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超低温储粮技术及设备

家用超低温储粮技术及设备

一、家用超低温贮粮技术与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月[1](2020)在《贮运微环境气体调控对蓝莓采后品质和软化的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以“莱克西”蓝莓为实验材料,采用微环境气调(Microenvironmental modified atomosphere packaging,mMAP)、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微环境气调结合1-甲基环丙烯(m MAP+1-MCP)对蓝莓进行处理,研究了微环境气调对蓝莓冰温(-0.5±0.3℃)贮藏及贮后低温(7±1℃)货架品质的影响,并探究了贮运微环境气体调控因子对蓝莓贮藏及货架期果实细胞壁物质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及对蓝莓果实软化效应的调控。实验结论如下:1、研究微环境气调对贮藏期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对气体成分、感官品质、硬度指标、营养品质、生理指标和挥发性物质分别进行测定,并对贮藏期的理化指标和特征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打分,得到不同处理理化指标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mMAP+1-MCP>mMAP>1-MCP>CK,mMAP+1-MCP处理对贮藏期蓝莓的保鲜作用最好。将m MAP+1-MCP处理与另外三个处理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以筛选差异指标,得出mMAP+1-MCP较其它三个处理可以保持更低的软果率和乙烯生成速率,维持更高的花色苷含量;与此同时,蓝莓主要呈香物质2-己烯醛含量整体受到抑制。2、研究微环境气调对贮后低温货架期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对感官品质、硬度指标、营养品质、生理指标和挥发性物质分别进行测定。货架期各处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mMAP+1-MCP>1-MCP>mMAP>CK,mMAP+1-MCP处理对蓝莓的保鲜作用优于单独使用mMAP或1-MCP处理。将mMAP+1-MCP处理与另外三个处理进行OPLS-DA分析,得出mMAP+1-MCP较其它处理可以拥有更好的果实硬度,但与此同时,2-己烯醛的含量会有所降低。3、在贮藏和货架过程中,与对照相比,三种处理方式均会不同程度地延缓细胞壁多糖物质的降解,且mMAP和1-MCP处理在贮藏开始时含有更高的纤维素含量,均会对贮藏期蓝莓果实的纤维素产生直接影响。分别对贮藏和货架期蓝莓果实的硬度和细胞壁物质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得到:无论是贮藏还是货架,都将mMAP+1-MCP和另外三个处理区分开来,且mMAP+1-MCP处理对应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和硬度这些有利于果实质地的指标值更高。在贮藏期,纤维素和可溶性果胶与硬度的相关性最高,而在货架期,半纤维素、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与硬度的相关性最高。m MAP+1-MCP处理较其它处理在贮藏和货架期均可维持更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质地。4、与对照相比,三种处理在贮藏和货架过程中均可有效抑制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β-半乳糖醛酸糖苷酶(β-Gal)活性。分别对贮藏和货架期蓝莓果实的硬度和细胞壁降解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得到:无论是贮藏还是货架,mMAP+1-MCP和另外三个处理区分明显,对应硬度指标值更高,PG与硬度的负相关性最高。mMAP+1-MCP处理果实质地最好,在贮藏期,体现在对Cx和β-Gal活性抑制作用更强,在货架期,体现在对PG和PME活性抑制作用更好,这与前面多糖的分析相呼应。

谷傲[2](2019)在《极端温度下铝合金网格结构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铝合金材料因其具有轻质高强、抗腐蚀、无磁、使用期间维护费用低以及可以循环利用等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空间结构中,尤其是沿海、游泳馆、工业厂房等腐蚀环境中的建筑。铝合金材料对高温较为敏感,高温后材料强度弱化严重,国内外对铝合金连接节点的耐火性能研究均较少,国内主要集中在板式节点的抗火性能研究,对我国自主研发的螺栓球节点高温下性能的研究较匮乏;国内对铝合金低温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温下铝合金材料性能研究,缺少对结构用6061-T6铝合金的低温下材料性能研究和低温下铝合金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因此,很有必要开展针对极端温度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的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与试验,以指导铝合金螺栓球节点的抗火设计和其在低温区域与低温领域的设计应用。本文针对极端温度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1)结合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螺栓连接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螺栓连接的破坏形式与抗拉性能,并提出了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螺栓连接抗拉设计方法。(2)结合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封板连接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封板连接的破坏形式与抗拉性能,并提出了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封板连接抗拉设计方法。(3)通过进行-80℃~20℃温度条件下6061-T6铝合金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截面收缩率等力学指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低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螺栓连接和封板连接模型,分析得到了低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4)在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铝合金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抗火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其力学性能及耐火时间,为铝合金螺栓球网架的应用和抗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沈妮[3](2019)在《带鱼低温贮藏蛋白氧化、组织蛋白酶活性及鱼肉质地结构的变化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鱼资源丰富,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因其对水压独特的要求和直立游泳的特性,无法进行人工养殖,所以目前多采用低温贮藏技术来延长带鱼的保质期。因带鱼富含蛋白质,所以贮藏过程中蛋白氧化和内源性蛋白酶的作用均是引起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就带鱼来讲,鱼肉蛋白氧化对质构方面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葡萄糖苷酶(AG酶)、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和组织蛋白酶对鱼肉蛋白降解以及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的深入研究较少。以带鱼为研究对象,不同低温条件下,检测表征蛋白氧化的指标变化趋势,分析蛋白氧化引起的带鱼肌肉生化和质构特性的变化,分析蛋白氧化和鱼肉质构间的相关性。另外,通过贮藏过程中组织蛋白酶B、L和AG、NAG酶的变化情况,阐明组织蛋白酶对蛋白水解、蛋白结构和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破坏作用,以及对AG、NAG酶活及细胞完整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带鱼在0℃和4 ℃条件下贮藏15 d,测定羰基、巯基、表面疏水性、Ca2+-ATPase活性、Mg2+-ATPase活性、TCA可溶性肽含量以及质构指标(硬度、胶黏性、弹性和咀嚼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分析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质构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蛋白氧化程度越高,被降解成小分子肽的量越多,带鱼肉质构劣变越严重,蛋白氧化各指标之间以及与质构指标之间基本都显着线性相关。虽然0℃条件下带鱼肉的蛋白氧化程度和质构均低于4℃条件下,但两种条件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带鱼在0℃和4 ℃条件下贮藏15 d,测定AG、NAG酶和组织蛋白酶B、L及H的活性变化,全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降解情况,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以及带鱼肉组织微观结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组织蛋白酶B、L活性较高,引起相应分子量蛋白的水解,改变蛋白二级结构和细胞完整性,从而使带鱼肌肉组织劣化,解明了冷藏不适用于带鱼贮藏保鲜的酶学理论基础。(3)带鱼在不同温度的液氮速冻和冰箱直接冻结条件下贮藏120d,分析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质构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贮藏前60d内,液氮速冻后再冰箱冻结的带鱼蛋白氧化相关指标无显着性变化,且温度越低,蛋白氧化程度越低,带鱼质构保持的越好,蛋白氧化各指标之间以及与质构指标之间均呈显着线性相关。贮藏后期,带鱼肉蛋白氧化程度逐渐提高,质地也随之改变,但液氮速冻效果始终优于冰箱直接冻藏。(4)超低的温度在短期内(0-60d)可抑制组织蛋白酶B、L活性,贮藏后期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引起水溶性蛋白和高盐溶性蛋白逐渐降解,肌原纤维蛋白有序稳定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带鱼肌纤维结构被破坏,细胞完整性受损,AG、NAG酶活上升。在整个冻藏期间,液氮速冻后的带鱼各项指标均显着优于其他方法。

苏建灏[4](2018)在《激光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组织演变及高低温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飞速发展,铝合金由于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诸多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目前提高铝合金性能的方法主要分为调整合金成分和进行后期热处理。回归再时效(RRA)是一种能够明显改善铝合金综合性能的热处理方法,但由于炉温加热处理的限制,最短的处理时间也需要30s且温度不高于300℃。激光具有高能高效的特点,可以弥补传统热处理方式的不足,大大缩短回归时间并提高回归温度。而且合金应用环境的日益复杂,导致对合金高低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激光热处理的加热方式替代传统RRA中回归阶段的炉温加热方式,通过调节激光参数来寻求最佳的热处理工艺,激光功率分为取550W、600W、650W和700W,扫速度分别取1mm/s、2mm/s、3mm/s和4mm/s。对热处理后合金的常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过透射电镜、扫电镜对合金断口和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研究最佳工艺下合金的高低温拉伸性能。结果显示120℃×16h+650W×2mm/s+120℃×24h为最佳的激光回归再时效工艺参数(LRRA)。合金在热处理后性能得到提高,略高于传统RRA处理后的性能。在常温下抗拉强度可以达到552.3MPa,伸长率达到10.3%。合金在高温下性能损失严重,伸长率有大幅度提高,而低温下合金的韧性和塑性都有提高。合金LRRA热处理后性能的提升主要是回归初期基体中存在未回溶的GP区和η’相,致使后续热处理中η’相的形核核心变多。由于回归处理有效回溶较大尺寸相,再时效阶段会再次析出尺寸较小的GP区和η’相,导致强化相数目增多。另一方面,回归温度高于再时效温度,固溶在基体中的Zn、Mg原子增多,促进了再时效阶段强化相的析出,使得热处理后基体中仍有大η’相,合金性能因此提升。高温下合金性能的损失是由于颈缩与空洞现象的出现,铝合金在高温下的断裂形式仍为韧性断裂。低温条件下合金在断裂前历了更多的形变,除了韧窝数增多还在断口中出现了分层现象,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合金强度的提高。同时在低温条件下会使得合金裂纹生长速率变慢,进而让断裂的发生变得困难,合金在强度提高的同时伸长率还有所提升。

刘婷[5](2018)在《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是世界性分布的粉螨种类,它们不仅危害各种储藏物,还是食用菌生产和经济昆虫饲养的重要害螨。合成农药在螨类防治中应用广泛,但长期反复使用易使害螨产生抗性、伤害非靶标生物,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寻求新的防治策略。植物精油对环境友好、易降解,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需要。本文从81种植物精油中筛选出肉桂精油和丁香精油两种高杀螨活性品种,通过生物测定研究了它们对两种害螨的毒力,并通过螨体形态变化和酶活性变化趋势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二者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81种植物精油杀螨活性筛选通过熏蒸和触杀同时作用的方法测定了81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时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杀灭活性;并在施用浓度是螨虫的“432倍”的条件下测试了这81种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严重危害的经济昆虫中华真地鳖的毒性。从中筛选出具有杀螨活性的植物精油品种24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精油品种20种。通过比较排除,得到18种仅显示出杀螨活性而对中华真地鳖未见毒害的精油品种。其中肉桂精油和丁香精油在测试范围内毒性最强,杀灭率均为100%。2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采用熏蒸和触杀同时作用的方法测试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结果显示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LC50是1.06μg/cm2,毒力分别是苯甲酸苄酯和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9.08倍和33.76倍。肉桂醛对腐食酪螨的LC50是1.36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7.08倍和26.31倍。肉桂精油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2.18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8.63倍和31.63倍。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2.45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7.68倍和28.15倍。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的杀灭效果远优于两种对照农药。确定肉桂醛是肉桂精油杀螨活性成分。采用密闭熏蒸实验和半开放触杀试验测试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方式,结果显示密闭熏蒸的效果明显优于半开放触杀的效果,因此,肉桂醛是通过蒸汽相对两种害螨起作用。熏蒸法测定肉桂醛和对照农药苯甲酸苄酯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卵的24h毒力表明,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卵LC50是13.33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14.79倍;对伯氏生卡螨卵的LC50是18.10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18.51倍。肉桂醛对两种螨卵的杀灭效果远优于对照农药。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分别测试了不同浓度的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24 h驱避作用。肉桂醛在浓度为2.46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腐食酪螨驱避率分别为77.67%和18.67%。二者差异显着(P<0.05)。肉桂醛在浓度为4.92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腐食酪螨驱避率分别为89.25%和21.65%。二者差异显着(P<0.05)。且驱避率呈现浓度依赖性。3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采用熏蒸和触杀同时作用的方法测试丁香精油和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结果显示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LC50是4.82μg/cm2,毒力分别是苯甲酸苄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2.22倍和7.42倍。丁香酚对腐食酪螨的LC50是4.49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2.14倍和7.97倍。丁香精油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9.36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2.01倍和7.37倍。丁香酚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8.16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2.31倍和8.45倍。丁香酚对伯氏生卡螨的杀灭效果远优于两种对照农药。确定丁香酚是丁香精油杀螨活性成分。采用密闭熏蒸实验和半开放触杀试验测试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方式,结果显示密闭熏蒸的效果明显优于半开放触杀的效果,因此,丁香酚是通过蒸汽相对两种害螨起作用。熏法测定丁香酚和对照农药苯甲酸苄酯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卵的24 h熏蒸毒力表明,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卵LC50是32.78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6.01倍;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38.89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8.62倍。丁香酚对两种害螨卵的杀灭效果远优于对照农药。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分别测试了不同浓度的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24h驱避作用。丁香酚在浓度为4.92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腐食酪螨驱避率分别为85.84%和21.53%。二者差异显着(P<0.05)。丁香酚在浓度为9.84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伯氏生卡螨的驱避率分别为75.69%和18.86%。二者差异显着(P<0.05)。且驱避率呈现浓度依赖性。4对螨体表面和组织细胞形态的影响体式显微镜图像显示,肉桂醛处理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后体色黄,对照无色透明。肉桂醛处理后两种螨卵色黄、皱缩,对照组无色透明、饱满。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处理后的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壁凹凸不平,对照组体壁光滑。透射电镜图像显示,处理后的伯氏生卡螨体壁表皮层纹理疏松,表皮层有絮状附着,该区域未见I型体腔细胞,体细胞有细胞核,但核仁与染色质模糊不清,其它细胞器呈空泡化不可见;对照组螨体体壁表皮层可见清晰致密的纹理,I型体腔细胞完整清晰,可清晰看到体细胞核内核仁(Nu)、染色质(Ch)、线粒体(M)、粗面内质网(RER)及滑面内质网(SER)等多种细胞器。5对螨体内酶的影响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受肉桂醛处理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力都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表现为低于对照,说明肉桂醛对两种螨体内SOD和Ach E的活性具抑制作用。两种螨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力都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表现为高于对照,说明肉桂醛对两种螨体内CAT和NOS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腐食酪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力随时间推移主要表现为上升趋势,伯氏生卡螨GSTs的活力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两种螨GSTs的活性表现为处理组高于对照,说明肉桂醛对两种螨体内GSTs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明确了肉桂精油及其活性成分肉桂醛和丁香精油及其活性成分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及卵的毒性、熏蒸杀灭作用和驱避作用,二者均严重影响螨表皮层和主要保护酶活性。研究结果为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防治以及无公害植物源杀螨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郑瑞澄,王敏,李博佳,张昕宇,何涛[6](2016)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十二五”进展与“十三五”展望》文中认为针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分别阐述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热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干燥、太阳灶、太阳能蒸馏与海水淡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的发展,以及对这些技术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的技术进步预期和应用推广展望。

王美联[7](2016)在《双电容LNG液位智能传感器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环境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在2012年2月29日国家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被纳入强制监测范畴。燃气汽车已成为缓解空气污染的现实选择之一,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燃气汽车中,对车载LNG罐(超低温密封罐)中LNG液位的测量至关重要。目前普遍采用单电容LNG液位传感器测量方案,存在现场标定人力物力成本高、测量精度低(线性误差大于7%10%)等问题,易于导致驾驶员误判能耗和车辆途中抛锚等情况,因而提高LNG测量精度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主要对车载LNG罐的LNG液位高度测量进行研究,在原来单电容的测量方案基础上,提出全新双的电容测量概念。该测量方式有效提高车载LNG罐的液位测量精度(线性误差<3%),突破行业发展瓶颈。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研究分析单电容测量精度低的原因,以及需现场标定,存在人力物力的浪费。提出双电容的测量方法,分析双电容能提高测量精度的原因,以及双电容测量免标定的操作方式。2.产品对单电容测量进行结构改进,实际应用采用左右结构,这种结构提高了传感器的抗干扰度。同时分析超低温环境中怎么选取结构材料,在工艺上有效保证产品稳定。3.设计双电容测量电路,由于两个电容同时进行测量,容易互相干扰,产生寄生电容。对干扰源分析,在电路上进行隔离。电器接口电路设计上进行防雷击。4.提出双电容现场免标定,自补偿的算法,有效解决LNG单电容测量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产品用在颠簸的车上,在软件设计上产品进行有效滤波。最后通过试验和实际应用验证双电容测量创新的设计的有效性。车用LNG罐双电容液位智能传感器的研发,为车用LNG罐的液位测量提供一个高精度、自补偿、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网络化的车用智能管理控制系统(物联网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感知部件。

齐国强[8](2016)在《速冻饺子液氮冻结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采用液氮沉浸速冻工艺法研究了饺子皮的面团含水量、面团静置时间、饺子沉浸时间、皮馅比等方面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饺子皮和饺馅中添加剂的使用对饺子冻裂率影响。研究液氮条件下饺子冻裂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饺子新型冻结技术,探索液氮速冻工艺对速冻饺子品质的作用规律。该文以饺子为研究对象,面团加水量、产品皮馅比、面粉品质、馅料配比、产品规格、冻结时间、冻结方式、冻结介质等诸多工艺因素对冻裂率都有重要影响。该试验以猪肉、香菇、大豆组织蛋白为饺子馅主要原料,研究了和面时的加水量、面团的静置时间、皮馅质量比、饺子在液氮池中的沉浸时间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四因素对饺子的冻裂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面加水率在56%、面团静置时间在10min、皮馅比在1∶1.3、液氮池沉浸时间为40s,制作好的饺子在立即速冻后的冻裂率为37%。(2)研究改良剂对饺子冻裂率的结果表明:当饺子皮中的复合磷酸盐添加量为0.5%,CSL添加量为0.2%、黄原胶添加量为0.2%时,工业常用改良剂添加量在液氮速冻工艺条件已经不能降低饺子的冻裂率。当馅料中甘油添加量在油馅质量比15:100时,饺子的冻裂率降低到0。虽然甘油能达到有效降低冻裂率的目的,但因其添加量过多,且自身具有甜味特性,故不适用非甜味食品工业生产。通过在饺子包制时放置填充物的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可使饺子冻裂率降到1%。饺子在包制时,馅料中心放置体积3个0.25ml的气泡膜,冻裂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3)研究不同品牌面粉和改良剂对制作饺子皮的面团微观结构和质构的影响发现:在液氮速冻工艺条件下,饺子的冻裂率与淀粉、蛋白、改良剂之间没有关系,只和面团加水量有一定关系。液氮冻结工艺条件下,饺子皮的白度在86.7889.24、感官评定得分77.6分。

魏畅[9](2014)在《飞行器型号研发中的样机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自从实现了天空翱翔以来,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已逾百年。各种各样的技术验证机在航空航天技术探索和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世界上第一架实现动力飞行的“飞行者”就是一架试验验证机。那些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里正在使用中的、大名鼎鼎的各种型号的飞行器,从其概念的确认到使用的各项关键技术无一不借助了各种各样的验证机进行真实使用环境下的试飞验证。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至今,计算再详细、地面试验再充分仍然离不开空中的飞行演示验证。本文从技术史角度出发,针对16世纪以来飞行器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同时归纳并总结美国X系列飞行器发展路线与系列特色,试图窥见当代美国航天事业遥遥领先、航天技术不断突破的主要原因。通过多角度的横向归纳、综合集成与纵向对比、逻辑推理,最终将原因归结为设计方法与理念的变革,即针对关键技术有计划、有组织、有阶段、有步骤的设计、仿真、演示验证,三位一体往复优化的设计过程,并将其理论上升为样机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从样机与样机战略的基本概念入手,实践角度论述样机战略的必要性,并分别探讨样机战略与技术成熟度、飞行器系统研制周期的关系。指出,开展样机战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战略层面,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发展道路,增强我国航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平台层面,基于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关键技术发展状态,满足技术成熟度条件的,合理规划技术演示验证试验,不满足条件的,妥善安排规划技术攻坚。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与平台层面的样机试验,协调配合,推动关键技术探索与突破。充分运用史学理论与方法,针对飞行器的发展历程与美国X系列飞行器全谱进行全面分析:横向归纳X系列飞行器发展路线,总结X系列飞行器特色特点;纵向举例分析,探讨X系列飞行器组织模式、技术发展模式及隐现的美国航天发展战略,以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所借鉴和参考。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及航天系统体制结构,思考我国样机战略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X系列飞行器对我国的启示,并尝试给出我国样机战略的总体构想。

沈海英[10](2008)在《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研究及其在冰箱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能源危机、电力紧张已成为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蓄能是解决能源紧张、缓和用能时间不均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蓄冷成了国际性热门课题,而目前蓄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空调领域,国内外对0℃以下的低温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在医药、食品、低温物流、冷库、低温冰箱等众多行业,0℃以下温度范围的蓄冷有巨大的需求,因此,进行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基础研究,测定其基本的热物理性能,对以后低温蓄冷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尤为重要。本文将有机物相变蓄冷材料和无机物相变相混合,配制出相变温度为-16℃~-21℃,相变潜热207J/g~212 J/g的低温复合相变蓄冷材料,并将其应用在冰箱里。在实验研究中,利用DSC测得无机物氯化铵溶液、有机物乙二醇溶液的凝固温度、相变潜热,再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出氯化铵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并测出其凝固温度及相变潜热。筛选出满足冰箱蓄冷温度范围的、相变潜热大的混合溶液。再用DSC测出混合溶液的比热,用低温冰箱作恒温冷源,用铜-康铜热电偶测量蓄放冷过程的温度变化,记录结果并绘出蓄冷和释冷过程曲线图。利用FLUENT软件对冰箱内敷管蓄冷板的凝固融化过程及冰箱箱体内的温度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凝固过程中不同时刻蓄冷板内蓄冷材料的温度场及固液相比例。把模拟的结果与普通冰箱的保冷时间相比较,结果表明:敷设蓄冷板的蓄冷冰箱保冷时间较长,从而可减少压缩机启停频率,避免了频繁启动的功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根据不同的冰箱功率调整蓄冷剂的用量,可实现夜间开机制冷蓄冷,白天用电高峰时,不开机也能制冷,节省电费,实现“削峰填谷”。而且蓄冷冰箱箱内空气的温度场、流场更均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储存的品质。

二、家用超低温贮粮技术与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用超低温贮粮技术与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贮运微环境气体调控对蓝莓采后品质和软化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蓝莓概述
        0.1.1 蓝莓的主要营养成分介绍及保健功能
        0.1.2 蓝莓采后贮运保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0.1.3 蓝莓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0.2 微环境气调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0.2.1 气调的定义及原理
        0.2.2 微环境气调保鲜在果蔬中的应用
    0.3 果实细胞壁降解研究进展
        0.3.1 细胞壁多糖的变化
        0.3.2 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
    0.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0.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0.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1章 微环境气调对冰温下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方案
    1.3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1.3.1 实验材料
        1.3.2 实验试剂
        1.3.3 仪器与设备
    1.4 实验方法
        1.4.1 样品前处理
        1.4.2 箱体内气体成分检测
        1.4.3 感官品质的测定
        1.4.4 营养品质的测定
        1.4.5 硬度指标的测定
        1.4.6 生理品质的测定
        1.4.7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1.4.8 数据处理
    1.5 结果与分析
        1.5.1 箱内气体成分检测
        1.5.2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感官品质和硬度指标的影响
        1.5.3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1.5.4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5.5 PCA法综合评价蓝莓品质
        1.5.6 OPLS-DA法对蓝莓贮藏期理化指标及挥发性物质差异性分析
    1.6 小结
第2章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冰温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案
    2.3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试剂
        2.3.3 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样品前处理
        2.4.2 感官品质的测定
        2.4.3 营养品质的测定
        2.4.4 硬度指标的测定
        2.4.5 生理品质的测定
        2.4.6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2.4.7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感官品质和硬度指标的影响
        2.5.2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2.5.3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5.4 PCA法综合评价蓝莓品质
        2.5.5 OPLS-DA法对蓝莓贮后货架期理化指标及挥发性物质差异性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分析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细胞壁物质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案
    3.3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试剂
        3.3.3 仪器与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样品前处理及取样
        3.4.2 细胞壁物质的提取及测定
        3.4.3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微环境气调对贮藏和贮后货架果实细胞壁物质的影响
        3.5.2 PCA法综合评价蓝莓在贮藏和贮后货架期果实硬度和细胞壁物质相关性
        3.5.3 OPLS-DA法对蓝莓贮藏和贮后货架差异细胞壁物质的筛选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分析微环境气调对蓝莓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案
    4.3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试剂
        4.3.3 仪器与设备
    4.4 实验方法
        4.4.1 样品前处理及取样
        4.4.2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4.4.3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微环境气调对贮藏和贮后货架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4.5.2 PCA法综合评价蓝莓在贮藏和贮后货架期果实硬度和降解酶之间的相关性
        4.5.3 OPLS-DA法对蓝莓贮藏和贮后货架差异细胞壁降解酶的筛选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极端温度下铝合金网格结构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铝合金结构的常温性能研究
        1.2.2 铝合金结构的高温性能研究
        1.2.3 铝合金结构的低温性能研究
        1.2.4 铝合金结构极端温度下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2.1 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1.1 试验方案
        2.1.2 试验结果
    2.2 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2.2.1 模型建立
        2.2.2 模拟结果
        2.2.3 参数化分析
    2.3 高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设计方法
        2.3.1 高温下螺栓连接抗拉性能设计方法
        2.3.2 高温下封板连接抗拉性能设计方法
    2.4 结论
第3章 低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3.1 低温下铝合金6061-T6 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结果
        3.1.3 不同材料低温性能对比
    3.2 低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3.2.1 模型建立
        3.2.2 模拟结果
    3.3 低温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设计方法
        3.3.1 低温下螺栓连接抗拉性能设计方法
        3.3.2 低温下封板连接抗拉性能设计方法
    3.4 结论
第4章 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抗火性能研究
    4.1 火灾过程中不均匀温度场设置
    4.2 铝合金网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网架几何尺寸
        4.2.2 材料属性设置
        4.2.3 分析步设置
        4.2.4 边界条件设置
        4.2.5 火源位置设置
    4.3 常温下网架力学性能分析
    4.4 火灾中网架力学性能分析
        4.4.1 火灾中网架结构温度场分析
        4.4.2 火灾中网架结构内力分析
        4.4.3 火灾中网架结构位移分析
    4.5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带鱼低温贮藏蛋白氧化、组织蛋白酶活性及鱼肉质地结构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水鱼及其制品现状概述
        1.1.1 我国海水鱼资源概况及特点
        1.1.2 海水鱼制品的发展概况
        1.1.3 带鱼概述
    1.2 鱼类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1 冷藏
        1.2.2 冰温
        1.2.3 微冻
        1.2.4 冻藏
    1.3 肌肉蛋白氧化研究概况
        1.3.1 肌肉蛋白组成
        1.3.2 蛋白氧化的机理
        1.3.3 蛋白氧化对蛋白理化特性及结构的影响
        1.3.4 蛋白氧化对肌肉品质的影响
    1.4 组织蛋白酶对肌肉的影响
        1.4.1 组织蛋白酶的概述
        1.4.2 组织蛋白酶对肌肉蛋白和结构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冷藏条件下带鱼蛋白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质构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带鱼预处理
        2.3.2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2.3.3 理化指标测定
        2.3.4 鱼肉TCA可溶性肽含量的测定
        2.3.5 带鱼质构特性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冷藏过程中带鱼蛋白氧化情况
        2.5.2 冷藏过程中TCA可溶性肽含量变化
        2.5.3 冷藏过程中带鱼质构变化
        2.5.4 带鱼蛋白氧化与质构间的线性相关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藏条件下带鱼酶活性、蛋白质结构及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带鱼预处理
        3.3.2 组织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3.3.3 带鱼肌肉蛋白的提取和凝胶电泳(SDS-PAGE)
        3.3.4 圆二色谱的测定
        3.3.5 扫描电镜的样品处理
        3.3.6 AG酶、NAG酶活性的测定
    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冷藏过程中组织蛋白酶B、B+L及H活性变化
        3.5.2 冷藏过程中蛋白的SDS-PAGE分析
        3.5.3 冷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圆二色谱分析
        3.5.4 冷藏过程中带鱼肌肉微观结构的变化
        3.5.5 冷藏过程中AG、NAG酶活性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冻藏条件下带鱼蛋白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质构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带鱼预处理
        4.3.2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4.3.3 理化指标测定
        4.3.4 鱼肉TCA可溶性肽含量的测定
        4.3.5 带鱼质构特性的测定
    4.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冻藏过程中带鱼蛋白氧化情况
        4.5.2 冻藏过程中TCA可溶性肽含量变化
        4.5.3 冷藏过程中带鱼质构变化
        4.5.4 带鱼蛋白氧化与质构间的线性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冻藏条件下带鱼酶活性、蛋白结构及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带鱼预处理
        5.3.2 组织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5.3.3 带鱼肌肉蛋白的提取和凝胶电泳(SDS-PAGE)
        5.3.4 圆二色谱的测定
        5.3.5 扫描电镜的样品处理
        5.3.6 AG酶、NAG酶活性的测定
    5.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冻藏过程中组织蛋白酶B、B+L及H活性变化
        5.5.2 冻藏过程中蛋白的SDS-PAGE分析
        5.5.3 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圆二色谱分析
        5.5.4 冷藏过程中带鱼肌肉微观结构的变化
        5.5.5 冻藏过程中AG、NAG酶活性的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激光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组织演变及高低温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的发展现状
    1.2 时效工艺对Al-Zn-Mg-Cu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2.1 单级时效
        1.2.2 双极时效
        1.2.3 回归再时效
    1.3 激光热处理技术
    1.4 铝合金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
        1.4.1 铝合金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
        1.4.2 铝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方案
        2.1.1 实验材料
        2.1.2 热处理工艺
    2.2 测试分析
        2.2.1 性能检测
        2.2.2 组织观察及分析
第3章 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对合金常温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3.1 回归再时效与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3.1.1 正交实验
        3.1.2 S/N值的计算及方差分析
        3.1.3 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3.2 不同功率下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2.1 不同功率下激光归回再时效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 不同功率下激光归回再时效后合金的组织演变
    3.3 不同扫速度下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扫速度下激光归回再时效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扫速度下激光回归再时效后合金的组织演变
第4章 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后7075合金的高低温力学性能
    4.1 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后的7075合金低温力学性能
        4.1.1 低温力学性能分析
        4.1.2 低温拉伸断口分析
    4.2 激光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后的7075合金高温力学性能
        4.2.1 高温力学性能分析
        4.2.2 高温拉伸断口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粉螨的危害及防控研究进展
        1.1 粉螨及其危害
        1.1.1 屋宇环境中的粉螨
        1.1.2 储藏环境中的粉螨
        1.1.3 种植和养殖场所中的粉螨
        1.2 粉螨的防治
        1.2.1 物理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2.3 化学防治
    2 植物精油防治害虫(螨)研究进展
    3 肉桂精油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4 丁香精油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5 腐食酪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概况
    6 伯氏生卡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概况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81种植物精油杀螨活性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粉螨
        1.1.2 供试地鳖虫
        1.1.3 供试药剂
        1.1.4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81种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杀灭活性测定
        1.2.2 81种精油对中华真地鳖成虫杀灭活性测定
        1.2.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81种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的杀灭活性
        2.2 81种植物精油对中华真地鳖的杀灭活性
    3 小结
第三章 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1 肉桂精油的提取和成分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精油提取结果
        1.2.2 肉桂精油GC-MS成分分析结果
        1.3 小结
    2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测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方式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熏蒸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3.2.2 触杀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3.2.3 熏蒸法对卵的杀灭作用
        3.3 小结
    4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的驱避活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的驱避效果
        4.3.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的驱避效果
        4.4 小结
第四章 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1 丁香精油的提取和成分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精油提取结果
        1.2.2 丁香精油GC-MS成分分析结果
        1.3 小结
    2 丁香精油和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测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杀灭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熏蒸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3.2.2 触杀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3.2.3 熏蒸法对卵的杀灭作用
        3.3 小结
    4 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的驱避活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丁香酚对腐食酪螨的驱避效果
        4.3.2 丁香酚对伯氏生卡螨的驱避效果
        4.4 小结
第五章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作用机理研究
    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表形态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体视显微镜观察肉桂醛对螨体形态的影响
        1.2.2 扫描电镜观察肉桂醛对螨体体表超微结构的影响
        1.2.3 透射电镜观察肉桂醛对螨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1.3 小结
    2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SOD活性的影响
        2.2.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SOD活性的影响
        2.2.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CAT活性的影响
        2.2.4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CAT活性的影响
        2.3 小结
    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GSTs活性的影响
        3.2.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GSTs活性的影响
        3.3 小结
    4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内神经效应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NOS活性的影响
        4.2.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NOS活性的影响
        4.2.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AchE活性的影响
        4.2.4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AchE活性的影响
        4.3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81种植物精油杀螨活性筛选
        1.2 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1.2.1 肉桂精油提取和成分分析
        1.2.2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成螨熏蒸+触杀毒力结果
        1.2.3 肉桂醛对成螨熏蒸杀灭结果
        1.2.4 肉桂醛对成螨触杀杀灭结果
        1.2.5 肉桂醛对螨卵熏蒸毒力结果
        1.2.6 肉桂醛对成螨驱避效果
        1.3 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1.3.1 丁香精油提取和成分分析
        1.3.2 丁香精油和丁香酚对成螨熏蒸+触杀毒力结果
        1.3.3 丁香酚对成螨熏蒸杀灭结果
        1.3.4 丁香酚对成螨触杀杀灭结果
        1.3.5 丁香酚对卵熏蒸毒力结果
        1.3.6 丁香酚对成螨驱避效果
        1.4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作用机理
        1.4.1 肉桂醛对螨体体表和组织细胞形态的影响
        1.4.2 肉桂醛对螨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1.4.3 肉桂醛对螨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1.4.4 肉桂醛对螨体内神经效应酶的影响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6)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十二五”进展与“十三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十二五”技术进展
    1.1 热利用产业
        1.1.1 概述
        1.1.2 产业化规模[2]
        1.1.3 新产品开发
    1.2 太阳能热水
        1.2.1 概述
        1.2.2 紧凑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1.2.3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
    1.3 太阳能供热采暖
        1.3.1 概述
        1.3.2 短期蓄热太阳能供热采暖
        1.3.3 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采暖
    1.4 太阳能制冷空调
        1.4.1 概述
        1.4.2 低温制冷太阳能空调
        1.4.3 中温制冷太阳能空调
    1.5 太阳能干燥
        1.5.1 概述
        1.5.2 温室型太阳能干燥
        1.5.3 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
    1.6 太阳灶
        1.6.1 概述
        1.6.2 聚光式太阳灶
        1.6.3 箱式太阳灶
    1.7 太阳能蒸馏与海水/苦咸水淡化
    1.8 太阳能热发电
2“十三五”技术展望
    2.1 热利用产业
    2.2 太阳能热水
    2.3 太阳能供热采暖
    2.4 太阳能制冷空调
    2.5 太阳能干燥
    2.6 太阳灶
    2.7 太阳能蒸馏与海水淡化
    2.8 太阳能热发电[5]
3 结语

(7)双电容LNG液位智能传感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液位传感器发展与应用状况
        1.2.1 液位传感器发展状况
        1.2.2 液位传感器的应用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双电容液位传感器原理
    2.1 引言
    2.2 双电容液位传感器的传感机理
        2.2.1 单电容液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2.2.2 单电容液位传感器的测量不足
        2.2.3 双电容液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2.3 双电容液位传感器的特点与性能指标分析
        2.3.1 双电容液位传感器的优势
        2.3.2 双电容液位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的结构
    3.1 引言
    3.2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结构模式分析
        3.2.1 双电容原理的液位测量敏感部件的结构设计
        3.2.2 双电容原理的液位测量敏感部件防短路
        3.2.3 双电容信号线引出装置低温密封结构的研究
    3.3 双电容的工艺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电路实现
    4.1 引言
    4.2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电容电路采集原理
        4.2.1 MCU选择
        4.2.2 555单稳态电路对电容的测量
    4.3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数据传输接口及电路
        4.3.1 接口电路RS485
        4.3.2 接口电路雷击及浪涌防护方案
    4.4 压力变送器AD转换电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软件结构与算法
    5.1 引言
    5.2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的软件结构
    5.3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自动补偿实现
    5.4 双电容LNG液位传感器去路面颠簸滤波
    5.5 RS485通讯协议设计及程序实现
    5.6 高度计算与体积计算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实践
    6.1 引言
    6.2 自动补偿测试
        6.2.1 测试方法
        6.2.2 测试内容
        6.2.3 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6.3 精度测试
        6.3.1 测试目的
        6.3.2 测试内容
        6.3.3 测试方法
        6.3.4 测试对象
        6.3.5 数据及结果分板
    6.4 电容传感器在运煤车的应用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速冻饺子液氮冻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1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速冻食品
        1.1.1 速冻食品发展
        1.1.2 速冻饺子
        1.1.3 速冻饺子及行业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
    1.2 液氮速冻工艺研究进展
        1.2.1 液氮
        1.2.2 液氮速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1.2.2.1 液氮速冻技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1.2.2.2 液氮速冻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
        1.2.2.3 液氮速冻技术在果蔬类产品中的应用
    1.3 品质改良剂在速冻饺子中的应用
        1.3.1 保水剂
        1.3.2 乳化剂
        1.3.3 增稠剂
    1.4 工业生产上的冷冻模式
        1.4.1 冷冻方式
        1.4.1.1 流化床冷冻系统
        1.4.1.2 沉浸式冷冻系统
        1.4.2 不同冻结温度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工艺因素变化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原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速冻饺子的制作流程图
        2.3.2 饺子的冻结
        2.3.3 饺子冻裂率的计算
        2.3.4 饺子冻结时间的选择
        2.3.5 饺子皮的制作
        2.3.6 饺子馅料的制作
        2.3.7 面粉含水率与水面质量比的计算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馅料配比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4.2 馅料加水率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4.3 包制方法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4.3.1 挤压法
        2.4.3.2 对折法
        2.4.3.3 弯月法
        2.4.4 和面加水量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4.5 面团的静置时间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4.6 皮馅质量比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2.4.7 饺子皮裂纹的微观结构分析
        2.4.8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品质改良剂和填充物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原料与添加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饺子冻裂率的计算
        3.3.2 饺子的冻结
        3.3.3 填充物的选择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饺子皮中添加改良剂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3.4.2 饺子馅料中添加改良剂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3.4.3 饺子馅料中添加填充物对饺子冻裂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氮速冻工艺对饺子的质构及其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原料与添加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饺子的冻结
        4.3.2 制作饺子皮的面团的质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水面质量比对面团质构的影响
        4.4.2 不同品牌面粉及改良剂对面团质构的影响
        4.4.3 不同冻结方式对饺子皮白度的影响
        4.4.4 不同冻结方式对饺子品质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5.2.1 创新点
        5.2.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ST
致谢2

(9)飞行器型号研发中的样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历史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
        1.3.2 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1.3.3 对比分析与综合集成相结合
    1.4 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技术成熟度理论的样机战略研究
    2.1 样机与样机战略的范畴
        2.1.1 样机
        2.1.2 样机战略
    2.2 样机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2.2.1 检验预研成果,降低研制风险
        2.2.2 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2.3 激发创新思想,抢占技术优势
        2.2.4 搭载验证平台,培养复合人才
    2.3 样机战略与技术成熟度
        2.3.1 技术成熟度的发展历程
        2.3.2 关键技术元素识别
        2.3.3 技术成熟度等级
        2.3.4 技术成熟度评价
        2.3.5 基于技术成熟度的样机战略规划
    2.4 样机与武器系统研制周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典型样机组织管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3.1 飞行器的发展历程
    3.2 X系列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2.1 发展路线归纳
        3.2.2 系列特色总结
    3.3 X系列飞行器组织模式探析
        3.3.1 X-15试验机的组织结构
        3.3.2 X-51A试验机的组织结构
        3.3.3 X系列飞行器的组织结构
    3.4 X系列飞行器技术探索模式分析
        3.4.1 渐进式发展模式
        3.4.2 并行式发展模式
        3.4.3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样机战略对我国的启示及构想
    4.1 X系列飞行器隐现的美国航天发展战略
    4.2 X系列飞行器对我国样机发展的启示
        4.2.1 创建我国的技术“孵化器”团队
        4.2.2 超前规划部署加快发展步伐
        4.2.3 寻求跨领域多方合作模式
        4.2.4 适度改进与大胆创新间的合理权衡
    4.3 我国高超声速样机战略总体构想
        4.3.1 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4.3.2 关键技术判定
        4.3.3 关键技术成熟度评价
        4.3.4 制定样机发展规划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研究及其在冰箱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综述
        1.2.1 蓄能技术国外状况
        1.2.2 蓄能技术国内状况
        1.2.3 冰箱蓄能技术的发展状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综述
    2.1 相变蓄冷材料的分类
    2.2 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
    2.3 相、相图理论
        2.3.1 相律
        2.3.2 相图
        2.3.3 三元相图
        2.3.4 相变机理
    2.4 凝固点降低定律
3 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实验研究
    3.1 相变材料的筛选
    3.2 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DSC 法测量
        3.2.1 搭建实验台
        3.2.2 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的测定
    3.3 蓄冷和释冷过程稳定性测试
        3.3.1 搭建实验平台
        3.3.2 蓄放冷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误差分析
    3.4 相变蓄冷材料比热的测量
        3.4.1 测量方法
        3.4.2 测量结果
    3.5 导热系数的理论估算
    3.6 腐蚀性实验
        3.6.1 实验部分
        3.6.2 结果讨论
4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4.1 物理模型
    4.2 数值计算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控制方程
        4.2.3 边界条件
    4.3 计算区域离散化
        4.3.1 网格生成技术
        4.3.2 GAMBIT 简介及网格划分
    4.4 控制方程离散与求解
        4.4.1 控制方程离散
        4.4.2 离散方程的求解
        4.4.3 FLUENT 介绍及数值计算
5 数值计算与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5.1 理论预测
    5.2 模拟结果与分析
        5.2.1 模拟结果
        5.2.2 结果分析
6 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家用超低温贮粮技术与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贮运微环境气体调控对蓝莓采后品质和软化的调控[D]. 朱文月. 辽宁大学, 2020
  • [2]极端温度下铝合金网格结构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谷傲. 天津大学, 2019(01)
  • [3]带鱼低温贮藏蛋白氧化、组织蛋白酶活性及鱼肉质地结构的变化规律[D]. 沈妮. 浙江大学, 2019(05)
  • [4]激光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组织演变及高低温性能的研究[D]. 苏建灏. 沈阳工业大学, 2018(11)
  • [5]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研究[D]. 刘婷. 贵州大学, 2018(01)
  • [6]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十二五”进展与“十三五”展望[J]. 郑瑞澄,王敏,李博佳,张昕宇,何涛. 太阳能, 2016(05)
  • [7]双电容LNG液位智能传感器的研制[D]. 王美联.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速冻饺子液氮冻结工艺研究[D]. 齐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4)
  • [9]飞行器型号研发中的样机战略研究[D]. 魏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 [10]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研究及其在冰箱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 沈海英.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家用超低温储粮技术及设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