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及堆场配置图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火车站及堆场配置图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铁路站场配置图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车孟伦[1](2021)在《高铁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高铁接触网上的棘轮补偿机构是用于自动调节接触线张力大小的机械装置,接触线张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电力动车的正常供电,对其大小进行在线监测极其重要,但该张力的在线监测技术目前国内实际应用尚属空白。因不能在接触线上安装先进传感器来直接监测张力,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接触线张力的间接监测技术以及远程连续监测、故障检测技术,开发了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系统,同时搭建了模拟实验装置验证了张力监测的有效性以及监测系统功能性。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目前国内对棘轮补偿机构的研究基本处于理论仿真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棘轮补偿机构实验装置。研究了棘轮补偿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影响张力变化的因素,提出了接触线张力变化的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张力变化与棘轮角位移、坠砣升降位移(大棘轮切线线位移)之间的同步变化关系,提出了棘轮角位移、坠砣升降位移的检测方法及多种传感器选型安装技术,并开发了实验系统进行验证。(2)研究远程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基于HTTP协议完成了本地配置软件-下位机-服务器-客户端架构的高铁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系统;针对HTTP协议单向短连接的问题,将Session与Cookie会话维持技术应用于下位机-服务器模型,提出了基于HTTP协议的物联网系统中会话认证、会话维持、故障处理等问题的解决方法。(3)针对目前国内没有可靠的接触线张力在线监测方法的难点,通过实验系统获得的大量实验数据,利用IPSO-SVR算法进行数据拟合,提出了基于坠砣升降位移、坠砣重量计算的接触线张力测量数学模型,张力检测平均绝对误差(MAE)小于0.1KN。最后,通过实验系统验证了上述张力测量模型的有效性以及监测系统的功能性。经测试,张力在线监测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KN,符合实际需要,同时证明了本系统可稳定的运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王玲玲[2](2020)在《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正确操作和维护是保证车站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联锁设备维护技术含量高,维修人员缺乏经验,新职工培训周期长等。各大高校由于实训设备缺乏,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对设备操作和事故处理显得束手无策。铁路现场的设备不允许随意操作,故障也不能模拟。因此,开发一套运行环境要求低、操作简便、能够模拟现场实际运营场景的联锁仿真实训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高校学生学习和铁路职工培训的现状,以及国内外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实习实训设备建设项目,提出了部分实物仿真的车站联锁实训系统的研究。其次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总体设计、设备配置以及具体的要求。本系统以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原型,由计算机联锁系统和光电站场组成,采用部分实物,搭建完整的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然后,在模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经验总结法和实物仿真法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联锁硬件采用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和2×2取2的冗余结构;光电站场利用各种颜色的发光体仿真铁路站场的状态,由工控机通过串口与上位机相连,从而模拟各种行车作业,复示站场状态。系统软件实现通过联锁数据,搭建信号设备数据库、结构体,由Station Edior进行上位机站场图绘制,采用C++完成系统程序编写。最后,对本实训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应用分析,对系统进行进路建立、进路解锁、特殊进路的办理与解锁以及道岔操纵的测试。本系统目前已在我院投入使用,应用效果良好,能让学习者直观地接触设备,学与练相结合,能根据需要进行设备操作和故障模拟。同时,预留有与室外设备和仿真沙盘的接口,也可以与车务人员进行协同作业演练。

李姝欣[3](2020)在《基于CTC调度作业的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已成为社会经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缓解交通压力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调度集中系统作为铁路运营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策划运行和协调铁路运输各部门的工作,铁路运营相关工种作业人员尤其是调度作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能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铁路运营效率、关系列车行车安全。铁路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铁路作业人员的培训需求,由于现场设备用于铁路运营工作,能提供给运营相关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联合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分析设计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对“车机工电辆”运营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现有铁路综合运营仿真培训系统结合铁路现场实际需求开发基于铁路现场实际故障、非正常与相关工种标准作业的相关实操场景,结合教学实际培训需求与业务技能项点,对CTC调度作业相关场景所涉岗位工种作业人员进行理论与实操一体化协作联合培训,并根据场景相关处置流程及作业技能实现对受训学员进行主客观考评。本文主要包括4个部分。(1)研究既有调度集中CTC系统,分析CTC系统功能拓扑结构,学习调度指挥作业流程。(2)分析铁路多工种联合作业功能与培训需求,设计系统总体实现方案,将系统分为教员培训管理系统、行车调度仿真系统、车站作业仿真系统、列车驾驶模拟器仿真系统、地面环境服务器5个子系统,对各系统进行需求分析。(3)设计教员培训管理系统、行车调度仿真、车站作业仿真系统详细功能,重点阐述教员系统中的课程场景编辑、管理、评价考核功能流程。以Visual Studio为集成开发环境,采用MFC、QT框架进行界面开发,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TCP/IP协议、故障注入等技术对系统功能进行实现。(4)运用高铁成遂线的线路数据对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进行功能验证,测试系统仿真与培训功能。根据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能进行标准及故障场景培训,能评价考核参训人员的培训结果,有效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减轻教师负担。

段雯誉[4](2020)在《基于3D站场的通用化联锁集成仿真系统总控机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由室内设备和室外站场设备构成,用于实现车站运输作业的联锁逻辑控制功能,是现代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铁路信号系统的三维模拟仿真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完成对联锁室外信号设备的结构和动作仿真,并构建真实的三维站场,从而减轻对于实物设备的依赖,降低铁路技术人员的培训成本。通过与计算机联锁软件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虚拟信号设备的联锁控制,并在3D站场中模拟真实的站内运输作业,能够更直观展现联锁逻辑控制功能,可用于联锁系统的功能验证。本文以现有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基础,根据3D虚拟站场的实物仿真功能设计,研究联锁系统与3D站场的系统交互方式,实现对3D站场内信号设备的联锁控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现系统总控机。通过研究站内运输作业流程,进行系统总控机站内作业仿真运行控制功能设计,同时加入多站场同步切换功能,使联锁集成仿真系统能模拟多种站内作业场景。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基于3D站场的通用化联锁集成仿真系统总体架构设计。通过设计系统总控机软件,来编制车站列车运行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对计算机联锁系统和3D站场进行仿真运行控制,同时实现多站场切换控制。(2)完成系统网络通信接口设计,包含网络数据帧设计和网络通信机制设计。通过实现系统总控机、计算机联锁系统和3D站场三者间的数据交互,搭建完整的联锁集成仿真平台。(3)围绕系统总控机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站场信号设备控制、列车运行控制和多站场切换控制等功能,结合列车调度指挥理论和联锁控制原理,进行软件具体设计,并应用VC++集成开发环境,实现系统总控机软件基本功能。在三维场景下,对联锁集成仿真系统进行站内作业仿真运行控制,实现站内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的仿真模拟。(4)根据仿真系统的站场数据文件配置,通过分析软件数据读取过程,进行站场切换流程设计。通过站场数据生成软件,为联锁集成仿真系统配置多站场数据,实现系统整体的站场切换与数据同步控制。

张雯柏,彭翠云,张立都,胡爱云[5](2020)在《铁路信号集中监测智能分析与故障诊断测试脚本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铁路信号集中监测(CSM)智能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测试脚本编写逻辑复杂、误写率高和工作量大等问题,设计测试脚本自动生成系统。根据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CSM智能分析技术规范,搭建测试平台,按照信号设备类型对测试脚本分类统计;根据信号设备故障业务逻辑,以数据驱动化的设计思路,编写脚本生成系统;在南昌西、丹霞山、滕州等3站审核试验。应用结果证明,大型信号集中站1万多个脚本生成时间控制在200 s以内,脚本逻辑性好、准确性高、实用性强,能极大地缩短测试周期,很好地解决测试脚本编写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信号测试提供了新思路。

王鑫[6](2019)在《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铁路运输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铁路客运逐步迈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伴随铁路客运量的增多,铁路旅客身份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倒卖火车票,12306网站用户信息外泄,出示明文身份证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等等,信息的泄露滋生了不正当经济行为,传统的身份认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的安全需求、体验需求,认证有效性欠缺、数据防篡改能力薄弱、身份所有权模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的效率和体验。如何提高现有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的准确率与高效性,实现旅客身份认证过程的信息安全与流程优化,成为当前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铁路现有身份认证模式和流程所存在的问题,利用身份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将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身份认证管理模式引入到铁路客运中来,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铁路客运的现实和特点,提出“区块链技术+不对称加密技术+数字身份认证服务+生物识别技术”为总体解决方案,构建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身份认证体系。基于Ethereum开发平台,使用truffle搭建开发框架,完成智能合约的编写以及部署。客户端使用HTML5混合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以React Native为开发框架,服务端使用Nest.js作为服务框架提供的restful API接口操作区块链,服务端运用web3.js包处理json数据,与区块链进行交互,并将非敏感数据存储在PostgreSQL数据库中,少量敏感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系统测试表明: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性,.让用户身份实现本地存储、信息摘要链上校验,弱化了传统身份认证系统中心体系架构下的中心压力,增加了旅客身份信息的透明性和可审计性,实现了铁路旅客身份信息数据访问的细粒度控制,保障了铁路旅客身份信息安全,提高了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的效率、范围、准确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了铁路旅客出行的体验。

马志兴[7](2019)在《基于时间触发的列控安全计算机高速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列控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控制中心,保证了列车运营效率和安全运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都在研究下一代列控系统,将原地面设备功能分散到车载设备上,使得功能分配更加合理;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是下一代列控系统的发展方向,通过在车与车之间直接通信及中继通信,减少了轨旁设备,降低成本,提高各系统的融合度;同时车载设备将处理越来越多的任务,安全计算机系统将有越来越高的数据通信需要,对通信总线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高速光纤通信的成熟技术,提出了一套基于时间触发的高速通信协议。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已有的列控安全计算机平台的通信协议,了解到现有列控系统对通信可靠性要求很高,但通信速率比较低,无法满足下一代列控系统的通信要求;因此基于光纤通信的高速率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设计满足列控系统需求的时间触发高速通信协议,采用双环网设计和令牌调度机制,为每个节点分配时间片,以避免通信冲突,保证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之后通过形式化验证工具对协议的性能进行建模分析,表明所设计的通信协议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在Zynq-7000平台上进行编码设计,按功能划分为FPGA和ARM两部分;FPGA部分主要完成高速光纤通信,把从光纤上接收的数据由数据分发处理模块进行协议解析处理,根据数据包地址信息,把数据转发到光纤上,或传输到内存做进一步处理,并把ARM数据发送到光纤上;经过仿真和测试,验证FPGA设计能准确完成高速数据收发、过滤、解析等功能,为后面的ARM数据处理奠定了基础。最后,完成软件部分设计,将ARM处理器通过高速AXI总线和FPGA相连,完成高速的数据交换任务;通过令牌调度任务完成总线中所有节点的时间片分配、故障监控和恢复功能,再由数据处理任务模拟正常的通信任务,实现测试数据的产生和处理工作;之后对令牌分发和数据通信情况进行测试,实际有效通信速率可达3.6Gbps,表明设计的基于时间触发的列控安全计算机高速光纤通信协议能正常工作,且能满足设计要求,实现设计目标。图44幅,表18个,参考文件44篇

范宇[8](2019)在《基于GPS的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调车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强,复杂性高,需要大量人力和精力的作业。当前调车作业信号状态主要还是依靠司机或者调车员进行人工确认,经常出现“冲,挤,脱”等调车事故。当前调车监控设备存在同其他设备接口众多,智能化程度不高,操作流程繁琐等缺点。GPS定位技术拥有全天候,精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将GPS定位技术应用到铁路调车安全防护系统中,有利于减少系统接口,提高机车定位精度,使系统更加智能化。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新型的机车地图匹配算法——位置跳跃匹配算法。通过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机车轨道占用识别,通过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算法实现站内机车位置的确定与更新。设计了运行场景,进行了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可行性。(2)通过对调车安全防护系统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车地通信方案和调车安全防护方案;完成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硬件结构设计;详细设计了系统软件模块的实现方案,包括GPS数据解析处理模块,数据库模块,机车速度防护模块以及界面显示模块,为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的软件实现做准备。(3)利用C#语言完成了调车安全防护系统各个模块的编程开发。通过GPS数据解析模块完成对GPS数据的解析处理功能;车站数据库完成对车站线路数字化处理;机车速度防护模块完成速度防护曲线的计算;历史数据库模块完成对机车速度,位置等信息的存储功能。(4)利用C#和SQLServers数据库完成了对车载界面的编程开发。该车载界面能够实现调车作业单,机车工况,信号设备位置以及状态的显示,并动态更新机车位置。利用C#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库完成了列车宏观地图显示界面的开发,该界面实现了地图的相关操作,列车实时监控的功能。本文设计了调车安全防护系统,使用GPS定位技术,并完成对调车机车的防护功能;系统增加了调车作业单的显示功能,简化了调车作业流程,减少了外部设备接口,对新型调车机车信号和防护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余学华[9](2018)在《VIBE模型在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铁路不可避免地与现有道路网产生很多的交叉。由于当前大部分的平交道口都配备了摄像头,利用监控视频实现实时地智能监控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减轻完全由人工监控带来的成本,还能够极大的避免由于人工疏忽带来的不可预料的后果,有利于铁路平交道口的安全畅通。为此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视频监控的铁路平交道口的障碍检测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且分析了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目前铁路平交道口已经安装有监控摄像头的这种情况,采用视频图像监控方式来设计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系统。对比了多种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并深入分析了算法原理以及算法的特点。同时通过对比实验比较了二帧差法、三帧差法、混合高斯背景模型、编码本模型以及VIBE背景模型在真实铁路平交道口监控视频中的运动目标检测效果。对这几种算法的运行时间、运行占用内存、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分析了铁路平交道口的实际场景特点,根据实际场景特点提出了结合光流法和VIBE背景模型的铁路平交道口的障碍物检测算法。研究了ONVIF协议,并根据ONVIF协议编写了网络监控摄像头的信息获取,视频获取以及时间校正的接口。并且结合QT框架和OpenCV设计并开发了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系统。

权源[10](2017)在《CBTC车载脚本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开发》文中认为车载子系统作为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需求。车载子系统能否准确实现全部功能关系到列车的运行效率与安全。而测试人员在对车载子系统进行测试时,如果纯粹靠手工设计,工作量非常大。因为实时性的要求,嵌入式软件的周期一般在毫秒级,为了测试一个功能,有时候脚本会达到成千上万的周期数,并且每一个周期所要求的输入数据都是在动态变化的。因此有关脚本自动化生成,急需发展相应的方法与工具。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脚本数据的自动生成方法研究并对软件进行实现。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车载子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其功能设定进行分析,提出脚本数据自动生成软件需要仿真实现的两大功能,即站场图仿真和车载仿真。为了便于后续测试人员操作,提出车载子系统自动化测试流程。(2)总结脚本生成规律,研究脚本数据自动生成的总体流程,并对脚本数据的内容及其数据结构进行设计。(3)针对脚本数据自动生成问题,研究相应的生成方法。对测试车载子系统所需模拟的数据,按区域控制器信息、中央控制器信息、站场设备信息、列车当前状态信息进行分类,研究其生成规则并实现各部分数据的自动生成。(4)针对脚本数据自动生成所需仿真的两大功能,进行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于站场图的仿真,基于位置关联,将站场设备转化为拓扑结构,以道岔指代点,轨道指代边,其他站场设备位置由与轨道距离确定,并提出站场图自动生成算法。对于车载仿真,建立单质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设计列车自适应自动对站算法。(5)基于:1)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7;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0;3)数据库ADO.NET+SQL Server2008,开发一款脚本自动生成软件。

二、铁路站场配置图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站场配置图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接触网监测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2.2 关键技术研究趋势
    1.3 课题目标及意义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2 接触线张力监测方法研究
    2.1 棘轮补偿机构工作原理简介
    2.2 接触线张力变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2.1 接触线伸缩量对张力的影响
        2.2.2 坠砣重量对接触线张力的影响
    2.3 棘轮补偿机构状态与接触线张力关系理论分析
    2.4 棘轮补偿机构状态与接触网安全状态的关系
        2.4.1 接触线断线分析
        2.4.2 坠陀安装位置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3.1 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3.1.1 监测的内容
        3.1.2 技术需求
    3.2 实验装置设计
        3.2.1 实验装置结构设计
        3.2.2 传感器选型及安装
    3.3 监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4 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4.1 下位机硬件系统总体框架
        3.4.2 模拟量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4.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3.4.4 电源模块设计
    3.5 通讯方案选择
        3.5.1 通讯协议选择
        3.5.2 数据交互格式选择
    3.6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3.6.1 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3.6.2 云服务器设计方案
        3.6.3 服务器后台应用程序设计方案
        3.6.4 客户端软件设计方案
        3.6.5 手机端软件设计方案
        3.6.6 云端数据库设计方案
        3.6.7 4G模块配置方案
    3.7 本章小结
4 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
    4.2 JSON格式数据协议设计
    4.3 本地配置软件设计
    4.4 下位机程序设计
    4.5 服务器程序设计
        4.5.1 服务器结构
        4.5.2 服务器后台程序
    4.6 客户端程序设计
    4.7 系统网络智能化设计
        4.7.1 会话维持
        4.7.2 数据共享
        4.7.3 故障自动恢复
    4.8 故障处理机制设计
    4.9 本章小结
5 接触线张力测量模型建模
    5.1 接触线张力关系模型分析
        5.1.1 棘轮角位移与接触线张力关系
        5.1.2 坠砣位移与接触线张力关系
        5.1.3 坠陀重量与接触线张力关系
    5.2 基于IPSO-SVR的接触线张力测量模型建模
        5.2.1 SVR算法原理
        5.2.2 PSO算法原理
        5.2.3 张力测量模型建模与分析
    5.3 张力模型问题分析与优化
    5.4 接触网故障模拟与分析
        5.4.1 接触线断线故障模拟与分析
        5.4.2 坠陀升降位移超限故障模拟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棘轮补偿机构监测实验平台
    6.2 接触线张力在线监测测试
    6.3 服务器测试
        6.3.1 服务器性能测试
        6.3.2 服务器双机热备测试
    6.4 下位机与服务器联合测试
        6.4.1 下位机会话维持测试
        6.4.2 下位机网络自恢复测试
    6.5 客户端报警测试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成果及结论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2.1.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
        2.1.2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描述
    2.2 需求分析
        2.2.1 功能需求分析
        2.2.2 设备配置需求
    2.3 总体设计
3 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硬件设计
    3.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
        3.1.1 系统结构
        3.1.2 操表机
        3.1.3 联锁机
        3.1.4 驱动采集机
    3.2 光电站场系统的设计
        3.2.1 光电站场的设计
        3.2.2 点光处理
        3.2.3 发光元件的控制
        3.2.4 通信网络解决方案
4 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软件设计
    4.1 车站信号联锁仿真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4.1.1 车站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软件结构
        4.1.2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4.1.3 本软件所用到的函数及其功能
    4.2 站场图的绘制
        4.2.1 绘制站场图的基本元素
        4.2.2 元素的操作
        4.2.3 站场图绘制的基本标准
    4.3 联锁数据与数据结构
        4.3.1 联锁数据
        4.3.2 数据结构
        4.3.3 结构体定义
5 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测试与应用
    5.1 仿真实训系统的测试
        5.1.1 进路建立
        5.1.2 进路取消
        5.1.3 引导进路
        5.1.4 总人解
        5.1.5 道岔操作
    5.2 仿真实训系统的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光电站场光带分段显示示意图
附录 B 光电站场端子线序表
附录 C 光电站场采集电路原理
附录 D 光电站场控制电路原理

(3)基于CTC调度作业的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培训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2.2 .铁路应急演练研究现状
        1.2.3 .调度集中系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文章结构安排
第2章 CTC调度集中系统指挥作业流程分析
    2.1 .CTC调度集中系统概述
        2.1.1 .CTC系统总体结构分析
        2.1.2 .CTC系统功能分析
        2.1.3 .CTC系统与其他系统接口
    2.2 .CTC系统调度指挥作业流程
        2.2.1 .行车调度台作业流程
        2.2.2 .助理调度台调车作业流程
        2.2.3 .车站调车作业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建设目标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教员培训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2.2 .行车调度子系统需求分析
        3.2.3 .车站作业子系统需求分析
        3.2.4 .列车模拟器子系统需求分析
        3.2.5 .地面环境服务器子系统需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设计
    4.1 .系统整体设计
        4.1.1 .系统架构设计
        4.1.2 .系统接口设计
        4.1.3 .数据库设计
        4.1.4 .开发语言
    4.2 .教员培训管理系统设计
        4.2.1 .培训考核需求分析
        4.2.2 .课程场景编辑
        4.2.3 .课程场景再现与实时评价
        4.2.4 .评价分析反馈建议
    4.3 .仿真子系统设计
        4.3.1 .行车调度子系统设计
        4.3.2 .车站作业子系统设计
        4.3.3 .其他系统功能展示
    4.4 .基于故障注入的演练场景再现模块设计
        4.4.1 .故障注入原理及模型概述
        4.4.2 .故障注入模块设计
        4.4.3 .场景案例数据库设计
        4.4.4 .注入案例场景再现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路多工种联合培训演练实例
    5.1 .系统环境配置
    5.2 .课程编辑
        5.2.1 .场景流程梳理
        5.2.2 .培训业务系统组织
        5.2.3 .课程场景编辑
    5.3 .课程培训实施
    5.4 .培训课程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基于3D站场的通用化联锁集成仿真系统总控机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论述内容
第2章 3D联锁仿真系统总控机总体设计
    2.1 计算机联锁与3D站场电子沙盘
        2.1.1 计算机联锁系统
        2.1.2 3D站场电子沙盘
    2.2 基于3D站场的通用化联锁集成仿真系统
    2.3 系统总控机总体设计
        2.3.1 系统总控机基本功能设计
        2.3.2 系统总控机开发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控机仿真运行控制功能设计
    3.1 系统总控机网络通信设计
        3.1.1 系统数据交互设计
        3.1.2 网络通信接口设计
    3.2 站场信号设备监控
        3.2.1 站场显示设计
        3.2.2 车站信号设备控制
    3.3 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功能设计
        3.3.1 阶段计划编制
        3.3.2 调车作业计划编制
    3.4 列车运行控制功能设计
        3.4.1 加车/减车功能
        3.4.2 列车站内移动授权
        3.4.3 列车摘挂作业
    3.5 站场切换控制功能设计
        3.5.1 站场数据通用化机制设计
        3.5.2 站场切换流程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3D联锁仿真系统总控机控制功能实现
    4.1 网络通信接口实现
        4.1.1 通信方式
        4.1.2 通信帧分类
        4.1.3 通信流程
    4.2 系统总控机软件功能实现
        4.2.1 站场显示与设备控制
        4.2.2 报警与提示信息
        4.2.3 列车运行控制
        4.2.4 阶段计划编制
        4.2.5 调车作业计划编制
        4.2.6 车务信息管理
    4.3 3D站场运输作业仿真控制
        4.3.1 列车作业仿真
        4.3.2 调车作业仿真
    4.4 站场切换同步控制
        4.4.2 切换预告
        4.4.3 站场切换
        4.4.4 站场切换失败处理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铁路信号集中监测智能分析与故障诊断测试脚本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分析测试系统结构与故障脚本分类
    1.1 测试系统结构与脚本入口
    1.2 信号设备的故障脚本分类
    1.3 区间轨道电路的故障分类
2 故障测试脚本的逻辑设计与程序实现
    2.1 测试脚本的模拟通信协议设计
    2.2 测试脚本逻辑分析与编写设计
        2.2.1 编写初始化脚本
        2.2.2 编写发送功出电压低脚本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界面设计
    3.2 实用分析
4 结束语

(6)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综合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支撑技术
    2.1 铁路旅客身份管理的提出与界定
        2.1.1 铁路旅客身份管理的提出
        2.1.2 铁路旅客身份管理的界定
    2.2 区块链相关技术
        2.2.1 区块链简介
        2.2.2 P2P网络
        2.2.3 Merkle Tree
        2.2.4 共识算法
    2.3 密码学相关技术
        2.3.1 Hash算法与数字摘要
        2.3.2 数字签名技术
        2.3.3 时间戳技术
        2.3.4 数字证书技术
    2.4 以太坊平台技术
        2.4.1 体系架构
        2.4.2 智能合约
        2.4.3 去中心化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需求分析
    3.1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业务分析
        3.1.1 购票
        3.1.2 取票
        3.1.3 进站
        3.1.4 检票
    3.2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技术平台选型分析
        3.2.1 区块链技术平台选择的原则
        3.2.2 主流开发平台对比
        3.2.3 选择Ethereum平台的原因分析
    3.3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需求分析
        3.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3.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设计
    4.1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总体设计
        4.1.1 整体架构
        4.1.2 手机App技术选型
        4.1.3 服务器框架选型
        4.1.4 数据库选型
    4.2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的底层架构设计
        4.2.1 数据库的设计
        4.2.2 智能合约设计
        4.2.3 接口设计
    4.3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1 注册模块设计
        4.3.2 登录模块设计
        4.3.3 生物信息认证模块设计
        4.3.4 身份认证模块设计
        4.3.5 认证记录查询模块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实现
    5.1 运行环境安装部署与平台环境搭建
        5.1.1 Node环境部署
        5.1.2 React Native开发环境部署
        5.1.3 Nest.js开发环境部署
        5.1.4 PostgreSQL数据库部署
        5.1.5 Ethereum开发环境部署
    5.2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2.1 注册模块实现
        5.2.2 登录模块实现
        5.2.3 生物信息认证模块实现
        5.2.4 身份信息展示模块实现
        5.2.5 查询日志模块实现
    5.3 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功能的测试
        5.3.1 注册及登录功能测试
        5.3.2 生物信息认证及身份认证功能测试
        5.3.3 查询认证记录功能测试
    本章小结
绪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时间触发的列控安全计算机高速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论文内容与架构
2 时间触发高速通信的方案设计
    2.1 时间触发高速通信方案的设计
        2.1.1 节点通信时间分配机制
        2.1.2 中心节点的令牌分发机制
        2.1.3 通信节点的令牌处理机制
    2.2 时间触发高速通信的协议设计
        2.2.1 数据包帧头域格式
        2.2.2 数据包帧负载域格式
        2.2.3 数据包帧校验域格式
    2.3 时间触发高速通信的性能分析
    2.4 硬件平台的选择
        2.4.1 不同硬件方案的对比
        2.4.2 Zynq-7000硬件平台
    2.5 本章小结
3 时间触发高速通信控制器的FPGA实现
    3.1 基于Zynq-7000的整体架构设计
        3.1.1 Zynq-7000开发环境
        3.1.2 系统架构设计
        3.1.3 关键技术介绍
    3.2 数据分发处理模块设计
        3.2.1 数据缓存模块设计
        3.2.2 AXIS接口模块设计
        3.2.3 输入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3.2.4 输出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3.2.5 AXI寄存器接口模块设计
    3.3 基于Zynq-7000的硬件平台FPGA程序设计
        3.3.1 Aurora_8B10B模块配置
        3.3.2 AXIS_DATA_FIFO模块配置
        3.3.3 数据分发处理模块配置
        3.3.4 AXI_DMA模块配置
        3.3.5 AXI互联矩阵模块配置
        3.3.6 ARM处理器模块配置
        3.3.7 工程编译和配置文件导出
    3.4 本章小结
4 时间触发高速通信控制器的软件实现与系统验证
    4.1 基于Zynq-7000的软件程序设计
        4.1.1 通信总线数据包接收设计
        4.1.2 通信总线数据包发送设计
        4.1.3 时间调度任务设计
        4.1.4 正常数据处理任务设计
        4.1.5 主备网切换任务设计
    4.2 基于Zynq-7000的系统测试与验证
        4.2.1 FPGA光纤环路通信测试
        4.2.2 令牌调度任务测试
        4.2.3 正常数据通信任务测试
        4.2.4 系统带宽性能测试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GPS的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列车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2 调车安全防护系统应用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2 相关技术及理论
    2.1 GPS定位技术
        2.1.1 GPS定位系统
        2.1.2 差分定位技术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2.2 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2.3 调车安全防护技术
        2.3.1 调车安全防护控制过程
        2.3.2 控制曲线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地图匹配算法设计
    3.1 地图匹配分析
        3.1.1 地图匹配原理
        3.1.2 影响地图匹配精度因素分析
    3.2 位置跳跃匹配算法设计
        3.2.1 机车轨道占用识别阶段
        3.2.2 机车位置更新阶段
        3.2.3 算法基本流程
    3.3 位置跳跃匹配算法仿真
        3.3.1 机车轨道占用识别仿真
        3.3.2 机车位置更新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调车安全防护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分析
        4.1.2 数据需求分析
    4.2 系统车地通信方案
    4.3 系统速度防护方案
    4.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5 系统硬件设计
    4.6 系统软件设计
        4.6.1 GPS数据解析模块
        4.6.2 数据库模块
        4.6.3 机车速度防护模块
        4.6.4 界面显示模块
    4.7 本章小结
5 调车安全防护系统软件实现
    5.1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实现
        5.1.1 GPS数据解析处理模块实现
        5.1.2 车站数据库模块实现
        5.1.3 机车速度防护模块实现
        5.1.4 历史运行数据库模块实现
    5.2 系统软件界面显示模块实现
        5.2.1 车载防护界面
        5.2.2 GIS区间运行界面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VIBE模型在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平交道口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1.2.2 目标检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全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运动目标检测相关算法研究
    2.1 光流法
        2.1.1 Horn-Schunk全局平滑法
        2.1.2 Lucas-Kanade局部平滑法
    2.2 帧差法
        2.2.1 两帧差法
        2.2.2 三帧差分法
    2.3 背景差分法
        2.3.1 单高斯模型(GSM)
        2.3.2 混合高斯背景模型(GMM)
        2.3.3 编码本背景模型
        2.3.4 VIBE背景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对比研究
    3.1 算法运行时间对比
    3.2 算法使用内存对比
    3.3 前景检测效果对比
    3.4 算法对比总结
    3.5 障碍物检测方法
        3.5.1 VIBE模型的优势和不足
        3.5.2 应用场景分析
        3.5.3 改进的障碍物检测方法
        3.5.4 改进后的检测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配置管理程序设计
    4.3 监控管理程序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5.2 环境配置
    5.3 摄像头接口实现
    5.4 配置管理程序实现
        5.4.1 管理员登陆模块
        5.4.2 监控终端管理模块
        5.4.3 摄像头管理模块
        5.4.4 视频图像处理模块
    5.5 监控管理程序实现
    5.6 系统验证
        5.6.1 测试环境
        5.6.2 配置管理程序测试
        5.6.3 监控管理程序测试
        5.6.4 检测结果测试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CBTC车载脚本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组织
第2章 CBTC运控车载脚本选择
    2.1 CBTC运控系统介绍
        2.1.1 CBTC运控系统架构
        2.1.2 CBTC运控系统设备配置
    2.2 车载子系统介绍
        2.2.1 车载子系统功能
        2.2.2 车载子系统测试
    2.3 脚本选择
        2.3.1 脚本语言
        2.3.2 脚本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脚本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3.1 脚本数据生成总体思路
    3.2 脚本数据准备
    3.3 脚本数据设计
    3.4 脚本数据生成过程
        3.4.1 车载设备I/O接口信息
        3.4.2 列车的状态信息
        3.4.3 列车途径应答器,站台信息
        3.4.4 ZC和ATS系统信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脚本自动化生成工具的设计
    4.1 软件需求分析
    4.2 软件总体设计
        4.2.1 开发环境
        4.2.2 软件模块化分析
    4.3 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站场图仿真
        4.3.2 车载仿真
        4.3.3 脚本生成
    4.4 软件的应用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铁路站场配置图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棘轮补偿机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 车孟伦.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玲玲.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3]基于CTC调度作业的铁路多工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研究[D]. 李姝欣.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基于3D站场的通用化联锁集成仿真系统总控机设计与实现[D]. 段雯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铁路信号集中监测智能分析与故障诊断测试脚本系统设计与实现[J]. 张雯柏,彭翠云,张立都,胡爱云.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01)
  • [6]基于区块链应用模式的铁路旅客身份认证系统研究[D]. 王鑫.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7]基于时间触发的列控安全计算机高速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D]. 马志兴.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基于GPS的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范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VIBE模型在铁路平交道口障碍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余学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10]CBTC车载脚本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开发[D]. 权源. 东华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火车站及堆场配置图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