟子松的材积连年、平均生长量最高,年均生物量最大值产生于黄羊滩的13a生樟子松林,其次是坝上的30a生华北落叶松和24a生樟子松,最小的是黄羊滩侧柏林。在冀西北零星沙地,白榆的生长状况好于其他树种。北京杨生长量虽不低,但生长过程受环境影响波动较大。所有林分的年均生物量在71-6007kg/hm2·a,未能达到相应树种正常生长状态时的生物量。(2)采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lbull分布、Gamma分布和β分布5种分布曲线,对8个树种的林分胸径分布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适合性最好的拟合曲线依次为β分布、正态分布和Welbull分布,分别能够拟合84.6%、76.9%和69.2%的林分,且同时能够符合这3个分布假设的林分达到了69.2%。说明林分大部分处于β分布、正态分布和Welbull分布状态。对数正态分布对所有参与拟合的林分均不能很好地描述。(3)15个类型的林分中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804-2.221之间,最大值仅2.221,说明冀北人工固沙林的物种多样性较低。其中,以7号侧柏林分最高,其次是1号、2号华北落叶松林分和11号北京杨林分。针叶林的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阔叶林。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大小排序相似。林分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范围在0.806-3.733之间,差异较大。随着林龄的增大,物种的数量能够稳定下来并均匀分布。(4)所有林分的输沙都发生在地面以上高度0-12cm范围内,其中,35.3%-63.1%的输沙发生在近地表0-2cm高度,64.7%-90.9%的输沙集中发生在距离地面4cm高度范围内。输沙在垂直高度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越靠近地面,集沙越多,越远离地面,集沙量减少,呈指数分布。30a生的华北落叶松和24a生的樟子松林林内已经没有输沙通过,完全达到了降低风沙侵蚀、固定沙化土地的目的。由于侧柏生长过于缓慢,防护能力低,输沙率高,而白榆林分在阔叶树种中降低输沙率的效果最好。林分输沙率与林分的郁闭度呈显着负相关,在水平方向对降低输沙发挥作用。(5)冀北人工固沙林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在32%-54%之间,土壤孔隙构成中非毛管孔隙占总孔隙度的比例偏高,土壤的持水、保肥能力差,渗水能力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变化范围在10.54%-37.24%之间。冀西北的零星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而坝上林地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且林分中针叶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的林分位于坝上高原,整体上具备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的特点,土地退化不严重。土壤氮素与有机质含量趋势相同。林分土壤中的全磷和速效磷全都处于极低水平。坝上高原和坝下零星沙地的全钾含量截然不同,前者含量很低,后者很高。(6)经过主成分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为人工固沙林的总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15个类型综合评价结果排名顺序为:5号24a生樟子松林>2号30a生华北落叶松林>3号8a生樟子松林>10号5a生北京杨林>11号25a生北京杨林>9号13a生白榆林>1号8a生华北落叶松林>8号7a生白榆林>4号113a生樟子松林>14号9a生小美旱杨林>15号9a生新疆杨林>13号15a生小叶杨林>7号17a生侧柏林>6号7a生侧柏林>12号9a生小叶杨林。排在前3位是分布于坝东森林草原沙化土地类型的24a生樟子松林、30a生华北落叶松林和8a生樟子松林;而排在最后4位的则全部是冀西北间山盆地沙化土地类型的9a生小叶杨林、7a生侧柏林和17a生侧柏林、15a生小叶杨林。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把15个人工固沙林类型按照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划分为5个类型组。针对不同等级的人工固沙林简要提出了优化经营对策。总体上说,对于坝上高原,华北落叶松和樟子松是人工固沙造林树种的首选,而对于冀北的零星沙地,最适宜树种是白榆,局部条件下可应用小美旱杨、新疆杨造林,但由于抗旱性差、耗水多,在固沙造林需慎重采用。

任天忠,马宏亮,李民,李艳萍[5](2012)在《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冯长红[6](2011)在《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冀北接坝山区地处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具有其特有的脆弱性,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同时是影响京津地区的主要沙源地和风沙通道。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条件,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和放牧,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威胁着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研究该区域土地沙化动态规律、植被类型及演替规律,对生态工程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其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丰宁县小坝子乡为主要试验区,从2006到2009年,应用恢复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解译与地面判读相结合,点上试验和重点踏查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小坝子沙化土地来源、成因和变化规律,植被类型和演替规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工程措施对该地区生态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探明了小坝子地区风沙运动和沙地形成的因素。即受地质地貌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小坝子和其上部坝上地区产生沙源—狭管地形、气候因子、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洪水加速风沙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阻挡沙流,产生沉积或堆积汇。小坝子土地沙化既有本地沙,同时浑善达克沙地和坝上地区也是小坝子沙地形成的重要因素。(2)小坝子地区沙化土地遥感解译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从增加耕地面积、广种薄收、毁林开荒、超载过牧的状态转变为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的变化,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人工草地面积增加。沙化面积从迅速扩大到逐步稳定和缩减;沙化程度也由加重到逐步减轻,体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沙化的形成和变动的作用。(3)小坝子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和半灌丛、草原4种植被型和15种群系。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是典型的森林—草原过渡型植被。(4)生态工程措施可以明显的促进植被的恢复。作为对照的放牧地的植物种数、盖度、生物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均明显的低于实施各项工程措施的地区。而且封育造林短期内对植被恢复的促进效果比沙地封育明显。(5)在小坝子沙化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与土壤水分含量是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以及土壤水分表现出较大的因子负荷量,是该区域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6)土壤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与其介质种类、坡向、枯落物盖度相关。生物结皮改变了沙地表面和其下的土壤机械组成、化学组成,减少了雨水向土壤中的入渗,深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但由于生物结皮强大的持水力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结皮下土壤温度降低,使其蒸散量低于裸沙。(7)植被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少风蚀。不同下垫面平均气温观测值相差较大,其中裸沙地的温度最高;不同植被的平均温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植被具有明显的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不同植被对降低气温的功能顺序为:人工乔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地表温度与下垫面类型和植被盖度密切相关。植被具有明显的调节土壤温度的功能,天然灌木林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功能明显高于人工乔木林、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三种植被。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存与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含水量与植被的耗水明显相关。林间土壤含水量低于其它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而放牧地的土壤含水量则始终处于最高值。

刘硕[7](2009)在《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文中指出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运而生,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退耕地涌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工造林模式与天然林配置模式差异性问题。若要使此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在人工生态恢复过程中,须根据不同地区植被适应性特点,采取近自然方式设计退耕还林还草地配置和管理技术。根据地带性和退耕模式的不同,本文选择具有比较完整退耕序列的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地区,它们依次代表了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将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过程和态势进行更深层地探讨,为人工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恢复技术模式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选取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的退耕还林还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地区植被的大量群落学调查,综合TWINSPAN、DCA、CCA、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林木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围绕环境梯度的变化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响应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植被分类、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种群生态位、群落多样性、种群空间格局、群落稳定性和植物蒸腾特性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草地植被演替态势:半流动沙地(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沙柳群落+沙打旺群落+沙竹巴锡藜群落随机或均匀分布)→半固定沙地(退耕5~10y)快速正向演替阶段(蓝刺头狗尾草群落+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群落集群分布)→固定沙地(退耕15~25y)趋于逆向植被演替(油蒿羊柴群落和柠条滨藜群落强集群分布)。植被演替的方向和植被群落组织结构水平的变化规律主要有以下4点:①整个群落水平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退化程度的降低,在半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演化过程中,退耕还草地的群落生态特性发展不稳定,退耕还草区的群落结构和组成还未达到顶级群落水平,群落生态特性波动较大。②油蒿种群在固定沙地(退耕25y)阶段已出现优于羊柴种群的生态特征,即羊柴种群开始出现萎蔫和枯死现象,密度下降,种群衰败,种群竞争性减弱。这预示下一个演替阶段油蒿种群将取代羊柴种群。③半固定沙地(退耕15y~20y)阶段是群落变化的敏感期,但退耕地整体群落植被是从沙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变化过程证明了退耕还草地整体朝正向演替发展的态势。④以沙柳、油蒿、小叶锦鸡儿、羊柴为代表的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研究反映出,就目前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退耕还草地水分条件而言,无法实现所选造林树种的最低保证需水量,这导致该地带的退耕还草地种群生长受到水分条件胁迫,群落植被变化易趋于逆向演替。(2)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垂穗披碱草群系呈集群型(退耕0~18y)快速正向演替→银露梅群落和匍匐栒子群落呈强集群型(退耕18y~27y)缓慢逆向演替→华北落叶松群落、中国沙棘灌木群落和青海云杉+白桦林群系呈均匀型或集群型(退耕27y~55y)平稳正向演替。以青海云杉群落及其与白桦、沙棘混交林群落为优势种群。退耕0~27y阶段,群落物种的数量和种数有较大波动,退耕45年后群落稳定。目前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区退耕还林地的水环境容量可以满足主要造林树种的耗水需求量,即该地区植被生长不受水环境条件制约,植被演替朝正向发展。(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退耕10y快速正向演替(伴有逆向演替特征)。演替特征在不同坡向变化明显:阳坡地由刺槐群落→油松丁香群落,半阳坡地由沙棘群落和虎榛子连翘群落→三裂绣线菊群落和黄刺玫群落,半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沙棘群落→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虎榛子连翘群落。以油松刺槐群落、黄刺玫群落和铁杆蒿羊胡子群落为优势种群,且各种群均以集群方式分布。其中,阳坡多样性变化最剧烈,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相近。演替发生最明显的坡位是坡度15°~30°的地段。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群落生态特征不稳定,不同坡向的退耕林地中的群落分布集中,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致使种间竞争加大,灌木和草本层对资源利用率高使人工林树种油松和刺槐大面积枯死衰败,造成群落稳定性差。同时封山育林的造林成分过于单一,物种多样性较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林木生长条件受到水分亏缺的制约,减缓了植被生长速度,降低了植被群落正向演替的速度。(4)从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植被演替过程看,北方主要退耕地植被演替态势有共性亦有异性,但总体发展趋势是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交错进行。相同点有两点,一是退耕初期即从物种有无到有的过程里,植被生态特征均称规模态势发展、物种多样性增长幅度大,也就是发生了正向演替。二是水环境容量不满足造林树种的林木需水量时,退耕地植被演替初期植被进行正向演替的速度慢、时间长。不同点有两点:①演替中期。退耕地植被演替发展过程并不都是延续前期发展态势,如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由于种间密度过大、土壤养分和水分竞争剧烈,导致种群衰退,造成了植被群落的暂时性逆向演替。②水环境容量与林木需水量适应性影响未来植被演替整体态势。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呈稳定正向发展,而另外两个地带的植被趋向逆向演替。根据3个地带主要退耕还林还草树种的耗水特性和当地水环境容量适应性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水环境容量与优势种需水量匹配,另外两个地带呈现不足状态。由此可知,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种问水资源竞争加剧,导致蒸腾耗水量大、耐寒性相对弱的物种枯死,形成暂时性地表裸露,造成演替序列逆向进行,该现象是水资源量与人工选择的造林树种或密度不匹配造成的。

郭雨华[8](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提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段玉玺[9](2008)在《盐池县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与区域生态用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近50多年以来,各地开展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西北地区降水资源匮乏,土壤水储量有限,大面积造林往往造成土壤水环境恶化,致使许多人工林生态系统衰退并功能丧失。本研究针对林草植被建设中的土壤水分承载力问题,依据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理论,在2006年和2007年,对盐池沙地造林常见的灌木树种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和四翅滨藜(Atripldex canescens)及主要乔木树种白榆(Ulmus pumila)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L.var. pyramidalis)的蒸腾耗水特性及林分蒸腾耗水规律、林地土壤蒸发耗水规律、林地实际蒸散量、林木需水量和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该地区植被恢复重建中树种选择和沙地水分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宏观上掌握盐池县水资源数量和分布规律、植被数量和分布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同时,建立了盐池县生态用水的划分体系和计算体系;系统研究了以盐池县生态环境现状为基础的生态用水量;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深入研究了符合该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合理生态需水量,并探讨了盐池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该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水分环境容量1.以Penman-Monteith方程作为林分蒸腾量预测模型的基本形式,依据在生长季内各月典型天气下用Li-1600稳态气孔计定位、定时观测得到的林分蒸腾数据,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得到的微气象因子数据,对冠层的反射率、消光系数、冠层阻力、净辐射等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将它们代入预测方程估算了在生长季的不同时段内林木实际蒸腾耗水量。同时,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吻合效果很好,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利用该方程可较为准确地测算出所研究树种的林木蒸腾量。计算结果表明,树种年蒸腾量大小排列顺序为:沙柳﹥沙枣﹥小叶锦鸡儿﹥四翅滨藜。白榆表现出较低耗水特性,年蒸腾量与沙柳和沙枣接近;新疆杨耗水量约为白榆的1.5倍。2.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林地土壤蒸发量(Z)与实验地水面蒸发(X)和土壤含水量(Y)关系的数学模型:Z=0.306-0.025X-5.387Y+9.851e-4 X2+1.423 X Y+22.335 Y 2,R2为0.713。以此分别计算得出了各林分生长季林地土壤蒸发量。在分别求出生长季每月各林分的蒸腾耗水量和林地土壤蒸发量后,进而推求出各林地全年的实际蒸散量。3.依据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SWC)下对林木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测定结果,经拟合,Tr(y)和WUE(y)与SWC(x)的关系曲线均符合三次方程:y=ax3+bx2+cx+d。通过计算,选取维持最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和维持最高蒸腾速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作为半干旱盐池沙地林木生长适宜土壤水分环境的下限值和上限值,结果为:沙柳10.72%14.36%、沙枣9.12%11.40%、小叶锦鸡儿11.39%13.20%、四翅滨藜10.07%12.20%。4.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在生长季(5~10月),研究地区各灌木的下限需水量分别为:四翅滨藜387mm、小叶锦鸡儿437mm、沙枣445mm和沙柳459mm;乔木的下限需水量分别为:白榆460mm杨新疆602mm。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林地的蒸散量(林木需水量)代替潜在蒸散量,计算分析了林地土壤水分的亏缺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林木在生长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5.根据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所得的林木蒸腾量(T)和林地土壤蒸发量(E),结合该地区生长季80%保证率下的降雨量(P),确定出了盐池沙地在保证林木下限需水量下的最小水分营养面积(A:m2),其关系为:A=1000·T/(P-E)。结果是:沙枣为7m2;沙柳和小叶锦鸡儿为5m2,四翅缤藜为4m2;白榆和新疆杨分别为15m2和20m2。结果表明目前各林分的林木水分营养面积明显不足,而乔木林分更是严重不足。(二)生态用(需)水6.以植被蒸散理论、水量平衡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实测和调查资料,确定了盐池县各类型生态用水的定额标准,并以2005为基准年,计算了各类型的生态用水量。结果为: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6.05×108m3/a;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0.19×108m3/a;草地建设生态用水量8.18×108m3/a;湖泊洼地生态用水量0.0627×108m3/a;城镇绿化生态用水量0.0031×108m3/a。7.通过生态用水特征分析,研究了盐池县生态用水量与总降水量的比例关系,即生态用水系数Cu;以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态用水量,即生态用水模数Mu。计算得出全县2005年的Cu为54.29%、Mu为16.73%;2010年的Cu为63.76%、Mu为19.65%。8.以盐池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计算依据,研究了其生态需水,结果为:到2010年,全县生态需水总量为16.93×108m3/a。届时,盐池县会产生1683.56×104m3/a的用水缺口;农业需水量达到1850×104m3/a,为最大用水产业。

邬向民[10](2007)在《鄂尔多斯沙柳生态产业发展与技术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鄂尔多斯是我国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改善生态与环境,构建生态恢复、保护与沙柳产业之间的产业链条,使沙柳林经营与沙柳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沙柳是鄂尔多斯风沙区自然分布的沙生灌木,有大量风蚀沙化土地可以用于沙柳造林,沙柳产业市场广阔,依托沙柳产业经营沙柳原料基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沙柳生态产业原料基地经营根据不同立地类型采取相应的经营模式。风蚀较严重的地段营建沙柳原料基地应采用“造林模式Ⅰ”、“造林模式Ⅱ”,其他地段应采用“造林模式Ⅲ”。用于人造板、发电时,下湿滩地、沙丘地最适宜的平茬周期分别为3年、4年,但也可在3~5年之间灵活;平缓滩地最适宜的平茬周期为4年;平缓沙地、迎风坡、背风坡最适宜的平茬周期为5年。沙柳平茬时间以12月~1月(翌年)为好;平茬高度以地表平茬为好。风蚀严重地段应采取带状平茬,其他地段可采用块状平茬。及时防治病虫害、控制过牧以及在风蚀严重地段设置沙障有利于沙柳的生长和控制早衰。(3)按现有造林速度,在未来5年、10年、15年沙柳林的生物产量将逐步提高到237.18×104t、310.47×104t、383.76×104t,企业规划应依次进行。(4)按现有沙柳产业生产规模计算,鄂尔多斯沙柳原料总体有余,但分布不均衡。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杭锦旗沙柳原料不足,其他旗沙柳原料盈余。(5)根据各旗、区的地理分布,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将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划为一个建设区,2015年以前企业保持现有规模,以缓和原料不足的局面。将杭锦旗、鄂托克前旗划为一个建设区,企业规模可以适当扩大规模,以充分利用多余原料。将乌审旗、鄂托克旗划为一个建设区,以保证在生物能源发电厂投产后的原料供应,2010年以后可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二、北京杨和沙柳沙地造林的立地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杨和沙柳沙地造林的立地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坝上土壤水分对杨树防护林退化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坝上地区生态工程介绍
    1.3 坝上防护林衰退情况
    1.4 坝上防护林衰退原因
        1.4.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1.4.2 人为因素
    1.5 林分结构研究
        1.5.1 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1.5.2 林分结构研究方法应用
    1.6 土壤水分研究
        1.6.1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1.6.2 土壤水分研究方法
    1.7 土壤水分影响因素
        1.7.1 气候
        1.7.2 地形
        1.7.3 植被
        1.7.4 土壤类型
        1.7.5 人类活动
    1.8 小结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
    2.3 土壤
    2.4 植被
    2.5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野外调查与样地布设
        3.2.2 退化防护林林分结构研究
        3.2.3 防护林土壤水分研究
        3.2.4 防护林土壤水分影响因素研究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布设
        3.3.2 植被调查
        3.3.3 土壤水分测定
        3.3.4 土壤容重测定
        3.3.5 无人机航拍
        3.3.6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3.3.7 数据分析
    3.4 技术路线
4 衰退防护林样地结构特征
    4.1 样地调查与数据处理
        4.1.1 样地调查
        4.1.2 数据处理
    4.2 杨树衰退特征研究
    4.3 杨树防护林林分结构研究
        4.3.1 防护林整体结构分析
        4.3.2 胸径-树高关系
        4.3.3 乔木郁闭度与林下草本覆盖度关系
    4.4 杨树与樟子松林分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4.5 不同健康水平杨树
        4.5.1 胸径-树高相关关系
        4.5.2 林分密度
        4.5.3 径阶
        4.5.4 高度级
        4.5.5 冠宽
    4.6 小结
5 杨树防护林土壤水分研究
    5.1 样地调查与数据处理
        5.1.1 样地调查
        5.1.2 数据处理
    5.2 土壤水分统计特征
    5.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差异
        5.3.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5.3.2 土壤水分垂直分层
        5.3.3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分析
    5.4 不同衰退类型杨树土壤水分差异
    5.5 小结
6 防护林样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6.1 调查样地土壤理化性质
    6.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6.2.1 土壤容重
        6.2.2 土壤机械组成
        6.2.3 土壤有机质含量
    6.3 小结
7 退化杨树防护林土壤水分影响因素分析
    7.1 土壤性质对土壤水分影响
        7.1.1 土壤容重对土壤水分影响
        7.1.2 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水分影响
        7.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水分影响
    7.2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影响
    7.3 林分结构对土壤水分影响
    7.4 衰退程度对土壤水分影响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1. 2 调查方法
    1. 3 室内处理
    1. 4 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的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 1 沙柳灌木林生物量方程
    2. 2 根茎比
    2. 3 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
    2. 4 沙柳灌木林地上生物量含碳率
3 结论与讨论

(3)库布齐沙漠沙柳扦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柳研究现状
        1.2.2 沙埋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与地貌
    2.2 气候
    2.3 土壤
    2.4 水资源
    2.5 动植物资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试验地选取
    3.2 研究方法
        3.2.1 试验材料选取及处理
        3.2.2 扦插种植
    3.3 指标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扦插当年造林效果
        4.1.1 不同插条长度对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4.1.2 不同扦插密度对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4.1.3 浸泡处理对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4.2 扦插2年造林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扦插当年沙柳
        5.1.2 扦插两年沙柳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冀北人工固沙林林分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综述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河北省沙化土地类型划分
        2.1.2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调查
        2.2.2 林分生长调查
        2.2.3 生物量调查
        2.2.4 林分结构调查
        2.2.5 生物多样性调查
        2.2.6 林分更新状况调查
        2.2.7 林分生态功能调查
        2.2.8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9 林分特征综合评价
        2.2.10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生长特征
        3.1.1 林分生长量
        3.1.2 林分生物量
        3.1.3 小结
    3.2 林分结构特征
        3.2.1 胸径分布特征
        3.2.2 林下物种多样性
        3.2.3 林下更新
        3.2.4 小结
    3.3 林分生态功能特征
        3.3.1 林分固沙功能
        3.3.2 林分土壤特征
        3.3.3 小结
    3.4 林分特征综合评价
        3.4.1 评价方法
        3.4.2 评价过程
        3.4.3 评价结果
        3.4.4 小结
    3.5 人工固沙林优化经营对策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1.3.2 风沙运动规律和防治研究
        1.3.3 沙漠化土地水分动态研究
        1.3.4 沙地植被演替研究
        1.3.5 生态恢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土壤
    2.4 植被
    2.5 气候
    2.6 水文
    2.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
        3.3.2 植被和植物群落调查
        3.3.3 土壤调查
        3.3.4 卫星遥感图像处理
        3.3.5 土壤风蚀研究方法
        3.3.6 小气候观测
        3.3.7 分析方法
4 土地利用和沙化动态研究
    4.1 土地利用和沙化土地分类
    4.2 遥感数据的解译
        4.2.1 卫星遥感信息源的选择
        4.2.2 解译标志的建立
        4.2.3 解译标志区的建立
    4.3 小坝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格局和沙化动态
    4.4 小坝子沙化成因分析
        4.4.1 小坝子沙地的分布
        4.4.2 沙子的来源分析
        4.4.3 沙地成因分析
    4.5 小结
5 植被恢复与演替规律研究
    5.1 植物类型和分布特征
        5.1.1 植物资源与植物分布特征
        5.1.2 主要植被类型
        5.1.3 主要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5.2 植被演替过程分析
        5.2.1 小坝子地区植被演替过程
        5.2.2 小坝子沙地植被种群变化
        5.2.3 不同工程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5.3 植物多样性驱动因子分析
        5.3.1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
        5.3.2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关系
        5.3.3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6 沙地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与利用技术研究
    6.1 土壤结皮
    6.2 小坝子地区土壤生物结皮的分布规律
    6.3 土壤生物结皮理化性状研究
    6.4 生物结皮固沙技术
    6.5 小结
7 生态工程治理模式与技术
    7.1 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7.1.1 沙区防风固沙技术模式
        7.1.2 积沙坡地和流动沙丘治理模式
        7.1.3 坡地治理模式
        7.1.4 自然恢复治理模式
        7.1.5 草牛奶气生态养殖模式
        7.1.6 经济作物防风固沙模式
    7.2 植被恢复技术
        7.2.1 沙化区造林绿化技术措施
        7.2.2 活动沙地沙障固沙造林绿化技术
        7.2.3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7.2.4 围栏封育促进植被恢复技术
        7.2.5 沙地微环境调控技术
    7.3 结论
8 生态工程效益研究
    8.1 植被对风速和风蚀的影响
        8.1.1 不同植被特征对风速轮廓线的影响
        8.1.2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强度的影响
    8.2 不同植被类型对小气候的影响
        8.2.1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温度变化
        8.2.2 不同植被类型的气温变化
        8.2.3 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8.3 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3.1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变化
        8.3.2 不同植被下根系在剖面的分布特征
        8.3.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
        8.3.4 不同植被的土壤径流
    8.4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图

(7)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提出以及背景
    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理论基础
        1.2.1 植被演替研究背景及状况
        1.2.2 生态恢复研究内容
        1.2.3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概述
    2.2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2.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
        2.2.4 水文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2.8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2.3.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3.2 地质地貌
        2.3.3 气候
        2.3.4 水文
        2.3.5 土壤
        2.3.6 植被
        2.3.7 社会经济状况
        2.3.8 土地利用现状
        2.3.9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2.4.1 地理位置及行政归属
        2.4.2 地形和地质
        2.4.3 气候
        2.4.4 土壤
        2.4.5 植被
        2.4.6 社会经济状况
        2.4.7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样地、样方调查
    3.2 土壤调查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1 重要值计算方法
        3.3.2 物种多样性指数
    3.4 相似性系数的测定
    3.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3.6 生态位计算方法
        3.6.1 生态位宽度
        3.6.2 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
    3.7 植被分类方法
    3.8 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
        3.8.1 植物频度法
        3.8.2 群落变异性
    3.9 主要造林树种生态需水供求关系
    3.10 试验地布设
        3.10.1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3.10.2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3.10.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4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牧区植被演替
    4.1 沙区地类划分
        4.1.1 划分依据
        4.1.2 沙区划分结果与分析
    4.2 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关系
        4.2.1 植被组成
        4.2.2 植被分类排序
        4.2.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沙区退耕地植被演替序列
        4.3.1 物种消长及优势度分析
        4.3.2 群落层次和生活型结构变化规律
        4.3.3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变化
        4.3.4 相似性和相异性系数
        4.3.5 退耕过程中主要种群格局的变化
        4.3.6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变化
    4.4 群落稳定性
        4.4.1 植物频度法
        4.4.2 群落变异性
    4.5 沙区退耕地主要灌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4.5.1 鄂尔多斯试验地林分情况
        4.5.2 沙区降水资源状况
        4.5.3 沙区主要灌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4.5.4 沙区灌木水环境容量
    4.6 小结
5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5.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5.1.1 植被组成
        5.1.2 植被分类排序
        5.1.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 物种多样性分析
        5.2.1 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2 不同土地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3 不同退耕年限青海云杉群落多样性
    5.3 退耕林地种群空间格局
    5.4 生态位分析
        5.4.1 资源梯度的划分
        5.4.2 物种生态位宽度
        5.4.3 种群生态位重叠
    5.5 群落稳定性
        5.5.1 群落植被频度分析
        5.5.2 群落变异性
    5.6 高寒半湿润区造林树种生态需水适应性
        5.6.1 大通试验地林分情况
        5.6.2 高寒退耕还林区降水资源状况
        5.6.3 高寒退耕地林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5.6.4 高寒退耕还林区林木水分环境容量
    5.7 小结
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6.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6.1.1 植被组成
        6.1.2 植被分类排序
        6.1.3 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2 植被演替10年中群落变化
        6.2.1
        6.2.2 群落多样性
        6.2.3 种群空间格局变化
        6.2.4 物种生态位分析
        6.2.5 群落稳定性
    6.3 丘陵沟壑退耕还林区林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6.3.1 方山试验地林分情况
        6.3.2 研究地区的降水资源状况
        6.3.3 干旱丘陵沟壑区林木蒸腾量与生态需水量
        6.3.4 干旱丘陵沟壑区水分环境容量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9)盐池县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与区域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1.4.1 林分密度的研究
        1.4.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
        1.4.3 生态用水与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1.4.4 水分平衡研究
        1.4.5 植物生理特征与土壤水分关系定量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候与气象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状况
    2.5 植被
        2.5.1 草场植被
        2.5.2 森林植被
    2.6 水资源状况
        2.6.1 降水资源
        2.6.2 地表水资源
        2.6.3 地下水资源
        2.6.4 水资源评价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主要研究内容
    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3.1 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
        3.3.2 区域生态用水
    3.4 研究方法
        3.4.1 土壤物理性质
        3.4.2 林木水分生理特征
        3.4.3 气象要素
        3.4.4 水面蒸发
        3.4.5 土壤蒸发
        3.4.6 林地土壤水分动态
        3.4.7 叶面积
        3.4.8 消光系数
        3.4.9 数据处理
第四章 林木蒸腾量
    4.1 应用理论和方程
    4.2 各计算参数的推导与分析
    4.3 林木蒸腾实测与校正
    4.4 PENMAN-MONTEITH 公式模拟日蒸腾过程及其验证
    4.5 模型参数敏感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4.6 茎流计法生长季各月连续日蒸腾量测定
        4.6.1 TDP 茎流传感器测量原理
        4.6.2 测量结果和分析
    4.7 生长季各月连续日蒸腾量计算
    4.8 各林分月蒸腾量
    4.9 小结
第五章 林地蒸散量
    5.1 潜在蒸散与水面蒸发
    5.2 林地土壤蒸发
    5.3 林地实际蒸散
    5.4 蒸腾蒸发分摊系数
    5.5 小结
第六章 林木需水量和植物系数
    6.1 林木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
        6.1.1 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6.1.2 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6.1.3 林木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
    6.2 林木需水量
    6.3 植物系数
    6.4 林地土壤水分亏缺计算
    6.5 小结
第七章 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
    7.1 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确定原则
    7.2 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确定
        7.2.1 研究地区的降水资源状况
        7.2.2 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
    7.3 小结
第八章 区域生态用(需)水
    8.1 盐池县生态用水类型
    8.2 生态分区
        8.2.1 以区域自然地理为背景的一级生态区
        8.2.2 以乡域土地利用为依据的二级生态分区
    8.3 生态用水定额的计算及现状生态用水量
        8.3.1 森林植被生态用水
        8.3.2 水土保持生态用水
        8.3.3 草地生态用水
        8.3.4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
        8.3.5 城镇绿化生态用水
        8.3.6 现状生态用水量
    8.4 现状生态用水分析
        8.4.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8.4.2 降水平衡分析
        8.4.3 水资源平衡分析
    8.5 生态需水的预测与分析
        8.5.1 盐池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8.5.2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林木蒸腾耗水特征
        9.1.2 实际蒸散和潜在蒸散
        9.1.3 林木生长适宜土壤水分条件
        9.1.4 水分环境容量
        9.1.5 区域生态用(需)水
    9.2 讨论
        9.2.1 关于沙地水分环境容量
        9.2.2 关于生态用(需)水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10)鄂尔多斯沙柳生态产业发展与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沙产业研究概况
        1.2.2 国内沙产业研究进展
    1.3 鄂尔多斯沙柳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建立沙柳生态产业原料基地可行性分析
    3.1 沙柳的适应性、再生性、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
    3.2 沙柳生态产业的市场
    3.3 沙柳及沙柳产业的效益评价
        3.3.1 生态效益
        3.3.2 经济效益
        3.3.3 社会效益
第四章 沙柳生态产业原料基地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4.1 政策因素
        4.1.1 缺少沙柳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4.1.2 政策和法规不完善
        4.1.3 配套的服务体系不完备
    4.2 生态环境条件
        4.2.1 气候变化
        4.2.2 风蚀对沙柳当年萌发的影响
        4.2.3 过牧
        4.2.4 病虫危害
    4.3 沙柳原料市场
        4.3.1 沙柳资源总体利用不充分
        4.3.2 沙柳资源配置不平衡
        4.3.3 沙柳产业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沙柳生态产业原料基地经营核心技术
    5.1 造林模式和造林方法
        5.1.1 造林模式的选择
        5.1.2 造林方法
    5.2 经营方式的确立
        5.2.1 平茬复壮是沙柳经营的必要措施
        5.2.2 不同平茬方法对沙柳生长的影响
        5.2.3 平茬时间的确定
        5.2.4 最佳平茬周期的确定
        5.2.5 平茬方式的确立
    5.3 沙柳资源总量与发展动态
        5.3.1 沙柳资源现有面积
        5.3.2 沙柳资源面积与动态预测
        5.3.3 沙柳资源生物产量与动态预测
第六章 沙柳生态产业原料基地经营策略
    6.1 沙柳产业化目标体系构建
        6.1.1 生态目标
        6.1.2 经济目标
        6.1.3 社会目标
    6.2 加强规划指导和原料基地建设
    6.3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6.4 加快构建配套的服务体系
    6.5 尽快提高技术水平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北京杨和沙柳沙地造林的立地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坝上土壤水分对杨树防护林退化响应研究[D]. 刘山宝.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初步研究[J]. 莎仁图雅,张立欣,李晓晶,于亦彤.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02)
  • [3]库布齐沙漠沙柳扦插技术研究[D]. 徐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4]冀北人工固沙林林分特征与综合评价研究[D]. 马增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5]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技术研究[J]. 任天忠,马宏亮,李民,李艳萍.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04)
  • [6]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D]. 冯长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7]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D]. 刘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8]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盐池县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与区域生态用水研究[D]. 段玉玺.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鄂尔多斯沙柳生态产业发展与技术选择研究[D]. 邬向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标签:;  ;  ;  ;  ;  

北京杨柳沙地造林场地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