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75分,学生100分

外教75分,学生100分

一、75分外教和100分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王行明[1](2021)在《农村地区课外辅导机构的营销策略研究 ——以临沂X教育机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邢宏光[2](2021)在《中小学校外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及用户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晨[3](2021)在《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 ——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韩国职业高中汉语教学也在蓬勃发展,学习汉语的职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影响学习兴趣,而且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学习动机对职业高中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在韩国职业高中进行教学实践时,发现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等问题,阻碍了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的成效与进度。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职高学生的汉语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本文在阅读并梳理了相关学习动机理论与文献后,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忠南机械工业高中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意图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汉语学习动机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描写。同时根据相关教学实践和学习者特点,分析影响职高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成因并提出相关激发策略,为之后深入详尽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及相关访谈案例的分析,发现韩国职业高中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普遍偏弱,且多表现为外在动机,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而选择学习汉语,对汉语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也有少部分学生希望能前往中国留学、旅游、工作等,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态度。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了韩国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成因后,发现外界环境、汉语教师、学习者自身、教学资源这四个方面都对汉语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激发策略,并从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角度在汉语教师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含汉语教师内在素质与外在修养的提升、语言学习与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契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课堂气氛的活跃以及修行评价机制的完善,旨在促进汉语在韩国职高中的更好发展。

马婷婷[4](2021)在《《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2019年11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举行。会议中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等学校体制改革面临的迫切任务。为响应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用的文本是《大学IR标准指标集》。大学IR(Institutional Research)(制度研究)是指为了改善大学的经营、支援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所进行的收集、分析校内数据、制定改善措施、实行验证措施等广泛的活动。本书由玉川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由关东地区IR研究会的20名成员共同编着而成。本书详细介绍说明了139个大学IR的指标或指标群,通过对教学、财务、研究和经营的相关指标进行解说,并举例介绍了指标的应用和计算方法。本书对日本高校改革各项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译者希望通过对本书的翻译实践,能够对国内的大学各个方面的改革有所借鉴和参考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参考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对等来指导翻译实践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同时要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本次翻译实践,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加译、减译、意译、借译等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文本的动态对等的最优化。从理论、方法到具体实践,一步步体验翻译的过程,解决遇到的翻译问题。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首先介绍了文本的作者以及教学IR的内容,文本的特点。在简单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之后,以其相关理论及原则为基准,运用各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去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句子、篇章翻译的各种问题,并展开分析。翻译词汇部分非常考察译者的严谨性,要注意查阅好资料,以防出现中日表达不对应的情况。在句子翻译中,要注意句子逻辑关系、前后文的联系,注意中日文句子表达方式的不同。通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体会各种翻译方法在具体的事例中带来的不同翻译结果。用符合译文本身的语法构造,尽最大可能让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达到相似的理解。这对译者来说是翻译中最大的困难,也是最检验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的途径。

景琦琦[5](2021)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大学,通过积极发挥地缘优势,构建面向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然而从实习和就业情况来看,真正能达到这一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说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及其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主干课程的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选择云南师范大学为案例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本文以课程评价理论、CIPP课程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含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问卷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和每门课程的详细评价,以发现课程存在问题,并结合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情况,选取典型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课程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希望通过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研究案例的分析,一方面能够树立起示范,学习其长处和优点;另一方面达到警策作用,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改进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二章课程评价理论依据、第三章课程总体评价调查分析、第四章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第五章课程案例分析、第六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调查分析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缺失来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汉语本体类课程偏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不足;课程开设顺序不够合理;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课程改进建议: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本研究将为各培养院校提供改进课程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有利于改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对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满足海外汉语教学需求的高质量国际汉语教师,产生重要意义。

叶雯洁[6](2021)在《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特色研究》文中认为在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体育目标指引下,体教融合是为推进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因此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初衷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体育人才,运动员在具有较高运动素质的基础上拥有扎实的文化理论知识,由此学生运动员便应运而生。而高中阶段又是学生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和提升运动成绩的关键时期,若未来要想进入高等院校,其文化成绩与体育成绩均是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妥善处理好学生运动员在高中阶段的“学训”关系,是目前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体育人才的难点之一。从现有的国外研究来看,对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主要以学校为中心与体育完全融合,形成了长期且较稳定的培养体系。从国内研究来看,我国学生运动员的培养起步较晚,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运动员培养的研究,对高中阶段学生运动员的培养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针对成都七中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以游泳项目为例)进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成都七中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在课程创新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取得非凡成果,是四川教育领域的“领头羊”。同时,该校也是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共有游泳、排球、足球、健美操四个特色体育项目。该校游泳队成立于2005年,在全国、省、市各级游泳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几乎每年都包揽四川省和成都市男子、女子团体游泳冠军。自建队以来,培养了国家健将级游泳运动员2名,近60名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和100余名国家二级游泳运动员。他们通过“学习+游泳”体教融合的方式先后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同也在后续发展中受益终身。因此对成都七中游泳队进行调查和研究,深入分析该游泳队在培养学生运动员过程中对队员的学习、训练、管理等方面的培养特色,旨为成都七中游泳队乃至其他学校对学生运动员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特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的人才特色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研究。研究结论如下:①成都七中游泳队建队以来始终竭力探索体教融合特色之路,已初见成效;②该校游泳队以体教融合特色培养方式,妥善解决学生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③该校游泳队以“四位一体”特色合作方式,培养学生运动员成效显着,值得推广;④该校游泳队以全面发展及“学训并进”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值得推广。根据成都七中游泳队目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以下建议:①建议校领导对校运动队更加重视,吸引更多优秀运动员加入;②建议积极寻求政府和上级部门支持,加大对游泳场馆的完善。

夏之芳[7](2021)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之一,自古便与中国有密切往来。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愈发密切。随着中乌关系的友好发展,汉语在中乌交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需要大量汉语人才。近几十年来,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发展迅速,不仅开设了孔子学院、培训中心等专业汉语机构,同时,汉语教学也进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大学本科教育、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均有汉语课程的开设。在取得以上成果的同时,当前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发展出现了滞缓现象,近年来教学方式及相关政策萧规曹随,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而改变。因此,寻找乌兹别克斯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论述了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的历史渊源、现状意义及研究方法。本文采取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日记法、数据分析法等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其中问卷调查法和日记法是对乌兹别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及汉语课堂情况的真实调查。第二章对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汉语教学情况以及汉语教学渊源进行分析。在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公立的教学单位以外,孔子学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共有两所孔子学院,他们分别是塔什干孔子学院和撒马尔罕孔子学院,这两所孔子学院对汉语教学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第三章对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情况的问卷调研。该部分以几所高校汉语系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从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汉语的目的、学习汉语的态度、对教学、教师、教材的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期为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较为真实客观的建议。第四章从教学过程和教师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对乌兹别克斯坦当前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本章指出来目前在教材、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及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针对当前各汉语教学机构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目前各教学单位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有的是通用化教材,有的是本土国别化的教材。对各单位汉语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和描述,有助于系统的对比分析各类教材,也为未来的教材选择提供一个横向参考。同时,本文建议未来汉语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可有针对性地开发本土化教材。本文通过回顾并总结乌兹别克斯坦对外文化历史发展沿革,简要梳理主要历史时期的汉语发展过程。苏联时期塔什干国立大学就成立了汉语专业,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汉语教学在当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通过调研的方式收集有关乌兹别克斯坦教学的各方面数据。结合现实情况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与教学相关制度与政策、教育教师提升与培训制度、汉语教材、汉语课程等方面,对汉语教师与汉语专业大学生做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系统化的分析整理,找出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发展的“瓶颈”根源所在。同时,指出乌兹别克斯坦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提高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适用性、功能性、受欢迎程度。

周欣[8](2021)在《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文中指出随着国际化教育不断发展,部分有需求、有条件的学生会选择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其中,留美学生的占比较大。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试)、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对大学选拔优秀学生、评估奖学金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目前国内开设相应课程的学校较少,尤其是与ACT考试对应的GAC(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全球评估证书)课程、SAT学科课程,所以很多同学只能通过自学的方式准备考试。并且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资源也比较少,只有少数期刊文章。所以本文研究SAT、ACT考试中的物理科目即SATII物理、ACT科学推理以及AP物理考试中含金量较高的AP物理-C力学的考试形式、试题特点、覆盖知识面的深度广度等,以期能为学生备考、教师教学以及我国物理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先对SATII物理、AP物理C-力学、ACT科学推理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其次是对SATII物理考试的考试形式、内容、具体知识点的考核要求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试题特点;接下来是对AP物理C-力学的考试内容进行解读,对比分析AP物理C-力学和SATII物理中力学版块的考查深度和广度,总结选择题和自由作答题的特点,强调微元思想和微积分知识在解决物理变量问题中的应用;再介绍ACT科学推理的考试形式、要求等,将重点解读数据分析题、科学探究题和评估题;之后,总结国际物理课程教育的启发,分析学生在对这三种物理学科测评项目进行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备考建议,再分别从学生、教师角度提出国际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建议,以期能帮助同学们高效学习国际物理课程,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高校后能在物理学方向有一个更长远、更开阔的发展前景。最后,阐述结论与展望。

高婧雯[9](2021)在《泰国甲米府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情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汉语逐渐成为外国人学习的热门语言之一。泰国作为我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派遣汉语教师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汉语教学体系较为完整,贯穿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各个阶段。近年来泰国的汉语学习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泰国汉语教学研究而言,幼儿(这里指学龄前儿童)的汉语教学研究相对薄弱。本文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笔者所在的泰南地区甲米府桑通学校幼儿园的汉语教学为例,以3-7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主题为中心、以词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观念,并展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幼儿汉语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法、翻译法和全身反应法;分析了桑通学校幼儿汉语的考试情况及试卷构成;并结合实例讨论了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课堂管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赴泰的幼儿汉语教师志愿者提出了比较中肯的建议。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泰国甲米府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的全貌,希望可以为以后去泰国赴任的幼儿汉语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为国际幼儿汉语教育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李宁[10](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认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二、75分外教和100分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5分外教和100分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3)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 ——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3.1 学习动机相关理论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忠南机械工业高中相关情况介绍
    2.1 CPIK项目实施情况
    2.2 汉语教师与学生
    2.3 汉语教材
    2.4 汉语课程实施情况
    2.5 汉语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
第三章 忠南机械工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案例分析
    3.1 基于AMTB(态度/动机测验量表)模型的调查问卷
        3.1.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3.1.2 调查内容
        3.1.3 动机维度分析
        3.1.4 融合性维度分析
        3.1.5 学习环境维度分析
        3.1.6 语言焦虑维度分析
    3.2 忠南机械工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案例分析
        3.2.1 访谈案例分析
        3.2.2 课堂观察分析
    3.3 学习动机调查小结
第四章 影响韩国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
    4.1 外界环境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1.1 大田广域市开设汉语课程的情况
        4.1.2 职业高中的就业领域
        4.1.3 学校对学生的信任度与期待值分析
        4.1.4 家庭教育背景
    4.2 学生主体因素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2.1 学生自身需要分析
        4.2.2 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4.2.3 个人性格差异影响对外汉语课堂的焦虑度
    4.3 汉语教师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3.1 职高学生注重教师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
        4.3.2 与韩国本土汉语教师合作授课情况分析
        4.3.3 汉语课程授课中的语言转换与课堂风格
        4.3.4 汉语课修行评价方式
    4.4 教学资源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因果关系
        4.4.1 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度
        4.4.2 汉语课堂教具等媒介的使用情况分析
        4.4.3 汉语第二课堂教学
第五章 激发韩国职业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相关策略
    5.1 家校环境是激发动机的基础
        5.1.1 完善学校汉语教学资源与环境
        5.1.2 家庭关注与支持孩子的汉语学习
    5.2 学生自身是激发动机的保证
        5.2.1 正确认知汉语课程并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5.2.2 端正汉语学习态度并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5.3 汉语教师是激发动机的关键
        5.3.1 汉语教师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的提升
        5.3.2 汉语教师语言学习与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
        5.3.3 汉语教师间沟通时长与频率的增加
        5.3.4 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的契合
        5.3.5 汉语教学方法改进与课堂气氛活跃
        5.3.6 汉语修行评价机制的完善
    5.4 汉语教学素材与工具是激发动机的依托
        5.4.1 汉语教材编写的合理性与时代性
        5.4.2 汉语课教具的多样性与新颖性
        5.4.3 汉语课后辅导工具的创新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中文版与韩文版
附录2:访谈提纲与访谈记录
附录3:韩国全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总数目统计图
附录4:课后进行沟通与汉语辅导的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訳実践の绍介
    1.1 翻訳の背景と意义
    1.2 起点テキストについて
        1.2.1 着者の绍介
        1.2.2 起点テキストの绍介
        1.2.3 起点テキストの特徴
第二章 ナイダの动的等価理论と翻訳方法
    2.1 ナイダの动的等価理论の绍介
    2.2 翻訳方法の绍介
第三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3.1 语汇の翻訳
        3.1.1 外来语の翻訳
        3.1.2 职名の翻訳
        3.1.3 ほかの语汇の翻訳
    3.2 文の翻訳
        3.2.1 受身文の翻訳
        3.2.2 使役文の翻訳
        3.2.3 长文の翻訳
    3.3 文章の翻訳
第四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4.1 翻訳実践についてのまとめ
    4.2 成果と不足点
参考文献
谢辞
附録Ⅰ
附録Ⅱ

(5)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课程评价理论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主体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和目的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四、课程评价的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差距评价模式
        (三)CIPP评价模式
        (四)回应性评价模式
        (五)本研究选择 CIPP 模式进行评价的原因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理论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发放回收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判断标准
        二、量表信度分析
        三、量表效度分析
        四、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小结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单门课程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情况分析
        (一)第二语习得
        (二)跨文化交际
        (三)汉语语言分析
        (四)汉语课堂设计
        (五)汉语课堂教学法
        (六)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七)语言要素及其教学
        (八)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九)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十)中华文化与传播
        (十一)外语教育心理学
        (十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各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
    小结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案例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研一)
    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三、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研一)
    四、汉语课堂教学法
    五、小结
第六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
        三、忽视汉语本体类课程
        四、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五、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六、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七、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八、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
        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
        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教育实施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1.2 “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人才
        1.1.3 成都七中在成都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的“领头羊”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特色
        1.4.2 学生运动员
        1.4.3 体教融合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学生运动员培养理念相关研究
        2.1.2 学生运动员培养方式相关研究
        2.1.3 游泳项目学生运动员培养相关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学生运动员培养目标相关研究
        2.2.2 学生运动员培养方式相关研究
        2.2.3 中学“体教融合”培养学生运动员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地调查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基本思路
4 分析与讨论
    4.1 成都七中游泳队基本情况分析
        4.1.1 成都七中基本概况
        4.1.2 成都七中办学理念与核心价值
    4.2 成都七中游泳队建队历程简析
        4.2.1 成立起步阶段(2002-2005)
        4.2.2 探索改进阶段(2006-2012)
        4.2.3 稳定发展阶段(2013-至今)
    4.3 成都七中游泳队教练、队员、场地设施基本情况分析
        4.3.1 教练员基本情况
        4.3.2 队员基本情况
        4.3.3 生源情况
        4.3.4 场地设施情况
        4.3.5 经费来源情况
    4.4 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三元化目标分析
        4.4.1 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
        4.4.2 以培养“优秀学生运动员”为目标
        4.4.3 以实现“体育育人”为目标
    4.5 成都七中游泳队训练与参赛情况分析
        4.5.1 教练员训练理念、训练计划与安排
        4.5.2 队员参训动机与态度
        4.5.3 队员对训练认知情况
        4.5.4 队员与教练员沟通情况
        4.5.5 队员参赛情况
    4.6 成都七中游泳队队员学习情况分析
        4.6.1 对文化课认知情况
        4.6.2 对文化课学习态度
        4.6.3 文化课学习形式
        4.6.4 与文化课教师沟通情况
        4.6.5 文化考核标准
    4.7 成都七中游泳队“学训并进”情况分析
        4.7.1 队员学习与训练时间分配情况
        4.7.2 队员学习与训练目标执行情况
        4.7.3 队员学习与训练成绩变化情况
        4.7.4 教练员对队员学习与训练支持情况
        4.7.5 家长对队员学习与训练支持情况
        4.7.6 文化课教师对队员学习与训练支持情况
        4.7.7 教练员、教师、家长、队员相互交流情况
    4.8 成都七中游泳队队员输送与后续发展情况分析
        4.8.1 队员的输送渠道
        4.8.2 队员的输送情况
        4.8.3 队员的后续发展跟踪情况
    4.9 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取得的效果分析
        4.9.1 在全国各级游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9.2 输送队员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
        4.9.3 同国外大学形成合作输送关系
        4.9.4 培养游泳兴趣,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
        4.9.5 提升成都七中知名度
    4.10 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特色分析
        4.10.1 教练员热爱学习,重视执教能力的提升
        4.10.2 “学训并进”的培养理念与三元化培养目标,提高队员综合素质
        4.10.3 积极与国外学校开展学习交流,拓宽队员视野
        4.10.4 教练员、队员、教师、家长“四位一体”协调合作,发挥长效作用
    4.11 成都七中游泳队在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过程中现存困难分析
        4.11.1 缺乏训练场地,导致队员训练不便
        4.11.2 需拓宽选材范围,适当增加招生人数
        4.11.3 学校领导对游泳队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成都七中游泳队建队以来始终竭力探索体教融合特色之路,已初见成效
        5.1.2 该校游泳队以体教融合特色培养方式,妥善解决学生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
        5.1.3 该校游泳队以“四位一体”特色合作方式,培养学生运动员成效显着,值得推广
        5.1.4 该校游泳队以全面发展及“学训并进”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值得推广
    5.2 建议
        5.2.1 建议校领导对校运动队更加重视,吸引更多优秀运动员加入
        5.2.2 建议积极寻求政府和上级部门支持,加大对游泳场馆的完善
6 主要参考文献
7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 附件

(7)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语教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及现状
    2.1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的汉语环境
        2.1.1 前苏联时期的汉语教学
        2.1.2 苏联时期的汉语教学
        2.1.3 独立后的汉语教学
    2.2 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的发展与现状
        2.2.1 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孔子学院
        2.2.2 撒马尔罕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
    2.3 结语
第三章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调研
    3.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相关制度与政策
        3.1.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高等教育政策
        3.1.2 乌兹别克斯坦各学段汉语教师提升进修与培训制度
        3.1.3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赴中国留学奖学金制度
    3.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
    3.3 学习汉语的动机及其对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影响
    3.4 对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的调研
        3.4.1 交际法
        3.4.2 任务型
        3.4.3 多媒体使用
        3.4.4 网络使用
        3.4.5 汉语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方法
        3.4.6 学生课外活动学习情况
        3.4.7 学生学习汉语的收获与毕业后打算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的未来及现今所存在的问题
    4.2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发展建议
        4.2.1 课前相关的文化导入
        4.2.2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兴趣及加强其表达能力
        4.2.3 加强本土汉语教师的专业培训(汉语知识及教学方法的提高)
        4.2.4 建立培养汉语专业人才机制
第五章 教材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
    5.1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
        5.1.1 学校汉语课程设置情况
        5.1.2 大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5.1.3 中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5.2 教材的外在形式
        5.2.1 字号与字体
        5.2.2 版面结构
        5.2.3 插图形式
    5.3 教材的内容结构
        5.3.1 语音
        5.3.2 词汇
        5.3.3 语法
        5.3.4 课文
        5.3.5 练习
    5.4 翻译模式
        5.4.1 词汇翻译
        5.4.2 语法解释
        5.4.3 课文内容方面
        5.4.4 练习方面
        5.4.5 汉语教材的适用情况
第六章 汉语文化流行趋势带动下的教材发展
    6.1 适用中小学阶段的综合性教材
        6.1.1 适合小学使用的教材:《汉语乐园》
        6.1.2 适合中学使用的教材:《跟我学汉语》
    6.2 适用于大学阶段的综合性汉语教材
        6.2.1 针对大学阶段的综合汉语教材:《当代汉语》
        6.2.2 适用大学阶段的国别化综合汉语教材:《基础汉语》与《新实用汉语课程》
    6.3 其他教材
        6.3.1 成人教材
        6.3.2 网络多媒体教材
    6.4 教材本土化的研究状况
        6.4.1 本土化教材的概念
        6.4.2 本土化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6.4.3 教材本土化的跨度
    6.5 俄语版汉语教材的研究综述
        6.5.1 中国关于教材编写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6.5.2 乌兹别克斯坦各高校、中、小学校所用的汉语教材综述
    6.6 汉语教材编写及改进建议
        6.6.1 教材生词编写的建议
        6.6.2 教材语法编写的建议
        6.6.3 教材话题编写的建议
        6.6.4 教材练习编写的建议
        6.6.5 教材文化内容编写的建议
        6.6.6 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材编写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展望
        6.6.7 其他的相关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

(8)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发展
        1.1.2 留学的趋势---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1.1.3 出国留学的申请条件
        1.1.4 开展物理学科测评研究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二章 美国高中物理测评的依据
第三章 SATII物理考试分析
    3.1 SAT考试简述
    3.2 SATII物理考试简介
        3.2.1 考试形式
        3.2.2 考试要求
        3.2.3 评分机制
    3.3 考试内容
        3.3.1 力学
        3.3.2 电磁学
        3.3.3 波动和光学
        3.3.4 热量和热力学
        3.3.5 近代物理
        3.3.6 其他必备知识
    3.4 试题特点
        3.4.1 知识面广
        3.4.2 设置情境,贴近生活
        3.4.3 侧重概念理解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第四章 AP物理C-力学考试分析
    4.1 AP考试简述
    4.2 AP物理C-力学考试简述
        4.2.1 考试形式
        4.2.2 考试要求
        4.2.3 评分机制
    4.3 考试内容
        4.3.1 运动学
        4.3.2 牛顿运动定律
        4.3.3 功、能、功率
        4.3.4 质点系和线性动量
        4.3.5 圆周运动与转动
        4.3.6 振动与万有引力
        4.3.7 AP物理C-力学和SATII物理中力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对比
    4.4 2016-2018三年AP物理C-力学考试分析
        4.4.1 试题对应的知识点数量分布
        4.4.2 试题得分率分析
    4.5 试题特点
        4.5.1 重视物理表达式的推导,要求解题思路清晰
        4.5.2 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4.5.3 计算类试题占比大,强调数学解题能力
        4.5.4 从图像中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4.5.5 自由作答题善用动词表达出题意图
第五章 ACT科学推理考试分析
    5.1 ACT考试评述
    5.2 ACT科学推理考试简介
        5.2.1 考试形式与范畴
        5.2.2 考试目标及要求
        5.2.3 考题形式
    5.3 ACT科学推理中物理试题的研究
        5.3.1 涉及的专业知识背景
        5.3.2 对三种类型的题目考查方向的具体说明
第六章 对国际物理课程教育的启发
    6.1 高中生在国际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6.1.1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2 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2 对三类考试的备考建议
        6.2.1 三类考试的共性建议
        6.2.2 三类考试的个性建议
    6.3 对国际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建议
        6.3.1 学生---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基础物理知识
        6.3.2 教师---打造沉浸式、开放的国际物理课堂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泰国甲米府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不同地区幼儿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二)泰国幼儿汉语教学内容研究
        (三)泰国幼儿汉语考试研究
        (四)泰国幼儿汉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
        (五)幼儿教学的课堂管理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调查分析法
第一章 桑通学校概况及汉语教学现状
    第一节 桑通学校概况
    第二节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现状
        一、汉语教学环境
        二、汉语教学师资配备
        三、汉语教学安排
        四、汉语教学要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师、学生及教材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节 关于汉语教师的调查分析
        一、汉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二、汉语教师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关于学生的调查分析
        一、学生的数量
        二、生源及学习动机
        三、学生家长的情况
    第三节 关于教材的调查分析
        一、桑通学校幼儿部没有汉语教材的原因
        二、有关泰国幼儿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
        三、对桑通学校选择幼儿汉语教材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以“主题”定汉语教学内容
    第二节 选择主题词的原则
        一、主题词的数量随年级递增
        二、主题词要有针对性
        三、主题词要有交际性
        四、主题之间要有联系性
    第三节 主题词汇教学案例
        一、“动物”主题词汇教学
        二、句型“我喜欢+主题词”教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及案例
    第一节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方法
        一、游戏法
        二、翻译法
        三、全身反应法
    第二节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方法案例
        一、游戏法案例
        二、翻译法案例
        三、全身反应法案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考试情况
    第一节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考试的整体情况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时间安排与方式
        三、考试内容
    第二节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考试评分标准及样卷分析
        一、幼儿汉语考试评分标准
        二、考试样卷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课堂管理
    第一节 幼儿汉语课堂管理现状分析
        一、幼儿汉语课堂管理的优势
        二、幼儿汉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桑通学校幼儿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及方法
        一、幼儿课堂管理案例
        二、幼儿各年级汉语课堂管理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赴泰幼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建议
    第一节 沟通方面的建议
        一、师师沟通方面
        二、师生沟通方面
    第二节 教学方面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方面
        二、教学方法方面
        三、汉语考试方面
        四、课堂管理方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泰国幼儿汉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10)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75分外教和100分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地区课外辅导机构的营销策略研究 ——以临沂X教育机构为例[D]. 王行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中小学校外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及用户需求研究[D]. 邢宏光. 西南大学, 2021
  • [3]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 ——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D]. 张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4]《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D]. 马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D]. 景琦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成都七中游泳队培养学生运动员人才特色研究[D]. 叶雯洁.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7]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夏之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8]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D]. 周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泰国甲米府桑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情况研究[D]. 高婧雯.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外教75分,学生100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