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一、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康奥[1](2021)在《国内地质公园研究演化趋势与热点分析——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文中认为笔者等以近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中关于"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地质公园领域论文数量、期刊、主要作者、关键词、主要机构的综述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区视图等可视化操作,根据聚类结果将地质公园领域的研究热点归纳为:"地质公园规划"、"地质遗迹保护"、"遗迹资源研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通过关键词梳理将地质公园研究阶段划分为:"规划建设期"、"深入完善期"和"市场开发期"。最后,通过对各热点及相关作者研究的总结,提出"体验优化研究"、"相关理论建设"和"多元化景观系统" 3个潜在热点方向。

王维康[2](2020)在《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丹霞”系列之一,此后在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力下打开知名度,发展旅游。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转、脆弱的,随世界遗产地旅游热朝的发展,吸引着数以十万记的游客,旅游的发展和开发,对包含江郎山在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必须要加强保护管理。因此,探索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成为了研究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自然遗产地大多存在乡村环境中,根据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自然遗产是遗产地乡村发展的契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可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协调自然遗产保护与遗产地乡村文化旅游,对实现自然遗产资源可持续、遗产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背景下,通过本学科及结合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来研究理论,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研究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以及保护的视角出发,通过相关理论指导,为江郎山保护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即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研究增加理论依据。展开自然遗产保护与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关系的思考,找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科学合理的平衡点,形成自然资源保护与村庄旅游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最终达到自然遗产地保护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两者共荣共生。第一章笔者首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内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研究所应用的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相关概念、价值、保护原则、相关理论等研究,寻求对江郎山自然遗产保护有益指导。对文化旅游融合理念进行概述,以及运用相关理论以乡村文旅空间形态为解析对象,阐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的价值影响。第三章通过结合地格理论对江郎山和所在江山市地格进行分析,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乡村文化进行整合,依据文化旅游空间理论,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区域维度三方面的演化路径,分析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和现状SWOT、现存问题。第四章详细阐述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对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理念和措施、目标定位与设计原则以及案例设计实践。第五章对全文提出总结。本文具有一定针对性研究,提出一个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江郎山的保护措施和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的设计实践,并在一定的程度论证了这些方法的适应性。

陈奕铭[3](2020)在《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适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我国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地理论、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对自然保护地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与原则、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技术方法/指标体系等三个问题做了系统地研究,以期完善适宜于我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地的规划体系。在自然保护地控制详细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从自然保护地规划程序与规划内容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必要性:(1)自然保护地规划程序的必要环节;(2)落实总体规划范围与功能分区界线;(3)实现自然保护地基本功能与生态价值的必要手段;(4)控制开发建设行为与人为活动的规划内容;(5)实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可行性主要有:(1)自然保护地控规理论可行性;(2)自然保护地控规内容可行性;(3)自然保护地控规技术可行性。在分析论证自然保护地的基本功能和规划实现途径基础上,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目标为:(1)完善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层次;(2)实现自然保护地的功能;(3)实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基于自然保护地的基本功能和功能空间属性特征,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原则为:(1)保护优先原则;(2)合理利用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在梳理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自然保护地理论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适宜于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1)范围和功能分区界线控制;(2)土地使用控制;(3)设施配套控制;(4)环境容量控制;(5)风貌设计引导;(6)社区建设控制六个方面内容。指导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1)生态敏感性分析法;(2)环境容量控制法;(3)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控制法;(4)图则法等。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由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构成,其中:规定性指标(31个)--指导性指标(18个)。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传统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别,以实现自然保护地主体功能为宗旨,探讨了适用于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内容、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对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指导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宋小龙[4](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刘静佳[5](2019)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要表现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双模型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在对模型要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ESFP-S),这一模型包括系统要素(E-Elements)、动力子系统(S-Subsystems)、功能(F-Functions)和路径(P-Paths)四要素,体现了动力机制的整体存在,缺一不可。进一步厘清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机理模型(ESFP-M),为黄石与普达措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运用动力机制双模型对比发现普达措的短板通过运用ESFP-S和ESFP-M动力机制双模型,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田野调查资料,将黄石和普达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无论是要素构成还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构建起来。黄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磨合,环境教育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动力系统要素齐备,建立了以推动力、协同力、引导力、拉动力和驱动力为作用力的动力子系统,这五种力的合力决定了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合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使得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沿着公益性、市场性和混合性三条路径前进,成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国际范例,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发挥动力机制,飞速前进。同黄石相比,普达措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存在如下短板:①结构模型(ESFP-S)中系统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都存在缺失问题;②机理模型(ESFP-M)中人员流和资金流呈现单一、媒介流呈现静态化的特征;③其动力子系统中摩擦力系统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尚未形成闭合的动力功能。动力系统要素的单一和阻力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原理;加之年轻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现阶段走在唯一道路上却受限于种种摩擦阻力,动力系统也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受限于协同力子动力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完备,因此需要结合公园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现实需求,弥补短板。3、修正普达措模型并构建其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通过前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模型进行修正,主要从要素健全、动力系统提升、功能完善和路径开拓四个方面进行修正。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理念、主体、利益和制度维度的多维构建策略,来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动力机制的良好协调运作,从而实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创新点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双模型;二是构建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三是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研究对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决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出现的两组冷热矛盾,促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李发明[6](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李雪丹[7](2018)在《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研究 ——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之后,单一化的游憩体验已经不能满足游憩主体的需求,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多样化的游憩体验。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然而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游憩需求和游客量增加所带来的游憩资源压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使用者游憩体验质量下降。基于行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城市综合公园展开游憩体验研究,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将游憩机会谱理论应用于城市综合公园游憩体验质量改善,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SPSS数据统计法,重点研究了以下5方面内容:1)总结游憩机会谱的产生背景、概念、发展历程、应用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2)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基本思想,结合城市综合公园自身的特点,立足行为与空间视角,本研究着重探讨构建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的途径,创新性地提出了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E-A ROS)的概念;3)以广州市的珠江公园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从物质、社会和管理三个方面构建珠江公园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量化的方法;4)从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为偏好三个方面进行活动因子研究,探讨珠江公园使用者的活动规律;5)基于珠江公园环境因子评价体系和使用者的活动规律,构建珠江公园游憩机会谱。通过对各游憩空间单元提供管理建议,为不同年龄段游客和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游览建议,并提供周末和节假日高峰期人流管控措施。通过以珠江公园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珠江公园游憩机会谱,一方面验证了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E-A ROS)对城市综合公园构建游憩机会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即通过将环境因子(物质、社会和管理属性)和活动因子(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为偏好)进行有机排列组合,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憩机会序列,满足游客丰富的游憩需求,从而提升游憩体验质量;另一方面,为游憩机会谱在人为干扰因素较多的城市游憩地类型的研究提供知识储备,并且对珠江公园实现人性化和精致化服务提供指导意义。

董玲巧[8](2018)在《中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公园里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生态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保育功能。通过建设和保护国家公园构建起我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保护我国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有助于重构和整合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我国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旅游、国民经济、社会文化的兼并发展。国际上,国家公园发展已久,但在我国还处于新兴阶段。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国家公园概念并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其国家公园体系完善,发展经验丰富,因此,本文以美国国家公园为比较对象,一方面研究中美两国各自国家公园的诞生、发展和现有管理体系,一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异同之处。本次研究分析了中美两国国家公园诞生和发展的差异性背景,将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分为三个方面:资源评价、保护管理、市场运营,以此为三个层层递进、横向扩展的视角来审视国家公园管理的发展和现状,同时深入细化三大视角,以多个案例辅佐研究,以研究主题为原点,呈树状开枝散叶,以研究结论回归中心。在资源评价方面,美国国家公园已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设立标准和评审确认流程,理论方法较为先进,程序模式化,内容周密细致。我国国家公园资源调查和评价主要针对风景名胜区,同样采用指标评价体系的方法,但在指标的选择、确定的标准、评价的方法上有所不同。在设立标准上,我国国家公园尚未统一。在评审确认上,美国更加强调法律的参与,我国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区别对待,两国的流程大致相似。在保护管理方面两国存在着很多差异,本次研究从管理制度、规划编制、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法律体系5个角度分别比较。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目前由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结合管理,不同类型保护地由多个不同的管理单位交错管理;美国国家公园建立了三级垂直管理机制,形成以联邦政府为核心的公私结合管理体系;两国管理理念和从业人员也有较大差异。虽然实施措施和行动计划不同,中美两国都重视国家公园的规划编制、社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美国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经历了多次发展现已相当完善,中国国家公园的立法体系由于起步晚还有待发展。我国国家公园在市场运营方面相较于美国总体呈现明显匮乏的局面。在保护管理和市场运营所需的资金来源上,美国以联邦财政投入为主,辅以社会募捐和特许经营收入,资金丰裕,并且财政管理模式化;我国国家公园主要以公园旅游收入为主要来源。在运营管理上,我国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不彻底,美国出台专门的法律监管园区经营开发行为。在游憩管理和科普解说的实践和研究上我国相对匮乏。此外,本次研究基于中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对比和分析,得出三点对于完善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启示。一是关于管理,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并实行严格的特许经营管制,同时要保障土地的使用权益;二是关于运营,一方面要建设国家公园品牌;另一方面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三是关于边界,从影响因素着手控制,对国家公园的边界实施管理举措。

刘弋[9](2017)在《四川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开发中比较关注的热点,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林业可持续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龙河森林公园位于凉山州甘洛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保存较好、林相较为丰富,生物多样性价值比较突出,地处美姑、越西、甘洛三县交界,区位优势突出,具备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发展生态旅游,有助于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解决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对森林公园展开合理的规划和开发的研究对森林公园的长久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严谨的方案准备,详细的野外调查,摸清森林公园的自然区位,收集森林资源、社会经济、周边旅游现状等资料和数据。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四川省纳龙河森林公园进行分类和定性评价,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对四川省纳龙河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进行等级评定。采用SWOT对森林公园的开发条件、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分等进行分析,最后对森林公园的主题定位进行分析,通过前面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以期对其开发提供参考。

黄岩[10](2017)在《基于VERP理论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分区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在互利共赢、促进经济、文化等国际合作层面战略规划中,将为未来我国旅游业带来更好的发展。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对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的发展,渐渐把旅游消费纳入生活计划消费的范畴,导致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在旅游旺季景区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2016年,云南省旅游局发布旅游数量显示,全年共接待游客旅游人数为4.31亿人次,同比增长31.0%,游客数量明显增多。然而过多的游客超过景区承载力,不但会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游客体验质量和景区设施产生破坏性影响,也已经成为制约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公园作为为人们提供精神、科学、教育、娱乐和游览机会的场所,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能有效平衡资源保护与游憩活动的保护地。相比国外国家公园,我国国家公园处于试点建设阶段,在平衡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游憩使用、游客承载量、资源永续使用等方面尚在探索中,同样面临游憩使用与资源保护两难的问题。本文通过改进VERP理论,并结合云南省国家公园的特点,对研究案例点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进行分区管理研究,探索出有效保护游客体验质量和景区资源的管理模式。本文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作为研究案例点,结合研究区域内的资源特色和游客体验进行分析,以探索出适合我国云南省国家公园的分区管理模式和后期监测管理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外VERP分区管理框架进行改进,应用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分区管理实证研究中,构建出适合云南省国家公园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分区管理模式。通过对研究案例点雨崩景区的实地调查,共完成雨崩景区内的资源分类、资源重要性等级、资源敏感性、游憩空间、游客偏爱路线、游客活动类型和游客体验质量评价共7个方面的资源和游客游憩分析。(2)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潜在分区中充分融入公众参与(包括社区参与)制度,贯穿到整个研究过程。本文在分区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的4个分区划分结果充分考虑,在通过分析资源现状、资源敏感性、游客游憩活动等因素后,整合出最终的分区方案,共得出9个分区:I藏族文化特色体验社区、Ⅱ乘车观景区、Ⅲ山林漫游徒步区、Ⅳ高强度原始森林登山区、V高强度碎石登山区、Ⅵ宗教圣地体验徒步区、Ⅶ峡谷沿线徒步区、Ⅷ原始森林探险徒步区、Ⅸ普通型社区。(3)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分区管理研究过程中,选用国外国家公园有效实践的指标方法来解决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资源保护和游客体验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国家公园的指标方法,融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社区特色,完成雨崩景区管理指标中以最大可接受遇见游客数量为主的社会指标,另外根据实地调查和指标选取原则,确认出各管理分区内的资源指标和社区指标,本论文共完成18个具体指标的研究体系。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和照片模拟方法,制定出每个指标的具体标准,并建立出监测战略和管理行动。

二、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地质公园研究演化趋势与热点分析——基于知识图谱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文献基本描述
    2.1 时间分布特征
    2.2 空间分布
    2.3 作者分布
3 可视化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
    3.2 我国地质公园研究热点归纳
        3.2.1 地质公园规划
        3.2.2 地质遗迹保护
        3.2.3 遗迹资源研究
        3.2.4 地质公园旅游
        3.2.5 可持续发展
    3.3 我国地质公园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1) 规划建设期(2001~2006年):
        (2) 完善深入期(2007~2013年):
        (3) 市场开发期(2014~2019年):
    3.4 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4 结语
    (1) 体验优化研究:
    (2)相关理论建设:
    (3)多元化景观系统:

(2)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概念解析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世界自然遗产相关研究
        1.4.2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1.4.3 文化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1.4.4 世遗江郎山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文旅发展相关理论
    2.1 世界自然遗产与保护理论概述
        2.1.1 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2.1.2 地格理论概述
    2.2 文旅融合理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2.2.1 定义
        2.2.2 特征
        2.2.3 构成要素
        2.2.4 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
    2.3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概述
        2.3.1 文化旅游空间系统
        2.3.2 文化旅游空间演化机制
        2.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解析
        2.3.4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在乡村文旅空间的运用
    2.4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2.4.1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的关系
        2.4.2 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价值影响
        2.4.3 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学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郎山与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3.1 衢州市江山文脉资源禀赋
        3.1.1 历史文化沿革
        3.1.2 物质文化空间
        3.1.3 非物质文化空间
    3.2 江郎山地格分析
        3.2.1 地脉分析
        3.2.2 文脉分析
        3.2.3 价值分析
        3.2.4 景区现状
    3.3 乡村文化旅游分析
        3.3.1 文化现状与整合
        3.3.2 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3.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发展
    3.4 现状与问题分析
        3.4.1 现状SWOT分析
        3.4.2 现存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案例实践设计
    4.1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目标与原则
        4.1.1 目标定位
        4.1.2 设计原则
    4.2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理念与措施
        4.2.1 营造理念
        4.2.2 营造措施
    4.3 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
        4.3.1 保护为首
        4.3.2 培养意识
        4.3.3 科学管理
        4.3.4 产业重组
        4.3.5 空间重组
    4.4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设计实践
        4.4.1 整体规划布局
        4.4.2 建筑街巷更新
        4.4.3 标识标牌提升
    4.5 江郎山乡村民宿案例实践设计
        4.5.1 现状与定位
        4.5.2 整体功能布局
        4.5.3 建筑风貌提升
        4.5.4 室内庭院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适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见)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解读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然保护地定义
        2.1.2 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义
    2.2 相关理论解析
        2.2.1 自然保护地规划理论
        2.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概况
        2.3.1 国外自然保护地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况
        2.3.2 国内自然保护地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要性分析
    3.1 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自然保护地规划程序现状与问题
        3.1.2 自然保护地规划内容现状与问题
    3.2 自然保护地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2.1 自然保护地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必要性
        3.2.2 自然保护地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可行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4.1 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
        4.1.1 自然保护地功能与功能空间特征分析
        4.1.2 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
    4.2 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
        4.2.1 保护优先原则
        4.2.2 合理利用原则
        4.2.3 可操作性原则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及技术方法
    5.1 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5.1.1 范围和功能分区界线控制
        5.1.2 土地使用控制
        5.1.3 设施配套控制
        5.1.4 环境容量控制
        5.1.5 风貌设计引导
        5.1.6 社区建设控制
    5.2 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方法
        5.2.1 生态敏感性分析
        5.2.2 环境容量控制法
        5.2.3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控制法
        5.2.4 图则法
        5.2.5 其他技术方法
    5.3 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
        5.3.1 自然保护地控制指标体系表
        5.3.2 自然保护地与城市控制指标体系异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问题提出的现象
        1.1.3 问题的科学逻辑
    1.2 研究综述
        1.2.1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3 普达措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1.2.4 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1.2.5 综述结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可行性
        1.4.1 课题和项目支撑
        1.4.2 实地调研工作基础
        1.4.3 案例地选点的典型性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概念、理论及案例
    2.1 核心概念
        2.1.1 国家公园
        2.1.2 环境教育
        2.1.3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2.2.1 系统理论应用分析
        2.2.2 动力机制理论应用分析
        2.2.3 多中心理论应用分析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2.3.1 黄石国家公园
        2.3.2 普达措国家公园
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依据
        3.1.1 构建思路
        3.1.2 理论依据
        3.1.3 现实依据
    3.2 模型要素筛选
        3.2.1 动力系统要素(E-Elements)
        3.2.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
        3.2.3 动力功能(F-Functions)
        3.2.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
    3.3 结构模型(ESFP-S)
    3.4 机理模型(ESFP-M)
4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4.1.1 发展时间对比
        4.1.2 发展情况对比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4.3 机理模型(ESFP-M)对比
        4.3.1 系统要素(E-Elements)对比
        4.3.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对比
        4.3.3 动力功能(F-Functions)对比
        4.3.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对比
        4.3.5 机理模型(ESFP-M)对比结论
    4.4 对比分析结论
5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5.1.1 E-要素健全机制
        5.1.2 S-系统提升机制
        5.1.3 F-功能完善机制
        5.1.4 P-路径开拓机制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5.2.1 生态正义的理念发展国家公园
        5.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环境教育
        5.2.3 地方性理念丰富环境教育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5.3.1 施教者的主体性构建
        5.3.2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5.4.1 利益导向机制
        5.4.2 利益激励机制
        5.4.3 利益约束机制
        5.4.4 利益协调机制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5.5.1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5.5.2 公园层面的制度构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理论研究结论
        6.1.2 实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6.2.2 构建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
        6.2.3 发现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
    6.3 研究展望
        6.3.1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量化研究
        6.3.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发展的周期演进研究
        6.3.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二维内容体系的研究
附录
    附录1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2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附录4 美国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访谈提纲
    附录6 普达措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附录7 美国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7)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研究 ——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游憩体验现状
        1.1.2 城市综合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1.1.3 城市综合公园游憩体验研究的重要性
        1.1.4 管理框架筛选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范畴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游憩机会谱研究进展
    2.1 游憩机会谱的产生背景
    2.2 游憩机会谱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2.1 游憩机会谱的相关概念解析
        2.2.2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历程
    2.3 游憩机会谱的应用研究
        2.3.1 游憩机会谱国内应用现状
        2.3.2 不同游憩地游憩机会谱应用评述
        2.3.3 游憩机会谱应用的异同性分析
    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4.1 存在问题
        2.4.2 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
    3.1 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3.2 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构建的基本设想
        3.2.1 游憩机会谱的基本思想
        3.2.2 城市综合公园的管理现状
        3.2.3 行为-空间互动的关系
    3.3 城市综合公园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
        3.3.1 环境—活动二元结构解析
        3.3.2 城市综合公园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的概念
        3.3.3 城市综合公园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管理模型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公园环境因子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珠江公园概况
        4.1.2 珠江公园区位分析
        4.1.3 珠江公园功能分区
        4.1.4 珠江公园游憩资源现状
        4.1.5 珠江公园管理现状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步骤
        4.2.2 问卷调查设计
        4.2.3 统计分析方法
    4.3 珠江公园环境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4.3.1 环境因子的信度分析
        4.3.2 环境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4.3.3 环境因子效度分析及因子分析
        4.3.4 环境因子确定
    4.4 珠江公园环境因子评分体系构建
        4.4.1 评分指标权重的确定
        4.4.2 评分标准的确定
        4.4.3 评分体系的确定
        4.4.4 评价分级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江公园活动因子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问卷调查设计
        5.1.2 统计分析方法
    5.2 人口统计学特征因子
    5.3 游憩行为特征因子
    5.4 游憩行为偏好因子
        5.4.1 游憩活动类型偏好
        5.4.2 游憩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5.5 不同人文特征游憩者的行为特征与活动类型偏好
        5.5.1 不同人文特征游憩者的行为特征
        5.5.2 不同人文特征游憩者的活动类型偏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珠江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
    6.1 珠江公园环境因子清查
        6.1.1 物质环境因子清查
        6.1.2 社会环境因子清查
        6.1.3 管理环境因子清查
    6.2 珠江公园活动因子谱系清查
    6.3 珠江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6.4 珠江公园游憩机会谱的应用
        6.4.1 分区管理建议
        6.4.2 不同年龄段活动类型及活动空间推荐
        6.4.3 残障人士游览路线推荐
        6.4.4 周末、节假日高峰时段人流疏导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讨论
    7.3 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7.3.1 主要解决的问题
        7.3.2 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8)中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 相关概念和重要理论
        1.3.1 国家公园
        1.3.2 环境容量
        1.3.3 生态旅游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研究进展
        1.4.2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研究进展
        1.4.3 中美国家公园比较研究进展
    1.5 比较研究的基础
        1.5.1 历史环境的差异
        1.5.2 思想认知的差异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目的
        1.6.3 研究可行性
    1.7 论文内容和框架
2 中美国家公园资源评价对比研究
    2.1 调查与评价
        2.1.1 美国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LAC理论
        2.1.2 中国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
        2.1.3 比较分析
    2.2 设立标准
        2.2.1 美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
        2.2.2 中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
        2.2.3 比较分析
    2.3 评审程序
        2.3.1 美国国家公园评审程序
        2.3.3 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中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对比研究
    3.1 管理制度
        3.1.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
        3.1.2 中国国家公园管理现状
        3.1.3 比较分析
    3.2 规划编制
        3.2.1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
        3.2.2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
        3.2.3 比较分析
    3.3 社区发展
        3.3.1 国家公园和地区居民的关系
        3.3.2 社区发展
        3.3.3 结语
    3.4 环境保护
        3.4.1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保护
        3.4.2 中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
        3.4.3 比较分析
    3.5 法律体系
        3.5.1 美国国家公园法律体系
        3.5.2 我国国家公园法律体系
        3.5.3 比较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美国家公园市场运营对比研究
    4.1 资金模式
        4.1.1 美国的资金机制
        4.1.2 我国国家公园资金机制
        4.1.3 比较分析
    4.2 运营管理
        4.2.1 美国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模式
        4.2.2 中国国家公园经营管理
        4.2.3 比较分析
    4.3 游憩管理
        4.3.1 美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
        4.3.2 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现状
        4.3.3 比较分析
    4.4 科普解说
        4.4.1 美国国家公园科教模式
        4.4.2 中国国家公园科教现状
        4.4.3 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
    5.1 研究成果
    5.2 对中国完善国家公园体制的启示
        5.2.1 关于管理
        5.2.2 关于运营
        5.2.3 关于边界
    5.3 创新之处
    5.4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四川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森林生态旅游及开发评价概述
    2.1 森林旅游的概况
        2.1.1 森林旅游的概念
        2.1.2 森林旅游的特征
        2.1.3 森林旅游的功能
        2.1.4 国内外森林旅游的研究现状
    2.2 生态旅游概述
        2.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2.2.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
        2.3.1 LAC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生态伦理学理论
        2.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开发
        2.4.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2.4.2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2.4.3 国内外对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条件
    3.4 水文条件
    3.5 土壤条件
    3.6 森林资源
    3.7 野生动物
    3.8 社会经济概况
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4.1 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
        4.1.1 生态环境资源调查
        4.1.2 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4.2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4.2.1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4.2.2 森林风景资源定性评价
        4.2.3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5 纳龙河森林公园开发与对策分析
    5.1 森林公园的开发条件分析
        5.1.1 优势分析(Strength)
        5.1.2 劣势分析(Weakness)
        5.1.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5.1.4 挑战分析(Threat)
        5.1.5 SWOT矩阵分析
        5.1.6 竞合关系分析
    5.2 纳龙河森林公园的空间及功能布局分析
        5.2.1 森林公园的空间布局分析
        5.2.2 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分析
    5.3 森林公园开发的主题定位分析
        5.3.1 规划主题
        5.3.2 总体目标定位
        5.3.3 总体功能定位
        5.3.4 总体形象定位
    5.4 森林公园开发的对策分析
        5.4.1 生态优先,强化保护
        5.4.2 突出特色,搞好规划
        5.4.3 区域联动,优势互补
        5.4.4 政府引导,阶段开发
        5.4.5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5.4.6 引进人才,提升素质
6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10)基于VERP理论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分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基础和可行性
        1.3.1 研究课题支撑
        1.3.2 研究案例点的典型性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2.1.1 旅游环境容量国外研究综述
        2.1.2 旅游环境容量国内研究综述
        2.1.3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综述总结
    2.2 游憩冲击研究
        2.2.1 游憩冲击国外研究综述
        2.2.2 游憩冲击国内研究综述
        2.2.3 游憩冲击研究综述总结
    2.3 VERP理论研究
        2.3.1 VERP概念研究
        2.3.2 VERP 理论的框架分析
        2.3.3 VERP 理论的应用研究
        2.3.4 VERP 模型的对比研究
    2.4 VERP 理论在我国国家公园的适用性与改进研究
        2.4.1 VERP 理论在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2.4.2 VERP 理论在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中的改进研究
第三章 前期基础框架与雨崩景区资源、游憩体验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概况
        3.1.2 雨崩景区概况
    3.2 前期基础框架研究
        3.2.1 多方位的组织研究
        3.2.2 公众参与研究
        3.2.3 规划目标与主题研究
    3.3 雨崩景区资源分析
        3.3.1 资源的分类
        3.3.2 资源重要性等级分析
        3.3.3 资源敏感性分析
        3.3.4 游憩空间分析
    3.4 雨崩景区游客游憩体验分析
        3.4.1 游客偏爱路线分析
        3.4.2 游客活动类型分析
        3.4.3 游客体验质量评价
第四章 雨崩景区的分区设计与管理研究
    4.1 雨崩景区分区设计
        4.1.1 潜在分区范围研究
        4.1.2 分区设计过程研究
        4.1.3 最终分区
    4.2 雨崩景区管理研究
        4.2.1 指标研究
        4.2.2 标准研究
        4.2.3 监测战略研究
        4.2.4 管理行动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创新
    5.2 研究结论
    5.3 研究局限性
    5.4 研究展望
附录A. 游憩线路问卷调查表
附录B. 梅里雪山雨崩区域满意度评价指标因子专家调查表
附录C. 梅里雪山雨崩区域景观生态因子专家调查表
附录D. 影响雨崩区域资源品质和游客体验品质调查问卷表
附录E. 专家打分最佳的判别矩阵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地质公园研究演化趋势与热点分析——基于知识图谱视角[J]. 张博,康奥. 地质论评, 2021(02)
  • [2]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D]. 王维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自然保护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适用方法研究[D]. 陈奕铭. 广州大学, 2020(02)
  • [4]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5]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D]. 刘静佳. 云南大学, 2019(01)
  • [6]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7]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谱研究 ——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D]. 李雪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中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比较研究[D]. 董玲巧. 重庆大学, 2018(04)
  • [9]四川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D]. 刘弋.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基于VERP理论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分区管理研究[D]. 黄岩. 云南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