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缴纳哪些税费?

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缴纳哪些税费?

一、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要缴哪些税(论文文献综述)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1](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况昕[2](2019)在《钱与盐 ——清代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研究金融史,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金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作用、理解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国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渐行渐远,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武力打开,国人痛定思痛逐步将眼光投向国外,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这种变化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一方面是西方的经济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被逐渐引入中国,其中包括金融理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等;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传统的理念和做法被逐渐抛弃,甚至于传统文化中一些有益的部分也被搁置、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着增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这不仅从文化自信的精神层面而且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都要求我们全面正确认识历史,重新审视历史中的事件和经济活动,以期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新时代文化自信,并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借鉴。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与初衷,本论文专注研究清代(1636-1912)西南地区自贡盐业经济中的金融问题,重点研究在农耕经济中自贡盐井凿办这种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蕴含的金融因素、金融关系,以及这些金融因素、金融关系是如何构建具有自贡盐业特色的金融模式并推动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本文以自贡盐业开凿井契约为样本,分析提炼了由地主、客人、承首人、作节、押头银所构建的以股权融资为典型特征的金融模式,深度剖析了该金融模式中各金融要素所扮演的金融角色及其作用关系。本研究将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定义为:在自贡盐业盐井凿办中,由金融参与主体地主、客人、承首人,运用作节、押头银两大金融工具,构建的以筹集盐井凿办资金为目的、以股权融资为手段的金融模式。在该金融模式中,地主、客人、承首人是金融主体,地主以土地入股实现了土地资本化,客人以货币资金入股推动了盐井凿办见功,承首人是金融中介;筹集盐井凿办资金是目的;作节是股权融资(增资扩股)重要金融工具,它实现了资金接力和风险控制,是实现融资目的的手段;押头银是一种金融工具,是地主与客人利益的平衡器。自贡盐业这种特殊的金融模式,成功解决了盐井开凿中资金的需求,推动了自贡盐业经济的发展,有力驳斥了那些认为在农耕经济中没有现代金融元素、现代金融思维,金融一直缺位的观点,证明了我国农耕经济中金融并未缺位。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自贡盐业金融模式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的启示。对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学、法学等方面,重点围绕自贡盐业的历史地位、盐业契约法律关系等内容展开。这些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综合来看尚存在以下三大问题:第一,对于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研究各学科都有涉及,其中部分学者围绕盐井契约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了股权属性,少量文献定性探讨了契约所体现出来的经济金融问题,但从金融学角度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自贡盐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却鲜少有之,且研究深度都有待深入。现存与金融相关的研究依然是依附于历史研究之下,倾向于在历史解读中穿插金融理论,而不是利用契约档案研究金融问题,以及研究金融是如何推动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因此缺乏独立的金融学视野。第二,前期自贡盐业与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完成时间都比较早,多成稿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局限于股权的属性比较研究,研究视角比较狭窄,并未重视自贡盐业开凿中蕴含的金融因素及所体现出来的现代金融思想,尚未认识到自贡盐井开凿所采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金融模式的存在,更不用说对这种金融模式进行学术界定、经济解释及其产生的经济效果分析。第三,前期研究方法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强调对于属性、功能、关系的分析,缺少定量研究,更不用说建立金融计量模型、通过对凿井契约中相关指标的量化深入分析金融模式中关键金融因素对于股权关系的影响。本论文一共分为九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本文基于对自贡盐业契约的金融解读和量化,研究了自贡盐业盐井凿办中的金融问题:一方面,通过对凿井契约中关键金融因素的解读,分析提炼出了自贡盐业开凿井特有的金融模式,并以此说明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中金融并没有缺位;另一方面,重点分析了自贡盐业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金融因素、金融关系,阐述了各金融因素在金融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量化分析了金融因素对股权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各金融因素对发展现代金融的启示。盐业在我国手工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贡因“自流井”和“贡井”而得名,自贡盐业经济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清初恢复生产和太平天国时期的川盐济楚是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成就了自贡盐业的鼎盛,而更确切地说,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盐业政策、土地的资本化和资本的力量,其中资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承首人将资本和土地二者结合共同决定了盐业经济中最初始的盐井开凿活动,并构建了自贡盐业经济特有的金融模式。在这种金融模式中,地主是资金的需求方,客人是资金的供给方,承首人是金融中介,融资关系从租佃演化为股份制,以股权融资为核心,股份以日份或锅口均等划分,地主通过土地入股,享有不出工本的地脉股份,客人通过资金入股,是凿井资金供给主体,享有工本股份,承首人通过提供资金和土地对接,协调监督各方关系等一系列金融中介服务,享有只出力不出工本的股份,承首人股份一般从地主股份中拨给。若凿办中资金不足,可采用作节,作节本质上是运用股权增资扩股融资,作节实现了资金接力和风险转移。押头银同时扮演了押金和租金双重功能,是地主和客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器。接下来,本文深入研究了自贡盐业中盐井开凿的金融模式,解释了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了其经济后果。本文从盐井开凿的自然因素和客观环境出发,运用现代金融的优序融资理论,论证了股权融资的合理性。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观点,本文基于MM理论模型,将不确定性纳入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论证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开凿井融资决策。当本地地主比外来客人拥有更多盐井投资收益信息时,股权是最优的融资决策。承首人的出现将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首次从信用理论、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为承首人的出现提供了经济学解释。承首人可以帮助地主和客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凿井效率,并通过享有少量股权而激励相容。为了进一步验证承首人的经济价值,本文构建了含有承首人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最优股权合同收益最大化所构建的拉格朗日函数,可得努力水平的边际产出等于边际成本。承首人初期仅在开凿井过程中充当中间人和掮客,后来在盐井凿办过程中也兼负统筹协调和监督职能,这种角色的转变,实际上要求承首人为井盐生产提供更多的综合金融服务。这又与现代金融中介职能相似。为了考察承首人、押头银等金融因素对地主和客人股份占比的影响,本文以自贡盐业开凿井契约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承首人、押头银等金融因素对股权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人股份占比较高且相对稳定;地主股份占比相对较低且易受到承首人、押头银等金融因素影响,在1%显着性水平上负相关,且与年代变量在1%显着性水平上也负相关,说明土地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资金的重要性在逐渐上升。客人之间的股份还会受作节的影响。无论在坏状态下还是在好状态下,作节都可以实现地主、客人和承首人多方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作节被普遍使用。上节客人丢给下节客人的股份数量与凿井进度和顶价有关,作节主要采用伙内出让方式,最重要的是作节的融资机制规定上节只能运用股权进行增资扩股,且必须保留相应股份,不得将股份全部转让,这从而保证了作节融通的资金全部用于盐井凿办直至见功。作节这种机制安排对于现代风险投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实际上,在自贡盐井凿办中,土地相对于资金的重要性在下降,但是土地的资本化始终贯穿其中,这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综上,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次从金融学角度,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分析提炼总结了自贡盐业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指出并肯定了该金融模式对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对此模式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否定了认为我国传统农耕经济中金融一直缺位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重塑和再现了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并对地主、客人和承首人所扮演的金融角色进行了定位,从金融服务功能角度对承首人进行了重新界定,亦对作节和押头银这两种金融工具进行了分析和定性。同时,运用融资次序理论解释了自贡盐井凿办为何采用股权融资;首次采用信用理论、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为承首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学解释。第二,首次运用合同理论,对金融模式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理论建构、求解和分析。主要表现为基于MM理论模型,将不确定性纳入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论证了信息不对称下股权是最优的融资决策;构建了含有承首人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最优股权合同收益最大化函数,可得努力水平的边际产出等于边际成本,论证了承首人的经济价值;构建了含有资金接力的融资决策模型,求解发现,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状态,客人、承首人和地主极易采取一致行动,即作节,使得他们持有股份预期收益最大化。第三,首次采用量化分析,构建金融计量模型,尝试开展金融模式中有关股权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得出重要的研究结论:客人股份占比较高且相对稳定;地主股份占比相对较低且易受到承首人、押头银等金融因素影响,在1%显着性水平上负相关,且与年代变量在1%显着性水平上也负相关,说明土地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资金的重要性在逐渐上升。第四,首次将自贡盐井开凿的金融模式与现代金融模式相比较,重点强调作节和土地资本化对当前社会经济金融发展的启发。作节最核心的特点在于,上节并未丢出全部股份,而是保留少量股份待盐井见功时享有鸿息,借鉴作节的这种机制设计有助于降低现代风险投资的多轮融资风险。借鉴自贡盐业经济土地资本化经验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改革问题,本文建议在明确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鼓励农村专业大户、村干部发挥“承首人”职能,通过土地入股或租佃方式,集约化土地使用,提高农地的使用效率和价值,提高农民收入。翻阅自贡盐业契约,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辉煌热闹的盐井开凿年代。地主稳居家中,客人位居商会,承首人穿梭于地主和客人之间,为地主和客人通力合作穿针引线,又或精心协调监督盐井凿办过程的各方关系,并通过作节制度协调各方资金以使凿井不断。地主通过承首人实现其土地入股分红意图,客人通过承首人实现其资本入股分红意图,不同主体,不同地位,但为了追逐共同的利益,通过无形金融市场共同构建了自贡盐业凿办的金融模式。正是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金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自贡盐业经济的发展、成就了自贡盐业经济的辉煌。笔者相信,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金融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贡盐业经济发展,了解自贡盐业经济中蕴含的金融因素、金融模式以及金融对于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透过自贡盐业盐井凿办金融模式看到民族先辈们光辉灿烂的金融智慧,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金融自信、文化自信。

刘聪[3](2019)在《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在此基础上,为了优化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同时,在汽车制造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开源节流、提升企业价值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对于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来说,若能在合乎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务缴纳数额,可以大幅度减轻企业运营的经济压力,从而改善公司经济状况,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对以生产制造为主营业务的B汽车制造公司来说,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刻不容缓。论文以汽车制造企业B汽车制造公司为研究主体,以汽车制造企业B汽车制造公司的纳税筹划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以及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汽车制造企业纳税筹划的环境特点,提出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中应选择的纳税筹划战略,对具体的纳税筹划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分析验证。论文首先介绍了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结合B汽车制造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及发展现状,分析B汽车制造公司的涉税情况以及税负情况。其次,对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B汽车制造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存在的纳税筹划的空间。再次,结合案例设计了B汽车制造公司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体纳税筹划方法,具体包括投资活动中组织形式的选择、投资方向的选择;筹资活动中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的纳税筹划;生产经营活动中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固定资产管理的纳税筹划,公司进货渠道的选择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销售活动中的销售收入、广告宣传费用的筹划;其他经营活动中合同管理和分支机构管理的纳税筹划。然后,将提出的纳税筹划方案在进行有效性分析验证纳税筹划方法应用及查验筹划效果。最后,得出文章的最后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张丰硕[4](2018)在《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就及贡献研究》文中指出自古至今,农业始终是安天下、稳民心、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马克思曾经说过:“农业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而一切劳动首先并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积极探索农业经济发展新局面,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对当时革命斗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不仅保障了苏区粮食的供给,有力的支援了革命斗争,还保障了苏维埃政权的建设。苏区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畜牧业、林业等各项生产事业,总结其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弘扬其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对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就及贡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背景、发展措施、成就及贡献以及其历史经验、不足和启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背景,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矛盾以及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入手,论述了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川陕苏区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并通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优先发展粮食作物,鼓励副业发展,并充分发挥苏区财政、金融、贸易的作用来发展农业经济。第三章则重点归纳和总结了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就及贡献,主要表现为: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生产资料,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被改变,形成了适合苏区实际的经济发展体制;地主和农民掌握的经济权重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苏区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多元化经济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强,农、林、牧、副、渔各项经济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苏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促进了苏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经过土地革命后,农村出现新气象,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同时,苏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为苏区政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也为红军战斗提供了充足的物资给养,促进了军民团结,有力的支援了革命,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第四章则重点探索了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挖掘其发展农业经济对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川陕苏区始终把发展农业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并坚定不移的坚持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积极引导农民走集体生产的道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及“左”倾错误的影响,苏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认真总结其历史经验和不足,对当代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对农业经济发展保持高度重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应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局面,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各种活动激活农村经济,科学管理、合理调配进行集体化生产,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田艳丽[5](2014)在《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利益分配是合作社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当前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因此,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对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可借鉴的经验,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通过实证分析,阐述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发展概况,论证利益分配机制是影响牧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后,归纳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特点、不合理的判断依据及表现、影响利益分配机制的敏感因素;最后,提出完善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1)国内外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践启示我们,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断创新是保持合作社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合作社的稳固基础;按交易量返利是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要求;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可增强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能保证利益分配机制的顺利实现;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能满足农民需求、保护农民利益;利益分配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利益分配机制应鼓励因地制宜、形式多样。(2)内蒙古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生产互助组、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和新型合作社四个阶段。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发展迅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肉、乳、绒、饲草等产业,能人带动型为主要类型。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创新了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提高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牧民市场谈判地位,增加了牧民收入,加快了新牧区建设、促进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但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带动能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草场整合利用困难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3)牧民合作社绩效与其利益分配机制高度相关,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牧民合作社绩效。健全的公共积累制度对牧民合作社生态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公共积累特别是提取公益金,为社员定期接受草场科学利用等培训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牧民合作社的利益分配原则对其经济绩效有着显着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绩效和组织凝聚力。因此,要提高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发展绩效,必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公共积累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存的分配原则。(4)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能够实现社员短期利益与合作社长远利益相吻合。内蒙古牧民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可分配盈余快速增加;公共积累提取和交易量返利受到重视;利益分配方式以隐性分配和按股分红为主。但因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公共积累制度不完善,政府扶持资金权属不清,盈余分配顺序不规范、方式不合理,缺乏管理者薪酬制度,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健全等。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牧民合作社健康发展。(5)合作社的自身发展、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外部因素对以交易量返利为主的利益分配机制具有显着影响。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应遵循合作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实现以交易量返利为主的利益分配机制。联系实际,应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健全治理机制,建立社员股金制度,增加社员大会和监事会职能,规范财务核算,强化内部监督,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法制环境,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发展能力。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合作社,要构建与各阶段特点相适应的利益分配机制。文章的主要创新点:(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刚刚起步,对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选择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角度上的创新。从对研究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的文献上看,所提出的对策措施大多是“大而全”,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本文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对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与其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动态利益分配机制,并以特力格图牧民合作社为实例进行演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学术界就“利益分配机制是影响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命题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规范分析和逻辑推理方面,目前尚未见到对该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的文献。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设计了反映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及其发展绩效的指标体系,并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是本文创新点。

顾艳红[6](2013)在《林业合作组织的主体行为与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合作组织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林业经营组织形式,也是当前农林经济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合作困境。本文试图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对林业合作组织展开研究,以此探究林业合作组织主体行为的演化规律,寻求改进主体行为的条件和机制,为解决林业合作组织实践中出现的合作障碍,促进林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首先,结合文献资料,对本文研究的林业合作组织进行了界定,认为林业合作组织是基于林业生产或交易方面的合作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目标的主体的集合。根据主体构成,本文把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公司+林农”型,“林农+林农”型,“政府+林农”型。其次,利用博弈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对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获取外部资源、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等是林业合作组织形成的内部动因,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织制度供给不足、政府的推动是林业合作组织形成的外部因素。另外介绍了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第三,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研究了林业合作组织主体的行为。分析了林农、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和政府主体能动作用的现状、主体行为的动机,并针对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局限性,提出了促进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路径。第四,利用演化博弈论,对林业合作组织内外主体,林农、公司、管理者、政府之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他们行为的因素,提出了改进主体行为的建议。在主体的两两博弈过程中,主体的行为受到合作收益、主体合作意愿、对方合作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下,主体博弈会出现多种状态。针对最佳均衡出现的条件和时机,论文提出通过提高合作收益、提高主体合作意愿等可以改善主体的行为。第五,构建了改善主体行为、促进林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是林业合作组织中的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对促进林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健康发展和促进林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公司+林农”模式为例,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构建了利益分配模型,并指出利益分配的设计要考虑组织成员的异质性、收益的滞后性、激励的必要性、组织的发展性等特点。针对实践中常有的机会主义行为,构建了惩罚机制,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违约金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最后,通过对同质性林农群体组成的林业合作组织的演化博弈分析,发现政府对林业合作组织一定程度的外部激励能够改善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且政府对合作行为的激励越大,系统趋向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合作组织也更加稳定。

张文博[7](2012)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陕西关中西部眉县县城镇西关村为田野点,通过对该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的记述,来讨论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的过程,也即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对中国城、乡与城乡关系演变,以及中国县城镇的行政农村化的论述,对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范畴的出现,到作为社会制度的农民身份的锁定/固化,再到当下农民身份制度的松动与变化这一过程加以整体观照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与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域性的田野作业。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农民置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结合前现代社会的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通过重点考察现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以来行政安排下的制度构建、话语构建以及合法性构建,以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并进而从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农民的个体身份认同(建构-解构-重构)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共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包括正文第一、第二章,主要采用了史志材料与田野材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从历时性研究的视角对本文所选取常姓家族当地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常姓家族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至今近150年的家族历史的介绍;其中,家族史部分又具体从家庭发展史、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发展史,以及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等三方面做了重点记述与分析,为观察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提供了整体性的个案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第三、第四和第五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城乡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及其身份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城”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城乡二元结构也并非前现代的遗留,而是近现代的制度产物;2)中国现代的行政农村也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村落,县城镇及其市镇的“农村化”更是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现象;3)现代的中国农民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宗法农民,它是一种有差别的、“世袭”的社会身份,是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建构的产物,并在不同阶段随现代制度的变换而强化或淡化。第三部分为正文第六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以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农民的互动与博弈为切入点,对农民在不同阶段对其身份的不同认识与不同的工具化利用进行了论述。农民问题是个长期性的问题,又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又是个具有“中国制造”意义的问题。唯其放在前现代社会中去加以溯源式的对比,才能发现现代社会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唯其放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和世界体系当中,才能了解它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而唯其放在中国的具体现代化进程中,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发生这些变化的。有别于传统现代化理论对农村、农民的边缘化,本文正是把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置于现代化进程中,从现代知识生产、阶级生产、制度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这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所在。

彭波[8](2011)在《国家、制度、要素市场与发展: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租佃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重中之重,是认识中国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关键钥匙。作为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的一个制度,在近世至少影响到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人口、构成中国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的这样一个制度,其意义当然是非常重大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认识,则不能认为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本文采取多角度叠加深入的研究思路,同时较好地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既能够大量采用史料,又能够有效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分析,对与租佃制度有关的人际关系、土地产权关系、要素关系及制度关系等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以求更好的把握这一制度的实质和深刻意义。本文主要试图证明如下观点:首先,确认近世中国佃农一般具有独立的人身和经济地位,而且,能够适应市场竞争。所以,中国近世的佃农可以被看作是企业家。其次,确认中国近世以来市场是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方式,并认为近世中国土地具有复合性的所有权结构。再次,研究认为:近世以来的中国社会,土地问题实际上已经在本质上转化成为一种资本问题,甚至于在金融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成为一种货币问题。最后,用系统而且全面深入的经济模型来分析中国近世农业生产中的要素关系,并对传统经济理论中认为租佃制度降低生产效率的观点进行了澄清,认为在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定现实条件下,租佃制度造成的负面作用很小,正面意义却很大。并利用模型来证明中国近世分成租与定额租之间的转化动力更多地受制于市场供求关系,进而据此模型对台湾土地改革成功的原因提出新的看法。

朱艳[9](2009)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及变迁的探索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家庭作为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一方面确立了农户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从客观上,为农户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成为促进农业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分散化、自负赢亏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也将农户置于市场竞争之中,独立面对市场风险。农户在市场中先天就具有弱质性,承受风险的能力差,不利于提高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弱,更难以应对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激烈国际竞争,不能适应中国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出现了建立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改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将从事同类农业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经营,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各类服务。还有一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农户统一生产、自创品牌,共同面对市场,更有效地帮助农户的分散、小规模生产适应大市场的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原则、分配制度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统计数据中关于总量的一项的变化已经趋缓。这些都说明合作经济组织已经从数量的突飞猛进转而进入规模发展、提高效率的整合阶段。理论研究需要跟上实践的发展,虽然国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正在逐渐丰富,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国内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对合作的基本原则的研究和解释,合作经济组织与专业化分工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政府的关系、相关法律的问题。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整合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概念界定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对合作经济组织各项制度设计的研究,对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分析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为研究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但是目前,国内运用新制度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的现实条件,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进行研究的着作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本文选择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尝试使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集体行动的逻辑和经典的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为什么中国的农户会自发地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怎样的外部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会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不同的合作组织形式占据主流。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区别与界限是什么?组织规模的边界是怎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呈现出的趋势是什么?政府在发展中的影响如何?此外,本文还着重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问题。很多研究都指出模糊的产权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缺陷。存在如此制度缺陷的组织为什么还能够发展起来?在什么条件下需要清晰界定产权?在实践中通过怎样的制度设计来弥补产权制度的缺陷?模糊产权的合作经济组织未来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吗?本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在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和对合作的原则发展变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目前存在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和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第2章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回顾介绍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当前研究的现状:对国外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将合作理论进行了归类,特别是对新古典主义影响下的合作社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影响下的合作社理论,对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国内的研究,根据内容进行了分类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合作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第3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现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本文结合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的监督、农产品交易中对产品的考核和契约后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交易费用问题,认为合作经济组织之所以在农业中得到发展,节约交易费用是主要原因。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交易费用问题非常突出,因为中国农业生产的鲜明特色—按人口平均承包经营土地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庞大的农民队伍决定了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主体几乎是世界上最多的,而且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土地条块分割、插花式分布使中国农户生产有很强的分散性。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户自发组建的基础上,获得迅速发展,文中分别介绍了合作组织的行业分布、规模等概况,并特别介绍了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从介绍变迁历程和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萌芽阶段以专业协会为主,之后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制合作社逐渐发展起来。第4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分析。产权是制度的核心,也是人们做决策的基础。界定产权需要付出成本,也可以获得收益。国外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合作社模糊的产权制度使之成为一个低效率的组织。根据产权制度,本章中创新性地将合作经济组织分为私有产权型和公有产权型两大类,并对这两类组织的特点和制度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分析,提出不同产权制度下的合作经济组织对成员的控制力是不同的。要保持对成员的控制力也是合作经济组织保持产权制度需要付出的成本,即产权成本。中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产权制度设计。本章对公共积累、成员角色与分配制度和成员资格制度进行了分析与效率的探讨。第5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动因分析。本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尝试找出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力因素以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边界。分析遵循的前提是制度的产生、创新和被替代是因为主体在潜在收益的驱动下进行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动力有内部因素(交易费用),也有外部影响(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之所以能成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目标取向,归根结底是由于这种制度具有潜在收益,主要体现在对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制度自身也有组织成本。潜在的收益—成本对比之下存在潜在的利润,这就是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原因,变迁表现在数量的变化和组织规模的变化上。本章首先从制度成本—收益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交易费用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制度收益分析,然后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制度成本,综合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均衡分析。由于关注到农户决策是否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时不仅考虑制度的成本—收益,更考虑到个人的成本,这一成本可能受到外部力量而改变—政府的影响。从理论上可以看出政府对制度的需求和供给有影响,从国外经验和现状中可以发现政府对合作组织发展普遍有扶持的政策。对于这种现象,文中给出了原因分析。第6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趋势分析。在动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结合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当前的现状,研究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变化发展。认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设计的发展倾向于控制权集中的“股份化”,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向横向一体化发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呈纵向一体化趋势,同时运用案例提出政府对既有合作经济组织整合的影响。第7章简要结论。总结全文。在本文研究的前提假定的条件下,通过前面几章的分析,得出关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10项结论性判断。期待能借此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合作经济组织这种形式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沈泽林[10](2008)在《我国农民合作组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自愿组建的合作组织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本研究论述了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农民合作组织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的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理念;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特点、发展中存的问题和原因;介绍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农民合作组织的实践,并提出了经验借鉴;指出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推进,必须正确把握农民合作组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要消除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各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国家要从立法和政策层面对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支持;要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多元发展,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建立农民维权合作组织,扶持发展社会公益合作组织,推进合作组织的联合;要正确处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各个关系;要把握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二、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要缴哪些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要缴哪些税(论文提纲范文)

(1)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自然条件
        三、交通优势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一、手工业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一、儒教
        二、佛教
        三、天主教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二、武术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结论
参考文献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附录

(2)钱与盐 ——清代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史料来源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论文贡献和不足
2.自贡盐业经济历史概述
    2.1 发展历程回顾
        2.1.1 “自流井”、“贡井”与自贡
        2.1.2 清代的两次大规模发展时期
    2.2 自贡盐业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2.3 影响自贡盐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3.1 科技的发展
        2.3.2 盐业的政策
        2.3.3 土地的价值
        2.3.4 资本的力量
    2.4 发展缓慢的金融机构
        2.4.1 钱庄与票号
        2.4.2 官运局
    2.5 小结
3.自贡盐业盐井凿办契约的金融解读
    3.1 开凿井契约关键词解析
        3.1.1 开凿井契约中的相关名词释义
        3.1.2 开凿井契约类型释义
    3.2 上下节契约关键词解析
        3.2.1 上下节契约中的相关名词释义
        3.2.2 作节的释义
    3.3 自贡盐井凿办契约的融资关系演变
        3.3.1 凿井契约与地租
        3.3.2 凿井契约与股份制
    3.4 小结
4.自贡盐业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
    4.1 金融模式
        4.1.1 主流的金融模式
        4.1.2 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的定义
    4.2 自贡盐业盐井凿办金融模式产生的背景
    4.3 重要的金融参与主体:地主、客人和承首人
        4.3.1 地主及其扮演的金融角色
        4.3.2 客人及其扮演的金融角色
        4.3.3 承首人及其扮演的金融角色
    4.4 重要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
        4.4.1 采用股权融资的原因
        4.4.2 无量纲化的股权分配
        4.4.3 不对称信息下的开凿井融资决策理论模型
    4.5 重要的金融工具:作节和押头银
        4.5.1 兼有融资接力和风险转移功能的金融工具:作节
        4.5.2 兼有押金和租金性质的金融工具:押头银
    4.6 重要的金融市场:无形金融交易市场
    4.7 小结
5.承首人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演化
    5.1 契约中有关承首人的规定
    5.2 承首人产生的经济学解释
        5.2.1 商业信用理论
        5.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5.2.3 委托代理理论
    5.3 承首人与绩效关系
        5.3.1 基本假定
        5.3.2 最优均衡
    5.4 承首人金融角色的演化
        5.4.1 中间人和掮客
        5.4.2 统筹和监督
    5.5 承首人的重新界定
    5.6 小结
6.金融因素对股权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计
        6.1.1 样本与数据
        6.1.2 变量定义与解释
        6.1.3 模型构建
        6.1.4 描述性统计
    6.2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
        6.2.1 金融因素对地主占股影响
        6.2.2 稳健性检验
    6.3 研究结论和启示
7.作节的股权重新分配和风险管理启示
    7.1 作节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功能
        7.1.1 作节产生的现实背景
        7.1.2 作节可实现资金的接力
        7.1.3 作节可实现风险的控制和转移
    7.2 盐井股份的重新分配
        7.2.1 下节股份与凿井进度
        7.2.2 下节股份与顶价关系
        7.2.3 下节股份与伙议出让
    7.3 作节与绩效结果
        7.3.1 基本假定
        7.3.2 均衡分析
    7.4 作节对风险投资的启示
        7.4.1 作节与风投的异同
        7.4.2 作节对风投的启示
    7.5 小结
8.土地资本化给予我国农地改革的启示
    8.1 土地资本化的经济学证据
    8.2 自贡盐业中的土地资本化模式
        8.2.1 土地租赁
        8.2.2 土地股份合作制
        8.2.3 土地使用权买卖
        8.2.4 土地使用权抵押
    8.3 对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
        8.3.1 明确土地使用权的界定
        8.3.2 鼓励农地入股和农地抵押
        8.3.3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中介
    8.4 小结
9.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纳税筹划基础概念
    2.2 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2.2.1 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2.2.2 纳税筹划的目标
    2.3 纳税筹划的方法
    2.4 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
        2.4.1 “经济人”假设
        2.4.2 成本-收益理论
        2.4.3 契约论与纳税筹划
        2.4.4 博弈论与纳税筹划
    2.5 汽车制造业纳税筹划概述
        2.5.1 汽车制造业的行业现状
        2.5.2 汽车制造业的涉税税种
        2.5.3 汽车制造行业纳税筹划现状分析
第三章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B汽车制造公司的概况
        3.1.1 B汽车制造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
        3.1.2 B汽车制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3.2 B汽车制造公司涉税情况及税负水平分析
        3.2.1 B汽车制造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及缴纳情况
        3.2.2 B汽车制造公司税负水平分析
        3.2.3 与同行业企业税负情况对比
    3.3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的现状
        3.3.1 在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纳税筹划的现状
        3.3.2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的现状
        3.3.3 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对纳税筹划政策学习的现状
    3.4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B汽车制造公司在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纳税筹划时存在的问题
        3.4.2 B汽车制造公司进行纳税筹划时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3.5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空间分析
        3.5.1 B汽车公司在设立不同分支机构时存在的纳税筹划的空间
        3.5.2 B汽车公司在生产加工环节上存在的纳税筹划的空间
        3.5.3 B汽车公司在销售活动环节上存在的纳税筹划的空间
        3.5.4 B汽车公司在资产管理环节上存在的纳税筹划的空间
        3.5.5 B汽车公司在生产能力和特有的组织关系上存在的纳税筹划的空间
第四章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4.1 B汽车制造公司投资、融资活动的纳税筹划
        4.1.1 B汽车制造公司投资活动的纳税筹划
        4.1.2 B汽车制造公司融资活动的纳税筹划
    4.2 B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4.2.1 B汽车制造公司资产管理的纳税筹划
        4.2.2 B汽车制造公司进货渠道的纳税筹划
        4.2.3 B汽车制造公司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4.2.4 B汽车制造公司销售活动的纳税筹划
    4.3 B汽车制造公司其他经营活动的纳税筹划
        4.3.1 合同管理的纳税筹划
        4.3.2 分支机构经营纳税筹划
第五章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的有效性分析
    5.1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的应用情况
    5.2 B汽车制造公司投资、筹资活动纳税筹划有效性分析
        5.2.1 B汽车制造公司成立分支机构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2.2 B汽车制造公司融资活动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3 B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3.1 B汽车制造公司资产管理筹划方式有效性分析
        5.3.2 B汽车制造公司进货渠道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3.3 B汽车制造公司生产加工过程中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3.4 B汽车制造公司销售活动中的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4 B汽车制造公司其它经营事项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4.1 B汽车制造公司合同管理的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4.2 B汽车制造公司分支机构经营的纳税筹划方案有效性分析
    5.5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的风险及规避措施
        5.5.1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的风险
        5.5.2 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风险的规避措施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不足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就及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所选课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经验总结法
        (三)描述性研究法
    五、概念界定
        (一)川陕苏区
        (二)农业经济
第一章 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背景
    一、川陕苏区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社会经济概况
    二、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一)当地社会矛盾尖锐
        (二)经济基础薄弱
        (三)持续的战争消耗
第二章 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川陕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一)打土豪,分浮财
        (二)全面开展土地分配运动
    二、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措施
        (一)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
        (二)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三)优先发展粮食作物,同时鼓励副业发展
        (四)充分给予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
第三章 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成就及贡献
    一、适合川陕苏区实际的经济体制形成
        (一)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改变农村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
        (三)解放苏区农业生产力
    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着改变
        (一)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元化经济发展
        (二)地主和农民掌握的经济权重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一)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经济全面发展
        (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强
    四、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一)土地革命后,农村新气象出现
        (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三)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五、有力的支援革命,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一)为苏区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促进军民团结有力的支援了革命
        (三)为红军战斗提供充足的粮食保障
第四章 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经验、不足及启示
    一、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历史经验
        (一)川陕苏区始终把发展农业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二)川陕苏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三)川陕苏区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走集体生产的道路
    二、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不足
        (一)川陕苏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二)“左”倾错误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
    三、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高度重视农业,切实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力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四)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5)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相关研究
        1.3.1.1 国外研究现状
        1.3.1.2 国内研究现状
        1.3.1.3 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简要评述
        1.3.2 利益分配机制的相关研究
        1.3.2.1 国外研究现状
        1.3.2.2 国内研究现状
        1.3.2.3 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简要评述
        1.3.3 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相关研究
        1.3.3.1 国外研究现状
        1.3.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3 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研究简要评价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内涵界定
        2.1.1 牧民合作社
        2.1.2 利益分配机制
    2.2 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合作经济理论
        2.2.1.1 西方合作经济理论
        2.2.1.2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理论
        2.2.2 收入分配理论
        2.2.2.1 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
        2.2.2.2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生命周期理论
3 国内外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践与经验
    3.1 国外典型国家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践和经验
        3.1.1 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实践
        3.1.2 西班牙蒙德拉贡合作社的实践
        3.1.3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实践
        3.1.4 法国农业合作社实践
        3.1.5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实践
        3.1.6 启示
    3.2 我国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践和经验
        3.2.1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实践
        3.2.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实践
        3.2.3 改革开放后农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实践
        3.2.4 启示
4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发展概况
    4.1 内蒙古区域概况
    4.2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4.2.1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历史回顾
        4.2.2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
        4.2.2.1 基本情况
        4.2.2.2 取得的成效
        4.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
    5.1 国内外研究成果
        5.1.1 对合作社绩效的研究
        5.1.2 对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5.3 实证模型设计
        5.3.1 数据分析方法
        5.3.2 数据来源
        5.3.3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变量和绩效变量的检验
        5.4.2 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和绩效的基本统计特征
        5.4.3 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与绩效的关系
    5.5 结论与启示
6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现状分析
    6.1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特点分析
        6.1.1 合作社可分配盈余快速增加,区域间差别大
        6.1.2 公共积累的提取和交易量返还逐渐受到重视
        6.1.3 利益分配方式多样化
    6.2 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的判断依据及不合理表现
        6.2.1 判断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的理论依据
        6.2.2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7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7.1 已有研究成果
    7.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7.2.1 牧民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分析
        7.2.2 合作社的产权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
        7.2.3 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与利益分配机制
        7.2.4 合作社发展情况与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
    7.3 实证模型设计
        7.3.1 数据分析方法
        7.3.2 数据来源与基本统计特征
        7.3.3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7.4 牧民合作社发展状况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7.4.1 数据描述
        7.4.2 相关性分析
        7.4.3 实证检验和共线性诊断
    7.5 牧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安排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7.5.1 数据描述
        7.5.2 相关性分析
        7.5.3 实证检验和共线性诊断
    7.6 牧民合作社治理结构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7.6.1 数据描述
        7.6.2 相关性分析
        7.6.3 实证检验和共线性诊断
    7.7 牧民合作社外部环境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7.7.1 数据描述
        7.7.2 相关性分析
        7.7.3 实证检验与共线性诊断
    7.8 结论与讨论
8 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规范与创新研究
    8.1 完善现有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措施
        8.1.1 明确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
        8.1.2 完善合作社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
        8.1.3 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8.1.4 规范财务核算与管理制度
        8.1.5 强化利益分配的监督机制
        8.1.6 增加管理者薪酬制度
        8.1.7 发挥金融对利益分配机制的促进作用
    8.2 探索不同发展阶段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性研究
        8.2.1 不同发展阶段下牧民合作社发展目标及特征
        8.2.2 合作社利益分配基本模型
        8.2.3 不同发展阶段下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8.2.3.1 创立期的利益分配机制
        8.2.3.2 成长期的利益分配机制
        8.2.3.3 成熟期的利益分配机制
        8.2.3.4 衰退期的利益分配机制
        8.2.4 案例——内蒙古自治区特力格图牧民合作社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附录 1: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和绩效构成指标访谈提纲
    附录 2: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对绩效影响的调查问卷
    附录 3: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分析调查问卷

(6)林业合作组织的主体行为与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与述评
        1.3.1 国际林业合作组织研究与述评
        1.3.2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
    2.1 研究范畴与概念界定
        2.1.1 林业合作组织
        2.1.2 合作行为与行为主体
    2.2 理论基础
        2.2.1 博弈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个体行为与激励理论
    2.3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形成
        2.3.1 形成的动因
        2.3.2 形成的理论解释
    2.4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
        2.4.1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法律界定及组织原则
        2.4.2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一般特征
        2.4.3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发起人
        2.4.4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
        2.4.5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服务的主要内容
        2.4.6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林业合作组织的主体能动性分析
    3.1 林业合作组织主体能动性的一般分析
        3.1.1 林业合作组织中主体能动性的现实表现
        3.1.2 林业合作组织主体能动作用的构成
    3.2 林农能动作用分析
        3.2.1 林业合作组织发挥林农主体能动作用的主要依据
        3.2.2 林业合作组织中林农主体作用的现状
        3.2.3 发挥林农在林业合作组织中主体作用的路径
    3.3 龙头企业能动作用分析
        3.3.1 企业的合作动机分析
        3.3.2 企业的合作能力分析
        3.3.3 企业能动作用表现
        3.3.4 发挥企业能动作用的路径
    3.4 林业合作组织管理者能动作用分析
        3.4.1 林业合作组织的管理
        3.4.2 林业合作组织的能人与管理
    3.5 政府能动作用分析
        3.5.1 发挥政府能动作用的依据
        3.5.2 政府能动作用与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3.5.3 政府能动作用的制约因素
        3.5.4 政府能动作用发挥的路径
4 林业合作组织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4.1 演化博弈论
        4.1.1 演化博弈论概述
        4.1.2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4.1.3 演化博弈论为林业合作组织主体行为的研究提供新方法
    4.2 林业合作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4.2.1 林业合作组织与成员关系的博弈模型
        4.2.2 管理层和林农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
        4.2.3 启示和建议
    4.3 林业合作组织内同质性林农群体间关系的博弈分析
        4.3.1 同质性林农群体间合作关系的博弈模型
3c条件下林农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及参数分析'>4.3.2 r>3c条件下林农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及参数分析
        4.3.4 r=3c条件下林农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
        4.3.5 结论和建议
    4.4 林业合作组织内异质性林农群体间关系的博弈分析
        4.4.1 大户和小户间合作关系的博弈模型
        4.4.2 大户和小户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
        4.4.3 参数分析
        4.4.4 结论及建议
    4.5 林农与公司间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4.5.1 林农与公司间合作关系的博弈模型
        4.5.2 林农和公司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
        4.5.3 参数分析
        4.5.4 启示和建议
    4.6 林业合作组织与政府间关系的博弈分析
        4.6.1 林农合作组织和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博弈模型
        4.6.2 政府和林业合作组织行为策略的演化规律及合作条件
        4.6.3 启示和建议
5 林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
    5.1 利益分配机制
        5.1.1 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利益分配的现状
        5.1.2 林业合作组织的特点与利益分配
        5.1.3 利益分配模型——以“公司+林农”模式为例
    5.2 惩罚机制
        5.2.1 公司和林农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
        5.2.2 违约金对公司合作行为的影响分析
        5.2.3 结论和建议
    5.3 政府作用与外部激励机制
        5.3.1 激励机制下的复制动态模型
        5.3.2 激励机制下林农行为的演化规律分析
        5.3.3 结论和建议
    5.4 案例:桃源大叶茶生产专业合作社
        5.4.1 合作社简介
        5.4.2 合作社主体行为与合作机制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7)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内容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现代化研究
        (二) 农民身份
    三. 研究方法
    四. 资料来源
        (一) 文献档案资料
        (二) 田野调查资料
    五. 相关术语说明
        (一) 封建
        (二) 现代化进程
        (三) 人民公社
    六. 基本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关中眉县传统社会
    第一节 关中大地
        一. 关中之得名及其军事战略意义
        (一) 关隘
        (二) 栈道
        (三) 军事战略意义
        二. 关中所属行政区划及其政治意义
        (一) 成为政治中心
        (二) 丧失政治中心地位
        三. 关中的自然条件与经贸发展
        (一) 自然条件
        (二) 农业发展
        (三) 手工业发展
        (四) 经贸交通
    第二节 眉县一域
        一. 县之得名与县置沿革
        (一) 眉的起源
        (二) 眉之设县及其沿革
        二. 眉县的政治军事地位
        (一) 地理形势
        (二) 政治军事意义
        三. 生产贸易
        (一) 农业生产
        (二) 手工商业发展
        四.文化意义
    第三节 小结:关中传统社会——开放、流动的城乡
        一. 文化特点
        (一) 封闭、保守中的稳定延续性
        (二) 流动、开放中的包容一体性
        二. 文化心态
        (一) 重稳定求实际的农业经济文化心态
        (二) 家族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社会文化心态
        (三) 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心态
        三. 文化人格
        (一) 安土乐天的务实精神
        (二) 循环相因、天人合一
        (三) 专制自由、等级自由
第二章 眉县县城镇西关村某常姓村民的近现代家族史
    第一节 常氏家族简况
        一. 常氏祖上情况
        (一) 迁徙情况
        (二) 祖上情况
        二. 常家四代情况
        (一) 常家家庭树
        (二) 常家四代简介
    第二节 常家近现代发展史
        一. 常家四代的家庭发展史
        (一) 常二太爷的创业发家史
        (二) 常二爷的守业发展史
        (三) 常二爷家四姐弟重振时期
        (四) 常四代十姐弟分化时期
        二. 常家四代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一) 常二太爷:以商起家、由商而农工
        (二) 常二爷时期:以农持家、兼营手工;转为社员、回到农业
        (三) 常三代:从生产队走出来的工商业者
        (四) 常四代:由学而工
    第三节 常家四代的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
        一. 常家四代的职业经历与社会身份
        (一) 常二太爷
        (二) 常二爷
        (三) 常三代三兄弟
        (四) 常四代十姐弟
        二. 常家四代的户籍情况
        (一) 代际差别
        (二) 代内差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现代化及其理论
        一. 什么是现代化?
        (一) 现代化的思想源头
        (二) 现代化的类型
        (三) 现代化的动力
        (四) 现代化的浪潮
        二. 现代化研究及其理论
        (一) 现代化的内涵
        (二) 现代化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 中国早期现代化
        (一) 中国前现代化社会的条件
        (二) 中国现代化的起源
        (三)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运动与思想
        二. 新中国以来的现代化
        (一) 现代化的内涵
        (二) 现代化道路及其具体表现
        (三) 现代化的后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及城乡关系
    第一节 前近代社会的城、乡及城乡一体互通
        一. 前近代社会的“城”与“城市”
        (一) “城”出现及其意义
        (二) “城市”的发展及其类型
        二. 前近代社会的“乡”
        三. 城乡一体化的基层政治(管理)制度
        (一) 国鄙之分到迁徙自由
        (二) 乡里制度
        (三) 保甲制度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城乡分治与“市制”的形成
        一. 晚清的地方自治与城乡分化
        (一) 民主立宪与地方自治
        (二) 城乡正式分化
        二. 市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 市制的确立
        (二) 市的发展
        三. 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
        (一) 间邻制
        (二) 保甲制
        (三) 民国保甲制对行政建制的影响
    第三节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变化
        一.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思想
        (一) 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二) 城市管理的基本思路
        二. 共产党的发展策略
        (一) 中共党内领导集团的不同倾向
        (二) 中共的不同经济建设主张与发展道路
        (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三. 中国共产党的城乡关系定位
        (一) 1949-1952:城乡一体对流
        (二) 1953-1957:城乡二元分割的形成
        (三) 1958-1978: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四) 1979-2002: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五) 新千年至今:城乡一体统筹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
        一. 作为产业革命相对概念的经济农村
        (一) 产业革命及“传统农业”相对概念
        (二) 经济农村
        二. 作为需要的政治农村
        (一) 革命化的农村
        (二) 阶级化的农村
        (三) 行政化的农村
        三. 近代以来郿(眉)县城镇的“农村化”
        (一) 郿(眉)县建制历史沿革与基层管理制度
        (二) 近代以来郧(眉)县城镇的“农村化”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
        一. 作为社会存在的宗法农民
        (一) 生计农民
        (二) 职业农民
        (三) 义务/赋税农民
        二. 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
        (一) 社会化农民(社会属性)
        (二) 阶级化农民(阶级属性)
        (三) 制度化农民(制度/法制属性)
        (四) 身份化农民(身份属性)
    第三节 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与调整
        一. 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
        (一) 认同危机下的现代知识生产
        (二) 革命需求下的现代阶级生产
        (三) 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话语生产
        (四) 行政实践下的现代制度生产
        二. 农民身份的合法性危机
        (一) 合法性的赋予
        (二) 合法性的动摇
        (三) 合法性的重新定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弈:国家行政实践与农民身份选择/个体认同
    第一节 国家的行政实践:差异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配合
        一. 国家、社会、个体的地位演变
        (一) 宗法社会的弱国家、弱社会、强家族/弱个体
        (二) 计划经济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
        (三) 市场经济社会的“三维制衡”
        二. 差异政治对农民身份的行政制度建构
        (一) 亲资本的政策体系
        (二) 行政实践的阶级化
        (三) 制度安排的强制分化
        (四) 亲民生的政策体系
        三. 经济发展对农民范畴意涵变化的影响
        (一) 农村经济的集体化
        (二) 二元土地制度
    第二节 农民的理性选择:农民身份工具化及其意涵变化
        一. 农民主体性
        (一) 传统社会主体(性)的缺失
        (二) 农民主体性的地位
        (三) 农民主体性的唤起
        二. 现代社会的农民个体身份认同
        (一) 农民身份的选择性接受
        (二) 农民身份的工具化
        (三) 农民身份工具意涵的阶段性变化
        三. 农民身份背后的经济利益变化
        (一) 利益劣化阶段
        (二) 利益优化阶段
        (三) 农民身份背后的集体土地经济收益
    第三节 博弈:走向“理性化”中的妥协与抗争
        一. 现代国家行政建构
        (一) 义务建构(国家性建构)
        (二) 制度建构
        (三) 话语建构
        二. 走向“理性化”的农民主体
        (一) 集体表征下的非理性小农
        (二) 趋于工具理性的经济化小农
        (三) 走向价值理性的社会化小农
        三.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互动
        (一) 国家利益优先
        (二) 双方利益争夺
        (三) 政府服务农民
结语
    一. 农民身份的现代制度构建
        (一) 制度“基因缺陷”
        (二) 制度“外包痼疾”
    二. 农民身份固化的现代义务建构
        (一) 全能形象下的集权管控
        (二) 服务职能下的分权减负
    三. 农民身份构建之合法性的现代话语建构
        (一) 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二) 农民身份的“中国制造”
    四. 个体农民的能动表达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眉县建置沿革简表》
    二:家庭联产承包时期常家土地经营情况留存记录
    三:常家四代人主要职业/社会身份变化简表
    四:眉县人劳局存档处高校毕业生户口迁转信息随机登记表
附图
    图1:眉县县城街区图
    图2:《承包土地登记清册》
    图3:粮油店购油汇票凭证(1990-199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国家、制度、要素市场与发展: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学术史回顾
        1.3.1 国内主要学者成果回顾
        1.3.2 国外主要研究学者回顾
        1.3.3 佃农比例方面的研究
        1.3.4 地租率方面的研究
        1.3.5 主佃关系
        1.3.6 租佃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1.3.7 土地买卖与流转方面
        1.3.8 租佃制度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3.9 农村信贷和金融方面
        1.3.10 土地产权关系方面
        1.3.11 关于国民党浙江二五减租问题
        1.3.12 各区域租佃制度研究方面
        1.3.13 环境与租佃关系
        1.3.14 经济学领域的成果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点
    1.6 文献综述
第2章 中国近世佃农地位和性质
    2.1 本章引论
        2.1.1 前人对佃农地位和性质的研究
        2.1.2 本章想要进行的探讨
    2.2 中国近世佃农人身独立性的确立
        2.2.1 国家法律原则逐步确定了佃农人身上的独立性
        2.2.2 现实生活中的主佃斗争与佃农独立性的确立
        2.2.3 佃农与小共同体的关系
    2.3 中国近世佃农经济独立性的逐步发展
        2.3.1 佃农的自有资本拥有情况
        2.3.2 佃农在生产中对地主资本的依赖情况
        2.3.3 租佃关系的解除
        2.3.4 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力量对比
        2.3.5 佃农的种植自由
        2.3.6 佃农对土地的产权拥有
    2.4 中国近世佃农经济企业化的趋势
        2.4.1 小农经济的企业性质
        2.4.2 佃农经济的企业性质
        2.4.3 佃农与雇农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2.4.4 佃农与雇农的收入实证比较
        2.4.5 结论
    2.5 全章结论
第3章 中国近世土地关系变迁与租佃关系发展
    3.1 “千年田换八百主”与中国近世土地市场
        3.1.1 从“千年田换八百主”谈起
        3.1.2 官员之间的竞争与土地市场中市场规律作用的发挥
        3.1.3 近世土地市场的多层性
        3.1.4 近世以来影响土地价格和土地运动的主要因素
        3.1.5 土地的流转速度分析
    3.2 国家收入压力下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变迁
        3.2.1 国家赋税制度的变迁
        3.2.2 国家收入不能减少
        3.2.3 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
        3.2.4 国家对土地最高所有者地位始终保持
        3.2.5 所有权复合化
        3.2.6 土地所有权与耕地所有权之区分
    3.3 中国近世租佃市场发展
        3.3.1 土地租佃市场对土地所有权市场的支撑
        3.3.2 商品市场对土地市场的支撑
第4章 中国近世土地资本化与租佃制度发展
    4.1 资本和土地资本化的定义
        4.1.1 什么是资本?
        4.1.2 关于“土地资本化”概念的分析
        4.1.3 资本与市场的关系
    4.2 资本与土地的生产力
        4.2.1 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4.2.2 对地租概念的辨析
        4.2.3 资本对于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4.2.4 地租与国家赋税之比较
    4.3 土地资本化与地息率
        4.3.1 土地被社会看作是资本
        4.3.2 土地日益脱离自然属性成为虚拟资本
    4.4 租佃制度与金融市场之互动关系
        4.4.1 社会利率的基础
        4.4.2 近世中国要素运动关系与真实利率水平
        4.4.3 租佃关系与信贷市场
        4.4.4 土地资本化的深入有助于金融职能的实现
    4.5 关于货币创造与租佃关系的经济模型
        4.5.1 外生货币模型与内生货币模型
        4.5.2 土地货币作用发挥机制
        4.5.3 土地货币化的意义
    4.6 中国近世以来的租佃制度与要素报酬关系
        4.6.1 田地、资本与劳动各自对生产的贡献与回报
        4.6.2 土地的报酬中其实又可以区分出地权的报酬与耕权的报酬
        4.6.3 劳动中可以细分为普通劳动与企业家才能
        4.6.4 综合计算结果
第5章 租佃关系与要素关系
    5.1 问题的提出
        5.1.1 租佃问题研究蕴含的深刻矛盾
        5.1.2 经济模型中关于租佃制度效率的分析
        5.1.3 上述分析结果的推论
    5.2 发展视域下的租佃制度与生产力
        5.2.1 发展视域下的分成租佃制度
        5.2.2 对定额地租影响的分析
        5.2.3 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动态平衡的
    5.3 资源约束与租佃制度的关系
        5.3.1 资本不足甚于土地不足(相对意义上)
        5.3.2 劳动资源其实也常常不足
        5.3.3 企业家才能的不足
        5.3.4 资源约束对于地主方面的影响
    5.4 租佃市场起到的资源组合作用
        5.4.1 土地相对太大,需要分散
        5.4.2 土地规模太小,租入土地以实现规模经济
        5.4.3 同时既租出又租入土地
        5.4.4 资源组合以完成生产
        5.4.5 农民与外来资本之间的合作,资产组合
第6章 个体差异、一般均衡与租佃关系
    6.1 机会成本差异
        6.1.1 地主与佃农的机会成本不一样
        6.1.2 佃农之间机会不一样
        6.1.3 租佃与自耕的竞争
        6.1.4 关于边际产量
        6.1.5 机会成本曲线的移动
        6.1.6 生产成本约束:机会成本约束?或者生产成本约束?
    6.2 效用和市场的约束
        6.2.1 效用的约束
        6.2.2 市场的约束
        6.2.3 市场与效用的共同约束
    6.3 租佃制度与社会平等
        6.3.1 提高佃农的社会地位,提高其机会成本
        6.3.2 促进社会公平和阶层间流动
    6.4 市场一般均衡的达到和市场流动
        6.4.1 人口压力下的土地和租佃制度
        6.4.2 市场一般均衡
        6.4.3 租佃制度其实是增加了交易的范围和深度
    6.5 分成租与定额租。—及对台湾土地改革的一个解释
        6.5.1 雇工经营、分成租与定额租对产量的影响
        6.5.2 张五常对台湾土地改革成功经验的解释
        6.5.3 我的解释:基于分成租与定额租模型之分析
第7章 结论
    7.1 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7.2 关于租佃制度的消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及变迁的探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组织与制度
        1.2.2 合作与合作社的原则
        1.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3 前提假定和研究方法
        1.3.1 前提假定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2.1 国外合作思想与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
        2.1.1 西方早期合作社思想
        2.1.2 合作社的早期经济学研究
        2.1.3 新古典主义影响下的合作社理论
        2.1.4 新制度经济学影响下的合作社理论
        2.1.5 简要评述
    2.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的评介
        2.2.1 合作社的原则和宗旨的讨论和国外的经验借鉴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的研究
        2.2.3 农业产业化中的合作社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2.2.4 政府对合作社的影响研究
        2.2.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研究
        2.2.6 简要评述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现状
    3.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交易费用分析
        3.1.1 交易费用理论
        3.1.2 交易费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
        3.1.3 中国农业的现实条件
    3.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
        3.2.1 萌芽阶段
        3.2.2 起步阶段
        3.2.3 深化发展阶段
    3.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3.3.1 行业分布概况
        3.3.2 合作经济组织规模概况
        3.3.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情况
        3.3.4 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分析
    4.1 产权理论
        4.1.1 产权的涵义
        4.1.2 产权的作用
        4.1.3 产权的界定
    4.2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理论
        4.2.1 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
        4.2.2 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效率
        4.2.3 Cook的理论总结
    4.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及特征
        4.3.1 产权的分类
        4.3.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类及特征
    4.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分析
        4.4.1 公共积累的实践及效率评价
        4.4.2 成员角色与分配制度
        4.4.3 成员资格制度
        4.4.4 合作经济组织对成员的控制力及交易费用分析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动因分析
    5.1 制度变迁的理论
    5.2 交易费用分析
        5.2.1 前提假定
        5.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益的制度分析
        5.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
        5.2.4 市场个别交易费用和组织内部交易费用的权衡
    5.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政府的作用
        5.3.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主体
        5.3.2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3.3 政府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国外的经验
        5.3.4 政府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原因
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趋势分析
    6.1 内部制度设置的变化
        6.1.1 "股份化"倾向
        6.1.2 封闭成员资格的制度
    6.2 规模的扩大:横向一体化
        6.2.1 促进横向一体化的内部因素
        6.2.2 促进横向一体化的外部因素
        6.2.3 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变化
        6.2.4 横向一体化的规模边界
    6.3 产业链的延伸:纵向一体化
        6.3.1 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6.3.2 增加成员收益
        6.3.3 社会效益
    6.4 合作经济组织的整合:政府的影响
        6.4.1 政府扶持的合理性
        6.4.2 政府扶持的手段
        6.4.3 政府扶持的影响:一个案例
7 简要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农民合作组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的目的
        2.2 研究的意义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的研究动态
        3.2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研究动态
    4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4.1 研究的思路
        4.2 主要内容
        4.3 研究的方法
    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
    1 清末及明国初的农民合作组织
    2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合作组织
    3 国民政府的农民合作组织
    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合作组织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现状分析
    1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1 我国现代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1.2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分类
        1.3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特点
    2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思想认识的原因
        3.2 体制机制的原因
        3.3 文化传统的原因
        3.4 农业效益的原因
        3.5 法律方面的原因
        3.6 政府政策的原因
        3.7 人才缺乏的原因
第四章 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1 日本的农协
        1.1 日本农协的发展概况
        1.2 日本农协发展的原则
        1.3 日本农协的作用
        1.3.1 日本农协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作用
        1.3.2 农协在农村流通领域的作用
        1.4 日本农协发展的原因
    2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2.1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2.2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则和特征
        2.2.1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原则
        2.2.2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2.3 美国政府在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
    3 其他国家农民组织情况介绍
        3.1 德国的农业合作社
        3.1.1 德国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
        3.1.2 德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作用
        3.1.3 德国政府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中的作用
        3.2 荷兰的农民合作社
        3.2.1 荷兰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3.2.2 荷兰农民合作社的主要特色
        3.2.3 荷兰农民合作社的主要作用
        3.3 法国的农业合作社
        3.3.1 法国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3.3.2 合作社在农村活动的主要领域
        3.3.3 法国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
    4 经验借鉴
第五章 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正确认识现代农民合作组织
        1.1 要消除五种错误的思想认识
        1.2 要解决四种对象的思想认识
        1.3 要强调三个方面的思想认识
        1.3.1 重要性的认识
        1.3.2 必要性的认识
        1.3.3 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2 把握农民合作组织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2.1 农民合作组织的指导思想
        2.2 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
        2.3 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目标
    3 国家从立法和政策层面进行支持
        3.1 推进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3.2 突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
    4 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多元发展
        4.1 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4.1.1 能人带动模式
        4.1.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4.1.3 专业协会模式
        4.1.4 专业合作社模式
        4.1.5 产业化基地模式
        4.1.6 一体化模式
        4.2 探索建立农民维权合作组织
        4.3 扶持发展社会公益合作组织
        4.4 推进合作组织的联合
    5 正确处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的五个关系
        5.1 要正确处理专业合作与家庭经营的关系
        5.2 要正确处理核心成员与普通成员的关系
        5.3 要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的关系
        5.4 要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基层组织的关系
        5.5 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
    6 把握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的三个问题
        6.1 方向的问题
        6.2 方式的问题
        6.3 方法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四、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要缴哪些税(论文参考文献)

  • [1]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钱与盐 ——清代自贡盐井凿办的金融模式研究[D]. 况昕.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3]B汽车制造公司纳税筹划研究[D]. 刘聪.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9)
  • [4]川陕苏区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就及贡献研究[D]. 张丰硕.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5]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 田艳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6]林业合作组织的主体行为与合作机制研究[D]. 顾艳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D]. 张文博.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8]国家、制度、要素市场与发展: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研究[D]. 彭波. 清华大学, 2011(12)
  •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及变迁的探索分析[D]. 朱艳.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我国农民合作组织问题研究[D]. 沈泽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缴纳哪些税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