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术与核心

造林技术与核心

一、森林营造技术与核心(论文文献综述)

周婧[1](2021)在《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始终不停地向前迈进,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步向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种类繁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地域性特征鲜明的村落格局和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通过对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的系统分析研究,既能给乡土建筑的营造、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又对于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有极大意义。因此为了全面了解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的区域特征,通过分析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产生、分布及总体营造的布局特点,探索传统村落从选址到街巷院落的营造再到最后单体建筑的营造这一过程及其资源利用策略,从中挖掘传统村落营造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受到冲击的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为了探索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营造策略,前期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取了该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后期运用了归纳总结法、图表分析法、系统研究法、电脑软件模拟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通过对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总结出西坡传统村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环境下的营造策略及自然资源利用策略,揭示了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对于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本文研究的技术线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基本概况的分析和总结。介绍晋西地区和柳林县西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概况,研究其对传统村落营造的影响。总结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和类型特点、西坡村的现状分析。第二步是具体分析和关联性研究。在第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在沟壑地形条件下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和自然资源利用策略。即首先对其整体营造策略进行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对西坡村的村落整体营造、院落格局营造、建筑单体营造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策略进行研究,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日照、采光,风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西坡村营造策略的区域特点、表现特征、影响因素,从而探索出适合沟壑区村落在总体布局、功能组合、材料选择、建造方法和构造方式等方面的营造策略。第三步是探索当代环境下的保护发展策略。针对前述西坡村营造策略和自然资源利用策略中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对于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以期对山西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本课题旨在为沟壑区传统村落的营造、保护、传承、更新、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并将窑洞这种传统民居类型的营造技艺做保留和传承,给其他生土建筑的建造和保护提供借鉴方向,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使我国传统建筑朝着更生态、更科学、更蓬勃的方向发展。

王颢霖[2](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李昉芳[3](2021)在《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营造及传承研究 ——以泽州县南峪村为例》文中认为传统村落,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处于一个缓慢渐进式的适应进程中,社会、自然和礼法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核心思想,并且发展形成村落空间肌理均质、功能协调、空间紧凑的稳定状态。在中国传统的生态观中,“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认同和适应的过程,是既要顺应和尊重自然,又要改造和利用自然,同时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的过程。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已初步实现现代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例如怎样选择建筑形式,怎样利用先进技术,怎样体现传统文化等等。其核心原因之一即是在当代新技术冲击下,对新建造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忽视了对于传统村落营建智慧的传承和利用,从而产生了文化认同困惑。村落演变过程中的适应性是自发的,对于自然生态适应性营造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是对于客观现状的解读,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对于适应的再诠释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持续为理念、以适应性特点为发展基础的一种对于过程的诠释,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前者表现出一种时间维度上的静态结果,后者则表现出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地域特征相匹配的动态特征。通过将二者结合研究,生态适应性概念会成为新时期村落改造与设计的指南针,成为从总体目标到实施方法的转变关键。为达到研究目的,论文以实例选择——实态测量分析——环境营造策略——传承理论构建——传承方案研究五个步骤展开:第一步,通过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背景与特质进行了研究实例选择。在晋东南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适应性研究中,选取了典型的传统村落——南峪村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整体情况进行简要陈述和总结。第二步,分析了南峪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实测数据结果。通过对南峪村各项物理数值的统计与整理,对标国家现行各项环境评测标准,归纳了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下物理参量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步,探讨了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环境营造策略。此环节分析村落对于各项物理环境的认同和调整,提取其朴素的生态环境管理理念。第一、二、三步是对于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本体论的探索。第四步,确定了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传承方向。此环节首先总结了南峪村自然生态适应性传承的现实基础,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生态适应性传承应当具备的基本观念和相应的创作目标。第五步,提出了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具体的传承方案。此环节基于整体观、自然观和技术观对南峪村提出了保护发展方案,同时也提出了现代传承的方法启示和实践参考。第四、五步是对于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方法论的讨论。

李玉梁[4](2020)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居,作为人类生存文明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从最早的具有庇护功能的穴居、巢居,逐步发展成为了功能、形态、类型各异的居住形式,在其演化过程中既包涵时间维度的文化传承,又具有空间维度的形态衍生。将文化地理学介于建筑学进行交叉研究,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可以更为全面直观地展现传统民居在文化内涵下的形态分布、空间组合以及演化规律等。东北三省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域,在其独特的自然、历史、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传统民居,凝聚了人民朴素的劳动智慧和悠久的传统文化。基于文化地理学,该研究以东北三省现存的传统民居为对象,将其所得的传统民居的数据在清及清以前、民国、建国初期三个时间维度下,按其建筑形态进行空间分布的研究,总结各时间维度下的建筑类型分布特征。借助文化地理学理论,结合所形成的传统民居区划分布图,由文化景观的演化特征,来分析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的演化规律,并探索其内在的演化机制。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第一步针对东北三省现存的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整理传统民居的类型特征信息,将所得的904个传统村落的样本数据以时间为主体,进行东三省传统民居数据库的构建;第二步借助Arc GIS软件,以核密度分析的方法将所形成的数据库进行图示化表达,以建造年代为主体,建筑材料、墙体构造、屋面形式为主导文化因子,地理环境、民族形态为辅助文化因子,通过叠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等方法绘制清及清以前、民国、建国初三个时期民居分布的区划图册;第三步通过整合各时期的传统民居类型的分布特征,形成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总区划,研究其民居类型区划演变的基本规律,结合文化传播的形式及内容,总结东三省传统民居区划演化的内在机制,并探索其发展趋向,为今后的民居发展及建设提供启发。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东三省传统民居进行一体化考量,基于东北三省文化景观演化的整体性与相似性,从统一的角度进行传统民居类型的发掘和整理,充分展现了东三省民居独特的发展演变特征,同时借助文化地形学,对东三省传统民居进行了数据库的构建,形成了东三省传统民居演化的区划图册,对新时代东三省传统民居的研究、保护及新民居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刘文卿[5](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司道光[6](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杨洋[7](2020)在《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针对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现状及其营造技术的研究,在营造技术中着重于夯土部分研究,文章中大部分内容来自现场调研及工匠访谈,以此获得切实、可靠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文章目的是通过阐释和研究当地传统夯土民居的营造技术及对应的流程、风俗等内容,从而以全面的视角记录并促进其传承与发展。本文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将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的分布位置、状况及形制、装饰现状直观的展现出来,并根据民居内部有无天井将其形制归为两类,最后总结出其样貌与形式特征。现有对当地传统夯土民居的研究主要针对类似于“三坊一照壁”这类的典型合院民居,而对于占当地绝大多数的普通夯土民居的研究反而较少,因此,本文对后者的系统研究将显得十分必要。第二部分:通过对大理地区夯土民居活态化传承的典型村落——甸头村的传统夯土民居的动态建造图景的实地调研,以梳理总结出其营造技术构成、总体与各部分营造流程、以及仪式风俗流程。其中营造流程和仪式流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为了尽可能将其阐释完整,笔者采用持续追踪记录的方式还原当地传统夯土民居的生成建造机制。第三部分:通过梳理与总结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的现存问题及挑战,从而找出提升其各方面性能的具体策略,最终达到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的目的。目前关于大理传统夯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而本文独创性的在夯土墙性能优化方面,加入对使用最频繁的红土与黄土的粒径分析实验,从而提出优化建议;在传承夯土民居的部分加入自身所做的方案设计,直观的表明了优化思路并为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探索了道路。传统夯土民居目前正处于不利的发展状态,其中的营造技艺必然也会逐渐流失,与之一同流失的还包括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想尽办法将传统文化与智慧传承下去,不让它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楚东晓[8](2020)在《青海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 ——以兔儿干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药水河位于青海东部湟源县内,是黄河支流湟水的一级支流,同时该流域是河湟谷地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地区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点,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点,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分界点,也是藏文化与汉文化的分界点。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下,药水河流域产生并留存有许多富有当地传统色彩及地域文化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近年来青海省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实施,使得药水河流域内的乡村建设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的村落在更新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性指导和深入的研究,并忽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导致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被破坏,同时新建建筑缺乏地域特色,传统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进行研究,使其能够在大环境背景下实现有机更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的地域风貌,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青海省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为研究主体,以该流域内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兔儿干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的实地调研,运用聚落地理学理论、人居环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对传统聚落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以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成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对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的分布、分类特征以及传统庄廓民居的形成与演变因素进行研究,再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兔儿干村进行深入研究;在中观层面上对兔儿干聚落的选址、聚落空间格局、聚落的演变、聚落空间构成进行研究;在微观层面上对兔儿干村传统庄廓民居的院落空间、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与营造技术进行论述,希望对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的地域特色与其发展演变有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兔儿干聚落营建策略与价值体现,针对兔儿干村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保护、更新策略与措施。本文研究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理论上,对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研究可以对河湟地区传统聚落进行一个有益的补充;其次体现在实践上,论文在研究药水河流域典型案例的传统聚落与民居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策略与措施,为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具有参考性的科学指导思路和策略。

周成田[9](2019)在《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规划营造及海绵城市建设启示》文中认为在中国城市发展新时期,城市水文环境问题逐步凸显,生命、生态、财产受到很大的威胁。“海绵城市”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并被寄予厚望。海绵城市的建设旨在维持城市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从源头解决城市雨洪、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响应机制等社会焦点问题。青岛当前同样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如何经济、高效的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将是必然的选择。青岛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即发展较成熟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青岛园林绿地发展始于19世纪末德国占领时期,发展至今已逾百年。尤其是早期的青岛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德国殖民者以植树造林的方式,合理布局园林绿地,从而改善了城市水文环境。德占时期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带有明显的青岛地域特色。青岛海绵城市建设同样是要改善城市水文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对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规划布局和营造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为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对青岛老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发展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框架,然后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第二章,对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建设基础和发展研究,同时对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第三章,通过海绵城市的视角对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布局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规划布局、自然要素影响和林荫道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第四章,通过海绵城市的视角对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营造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德占时期园林绿地的建设技术,主要从树种选育、自然环境改善和政策管理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五章,总结并提出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张玉芹,张桂琴,宋加录[10](2018)在《“微课”资源在《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微课"资源是教育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便于传播,适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文章从高职《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资源的视角,阐述了传统教学资源的缺点,"微课"资源的优点、应用价值、"微课"资源在翻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促进教师合理利用优质"微课"资源实施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森林营造技术与核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营造技术与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1)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山西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研究
    2.1 晋西地区概况
        2.1.1 晋西自然环境概况
        2.1.2 晋西人文环境概况
    2.2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概况
        2.2.1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产生
        2.2.2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分布
        2.2.3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布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研究
    3.1 西坡村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地方资源
    3.2 西坡村人文环境概况
        3.2.1 历史文化背景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3 西坡村的现状分析
        3.3.1 村落周边环境
        3.3.2 村落道路交通
        3.3.3 公共服务设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沟壑地形下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的村落整体营造
        4.1.1 传统村落的理想选址
        4.1.2 西坡村的选址与演变
        4.1.3 西坡村总体营造布局
        4.1.4 西坡村街巷营造分析
        4.1.5 影响村落选址的因素
    4.2 中观视角下的院落格局营造
        4.2.1 西坡村院落构成概况
        4.2.2 西坡村院落形制及组合类型
        4.2.3 院落营造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4.2.4 西坡村典型传统院落营造分析
    4.3 微观视角下的建筑单体营造
        4.3.1 窑洞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4.3.2 西坡村窑洞的构成形式
        4.3.3 西坡村窑洞的朝向分析
        4.3.4 西坡村窑洞的营造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坡村的自然资源利用策略
    5.1 西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策略
        5.1.1 西坡村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5.1.2 西坡村土地利用现存问题
    5.2 西坡村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5.2.1 给水设施的利用
        5.2.2 排水设施的利用
    5.3 西坡村的日照采光利用策略
        5.3.1 实测样本概况
        5.3.2 实测数据分析
        5.3.3 实测所得结论
    5.4 西坡村的风环境利用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西坡村现状问题及分析
        6.1.1 传统风貌特色破坏
        6.1.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6.1.3 村落保护水平较低
    6.2 西坡村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6.2.1 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
        6.2.2 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
    6.3 西坡村的保护内容
        6.3.1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
        6.3.2 传统村落的价值特色
        6.3.3 传统村落的传承阻力
    6.4 西坡村的保护策略与保护规划
        6.4.1 西坡村的总体保护策略
        6.4.2 窑洞营造技艺保护策略
        6.4.3 西坡村的总体保护规划
    6.5 西坡村的发展规划
        6.5.1 村落发展定位
        6.5.2 村落产业规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研究的贡献与创新性
        7.2.1 研究方法方面
        7.2.2 研究对象方面
        7.2.3 研究内容方面
    7.3 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7.3.1 研究的评价
        7.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匠访谈信息表
附录B 营建工匠访谈内容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营造及传承研究 ——以泽州县南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进程的外部冲击
        1.1.2 传统与现代的新旧对立
        1.1.3 城乡人居环境的生态困境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传统村落
        1.2.2 晋东南山地
        1.2.3 自然生态适应性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4.3 研究方法
    1.5 国内研究现状
        1.5.1 针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
        1.5.2 针对晋东南传统民居的研究
        1.5.3 针对民居生态适应性营造技术的研究
    1.6 国外研究现状
        1.6.1 针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
        1.6.2 针对建筑适应性的研究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背景与特质
    2.1 晋东南地区概况
        2.1.1 晋东南地区自然概况
        2.1.2 晋东南地区人文概况
    2.2 研究样本选取:晋城市泽州县大箕镇南峪村
        2.2.1 南峪村自然景观环境特征
        2.2.2 南峪村整体风貌特征
        2.2.3 南峪村传统格局特征
        2.2.4 南峪村传统建筑特征
        2.2.5 南峪村历史环境要素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峪村自然生态环境实态分析
    3.1 南峪村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
        3.1.1 室外热环境实验理论依据
        3.1.2 室外热环境实验具体步骤
        3.1.3 室外热环境实验数据结果
    3.2 南峪村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3.2.1 室内热环境实验理论依据
        3.2.2 室内热环境实验具体步骤
        3.2.3 室内热环境实验数据结果
    3.3 南峪村室内天然光实测分析
        3.3.1 室内天然光实验理论依据
        3.3.2 室内天然光实验具体步骤
        3.3.3 室内天然光实验数据结果
    3.4 南峪村噪声环境实测分析
        3.4.1 噪声环境实验理论依据
        3.4.2 噪声环境实验具体步骤
        3.4.3 噪声环境实验数据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峪村自然生态适应性环境营造
    4.1 地形环境适应性营造
        4.1.1 村落与等高线的适应关系
        4.1.2 院落与街巷的适应关系
        4.1.3 院落与地形的适应关系
        4.1.4 建筑与接地的适应方式
    4.2 水环境适应性营造
        4.2.1 村落水环境的物质底板
        4.2.2 村落宏观水环境适应性营造与系统特征
        4.2.3 村落微观水环境适应性营造与具体呈现
    4.3 风环境适应性营造
        4.3.1 村落规划层面的风环境适应性营造
        4.3.2 院落布局层面的风环境适应性营造
        4.3.3 民居单体层面的风环境适应性营造
        4.3.4 细部构件层面的风环境适应性营造
    4.4 光环境适应性营造
        4.4.1 村落规划层面的光环境适应性营造
        4.4.2 民居组成层面的光环境适应性营造
        4.4.3 建筑构件层面的光环境适应性营造
        4.4.4 细部材料层面的光环境适应性营造
    4.5 热环境适应性营造
        4.5.1 围护结构的热环境适应性营造
        4.5.2 建筑形体的热环境适应性营造
        4.5.3 采暖方式的热环境适应性营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晋东南传统村落适应性传承方向
    5.1 南峪村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1.1 南峪村的挑战与发展困境
        5.1.2 南峪村的机遇与传统优势
    5.2 重视建筑的使用过程与弹性调控
        5.2.1 使用过程中的自发建构和人为建构
        5.2.2 “不完整”或“待续”的弹性调控
    5.3 动态开放的生态适应与评价体系
        5.3.1 动态开放的生态适应策略
        5.3.2 主观客观结合的评价体系
    5.4 宏观与微观相互融合的理论构建
        5.4.1 关于适应什么的宏观思路
        5.4.2 关于如何适应的微观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南峪村生态适应性传承方案探索
    6.1 基于整体观的适应性方案
        6.1.1 重点保护区划分措施
        6.1.2 传统格局保护措施
        6.1.3 建筑分类保护措施
        6.1.4 人居环境规划措施
        6.1.5 保护分期实施计划
    6.2 基于自然观的适应性方案
        6.2.1 院落风况选择优化措施
        6.2.2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措施
        6.2.3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措施
        6.2.4 火炕的更新与利用措施
        6.2.5 生物质能利用措施
    6.3 基于技术观的适应性方案
        6.3.1 地域建筑材料的生态优化措施
        6.3.2 围护结构应对气候的改造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科研项目
    三、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4)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概念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解析
    2.1 东三省传统民居背景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历史人文概况
        2.1.3 行政区位概况
    2.2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的文化因子解析
        2.2.1 建造年代
        2.2.2 地形环境
        2.2.3 民族形态
        2.2.4 建筑材料
        2.2.5 屋顶形式
        2.2.6 建造技术
        2.2.7 结构类型
    2.3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研究步骤及依据
        2.3.1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步骤
        2.3.2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依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演化文化区的划分
    3.1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的文化因子分布特征
        3.1.1 传统民居地域分布特征
        3.1.2 传统民居建造年代分布特征
        3.1.3 传统民居地形环境分布特征
        3.1.4 传统民居民族形态分布特征
        3.1.5 传统民居建造材料分布特征
        3.1.6 传统民居屋面形式分布特征
        3.1.7 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分布特征
        3.1.8 传统民居结构类型分布特征
    3.2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划分与数据库构建
        3.2.1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主导文化因子解析
        3.2.2 东三省传统民居的类型确定
        3.2.3 东三省传统民居的类型数据库构建
    3.3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划分
        3.3.1 清及清以前时期民居类型文化区划分
        3.3.2 民国时期民居类型文化区划分
        3.3.3 建国初期民居类型文化区划分
        3.3.4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整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特征及演化机制
    4.1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的景观表征
        4.1.1 发展型文化区景观表征
        4.1.2 过渡型文化区景观表征
        4.1.3 融合型文化区景观表征
    4.2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的演化机制
        4.2.1 发展性的因素调控
        4.2.2 层级性的文化构成
        4.2.3 综合性的演进模式
    4.3 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的现代演绎
        4.3.1 文化融合下区划形态的整合
        4.3.2 需求转化下民居类型的传承
        4.3.3 新旧结合下民居风貌的革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类型数据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2.2.1 前期施工准备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2.3.1 客观影响因素
        2.3.2 主观语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4.1.1 墙体构筑技术
        4.1.2 楼面构筑技术
        4.1.3 屋架构筑技术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5.1.1 壁炉采暖技术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起源:对于地区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1.1.2 机缘:对于地区文化多样性调查
    1.2 选题说明
        1.2.1 研究区域界定
        1.2.2 调研选点界定
        1.2.3 夯土民居营造技艺与夯土营造技艺的概念
        1.2.4 本文研究的大理传统夯土民居的范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对于大理地区夯土民居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对于大理地区夯土民居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现状调查与研究
    2.1 自然地理环境及夯土民居分布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夯土民居分布
    2.2 传统夯土民居的村落调研
        2.2.1 选取调研村落
        2.2.2 村落形态
        2.2.3 典型村落调查
    2.3 传统夯土民居的形制
        2.3.1 正坊无天井类型
        2.3.2 正坊有天井类型
    2.4 传统夯土民居的装饰
        2.4.1 夯土墙的装饰
        2.4.2 门窗的装饰
        2.4.3 屋顶及围屏的装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技术与流程
    3.1 田野调查
        3.1.1 田野调查点介绍
        3.1.2 调查户介绍
    3.2 营造技术基本构成
    3.3 施工营造流程
    3.4 择址与基础
        3.4.1 择址定位
        3.4.2 基础营造
    3.5 首层土墙夯筑
        3.5.1 夯筑土壤选取
        3.5.2 传统夯土工具
        3.5.3 墙体夯筑流程
    3.6 木构架制作与安装
        3.6.1 木料选取
        3.6.2 传统木工工具
        3.6.3 木构架制作流程
        3.6.4 木构架安装流程
    3.7 二层土墙夯筑
        3.7.1 夯筑流程的改变
        3.7.2 细部交接处理
        3.7.3 当地夯土技艺评析
    3.8 屋顶营造
        3.8.1 传统工具与材料
        3.8.2 营造流程
    3.9 装修与装饰
        3.9.1 门窗装修与装饰
        3.9.2 地面装修与装饰
        3.9.3 墙体装修与装饰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仪式与风俗
    4.1 营造风俗与营造技术的关系梳理
    4.2 营造仪式的意义与流程梳理
    4.3 “动土仪式”及风俗
        4.3.1 动土仪式
        4.3.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4 “圆木架马仪式”及风俗
        4.4.1 圆木架马仪式
        4.4.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5 “送木气仪式”及风俗
        4.5.1 送木气仪式
        4.5.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6 “上梁仪式”及风俗
        4.6.1 上梁仪式
        4.6.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7 “安龙谢土仪式”及风俗
        4.7.1 “封龙口”及“安龙谢土”仪式
        4.7.2 相关民俗传说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5.1 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5.1.1 对传统夯土民居的自发性改造
        5.1.2 夯土民居传承过程中的现实挑战
    5.2 传统夯土民居的改良与优化
        5.2.1 夯土民居设计的优化
        5.2.2 夯筑土料的科学优化
        5.2.3 夯筑工具的现代化更新
    5.3 传统夯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5.3.1 传统夯土民居的价值保护
        5.3.2 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与更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青海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 ——以兔儿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乡村聚落更新面临特色流失困境
        1.1.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1.1.3 日月集镇规划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
        1.3.1 基本概念
        1.3.2 基本理论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现状
        1.5.1 国内外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概况
        1.5.2 河湟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实地调研法
        1.6.3 比较分析法
        1.6.4 理论结合实践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药水河流域的传统聚落与民居概述
    2.1 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成的影响因素
        2.1.1 地理与自然环境因素
        2.1.2 历史文化与人文因素
        2.1.3 宗教与自然崇拜因素
    2.2 药水河流域聚落分布与分类特征
        2.2.1 传统聚落分布特征
        2.2.2 传统聚落分类特征
    2.3 药水河流域传统民居的形成
        2.3.1 庄廓民居
        2.3.2 庄廓民居形成与演变影响因素
    2.4 药水河流域传统村落典型案例选取
        2.4.1 村落的选取
        2.4.2 庄廓民居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兔儿干传统聚落研究
    3.1 兔儿干聚落的选址特征
        3.1.1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选址特征
        3.1.2 人文环境影响下的选址特征
        3.1.3 社会产业影响下的选址特征
    3.2 兔儿干聚落空间格局
        3.2.1 背山面水的生态格局
        3.2.2 山水田村林的自然格局
        3.2.3 上寺下村的宗教格局
        3.2.4 显、隐形共存的聚落边界
    3.3 兔儿干聚落的演变
        3.3.1 聚落的生成
        3.3.2 聚落的演变
    3.4 兔儿干聚落空间构成
        3.4.1 生态空间
        3.4.2 居住空间
        3.4.3 生产空间
        3.4.4 公共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兔儿干传统民居研究
    4.1 兔儿干聚落的传统建筑类型
        4.1.1 宗教建筑
        4.1.2 民居建筑
    4.2 兔儿干传统民居院落空间
        4.2.1 院落空间的特征
        4.2.2 院落空间基本形制
        4.2.3 院落空间的演变
        4.2.4 典型民居调研分析
    4.3 兔儿干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4.3.1 立面形式
        4.3.2 门窗形式
        4.3.3 檐口构件形式
    4.4 兔儿干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与营造技术
        4.4.1 建筑材料
        4.4.2 营造步骤
        4.4.3 建造技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兔儿干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5.1 兔儿干聚落营建策略总结
        5.1.1 聚落层面营建策略总结
        5.1.2 民居层面营建策略总结
    5.2 兔儿干聚落价值体现
        5.2.1 生态人文价值
        5.2.2 史学研究价值
    5.3 兔儿干聚落面临的问题
    5.4 兔儿干聚落保护策略与措施
        5.4.1 传统聚落的保护原则
        5.4.2 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的保护
        5.4.3 传统民居建筑的分类保护
        5.4.4 传统民居建筑的优化
        5.4.5 传统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优化
        5.4.6 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5.5 兔儿干聚落更新策略与措施
        5.5.1 聚落发展定位
        5.5.2 聚落更新原则
        5.5.3 聚落更新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归纳与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9)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规划营造及海绵城市建设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海绵城市建设投入太大
        1.1.3 青岛园林绿地的代表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概念界定
        1.5.1 园林概念
        1.5.2 海绵城市概念
        1.5.3 园林绿地营造技术
    1.6 研究综述
        1.6.1 青岛近代园林绿地相关研究
        1.6.2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1.6.3 园林绿地结合海绵城市的研究现状
第2章 德占时期园林绿地建设历史
    2.1 城市自然环境条件
        2.1.1 地形地貌分析
        2.1.2 气候特征分析
        2.1.3 土壤地质分析
    2.2 德占之前园林绿地存在问题
        2.2.1 水土流失严重
        2.2.2 植被功能缺失
    2.3 德占时期城市园林绿地发展历程
        2.3.1 造林发展历程
        2.3.2 造园发展历程
    2.4 小结
第3章 德占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布局
    3.1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园林规划布局
        3.1.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及布局
        3.1.2 城市功能区的园林绿地布局
        3.1.3 重要节点的园林绿地布局
    3.2 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园林布局
        3.2.1 山海格局的影响
        3.2.2 河流水系的影响
        3.2.3 地形地貌的影响
    3.3 城市林荫道的布局
        3.3.1 德占之前城市林荫道布局
        3.3.2 林荫道与功能区的布局关系
        3.3.3 道路树种的空间布局
    3.4 小结
第4章 德占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营造
    4.1 园林绿地植物的选育
        4.1.1 树种选择
        4.1.2 草带种植
        4.1.3 乔木种植
    4.2 自然环境的改善
        4.2.1 地形整治
        4.2.2 土壤发育
    4.3 园林绿地的管理
        4.3.1 机构设置
        4.3.2 法规政策
        4.3.3 资金投入
    4.4 小结
第5章 当代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5.1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历史优势与传承
        5.1.1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历史优势
        5.1.2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传承
    5.2 青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理念与营造策略
        5.2.1 青岛园林绿地规划理念
        5.2.2 青岛园林绿地规划与营造策略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微课”资源在《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教学资源的缺点
二“微课”资源的优点
三“微课”资源的应用价值
    (一) 为学习者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 为同课程教师搭建教学研讨平台, 拓宽教改思路
    (三) 为“学困生”搭建互动交流学习平台, 提高自信心
    (四) 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搭建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
四“微课”资源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课前学习, 获取新知
    (二) 课中学习, 释疑解惑, 内化提升
        1. 课前学习情况诊断。
        2. 课前学习成果展示。
        3. 总结性分析反馈。
        4. 问题探讨、引导答疑。
        5. 课堂实训, 做学合一。
    (三) 课后学习, 巩固提高

四、森林营造技术与核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D]. 周婧.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适应性营造及传承研究 ——以泽州县南峪村为例[D]. 李昉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东三省传统民居类型区划演化研究[D]. 李玉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研究[D]. 杨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青海药水河流域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 ——以兔儿干村为例[D]. 楚东晓.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9]青岛德占时期园林绿地规划营造及海绵城市建设启示[D]. 周成田.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10]“微课”资源在《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张玉芹,张桂琴,宋加录. 教育现代化, 2018(48)

标签:;  ;  ;  ;  ;  

造林技术与核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