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应用分析模型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应用分析模型

一、抗高血压药药理应用的分析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山东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变化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基本药物与人们的健康直接相关,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水平,对维护人们健康权利至关重要,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基本药物短缺情况形势严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较快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提升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能力以满足人们用药需求显得更为重要。为有效实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国家目前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对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能力研究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基本药物采购数据的分析研究,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省2016-2019年基本药物采购供应能力的变化情况,研究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的因素,为促进基本药物的使用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从国内数据平台如中国知网(CNKI)和国外重点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等收集的文献资料;从国内外官方网站如WHO、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收集的与基本药物相关的政策文件;从官方统计网站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收集的二手数据;从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获取的2016-2019年基本药物采购数据以及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得到的定性资料。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采购情况使用药品品种采购比例、金额采购比例两个指标衡量;供应情况采用总到货率、三日到货率衡量。重点研究心血管系统药物和5种抗肿瘤药物,其中抗肿瘤药物选取用药频度、可获得性和到货率进行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定性数据主要利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归纳总结。全程采用Stata16.0、ArcGIS10.2和Nvivo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山东省基本药物品种采购比例较高,达96.35%,品规采购比例达62.34%,总体采购比例逐渐上升。西药品种采购比例较高,但中药品种采购比例增速较快,2019年中药品种采购比例为95.90%,西药品种采购比例为93.53%。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品种采购比例不断增加,二级医院品种采购比例相对较高,2019年采购比例达92.55%。各地区间基本药物品种采购比例差异较小,整体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低人均GDP地区增长速度较快,2017年以来各地区基本药物品种采购比例均超过90%。基本药物采购金额不断上升,2019年采购金额约为2016年的两倍。中药采购金额占总金额比例逐年降低,由2016年30.77%降低至2019年17.65%。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均不断上涨,三级医疗机构增长最快,2019年三级医院采购金额占总金额48.11%。山东省各地区人均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年均增长速度基本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高人均GDP地区人均采购金额增长速度最快,2019年人均超过1100元,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人均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差距较大。山东省基本药物年均总到货率为94.12%,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年均三日到货率为45.48%,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心血管系统药物采购品种比例为97.92%,他汀类药物和抗心力衰竭药采购金额增长幅度最大。抗肿瘤药品采购品种为33种,其中5种抗肿瘤药品采购金额增长速度迅猛,从2016年4.04亿元增长至2019年13.33亿元。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药品类型、医保药品、医院等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对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产生影响。其中,各分类变量组间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建议山东省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能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采购品种齐全,配备比例较高;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增长速度较快,总体结构集中,基本稳定。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比例、采购金额增长较快,但其采购金额仍与其他医疗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在基本药物的采购品种、采购金额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地区配备水平基本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山东省基本药物总体到货率较高,但是供应及时性较低,三日到货率与总到货率差异较大,但近年来三日到货率呈上涨趋势。基于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能力,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资金结算监管制度,奖惩机制双向发力(2)重点关注二级医院药品供应情况,敦促三级医院及时网上确认(3)强化基层医院基础性地位,突出基本药物优先地位(4)鼓励各地区间联合采购,降低患者用药成本(5)促进药学人才培养,推动药师资源下沉,实现安全用药

康博文[2](2020)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药治疗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HARLS数据》文中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群体庞大,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同时血压水平逐渐递增,高血压水平趋于严重,加之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加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目前高血压主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上中药或西药各具优劣势,在患者选用何种药物治疗时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药物选择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分析中国中老年高血压群体的服药方式,探索影响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中药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为中老年高血压群体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提出建议。本研究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将中老年高血压服药治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指标,对数据进行再分析和再挖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法梳理高血压中药治疗方式和疗效,患者用药行为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方式现状及服药人群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研究影响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中药的影响因素;采用非参数检验研究不同服药行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共计11012人,其中2011年为3090人,2013年为3670人,2015年为4252人。结果显示:(1)服用中药治疗的研究对象总数为780人,占比7.08%,服取西药治疗的研究对象总数为10232,占比92.92%。服用中药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比例缓慢上升;(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药方式与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户口、地域、居住地类型、饮酒、合并慢性病数量、高血压病程、职业、一年内测血压次数和自评健康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汉族(β=-1.124,P<0.05),高血压病程越长(β=-0.0672,P<0.05;β=-0.849,P<0.05),就职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和企业(β=-1.136,P<0.05;β=-1.538,P<0.05)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倾向于使用中药治疗,西部地区(β=0,225,P<0.05),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中专(β=0.215,P<0.05)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倾向于使用中药治疗;(3)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只服药中药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均高于只服用西药的患者(82.445>81.266,144.412>143.718)。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只服用中药治疗或只服用西药治疗的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2.230,P<0.05)。基于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中药治疗比例偏低;(2)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民族,受教育程度,地域,职业,高血压病程为显着影响因素;(3)只服用中药或西药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中药宣传;(2)加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作用;(3)提高中药质量,加强中药的科研创新和开发;(4)推动规范化中药疗效研究;(5)CHARLS增加对中老年慢性病群体用药关注。

高莉[3](2019)在《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及其与氨氯地平治疗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及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月收录的相关文献,确定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研究,通过分别计算5种基因模型荟萃分析的合并比值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以明确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对异质性较大的研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无显着异质性的研究则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分析异质性来源,并通过漏斗图来评价有无发表偏移。结果:纳入10项研究进行分析,共包含高血压患者3657例,对照组3448例;在各基因模型的分析中均未发现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Tvs C”:OR(95%CI)=1.04[0.97,1.11],P=0.33;“TTvs CC”:OR(95%CI)=1.05[0.90,1.21],P=0.54;“TCvs CC”:OR(95%CI)=1.08[0.96,1.21],P=0.19;“TT+TCvs CC”:OR(95%CI)=1.13[0.95,1.35],P=0.17;“TTvs TC+CC”:OR(95%CI)=1.01[0.89,1.14],P=0.87。在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中发现一项研究可能为“TT+TCvs CC”基因模型荟萃分析的异质性来源,但剔除此项研究后对最终的结果仍无明显影响。纳入的10项研究中仅1项研究对象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但当前关于南方汉族人群的相关研究数量有限,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南北方汉族遗传变异对结果的影响。结论: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但仍需更多关于南方汉族人群的大样本研究使结论更加可靠。第二部分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治疗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基因多态性对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皖北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的降压方案,疗程为2周,记录2周前患者基线血压及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2周后回访测量用药后的血压水平,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法对入选者GNB3C825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线性回归方法分析GNB3C825T基因多态性对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排除失访、未规律服药及副作用停药者,共8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整个样本的基因分布满足H-W遗传平衡定律;用药2周后GNB3C825T纯合子CC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舒张压降压幅度也具有类似规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调整了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结论:GNB3C835T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治疗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疗效相关。

陈瑞雪,韩学艳,尚聪慧,李运伦,沈真真[4](2018)在《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证诊断量表阈值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证诊断量表的阈值。方法:以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德尔菲法及因子分析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系数,处理后得到目标组合权数,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证候诊断阈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证候积分Y=255时,诊断量表最佳的敏感度为81. 4%和特异度为96. 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证诊断量表阈值的证候积分≥255,超过此界值即可诊断为阴阳两虚证。

罗瑶[5](2018)在《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及其衍生物的发现及评价》文中提出药物发现主要包括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动物体内实验(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药物创新的源头是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能否发现结构新颖且成药性好的先导化合物,是关系到一个药物创新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主要有两种方式,高通量实体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和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VS)。HTS的成本较高,实验周期较长,工业界平均筛选命中率较低,大约在0.3%左右。反之,虚拟筛选(计算机筛选),是在进行生物活性筛选的前面,利用计算机算法或者模型对化合物的活性进行预测,从而降低实际需要筛选的化合物数目,同时可以提高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效率。所以,基于虚拟筛选的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慢慢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抗癌先导化合物的虚拟筛选分为两大类:基于癌症靶标的结构的药物筛选(如分子对接)和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如活性定量构效关系,药效团,分子形状,分子指纹相似度等)。在后基因组时代,针对引起癌症的特定靶标,采用虚拟筛选可以发现一些靶向特异性的配体。毫无疑问,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依赖于所要研究的癌症靶标的三维结构。但是,针对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方法,绝大多数也都是以基于癌症靶标测试数据的计算模型来进行化合物库的预测和筛选,最常用的模型有药效团(Pharmcophore)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这主要与当下太过于强调药物靶标导向的研发模式有着莫大的关系。尽管很多基于癌症靶标的分子对接或者靶标测试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发现了不少靶向的小分子配体,然而多数分子并没有显示细胞水平的抗癌活性。基于此发现,在前期研究中,基于NCI-60抗癌细胞活性大数据,采用多重机器学习方法,我们构建了高精度的抗癌细胞药物活性预测模型。采用所建立的抗癌细胞活性预测模型,我们进行小规模化合物数据库的预测和虚拟筛选研究,结合生物学测试,我们发现了高活性抗癌先导化合物(G03,IC50=2.82μM,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发的NCI-60抗癌细胞活性预测模型,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首先设计基于NCI-60抗癌细胞活性模型为主的大规模虚拟筛选流程,对含有1738238个化合物的商用Chemdiv化合物库进行筛选。采用聚类分析、骨架多样性分析及经验筛选,最终遴选出68个化合物进行购买和体外抗肿瘤生物学实体筛选。生物学实验确证了17个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数据分析发现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化合物(h2)显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次,基于h2化合物结构,采用基于分子指纹的相似度搜寻方法,对Chemdiv化合物库进行计算,遴选和购买61个h2结构衍生物。对所购买的61个h2衍生物做体外抗肿瘤测试,从而深入进行构效关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活性抗癌先导化合物B6和I2,其对MDA-MB-231细胞的抗癌活性分别为IC50=4.27±0.73μM和IC50=3.30±0.58μM。经过Discovery Studio指纹相似度计算发现它们是全新骨架抗癌先导化合物。同时,我们发现I2在耐药肿瘤细胞系也有很高的活性,在其较敏感细胞系耐阿霉素肝癌细胞系HEPG2/ADR的IC50为3.57±0.45μM。所以,我们进一步对抗癌先导化合物I2进行药效作用机制探讨,理论预测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I2能够作用于微管蛋白,是微管蛋白的去稳定剂。此外,I2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能够诱导细胞凋亡。

刘然[6](2018)在《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高血压是常见的病种,对高血压的治疗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在临床高血压治疗中,大都以口服药的形式给予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压。但由于每位患者的高血压病因不同,症状不同,同时各类药物组合非常复杂,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临床医生很难对每一位患者都给出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因此本课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各个高血压的给药治疗方案,挖掘出影响每个治疗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用这些关键因素为评判标准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开药,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质量,节约有限卫生资源的目的。本课题建立了两个模型来进行数据挖掘。其中一个模型是药物因素分析模型,目的在于找到影响每个治疗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此模型从统计可视化角度和机器学习算法角度,可分别得到一个特征选择结果,再把两个特征选择结果进行组合得到一个更完善的结果。最终每一个药物方案都可以获得一个完善的特征选择结果,即影响每个治疗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二个模型是药物预测模型,采用机器学习的五个预测算法来为各组药物进行建模,最终选择正确率最高的模型,由模型为患者来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在药物因素分析模型中,我们对统计可视化角度和机器学习算法角度所获得结果进行了比对,发现大部分药物的吻和度高达百分之80左右,即统计可视化和机器学习算法都认为这些因素是重要的。通过临床医生对这些结果的解释与分析,得到了对高血压药物选择有实际意义的决策信息。在药物预测模型中,我们比对了各个预测模型,发现其中正确率最高的模型为随机森林(75%),第二为梯度提升树(72.5%)。在本数据集上,从实际效果来看,集成学习算法是优于普通算法的。本课题为高血压给药方案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该方法进一步完善后,可以推广至其他慢性疾病的给药选择。

邵佳,焦正,丁俊杰,牛万洁,张弋[7](2018)在《中国定量药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系统检索和分析中国定量药理学的论文发表情况,分析定量药理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反映中国定量药理学领域的动态变迁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医学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定量药理论文的发表情况、主要研究机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结果: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家中国研究机构发表中文论文472篇、英文论文212篇,其中SCI收载论文184篇。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的机构有13家,发文量占总量的47.9%。论文内容以群体药动学建模为主,也包括药动学/药效学和生理药动学的研究。研究的药物主要集中于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和抗癫痫药物。此外,近年来以机制为基础的建模与仿真、疾病进展模型和以模型为基础的系统评价等方面也有愈来愈多的论文发表,与国际发展前沿相一致。结论:近年来,定量药理的研究内容逐渐拓展和深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术机构、制药企业和政府药政监管部门的重视。数据共享和多中心协作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定量药理在新药研发和个体化用药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骆雪[8](2017)在《K公司仿制药物M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明显逐年递增的趋势。作为一种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的慢性病,高血压不但需要长期服药,控制不佳还易引发心绞痛、脑卒中、动脉硬化等各类并发症,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人们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此类药物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如何抓住机遇扩大市场,同时尽量减缓医改等降低药价因素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本文通过K公司仿制药物M所处宏观环境、竞争状况等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的分析,对药物M进行市场定位,并针对“质量与原研比肩,长期治疗更具性价比的抗高血压药物”这一产品定位,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营销策略制定上,本研究结合经典的“4P”理论,分别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在产品策略上,仿制药物M具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仿制药”的核心价值,并通过用药咨询、对不良反应的密切关注向患者提供附加价值;在价格策略方面,分析了影响药物定价的各个因素,并最终以竞争导向为主,在考虑目前药品招标的现实状况下,确定了产品的售价;在渠道策略方面,采取办事处推广和区域招商相结合的模式,并通过合作商业公司的遴选和战略性合作等方式,实现渠道的全面覆盖和高效运作;在促销策略方面,本研究从产品购买决策的三方(招采机构人员、医院医生、社区患者)入手,通过信息普及、政策配合、学术推广、患者教育等方式加大上述客户对产品国际认证和相关优势的认可,推进产品销售的最终实现。除此之外,本研究还从机制确立、团队建设、资金拨付和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上述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谭选平[9](2016)在《共振瑞利散射法对氨基酸和β-受体阻滞剂的手性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自然万物也总是表现出对某种手性的偏爱。构成生命体的氨基酸几乎都是左旋的,而自然界的核酸都是由右旋的核糖组成。立体选择性也是酶促反应、信使-受体相互作用以及代谢过程中的一种特性。因此生命过程中的代谢和调控过程通常表现出一定的立体化学敏感性,对映体之间也通常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这对于手性对映体的识别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用简单、快速、灵敏的共振瑞利散射法对两种芳香氨基酸和三种β-受体阻滞剂进行手性识别研究以及实现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本文以酪氨酸、苯丙氨酸、三种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为研究对象,以银纳米粒子(Ag NPs)、金纳米粒子(Au NPs)、量子点(QDs)、染料(藻红B)为共振瑞利散射(RRS)探针试剂,研究了共振瑞利散射法对酪氨酸、苯丙氨酸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手性识别反应。本文考察了各个体系的光谱特征(RRS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最佳的实验条件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建立了共振瑞利散射法对氨基酸和β-受体阻滞剂的手性识别研究以及实现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同时对各个体系的反应机理和共振瑞利散射信号的变化原因作了探讨,并且将建立的新方法运用到实际样品的测定中。本论文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5015;No.21475014)的资助下完成,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对手性酪氨酸的识别研究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成功合成了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基于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一种新的手性平台被建立起来用于识别L-酪氨酸和D-酪氨酸。利用透射电镜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表征所合成的手性银纳米探针。当手性纳米粒子与L-酪氨酸和D-酪氨酸反应后,只有L-酪氨酸能够引起手性纳米粒子共振瑞利散射强度的减弱,而D-酪氨酸对其无影响。此方法同时也能定量测定L-酪氨酸,检测范围为0.2838-20.0μg/m L,检出限(3σ/k)达到0.0860μg/m L。实验还优化了体系的影响因素包括酸度、反应时间以及对映异构体的浓度。最后将该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为手性识别探针的共振瑞利散射法用于D-/L-酪氨酸混合物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2.Cu2+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 Te QDs对手性苯丙氨酸的识别研究一种简单的方法对于对映异构体的同时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在本实验中,建立了一种廉价、简便、灵敏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苯丙氨酸对映异构体。本文成功合成了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 Te QDs,然后在用Cu2+对量子点进行功能化。基于铜离子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NALC/Cd Te QDs),一种新的共振瑞利散射法(RRS)被用于同时测定手性苯丙氨酸。首先,NALC/Cd Te QDs本身的RRS信号很弱,当铜离子加入后,QDs的RRS信号会显着增强,而当再加入苯丙氨酸时,体系的RRS信号又被猝灭。最重要的是L-苯丙氨酸和D-苯丙氨酸对体系RRS强度的猝灭程度不同,从而对苯丙氨酸进行手性识别。文章同时还优化了实验条件包括酸度、铜离子浓度以及反应时间。最后,将该法用于对不同比例的手性苯丙氨酸混合物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4.63%)和较低的误差(<3.06%)。3.基于藻红B为探针的共振瑞利散射法同时测定三种β-受体阻滞剂本文建立了四种简单的光谱法同时测定三种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在p H 4.6的BR缓冲溶液中,藻红B带负电,而β-受体阻滞剂由于质子化带正点。因此藻红B可以与β-受体阻滞剂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从而引起体系的RRS信号强度以及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其中RRS光谱有两个特征峰分别位于337 nm和370 nm处,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74 nm和558 nm处。体系RRS强度的增强程度和荧光强度的猝灭程度与三种β-受体阻滞剂的浓度满足不同的线性关系。最重要的是,在337 nm和370 nm两波长处的RRS强度之和与β-受体阻滞剂的浓度也呈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波长RRS方法用于同时测定β-受体阻滞剂。最后,研究了反应条件,共存物质的影响和体系的反应机理。并将此法用于同时测定三种β-受体阻滞剂,结果满意。4.柠檬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粒子测定和识别洛尔类药物中的普萘洛尔本工作呈现了高灵敏的基于柠檬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粒子,通过共振瑞利散射法(RRS)和比色法测定普萘洛尔。利用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成功合成了表面带负电的金纳米粒子,在p H 4.6的BR缓冲溶液中,普萘洛尔由于质子化带正电。因此金纳米粒子与普萘洛尔可以通过静电作用结合,从而使金纳米粒子聚集,同时使体系的RRS信号增强,并且伴随溶液的颜色由酒红色变成紫色。基于此,一种高灵敏的RRS和比色法建立起来用于测定普萘洛尔,两种方法对应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2μg/m L和0.4-4.4μg/m L。本工作还优化了实验条件,最后研究了体系的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实验还分别研究了R-普萘洛尔和S-普萘洛尔同上述金纳米粒子之间的反应,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无法将其用于普萘洛尔对映体的识别。但是将该方法用于其它洛尔类药物(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和阿罗洛尔)的测定,发现这些洛尔类药物对柠檬酸钠修饰的金纳米粒子探针没有如普萘洛尔般的响应,因此可以用此法识别洛尔类药物混合物中的普萘洛尔。

李艳红[10](2012)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将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例按随机分层法分为纯西药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A、中西药结合加针刺治疗组B,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构成情况无显着差异性。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mg,每日1次;治疗组A: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基础上常规内服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组B:在内服上述中西药基础上加针刺。三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A和治疗组B在降压总有效率、降压幅度、降低心率、证候总有效率及缓解临床症状如眩晕、头痛、脉络瘀血、呕吐痰涎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B在改善症状尤其是消除眩晕、头痛、脉络瘀血等主症上较治疗组A有独特优势,P<0.05。在降压疗效上治疗组A与治疗组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抗高血压药药理应用的分析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高血压药药理应用的分析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基本药物的采购
        2.2 基本药物的供应
        2.3 基本药物的使用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设计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政策和文献收集与分析
        1.1 文献分析法
        1.2 政策梳理
    2 山东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数据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2.2 定量资料来源
    3 关键人物访谈
    4 数据整理分析
        4.1 数据整理
        4.2 数据分析指标
        4.3 数据分析方法
    5 质量控制
结果与分析
    1 基本药物采购品种变化情况
        1.1 基本情况
        1.2 中西药采购品种变化情况
        1.3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药物采购品种变化情况
        1.4 不同地区药物采购品种变化情况
    2 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变化情况
        2.1 中西药采购金额变化情况
        2.2 不同药理类型药物采购金额变化情况
        2.3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药物采购金额变化情况
        2.4 不同地区药物采购金额变化情况
    3 基本药物供应情况分析
        3.1 中西药供应情况
        3.2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药品供应情况
        3.3 不同地区药品供应情况
    4 重点药品分析
        4.1 心血管系统药品采购品种变化情况
        4.2 心血管系统药品采购金额变化情况
        4.3 心血管系统药品供应情况
        4.4 抗肿瘤药品采购情况
        4.5 抗肿瘤药品各级医疗机构采购情况
        4.6 抗肿瘤药供应情况
    5 影响因素分析
    6 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现存问题和可能原因
讨论
    1 基本药物采购比例较高,类型稳定,但中药优势有待加强
    2 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地区药物采购差异明显
    3 药品采购金额增长过快,重点药品尤为突出
    4 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能力较强,供应及时性有待提高
结论与建议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药治疗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HARLS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数据库介绍
        1.4.1 CHARLS概况
        1.4.2 CHARLS调查设计
        1.4.3 CHARLS的质量控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证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性和不足
        1.7.1 研究创新性
        1.7.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中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2.1 高血压中药治疗方式
    2.2 服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3 中药治疗高血压效果研究
第三章 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现状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提取
        3.1.2 变量设计
        3.1.3 数据处理
        3.1.4 分析方法
    3.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3 中国中老年患者服药治疗高血压情况
    3.4 讨论
第四章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药治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提取分析方法
        4.1.2 变量设计
        4.1.3 分析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选用中药治疗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4.2.2 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选用中药治疗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3 讨论
        4.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4.3.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第五章 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方式对血压控制影响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设计
        5.1.2 数据处理
        5.1.3 分析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中药治疗比例偏低
        6.1.2 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
        6.1.3 只服用中药或西药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6.2 建议
        6.2.1 加强中药宣传
        6.2.2 加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作用
        6.2.3 提高中药质量,加强中药的科研创新和开发
        6.2.4 推动规范化中药疗效研究
        6.2.5 CHARLS增加对中老年慢性病群体用药关注
参考文献
致谢

(3)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及其与氨氯地平治疗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治疗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
附录 C 综述
    参考文献

(4)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证诊断量表阈值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溯源
2 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诊断量表阈值的建立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过程
        2.2.1 主观权重系数
        2.2.2 客观权重系数
        2.2.3 综合权重系数
        2.2.4 建立证候诊断模型
        2.2.5 确定证候诊断的阈值
    2.3 研究结果
3 讨论

(5)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及其衍生物的发现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癌症新药研发流程
    1.3 癌症药物发现策略
        1.3.1 药物的偶然发现
        1.3.2 药物筛选
        1.3.3 理性药物设计
    1.4 基于表形筛选的药物发现
    1.5 NCI-60抗癌细胞活性预测模型的构建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基于细胞预测模型的抗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1 引言
    2.2 虚拟筛选实验
        2.2.1 设计思路
        2.2.2 虚拟筛选软件
        2.2.3 虚拟筛选流程
    2.3 细胞抗增殖实验
        2.3.1 细胞抗增殖实验原理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试剂
        2.3.4 主要溶液配方
        2.3.5 细胞系及来源
        2.3.6 细胞复苏
        2.3.7 细胞传代培养
        2.3.8 MTT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虚拟筛选
        2.4.2 体外抗增殖实验筛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
    3.1 引言
    3.2 细胞抗增殖实验
        3.2.1 细胞抗增殖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主要溶液配方
        3.2.3 细胞系及来源
        3.2.4 MTT实验
    3.3 化合物骨架新颖性评估实验
        3.3.1 评估所需软件
        3.3.2 评估流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体外抗增殖实验结果
        3.4.2 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分析
        3.4.3 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新颖性评估结果
        3.4.4 B6和I2对耐药细胞系的抗增殖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癌先导化合物I2的作用机制研究
    4.1 引言
        4.1.1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关系的预测
        4.1.2 微管
        4.1.3 细胞迁移
        4.1.4 细胞周期
        4.1.5 细胞凋亡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主要实验试剂配方
        4.2.4 细胞系及来源
        4.2.5 微管稳定性实验
        4.2.6 细胞迁移实验
        4.2.7 细胞周期实验
        4.2.8 细胞凋亡实验
        4.2.9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4.3 结果与讨论
        4.3.1 I2的靶标预测结果
        4.3.2 I2是微管蛋白的去稳定剂
        4.3.3 I2抑制细胞的运动迁移
        4.3.4 I2作用于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
        4.3.5 I2诱导细胞凋亡
    4.4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17 个活性化合物的结构
附录2 化合物h2、B6和I2的结构确证图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血压概况
        1.1.1 高血压现状
        1.1.2 抗高血压药物
        1.1.3 高血压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
    1.2 数据挖掘概述
        1.2.1 数据挖掘基本概念
        1.2.2 数据挖掘常用方法
        1.2.3 数据挖掘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二章 药物因素分析的数据挖掘模型
    2.1 数据准备
        2.1.1 临床源数据抽取
        2.1.2 数据清洗
        2.1.3 关联方案制定
        2.1.4 特征介绍
        2.1.5 最终数据情况
    2.2 基于描述性统计的关键特征分析模型
        2.2.1 平均值分析
        2.2.2 特征谱分析
        2.2.3 统计分析结果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关键特征分析模型
        2.3.1 Filter法
        2.3.2 Wrapper法
        2.3.3 Embedder法
        2.3.4 Ensemble模型
    2.4 统计分析结果与算法分析结果组合
        2.4.1 最终结果汇总
        2.4.2 安博维组最终结果
        2.4.3 倍他乐克组最终结果
        2.4.4 波依定组最终结果
        2.4.5 络活喜组最终结果
        2.4.6 施慧达组最终结果
第三章 用药预测的数据挖掘模型
    3.1 非集成学习预测模型
        3.1.1 支持向量机
        3.1.2 K近邻
        3.1.3 逻辑回归
    3.2 集成学习预测模型
        3.2.1 随机森林
        3.2.2 梯度提升树
第四章 因素分析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的结果讨论
    4.1 因素分析模型结果讨论
        4.1.1 安博维
        4.1.2 倍他乐克
        4.1.3 络活喜、施慧达、波依定
    4.2 预测模型结果讨论
        4.2.1 结果比较
        4.2.2 问题分析
        4.2.3 改进方向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7)中国定量药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信息提取和统计
    1.4 机构社会网络图的绘制
2 结果
    2.1 论文发表的概况
        2.1.1 论文数量
        2.1.2 论文发表杂志和引用频次
    2.2 论文内容
        2.2.1 研究类别
        2.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机构
        2.3.1 数量和分布
        2.3.2 机构社会网络图
3 讨论

(8)K公司仿制药物M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人口状况及高血压发病现状
        1.1.2 药品市场营销活动的特殊性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市场营销概念
        2.1.2 4P营销组合理论
        2.1.3 营销策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概述
        2.2.2 国外研究概述
        2.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仿制药物M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1.5 企业对宏观环境的反应
    3.2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4 替代品的威胁
        3.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3.3 消费者分析
        3.3.1 购买地点的选择
        3.3.2 产品品牌的选择
第4章 仿制药物M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药物M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4.1.1 优势(S)
        4.1.2 劣势(W)
    4.2 药物M的外部机会与威胁
        4.2.1 机会(O)
        4.2.2 威胁(T)
    4.3 药物M的市场定位
第5章 仿制药物M的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5.1.1 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
        5.1.2 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5.2 价格策略
        5.2.1 维持稳定的价格体系
        5.2.2 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
    5.3 渠道策略
        5.3.1 办事处推广模式
        5.3.2 部分区域代理制
    5.4 促销策略
        5.4.1 通过概念宣导推进招采人员的认可
        5.4.2 通过学术营销推进医院医生的认可
        5.4.3 通过社区教育推进患病人群的认可
    5.5 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5.5.1 组织机制的确立
        5.5.2 专业化团队的构建
        5.5.3 实施资金的保障
        5.5.4 信息系统的应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共振瑞利散射法对氨基酸和β-受体阻滞剂的手性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手性及手性识别
        1.1 手性
        1.2 手性识别
    第2节 氨基酸和β-受体阻滞剂的性质、应用及手性识别和同时测定
        2.1 氨基酸的性质、应用及手性识别
        2.2 β受体阻滞剂的性质、应用及手性识别和同时测定
    第3节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
    第4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报告
    第1节 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对手性酪氨酸的识别研究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节 Cu~(2+)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 QDs对手性苯丙氨酸的识别研究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节 藻红B为探针的共振瑞利散射法同时测定三种β受体阻滞剂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节 柠檬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粒子测定和识别β-受体阻滞剂中的普萘洛尔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反应机理及RRS增强的原因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
        1. 分组
        2. 治疗方案
        3. 观察项目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三组患者单项症状改善疗效比较
    2.证候积分
    3.证候总疗效
    4.日测血压疗效
    5.血压下降幅度
    6.降压总有效率
    7.动态血压
    8.血糖、血脂
    9.治疗前后三组心率
    10.安全性检测
    11.三组舌象变化比较
    12.不良反应
    13.剔除病例、中止病例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讨论
    1. 西医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2. 中医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3. 痰瘀阻络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的关系理论探讨
    4. 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
    5. 针刺治疗机理探讨
    6. 本课题研究特色
    7. 疗效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抗高血压药药理应用的分析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变化趋势分析[D]. 王婷. 山东大学, 2021(12)
  • [2]中国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药治疗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HARLS数据[D]. 康博文. 河南大学, 2020(02)
  • [3]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及其与氨氯地平治疗皖北地区老年高血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 高莉.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4]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证诊断量表阈值的建立[J]. 陈瑞雪,韩学艳,尚聪慧,李运伦,沈真真. 河南中医, 2018(10)
  • [5]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吡唑并[3,4-b]吡啶-6-酮骨架及其衍生物的发现及评价[D]. 罗瑶.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2)
  • [6]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研究[D]. 刘然.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7]中国定量药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邵佳,焦正,丁俊杰,牛万洁,张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07)
  • [8]K公司仿制药物M的营销策略研究[D]. 骆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01)
  • [9]共振瑞利散射法对氨基酸和β-受体阻滞剂的手性识别研究[D]. 谭选平. 西南大学, 2016(02)
  • [10]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D]. 李艳红. 云南中医学院, 2012(06)

标签:;  ;  ;  ;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应用分析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