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

一、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起源于南美安地斯山脉,于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我国虽然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抗晚疫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十分缺乏,引进马铃薯种质并综合评价,是改良我国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对198份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的材料进行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评价该种质资源的抗晚疫病能力,为优良抗病品种选育提供良好的亲本资源。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连续3年,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2个试验基地进行了198份材料的22个表型性状的评价,发现两地出苗率变异系数相差很大,张北县该指标显着低于康保县,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在两地均高。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J)的评价,除芽眼深浅指标,198份材料的21个表型指标均具丰富的多样性和很好的均一度。因子确定为6水平且遗传距离在40处时,198份材料被聚类为6类,定义为G1~G6组,其中G2组、G5组和G6组均可分为2个亚组,G4组仅有1份材料(BFY005);分析各聚类群含有的资源数量和重要农艺性状特点后发现,品性优良的资源有G5类群(73份)和G3类群(12份),品性中等为G6类群(57份),品性差的资源有G2类群(52份)、G1类群(3份)和G4类群(1份)。2、利用多态性好的17对引物扩增,获DNA特异性片段186条,清晰条带3360条,其中2770条带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比82.44%;不同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数介于7~15个之间,Shannon指数(I)1.479~2.301,各位点多态信息指数(PIC)0.680~0.861,故该群体具很好的遗传多样性;当欧式距离为0.44时,198份材料聚类为6类,其中Class 1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198份材料被分为4个Q群,各群体所含材料数量为47份(Q1)、75份(Q2)、50份(Q3)和26份(Q4),其中Q1~Q3群中Q值大于0.6的材料占比46.81~58.00%,Q4群中Q值大于0.6的材料,占比96.15%,说明Q1~Q3的172份材料来源较为多样化,遗传背景也较为宽泛,来自于Q4群的材料来源单一,遗传背景极为狭窄。4个Q群体的材料在不同来源的9个群体(A、B1、B3、LTVR、B3-HT、B3-LTVR、BW和VARIETY、来源不明确)中均有分布,分布无明显界线。表型聚类中划归为优良组的G5类群,其在SSR分群中主要被划归于Class1和Class2群,且表型聚类中划归为中等组的G6类群和低劣组的G2类群,与G5群的情况类似;表型聚类中也划归为优良组的G3类群,在SSR分群中仅被划归于Class1、2和4群。3、连续三年鉴定198份材料的晚疫病抗性,确定具有晚疫病抗性背景的材料群体具有较多的免疫抗性资源(8.33~14.63%);以抗病毒为目的筛选的75份LTVR群体,晚疫病免疫抗性材料仅占4.00%,且高感和感病材料则达60份;不明来源的材料,也具有较高比例的免疫资源(11.76%);4份染色体倍性不确定的材料,其倍性变化与晚疫病抗性能力无关;SSR技术确定的遗传距离很近的3份材料(BFY089、129、189)的晚疫病抗性能力差别很大。4、77份材料含12个被检测的抗性基因,5份材料仅含11个,当缺乏Rpi_abpt或Rpi-blb1基因时,2份材料表现为高感,但包含12个抗病基因的7份材料也表现出高感,故晚疫病的抗性是十分复杂的,需增加检测基因数量;82份材料基于K-value下分群越多,不同类群的材料交织越多,将其分为2个类群时,其中Q2群体占比高,达77.08%,且2个群的遗传背景均极为单一;基于SNP数据下,82份材料被聚类为5个类群,其中a和d类群分别只占1份材料,b类群占33份材料,c类群占8份材料、e类群占39份材料,在这些类群中,b和e类群又分别可分成2个亚群;本聚类结果由于部分基因序列相似、数目较少等,使晚疫病高感材料和免疫材料被聚类在同一个群体中。5、在马铃薯S.tuberosum Group Phureja(DM)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69个NB-LRR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分为CNL和TNL两大类,分别由321个和48个基因组成。对其理化特性、染色体的分布、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基因复制事件、系统发育关系、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筛选出NB-LRR基因家族中响应接种晚疫病P.infestans不同生理小种后的候选基因15个(CNL)和4个(TNL)。

罗文彬,李华伟,许国春,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2](2019)在《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为选育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引进6份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原种二代)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青口试验基地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分析评价的相关试验。【结果】引进的6份种质资源产量均比费乌瑞它(对照)低,维生素C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华颂88的品质表现最佳,其蛋白质、维生素C、淀粉和总氨基酸含量都比对照高,其中:蛋白质(3.18 g·hg-1)、赖氨酸(119mg·hg-1)、异亮氨酸(75mg·hg-1)、苯丙氨酸(83mg·hg-1)、亮氨酸(120mg·hg-1)、苏氨酸(87mg·hg-1)、组氨酸(41mg·hg-1)、天门冬氨酸(546mg·hg-1)、丝氨酸(77mg·hg-1)、谷氨酸(549mg·hg-1)、甘氨酸(71mg·hg-1)、酪氨酸(68mg·hg-1)、脯氨酸(71mg·hg-1)、总氨基酸(2 277mg·hg-1)含量在6份种质资源中均为最高;华颂66的维生素C含量(47.7mg·hg-1)最高;青薯9号淀粉含量(22.4 g·hg-1)最高。【结论】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并考虑到尽早利用这些种质资源选育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的现实需求,建议优先选用华颂88、华颂66和青薯9号这3份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新品种。

付玉鹏[3](2018)在《丽江市马铃薯种植产业的经济调查分析》文中认为马铃薯产业是丽江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丽江市马铃薯主产区的薯农和马铃薯种植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丽江市马铃薯种植产业,为马铃薯生产者提供建议。基于丽江市176户薯农和2户马铃薯生产企业的问卷调查,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调查的176户薯农的户均耕地面积为19.86×667m2,其中户均种植马铃薯13.3×667m2,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7%,马铃薯的平均单产量为2273.6千克/667m2。反映出马铃薯是丽江市的主要农业产业。其中玉龙县太安乡作为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乡镇,该地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4%,其户均种植面积及户均鲜薯产量均最大,所以要充分发挥其马铃薯种植产业的优势,努力将其建设为云南省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2)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不同的生产投入要素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占比不一致:种薯和肥料成本投入最大,两者的成本投入占总成本投入的66%;劳动力成本投入(主要只针对雇工投入,不包含自家用工)占总成本投入的12%;农药成本投入只占总成本投入的8%;其它几种要素(包括农膜、土地租金和机械投入)的成本仅占总成本投入的14%,但也是马铃薯生产中重要的要素。马铃薯生产中,肥料费用每多投入1元,马铃薯的单产量将提高0.38千克;劳动用工费用每多投入1元,则马铃薯的产量会增加0.41千克。而种薯费用、农药费用的投入对马铃薯单产量的提高没有显着性,由此可见,在种植马铃薯时,各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其马铃薯的产出也不会相应的增加,大量的投入生产要素会导致浪费,对提高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应没有任何帮助。其中肥料的用量要有保证,特别是农家肥,农家肥对马铃薯有增产效果,所以薯农在种植马铃薯时多施用农家肥,平均每多施1吨农家肥,马铃薯就能增产140300千克。3)丽江市马铃薯的生产综合优势与云南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从马铃薯的生产效率来说,丽江市马铃薯的生产效率(EAIij=1.3)>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效率(EAIij=1.26)>全国马铃薯的生产效率(EAIij=1),丽江市马铃薯的生产效率高于云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从马铃薯的生产规模来说,丽江市马铃薯的生产规模(SAIij=3.23)>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规模(SAIij=2.4)>全国马铃薯的生产规模(SAIij=1);从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而言,丽江市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AAIij=2.05)>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AAIij=1.74)>全国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AAIij=1),所以丽江市马铃薯生产有很大的区域比较优势。丽江市种植马铃薯、玉米、稻谷和小麦等四种粮食作物相比较:虽然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低于其它三类粮食作物;但是马铃薯的生产规模远远高于其它三类粮食作物;总体而言,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高于其它三类粮食作物,所以在丽江地区发展马铃薯种植业是行得通的,马铃薯种植业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是马铃薯的生产效率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提高。4)企业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使用农膜对马铃薯有增产效果,可使单产量提高12%,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覆膜栽培能使薯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亩净产值提高了18.8%,投入产出率也提高了6.4%;企业在种植马铃薯时,施用的农药有一定的防治马铃薯病害的效果,施用代森锰锌、瑞凡+杀毒矾、银法利这一药剂组合效果最好,能使马铃薯增产19.7%43%;此外企业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其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有所不同,企业常种植马铃薯的品种有丽薯10号、丽薯6号、云薯401、丽薯7号、合作88等,其效果分别是:种植丽薯10号的经济效益最好,而且它是高产、抗病、高淀粉型品种,而且食味品质优良,所以可以在丽江大力推广种植;种植丽薯6号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马铃薯种植产业中起重要的作用;云薯401为抗病、高产型品种,虽然种植需要的成本较高,但也适合在当地种植,可以在丽江大面积推广种植。5)通过租地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仅占总受访农户的10%,为了分析农户租地与否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在这里通过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出了农户租地种植马铃薯的方式对马铃薯单产水平没有显着性,对单产量没有影响;在总受访农户176户,其中多达106户薯农种植丽薯6号,通过对丽薯6号和其它品种的马铃薯在产量上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了丽薯6号与其它品种的单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且丽薯6号的单产量极显着都高于其它品种,说明丽薯6号在丽江市马铃薯种植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起着支柱的作用。

罗杰[4](2018)在《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PV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分析》文中指出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是我国西南地区主栽品种,无论在抗病害、种植面积、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合作88”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中,已证实其具有PVY、PLRV抗性,但相关基因型的分析研究并没有报道,且马铃薯病毒病对其产量、口感等各方面的影响仅次之于晚疫病。本研究利用建立的“合作88”自交分离群体969个株系,从群体的田间重要农艺性状调查、DAS-ELISA检测、DNA分子标记检测、克隆测序四个方面共同分析“合作88”PV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适用于辅助选育此群体中具有PVY、PLRV抗性基因的株系的分子标记以及适用于PVY、PLRV表型与抗性基因关联分析的分子标记。这为“合作88”抗病毒及自交分离群体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马铃薯的育种、生产、遗传变异等方面提供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表型调查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自交后代群体969个株系的PVY、PLRV抗性的表型调查汇总结果表明,“合作88”对两种病毒都有很高抗性,按照性状分离结果,其PVY抗性基因的基因型为YYYy,分离方式为染色单体随机分离;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为RRrr,分离方式为染色体随机分离。2.DAS-ELISA检测“合作88”自交后代群体969个株系检测结果显示,携带病毒的株系很少,被PVY侵染的株系有C88-69和C88-1040,被PLRV侵染的株系有47个,其推测的抗PVY、PLRV基因的基因型分别是YYYy和RRrr,分离方式为完全均衡式分离。3.DNA分子标记PVY抗性基因Ryadg的分子标记RYSC3检测的基因型是YYYy,分离方式为完全均衡式分离;抗性基因Rysto的分子标记YES3-3B检测的基因型是YYYy,为染色体随机分离;抗性基因Ry-fsto的分子标记GP122718和GP122564检测的基因型都是YYYy,分离方式是完全均衡式分离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PLRV抗性基因PLRV.1的分子标记Nl271164检测的基因型是RRrr,分离方式为完全均衡式分离;抗性基因Rlretb的分子标记DMB32-11、1367-8a和C2-Atlg42990检测的基因型都是RRrr,存在染色体随机分离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两种分离方式。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YSC3和标记YES3-3B可分别用于C88自交分离群体PVY抗性基因Ryadg和Rysto的分子辅助选育;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DMB32-11和1367-8a均可用于C88自交分离群体PLRV抗性基因Rlretb的辅助选育。综上所述,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的PV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分别为YYYy、RRrr。

段绍光[5](2017)在《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与国外合作的日益深入,我国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数量和种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保存了大量的马铃薯材料,基本可以代表我国整体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组成。本研究利用保存的包括国内育成品种以及从欧洲、北美和CIP等地区和国际研究机构引进的600余份材料,从系谱分析、细胞质分型、表型性状聚类、遗传多样性分析、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拓宽我国马铃薯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提供参考。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的遗传基础。截至2012年,我国共审定436个马铃薯品种,其中自行选育的379个品种共涉及亲本423个,累计使用724次,按来源分为国内品种、国内品系、地方品种、新型栽培种、北美资源、欧洲资源、CIP资源和其他共8类,相应的核质遗传贡献分别为97.5、107、10.5、16、27.5、71、33和16.5,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品种和国内品系一直是贡献最大的类型,而农家品种主要以母本为主,外来资源如新型栽培种、欧洲资源和北美资源更多以父本为主。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和血缘组成系统分析表明,疫不加、竹板、工业、兰芽和早玫瑰可以称为第一代亲本,男爵、胜利、燕子、白头翁、米拉、多子白、卡它丁和小叶子可以归为第二代亲本。2.采用多重引物系统对我国保存的608份马铃薯材料进行了细胞质分型。T、D、P、A、M和W型细胞质占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303(49.8%)、243(40%)、2(0.3%)、15(2.5%)、6(1%)和39(6.4%),未发现6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细胞质类型。3.选用16个田间表型性状,对454份马铃薯材料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4.66处参试的所有材料可以被聚成两个类群A1和A。在欧式距离12.74处类群A1又可以被分为两个亚群A11和A12。在欧式距离11.73处全部参试材料可以被聚成9个类群,包括四个小类(A、B、C和H)和五个大类(D、E、F、G和I),其中类群I所包括的材料占总数的57.5%。4.筛选获得了36对分布于马铃薯12条染色体上、多态性高、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引物,构建了559份材料的系统进化树。利用8份来源广泛、具有遗传背景代表性的材料从332对引物中筛选出36对谱带清晰、多态性较高、容易统计的引物,对559份马铃薯材料总共扩增出134个多态性位点,36对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位点数量在17间变动,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位点为3.72个。36对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的浮动范围为0.15450.7743,平均值为0.5783。采用PowerMarker V3.25构建NJ系统进化树,供试559份材料总体可以分为3个大的类群(类群1、类群2和类群3)。类群1是一个混合群,各地区品种均有分布,包括133份马铃薯材料,占总数的23.8%;类群2中欧洲、北美以及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材料所占比重大,该类群包括的材料数量为187,所占比例为33.5%;类群3中北美、南美以及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马铃薯材料所占比重大,其包含的239份材料占供试559份材料的42.8%。5.对8个马铃薯加工和早熟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大西洋和GT12867-02在单株结薯数上具有较强的负向GCA效应,大西洋两年的效应值分别为-9.89和-15.43,GT12867-02在2010年的效应值为-9.11;大西洋和Lenape在干物质含量上具有较强的正向GCA效应,其中大西洋2009年的相对效应值为4.50;大西洋、GT12867-02和Lenape在炸片颜色上具有较强的正向GCA效应,大西洋两年的相对效应值分别为11.90和12.45,GT12867-02和Lenape在2009年的效应值分别为5.02和4.75。6.对马铃薯加工品质和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力的估算和分析。单株产量、干物质含量、单薯重、单株结薯数和炸片颜色两年的所有广义遗传力均大于62%,说明这5个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炸片颜色两年的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说明该性状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不易受环境影响,亲本所具备的炸片品质能够稳定有效地传递给分离后代,可以对该性状进行早世代的选择。单株产量和单薯重两年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40%,说明这两个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应该进行高世代选择。

李先平,隋启君[6](2016)在《美国西北3州马铃薯育种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美国西北部3州马铃薯育种基地的考察,介绍美国西北3州(华盛顿州、爱达荷州和俄勒冈州)马铃薯联合育种的历史、育种程序、运作模式及其成果。提出对中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协作育种的建议。

易靖[7](2016)在《马铃薯品种资源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马铃薯的育种研究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引种鉴定到现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的都是为了选育出更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可以加速新品种选育的进程。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云南师范大学保存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对部分马铃薯品种的细胞质类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组多样性标记检测方法对不同来源的马铃薯合作88品种的真实性进行了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4对叶绿体基因组标记引物和2对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引物对87份四倍体和9份二倍体马铃薯材料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7种细胞质类型,分别是W/α[D]、W/γ[D]、W/α、W/γ、T/β、P和A/β型。国外引进品种的细胞质类型几乎全为T/β;云南省地方特色品种资源检测出A/β、W/α[D]和T/β三种类型;云南师范大学建立抗晚疫病育种群体B材料均为W/α[D],与国内外主栽品种细胞质类型不同。2.利用12对SSR标记引物对96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了检测,获得96个马铃薯品种的分子指纹信息。按照细胞质遗传背景可将这些种质资源分为携带野生种(Wild,W)或普通栽培种(Tuberosum,T)细胞质基因组两个类群;比较而言,具有W细胞质类型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3.对部分马铃薯品种的细胞质类型与某些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具有W细胞质类型(包括安第斯栽培亚种细胞质类型【Andigena,A】)品种的抗性、成熟期和淀粉含量分别与T细胞质类型品种的抗性、成熟期和淀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具有W细胞质类型品种的产量显着高于具有T细胞质类型的品种。4.利用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组多样性标记检测方法,对来自云南省12个主产区的143份―合作88‖样本进行了检测。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份非合作88材料;细胞质基因组标记检测出一份非合作88材料;细胞核基因组SSR标记检测出23份样品与合作88标准品种不完全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描述的细胞质基因组标记可以应用于马铃薯育种亲本选择和新品种辅助选育,核基因组SSR标记检测方法可揭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但在品种真实性或纯度鉴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刘春雷[8](2016)在《马铃薯EST-SSR标记开发及育种资源的指纹图谱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既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工业原料,对经济的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随着马铃薯育成品种不断增多,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单纯依靠传统植物学性状已经难以进行精确的鉴定。尽管马铃薯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已经完成,但应用于马铃薯大规模分析的分子标记仍比较少,特别是与基因相关的功能标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遗传育种的研究。本研究采用MISA软件搜索马铃薯基因组SSR位点,结合数据库中EST序列的冗余性和多态性开发EST-SSR标记,进而利用所开发的EST-SSR引物对44份马铃薯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MISA程序扫描马铃薯基因组序列共获得了 144813个总SSR位点,平均间隔4.98Kbp,其中单一 SSR位点15546个。在染色体分布上,单一 SSR位点分布特征与总SSR位点相似,SSR位点的分布数量均与染色体长度相关,但单一 SSR位点的分布密度差异更加明显。2.马铃薯基因组中SSR位点倾向分布于非编码区,在基因组不同区域分布密度高低顺序为:基因间>内含子>启动子>外显子。不同重复单元类型的SSR数量差异较大,单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T)n基序数量最多,分别占总SSR和单一SSR位点数的70.43%和70.44%。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以(AT/TA)n分布最为丰富,而(CG/GC)n类型最少,仅搜索到2个。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中以(AAT)n类型的基序数量最高。3.挑选了 10份遗传差异较大的马铃薯材料,从40对合成的引物中,筛选出了 17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44份马铃薯育种资源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 138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位点数为8.1个。多态性位点136个,多态性比率达98.5%。17对引物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 0.8073,变化范围为 0.6607~0.8786。4.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遗传距离表明,44份马铃薯育种材料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296~0.5111之间,平均为0.3424。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632处,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5个大类,其中有75%的材料被聚为一类。从分子水平上表明了 44份马铃薯育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5.通过进一步采用不同引物组合对供试材料进行鉴别分析显示,SAUE151、SAUE022、SAUE015、SAUE003、SAUE008等5对引物组合在一起可以完全区分44份马铃薯材料,进而利用上述5对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了 44份马铃薯育种资源的指纹图谱。

王登社,郦海龙,牛丽娟[9](2015)在《中国马铃薯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中国马铃薯育种存在的品种保护的整体观念不强,没有形成品种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育种以科研院所为主,育种方向偏离市场需求,育种节奏也无法跟上市场发展,审定品种类型单一,加工品种奇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且品种审定滞后于市场发展,企业缺乏育种能力等体制和观念问题的探讨,提出改变原有马铃薯育种体制,提高企业的育种实力,提升马铃薯新品种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修改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评价标准,改善区域试验条件,使品种审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建议和解决办法,指出构建一个促使马铃薯育种长效发展的社会市场机制是当务之急。

徐敏[10](2007)在《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系谱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日显重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马铃薯育种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审定品种不仅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是育种的重要亲本来源。全面、系统的了解审定品种的系谱和遗传多样性将为我国马铃薯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马铃薯审定品种为试材,通过系谱分析、表型鉴定和SSR标记分析研究品种间的系谱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我国288个审定品种系谱分析结果表明:1983年以前,育成的93个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子白等7个亲本育成了其中的60个品种,占当时品种总数的65%;1983年—1990年为育种低迷期,审定品种仅31个;1991年—2000年,审定的品种67个,亲本出现多样化趋势,育成品种较多作为亲本用于新品种选育,占44%;2001年至今,审定品种的数量增加迅速,共94个,品种遗传基础有所拓宽。SSR标记对4个时期品种的多态性评价结果与系谱分析一致。2.国外品种作为亲本资源在我国育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审定品种中,含美国亲本血缘的占34.7%,共100个;含德国亲本血缘的占33.3%,共93个;含波兰亲本血缘的占20.8%,共58个;含CIP、加拿大和荷兰资源血缘的占21.5%,共63个;含地方品种血缘的占9.0%,共26个。3.根据对收集的185份马铃薯品种的20个田间生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以分类距离12.5为标准可将185份材料分为两大类群,以分类距离11.5为标准又可将第二类群分为两个亚群。以分类距离10.0为标准可以将全部品种分为11个类群,其中类群6包含品种最多,达90个。4.利用12对SSR引物对203份审定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我国马铃薯审定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低。共检测到12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5~18个,平均为10.4个。20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幅在0.22~0.72之间,平均值为0.62。各时期多态性分析表明,1983年以前育成品种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53;2001年以后育成的品种遗传距离最大为0.54,并且与前3个时期育成的品种遗传距离较远。5.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是:以遗传相似系数0.47为标准可将203份材料分为两个个类群,马铃薯野生种群和普通栽培种群。以相似系数0.70为标准可以将全部品种分为15个类群,大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被分到了一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含91个品种。

二、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种质资源起源与多样性
    1.2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情况
        1.2.1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育种进展
        1.2.2 我国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进展
        1.2.3 引进种质资源在我国马铃薯育种中的利用现状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利用
        1.3.1 系谱分析
        1.3.2 形态学标记
        1.3.3 遗传标记法
        1.3.4 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3.5 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1.3.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 马铃薯晚疫病与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
        1.4.1 马铃薯晚疫病概述
        1.4.2 寄主与病原物互作机制
        1.4.3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
        1.4.4 马铃薯抗晚疫病资源筛选及抗病育种
        1.4.5 马铃薯晚疫病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全基因组分析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98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1 试验区情况及材料方法
        2.1.1 试验区气候环境及土壤
        2.1.2 试验材料来源及种植
        2.1.3 田间表型性状测定及赋值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1.4.1 定量性状划分
        2.1.4.2 遗传多样性评价
        2.1.4.3 统计各性状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2.1.4.4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定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1.1 不同试验点定量性状的表现
        2.2.1.2 定量性状与环境和年度的互作效应
        2.2.1.3 定量性状的分布与分级
        2.2.1.4 定量性状多样性分析
        2.2.2 定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2.2.2.1 定性性状频率与分布
        2.2.2.2 定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2.2.3 田间21 个形态学性状的因子分析
        2.2.4 田间21 个表型指标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
        2.3.1 田间22 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3.2 田间21 个表现性状的聚类分析
        2.3.3 几个极端材料的描述
第三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倍性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气候环境及土壤
        3.1.2 试验材料来源及种植
        3.1.3 染色体倍性研究方法
        3.1.3.1 试验材料采集与保存
        3.1.3.2 核提取液制备
        3.1.3.3 叶片细胞核悬浮液制备
        3.1.4 SSR遗传标记的聚类分析方法
        3.1.4.1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1.4.2 SSR引物筛选
        3.1.4.3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3.1.4.4 SSR标记分析
        3.1.4.5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2.2 种质资源的SSR聚类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3.2.2.1 引物筛选及其退火温度确定
        3.2.2.2 种质资源SSR扩增条带的多态性分析
        3.2.2.3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3.2.3 种质资源的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2.4 种质资源的SSR聚类与表型聚类的关联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种质资源群体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3.2 种质资源群体的多态性及聚类分析
        3.3.3 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SSR分类群体与表型分类群体的关联性
第四章 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离体评价及其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基因组信息
        4.1.2 离体叶片晚疫病抗性室内鉴定方法
        4.1.3 基因组测序及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4.1.3.1 DNA提取和测序方法
        4.1.3.2 SNP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 份材料离体叶片晚疫病抗性鉴定
        4.2.2 82 份材料中12 个晚疫病抗性基因的检测
        4.2.3 82 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及主成分分析
        4.2.4 82 份材料基于SN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5 82 份材料的SNP分类与表型聚类和SSR分群的关联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晚疫病抗病能力及所选相关抗性基因的评价
        4.3.2 82 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五章 马铃薯NB-LRR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马铃薯基因组中NB-LRR成员的鉴定
        5.1.2 马铃薯NB-LRR家族成员的序列和结构特征分析
        5.1.3 马铃薯NB-LRR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分析与基因重复事件分析
        5.1.4 NB-LRR的进化分析与分类
        5.1.5 NB-LRR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NB-LRR的鉴定及染色体分布
        5.2.2 NB-LRR基因复制事件分析
        5.2.3 NB-LRR进化分析与分类
        5.2.4 NB-LRR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
        5.2.5 NB-LRR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
        5.2.6 NB-LRR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6.1 CNL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6.2 TNLs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7 NB-LRR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2.7.1 CNL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2.7.2 TNL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5.3.1 NB-LRR中CNL家族的分类特征
        5.3.2 NB-LRR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的表达分析
        5.3.3 NB-LRR基因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1.2.2 试验时间
        1.2.3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形态特征
    2.2 产量
    2.3 品质
3 讨论与结论

(3)丽江市马铃薯种植产业的经济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云南省马铃薯的种植历史和发展历程
        2.1.1 历史
        2.1.2 发展历程
    2.2 云南省马铃薯的种植区划及栽培制度
    2.3 云南省马铃薯的种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 丽江市马铃薯种植现状
        2.4.1 种植规模与产量
        2.4.2 种薯生产
        2.4.3 品种选育
    2.5 丽江市发展马铃薯种植业的意义
    2.6 农户种植马铃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2.7 国外研究进展
        2.7.1 提高马铃薯单产量的研究进展
        2.7.2 中国马铃薯对外贸易的进展
        2.7.3 南非马铃薯加工产业的进展
第三章 农户问卷调查方法与分析
    3.1 丽江市农户调查点的选取依据
        3.1.1 农户调查范围
        3.1.2 调研点的选取依据
    3.2 各调研点情况介绍
        3.2.1 黄山镇南溪村委会
        3.2.2 玉龙县太安乡
        3.2.3 古城区七河镇
        3.2.4 古城区大东乡
        3.2.5 古城区金山乡
        3.2.6 古城区金安镇
    3.3 调查的具体方法
    3.4 调查表的设计及指标设计
    3.5 调查结果和统计分析
        3.5.1 农户的基本情况
        3.5.2 农户种植马铃薯情况
        3.5.3 调研的各乡镇马铃薯种植情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种植马铃薯的投入产出分析
    4.1 农户种植马铃薯的投入分析
        4.1.1 马铃薯投入要素按实物量来衡量分析
        4.1.2 马铃薯投入要素按价值量来衡量分析
        4.1.3 各调研点投入的成本
        4.1.4 农户对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投入成本
    4.2 农户种植马铃薯的产出分析
        4.2.1 农户对马铃薯的利用情况
        4.2.2 农户种植马铃薯的收入情况
    4.3 农户种植马铃薯的投入产出分析
        4.3.1 利润分析
        4.3.2 投入产出率分析
        4.3.3 农户种植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
        4.3.4 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4.3.5 农户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种植绩效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丽江市马铃薯种植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5.1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有关理论
        5.1.1 比较优势理论
    5.2 丽江市马铃薯种植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5.2.1 常用的比较优势测定方法
        5.2.2 丽江市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优势指数的测定
        5.2.3 丽江市马铃薯的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的测定
        5.2.4 马铃薯生产综合优势比较
    5.3 丽江市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5.3.1 四大粮食生产效率优势的比较
        5.3.2 四大粮食生产规模优势的比较
        5.3.3 四大粮食生产综合优势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铃薯种植方式的差异分析
    6.1 农户租地与否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6.1.1 租地与未租地农户种植马铃薯的基本情况
        6.1.2 农户租地种植马铃薯对马铃薯单产的显着性分析
    6.2 七河镇马铃薯种植企业使用农膜与否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6.2.1 七河镇马铃薯种植企业的基本情况
        6.2.2 使用农膜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6.3 七河镇马铃薯种植企业使用不同的药剂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6.3.1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种植区
        6.3.2 两组不同的药剂组合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6.4 七河镇马铃薯种植企业生产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经济效应分析
        6.4.1 七河镇马铃薯种植企业新品种引进试验区
        6.4.2 企业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分析
    6.5 丽江恒天然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经济效应
        6.5.1 公司的基本情况
        6.5.2 公司种植马铃薯的产出
        6.5.3 公司种植马铃薯各生产要素的投入
        6.5.4 公司种植马铃薯的投入产出分析
        6.5.5 公司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投入产出分析
    6.6 农户种植‘丽薯6号’与其它品种马铃薯在产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6.6.1 ‘丽薯6号’与‘丽薯7号’在单产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6.6.2 ‘丽薯6号’与地方品种的单产量差异性分析
        6.6.3 ‘丽薯6号’与其它品种的单产量差异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薯农生产马铃薯的积极性
        7.1.2 马铃薯种植的栽培制度
        7.1.3 薯农生产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情况
        7.1.4 薯农种植不同品种马铃薯在单产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7.1.5 企业规范种植马铃薯对薯农的指导作用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丽江市马铃薯主产区农户种植马铃薯投入与产出情况调查
    附录2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原始数据(2011~2014年)
    附录3 马铃薯彩图
致谢

(4)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PV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马铃薯概述
        1.1.1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
        1.1.2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慨况
        1.1.3 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种质资源概况
    1.2 马铃薯病毒概况
        1.2.1 马铃薯病毒分类
        1.2.2 马铃薯病毒的检测方法
        1.2.3 马铃薯病毒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3 马铃薯病毒表型与抗性基因的关联
        1.3.1 同源四倍体的自交和分离
        1.3.2 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3 分子标记技术辅助选择的方法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及内容
第2章 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及自交分离群体的简介
第3章 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自交分离群体PVY、PLRV的性状调查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播种时间、地点及标准
        3.3.2 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自交分离群体PVY、PLRV的DAS-ELISA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材料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提取液制备
        4.3.2 DSA-ELISA检测
        4.3.3 DSA-ELISA检测结果的等级划分标准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自交分离群体PVY、PLRV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材料
        5.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总DNA提取
        5.3.2 引物PCR扩增
        5.3.3 序列比对、聚类分析软件及参数
    5.4 结果与分析
        5.4.1 DNA质量检测
        5.4.2 PCR扩增结果
        5.4.3 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筛选
        5.4.4 克隆测序材料和标记的筛选结果
        5.4.5 自交群体分子标记序列变异性分析
        5.4.6 聚类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的起源和传播
    1.2 马铃薯种质资源概况
        1.2.1 马铃薯野生种
        1.2.2 马铃薯栽培种
        1.2.3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
    1.3 马铃薯杂交育种
        1.3.1 亲本选配
        1.3.2 马铃薯核心祖先亲本
        1.3.3 育种亲本遗传多样性的拓展
        1.3.4 中国的马铃薯育成品种
    1.4 马铃薯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1.4.1 系谱分析法
        1.4.2 遗传标记法
    1.5 马铃薯细胞质基因分型研究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亲缘关系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及其直接亲本
        2.3.2 细胞质分型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聚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表型性状聚类
        3.3.2 多态性SSR引物的筛选
        3.3.3 SSR临接系统进化树(Neighbor-Joiningtree)
    3.4 讨论
        3.4.1 SSR标记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利与弊
        3.4.2 基于马铃薯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的总体评价
        3.4.3 基于SSR标记马铃薯资源聚类分析的总体评价
    3.5 结论
第四章 亲本重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五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4.3.2 三个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4.3.3 四个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4.3.4 两个性状总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4.3.5 重要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4.4 讨论
        4.4.1 马铃薯的配合力分析
        4.4.2 亲本育种价值的评价
    4.5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美国西北3州马铃薯育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西北3州马铃薯育种历史
2 联合育种模式
    2.1 育种程序
    2.2 联合育种方式
3 联合育种成果
4 联合育种的启示

(7)马铃薯品种资源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马铃薯概述
        1.1.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
        1.1.2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作物
        1.1.3 我国马铃薯的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较为单一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几种方法
        1.2.1 形态标记
        1.2.2 细胞学研究
        1.2.3 生化标记
        1.2.4 分子标记
    1.3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
        1.3.2 随机扩增多态(RAPD)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
        1.3.4 SSR标记及其在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5 简单重复间序列(ISSR)
        1.3.6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4 细胞质遗传的多样性研究
        1.4.1 细胞质遗传
        1.4.2 cpDNA和mtDNA标记技术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应用
    1.5 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种质资源概况
第2章 马铃薯细胞质遗传背景分子标记检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马铃薯育种资源SSR标记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主要设备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DNA的检测
        3.3.2 引物试扩增结果
        3.3.3 GeneMapper读取结果
        3.3.4 根据GeneMapper整理的分子指纹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马铃薯细胞质类型与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
    4.1 引言
    4.2 细胞质类型与晚疫病抗性的关联性
    4.3 细胞质类型与成熟期的关联性
    4.4 细胞质类型与淀粉含量的关联性
    4.5 细胞质类型与产量的关联性
    4.6 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马铃薯合作88品种真实性分子标记检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特征
        5.2.2 实验材料采集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形态学观察的实验结果
        5.3.2 细胞质标记检测结果
        5.3.3 SSR标记检测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马铃薯EST-SSR标记开发及育种资源的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马铃薯起源与遗传基础
    1.2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1.3 分子标记概述
        1.3.1 分子标记含义
        1.3.2 常用分子标记类型
    1.4 分子标记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1.4.1 遗传多样性研究
        1.4.2 遗传图谱构建
        1.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5 马铃薯SSR标记引物开发以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1.5.1 马铃薯SSR标记引物的开发
        1.5.2 指纹图谱构建
    1.6 研究目标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马铃薯材料与种植
    2.2 本地化比对数据库构建
    2.3 搜索马铃薯基因组SSR位点和分布情况统计
    2.4 筛选马铃薯基因组中单一SSR位点
    2.5 EST中多态性SSR位点鉴定分析及注释
    2.6 设计SSR标记引物
    2.7 马铃薯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2.8 SSR分析及产物检测
    2.9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染色体中SSR位点分布
    3.2 马铃薯SSR位点的基因组区域分布
    3.3 不同类型SSR位点的特征
    3.4 P1~P3型马铃薯SSR位点的基序
    3.5 EST数据中多态性SSR位点及功能注释
    3.6 SSR标记PCR引物设计
    3.7 DNA提取与检测
    3.8 多态性SSR引物筛选
    3.9 扩增多态性分析
    3.10 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3.11 品种指纹图谱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马铃薯SSR位点的基因组分布特征
        4.1.2 EST-SSR标记评价
        4.1.3 供试马铃薯遗传多样性评价
        4.1.4 品种指纹图谱及其应用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中国马铃薯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马铃薯生产及育种取得的成就
2 马铃薯品种选育中存在的体制及观念问题
    2.1 品种保护的整体观念不强,没有形成品种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
    2.2 育种以科研院所为主,育种节奏无法跟上市场发展
    2.3 审定品种类型单一、加工品种奇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且品种审定滞后于市场发展
    2.4 企业缺乏育种能力,无法担当育种主力军的重任
3 根据马铃薯育种存在的体制和观念问题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3.1 改变原有育种体制,提高企业育种能力
    3.2 全面提升对马铃薯新品种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3.3 修改品种区域试验评价标准,改善区域试验条件,使品种审定符合市场需求
4 结束语

(10)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系谱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与技术的发展
    1.2 标记技术在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2.1 表型水平研究
        1.2.2 同工酶水平研究
        1.2.3 DNA水平研究
        1.2.3.1 RFLP标记和RAPD标记
        1.2.3.2 AFLP标记和ISSR标记
        1.2.3.3 SSR标记
    1.3 DNA标记技术在指纹图谱研究构建中的应用
    1.4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4.1 育成品种现状
        1.4.2 种质资源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亲缘系谱关系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时期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2.2.1.1 1983年以前育成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2.2.1.2 1983年至1990年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2.2.1.3 1991年至2000年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2.2.1.4 2001年至今的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2.2.2 审定品种系谱分析
        2.2.2.1 美国品种衍生系
        2.2.2.2 德国品种衍生系
        2.2.2.3 波兰品种衍生系
        2.2.2.4 CIP、荷兰和加拿大品种衍生系
        2.2.2.5 我国地方品种衍生系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表型性状亲缘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的 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马铃薯总DNA提取
        4.1.2.2 SSR试验方法
        4.1.2.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马铃薯审定品种的SSR标记多态性
        4.2.2 各阶段马铃薯审定品种的SSR多态性分析
        4.2.3 马铃薯审定品种的聚类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J]. 罗文彬,李华伟,许国春,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2019(03)
  • [3]丽江市马铃薯种植产业的经济调查分析[D]. 付玉鹏. 云南大学, 2018(01)
  • [4]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PV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分析[D]. 罗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D]. 段绍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1)
  • [6]美国西北3州马铃薯育种考察[J]. 李先平,隋启君. 世界农业, 2016(12)
  • [7]马铃薯品种资源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分析[D]. 易靖.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马铃薯EST-SSR标记开发及育种资源的指纹图谱构建[D]. 刘春雷.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5)
  • [9]中国马铃薯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王登社,郦海龙,牛丽娟. 中国马铃薯, 2015(06)
  • [10]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系谱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徐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标签:;  ;  ;  ;  ;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