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领域

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领域

一、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封志雪,杨飞龄,周键,张晨,王一婷,武瑞东[1](2021)在《“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至关重要.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获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数据,首先判识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然后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系统评估现有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对象的保护覆盖较为充分,3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覆盖率均大于17%.(2)调节服务受保护状况不佳,其中,固碳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关键区覆盖率小于研究区平均保护区覆盖率12.65%.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关键区的保护区覆盖率大于17%.(3)总体上,现有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持研究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保护空缺.研究能够为区域尺度保护地系统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张琳婧[2](2021)在《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多场景空间模拟预测与保护规划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示物种,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正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将其推向灭绝的边缘。中国、老挝和越南已针对其开展了丰富的野外调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就地保护体系,然而仍有大量栖息地处于无保护状态。同时,未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导致物种栖息范围的变化,给现有静态保护区边界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系统分析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分布与环境要素关系,由此科学预测未来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下栖息地范围及结构动态变化,将为未来栖息地保护提供潜在风险预警;同时,识别关键保护区并探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有助于实现保护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选取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为研究区,首先利用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建立西黑冠长臂猿与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分析西黑冠长臂猿对于适宜栖息地选择偏好;随后构建2030年、2050年和2070年不同气候模式(Can ESM5、BCC-CSM2-MR、CNRM-CM6-1)下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SSP2和SSP5)的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场景,预测未来适宜栖息地在多场景下的动态响应。为减小气候模式模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采取多模式集合的优化结果作为未来场景的最终依据。最后基于边际损失最小化原则,借助Zonation软件对适宜栖息地进行系统保护规划,提取未来关键保护地并进行保护空缺分析,以期为未来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当前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以及老挝越南的零星区域,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高度适生区呈现西北-东南方向的狭长条状,中度适生区呈现不规则的团絮状或点状分布。相比人类活动干扰,气候尤其是温度和降水的季节性对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影响更为显着。(2)全球气候模式对比结果表明:相比Can ESM5(CE)模式,BCC-CSM2-MR(BC)和CNRM-CM6-1(CN)模式更适用于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的预测。相较CN模式,BC模式下预测结果受胁迫表现更为明显。(3)多模式集合场景下,未来适宜栖息地的“新增-消失”大致以25°N为分界。在迁移轨迹方面,水平维度上未来栖息地将向西北方向缩减;垂直维度上有向更高海拔以及水系更上游迁移趋势。在景观格局方面,未来栖息地破碎化程度会有所改善,但景观连通度将有所降低。(4)未来中国将肩负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重任。现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在规模大小和地理分布上仍无法完全满足未来西黑冠长臂猿保护需求,可以通过加强就地保护、合理规划保护分区、构建跨境保护机制三个方面开展后续保护管理工作。

赵浩翔[3](2021)在《八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GAP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珍稀濒危植物是一地区自然植被群落和物种生存的重要基础,并且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有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随着气候持续变暖,我国珍稀濒危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探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特征能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本文利用MaxEnt模型模拟8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水杉、秃杉、人参、桫椤、珙桐、银杉,望天树和金花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并研究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预测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潜在地理分布区的变化趋势,探明其生态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系统保护规划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影响其生长的环境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我国更多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1)在影响8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主导环境因子中,降水因子是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的影响较小,但是也不能忽视。(2)除了人参外的7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潜在地理分布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人参的潜在地理分布区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部地区。(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银杉和秃杉的潜在适宜生境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说明气候变暖将会使得这些物种的生境在未来时期面临威胁;水杉、珙桐、人参、桫椤、和金花茶的潜在适宜生境呈增加趋势,说明这些物种的生境在气候变暖过程中可能会受益,望天树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较小。(4)8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格局表明: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广西、云南和四川地区,这些地区有着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5)8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系统保护规划区域主要位于吉林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辽宁的东部地区、山东、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区。(6)8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空缺区域相较于其受保护区域面积相差较大。

王君芳[4](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以及砂石场对草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风蚀及水蚀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在2018年,调查了 5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扎赉诺尔灵露煤矿、霍林河矿区、锡林浩特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乌海骆驼山矿区)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恢复措施对草原矿区的生态恢复效果。在2012年至2018年,每年8月份对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并在2018年调查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恢复)和不同恢复措施下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化规律。经全面分析2类不同矿区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在自然基底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20年以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更接近原生草原;人工恢复5年以下的排土场,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大多为人工种植牧草。无论是自然恢复还是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或接近于原生草原。(2)人工恢复土壤容重总体上大于原生草原和自然恢复土壤容重,原生草原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高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在扎赉诺尔灵露矿区和霍林河矿区,人工恢复2~3年、自然恢复20年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原生草地。(3)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恢复年限和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正相关,恢复力与恢复时间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强,越接近于原始自然群落,且土壤-植被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4)砂石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恢复力随恢复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群落稳定性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群落越稳定,原生物种定植数量增加。(5)砂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砂石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占总有机碳储量达92.92%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在恢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生态恢复过程中最大的碳库。(6)2012年至2018年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效果按照年份排序为2014>2013>2012>2015>2018>2017>2016年。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表现出由人工恢复到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总之,人工恢复可促进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改善,从而达到草原矿区生态恢复要求。但是,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向原生草原演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不会明显缩短。人工恢复过程主要为:人工植物群落—原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群落—多年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而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杨朝辉[5](2020)在《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利用科学规划方法,对核心保护价值区域制定科学保护体系,以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各国需完成的关键任务。贵州省地处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是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省份。研究表明,省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生态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极难恢复。为缓解生物多样性受胁程度,现已建立105个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但受限于最初对科学保护的认识,缺乏科学规划手段,使现有保护区体系规划不尽合理,保护效率有待提高。鉴于此,本研究以全省尺度,通过系统保护规划方法,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重新调整规划。以C-Plan保护规划软件与GIS技术计算研究区域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指数(Irreplaceability),以高不可替代性指数规划单元识别保护优先区,结合现有保护区体系识别保护空缺(GAP);通过保护效率值C及互补性(Cjk)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评估;使用不可替代性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进行保护区间划分,最后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范围及功能区重新规划,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贵州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11.06%的区域面积具有高保护价值(0.6<Irreplaceability≤1),并形成6大保护优先区,即H1-黔西高原山地针阔混交林区、草山农牧业保护优先区;H2-黔北山原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黔北西部丹霞山地常绿阔叶林、竹林保护优先区;H3-黔中丘原盆地常绿阔叶林喀斯特脆弱生态保护优先区;H4-黔东北中低山常绿阔叶林、黔东南山地丘陵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保护优先区;H5-黔东南山地丘陵与黔南山地盆谷常绿阔叶林保护优先区;H6-黔西南河谷季雨林保护优先区。(2)现有保护区体系内,61.23%的区域面积保护价值较低(Irreplaceability≤0.6);全省保护区保护效率值C为62.12,仅有26.39%的保护对象实现保护目标(Ti≥100);不同级别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最高(C=37.66);各保护区之间互补性较高,41.86%的保护区百分比互补性值在80%以上,大部分保护区保护对象选取较为合理。(3)贵州省现有保护区仅覆盖了全省16.94%的优先区面积,其余优先区面积形成5个保护空缺,即GAP1-黔西南河谷季雨林保护空缺;GAP2-黔东南山地丘陵保护空缺;GAP3-黔西高原山地保护空缺区域;GAP4-黔中山原盆地保护空缺区域;GAP5-黔北山原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保护空缺区域。(4)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并在空缺区域拟建新保护体系后,保护网络体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C达86.37,较规划前提高24.25,规划后66.67%的保护对象均实现了保护目标,贡献值Ti达60以上的保护对象比例达88.89%。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后,保护效率C提高了2.12,各核心区保护效率均得到了相应提升。

高昌源[6](2020)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是我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的重要区域,辽宁省境内目前并无此类优先区,弥补相关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保护、人类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3个准则层7个指标进行计算,依次获得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指标值、准则层值和优先区识别综合值,结合辽宁省县(市)行政边界和自然保护区边界数据,确定了辽宁西部和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下面简称西部优先区和东部)的建议地域范围。对划定的西部和东部优先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评估,分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资源多样性现状;具体分析了区内动植物的分布特征、受威胁状况;阐述了危害因素的损害与影响;指出了优先区内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开展优先区域功能区划,并将优先区域划分为3类区域;根据优先区现状提出来优先区的保护重点,结合根据优先区识别综合值,提出了优先区内存在的保护空缺,进行了优先区的布局优化。辽宁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以林地、耕地、人工表面为主,分别占52.4%、40.0%和3.7%;主要乔木有70种,灌木有110多种,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鹤、白鹤、丹顶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黒鹳等。辽宁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林地占比最高,达到78.88%,其次为耕地,占该区面积的16.37%;该区域属于东北长白植物区系,区内植物具有古老、复杂、珍贵和多样性的特点,区内植物类型丰富,种类多样;代表植物有红松、毛榛、沙松、东北山梅花、紫杉、暴马丁香、枫桦、东北刺人参、三色槭、蒙古栎、人参等;珍稀动物有丹顶鹤、白天鹅、紫貂、水獭、鸳鸯;东北红豆杉、双蕊兰、刀鲚等为该区域极重要物种。总体上,优先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还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通过调查,优先区内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主要威胁因素包括资源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生境脆弱、环境污染、物种自身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在管理上存在政策法规、管理机制、能力建设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欠缺。优先区可以划分I类区、II类区、III类区。I类区为各级政府设定的各类保护区和公园等;II类区为优先区域内尚未划定为国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III类区主要包括优先区域内的城镇建成区、各类开发区,以及人为干扰强烈的农牧渔业生产区域等。优先区域内共有自然保护区38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3处,占辽宁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42.5%。辽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的辽宁努鲁尔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龙河自然保护区、辽东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重点。辽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保护空缺理论区块较多,农田生态系统占比较高,且具有较多无清晰边界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应进一步加强上述三者的识别,在此基础上增加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的数量和面积,并依据重要程度逐步升级。辽东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森林覆盖率高,农田生态系统占比较小,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保护空缺理论区块较少。在辽宁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孙蓉[7](2020)在《基于InVEST模型与MaxEnt模型在自然保护区中保护效益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保存了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使区域生物多样性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用最小的代价将有限的保护资源分配到最值得保护的地区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江西省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森林生态、湿地、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类型保护区共54处。本文以江西省38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首先基于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InVEST模型,选取城市、农村居民点、耕地、国道、省道、县道、铁路、高速公路以及乡道为威胁因子,对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质量进行模拟分析;其次,结合45种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作为保护区的代表物种,利用MaxEnt模型,对物种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得到45个物种在全省的丰富度分布格局。最后,在两种模型模拟基础上,综合分析生境质量和物种丰富度格局,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筛选得到最佳生境区域和生境优化重点保护区,分析生境空间优先排序保护,为自然保护区生境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依据。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2018年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生境状况良好,保护区受人为影响较小。从生境退化指数来看,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生境退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生境退化可能性较小,其中38处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中有36处保护区生境退化等级属于基本无退化,只有南方红豆杉和抚河源这2处保护区生境退化等级属于轻度退化;从生境质量指数来看,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程度整体较高,其中有29处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等级为优、6处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等级为良,1处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等级为一般。(2)以45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保护区的代表物种,物种丰富度存在50%的“低”等级,物种丰富度有待提高。从潜在分布区阈值整合结果所得到的物种丰富度来看,其中有6处保护区物种丰富度等级属于高级,14处保护区物种丰富度等级属于中级,18处保护区物种丰富度等级属于低级。(3)综合两种模型模拟,最终得到了7个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等级,对于生境评价等级为“优”且物种丰富度“高”为等级的13处自然保护区视为最佳生境区;物种丰富度为“高级”且生境评价等级为“一般”等级的1处自然保护区视为生境优化重点保护区,应给予高度关注和优先保护。本研究从生物学和地理学角度出发,在模型模拟的基础上结合了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效,其结果可为江西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的优先保护规划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董雪蕊[8](2020)在《利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黄土高原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草原和荒漠在此交汇并逐渐过渡。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以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物种层面,忽略了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保留的遗传信息。将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纳入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可以更全面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潜能。本研究从进化历史的角度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模拟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的多样性及特有性分布格局并分析其成因,进一步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变化。首先,结合标本采集记录与环境因子,利用物种分布模型获取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的潜在分布区,进而引入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物种丰富度、物种加权特有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特有性的空间格局,并利用环境因子对上述格局分别进行解释。其次,结合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模拟黄土高原地区2070s木本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并对照当前木本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格局探讨变化情况。最后,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的特有中心分布格局,并对特有中心的性质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加权特有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特有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数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南部,即秦岭和中条山脉一带。年平均降水量和最冷月最低温两个因子对上述指数的解释能力最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黄土高原地区2070s木本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当前相比,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整体趋势变化较小,但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这说明未来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风险。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的特有现象集中在南部地区,由南向北分别为古特有中心和混合特有中心,不存在单独的新特有中心。由南向北为古特有中心、混合特有中心、新特有中心。这说明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起源较为古老,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以来源于热带或亚热带的物种扩散为主,物种的分化不占主导地位。上述结果有助于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为今后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冯斌[9](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点功能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正在推动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的改变。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化管理,有效配置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价值。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f Bilogical Diversity,CBD)第十次缔约国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发展适应性管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解决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就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选取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和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5种两栖动物,基于当前和2050年的19个环境变量,使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对其在广西范围内适宜分布区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5种两栖动物2050年适宜分布区面积均较当前有大幅度增加,适宜分布区面积平均变化率为78.36%,适宜分布区平均海拔升高7.76m;模型计算贡献率平均值最大的3个环境变量依次为最暖季平均温(26%)、最暖月最高温(17.32%)和气温年范围(12.08%),温度变化较降水变化对5种两栖动物影响更显着;右江河谷地带是两栖动物迁移、扩散的重要区域,需要关注这些物种的保护,而且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对策。基于问卷调查对广西原林业系统的4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表明,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均感受到了温度、降水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升高的事实;降水量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范围、程度和持久性最为显着;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冰冻雨雪、洪涝和台风是损毁基础设施最主要的3种极端气候类型,受影响对象与极端气候类型直接相关;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计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类型包括冰冻雨雪、洪涝、干旱和台风,主要受影响的生产活动包括养殖、种植和捕捞;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需求差异显着,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基础设施需求强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注重适应技术提升。(2)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基于39个动植物物种和39类优先保护植被类型分布数据使用Marxan模型识别了桂东北、大瑶山-大桂山区、桂西北、九万山、桂西南、大明山和十万大山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9.01万km2,约为广西国土面积(23.76万km2)的37.9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以喀斯特,喀斯特向土山过渡地貌为主,气候变化影响下脆弱性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自然保护区65处1.12万km2,仅占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的12.43%,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空缺,难以满足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需要。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境将发生变化并突破现有自然保护区边界的范畴,仅依靠现有自然保护区在将来难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群、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方法。(3)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基于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WCPA)评估框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Tool of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on Climate Change,MEATMACC),并使用该工具和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racking tool,METT)对5个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GEF)项目和作为参照的7个典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估。GEF项目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得分(76.4分)明显高于非项目自然保护区得分(49.7分),实施GEF项目自然保护区与未实施GEF项目的自然保护区6年得分存在显着差异(p=0.003),初始时间管理有效性非6年后管理有效性决定性因素(F=56.585,P=0);METT中规划(P=0.003)和过程(P=0)两个要素首末两个时间点得分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资金充足且管理科学的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可以在短期(≤6年)内显着提升,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优先开展规划和过程两个要素的管理活动;自然保护区MEATMACC平均分(63分)明显高于METT(52.8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TT得分无显着差异(t=2.202,df=10,P=0.052),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ATMACC得分差异极显着(t=4.747,df=10,P=0.001),说明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较常规管理有效性低,常规管理有效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在减缓和适应气候管理方面也可能存在短板。两评估工具得分率呈线性相关且差异不显着(r=0.668,P=0.018);两评估工具背景(P=0)、规划(P=0)与影响(P=0)3要素得分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自然保护区常规管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相似性高,但加强背景、规划和影响3个要素的管理活动有助于自然保护区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

张亮[10](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未来濒危植物的保护、适应策略的制定及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BCC-CSM4、Had GEM2-ES、IPSL-CM5A-LR、MRI-CGCM3、CCSM4、MIROC-ESM6六个性能较好的全球气候模式,建立Max 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RCP2.6、RCP4.5、RCP8.5)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60种典型濒危植物的潜在适宜区。其次,通过物种分布累加模型,研究当前、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格局变化。最后,确定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基于优先保护区和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进行GAP分析法,明确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针对性的提出潜在国家公园试点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影响较大、乔木次之,灌木和菌类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矮小灌木的适宜性较好。未来大部分濒危植物在2050s潜在适宜区增加,2070s潜在适宜区减少。至2050s,草本和乔木潜在适宜区面积增加为主,灌木和菌类潜在适宜区变化的物种数相等;至2070s,草本潜在适宜区面积减少为主,乔木、灌木及菌类等濒危物种潜在适宜区增减变化的物种数量相等。(2)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不同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未来2050s-RCP4.5和2070s-RCP8.5情境下,羌塘高原南部、喜马拉雅中段南麓、东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脉、川西高原东部及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物种多样性退化最为严重。(3)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鲁藏布大峡谷、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三江并流区、横断山区、雅砻江流域、川西高原和松潘高原等地区。(4)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东南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北部和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南部、三江并流区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北部、雅砻江流域、大金川河流域、甘南高原、川西高原及松潘高原地区,占优先保护区的66.21%,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77%。(5)青海地区保护区覆盖范围较广,对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潜力较高。青藏高原范围内四川、云南地区对濒危植物保护成效较低,应科学增加保护区数量,整合扩展保护区覆盖范围。

二、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自然保护区数据
        2.1.2 生物多样性数据
        2.1.3 生态系统服务数据
    2.2 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选取
    2.3 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评估
3 研究结果
    3.1 现有自然保护区特征
    3.2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空间分布
    3.3 植被类型保护现状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现状
    3.5 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保护现状
    3.6 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的保护空缺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2)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多场景空间模拟预测与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概况
        1.2.2 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分布研究进展
        1.2.3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进展
        1.2.4 自然保护地优先区识别与规划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2.2.1 西黑冠长臂猿分布数据
        2.2.2 环境变量数据
        2.2.3 自然保护区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物种分布模型构建与评估
        3.1.1 模型原理
        3.1.2 模型构建
        3.1.3 模型优化
        3.1.4 模型评价
        3.1.5 模型结果
    3.2 全球气候模式对比与评价
    3.3 适宜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
    3.4 栖息地优先保护规划分析
        3.4.1 空间优化模型构建
        3.4.2 关键保护地划定
4 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模拟分析
    4.1 栖息地模拟参数设定优化
    4.2 栖息地模拟精度检验结果
    4.3 适宜栖息“域”的选择偏好
    4.4 当前场景下适宜栖息地空间分布
5 未来多模式场景下西黑冠长臂猿适宜栖息地预测
    5.1 全球气候模式下适宜栖息地预测效果对比与评价
        5.1.1 BC模式下适宜栖息地
        5.1.2 CE模式下适宜栖息地
        5.1.3 CN模式下适宜栖息地
        5.1.4 多模式对比与评价
    5.2 多模式集合下适宜栖息地预测结果与变化分析
        5.2.1 未来适宜栖息地的“得”与“失”
        5.2.2 未来适宜栖息地的迁移轨迹
        5.2.3 未来适宜栖息地的景观格局变化
6 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优化保护规划
    6.1 适宜栖息地优先级排序
    6.2 关键保护地空缺分析
    6.3 栖息地保护优化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八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GA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
        1.2.2 物种潜在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1.2.3 生态位模型研究
        1.2.4 系统保护规划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物种选择原则
    2.3 数据来源与筛选
        2.3.1 物种分布数据
        2.3.2 气候数据
        2.3.3 其他数据来源
    2.4 研究方法
        2.4.1 MaxEnt模型构建
        2.4.2 MaxEnt模型评价
        2.4.3 Marxan模型构建
3 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特性及现状分布
    3.1 生物学特征
    3.2 生态与经济价值
    3.3 分布现状
4 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与环境因子分析
    4.1 模型性能评价
    4.2 主导环境因子
    4.3 响应曲线
    4.4 潜在地理分布区
    4.5 小结
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及其变化
    5.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
    5.2 未来气候变化对潜在地理分布区的影响
    5.3 小结
6 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的GAP分析
    6.1 丰富度格局
    6.2 系统保护规划
    6.3 保护空缺分析(GAP)
    6.4 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3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4 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类型
    2.4 矿区基本情况
        2.4.1 露天煤矿排土场基本情况
        2.4.2 砂石场基本情况
    2.5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说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
        3.1.1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1.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3 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3.2.1 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3.2.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3 最优恢复效果的关联度分析
    3.3 取样方法
        3.3.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3 植物群落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3.3.4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3.3.5 植物群落和土壤碳密度计算
    3.4 数据分析
        3.4.1 方差分析
        3.4.2 相关分析
        3.4.3 母序列关联分析
4 不同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
    4.1 不同矿区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1.2 功能群物种数差异
        4.1.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4.1.4 植物群落多样性
        4.1.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4.1.6 植物群落指标的相关性
    4.2 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变化
        4.2.1 土壤含水量
        4.2.2 土壤pH
        4.2.3 土壤电导率
        4.2.4 土壤容重
        4.2.5 土壤速效氮
        4.2.6 土壤速效磷
        4.2.7 土壤速效钾
        4.2.8 土壤有机质
        4.2.9 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4.3 植物群落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 小结
5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5.1 植物群落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
        5.1.1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
        5.1.2 植物群落密度
        5.1.3 植物群落物种数
        5.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1.5 植物群落系统稳定性
        5.1.6 植物群落恢复力
    5.2 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
        5.2.1 土壤速效氮
        5.2.2 土壤速效磷
        5.2.3 土壤速效钾
        5.2.4 土壤有机质
        5.2.5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变化
    5.3 碳储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植被与土壤碳储量
        5.3.1 植物群落地上有机碳储量
        5.3.2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碳储量
        5.3.3 土壤碳储量年际动态
        5.3.4 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
    5.4 不同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5.4.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5.4.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5.4.3 植物群落功能群物种数
        5.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4.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5.4.6 植物群落各指标的相关性
    5.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特征对比
        5.5.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5.5.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5.5.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6 最优关联度分析——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最优关联度分析
        5.6.1 时间上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6.2 不同恢复措施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7 小结
6 讨论
    6.1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特征
        6.1.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恢复力与稳定性
        6.1.2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土壤指标的变化特点
    6.2 典型草原区砂石场生态恢复的特征
        6.2.1 砂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6.2.2 砂石场生态恢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6.2.3 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7 结论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5)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
        1.3.3 系统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贵州省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动植物资源
    2.2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保护目标对象选择标准
        3.2.3 保护优先性研究方法
        3.2.4 保护现状评估分析方法
        3.2.5 保护区体系优化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保护目标对象选择结果
        4.1.1 优先保护植物选择结果
        4.1.2 优先保护动物选择结果
    4.2 保护优先结果
        4.2.1 保护目标结果
        4.2.2 不可替代性结果及保护优先序
        4.2.3 高保护价值区域
    4.3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
        4.3.1 现有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
        4.3.2 互补性结果
        4.3.3 保护空缺结果
    4.4 贵州省保护区体系优化结果
        4.4.1 人类活动指数结果
        4.4.2 新增保护网络体系优化结果
        4.4.3 现有保护区体系优化结果
        4.4.4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的功能区划结果
5 讨论与结论
    5.1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
    5.2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5.3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
    5.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6)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与研究
    1.1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1.2 辽宁生物多样性保护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必要性及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1 辽宁省生物多样性概况
        2.1.2 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2.1.3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态系统保护指标及准则层
        2.2.2 人类影响指标及准则层
        2.2.3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指标及准则层
        2.2.4 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与优先区确定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
    3.1 生物多样性现状
        3.1.1 .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3.1.2 物种多样性现状
        3.1.3 区域分布特征
        3.1.4 受威胁状况
    3.2 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特征分析
        3.2.1 优先区地理特征
        3.2.2 优先区内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
        3.2.3 优先区内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分布特征
    3.3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3.1 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存在问题
        3.3.2 威胁因素的损害与影响
        3.3.3 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章 保护网络优化布局
    4.1 优先区域功能分区
        4.1.1 Ⅰ类区划定
        4.1.2 Ⅲ类区划定
        4.1.3 Ⅱ类区划定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7)基于InVEST模型与MaxEnt模型在自然保护区中保护效益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2 InVES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1.3.3 MaxEn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简介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特征
        2.2.4 水文水系
        2.2.5 土壤分布
        2.2.6 生物资源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InVEST模型数据准备
        3.1.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3.1.2 威胁因子数据
        3.1.3 威胁因子影响最大距离与权重
        3.1.4 生境对威胁因子敏感度
    3.2 MaxEnt模型数据准备
        3.2.1 物种数据
        3.2.2 DEM数据
        3.2.3 气象数据
        3.2.4 NDVI数据
    3.3 模型的运行
        3.3.1 InVEST模型的运行
        3.3.2 MaxEnt模型的运行
4 生境质量分析
    4.1 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
    4.2 保护区生境质量分析
        4.2.1 保护区生境退化评价
        4.2.2 保护区生境质量评价
5 物种潜在分布与丰富度格局
    5.1 MaxEnt模型物种丰富度分析
    5.2 保护区物种丰富度评价
6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析
    6.1 保护区优先区与现存自然保护区评估
    6.2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保护对策
        6.2.1 着力改善栖息环境,加强生态监测
        6.2.2 加快形成野生植物保护合力
        6.2.3 加强科研宣教,提高生态保护认识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利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黄土高原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分布格局
    1.2 系统发育分析
    1.3 多样性测度指数
    1.4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构建系统发育树
第三章 黄土高原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环境解释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变化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结果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木本植物特有中心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1.4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1.5 广西基本情况
        1.5.1 地形地貌
        1.5.2 气候概况
        1.5.3 气候变化事实
        1.5.4 水文
        1.5.5 生物多样性
        1.5.6 自然保护区
        1.5.7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1.9 创新点
2 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
    2.1 数据与方法
        2.1.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1.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2.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3 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3.1 数据与方法
        3.1.1 基础数据
        3.1.2 优先保护植被类型
        3.1.3 焦点物种选择及其潜在分布
        3.1.4 优先区域评价
        3.1.5 不可替代性指数计算
        3.1.6 优先区边界核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概况
    3.3 结论与讨论
4 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
        4.2.2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
    4.3 结论与讨论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物种分布模型
        1.2.2 Max Ent模型
        1.2.2.1 模型简述
        1.2.2.2 应用领域
        1.2.2.3 应用对象
        1.2.2.4 Max Ent模型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2.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1.2.4 GAP分析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Max Ent模型
        1.3.2.2 GAP分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建模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自然保护区建设
        2.1.3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景
        2.1.3.1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2.1.3.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2.2 建模数据
        2.2.1 建模环境因子
        2.2.2 濒危植物分布点
        2.2.3 生态气候分区数据
第三章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1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3.2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1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2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3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4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潜在地理分布
    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的影响
        3.3.1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的影响
        3.3.2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的影响
        3.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的影响
        3.3.4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1 当前气候基准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3 气候变化对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5.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
        5.1.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
        5.1.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5.1.3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
    5.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5.2.1 空缺分析数据资料
        5.2.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
        5.2.3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效简析
    5.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5.3.1 已建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5.3.2 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科研成果

四、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J]. 封志雪,杨飞龄,周键,张晨,王一婷,武瑞东.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多场景空间模拟预测与保护规划研究[D]. 张琳婧. 浙江大学, 2021(09)
  • [3]八种中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GAP分析[D]. 赵浩翔.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D]. 王君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D]. 杨朝辉. 贵州大学, 2020(01)
  • [6]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与评估[D]. 高昌源. 辽宁大学, 2020(01)
  • [7]基于InVEST模型与MaxEnt模型在自然保护区中保护效益的评价[D]. 孙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利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黄土高原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研究[D]. 董雪蕊. 山西大学, 2020(02)
  • [9]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D]. 冯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10]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D]. 张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我国将优先保护17个生物多样性领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