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对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的遗憾

一二对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的遗憾

一、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论文文献综述)

胡耀俊[1](2018)在《基于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高等级森林立地单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立地分类是林业生产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森林立地分类可以更好地指导育林、营林和造林。以文献研究为主线,回顾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并对其主要流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我国目前有两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一个是原林业部资源司组织研究并提出以我国林业区划为基础的“六级分类系统”,立地单位有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前三级为高级区划单位,其余为低级分类单位;另一个是由中国林科院等单位组成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研究组提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单位有森林立地区域、森林立地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类型区、森林立地类型,前三级单位为高等级立地单位,后两级为低级单位。两大系统不尽相同,其观点却无太大区别,立地划分结果亦无本质差异,且皆是高等级立地单位在地域空间上连续分布,而低等级立地单位则不连续。两大系统对我国林业生产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指出了我国南方山地现行森林立地分类中的缺陷,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此,以六级分类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总结出我国南方山地现行立地分类的两大缺陷,一是注重高等级立地单位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连续性,未能兼顾生物气候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二是拘囿于高等级立地单位,将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植被与相应的土壤类型置于低级立地单位之中。基于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提出了“依据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森林立地亚区”的新方法。在新划分的同一立地亚区内只有一种地带性土壤类型,或其他非地带性土类、隐地带性土类。这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提出的可根据“土类差异、山地垂直性”等划分立地亚区的依据相吻合。据此划分出的立地亚区向上分别与相应的立地区域衔接,并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连续的。完善了《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的立地划分依据。(2)根据划分亚区的新方法结合资料搜集,以四川盆周西缘山地为例,进行了新方法在大范围山地的应用。具体划分手段则采用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数字化表达,将各土壤垂直带谱置于同一个二维坐标系内对山地垂直带谱进行表达,为表示同一山地各地带性土壤立地亚区在山体上的宽度变化提供了一种途径。参照《四川森林土壤》给出的西缘山地土壤垂直带谱数据将西缘山地按照地带性土类划分为山地黄壤立地亚区、山地黄棕壤立地亚区、山地暗棕壤立地亚区和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亚区。上述四个立地亚区在理论上向上分别与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华北暖温带立地区域、东北寒温带温带立地区域衔接。(3)按照新方法并参照现有土壤垂直带谱资料,以九顶山东坡为例,进行了新方法在小范围山地的应用。研究区共划分出四个立地亚区。为避免多地域同种地带性土壤亚区的混淆,将地名和土壤名称用于新划分立地亚区的命名,在原有亚区志号后加希腊字母表示新划分亚区的志号,如此便将四个新划分亚区顺利衔接于“六级分类系统”。再将已有的低级立地单位经过分析与整理衔接于新划分亚区之下,得到了完整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四个亚区的命名、编号及衔接分别是四川盆周西缘山地黄壤立地亚区(Ⅶ30A-α)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四川盆周西缘山地黄棕壤立地亚区(Ⅳ30A-β)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华北暖温带立地区域;四川盆周西缘山地暗棕壤立地亚区(Ⅰ30A-γ)和四川盆周西缘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立地亚区(Ⅰ30A-δ)在理论上向上衔接于东北寒温带温带立地区域,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连续的。上述所划各立地亚区向下则分别与现有研究成果中已划分出的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低级分类单位衔接,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连续的。若在划分出的亚区内还有非地带性土壤、隐地带性土壤,将其与小地貌、岩性等综合考虑,划分为与典型立地类型小区并列的立地类型小区。四个亚区均衔接于四川盆周山地立地区。

李伟成[2](2010)在《酒竹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酒竹(Oxytenanthera braunii Pilger ap. Engler),以其分泌出天然的营养丰富的伤流液、后经自然发酵可形成一定酒精度的营养液而闻名于世。本文对酒竹这一重要经济竹种的引种、形态解剖、成分分析、生理生态和扦插组培等工作做了详细的研究,为收集种质和培育特种竹种提供了基础资料。酒竹可作为优质纸张的纸浆原料;覆膜栽培可以提早出笋时间和提高笋的质量,如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及提高蛋白质、总糖、粗纤维和多种氨基酸含量等;酒竹竹叶营养成分丰富,故其作为天然保健食品开发前景良好。覆膜可以提高雨季前移栽酒竹林土壤的水分含量,加快根鞭系伤口的愈合和新根产生;可以提高冬季土壤平均温度,同时,促进枝叶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冠幅面积增加。对钩梢带篼移栽母株枝叶数量分布和酒竹笋的个体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优势并经过一年多恢复生长的酒竹,其各枝盘的枝和叶片数量分别与枝盘号存在着乘幂关系;钩梢后的酒竹植株自身具备补偿作用,钩梢后剩余留枝盘数与累积枝、叶片数量占完整植株枝、叶片数量百分比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达;枝和叶片数量的密度分布函数可直接运用Weibull和Gamma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酒竹出笋量动态和高生长曲线呈“S”形。酒竹是喜光物种,酒竹的光合功能在雨季前和雨季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雨季前,受到阳光直射的东南向叶片出现午休现象,但是西北向叶片在中午却避免了最大有效光辐射,而在雨季则为单峰;中度和重度水平的氮磷钾平衡施肥具有明显促进酒竹生长的作用,轻度施肥略有效果但不明显。一年生茎秆和当年生一级枝的生根率分别小于二年生茎秆和一年生一级枝,ABT处理可以提高二年生茎秆和一年生一级枝的生根率,河沙+10%蛭石的扦插床亦可提高生根率,元江试验结果明显低于墨江

邓旺华,范少辉,官凤英,漆良华[3](2009)在《中国竹林生态定位站布局探讨》文中提出竹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竹资源的自然地理区划、面积分布和主要类型情况,提出了我国竹林生态定位站的布局方案,以期为长期开展竹林生态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马姜明[4](2007)在《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评价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对策》文中认为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川西亚高山米亚罗地区海拔3 100—3 600 m的阴坡、半阴坡,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分别选择20世纪50、60、70、80年代箭竹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采伐后恢复的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龄的次生林进行恢复阶段的划分;分析了箭竹、藓类次生林和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特征及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对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恢复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加快恢复的对策,结果表明:(1) 20-40年生的次生林进入以红桦为主的阔叶林阶段,其森林类型分别为藓类红桦林和箭竹红桦林;恢复到50年开始进入主要以红桦和岷江冷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阶段,其森林类型分别为藓类红桦、岷江冷杉林和箭竹红桦、岷江冷杉林;未被采伐而保留下来的160-200年生暗针叶林是以岷江冷杉为主的暗针叶老龄林阶段,其森林类型分别为藓类岷江冷杉林和箭竹岷江冷杉林。(2)从阔叶林恢复到针阔混交林阶段,群落物种丰富度显着增加,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阶段物种丰富度显着降低。对箭竹次生林及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来说,群落均匀度、Shannon指数在针阔混交林阶段达最大值,而此时乔木层优势度指数为最小值;而对藓类次生林及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来说,群落均匀度、Shannon指数在阔叶林阶段达最大值,而此时乔木层优势度指数为最小值。物种丰富度、群落均匀度、Shann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箭竹和藓类两种森林类型之间均差异不显着。在不同恢复阶段之间优势度指数差异不显着,而物种丰富度、群落均匀度和Shannon指数差异显着。随着林龄的增大,次生林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间的Bray-Curtis指数呈增大的趋势,表明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间的物种组成相似性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3)主要优势树种红桦、岷江冷杉的密度在两种森林类型和不同恢复阶段间差异显着。从阔叶林恢复到针阔混交林阶段红桦的密度减小,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阶段基本消失,而岷江冷杉的密度增大,到原始暗针叶林阶段占绝对优势。20-40年生的阔叶林群落结构恢复到接近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状态的三分之一;50年生的针阔混交林接近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状态的一半。箭竹阔叶林与藓类阔叶林群落结构恢复速度相当。藓类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恢复速度比箭竹针阔混交林相对快些。在所选择的结构变量中,所有树种密度与老龄状态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针叶树比例与老龄状态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显着的正相关)。促进以岷江冷杉为主的针叶树种更新能力以提高针叶树比例、限制林分密度可能加速林分结构向老龄林方向发展。(4)当恢复到20-40年的箭竹和藓类阔叶林阶段,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分别为0.56和0.55,当恢复到50年的箭竹和藓类针阔混交林阶段,老龄状态指数分别为0.68和0.67。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在两种森林类型之间差异不显着,在不同恢复阶段之间差异极显着。所选择的变量中胸高断面积与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r=0.9654),胸高断面积与林木密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根密度、苔藓层最大持水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以及土壤最大持水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通过间伐、大径级林木的培育以降低林分密度、提高胸高断面积可能加速土壤结构和地被层生态水文功能向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方向发展。(5)对箭竹次生林及其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来说,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子为母树密度、倒木蓄积和箭竹盖度;其中母树密度和倒木蓄积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起着显着的直接正效应,箭竹盖度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起着显着的直接负效应;增加母树密度、倒木蓄积和减小箭竹盖度有利于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的发展。苔藓层厚度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产生显着的直接负效应,但通过其它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使得苔藓层厚度与岷江冷杉幼苗、幼树和小树密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对于藓类次生林及其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来说,灌木盖度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产生显着的直接负效应,是影响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苔藓层厚度仅对岷江冷杉幼苗产生显着的直接正效应,并受其它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较小;苔藓层厚度岷江冷杉幼树、小树产生显着的直接负效应,但受其它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较大,说明苔藓有利于幼苗的发生,但不利于幼苗向幼树、小树的过渡。(6)由Bray-Curtis指数、老龄状态指数和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构建的群落恢复度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退化度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0-40年生的箭竹、藓类阔叶林恢复度为0.35左右,退化度为0.65左右;50年生的箭竹、藓类针阔混交林恢复度为0.46左右,退化度为0.54左右。藓类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的恢复度分别略高于箭竹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的恢复速度>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的恢复速度>物种组成的恢复速度。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对恢复过程进行拟合,当恢复到130年以后,恢复速度极其缓慢,每10年其恢复度在0.01以下,恢复到130年时的恢复度为0.9969,可以认为基本恢复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状态。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主要通过人工促进岷江冷杉天然更新,提高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相似性和老龄状态。通过间伐促进大径材的培育,从而有利于提高老龄状态和土壤-生态水文功能。

李伟成,盛海燕,钟哲科[5](2006)在《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文中研究指明现有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报道多倾向于竹类的正向效应,但此类研究主要局限于研究维持的时间不长,研究的延续性不够,对于系统发育而言尚处于最原始阶段,对竹林生态系统表现出的是否为短期效应缺少长期的定位观察和系统研究。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如果不完善、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基础研究,竹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过程上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成为区域性入侵种,从而影响人文景观和生态系统健康,或因单优种群一次性开花而造成系统崩溃。本文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由寡物种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并结合目前竹林经营和研究情况,对竹林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定性论述。

蒋有绪[6](2002)在《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文中研究指明

二、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高等级森林立地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森林立地分类发展概述
        1.3.1 国外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
        1.3.2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发展的简要历程
    1.4 森林立地的内涵和森林立地分类方法及其现状
        1.4.1 森林立地的内涵
        1.4.2 森林立地分类方法及其现状
    1.5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1.6 四川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现状
2 我国南方地区概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现行森林立地分类的两大缺陷
        4.1.1 两大缺陷的提出
        4.1.2 解决问题的方法
        4.1.3 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论依据
    4.2 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立地亚区划分
        4.2.1 土壤垂直带谱数据结构表构建
        4.2.2 土壤垂直带谱数字化表达和亚区划分
    4.3 构建九顶山东坡立地分类系统
        4.3.1 资料搜集与立地亚区划分
        4.3.2 新划分立地亚区与原有分类系统的衔接
        4.3.3 新划分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4.4 森林立地亚区图编制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简介
附录

(2)酒竹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中国竹类植物的早期研究
    2. 竹类植物结构学的研究
        2.1 表皮和基本组织研究
        2.2 维管束的解剖学研究
        2.3 纤维形态的比较研究
        2.4 竹节结构研究
        2.5 叶片结构的比较研究
        2.6 根的结构研究
    3. 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
    4. 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5. 植物的引种驯化
第二章 酒竹的研究现状
    1. 试验自然条件
    2. 试验基础
        2.1 带蔸移栽
        2.2 密度限制试验
    3. 小结
第三章 酒竹的解剖学特性
    1. 酒竹的基本形态与特征
        1.1 试验材料的采集
        1.2 实验方法
        1.3 解剖学特征
    2. 酒竹维管束和后生导管结构的比较解剖
        2.1 酒竹维管束长宽比变化
        2.2 酒竹不同年龄后生导管直径的变化
        2.3 讨论
    3. 酒竹纤维形态结构特性
        3.1 酒竹纤维细胞的基本形态
        3.2 不同秆龄纤维形态变化
        3.3 纤维形态的轴向及径向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覆膜技术及酒竹各器官营养元素与成分分析
    1. 覆膜技术在酒竹干旱季节移栽和越冬上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
        1.3 结论与分析
    2. 覆膜对酒竹笋营养元素与成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栽培模式的酒竹笋营养元素含量
        2.2.2 不同栽培模式的酒竹笋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2.2.3 不同栽培模式的酒竹笋氨基酸含量
        2.2.4 讨论
    3. 根、茎、枝、叶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龄酒竹各器官营养元素分析
        3.2.2 不同年龄酒竹各器官营养成分含量比分析
        3.2.3 讨论
第五章 人工酒竹林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模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钩梢后枝叶密度分布的建模
        1.2 出笋和幼竹生长调查及建模
        1.3 单株生物量预测模型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酒竹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干雨季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光合作用日进程测量
        1.3 光响应生理参数测量
        1.4 叶绿素荧光测定
        1.5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光合日进程特征参数
        2.2 不同季节的光响应方式
        2.3 不同季节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3. 讨论
第七章 酒竹对施肥梯度的形态和光合可塑性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形态参数测量
        1.3 光响应生理参数测量
        1.4 叶绿素测定
        1.5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八章 特用竹种酒竹的快繁育苗技术
    1. 酒竹的扦插和埋秆技术研究
        1.1 试验地自然条件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酒竹的组织培养初探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3)中国竹林生态定位站布局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生态定位站研究网络现状
2 中国竹林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2.1 竹林分布特征
    2.2 主要竹林类型
        1) 热性竹林。
        2) 温性竹林。
        3) 寒温性竹林。
3 中国竹林生态定位站布局建设
    3.1 指导思想
    3.2 布站原则
        3.2.1 总体布局 突出区域
        3.2.2 优化布局 效能最大化
        3.2.3 长期监测 稳定研究
        3.2.4 节省开支 持续投入
    3.3 生态定位站点布局
4 结语

(4)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评价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恢复生态学
        1.2.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1.2.2.1 退化生态系统
        1.2.2.2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
        1.2.3.1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多样性动态
        1.2.3.2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动态
        1.2.3.3 植被恢复过程中森林生态水文功能动态
        1.2.3.4 天然更新影响因子
        1.2.3.5 植被恢复动态模拟与预测
        1.2.4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评价
        1.2.4.1 恢复目标的确立
        1.2.4.2 参照系的选择
        1.2.4.3 恢复评价的生态学基础
        1.2.4.4 恢复的定量评价
        1.2.4.5 生态恢复评价与生态系统健康
        1.2.5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研究
        1.2.5.1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5.2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退化的主要表现
        1.2.6 研究评述
        1.2.6.1 存在的问题
        1.2.6.2 恢复评价展望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及调查
        2.2.1.1 样地设置
        2.2.1.2 样地调查
        2.2.2 恢复阶段的定量划分研究方法
        2.2.2.1 重要值计算
        2.2.2.2 种间关联测度
        2.2.2.3 恢复演替种组的划分方法
        2.2.2.4 恢复阶段的划分方法
        2.2.3 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研究方法
        2.2.3.1 α多样性测度方法
        2.2.3.2 β多样性测度方法
        2.2.4 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方法
        2.2.4.1 倒木材积计算
        2.2.4.2 老龄指数计算方法及改进
        2.2.5 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特征研究方法
        2.2.5.1 苔藓、枯落物及土壤样本的采集
        2.2.5.2 苔藓、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测定
        2.2.5.3 土壤容重和最大持水量测定
        2.2.5.4 土壤渗透率的测定
        2.2.2.5 根密度的测定
        2.2.5.6 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的构建
        2.2.6 岷江冷杉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方法
        2.2.6.1 岷江冷杉幼苗、幼树及小树调查
        2.2.6.2 通径系数计算
        2.2.7 恢复状态评价研究方法
        2.2.7.1 灰色关联度求算权重
        2.2.7.2 恢复度与退化度计算
第三章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恢复阶段的定量划分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恢复系列乔木层种间联结关系与演替种组的划分
        3.2.2 不同恢复系列有序样本的验证
        3.2.3 不同恢复系列恢复阶段的划分
    3.3 小结
第四章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
        4.2.2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α多样性
        4.2.3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β多样性
    4.3 小结
第五章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结构及老龄状态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5.2.2 群落结构变量及老龄状态指数
    5.3 小结
第六章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结构变量特征
        6.2.2 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
    6.3 小结
第七章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恢复阶段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状况
        7.2.2 岷江冷杉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分析
        7.2.2.1 相关性分析
        7.2.2.2 通径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恢复状态的综合评价及恢复对策
    8.1 引言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的恢复比较
        8.2.2 不同恢复阶段恢复状态的综合评价
        8.2.3 恢复轨迹的拟合和预测
        8.2.4 恢复对策
        8.2.4.1 增加顶极树种的比重,提高与老龄林状态的物种组成相似性
        8.2.4.2 调整群落结构,提高与老龄林状态群落结构的相似性
        8.2.4.3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林地生态水文功能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研究地区样地中所调查到的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Ⅱ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划分高等级森林立地单位研究[D]. 胡耀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2]酒竹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李伟成.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3]中国竹林生态定位站布局探讨[J]. 邓旺华,范少辉,官凤英,漆良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3)
  • [4]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评价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对策[D]. 马姜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2)
  • [5]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J]. 李伟成,盛海燕,钟哲科. 林业科学, 2006(08)
  • [6]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J]. 蒋有绪. 中国林业, 2002(01)

标签:;  ;  ;  ;  ;  

一二对森林生态学研究进展的遗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