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3 HBsAg和HBeAg携带者的调查

9753 HBsAg和HBeAg携带者的调查

一、9753名HBsAg、HBe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20)在《以医院为基础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及母婴传播阻断现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妊娠期及分娩前HBeAg、HBV-DNA的分布特征以及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医保后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联合主被动免疫后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出并推广综合阻断措施及实现消除乙肝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18年建档并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人口学、抗病毒治疗、妊娠期和分娩前HBV血清标志物等信息,对其孕期和分娩前HBV-DNA水平、HBeAg阳性状态、抗病毒治疗情况进行描述;收集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体重、身长、阿氏评分等基本信息及HepB全程免疫后7月龄~2周岁母婴传播阻断随访结果,分析孕妇孕期抗病毒药物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阻断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因素。结果:1 HBsAg阳性孕妇妊娠期和分娩前HBeAg阳性率分别为46.86%、46.90%;妊娠期和分娩前 HBV-DNA 载量(IU/mL)<1.0×104、1.0×104~2.0×106、≥2.0×106分别占 54.46%、9.47%、36.14%和 68.49%、21.64%、9.86%。高病毒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抗病毒治疗组妊娠期HBV-DNA载量(IU/mL)2.0×106~1.0×107、1.0×107~1.0×108、≥1.0×108组分别占 6.69%、25.54%、68.07%和 6.56%、27.57%、65.86%,分娩前 HBV-DNA<2.0×106IU/mL 所占比例分别为 99.13%和 9.26%。2 2016~2018年HBsAg阳性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率为27.16%,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率为75.10%。使用LdT、TDF、LAM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各占64.18%、34.60%、1.22%。TDF使用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760.34,P<0.001)。孕中期、孕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者分别占77.13%和20.30%。使用医疗保险、新农合、自费方式进行支付的高病毒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率分别为77.49%、68.75%、70.48%,使用医疗保险进行支付的孕妇抗病毒治疗率高于新农合和自费支付方式的孕妇抗病毒治疗率(χ2=6.43,P=0.011;χ2=8.15,P=0.004)。高病毒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时间中位数11周,病毒载量下降中位数为1.0×104IU/mL。3 HBsAg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组、未抗病毒治疗组所生婴儿性别、身长、体重、Apgar评分、出生缺陷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孕妇分娩前HBV-DNA载量(IU/mL)<1.0×102、1.0×103~、1.0×104~、1.0×105~、1.0× 107~、≥1.0×108组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24%、0.59%、0.50%、0.60%、5.00%、7.01%。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组、未抗病毒治疗组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分别为 0.70%、6.67%(χ2=26.69,P<0.0001)。4 与HBV-DNA为阴性的孕妇相比,HBV-DNA≥2.0×106IU/mL孕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OR值为13.54(95%CI:2.50-73.37);尚未发现HBV-DNA<2.0× 106IU/mL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HBsAg阳性孕妇孕期管理应重点关注高病毒载量尤其是HBV-DNA≥1.0× 107IU/mL的孕妇;高病毒载量孕妇通过抗病毒治疗分娩前HBV-DNA大多降至2.0×106IU/mL以下;妊娠期和分娩前HBV-DNA载量及HBeAg滴度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妊娠期HBV-DNA载量随HBeAg滴度升高而升高。2 HBsAg阳性孕妇妊娠期抗病毒治疗使用药物以TDF和LdT为主,TDF使用率逐年上升,治疗时机集中在24~28周,使用医疗保险支付可提高孕妇抗病毒治疗率。3 孕期抗病毒治疗可显着降低孕妇HBV-DNA载量,结合HepB和HBIG联合免疫可显着降低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且对胎儿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抗病毒治疗对孕妇HBeAg阳性率影响较小。4 HBV-DNA载量是影响母婴传播阻断的重要因素,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随孕妇分娩前HBV-DNA的升高而升高,妊娠期HBeAg状态同样值得关注。

范晶华[2](2019)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前期研究聚焦早期准种变化对短期(一般3年或以下)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本研究前瞻性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长期(近10年)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抗病毒治疗关键时间节点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异质性及其进化机制,进一步明确抗病毒治疗效果差异的病毒学机制。[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纳入107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开展为期111.83月的前瞻性、开放性、观察性的真实世界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和非恩替卡韦组(治疗药物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每24~48周进行一次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生化及血清学应答情况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第一部分的2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HBV准种研究。首先,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三组间无配对关系),即未治疗组、治疗1年组和治疗10年组(病毒学突破组),分别取不同时期的患者血清进行HBV准种研究。对于治疗1年组,我们根据患者治疗1年以后病毒应答的时间情况,分为A组(1年<HBV应答时间<3年)和B组(3年<HBV应答时间<6年)。采用PCR产物克隆测序的方法对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区准种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点的HBV准种差异,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1年时HBV准种的特征与之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及RT基因的准种进化规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一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抗-HBs共存的HBV准种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比较及荟萃分析。[结 果]第一部分:经过长期NAs抗病毒治疗,HBVDNA的对数值(log10 IU/mL)治疗后降为 1.28(1.28,1.40)IU/mL 低于治疗前的 6.92(5.06,7.89)IU/mL(P<0.05),恩替卡韦组较非恩替卡韦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随访结束时,病毒学突破人数为28人,突破率为26.17%,恩替卡韦组与非恩替卡韦组无差异(P>0.05)。治疗1年时HBV DNA不可测为病毒学突破的保护因素(HR=0.235(0.103,0.538),P<0.05)。67.9%患者 HBsAg 定量低于 1500 IU/ml,6.54%(7例)患者HBsAg消失并于治疗24~48周时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消失率为 71.21%,血清转换率为 40.91%。患者HBeAg消失与基线HBV DNA、ALT水平、HBV DNA转阴时间无关(P>0.05)。6 例患者(5.61%,6/107)发生恶性肿瘤,其中 3 例(2.80%,3/107)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均为恩替卡韦治疗患者。APRI指数治疗后为 0.44(0.31,0.56),低于治疗前 1.05(0.53,1.75)(P<0.01),随访结束后患者肝硬度值为4.9(4.0,6.2)KPa。第二部分:我们采用24例慢乙肝患者451条HBV RT克隆序列用于下游分析,研究不同抗病毒效果患者的病毒学机制,结果如下:1.A组40%(2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B组75%(6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治疗10年组50%(3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B组和治疗10年组均有50%的患者积累了插入、缺失或终止密码子突变。2.在RT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治疗1年组的复杂度均显着高于未治疗组(P<0.05),而且治疗1年或10年组的平均遗传距离均显着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RT基因的核苷酸水平,A组复杂度(Sn=0.9734)均显着高于 B 组(Sn=0.8875,P=0.0393)和治疗 10 年组(Sn=0.8524,P=0.0141)。A组和B组的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目及平均非同义替换数目水平相当,均低于治疗10年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T基因的氨基酸水平,A组复杂度(Sn=0.8874)显着高于治疗10年组(Sn=0.7098,P=0.0473),但三组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无显着差异(P>0.05)。3.与治疗1年组(A组和B组)相比,未治疗组和治疗10年组的系统进化树具有较为简单的拓扑结构。治疗1年组(A和B组)平均枝长(0.0029±0.00029)显着大于未治疗组(0.0012±0.0003,P=0.0137)。A 组平均枝长(0.0028±0.0005)和 B 组的平均枝长(0.003±0.0004)均显着大于治疗10年组(0.002±0.0004)(P<0.001),但A组和B组的平均枝长差异不显着(P=0.6368)。4.我们对三组患者HBVRT的选择压力(ω=dN/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组患者HBV均经历了正选择,治疗10年组积累了更多的正选择信号。在基因型B、C及B/C中,三组患者具有相似的ω值分布趋势。在B/C基因型中,A组的选择压力(ω=0.296±0.0332)和B组的选择压力(ω=0.291±0.0469)没有差异,均低于治疗10年组(ω=0.5679±0.1722)。5.治疗1年时RT准种复杂度(核苷酸水平)与相应的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P=0.0163,R=-0.6493)。RT的准种复杂度(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相应的ALT 水平呈负相关(P=0.0437,R=-0.5661;和 P=0.0117,R=-0.673)。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和平均非同义替换数与相应的HBV DNA载量、ALT水平无统计学相关性。第三部分:本研究分析1例HBsAg和抗-HBs共存的基因型为Ⅰ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准种基因组特征,该病毒准种基因组具有高度复杂的准种异质性和高频的HBsAg突变,其中69%的克隆发生PreS缺失和HBsAg氨基酸变异。Meta分析结果表明,PreS缺失与HBsAg和抗-HBs共存具有相关性,总体风险估值为 4.09(95%CI(2.18,7.68))。[结 论]NAs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使患者不同程度获益,与HBV准种异质性密切相关。在抗病毒药物压力下,HBVRT准种的异质性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应答早晚有关,该基因的准种的高复杂度可能提示治疗应答佳。在治疗1年时,高复杂度的HBV准种,有利于HBV DNA和ALT水平下降,但低水平的ALT反而不利于HBVDNA清除。抗病毒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积累了较多的耐药突变、缺失、或终止密码子突变,提示这些突变不利于病毒学应答,可能与免疫逃逸有关。治疗10年组具有较为简单的进化模式与更多的正选择信号,提示这些变化可能与病毒学突破有关。个案HBV基因组准种分析与Meta分析表明,高频的preS1缺失,与HBsAg与抗-HBs共存相关。

陈意[3](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相关性及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我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完善该群体的特征资料,并以期为临床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高危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884例出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立432例感染HBV但并未发生PLC患者的对照组,收集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入院后治疗情况等资料。按HBV感染至发生PLC时所处阶段(单纯携带者/肝炎/肝硬化)、HBV DNA水平(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年龄(<40岁/≥40岁)、HBeAg状态(阴性/阳性)等方式根据需要分组。主要通过对884例HBV感染后PLC患者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研究,分析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该群体其它特征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版本。结果:884例HBV感染后PLC患者平均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携带者组、肝炎组、肝硬化组之间的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且比值逐渐增大,分别为2.5:1、3.5:1、8:1,有16.9%的HBV感染者未经过肝硬化期,直接由单纯携带者或慢性肝炎发展成PLC。研究组所有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多达12种,以“小三阳”最为多见,共552例(62.4%),其次为“大三阳”,217例(24.5%),第三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二项阳性60例(6.8%)。比较HBV-M与HBV DNA的关系,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小三阳”模式中HBV DNA高水平患者数量差异存在显着性(p=0.003),而“大三阳”模式中两者HBV DNA高水平患者数量差异不存在显着性(p=0.373)。研究组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0-59岁,共有293例(33.1%)。AFP平均值均在30-3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此后HBeAg阴性患者的AFP平均值逐渐呈下降趋势;HBeAg 阳性患者的AFP平均值总体也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在50-59岁年龄段时AFP平均值再次升高,随后继续下降。研究组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与“携带者→肝炎→肝硬化”这一肝癌发展过程基本一致,三组肝功能指标依次趋向恶化。分组分析肝功能指标,单纯携带者组中,年龄<40岁、年龄≥40岁两年龄段患者有5项指标:ALT、TBIL、GLB、ALP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炎组中,两年龄段患者有2项指标:GLB、AFP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中,两年龄段患者有3项指标:TBIL、ALB、GLB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患者共有259例,发生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者共有107例,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率为41.3%。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HBV DNA水平和是否最终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这三项与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相关(p均<0.001)。外科或介入治疗的术式选择对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并没有影响(p=0.63 8)。定性分析AFP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31.86,p<0.001,Cramer’s V=0.19,结果提示HBV DNA水平与AFP水平之间之间存在着弱强度正相关,HBVDNA低水平患者其AFP水平更倾向于阴性,HBVDNA高水平患者其AFP水平更倾向于阳性,HBV DNA中水平患者其AFP水平与HBV DNA无明显相关性。定量分析AFP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水平与AFP水平存在极弱正相关(r=0.190,p<0.001)。进一步分组分析显示年龄<40岁的单纯携带者组,其HBV DNA与AFP水平存在强正相关(r=0.631,p=0.028);年龄≥40岁肝炎组,其HBVDNA与AFP水平存在弱正相关(r=0.234,p=0.036);年龄≥40岁肝硬化组,其HBV DNA与AFP水平存在极弱正相关(r=0.106,p=0.017)。结论:(1)HBV感染者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及HBV-M模式均可发生PLC,应加强监测和早期预防;(2)应重视以下几类患者的PLC发生风险:①女性单纯携带者或女性肝炎患者②中老年单纯携带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改变时③HBeAb阳性患者④HBV感染者发生血清学转换后处于HBV DNA高水平状态;(3)HBV感染后PLC患者评估病情应重视ALB、GLB这两项指标;(4)年龄小、HBV DNA低水平、进行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是HBV感染后PLC患者中发生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3个影响因素。不同的外科或介入治疗干预类型对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并没有影响;(5)HBV感染者HBV DNA与AFP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特别是对于青中年单纯携带者,HBV DNA水平与AFP水平之间呈强正相关。可以通过HBVDNA的水平大致评估PLC的风险,用于早期发现PLC患者。

王彦[4](2018)在《我国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和病毒分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卫星病毒,必须在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包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HDV的感染能够引起非常严重的肝脏损伤,加速肝脏的疾病进展,提高肝硬化、肝脏失代偿、肝癌甚至死亡的风险。乙肝疫苗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HBV的感染率,减少HBV感染者,从而降低HDV的感染流行,但近几年国际研究显示,HDV的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的HBV感染人群中显着高于单独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人群。目前,我国HBV处于中度流行,有超过9000万人为HBV慢性感染者,并且部分地区HIV疫情严重,截止2017年11月30日,已报告我国存活的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约 75 万人,调查显示有 6.3%-10.9%的HIV感染者合并HBV感染,HDV感染会加重肝脏损伤。因此,有必要对该部分人群进行HDV的感染情况调查,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HDV.的流行。本研究将对我国慢性HBV感染和HIV/HBV合并感染者进行HDV感染情况调查,评估感染相关风险因素,分析HDV、HBV和HIV-1主要流行基因型及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我国HDV流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基于Taqman探针和实时定量PCR的技术,建立双靶向HDV核酸检测的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HDV国际标准品对该方法进行评价。从全国七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医院采集慢性乙肝肝炎患者样本3000人份,其中HIV/HBV合并感染者样本759人份,对感染者的临床信息和人口学信息进行收集。采用HDV抗体和核酸的检测方法,对收集的样本进行HDV筛查,调查我国不同地区和人群中HDV的感染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HDV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肝脏疾病进展的影响。对HDV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血清/血浆样品进行HDV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获得HDV全基因组序列;对采集的样本HBV S区基因片段和HIV pol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三种病毒的感染模式以及分子病毒学特征。研究结果一、HDV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建立了双靶向HDV核酸检测的方法,经WHO HDV国际标准品评测,最低检出线为575 IU/ml。本研究建立的HDV核酸检测方法能够用于中国地区HDV流行毒株的检测,与HDV抗体检测方法相结合,可用于中国临床中HDV的筛查和HDV感染者中HDV病毒活动性监测。二、我国七个省市自治区HDV的感染情况调查本研究中七个省市自治区均存在HDV的感染,总体的感染率为2.63%(79/3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HDV感染相关的因素为HIV的合并感染和研究地区,HDV的感染率在HIV/HBV合并感染人群中显着高于HIV阴性人群(aOR=9.61,95%CI:5.06-18.27),相对于北京市研究现场,四川省研究现场的HDV的感染率显着增加(aOR=11.10,95%CI:3.73-33.08)。本研究中,我国不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DV感染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四川研究现场HDV的感染率最高,为13.88%,并且显着高于其他六个研究现场:其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现场,HDV的感染率为5.32%,广东省研究现场HDV感染率为2.4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和云南省四个研究现场HDV感染率较低分别为0.88%,0.50%,0.48%和 0.45%。本研究发现HDV感染者与非HDV感染者之间,肝脏疾病临床指标具有显着差异,在HDV感染人群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总胆红素水平升高的人群比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epatitis Be antibody,HBeAb)阳性的人群比例显着高于非HDV感染人群。说明HDV的感染对肝脏细胞造成了损伤,同时对乙肝病毒的复制产生了负性影响。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四川省研究现场HDV感染的相关因素除HIV的感染外,还包括性别因素,HDV感染率在男性人群中高于女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现场,与非静脉吸毒者相比,HDV感染率在静脉吸毒者中显着增加(aOR=31.83,95%CI:4.71-215.09)。在HIV/HBV合并感染者人群中,相对于新疆研究现场,四川研究现场的HDV感染率显着增加(aOR=20.67,95%CI:2.56-166.70),且四川研究现场HDV感染率显着高于其他研究现场;在非HI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相对于新疆研究现场,广西研究现场的HDV感染率显着增加(aOR=16.74,95%CI:2.50-112.01)。但与广东省和四川省研究现场差异不显着。三、我国七个省市自治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DV、HBV和HIV-1分子病毒学特征本研究共获得HDV全基因组序列20条,经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中国HDV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包括HDV-1型和HDV-2a型,其中,在HDV感染率最高的四川地区,HDV的主要流行基因型为HDV-2a型。本研究共获得HIV-1 pol基因序列236条,HIV-1的主要流行亚型为CRF07BC,CRF01AE 和 B’,其次是 CRF08BC,CRF6701B,CRF57BC,CRF65cpx,CRF68-01B。另外,在北京和四川研究现场出现了新的重组型。北京研究现场HIV-1的主要流行亚型为CRFO1AE(51.61%),CRF07BC(31.18%)和 B’(10.75%);四川研究现场 HIV-1 的主要流行亚型为CRF07BC(92.5%)和CRF01AE(3.75%);广东省研究现场HIV-1的主要流行亚型为 CRF07BC(46%),CRF01AE(22%)和 CRF5501B(16%)。本研究共获得790条HBVS区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HBV的基因型为HBV-C型(52.03%),HBV-B 型(28.86%),HBV-D 型(18.10%),和 HBV-I 型(0.25%)以及6例新的重组基因型。在各研究现场之间HBV基因型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北京、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现场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现场以HBV-B型为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现场以HBV-D型为主(约占84.11%),四川省研究现场HBV-B型和HBV-C型均为主要的流行基因型,另外还存在两例HBV-Ⅰ型。本研究中HD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以HBV-B型和HBV-C型为主,HDV/HBV/HIV合并感染者中,HIV的基因型为CRF07BC,但HBV基因型和HIV基因型在HDV感染者中的分布与HDV阴性人群没有明显差异,均属于当地主要的流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建立了 HDV核酸的检测方法,经WHO国际标准品评价后,最低检测线为575 IU/ml。近几年,首次对全国七个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HIV/HBV合并感染者中HDV感染情况调查,发现HDV在我国整体为低流行趋势,但是四川省研究现场的HIV感染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静脉吸毒者为HDV感染的高危人群。本研究也发现HDV的感染可能会对肝脏细胞产生损伤,加重疾病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中的疑似HDV感染进行HDV的筛查,及时指导临床用药。对于我国四川研究现场(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现场需要提高HBV疫苗的覆盖率,特别是HIV阳性的人群和静脉吸毒人群,降低HBV的感染率,提高HDV的预防和控制。本研究为中国大陆地区对HDV流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王宇婷[5](2018)在《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保护效果及疫苗接种人群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探讨》文中认为背景:2006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率为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8%),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bodiesagainsthepatitisCvirus,anti-HCV)阳性率(0.53%)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3%)。明确北方地区HBV感染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中的病因权重,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病因学预防措施。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中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启东乙肝干预研究(Qidong Hepatitis B Intervention Study,QHBIS)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在江苏启东县于1983-1990年,国际上乙肝疫苗上市后立即进行的一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当时我国农村地区尚无乙肝疫苗使用。疫苗接种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剂5μg血源性乙肝疫苗,此后的1月龄和6月龄分别注射第2、3剂乙肝疫苗(每剂5μg)。对照组新生儿在10岁前均未接种乙肝疫苗。2000年6~7月期间,启东CDC对该地区1986年以后出生的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包括1986-1990年出生的对照组人群),按照0-1-6免疫程序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并对新生儿期接种了乙肝疫苗的人群(1986-1990年出生的疫苗组人群)进行了 1针10μg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分别在1996-2000年(研究对象10~11岁)和2008-2012年(研究对象19~28岁)对上述研究人群进行了两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在2008-2012的队列人群核对中,确认共计41 182名新生儿被纳入疫苗接种组,其中40211人(97.64%)完成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同期出生的41 730名新生儿被纳入对照组,在新生儿期未进行任何干预。在研究对象10~14岁时,对照组23 368人(58.1%)补种三针乙肝疫苗,疫苗接种组28 988人(72.1%)接受一剂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新生儿期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能有效预防儿童的HBV感染,但疫苗诱导的中和性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anti-HBs)阳性率在接种后10~15年逐渐下降。前期研究发现,在HBsAg(+)母亲所生儿童在10~14岁接种一剂10μg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可使成年期慢性HBV感染风险降低34%。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地区肝癌患者中HBV或HCV感染的病因权重。明确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以及10岁后儿童疫苗补种对成年人群肝癌及其他终末期肝病的预防效果。分析母亲HBsAg携带状态不同的新生儿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在10~14岁时接受一剂10μg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对成年期慢性HBV感染的保护作用,并对HBsAg(+)母亲所生高危儿童的乙肝疫苗加强免疫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0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并经过病理学确诊的PLC2 172例。由电子病案系统导出其基本信息,HBsAg、HBV 核心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HBV core antigen,anti-HBc)和 anti-HCV 检测结果。对部分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样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并对HBV PreS-S区或HCV C/E1及NS5B区进行扩增测序,用以分析HBV或HCV的基因型别。将QHBIS研究人群随访数据更新至2016年12月31日,通过肿瘤登记、全死因登记及病历资料回访和家庭随访等方式,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肝癌发病死亡数据,及其他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死亡情况。分析不同时期乙肝疫苗接种对成年期肝癌和其他终末期肝病的保护效果。纳入QHBIS疫苗接种组中,儿童期免于感染(10岁时的血清学检测为HBsAg(-)),且成年期(23~28岁)也进行了血样采集的研究对象,共计9 793名。其中7 414名在10~14岁时接受了一剂10μg的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我们对其成年期血样进行HBV感染标志物检测,对疫苗接种组青春期后发生的慢性HBV感染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并进行HBVPreS-S区扩增测序,分析HBV基因型别分布和PreS-S区突变情况。对高危儿童的加强免疫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将两种加强免疫策略作为研究策略,策略-1:HBsAg筛查阴性者,接种一剂10μg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2:HBsAg与anti-HBs筛查均阴性者,接种一剂10μg乙肝疫苗加强免疫,以当前实施的不筛查,不加强免疫作为对照策略。构建决策树-Markov模型,在10万名出生于HBsAg(+)母亲的10岁儿童中,模拟加强免疫实施过程和HBV感染后的疾病进程。利用多个疾病结局指标进行模型验证。从社会角度进行成本计算,以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作为健康效用值指标,通过计算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s,CERs),进行策略间的比较。结果:在2 172例病理学确诊的PLC中,1 823例(83.9%)为HCC,238例(11.0%)为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HBV 单独感染的 HCC 共计1 567 例,占全部 HCC 的 86.0%,包括 1 331 例(73.0%)HBsAg(+)&anti-HBc(+)&anti-HCV(-),和 236 例(12.9%)HBsAg(-)&anti-HBc(+)&anti-HCV(-)。单独 HCV 感染的 HCC 仅 46 例,占 2.5%(46/1 823)。在 331 例(18.2%)HBsAg(-)&anti-HBc(+)的HCC病例中,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0%。在单独HBV感染的HCC中,HBV-C2是主要基因型(占94.4%)。而在单独HCV感染的HCC中,HCV-1b是主要的基因型(占72.1%)。在QHBIS中,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PLC发病例数分别为4例和17例,新生儿期乙肝疫苗接种对33岁以下人群PLC发病的保护率为79%(95%CI:36%-93%),对终末期肝病死亡的保护率为68%(95%CI:25%-87%)。在研究人群26~33岁时,尚未观察到10~14岁时的乙肝疫苗补种对33岁以内PLC发病和终末期肝病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在9 793例QHBIS疫苗接种组10岁时HBsAg(-),成年期也进行了血样采集的研究对象中,10岁至成年期间,共50例(0.5%,50/9793)发生慢性HBV感染。母亲HBsAg(+)携带状态(OR=12.56,95%CI:7.14-22.08)和儿童 10 岁时 anti-HBs 转阴(OR=1.84,95%CI:1.05-3.24)是成年期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10~14岁期间实施1剂10μg的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可显着降低母亲HBsAg(+)儿童慢性HBV的感染风险(Pfor trend=0.015),使anti-HBs转阴儿童成年后的HBsAg(+)率由7.21%下降到3.09%,但尚未发现加强免疫对母亲HBsAg(-)的儿童具有保护效果。疫苗接种人群青春期后发生的慢性HBV感染中,HBV-DNA复制更加活跃,但HBV基因型分布和PreS-S区突变情况,尤其是S区“a”决定基突变情况,均无明显改变,加强免疫也没有改变HBV基因型分布和PreS-S区突变情况。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与当前实施的不筛查,不加强免疫相比,策略-1与策略-2均可节约成本,CER分别为US$-6 996/QALY和US$-6 919/QALY。在策略-1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所有变量(包括加强免疫保护率、自然史参数、人群行为相关参数、成本和健康效用值等)取值单独改变时,CER均小于US$-5 000/QALY。即使在最不利于加强免疫策略的假设下,即所有参数同时取最不利于加强免疫策略的取值时,策略-1的CER升高到US$1 896/QALY,仍然小于2016年中国人均GDP(US$8 126)。结论:HBV感染是中国北方地区肝癌的主要病因,HBV隐匿感染在肝癌发生的作用不容忽视。新生儿期乙肝疫苗接种可降低青壮年PLC发病和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死亡风险。HBsAg(+)母亲所生儿童,在完成新生儿期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在青春期至成年期仍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10~14岁实施加强免疫对其青春期后的慢性HBV感染具有保护效果,并且是经济有效的,可考虑在HBV感染高流行区应用。

万志华[6](2017)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武汉市HBsAg阳性孕产妇HBV宫内传播的流行现状;识别和评估影响HBV宫内传播发生的因素,明确其关键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2.探讨产妇基因变异与HBV宫内传播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识别HBV宫内传播的易感基因及位点。3.探讨新生儿基因变异与HBV宫内感染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识别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基因及位点。4.探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HBV宫内感染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1.第一部分以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入乙肝母婴传播队列的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HBV宫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独立样本,检验、Pearsonχ2检验、趋势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HBV宫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2.第二、三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以81名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病例组,按照分娩年龄相同、产次相同和新生儿性别一致的条件,以1:2的比例选择162名同期未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利用 MiSeq 系统对产妇 LTβR/APOBEC3B、PD-1/PD-L1和TRAIL/TRAIL-R2通路上的关键基因与新生儿编码固有免疫反应中重要模式识别受体(TLR9、RIG-I、MDA5 和 cGAS)和关键衔接蛋白(MyD88、MAVS 和 STING)的基因的候选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χ2检验、趋势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决策树分析和累积效应分析方法对候选基因位点与HBV宫内感染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3.第四部分以第二部分的产妇和第三部分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计算表,分别对产妇和新生儿阳性基因位点与孕期HBeAg、分娩方式间的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在研究期间,共有969名孕产妇观察到HBV宫内传播结局,其中81名发生了 HBV宫内传播,宫内传播发生率为8.36%(81/96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HBeAg阳性(OR=2.31,95%CI:1.02-5.20)是HBV宫内传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剖宫产(OR=0.34,95%CI:0.19-0.58)与HBV宫内感染发生风险的降低显着相关;中(6.00-7.99log10 copies/mL)、高(≥8.00log10 copies/mL)水平HBV DNA的母亲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分别是低水平(<6.00 log10copies/mL)母亲的 3.21 倍(OR=3.21,95%CI:1.38-7.43)和 6.05 倍(OR=6.05,95%CI:1.91-19.15),趋势检验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产妇单位点与HBV宫内传播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孕期HBeAg和分娩方式后,与LTArs2239704GG基因型携带的产妇相比,该位点TT基因型携带的产妇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增加了 194%(OR=2.94,95%CI:1.03-8.41);加性模型结果显示,产妇每增加一个T等位基因的携带,其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上升66%(OR=1.66,95%CI:1.04-2.64);同样在加性模型下,产妇PDCD1 rs2227981和TNFRSF10Brs1129424位点每增加一个等位基因T的携带,其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将分别降低45%(OR=0.55,95%CI:0.32-0.95)和55%(OR=0.45,95%CI:0.21-0.98)。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产妇PDCD1 rs2227981、LTBRrs3759333和CD274rs822336间存在高阶的交互作用。累积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产妇 LTArs2239704、PDCD1 rs2227981 和 TNFRSF10B rs1129424间存在累积效应,携带2~3个危险基因型的产妇,其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是不携带危险基因型的4.38倍(OR=4.38,95%CI:1.68-11.44),趋势检验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新生儿单位点与HBV宫内感染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孕期HBeAg和分娩方式后,与MAVSrs3746661携带GG基因型的新生儿相比,该位点携带CG基因型和携带CG/CC基因型的新生儿,其HBV宫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 159%(OR=2.59,95%CI:1.37-4.90)和 151%(OR=2.51,95%CI:1.36-4.65);加性模型显示,新生儿MAVS rs3746661每增加一个等位基因C的携带和MAVS rs8126207每增加一个等位基因G的携带,其HBV宫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将分别上升 87%(OR=1.87,95%CI:1.16-3.02)和 84%(OR=1.84,95%CI:1.06-3.20)。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MAVSrs3746661和MB21D1 rs311678间存在交互作用。累积效应分析结果显示:MAVS rs3746661和rs8126207间存在累积效应,与不携带危险基因型的新生儿相比,携带1个危险基因型和2个危险基因型的新生儿,其HBV宫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分别上升了 180%(OR=2.80,95%CI:1.20-6.52)和 323%(OR=4.23,95%CI:1.71-10.43),趋势检验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2)。4.产妇 LTArs2239704、TNFRSF10Brs1129424 和孕期 HBeAg 间具有相加交互作用(AP= 0.75,95%CI:0.17-1.33;AP= 0.76,95%CI:0.21-1.30)。新生儿 MAVS rs8126207与分娩方式间既具有显着的相乘交互作用(Pmul=0.044),又具有相加交互作用(RERI= 2.03,95%CI:0.29-3.76;AP= 0.74,95%CI:0.33-1.14)。结论:1.武汉市HBsAg阳性孕产妇HBV宫内传播的发生率为8.36%;孕期HBeAg阳性和孕晚期HBVDNA高载量是HBV宫内感染发生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而剖宫产可能有助于降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风险。2.产妇 LTArs2239704、PDCD1 rs2227981 和 TNFRSF10B rs1129424 多态性与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具有显着的关联。3.新生儿MAVS rs3746661和rs8126207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具有显着的关联。4.产妇 LTA rs2239704、TNFRSF10B rsl129424 两个位点在修饰 HBV 宫内传播发生风险方面都与孕期HBeAg存在着交互作用;新生儿MAVS rs8126207在修饰HBV宫内感染发生风险方面与分娩方式存在着交互作用。

陈洁[7](2014)在《乙型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是否增加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以及母孕期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对新生儿HBV免疫应答有无影响。方法:本研究对674例母孕期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新生儿进行随访,包括母乳喂养儿491例和人工喂养儿183例。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接种过乙肝疫苗,416例(61.7%)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其中179例(26.6%)儿童的母亲孕期乙肝e抗原(hepatitisBe antigen,HBeAg)阳性。随访时采血检测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674例儿童(其中男童368例)随访时1-7岁(平均4.1 ± 1.7岁),其中17例(2.5%)HBsAg阳性,提示HBV慢性感染。母乳喂养组儿童慢性感染率为1.6%(8/491),低于人工喂养组儿童(4.9%,9/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3,P= 0.015)。母乳喂养组儿童的自限性感染率,即乙肝核心抗体(antibody against hepatitis core antigen,抗-HBc)阳性但HBsAg阴性,亦低于人工喂养组(2.0%vs.4.9%,P= 0.044)。其原因可能与人工喂养组儿童的母亲孕期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有关(52.5%vs.16.9%,P<0.001)。所有慢性感染儿童的母亲孕期HBeAg均阳性,提示孕妇HBeAg阳性是HBV母婴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进一步分析了 179例孕期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母亲不同喂养方式的子女HBV感染情况。83例母乳喂养的儿童慢性感染和自限性感染率分别为9.6%和6.0%,均与人工喂养组儿童(96例)的感染率相近(慢性感染率9.4%,P=0.952和自限性感染率8.3%,P = 0.553),其中两组孕妇HBV DNA水平相近(6.32 × 107 IU/ml vs.5.48 × 107 IU/ml,P=0.418)。Logistic 回归证实母乳喂养并不是HBV母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经免疫预防后,无慢性HBV感染的657例儿童抗-HBs阳性率为77.9%,抗体中位数浓度68.3 mIU/ml。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儿童随访时的抗-HBs阳性率(78.5%vs.76.4%,P = 0.580)和抗体水平(73.4mIU/ml vs.56.8 mI/ml,P=0.963)均无统计学差异。母孕期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儿童抗-HBs免疫应答情况亦相似。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经免疫预防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因此,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鼓励包括HBeAg阳性在内的HBV携带产妇对其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此外,尽管母孕期HBeAg阳性是HBV母婴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影响其新生儿抗-HBs免疫应答水平。第二部分: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目的:探讨在联合免疫预防情况下,剖宫产能否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本研究对江苏地区674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进行随访,随访时1-7岁(平均4.1 ±1.7岁),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357例(53.0%)和经阴道分娩317例(47.0%)。其中179例(26.6%)儿童的母亲乙肝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同时阳性。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接种了乙肝疫苗,416例(61.7%)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随访时采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分析新生儿免疫预防情况,并比较HBsAg阳性母亲不同分娩方式的子女HBV感染率。结果:674例随访儿童中,17例(2.5%)HBsAg阳性,提示慢性HBV感染;19例(2.8%)HBsAg阴性,但抗-HBc阳性,提示自限性感染。17例慢性感染儿童中,13例未使用HBIG或延迟接种乙肝疫苗,提示可能与免疫预防措施不当有关。剖宫产组和经阴道分娩组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和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24)。同样地,两组自限性感染率分别为2.2%和3.5%,亦无统计学差异(P=0.336)。进一步对179例孕期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母亲的儿童进行分析,包括剖宫产96例和经阴道分娩83例,其中两组母亲HBVDNA水平相近(6.18× 107 vs.5.99 × 107 IU/ml,P = 0.587)。剖宫产组儿童的慢性感染率和自限性感染率分别为10.4%和4.2%,均与经阴道分娩组相近(慢性感染8.4%,P=0.652和自限性感染10.8%,P=0.086)。另外,不论母孕期HBeAg阴性还是阳性,HBsAg阳性母亲不同分娩方式的子女抗体应答率和抗体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免疫预防后,HBV携带母亲不同分娩方式的子女感染率相似,说明剖宫产并不能减少HBV母婴传播。因此,对HBsAg阳性孕妇不应为阻断HBV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第三部分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对新生儿围产期结局及远期生长的影响目的:阐明母孕期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是否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或影响其子女远期生长。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2004年江苏地区380例HBsAg阳性和428例HBsAg阴性单胎孕妇的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以及有无早产、死胎或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先天性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对这些儿童进行随访,采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记录其生长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和一般健康状况。结果:HBsAgp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分别为3436.1 ± 388.1 g和49.8 ±2.4 cm,与 HBsAg 阴性组相近(体重 3466.4 ± 435.2,P=0.308;身长 49.9 ± 2.4 cm,P=0.769)。新生儿总体早产率为2.1%(17/808);HBsAg阳性组新生儿早产率略高于HBsAg阴性组(2.9%,11/380 vs.1.4%,6/4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两组死胎或死产(0.5%vs.0.2%)、新生儿死亡(0.5%vs.0.5%)和先天性畸形(0.8%vs.1.4%)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相近(P均>0.05)。Logistic回归证实母孕期HBsAg携带与不良妊娠结局无关(P均>0.05)。儿童5-7岁时,随访到271例(71.3%)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和297例(69.4%)HBsAg阴性母亲的子女。相似地,两组儿童随访时体重(22.7 ± 3.8 kg vs.22.7 ± 4.4 kg,P = 0.960)或身高(116.8 ±7.1 cm vs.117.0 ±9.8 cm,P = 0.860)亦无统计学差异。此外,随访时HBsAg阳性组有1例(0.26%)儿童诊断为脑瘫,而HBsAg阴性组有4例(0.93%)表现异常,包括1例智力低下、2例先天性聋哑及1例因新生儿肺炎而死亡。两组均无孕产妇死亡发生。结论:母孕期HBsAg携带并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或影响其子女的远期生长。第二章巨细胞病毒重组多肽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亲合力的初步评价目的:评价原核细胞表达的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重组多肽是否适合于检测CMV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亲合力指数(avidity index,AI)。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有CMV较强抗原性多肽基因序列的重组抗原克隆,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在此基础上,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多肽作为包被抗原,包括被膜磷蛋白pp150、pp28、非结构蛋白pp52和包膜糖蛋白gB,建立检测CMV特异性IgG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此方法检测200例血清样本,并与意大利进口 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选取与试剂盒检测符合率较高的重组多肽,在重组抗原ELISA基础上进行尿素变性实验,检测原发感染和潜在感染患者的血清,以判断其是否适合于CMV IgG AI的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 8种重组多肽的表达质粒,并获得了纯化的蛋白多肽,包括pp150/1(aa 1-555)、pp150/2(aa555-705)、pp150/3(aa862-1048)、pp150/4(aa 555-1048)、pp28(aa 1-191)、pp52/1(aa 297-434)、pp52/2(aa 1-434)和 gB(aa 552-635)。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时,与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126例阳性和74例阴性),重组多肽pp150/4检测时阳性符合率最高(90.9%),其次为多肽pp150/3(89.7%)、pp150/2(88.9%)和 pp150/1(80.2%),提示 CMV 抗原表位主要位于pp150的羧基端。此外,尽管重组多肽gB检测时阳性符合率较低(38.9,49/126),然而其检测时阴性符合率最高(98.6%,73/74),其次为重组多肽pp150/4(97.0%)、pp1 50/3(95.9%)、pp150/2(94.6%)和 pp1 50/1(89.2%)。进一步选取与试剂盒检测一致性较高的重组多肽pp150/2、pp150/3和pp150/4用于检测CMVIgG AI。以重组多肽pp150/4为例,在初步检测经进口试剂盒确定为原发感染的8例血清(AI值15.3-29.8)时,其中4例标本AI值>30%(39.0-60.4),与进口试剂检测值(17.2-26.2)不相符。而检测7例明确为潜在感染的血清(AI 59.6-92.3)时,其中2例AI值分别为22.9和25.1,提示原发感染,与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并不一致。同样,重组多肽pP150/2和pp150/3检测的AI值与进口试剂盒检测值亦相差较大。结论:高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pp150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利用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检测CMV特异性IgG抗体。然而,根据重组抗原pp150检测的CMV IgG AI值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感染状态,因此并不适合于CMV特异性IgG抗体亲合力检测。

张磊[8](2013)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目的:了解我国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流行情况并采取阻断措施。方法:2008-2013年,在湖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广东省进行多中心调查,对各地孕产妇开展HIV、HBV、梅毒的筛查。结果:103174名孕产妇进行三种疾病的筛查,HIV、HB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4%、5.97%、0.55%。HBV阳性率最高,显着高于HIV及梅毒,P=0.000。不同地区HBV的流行率差别较大,广东最高(8.51%),湖北次之(6.57%),新疆伊宁(4.34%)及山西(4.17%)较低。2011-2013年,新疆伊宁及湖北通城HB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多中心大样本筛查表明孕产妇HIV、梅毒感染率较低,但HBV感染率较高;中国不同地区孕产妇HBV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应继续加强孕产妇三种疾病的筛查,对流行严重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母婴阻断及随访,探索潜在原因,降低流行率。第二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HBV免疫阻断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母婴阻断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8年-2012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Ag筛查;对湖北省及山西省部分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筛查孕妇103174名,HBsAg阳性6156例,阳性率5.97%。随访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3%(40/1202),HBeAg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9.3%。免疫阻断失败婴儿的母亲均为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母亲HBeAg阴性或HBV DNA<6log10copies/ml,其婴儿均未观察到免疫阻断失败者。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乙肝疫苗组免疫阻断失败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16.9%vs7.9%,P=0.021); HBe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未注射HBIG者,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10.3%vs9.0%,P=0.685);HBeAg日性母亲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7.3%vs11.6%,P=0.128); HBe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无显着差异(9.5%vs9.2%,P=0.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在HBeAg阳性母亲组中,母亲年龄<28岁及婴儿仅注射乙肝疫苗为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仅采用乙肝疫苗的婴儿,顺产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剖宫产组;顺产组及母乳喂养组中,仅采用疫苗组HBV母婴传播率显着高于联合免疫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目前我国孕产妇HBsAg阳性率5.97%,HBV母婴阻断失败率为3.3%。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应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联合免疫的婴儿HBV感染率不受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影响。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单纯注射疫苗未发现HBV感染者;为节约血制品的使用,这一人群是否可不注射HBIG,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20年,目前对乙肝母亲的婴儿普遍采取免疫措施,此种情况下了解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HBsAg阳性母亲婴儿的HBsAb转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分析高危婴儿HBV免疫阻断效果并探索更加合理完善的HBV免疫及监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湖北省及山西省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8-12月龄婴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 HBeAg, HBeAb, HBcAb)及HBV DNA检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2008年-2012年,随访乙肝携带孕妇及其8-12月龄婴儿1202对,婴儿HBsAb阳性率82.2%(988/1202)。婴儿HBsAb转换率与母亲HBeAg阳性、HBV DNA滴度、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为影响HBsAb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调查提示,HBsAg阳性孕产妇婴儿HBsAb转换率为82.2%,母亲年龄>30岁,母亲孕期注射HBIG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影响婴儿HBsAb转换。对完成免疫接种的婴儿及时检测HBsAb,对未感染HBV亦未产生HBsAb的婴儿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有利于提高免疫预防效果。第四部分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目的: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HBV传播且导致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母婴传播。本文旨在探讨胎盘对HBV的屏障作用,HBV血清标志物通过胎盘后的动态变化,分析免疫阻断失败者HBV母婴传播发生的时机及其原因。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及山西省有关医院428对HBV携带母亲、其新生儿及8-12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新生儿采集股静脉血(femoral vein blood, FV)301例,采集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127例。所有标本作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阳性例数与母亲阳性例数比较分别为:35.7%,94.8%,14.0%,新生儿HBsAg、HBeAg、HBV DNA滴度均显着低于母亲,新生儿HBeAb及HBcAb阳性数与母亲比较分别占95.5%,99.1%,滴度与母亲比较无显着差异。随访时HBsAg、HBeAg、HBV DNA、HBeAb及HBcAb转阴率分别为88.1%、88.7%、64.3%、80.9%及47.5%;未观察到HBeAg-HBeAb转换现象。17例8-12月龄婴儿感染HBV,免疫阻断失败率4.4%,其母亲均HBeAg阳性且HBV DNA≥6log10copies/ml。4例出生及随访时HBV DNA均大于6loglocopies/ml,提示宫内感染;6例出生时HBV DNA低滴度,8-12月后转为高滴度,考虑分娩期或妊娠晚期感染;7例出生时HBV DNA阴性,随访转为阳性,其中6例为人工喂养,提示分娩期感染。新生儿股静脉血及脐带血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表明,各标志物胎盘通过情况及随访转阴率均具有一致性。结论:胎盘存在对HBsAg, HBeAg及HBV DNA不同程度的屏障作用。当前的免疫预防措施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宫内,但更多数发生在分娩阶段,母亲高病毒载量可能是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新生儿做单次HBsAg, HBeAg, HBV DNA检测一般不能确定或排除母婴传播。股静脉血及脐带血均可作为常规采集方式。第五部分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目的:中国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其覆盖率逐年增高。但部分婴幼儿接种疫苗后未产生HBsAb,存在潜在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未产生HBsAb可能与遗传及疫苗质量有关;母亲HBsAb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是否可影响婴儿按0,1,6接种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方法:2011年-2013年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部分医院的孕产妇、新生儿及7-24月龄婴儿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检查。结果:检测孕妇6899名,HBsAb阳性3883例,阳性率56.3%。脐血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中位数滴度为404.6IU/L vs母亲HBsAb中位数滴度381.2IU/L,P=0.527。母亲HBsAb<500IU/L组,婴儿HBsAb阳性率90.4%,显着高于母亲HBsAb>500IU/L组80.2%,P=0.003。母亲≥500组,婴幼儿HBsAb阳性率80.2%,低于母亲10-500组(90.5%)及<10组(90.3%),P=0.011。母亲HBsAb滴度最高组(>500)其子女HBsAb滴度最低,母亲HBsAb平均滴度最低组(<10IU/L)其子女HBsAb滴度最高,母亲HBsAb滴度10-500组,其子女滴度居中,三组子女滴度具有显着差别(P=0.020)。母亲HBsAb高滴度组,婴儿HBsAb无应答率显着高于母亲HBsAb低滴度组。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1针乙肝疫苗后,1月后随访均产生高滴度抗体。结论:HBsAb胎盘通过率为94.2%,其滴度在新生儿中不低于母亲。母亲HBsAb滴度高者,新生儿HBsAb阳性率及其滴度均较低。未产生抗体婴儿补种乙肝疫苗后均产生高滴度抗体,提示母亲HBsAb对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第六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目的:中国为乙型肝炎流行严重地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但父亲感染HBV是否会以垂直传播的方式传给子女,尚没有足够循证医学证据。方法:2008-2012年对湖北省、山西省的HBsAg阳性父亲进行调查,配偶均为非乙肝患者,所有婴儿均接受3次乙肝疫苗接种,于8-24月龄时随访。所有对象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vb、HBeAg、HBeAb及HBcAb)。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共随访233对HBsAg阳性父亲及其1-2岁子女,未发现子女HBsAg阳性者。父亲HBeAg阳性率为38.2%,HBV DNA阳性率为59.4%。HBeAg阳性父亲组,其HBV DNA拷贝数显着高于HBeAg阴性父亲组。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母亲HBsAg阴性的前提下,感染HBV父亲一般不会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染婴儿。

吕静静[9](2013)在《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目前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范围内,76%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集中在亚洲:在中国,乙肝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全国大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2000万例。乙肝具有感染率与发病率高、慢性迁延和不良转归比例高等特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其不良转归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肝癌等,可统称为乙肝相关疾病,给病人、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感染成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目前世界上仍无完全治愈乙肝的特效药物,接种乙肝疫苗则成为预防和控制乙肝、降低该类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有效手段。国内外研究表明:决策树模型用于乙肝疫苗策略优化,具有简捷、直观、多元和量化等特点,辅以卫生经济学相关指标易被理解和接受。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则是模拟疾病慢性演进的复杂过程,我们可通过建立不同干预措施的Markov模型,进而估计不同干预措施下研究对象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或费用,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经济学评价研究。建立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进行经济学评价在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但在国内,此类研究刚刚起步。中国自1992年制定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规范,2002年起,乙肝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5年6月1日起,实现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免费。经过多年来的推广和实施,中国人群HBsAg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至2006年的7.2%,乙肝疫苗接种成效显着。新近获批的新生儿用10μg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简称重组乙肝疫苗)开始大批量生产,且价格略高于5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Ag, Anti-HBs)低无应答率远远小于5μg重组乙肝疫苗,在策略政策调整前,如何合理、定量的评价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效益成为决策者关注的一大问题。国内研究大多粗略而简单,笔者曾全文浏览1991年至2011年国内发表的50多篇中文文献后发现,所用模型全部为决策树模型,而此种模型无法处理乙肝及其相关疾病进展的复杂状态,方法简单,参数设置粗略,也不是世界各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的通用方法。本研究从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调查入手,利用其提供的感染成本参数构建适用于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对现有及可能的优选接种方案进行评价,进而优选、评价重要的接种方案,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总的目的:通过较合理测算山东省HBV所有感染状态经济负担,利用其提供的感染成本参数,构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定量评价不同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具体研究目的为:对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住院病人及社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携带者两个角度进行调查,从直接、间接、无形经济负担三方面测算其经济负担,为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提供有效的感染成本参数;依据决策学分析基本原理和乙肝感染的慢性转归特征,结合现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构建山东省新生儿队列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定量评价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对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灵敏度分析和阈值分析,从成本效益角度,回答山东省新生儿目前实施的5μg重组乙肝疫苗是否需要调整,如果是,调整至哪种策略较合理。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山东省2010年的新生儿出生队列。研究方法1.经济学评价模型及方法将新生儿队列在母亲筛检后接种、不筛检直接接种和不接种策略下,直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或是乙肝病毒感染,或是乙肝疫苗保护,或是自然死亡)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测算,建立不同免疫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计算不同免疫策略的人均全部预期成本(包括感染成本、接种成本、筛检成本等)和人均全部预期效益,根据以上两个指标计算出不同接种方案的净效益(Net Benefit, NB)和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io, BCR)两指标。为评价各参数对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影响程度的大小,运用单项替代法对研究中主要参数加以变动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阈值分析,找出优选策略从一种转化为另一种时某一影响较大因素的阈值。2.资料来源及方法模型中的乙肝感染成本参数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慢性HBV携带者感染成本,采用和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方法,获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乙肝相关疾病的感染成本,其他参数为山东省数据或文献分析数据。乙肝相关疾病感染成本为病人的年例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和直接非医疗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住院费、治疗费、自购药费等;直接非医疗费用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和增加的营养费等: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无形费用测量采用表达偏好-条件估价法中支付意愿法和竞价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避免感染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而可能愿意支付金钱的数量。其他成本参数、疫苗相关参数、乙肝感染相关参数等主要取自山东省近期数据,个别参数为国家层面数据,或为文献分析数据。研究结果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策略2,即母亲筛检HBsAg和HBeAg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合用高价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阴性者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BCR为41.62,是3种策略中最高的;仅次于策略2,策略1,即直接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的BCR为2150;而策略3,即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的BCR最低,为15.06,表明接种3针5μg疫苗经济学上较10μg疫苗更不划算。若按山东省一年出生100万新生儿计算,使用3种策略均较不接种方案均可获得80亿元以上的净效益。若将现行的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调整为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从社会角度讲,该出生队列将节约348亿元的资源消耗,从卫生保健支付者角度,可节约2.44亿元;若调整为母亲筛检后接种,从社会角度讲,该出生队列将节约759亿元的资源消耗,从卫生保健支付者角度,可节约530亿元。灵敏度分析表明,乙肝病毒感染成本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和时,影响策略2BCR和NB的最大因素分别是乙肝疫苗接种率和贴现率,其次为HBV感染率、疫苗接种率等;影响策略1BCR和NB的最大因素分别是乙肝疫苗直接接种保护率(Vaccine Efficacy, VE,又称疫苗效力)和贴现率,其次为疫苗接种率、HBV感染率等。接种率小于50%时,策略1和策略2,其BCR和NB分别小于1和0。阈值分析结果,当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降至9590%以下时,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的效益成本比要略高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当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达到99.15%时,效益成本比高于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母亲未感染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降至97.70%时,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BCR低于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结论及政策建议结论:1)基于经济负担测算结果,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病人经济支出占据当年家庭收入与人均GDP的比例较大,经济负担颇为沉重。2)为切实降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济负担,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目前宜采用“母亲筛检HBsAg和HBeAg, 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HBIG,单阳和阴性者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适时采用“直接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3)灵敏度分析显示,疫苗接种率是影响策略BCR和NB的最大因素,疫苗保护率是影响BCR的较大因素。4)根据现阶段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的阈值分别为95.90%和99.15%,低于95.90%时,“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的效益成本比略低于“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高于9915%时,“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效益成本比高于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母亲未感染儿童疫苗保护率阂值为97.70%,低于此值“直接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效益成本比高于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5)本研究注重了模型参数的权威性,尝试将上限值和下限值引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将Meta分析结果用于模型,均提高了决策分析的可靠性和证据性。政策建议:1)针对乙肝相关疾病感染成本较高,从二级预防的角度,对携带者进行社区随访管理,防止其慢性进展和疾病转归;对慢性、重型病例及时、规范诊治,可延缓其恶性进展,进而降低经济负担。2)为根本降低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从一级预防的角度,可优先采用母亲筛检HBeAg和HBsAg后接种策略,适时采用直接接种高剂量重组乙肝疫苗策略;灵敏度分析提示我们,执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过程中,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以乡镇为单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保持并尽力提高接种率。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本研究设计较新颖,与成本参数取自文献的经济学评价研究相比,本研究成本参数及主要参数取自本省。从本省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济负担调查入手,测算该类疾病经济负担,基于所测算的经济负担数据确定山东省乙肝病毒相关感染成本参数,对山东省现行的新生儿5μg重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即将实施的新生儿10g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及其他可能优选策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2)本研究尝试从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三方面测算该类疾病的感染成本,不同于以往大部分基于直接费用的经济学研究,以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病人和社区HBsAg阳性者为调查对象,合理测算了乙肝病毒感染所有状态的感染成本。3)本研究联合运用决策树和马尔可夫模型,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决策者提供调整现有策略的循证政策依据。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现场调查方面:本研究在无形经济负担的调查中虽采用标准化的询问技巧,也遇到无法量化的调查对象,在计算时以量化结果的均数替代;因青岛市市北区和德州市乐陵市随访时拆迁、外出打工和拒绝调查者太多,造成社区HBsAg阳性者失访率太高,可能会影响其感染成本的测算结果;可能由于调查时间阶段较短造成个别感染成本均数不可靠,对结果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本研究建立的决策树-Markov模型是一个静态、确定、整体、封闭的模型。与动态模型相比,未考虑免疫屏障的作用,低估了免疫效益;灵敏性分析方面,参数取值未采用概率分布,与基于参数概率分布的分析相比,存在欠缺;与基于个体建立的模型相比,整体模型不能追踪个体的转归,仅采用年转归概率,因而无法反映个体转归的差异;与开放性模型相比,封闭模型忽略所模拟出生队列人群的进入和迁出,与实际情况稍有偏差。考虑免疫屏障作用并符合实际情况的动态模型的建立和评价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王梅颖[10](2012)在《夫妇双方乙肝病毒感染之亲子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夫妇双方均为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其亲子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型,为降低HBV亲子垂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前初诊检查的孕妇,其HBsAg或HBV-DNA阳性、丈夫HBsAg或HBV-DNA阳性并决定住本院分娩的家庭;夫妇双方知情同意参与有关血或精液(丈夫) HBVM及HBV-DNA载量和基因型检测;分娩前再次抽血确定:孕妇血清HBsAg阳性,并收集新生儿脐带血。入选的研究家庭有58个,排除因故未收集到脐带血,符合入选条件的家庭有46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M,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夫妇双方血清和精液HBV-DNA载量,型特异性引物和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测定乙肝病毒基因型。结果1.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45.7%(21/46)。经单因素分析,孕妇血清HBsAg阳性HBVM不同模式、孕妇血清HBeAg阳性、孕妇血清HBV-DNA阳性及其血清HBV-DNA载量、父亲血清HBsAg阳性HBVM不同模式、父亲血清HBeAg阳性、父亲血清HBV-DNA阳性及其血清HBV-DNA载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孕妇血清HBV-DNA阳性、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清HBV-DNA阳性伴父亲血清HBV-DNA载量未见交互作用(P>0.05)。夫妇双方血清HBV-DNA载量均与新生儿脐带血HBV-DNA载量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孕妇血清HBV-DNA载量在1000copies/ml,父亲血清HBV-DNA载量在10000copies/ml是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的最佳分界点,因为预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2.孕妇血清HBV-DNA载量与脐带血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脐带血HBV-DNA载量。3.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与脐带血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脐带血HBV-DNA载量。4.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与精液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精液HBV-DNA载量。5.孕妇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2.2%(24/46),父亲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9.6%(32/46),精液HBV-DNA阳性率为22.6%(7/31),均与抽血孕周无相关。6.脐带血HBVM检测HBsAg阳性率为34.8%(16/46),HBeAg阳性率为23.9%(11/46)。7.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产史,夫妇双方乙肝携带时间、一级家族史、肝功能、乙肝相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类似,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夫妇双方为HBV感染者,将23个家庭69份血清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基因型以B型为主,还有少量C型。9个家庭夫妇及其新生儿均为B型;10个家庭以父婴传播为主,其中7个家庭父婴均为B型,3个家庭父婴为C型;4个家庭以母婴传播为主,母儿均为B型。9. C型的父亲血清HBV-DNA载量高于B型。10.脐带血HBV-DNA阳性新生儿随访至第7个月时,阴转率为15.0%(3/20)。结论1.孕妇血清HBV-DNA阳性、父亲血清HBV-DNA载量是HBV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2.孕妇血清HBV-DNA载量与脐带血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脐带血HBV-DNA载量;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与脐带血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脐带血HBV-DNA载量;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与精液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精液HBV-DNA载量。3.孕妇血清HBV-DNA阳性伴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不增加HBV垂直传播的危险。4.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HBV不仅能通过母亲传给后代,而且能通过父亲精子传给后代,基因型以B型为主,还有少量C型。5. C型的父亲血清HBV-DNA载量高于B型。

二、9753名HBsAg、HBe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753名HBsAg、HBe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以医院为基础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及母婴传播阻断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内容与方法
    1 相关定义
    2 研究设计及现场确定
    3 研究对象
    4 调查方法和内容
    5 实验室检测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分析
    8 伦理审查
    9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HBsAg阳性孕妇基本信息及HBeAg和HBV-DNA分布情况
        1.1 HBsAg阳性孕妇基本信息
        1.2 不同干预措施、不同时期HBsAg阳性孕妇HBV-DNA分布情况
        1.3 不同干预措施、不同时期HBsAg阳性孕妇HBeAg分布情况
        1.4 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分布
        1.5 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孕妇的HBV-DNA分布
        1.6 妊娠期HBsAg阳性孕妇不同HBeAg滴度组HBV-DNA的分布
    2 HBsAg阳性孕妇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及其治疗效果
        2.1 抗病毒药物种类
        2.2 抗病毒药物使用时期
        2.3 医疗支付方式对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2.4 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有效性
        2.5 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不同抗病毒周期HBV-DNA降低情况
    3 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基本情况
        3.1 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基本信息
        3.2 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出生缺陷情况
    4 不同干预措施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4.1 不同时期、不同乙肝病毒载量孕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
        4.2 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婴儿感染模式及其母亲构成情况
        4.3 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影响因素
        4.4 高病毒载量孕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讨论
    1 HBsAg阳性孕妇HBeAg、HBV-DNA分布及其关系
    2 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
    3 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4 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因素
    5 实现消除乙肝母婴传播目标的可能性
问题与挑战
结论
建议
创新性和局限性
    1 创新性
    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孕晚期抗病毒治疗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及母婴传播阻断随访调查问卷(调查员自填)
个人简历
致谢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HBV RT区准种进化模式与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应答关系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HBsAg和抗-HBs共存乙肝病毒基因型Ⅰ感染者HBV准种特征及相关文献回顾Meta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准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相关性及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索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入选及排除标准
    2.2 数据收集
    2.3 分组及分析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HBV感染后PLC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比较
    3.2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M模式及与HBV DNA的关系
    3.3 HBV感染后PL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3.4 HBV感染后PLC患者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
    3.5 HBV感染后PLC患者AFP的年龄分布
    3.6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和AFP的关系
        3.6.1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定性水平与AFP定性水平的关系
        3.6.2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与AFP定量水平的关系
4 讨论
    4.1 HBV感染后PLC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比较
    4.2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M模式及与HBV DNA的关系
    4.3 HBV感染后PL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4.4 HBV感染后PLC患者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
    4.5 HBV感染后PLC患者AFP的年龄分布
    4.6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和AFP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我国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和病毒分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丁型肝炎病毒特性
2 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模式
3 丁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4 丁型肝炎病毒的流行
5 中国丁型肝炎病毒的流行
6 丁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部分 HDV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HDV核酸检测方法
    3.2 慢性HBV感染样本的HDV RNA检测
    3.3 慢性HBV感染样本的HDV抗体(IgG和IgM)检测
    3.4 HDV抗原基因的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我国七个省市自治区HDV感染情况调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
    2.2 入组标准
    2.3 研究材料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样本采集
    3.2 HDV的感染情况筛查
    3.3 HDV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3.4 HDV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
    3.5 HDV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我国七个省市自治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DV、HBV和HIV-1的分子特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的收集
    2.3 实验材料
    2.4 实验方法
    2.5 病毒基因组序列的鉴定
    2.6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病毒基因片段的扩增
    3.2 HDV基因组特征
    3.3 HIV-1基因序列特征
    3.4 HBV基因序列特征
    3.5 HBV与HDV相互作用区域氨基酸序列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保护效果及疫苗接种人群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与注解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中国北方肝癌中的病因权重 1.
    前言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中国肝癌高发区乙肝疫苗接种对肝癌和其他终末期肝病的预防效果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人群中实施青春期加强免疫对降低高危人群成年期慢性HBV感染风险的作用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中国农村地区母亲HBsAg阳性高危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成本效果分析 1.
    前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综述
    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情况 发表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6)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论文研究思路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HBV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产妇基因变异与HBV宫内传播的关联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生儿基因变异与HBV宫内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创新点和局限性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7)乙型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对新生儿围产期结局及远期生长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巨细胞病毒重组多肽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亲合力的初步评价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附件

(8)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流行的多中心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及相关危险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婴儿HBsAb阳转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胎盘对乙肝标志物的屏障作用及HBV母婴传播时期的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五部分 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第六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4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济负担(感染成本)研究现状
    2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及研究现状
    3 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及马尔可夫模型
    4 国内外研究的空白点及本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1 理论模型
    2 研究框架
    3 资料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肝病毒感染成本结果与分析
    1 社区人群HBsAg阳性者感染成本
    2 乙肝相关疾病病人感染成本
    3 不同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成本可靠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模型构建和参数确定结果
    1 HBV感染转归Markov模型
    2 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决策树-Markov模型
    3 参数确定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结果
    1 成本效益评价结果
    2 成本效益的灵敏度分析
    3 成本效益的阈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和政策建议
    1 方法学讨论
    2 研究结果讨论
    3 结论
    4 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
附录1 HBV感染者经济负担调查表
附录2-1 乙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负担调查表
附录2-2 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负担调查进度调查员控制表
附录3 山东省社区人群HBsAg阳性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附录4 山东各调查点乙肝相关疾病病人人口统计学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10)夫妇双方乙肝病毒感染之亲子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9753名HBsAg、HBeAg携带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医院为基础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及母婴传播阻断现状研究[D]. 张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D]. 范晶华.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2)
  •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相关性及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影响因素分析[D]. 陈意. 浙江大学, 2019(03)
  • [4]我国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和病毒分子特性研究[D]. 王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5]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保护效果及疫苗接种人群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探讨[D]. 王宇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6]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 万志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7]乙型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陈洁. 南京医科大学, 2014(06)
  • [8]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D]. 张磊. 武汉大学, 2013(05)
  • [9]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D]. 吕静静. 山东大学, 2013(10)
  • [10]夫妇双方乙肝病毒感染之亲子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型研究[D]. 王梅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9753 HBsAg和HBeAg携带者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