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

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

一、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论文文献综述)

苗青,孙凌云,郭寂瑶[1](2022)在《探索内蒙古恐龙之最》文中提出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恐龙有1000多种,中国已经发现的恐龙有200多种,我区发现的恐龙已有36种。内蒙古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蛋的地方,也是发现最古老带羽毛恐龙的地方,同时又拥有丰富的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还保存着世界罕见的风沙埋藏状态的恐龙化石,因此,内蒙古被誉

邢立达[2](2021)在《重返中生代——追寻恐龙足迹》文中研究指明贵州有丰富的古生物资源,其中最着名的是海洋爬行生物,比如贵州龙、鱼龙等,此外侏罗纪、白垩纪时代的恐龙化石、恐龙足迹都曾在贵州被发现过,可以说在整个漫长的中生代时期,整个贵州都活跃着繁茂的古生物动物群。

吴成业[3](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付玉琪[4](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刘文红[5](2019)在《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恐龙化石资源大国,恐龙文化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当今恐龙文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恐龙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逐渐提上日程。2016年5月30日,在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东南侧山坡的施工地发现了恐龙化石,经初步鉴定,延吉龙山恐龙化石距今约为9000万至1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晚期至晚白垩纪早期年代,化石的属种丰富,生存年代罕见,极具科研价值和开发价值。对于延吉市文化的增添,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助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存的恐龙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对于恐龙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具体在两个方面:将恐龙化石资源作为物质文化展出和保护对象,建立博物馆、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对地区恐龙文化宣传和文化旅游做出贡献;其次将恐龙精神文化作为地区文化经济拓展的对象,建设各种恐龙文化旅游设施,发展恐龙文化相关的服务业,积极进行恐龙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恐龙文化产业,推出相关的影视、书籍、游戏等作品,对地区文化多元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延吉市恐龙化石生存年代为白垩纪,实为国内罕见;化石属种丰富,研究价值高;各种化石种类繁多,便于复合研究;地质剖面清晰完整,重构地质层理。从外部来讲,化石出土点位于市中心,全球难寻;地区文化独特,旅游资源众多;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政府支持到位。这些都标志着延吉恐龙文化资源的兴起和应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做出以下建议: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实行立法监督和专项专研,实现产业对接,建设恐龙地质公园和古生物化石申遗,发展恐龙文化产业和恐龙文化旅游。

赵小双[6](2018)在《追寻恐龙足迹 观赏丹霞神韵 走进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綦江。这里以足迹化石见长,存有世界最大古鸟足迹、中国保存最完美鸭嘴龙足迹、中国数量最多翼龙足迹,恍如重返侏罗纪;这里凭丹霞地貌出名,自然天成的"望夫石"、形象逼真的"三轿石"、自然鬼斧神工的虎山绝壁和玉瀑飞虹,丹霞奇景绝对让你过目不忘;这里还是西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净音寺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流传有"鸡公嘴的菩萨,应远不应近"之语。

万治义[7](2018)在《东阳市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整合开发》文中指出地质遗迹是集美学、科研、科普等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自然资源,近来年在全国浓厚的地学旅游氛围中,地质遗迹成为开发的重要载体。东阳市地质遗迹特色鲜明、资源价值高、开发难度不大,但地学旅游面临着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重压力。影视旅游作为东阳市旅游业中一枝独秀的成熟队伍,如果与地质遗迹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一方面能解决地质遗迹开发所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能提高影视旅游产品丰富度、延伸影视旅游产业链,并最终促进区域旅游业提升竞争力、扩大知名度。论文在梳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东阳市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实况,分析了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探讨“地质遗迹+旅游”整合发展新模式,提出具体的整合协调发展对策。(1)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切实可行。通过地质遗迹特征描述、等级评价,发现东阳市主要地质遗迹以地貌景观类和古生物化石类为主,并拥有中国东阳恐龙化石等国家级地质遗迹点4处,表明东阳市地质遗迹资源特色鲜明、等级突出;通过统计国内“地质遗迹+影视旅游”实例,发现地质遗迹越来越受到影视拍摄的青睐,表明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融入影视有成功经验可循。从供给角度来看,东阳的古生物化石、三都屏岩丹霞地貌区、火山地貌等地质遗迹资源作为独特自然景观,为提供重要的外景拍摄场地;作为科普科研对象,为科幻科普大片提供丰富的影视素材;东阳“中国恐龙之乡”、中国重要化石产地等美誉,作为区域文化载体,为影视作品提供饱满的人文基石。综合表明,东阳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资源整合进而实现双赢发展具备可行性。(2)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东阳市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东阳市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15年实现137.68亿元,同比增长21.67%,并且横店影视旅游的游客人数一直占东阳市总旅游人数的80%以上,表明旅游业日益壮大、影视旅游一枝独秀。同时,横店影视旅游仍存在产品单一、文化内涵不丰、回头率偏低等问题。旅游资源内部整合可以通过提高旅游产品丰富度、扩大产品知名度的方式实现被整合资源的协调发展。因此,为了解决和改善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从完善影视旅游产业链条、优化区域旅游产品格局、扩大区域旅游品牌效应的角度实现整合协调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3)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资源整合择优而行。基于“横店影视城+”的产品概念,提出由产品、营销和服务三部分组成的“横店影视城+地学旅游”PMM资源整合模式。旅游产品整合(P)开发“影视旅游+东阳龙”、“影视旅游+屏岩丹霞”、“影视旅游+八面火山”、“影视旅游+地学科普教育”四类产品,构建“一核、五区、三走廊”的影视旅游+地学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市场营销整合(M),从旅游路线整合、价格服务整合、营销渠道整合、促销方式整合四个角度,着力串联“一核、五区、三走廊”,并借助新媒体、套票、旅游红包、竞赛奖项等促销活动扩大推介面,拉动消费并保证“回头客”;管理经营整合(M)利用“多规合一”政策实施的机遇,围绕加强“地学+影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大旅游“软+硬+环境建设、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统筹规划、系统管理。

邢立达[8](2016)在《中国西南早白垩世恐龙及其他四足类足迹》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中生代四足类足迹点的数量得以迅速增长,这使得中国的足迹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9年,中国的足迹点仅27个,而截止2015年,这个数量已超过200个。其中,中国西南部的下白垩统红层发现了23个以恐龙足迹为主的重要足迹点。这些足迹点中,12个属于四川盆地的夹关组,其余属于米市–江舟盆地的飞天山组和小坝组。这些足迹点中,除了官元冲和川主的老记录之外,均由本文作者主导的团队在2007年开始陆续发现与描述。中国西南部下白垩统的骨骼化石记录极为稀少,而足迹非常丰富。该区域的足迹点共发现了至少13种不同的非鸟恐龙足迹(含3个新种),2种鸟兽脚类(鸟类)足迹,以及翼龙和龟类足迹。这共17种足迹形态类型由479道行迹(与孤立足迹)组成,它们可能代表着同等数量的造迹者。这个相对全面的足迹数据库,为该地区早白垩世四足类的古生态学普查提供了动物群的组成信息,这在该缺乏骨骼化石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四足类足迹显示,四川盆地和米市–江舟盆地的恐龙足迹群组合非常相似,都包括了鸟脚类、蜥脚类、非鸟兽脚类以及翼龙类。而夹关组还有覆盾甲龙类与鸟类足迹,飞天山组则可能存在龟类足迹。小坝组记录的多样性则大为逊色,只有兽脚类和蜥脚类足迹。而所有这些地区与层位都没有发现同期北美常见的鳄类足迹。这三个组的足迹群都以蜥臀类(兽脚类和/或蜥脚类)为主。其中兽脚类足迹类至少包括了6至8种足迹属,包括数种小型和大型三趾型足迹(Grallator–Eubrontes组合为主),两种两趾型足迹(Velociraptorichnus和Dromaeopodus),和独特的Minisauripus。可见,这些足迹群不仅以兽脚类足迹为主,还体现出了兽脚类造迹者演化支的多样性较强。中国的早白垩世足迹群的构成暗示了强烈的区域特色:Dromaeopodus–Velociraptorichnus–Minisauripus组合为东亚所特有(中国西南–山东–韩国,Barremian–Albian)。而且,中国西南部的足迹组合,比如其中较丰富的恐爪龙类记录,表明此地早白垩世的恐龙组合和热河生物群辐射的关系可能比之前推测的要更加密切,也可能表明由山脉形成导致的生物地理阻隔并不如我们之前猜测的那般严重。总的来说,就目前的记录而言,“仅有足迹”和“足迹主导”的模式是中国西南部下白垩统红层沉积物的典型表现。其可能证明了在一些类似情况的地区,在四足类丰度、多样性和分布等古生态信息上,足迹的实用性远超骨骼记录。

赵佩舒[9](2015)在《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恐龙足迹造迹者三维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三维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三维技术应用在地质领域模拟地质现象和地质演化成为前沿课题之一。本研究基于恐龙足迹的特点,尝试将Maya三维动画技术应用到对造迹恐龙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模拟恐龙行走的姿态和速度,探讨3D可视化技术在古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以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中发现的恐龙足迹的特征和分布为依据,选择两类恐龙行迹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计算恐龙体长、臀高和运动速度。然后,采用Maya三维动画制作技术中的Polygons多边形建模模块制作恐龙模型,并进行展UV和绘制贴图,完成可视化的数字模型和材质。利用Surfaces曲面建模模块制作比较光滑的物体,如恐龙的牙齿、眼珠、舌头等具有光滑表面和曲线弧度的物体。利用Dynamics动力学模块模拟恐龙行走动作特效。利用Rendering渲染模块还原逼真的场景灯光效果以及适合的拍摄角度。最后,利用Animation动画模块对恐龙模型建立骨骼、绑定、蒙皮、设置关键帧。最终在三维空间模拟古环境条件下模拟蜥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行走的状态和过程,制作成一部3D动画短片。论文根据实际的恐龙足迹化石材料,应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对造迹者进行数字化还原,并根据计算的移动速度进行动画制作,为古生物学研究拓展了新的方向,对地质公园的科学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刘俊[10](2012)在《追寻恐龙的足迹——美国西部之旅》文中认为最近到美国参加古脊椎动物年会,有幸到科罗拉多高原进行地质旅行。这一带保存了北美最完整的三叠系向侏罗系转换的陆相地层,有丰富的化石记录。这次地质旅行主要是追寻犹他州西南部下侏罗统的恐龙脚印地点,踏勘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的岩石露头。我们共开了七八辆越野车,一共有40来人,来自多个国家,仅我所

二、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3)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理论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法律法规的颁布
        2.2.3 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原则
第三章 恐龙文化类型特征分析
    3.1 中国恐龙化石产地分布
    3.2 恐龙文化类型体系建立
        3.2.1 恐龙物质文化
        3.2.2 恐龙精神文化
    3.3 我国恐龙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和借鉴之处
第四章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特征及评价
    4.1 延吉市恐龙文化相关的物质特征
        4.1.1 恐龙化石类型
        4.1.2 延吉市地质特征
    4.2 恐龙遗址位置特征
        4.2.1 延吉市地理位置独特性
        4.2.2 化石遗址所在地独特性:城区内
        4.2.3 交通流线组织
        4.2.4 旅游资源的联动性
        4.2.5 “一带一路”节点
    4.3 延吉市龙文化基础概述
        4.3.1 “恐龙”的命名起源
        4.3.2 延吉市朝鲜族龙文化基础
    4.4 恐龙化石资源效应
        4.4.1 恐龙化石的经济效应
        4.4.2 恐龙化石的社会效应
        4.4.3 恐龙化石的科学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5.1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大众认知度调查
        5.1.1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5.1.2 恐龙文化认知度分析
        5.1.3 延吉龙山恐龙认知度分析
        5.1.4 延吉龙山恐龙化石文化开发倾向度分析
    5.2 延吉市已经进行的保护开发项目
        5.2.1 龙兴延吉博物馆
        5.2.2 延吉恐龙王国金豆欢乐园
        5.2.3 延吉恐龙文化资源研究相关部门的成立
    5.3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规划
        5.3.1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社会认知
        5.3.2 通过立法和有效监督给予支撑和保护
        5.3.3 延吉恐龙文化资源可行性保护与开发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东阳市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整合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注释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遗迹、地学旅游
        1.2.2 影视旅游
        1.2.3 旅游资源整合
        1.2.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和趋势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 东阳市地质遗迹特征分析
    2.1 东阳市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和分布
        2.1.1 古生物化石
        2.1.2 丹霞地貌
        2.1.3 火山地貌
    2.2 东阳市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和评价
        2.2.1 评价指标
        2.2.2 评价结果
    2.3 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2.3.1 作为独特自然景观:提供重要的外景地
        2.3.2 作为科普科研对象:提供丰富的影视素材
        2.3.3 作为区域文化载体:提供饱满的人文基石
3 东阳市旅游发展现状
    3.1 东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及趋势
        3.1.1 影视旅游一枝独秀(现状特征)
        3.1.2 资源整合协调发展(趋势要求)
    3.2 横店影视城旅游产业发展
        3.2.1 横店影视城旅游产业发展及组成
        3.2.2 横店影视城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3.2.3 横店影视城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3.3 影视旅游与地质遗迹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3.3.1 完善影视旅游产业链条
        3.3.2 优化区域旅游产业格局
        3.3.3 扩大区域旅游品牌效应
4 地质遗迹资源和影视旅游整合发展对策分析
    4.1 旅游产品整合P
        4.1.1 影视旅游+东阳龙(古生物)
        4.1.2 影视旅游+屏岩丹霞
        4.1.3 影视旅游+八面火山
        4.1.4 影视旅游+地学科普教育
    4.2 市场营销整合M
        4.2.1 旅游路线整合
        4.2.2 价格服务整合
        4.2.3 营销渠道整合
        4.2.4 促销方式整合
    4.3 管理经营整合M
        4.3.1 加强“地学+影视”复合型人才培养
        4.3.2 加大旅游“软+硬”环境建设
        4.3.3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5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中国西南早白垩世恐龙及其他四足类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中国恐龙足迹研究简史
        1.2.1.1 1920–1970年代
        1.2.1.2 1980–1990年代
        1.2.1.3 2000–2010年代
        1.2.2 世界早白垩世恐龙足迹
        1.2.2.1 韩国
        1.2.2.2 东亚其他地区
        1.2.2.3 中美洲和南美洲
        1.2.2.4 北美
        1.2.2.5 欧洲
        1.2.2.6 非洲
        1.2.2.7 澳洲
        1.2.3 中国早白垩世恐龙足迹
        1.2.3.1 中国北部(华北与东北)
        1.2.3.2 中国北部(内蒙古)
        1.2.3.3 中国东部(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
        1.2.3.4 中国西南部(四川与重庆)
        1.2.3.5 中国西北部(甘肃)
        1.2.3.6 中国西北部(新疆)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研究步骤
        1.3.2.2 术语和测量方法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1 米市–江舟盆地的下白垩统
        2.1.1.1 地层的岩性与地质年代
        2.1.1.2 主要化石点一览
        2.1.2 四川盆地的下白垩统
        2.1.2.1 地层的岩性与地质年代
        2.1.2.2 主要化石点一览
第3章 米市-江舟盆地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研究
    3.1 发现与研究历史
    3.2 利用旧影像重新描述坍塌的昭觉三比罗嘎一号足迹点
        3.2.1 特殊的影像方法学
        3.2.2 一号足迹点最南端的残存足迹
        3.2.2.1 蜥脚类足迹
        3.2.2.2 兽脚类行迹
        3.2.2.3 翼龙类足迹
        3.2.3 一号足迹点的录像资料分析
        3.2.3.1 足迹类型
        3.2.3.2 蜥脚类行迹
        3.2.3.3 可能的鸟脚类足迹
        3.2.3.4 古生态学
    3.3 具有丰富多样性昭觉三比罗嘎二号和北二号足迹点
        3.3.1 三比罗嘎二号和北二号足迹点概况
        3.3.2 大中型鸟脚类足迹
        3.3.3 小型鸟脚类足迹
        3.3.3.1 Ornithopodichnus概述
        3.3.3.2 潜在的造迹者
        3.3.3.3 昭觉Ornithopodichnus
        3.3.4 兽脚类足迹
        3.3.4.1 兽脚类游泳迹及其相关的古生态学意义
        3.3.4.1.1 兽脚类游泳迹
        3.3.4.1.2 相关的兽脚类足迹
        3.3.4.1.3 相关的蜥脚类足迹
        3.3.4.1.4 古生态学意义
        3.3.4.2 其他中型兽脚类足迹
        3.3.4.3 小型兽脚类足迹
        3.3.5 蜥脚类足迹
        3.3.6 皮肤刮擦线
        3.3.7 特异保存
        3.3.8 三比罗嘎足迹组合
    3.4 神话的足迹:昭觉县解放乡的蜥脚类行迹
        3.4.1 化石发现和文化影响
        3.4.2 蜥脚类行迹
    3.5 巴久足迹点不寻常的足迹组合
        3.5.1 足迹点概貌与分区
        3.5.2 蜥脚类足迹
        3.5.3 兽脚类足迹
        3.5.4 可能的游泳迹
        3.5.5 特殊的多样性
    3.6 世界最小的恐龙足迹——小龙足迹
        3.6.1 小型兽脚类足迹概述
        3.6.2 央摩祖足迹点
        3.6.3 足迹分类学
        3.6.4 幼年还是成年兽脚类足迹?
        3.6.5 潜在的造迹者
        3.6.6 小结
    3.7 母脚吾恐龙足迹群与一例特异的恐爪龙类足迹形态
        3.7.1 恐爪龙类恐龙
        3.7.2 恐爪龙类足迹综述
        3.7.3 两趾型恐爪龙类足迹
        3.7.4 三趾型恐爪龙类足迹
        3.7.5 非恐爪龙类的三趾型足迹
        3.7.6 蜥脚类足迹
        3.7.7 小坝组的恐龙足迹组合
    3.8 吉尔博石一号和二号足迹点
        3.8.1 足迹点概况
        3.8.2 一号足迹点的兽脚类足迹和可能的蜥脚类足迹
        3.8.3 吉尔博石二号足迹点的兽脚类足迹
    3.9 足谷和依子足迹点的蜥脚类足迹
第4章 四川盆地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研究
    4.1 发现与研究历史
    4.2 宜宾、峨眉和赤水的足迹记录
        4.2.1 宜宾官元冲的恐龙足迹
        4.2.2 峨眉川主的恐龙和鸟类足迹
        4.2.3 峨眉川主新足迹点:可能的甲龙类足迹
        4.2.4 赤水宝源的恐龙足迹
    4.3 莲花保寨足迹点
        4.3.1 足迹的分布
        4.3.2 鸟脚类足迹
        4.3.2.1 对比和讨论
        4.3.2.2 中国的Caririchnium
        4.3.2.3 保存方式
        4.3.2.3.1 只保存了趾区的足迹
        4.3.2.3.2 误导的幻迹
        4.3.2.3.3 复杂的重叠迹
        4.3.2.3.4 一罕见的大型鸭嘴龙型类三维凸型足迹
        4.3.3 蜥脚类足迹
        4.3.3.1 幻迹
        4.3.3.2 天然凸型足迹
        4.3.4 非鸟兽脚类足迹
        4.3.5 大型鸟类足迹Wupusagilis
        4.3.5.1 统计学分析
        4.3.5.2 Wupusagilis归入鸟类足迹
        4.3.5.2.1 大型鸟类和小型非鸟兽脚类足迹的区别
        4.3.5.2.2 非鸟兽脚类与鸟类足迹的趾间角
        4.3.5.2.3 足迹长/单步长之比
        4.3.5.2.4 多变量统计分析
        4.3.5.3 系统足迹学
        4.3.5.4 综合讨论
        4.3.5.4.1 如何区分大型鸟类和小型非鸟兽脚类足迹
        4.3.5.4.2 尺寸因素
        4.3.5.4.3 趾间角因素
        4.3.5.4.4 足迹张开度因素
        4.3.5.4.5 平均足迹长与单步长之比
        4.3.5.5 早白垩世鸟类的多样性
        4.3.6 翼龙类足迹
        4.3.6.1 翼龙类足迹形态学
        4.3.6.2 古生态学意义
        4.3.6.3 东亚的Pteraichnus
        4.3.7 足迹点小结
    4.4 虎山足迹点的石花形恐龙幻迹
        4.4.1 足迹成因
        4.4.2 小结
    4.5 汉溪足迹点:东亚最长的兽脚类行迹及恐龙足迹群
        4.5.1 兽脚类足迹
        4.5.1.1 带跖骨印的兽脚类足迹
        4.5.1.2 东亚最长的兽脚类行迹
        4.5.1.3 小型三趾型足迹
        4.5.2 鸟脚类足迹
        4.5.3 蜥脚类足迹
        4.5.4 小结
    4.6 新阳足迹点的蜥臀类足迹组合:独特的保存方式与其意义
        4.6.1 兽脚类足迹
        4.6.2 中国白垩纪Eubrontes类足迹
        4.6.3 小型三趾型足迹
        4.6.4 蜥脚类足迹
        4.6.5 特异的保存方式
    4.7 新阳二号足迹点
    4.8 龙井足迹点:溪流侵蚀中的蜥脚类和鸟脚类行迹组合
        4.8.1 蜥脚类足迹
        4.8.2 鸟脚类足迹
        4.8.3 小结
    4.9 石庙沟足迹点:奇特的蜥脚类行迹模式和鸟脚类足迹新类型
        4.9.1 兽脚类足迹
        4.9.1.1 小型三趾型足迹
        4.9.1.2 恐爪龙类足迹
        4.9.2 蜥脚类足迹
        4.9.2.1 普通蜥脚类行迹
        4.9.2.2 具有特殊行走模式的蜥脚类足迹
        4.9.3 鸟脚类足迹(Caririchniumliucixini)
        4.9.4 翼龙足迹
        4.9.5 小结
    4.10 雷背足迹点:多样化兽脚类足迹
        4.10.1 扁平化足迹
        4.10.2 三趾型兽脚类足迹
        4.10.3 恐爪龙类足迹
    4.11 石花湾足迹点:独特的保存方式
        4.11.1 蜥脚类足迹
        4.11.2 特殊的保存方式
第5章 四川盆地和米市–江舟盆地的古生态学
    5.1 古环境背景与骨骼化石记录
    5.2 主要足迹点恐龙动物群概述
    5.3 古生态学
        5.3.1 恐龙动物群对比
        5.3.2 主导的恐龙类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恐龙足迹造迹者三维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课题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对比分析
    1.3 三维软件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延庆恐龙足迹特征与造迹恐龙分析
    2.1 恐龙足迹产出层位
    2.2 延庆恐龙足迹化石点概述
    2.3 恐龙个体大小分析和行走速度分析
第三章 技术分析
第四章 工作步骤
    4.1 制作流程与进度
    4.2 建模
    4.3 材质、贴图
    4.4 建立骨骼
    4.5 制作控制器和绑定
    4.6 动画制作
    4.7 灯光
    4.8 渲染
    4.9 合成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内蒙古恐龙之最[N]. 苗青,孙凌云,郭寂瑶. 呼和浩特日报(汉), 2022
  • [2]重返中生代——追寻恐龙足迹[J]. 邢立达. 晚晴, 2021(10)
  • [3]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5]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 刘文红. 延边大学, 2019(01)
  • [6]追寻恐龙足迹 观赏丹霞神韵 走进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J]. 赵小双. 地球, 2018(06)
  • [7]东阳市地质遗迹与影视旅游整合开发[D]. 万治义. 浙江大学, 2018(12)
  • [8]中国西南早白垩世恐龙及其他四足类足迹[D]. 邢立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9]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恐龙足迹造迹者三维可视化分析[D]. 赵佩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
  • [10]追寻恐龙的足迹——美国西部之旅[J]. 刘俊. 化石, 2012(01)

标签:;  ;  ;  ;  ;  

追寻中国恐龙的足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