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

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

一、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如剑[1](2021)在《仿生微纳结构表面设计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致病性细菌在材料表面粘附引发的医疗器械感染问题,给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的发现和应用为对抗细菌感染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以抗生素为代表的多种生化抗菌剂过量使用,直接诱发了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已经成为了临床领域新威胁。作为一种可替代方法,生物启发的纳米结构杀菌表面展现了优良的抗菌性能。不同于传统生化杀菌方式,该类型纳米结构杀菌表面则是通过微纳结构对细菌细胞的施加物理机械撕裂作用,将粘附到结构表面的细菌杀死。因此不存在引发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风险,有望解决或者缓解由抗生素过度使用所导致的细菌多重药物耐受性问题。然而,仿生纳米结构杀菌的基础是结构对细菌所施加的非特异性作用力,只有当该作用力大于细菌细胞壁(膜)能够承受的应力时,细菌才会因自身细胞破裂而死亡。因此,目前大多数(尤其是聚合物基)单一功能纳米结构难以实现快速、高效、广谱的杀菌性能。除此之外,由于纳米结构材料的粗糙表面极易导致污染物粘附,被杀死的细菌会累积在材料表面,进而将杀菌结构覆盖,影响其进一步杀菌性能的发挥,使其难以实现长效、可重复性抗菌功能。本研究受仿生纳米结构抗菌性能启发,拟利用纯物理作用抗菌策略,实现安全、高效、广谱和长效的抗菌目标,从而有效避免生化学抗菌剂过度使用所引起的多重细菌耐药性等诸多问题。此论文分别以蝉翼表面纳米结构和荷叶表面微纳结构为模型,设计并制备出光热协同的复合结构抗菌表面、荷叶仿生微纳结构双功能抗菌表面以及温控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结构多功能抗菌表面。分别探讨了结构表面形貌、光热转化性能、润湿性以及聚合物链的温控响应性与抗菌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光热协同的复合结构抗菌表面:通过对蝉翼表面纳米结构形貌特征分析,采用模板复制方法制备出聚合物基仿生纳米结构。针对单一结构杀菌功能表面杀菌效率低、速度慢、广谱抗菌性差等问题,利用单宁酸-铁离子络合物简单、快速的成膜机理,将具有光热效应的TA/Fe纳米涂层成功固定在仿生纳米结构表面,制备出了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的复合纳米结构表面。近红外激光照射3 min,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的杀死率均超过99%,实现了快速、高效、广谱抗菌表面功能。(2)荷叶表面微纳结构双功能抗菌性能的研究: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拥有良好防污性能的荷叶表面,具有结构杀菌的能力。研究表明荷叶表面乳突结构所覆盖的纳米柱状物,是赋予表面结构抗菌的根本原因。抗菌测试结果表明,荷叶表面优异的超疏水特性能够抵御大部分污染物和细菌初始阶段的侵袭,后期即使有细菌粘附到表面也能够被有效杀死。杀菌机理研究表明,荷叶表面化学物质不是导致细菌死亡的原因,证明了荷叶表面的物理结构对细菌具有灭活作用。荷叶表面这种完全基于物理效应的双功能协同抗菌方式,不会诱发任何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构建以物理结构为基础的长效抗菌表面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3)仿生微纳结构双功能抗菌表面:受荷叶表面微纳结构协同抗菌性能启发,设计并利用等离子体刻蚀与水热合成的方法构建了仿生微纳结构表面,经过化学修饰获得超疏水表面。对不同结构形貌尺度与表面润湿性能、抗菌性能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单一尺度(一级微米结构或者一级纳米结构)表面,拥有二级尺度的微纳结构表面能够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超疏水效果,其静态水接触角大于174°,而滚动角则小于1°。因具有优异且稳定的超疏水性能,仿生微纳结构表面与细菌共培养24 h以后依然保持高效抗细菌粘附性能,即使有少量细菌粘附到材料表面,也能被纳米结构所杀死。本研究表明,超疏水赋予表面的防御性与结构赋予表面的杀菌性,其功能实现是逐次的,构建基础是同步的,不存在功能之间的相互干扰与削弱。此工作为纯物理、长效、非耐药性抗菌表面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4)温度刺激响应性多功能结构抗菌表面:以实现结构表面死细菌及污染物主动和可控的脱附为目的,率先利用可控光引发表面接枝技术,在纳米结构表面引入具有温度响应性构象改变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分子链,成功制备出PNIPAA@Zn O的多功能抗菌复合纳米柱状结构。通过环境温度调节,实现了复合结构多重抗菌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环境温度低于PNIPAAm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复合纳米结构表面表现出良好的抗细菌粘附性;升高环境温度到PNIPAAm的LCST以上时,PNIPAAm分子链收缩,纳米杀菌结构得以暴露而表现出优异的杀菌性能,其杀菌率大于99%;当环境温度再次下降到PNIPAAm的LCST以下时,粘附在结构表面的死细菌可以被有效排出,复原初始的抗细菌粘附表面。此工作通过精确控制PNIPAAm分子链接枝量,巧妙利用PNIPAAm在不同温度下分子链的构象变化,既保留了结构本身独特的物理机械杀菌性能,又实现了主动可控的细菌释放功能,为构建智能、长效、可重复使用的杀菌表面提供了新参考。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2](2021)在《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和分析技术的创新。新世纪以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引进了一批高性能新型微束分析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高规格的实验室。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微束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主要进展及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大型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激光诱导原子探针、原子探针技术、显微红外光谱、同步辐射等,这些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地球和行星演化历史及许多地质过程的理解。今后,应加快微束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开发,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孟一鸣[3](2020)在《富锂锰正极材料反应界面的原位动态现场红外表征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电池体系中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当前改性研究的热点。但随着商业化正极材料改性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型正极材料如高镍正极、富锂锰正极等的深入研究,针对正极材料展开的失效机制和改性机理研究显得相对匮乏。研究证明,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有机/无机物混合膜,被称为负极界面膜,与之相似的,正极表面在循环中也会生成正极界面膜。界面膜的性质会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加深对界面膜形成及演变过程的认识可为进一步理解电化学反应过程提供理论基础。由于界面膜对空气中的O2、CO2十分敏感,并且在形成过程中组分会随着电化学反应的进行而发生变化,普通表征手段难以实现对界面膜反应的准确表征。为深入理解正极表面发生的界面反应,以及界面膜的形成过程与稳定机理,需要一种可实时观测材料组分变化、且能精确模拟材料所处反应环境的新型表征手段,即原位表征技术。其中,原位红外技术基于对有机组分敏感的红外光谱技术,高度适用于碳酸酯基电解液体系的正极材料界面反应表征。本论文以层状富锂锰正极材料Li1.2Ni0.2Mn0.6O2为研究对象,以原位动态现场红外技术对循环中正极表面有机组分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研究。围绕实施电解液优化和材料表面改性后该材料在高压区域的界面反应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电解液优化机制和材料表面改性机制,深度剖析该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界面反应原理和界面膜生成机理,以填补对于新型正极材料的失效和改性机制研究的空白,为该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Li1.2Ni0.2Mn0.6O2界面膜的形成机理和稳定机制与电解液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引入电解液添加剂三(三甲基)硅烷基硼酸盐,表征其对界面膜形成机制的影响。通过原位现场红外实时表征添加剂优化前后正极界面膜形成过程,以推断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界面反应。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剂的加入,可以与溶剂中锂盐分解产生的F-、PF6-阴离子结合形成(TMSB-F)-和(TMSB-PF6)-聚阴离子基团,从而在材料充电至高电压时,减少阴离子与碳酸乙烯酯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碳酸乙烯酯分子在充电过程不会随阴离子一起迁移到正极材料表面发生分解。此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率电子透射显微镜结果表明,该电解液在高压下会先于溶剂分子和锂盐分解,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含B的高质量界面膜,厚度仅有~8 nm,远小于常规电解液中生成的界面膜(72 nm),所以能有效保护活性材料不受电解液腐蚀,使得添加剂优化后的电池体系表现出更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性能,5 C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49 m A h g–1的容量,1 C条件下循环250圈容量保持率比未优化的体系高18.4%。(2)研究Li1.2Ni0.2Mn0.6O2表面纳米级包覆改性对界面膜形成机理和稳定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正极表面预先构筑一层Al2O3钝化膜作为人造界面膜,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界面反应,一定程度上抑制界面相变,提高界面稳定性。本章中利用TMA和O3分别作为铝源和氧源,通过对沉积工艺中圈数的有效调控,在正极表面构筑不同厚度的纳米级包覆层,其中进行40圈沉积处理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优。通过原位红外表征发现,钝化膜的存在可阻碍碳酸乙烯酯分子脱去五元环上的两个氢自由基,从而抑制其不可逆生成可溶性碳酸亚乙烯酯并造成溶剂分子持续消耗的反应行为。此外,钝化膜可以降低高电压下正极表面活性过渡金属-氧键对电解液的催化作用,从而切断溶剂分子和锂盐的催化分解路径,形成更稳定的界面环境。最终经过40圈沉积处理的样品在1 C下首圈放电比容量达224.7 m Ah g-1,远高于原材料(179.7 m Ah g-1),且循环500圈后库伦效率稳定在99%以上。(3)深入解析电解液与纳米钝化膜包覆两种改性方式下,富锂锰正极材料界面膜的形成机制。前者主要通过电解液添加剂先于溶剂分解形成以有机物为主的界面膜,同时空间大分子以及B原子缺电子的性质阻碍碳酸乙烯酯迁移至正极材料表面,对活性材料形成一定的保护,并抑制碳酸乙烯酯的分解反应。但该优化方式由于改性的着重点不在材料,只能起到最大化发挥正极材料性能的作用,并不能对不稳定界面反应本身起抑制作用。而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对正极表面包覆纳米级氧化铝之后,可有效降低正极表面活性以阻断活性氧与过渡金属在氧化还原过程中造成的溶剂副反应,同时,钝化膜的存在改变了界面环境和界面反应,诱导形成与高质量界面膜,使界面环境更稳定,从而起到提升电化学性能的作用。

李晓月[4](2019)在《固液界面的离子束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固液界面的元素或离子(电荷)组成和动态变化反映了界面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理,但其原位实时高精度测量一直是个技术难题。离子束分析技术作为高灵敏度的材料表面性质分析手段只能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并不能直接对液体与固体的界面进行测量。本文开展了适用于真空环境下离子束分析的固液界面探针制备研究和固液界面的离子束分析技术研究,为高精度的固液界面元素分析和动态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使用氮化硅-铝纳米复合膜作为真空密封窗和电化学电极,制备了固体金属电极和电解液界面探针。实验结果表明,含电解溶液的固液界面探针成功在1.3×10-5Pa高真空环境中工作,探针分析薄窗可承受2MeV He+离子注量为1.0×1018 ions/cm2的辐照,实现了固液界面电压在线调节。利用粒子激发X射线(PIXE)和卢瑟福背散射(RBS)技术,在复旦大学核微探针装置上分别对装有0.01M的BaCl2和1M的LaCl3溶液的固液界面电极体系成功进行了实验。PIXE实验发现对固液界面探针铝电极外加负电压(-2.3V)时,La元素相对Cl元素含量会增加,对铝电极外加正电压(+2.3V)时相对含量会降低。RBS实验发现,在1M的LaCl3固液界面电极表面,负电压(-2.3V)时电解质离子在电极表面高浓度聚集,正电压(+2.3V)时电解质离子在电极表面呈低浓度分布,在约1250nm深处电解质溶液趋向于体浓度。为提高固液界面离子束分析精度,论文讨论了差分RBS分析法,计算模拟了外加偏压时固液界面元素差分谱。固液界面RBS实验的深度分辨率为约20nm左右,表明其无法解析固体-溶液界面可能形成的双电层结构。

姚昊[5](2018)在《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相变砂浆温控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变材料在热能存储方面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建筑材料领域有储能、调节室内温度分布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变材料本身的性质,导致其在和建筑材料结合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泄露和相分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效果。本文引入微胶囊技术对相变材料进行微胶囊化,以此避免相变材料使用过程中泄露和相分离等问题的出现。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包裹石蜡/癸酸微胶囊,研究转速、固化剂、改性剂等条件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表征微胶囊的微观形貌、表面特性、粒径分布、化学结构、热稳定性;验证其与水泥基材料的兼容性,观察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布和结合情况;将相变微胶囊掺入水泥砂浆,表征其强度、导热系数以及蓄热系数;利用实验研究和模拟分析,验证相变砂浆板的温控效果,具体得到以下结论:1.以复配石蜡为芯材,不同的转速可以制备出4-10μm的相变微胶囊,颗粒形貌良好,随着转速的下降,微胶囊的粒径会有小幅度增加。以癸酸为芯材,乳化转速800rpm,酸化和固化转速600rpm,制备相变微胶囊,表面光滑,附着物较少,粒径分布均匀,相变吸放热范围更窄。2.加入固化剂提高壁材脲醛树脂在芯材颗粒表面的融合效率,微胶囊的表面更加光滑,微胶囊的产率从45%提高至77%。加入4%-5%的三聚氰胺对微胶囊的制备进行改性,微胶囊分散性良好,粒径增大为80μm-120μm,球形颗粒形貌良好,表面粗糙度增加。3.小粒径微胶囊在水泥净浆基体的分散性较差,大多表现为层状胶囊堆积,使得复合材料出现明显的孔隙,净浆的7d抗压强度降低了75%;改性微胶囊则在基体三维结构当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水泥基的结合效果良好,强度仅降低了30%。4.掺入相变微胶囊,水泥砂浆板导热系数降低了20.28%,蓄热系数增加了11%,加之相变材料癸酸本身具备的蓄热性能,作为绿色建材在建筑当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使用癸酸微胶囊对水泥砂浆进行改性时,砂浆浆体的整体形态有一定的改变,粘度增加,试块表面粗糙度增加,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会随着癸酸微胶囊的掺入有70%-80%的降低。5.试验箱内部的温度变化曲线出现较为明显的延迟,在相变区间,温度曲线出现明显的凹陷,微胶囊的加入对温度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对比同高度的平面的温度云图可知,整体平面的温度呈现出加热面开始的梯度分布,实验组依然处于相变温度区间,对照组已经完成相变,有着明显的温度延迟情况。

孟燕[6](2018)在《黑木耳多糖的螺旋链构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真菌多糖来源广泛,如裂褶菌、香菇、黑木耳等均富含活性多糖,且表现出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和促进免疫调节的生物活性。众所周知,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功能。天然多糖的结构和链构象必然影响其生物活性。然而,多糖来源广泛、键接方式多样,给结构分析带来极大困难。同时,多糖的链构象也十分复杂,其在溶液中呈现球形链、刚性链、柔顺链、螺旋链等多种链构象。因此,确定多糖的结构、链构象,是构建多糖构效关系的重要途径。生物大分子具有自组装的特异性能,如蛋白质的α和β折叠以及DNA的双螺旋结构等。然而,关于真菌多糖的自组装行为则研究较少。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真菌多糖,如硬葡聚糖、裂褶菌多糖、香菇多糖等,都是利用其三螺旋结构的破坏和重建过程,来实现对部分客体分子的负载和释放。而螺旋多糖之间是否可以有序组装尚不清楚,基于真菌多糖的自组装性能构建的生物医用材料更是很少报道。本工作旨在通过表征方法上的创新,对真菌多糖的结构、构象以及聚集态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进一步揭示真菌多糖的自组装行为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发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并探索其潜在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1)首次通过光散射(LLS/DLS)和粘度法表征、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观测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等多种方法确定了黑木耳葡聚糖(BFP)的三螺旋刚性链构象;(2)利用诱导聚集发光(AIE)探针探索黑木耳多糖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提出它自组装成树状纳米管(BFP-DNTs)的形成机理,并评价其负载荧光染料后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3)基于黑木耳多糖纳米管的疏水空腔,成功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DOX),并用于药物传递和控制释放;(4)成功将银纳米粒子原位固定在黑木耳多糖纳米管表面,并证明该纳米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5)利用一步法在纳米管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并证明其纳米效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热盐水法从黑木耳中提取出棉花状β-1,3-D-葡聚糖,命名为BFP。利用离子交换色谱(HPAEC)、气-质联用(GC-MS)、核磁(NMR)等方法确定BFP的化学结构为主链每三个β-1,3-D-葡萄糖残基带有2个β-1,6-D-葡萄糖残基。利用光散射、粘度法结合溶液理论计算其链构象参数,建立分子量范围为46×104g/mol~216×104g/mol时BFP的Mark-Houwink方程为[η]= 1.78 × 10-9 Mw1.6,以及BFP的单位轮廓长度的摩尔质量(ML)、持续长度(q)、链直径(d)以及螺距(h)分别为2448~3000nm-1、192~260nm、2.2nm以及0.37nm,与三螺旋链构象参数十分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利用AFM直接观察BFP的分子尺寸,并通过统计链长建立了分子量和链长的关系式:Mw(g/mol)= 2212LAFM,nm+79599,并且估算出 BFP 的ML 2212nm-1,由此可建立用AFM直接观测和估算刚性多糖分子链参数的新方法。此外,本章还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MD)模拟结合模拟退火(SA)算法来预测BFP在真空的最小能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主链上糖苷键的两个扭转角,Φ(H1-C1-03-C3)和Ψ((C1-03-C3-H3),分别为45.51和-16.97时,BFP分子链最稳定,并且可形成非常稳定的三螺旋结构,其每条链的能量比单链更低。这意味着自然界中黑木耳多糖三螺旋链存在的几率要高于单链。同时,三链螺旋结构比单链螺旋的结构更为紧密,同时不同螺旋链之间会形成比多个氢键,从而使得螺旋结构非常稳定。因此,本章工作结合多种方法全面的对黑木耳葡聚糖的结构、构象进行表征,为天然多糖的多级结构表征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基于刚性链在水中易平行排列的特点,研究了黑木耳多糖的自组装行为。光散射结果证明,这种多糖在极稀水溶液中呈单分子链分散,一旦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链逐渐趋向于平行排列成薄片;继续增加浓度,可诱导分子链的堆积,甚至聚集成树枝型纤维。通过透射电镜(TEM)以及扫描电镜(SEM)等证明该纤维的形成是通过多糖分子链聚集成的薄片卷曲形成。同时,引入聚集诱导发光(AIE)染料探针诱导BFP纳米纤维发光,即证实纤维内存在疏水空腔,进一步表明树状纳米管(BFP-DNTs)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BFP-DNTs的疏水空腔可以包裹客体分子,而且树枝状结构促使包含的客体分子浓度提高,从而达到靶分子高度浓缩的效果。因此,包裹了疏水性染料分子的BFP-DNTs比单纯的染料分子具有更低的生物毒性、更强的荧光强度。并且,裸鼠体内生物成像试验结果证明该多糖包裹染料分子后在体内维持更长的荧光持续时间(18天)。因此,本章工作为生物成像领域的载体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利用BFP-DNTs的疏水空腔研究纳米管对疏水分子(DOX)的负载和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BFP-DNTs可以达到相当高的DOX的负载率(34%)和包封率(68%),这与纳米管的树型结构和空腔密切相关。同时,研究表明,BFP-DNTs可有效保护DOX不在正常组织中释放(pH=7.4),而只在病变部位(pH=5.0)释放,这样即可实现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而不损害人体健康组织。此外,BFP-DNTs葡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抗肿瘤活性。因此,这类新型无毒副作用的多糖树枝状纳米管可为药物传输系统提供新的有效途径。利用BFP-DNTs的管状结构和表面丰富的羟基可构筑银纳米粒子合成支架。通过一种简单、温和的化学还原方法,以黑木耳葡聚糖形成的树状纳米管为基材,成功制得粒径较小(14~23 nm)且尺寸分布均匀的银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可控,在6%到51%之间不等。通过TEM、SEM以及EDS等直观看到银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树状纳米管的表面。此外,我们对银纳米粒子/纳米管复合物(BFP-Ag)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银含量的增加,抗菌性能随之大幅度增加。因此,这种具有抗菌活性、稳定性良好的复合物(BFP-Ag)在抗菌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利用BFP-DNTs作为还原剂、分散剂以及稳定剂,通过一步法得到了尺寸较小且分散均匀的金纳米粒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离子浓度,可以有效控制金纳米粒子的形状(带状或球状)和大小(10nm~19nm)。此外,金纳米粒子/黑木耳葡聚糖复合物(BFP-Au)可有效催化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反应,证实金纳米粒子的纳米效应。本章为纳米粒子的合成、分散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拓展了多糖在纳米材料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上述研究结果首次确定黑木耳多糖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子尺寸及其在溶液中的三螺旋刚性链构象。基于该多糖刚性链构象,探讨其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构建了一种树状纳米管。同时,基于黑木耳多糖的纳米管结构,构建四种功能不同生物医用材料,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评价。由此,本文为多糖结构和构象表征提供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基于多糖构建的生物材料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王金星[7](2016)在《塑料垃圾化学链燃烧控制二恶英排放的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中存在大量的塑料垃圾,常规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恶英(PCDD/Fs)。本文将化学链燃烧技术与PCDD/Fs的生成机理相结合,提出了利用吸附剂修饰铁基氧载体进行塑料垃圾原位气化化学链燃烧(iG-CLC)的处理方式。本工作依次从化学链燃烧控制PCDD/Fs排放的验证性研究、关键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塑料垃圾合成气的批次流化床实验、塑料垃圾iG-CLC的批次流化床实验、以及半连续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与实验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化学链燃烧控制PCDD/Fs排放的验证性研究。首先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分别对氧载体的选择、吸附剂的选择以及脱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燃料反应器(FR)内铁基氧载体不能自发地与HCl反应进而能够避免氧载体的损耗,三种吸附剂(CaO、K2O和Na2O)均能够满足在FR内自发地与HCl反应生成稳定的氯化物而在AR内该氯化物且不与空气反应。进而可推知,吸附剂与HCl反应生成稳定的氯化物可在反应器内积累。此外,利用微型双床反应器分别进行了塑料垃圾空气条件下的焚烧实验并通过高分辨傅立叶变换质谱仪(FT-MS)检测了铁基氧载体以及吸附剂对尾气中有机物的催化作用,结果证实了铁基氧载体和吸附剂的催化作用并不明显。(2)塑料垃圾iG-CLC过程中关键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以输液管为代表性的塑料垃圾,分别在热重分析仪(TGA)上和批次流化床上进行了非等温热解实验和等温热解实验。TGA结果能够清晰地呈现塑料垃圾的主要热解温度区间,等温批次流化床实验能够更好地减少塑料垃圾颗粒外部传质传热的影响。分别对非等温热解动力学和等温热解动力学的求解,为全面了解塑料垃圾的热解机理提供了有用信息。另外,在TGA实验系统上进行了等温条件下四种氧载体[包括原Fe2O3/Al2O3和三种吸附剂(K2O、Na2O和CaO)修饰的Fe2O3/Al2O3]与合成气的还原反应实验以及随后空气条件下的氧化反应实验。四种氧载体的一步还原反应(Fe2O3向Fe3O4转化)动力学满足3-D growth of nuclei model模型,而氧化过程(FeO向Fe2O3转化)可采用phase boundary-controlled(contracting cylinder)模型描述。(3)塑料源含氯合成气的化学链脱氯实验研究。首先,根据修饰合成氧载体的脱氯效率和合成气化学链燃烧效率依次对吸附剂的种类、修饰方法、负载量和反应温度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 CaO吸附剂、湿浸渍法、5wt.%负载量以及900℃为最佳的实验参数;在最佳实验参数的条件下进行了六十次循环实验,同时检测了脱氯效率的衰退以及燃烧效率的变化,发现通过稀盐酸对用过的氧载体水洗能够有效地去掉氧载体颗粒表面的Ca元素和Cl元素,并可对用过氧载体进行再次修饰重复使用。其次,考虑天然氧载体与合成氧载体在表面结构的不同,针对相对表面致密的铁矿石的修饰方法进行了进一步地优化,发现超声波浸渍法更有利于CaO粘附和Cl元素的脱除,可作为吸附剂修饰天然铁矿石的最佳方法。(4)塑料垃圾原位气化化学链燃烧实验及PCDD/Fs排放特性研究。首先在批次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塑料垃圾的iG-CLC实验,研究了反应气氛(流化气中水蒸汽浓度)、供氧比、反应温度等对碳转化率、最大转化速率和CO2捕集率的影响,确定了流化气为40vol.%水蒸气/60vol.%N2、供氧比为2.5和反应温度为900℃可作为最佳的实验参数。接下来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下进行了合成铁基氧载体有无CaO吸附剂修饰两组条件下的十次循环实验,以传统空气条件下塑料垃圾焚烧实验作为对照组,利用高分辨率色谱-质谱(HRGC/HRMS)对尾气中的17种毒性PCDD/Fs进行了分析,发现当用CaO修饰Fe2O3/Al2O3为氧载体时iG-CLC方式下PCDD/Fs的总量和TEQ分别降低了 88%和75%(当使用原Fe2O3/Al2O3为氧载体时PCDD/Fs的总量和TEQ分别降低了 42%和20%),证实了化学链燃烧方式可有效抑制PCDD/Fs生成。利用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测试了尾气中Cl2产率,发现CaO修饰Fe2O3/Al2O3为氧载体时iG-CLC方式下Cl2产率下降了 82%(当使用原Fe2O3/Al2O3为氧载体时Cl2产率下降了73%),证实了控制作为氯源的Cl2是抑制PCDD/Fs生成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认识化学链燃烧抑制PCDD/Fs的机理,提出了两个类似的氯取代模型对PCDD/Fs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该结果证实了氯取代过程是PCDD/Fs生成的关键步骤,并且氯取代对PCDDs的生成影响大于PCDFs的生成,由此推知化学链燃烧抑制PCDD/Fs的主要机理是缺O2和还原性气氛降低了 Cl2产率、以及利用CaO吸附剂有效脱氯。(5)基于半连续流化床反应器的塑料iG-CLC实验研究。为了进一步考察塑料垃圾iG-CLC长时间连续运行性能及CaO修饰铁基氧载体的反应性能,设计了模拟串行流化床中燃料反应器的半连续流化床,通过塑料垃圾连续给料以及氧载体定量进料和溢流出料实现氧载体循环流动进行了实验工况的性能测试。利用半连续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塑料垃圾的iG-CLC实验,分别研究了床料量、反应气氛、热功率和氧载体质量流量对平均碳转化率和平均CO2捕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CaO修饰在稳定运行以及CLC性能方面没有引起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利用GC-MS对甲苯吸收液进行测试证实了 CaO修饰能够明显抑制氯苯的排放。

刘江[8](2015)在《硅钙渣制备水泥和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硅钙渣是高铝粉煤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后的残渣。其资源化利用问题是决定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硅钙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在预脱碱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脱碱硅钙渣替代石灰石烧制水泥熟料、作水泥混合材以及原状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研究结果对硅钙渣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了常压条件下硅钙渣脱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硅钙渣常压脱碱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40min1.5h,脱碱剂添加量610%,液固比3.04.0,硅钙渣粒度160200目。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碱硅钙渣中氧化钠含量在0.51.0%之间。硅钙渣浆液液相成分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很大。通过额外添加电石渣或石灰乳的方法可消除液相成分对脱碱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脱碱硅钙渣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并采用XRD、TG-DSC、ESEM、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烧制熟料的矿物组成、微观形貌以及烧成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脱碱硅钙渣部分替代石灰石生产熟料切实可行—脱碱硅钙渣掺量为30%时,石灰饱和系数KH小于0.92、硅率n为2.60、铝率p为1.60时生料的易烧性较好。脱碱硅钙渣中大量的β-C2S在低温煅烧阶段可吸收Ca O,使熟料形成的活化能与烧成温度降低,因此掺入硅钙渣对于熟料的烧成及矿物晶体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了脱碱硅钙渣作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IR、ESEM等测试手段对掺脱碱硅钙渣水泥的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钙渣掺量30%时,所制备水泥强度满足32.5强度等级水泥要求;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相比,硅钙渣中的β-C2S等矿物活性较低,水化较慢,因此硅钙渣可有效降低水泥水化放热、改善水泥的抗干缩性能,且其程度与掺量呈正比关系。进行了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并采用XRD、IR、TG-DSC、ESEM等手段对产物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以原状硅钙渣为原料,以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优化配合比为:70%硅钙渣+15%超细矿粉(比表面积600m2/kg)+15%矿粉(比表面积400m2/kg)+5%水玻璃(以Na2O计,模数2.40)。水玻璃激发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主要产物为C-S-H及C-A-S-H凝胶;掺入磷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产物C-S-H及C-A-S-H的微观形貌,从而导致基体致密程度降低,进而导致强度性能降低。

张经双[9](2014)在《矿井预拌料混凝土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矿山井巷喷射混凝土的人工现场拌料施工,存在原材料计量不准确、混凝土质量差、粉尘浓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预拌干料和预拌料混凝土技术。预拌干料是指将水泥、砂子和石子等混凝土原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合均匀、干燥贮存的散装混合料。预拌料混凝土是在预拌干料中加入水和外加剂,硬化后形成的一种混凝土。预拌料混凝土具有准确的配合比、良好的混凝土质量、较低的粉尘浓度等诸多优点。但预拌干料中的砂子含有的极少量水,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劣化了原材料性能,对预拌料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结合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课题“预拌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砂子含水率分别为0%、0.5%、1.0%、1.5%、2.0%和贮存期分别为0d、3d、7d、10d、15d、20d、30d的预拌干料和预拌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微观结构对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等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预拌干料和预拌料混凝土的微观分析表明,砂子含水率越高、贮存期越长,预拌干料中失效的水泥量越多,原材料性能劣化越严重,混凝土微观结构越疏松。当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在1.0%以下、贮存期在15d以内时,预拌干料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变化较小、材料性能劣化程度低,预拌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密实:当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在1.5%以上时,贮存期的增加导致预拌干料中失效的水泥数量增多、材料性能劣化加剧。(2)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表明,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小于1.0%、贮存期在15d以内时,水胶比为0.45的预拌料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不超过8.64%,抗压强度达到42.3MPa,满足要求;当砂子含水率增加到1.5%以上时,贮存期对预拌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结果表明,砂子含水率为1.0%的预拌干料有效贮存期为15d。(3)建立了不同砂子含水率和贮存期条件下的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率之间的定量关系。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越小、贮存期越短,预拌料混凝土孔隙数量越少、孔径越小、微观结构越密实,预拌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随预拌干料贮存期延长,砂子含水率在1.0%以下时,预拌料混凝土孔隙率增加较慢,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较小;而砂子含水率为1.5%和2.0%时,预拌料混凝土孔隙率增加相对较快,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较大。(4)通过分析,得出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和贮存期对预拌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机理。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和贮存期对预拌干料的水化程度产生影响,水化程度高时,预拌干料水化消耗的水泥量多,导致后期混凝土中水泥数量减少,同时,密实的预拌干料水化产物包裹部分水泥颗粒,阻止或延缓了这部分水泥在混凝土中继续水化;水化程度低时,预拌干料中的水化产物疏松,这些疏松的微观结构在混凝土中很难水化密实,成为预拌料混凝土的薄弱环节。预拌干料的水泥水化程度越高,失效水泥量越多,预拌干料性能劣化越严重,预拌料混凝土强度降低越多。(5)工程应用表明,预拌料喷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好的变形性能、较小的回弹率和较低的粉尘浓度。

金麟[10](2014)在《“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黏附行为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胃黏膜上皮与其周围环境(微生物、食物等)的相互作用-生物界面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抵抗外界致病因素侵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黏附构成的H.pylori-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H.pylori-gastric mucosal epithelium biointerface, H.pylori-GME biointerface)对探究H.pylori感染胃黏膜上皮的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H.pylori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至关重要。据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当H.pylori侵入胃黏膜后,大约21%的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直接接触。通过经典的分子生物学手段,我们发现H.pylori通过菌体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 OMPs)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与胃黏膜上皮形成稳定黏附。例如,BabA和SabA是两种常见的黏附素,它们分别通过特异性地识别Lewisb和唾液酸化的Lewis"受体促进H.pylori的稳定黏附并引起组织炎症反应。CagL蛋白表达阳性的H.pylori通过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integrin β1特异性结合,从而启动Ⅳ型分泌系统将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 protein, CagA)转移到感染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内并引起细胞功能异常。其它黏附素如,HopZ, AlpA/A1pB和OipA也参与黏附过程,并作为免疫靶点用于抗H.pylori疫苗的研制。但是由于H.pylorri-GME生物界面的复杂性,其它表面因素也可能影响H.pylori的黏附行为。通过研究生物界面的作用机制发现,生物界面通过拓扑结构、化学成分与黏弹性图案,使其与蛋白质在纳米尺度、细胞和组织在微米尺度上匹配,从而形成特定的生物医学功能。生物小分子(化学成分)是构成人体内各组织结构的最小单位,它决定不同组织的性质。并且依次通过纳米水平、微米水平的自组装,从而形成特殊的微-纳米复合结构(拓扑结构),后者又表现出独特的力学性质(黏弹性图案),最终影响各组织器官的宏观功能。这就是微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机制。因此,除了关键分子蛋白的相互作用,H.pylori-GME生物界面的微尺度形貌和力学因素也影响H.pylori的黏附行为。但由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纳米加工技术仿生制备了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并通过细菌黏附实验在体外研究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对细菌黏附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刚度可控的高分子材料仿生模拟不同胃黏膜上皮细胞外基质力学环境,并利用力学表征手段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其对H.pylori-GME生物界面黏附行为的作用。从而补充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的黏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H.pylori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我们参考H.pylori感染相关的临床病理研究确定不同病理阶段胃黏膜上皮微尺度形貌变化的参数。再利用反应离子刻蚀(Reactive ion etching, RIE)技术,在体外制备H.pylori-GME生物界面特征形貌的仿生结构。根据不同种属细菌(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黏附实验结果并结合定量的形貌学分析阐述H.pylori-GME生物界面形貌影响细菌黏附的规律。然后,我们利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PAAm)水凝胶体系,模拟胃黏膜上皮细胞外基质的不同力学环境。从而研究刚度对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黏附的影响。并利用原子力显微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最后,基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ESEM)在生物样本成像方面的优势,对利用不同形貌的金纳米颗粒定位A549细胞表面蛋白的方法进行探索,为进一步研究力学因素影响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细胞黏附的分子机制提供新方法。本文数据均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连续型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非连续型变量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Q1;Q2))。并且利用相应的参数检验方法对连续性变量的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相应的非参数方法对非连续型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仿生结构对细菌黏附的影响1.1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的仿生结构参数和物理性质根据文献报道,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形貌是由一定间距、粗细均匀的微绒毛阵列构成。其中微绒毛直径大约为200nm;高度大约为500nm。绒毛间距大约为200nm。并且H.pylori感染导致其变短和消失,以及肠上皮化生的出现。由此可见,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就是高度和间距逐渐变化的微绒毛阵列。通过RIE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的精细加工,我们在体外成功地仿生了H.pylori-GME生物界面特殊形貌,即柱高度(200nm、700nm和1200nm)和间距(50nm、200nm和400nm)逐渐变化的直径约为250nm的纳米柱阵列。通过AFM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我们获得了PET纳米柱结构以及PET平面结构的表面物理性质参数,且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与PET平面结构相比(Ra、Rq和WCA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8-3.6;2.3-4.4;100.3-117.4),PET纳米柱阵列相对粗糙且亲水(Ra=17.4~257.9;Rq=21.1~333.4;WCA=100.3~117.4)。通过析因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ET纳米柱阵列的高度和柱间距影响了结构表面的粗糙度和亲疏水性质。一方面,柱高度对PET纳米柱阵列粗糙度的影响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Ra值F=143.480,P<0.001;Rq值F=182.213,P<0.001)。并且结合多组间比较检验(Bonferroni法或DunnettT3法)发现,在柱间距50nm的纳米柱阵列中,随着高度增加粗糙度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Ra值P=0.209;Rq值P=0.393);柱间距为200nm和400nm的纳米柱阵列中,随着高度增加粗糙度逐渐增加,并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Ra值P=0.014,Rq值P=0.063;Ra值P<0.001,Rq值P<0.001)。另外,柱间距对PET纳米柱阵列粗糙度的影响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Ra值F=887.891,P<0.001;Rq值F=928.372,P<0.001)。随着柱间距增加,纳米柱阵列的粗糙度也逐渐增加(均P<0.050)。另一方面,柱间距对PET纳米柱阵列WCA的影响有显着差异(F=45.894,P<0.001)。在高度为200nm的纳米柱阵列中,不同柱间距的纳米柱阵列的WCA有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548)。在高度为700nm和1000nm的纳米柱阵列中,随间距增加WCA也逐渐增加,且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4;P<0.001)。另外,高度对PET纳米柱阵列WCA的影响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F=139.532,P<0.001)。随着高度增加,纳米柱阵列的WCA也逐渐增加(均P<0.001)。1.2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的仿生结构细菌黏附的影响通过细菌黏附实验发现,柱高度和间距规律变化的仿生微绒毛结构影响了细菌黏附的数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利用析因资料的方差分析发现,无论细菌的种属和形貌,柱高度对细菌黏附的影响无显着统计学差异(H.pylori43504F=0.151, P=0.860; S.aureus6538F=1.508P=0.350; E.coliBL21F=0.019P=0.982)。而纳米柱间距对细菌黏附数量的影响都有相似的规律(H.pylori43504F=480.631, P<0.001; S.aureus6538F=879.873, P<0.001; E.coli BL21F=250.481, P<0.001).去除柱高度因素,再次研究三种细菌在不同PET机构上的黏附规律。通过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检测表明:三种细菌4组间方差不齐(均P≤0.001),并且不同PET结构对三种细菌的黏附都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H.pylori43504F=498.090, P <0.001; S.aureus6538F=609.183, P <0.001; E.coli BL21F=178.220, P <0.001)。利用Dunnett’s T3方法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与PET平面结构(control)相比,柱间距为50nm的纳米柱阵列促进了H.pylori43504和S.aureus6538的黏附(104.6±12.7vs69.7±9.3, P<0.001;190.4±21.8vs134.0±11.7, P<0.001)但并未影响E.coli BL21的黏附(46.8±12.5vs51.7±14.9,P=0.830);与柱间距50nm的纳米柱阵列相比,增大的柱间距(200nm和400nm)抑制了H.pylori43504和E.coli Bl21的黏附(H.pylori4350458.4±7.6和45.3±6.6vs104.6±12.7,均P<0.001;S.aureus653854.9±12.5和86.9±12.5vs190.4±21.8,均P<0.001;E.coli BL2126.9±7.1和5.5±3.7vs46.8±12.5,均P<0.001)。但与200nm柱间距相比,400nm柱间距反而促进了S.aureus6538的黏附(54.9±12.5vs86.9±12.5,P<0.001)。此外,增大的柱间距对细菌表面附属器和细胞外多聚物分泌的也有一定影响。利用CellTool软件对不同间距的PET阵列和平面结构上的黏附细菌进行形貌分析,我们发现纳米柱阵列上细菌的形态变异的参数,结果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通过采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测法分析发现,纳米柱阵列的间距影响有显着差异(E.coli BL21X2=26.428, P <0.001; S.aureus6538X2=73.002, P<0.001; H.pylori43504X2=20.257, P<0.001)。并且形态变化与细菌种属直接关系。进一步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任意两组间比较得知,Eeoli的主要形貌变异模型只有一种,即中心轴长度的变异。与平面对照组相比,纳米柱阵列上的E.coli长度相对较短(P<0.001),且随着柱间距增大有减少的趋势。S.aureus主要形貌变异模型有三种,即直径变异和两种次要的局部边缘曲率变异。由于直径变异占主要部分,且其他两种变异也可由直径变异部分表述,所以选择细菌的平均直径为评估其主要形貌变异的参数。与平面对照组相比,纳米柱阵列上的S.aureus平均直径相对较大(均P<0.001),且随着柱间距增大有减少的趋势。H.pylori的主要变异模型有四种,即中心轴长度变异和三种边缘曲率变异。因此,中心轴长度和边缘曲率都可应作为形貌变异参数。为了方便表述,用边缘曲率与中心轴长度的比值(RCL)来表示H.pylori的主要形貌变异。与其它结构相比,H.pylori43504在400nm柱间距的纳米柱阵列上形态更加弯曲(均P≤0.002),且随着柱间距增大有减少的趋势。2. H.pylori-GME生物界面刚度对H.pylori的影响2.1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对H.pylori与GES-1细胞黏附的影响通过ESEM电镜表征,我们可以定量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上GES-1细胞黏附H.pylori的情况。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通过与细胞表面微绒毛直接接触而利于其黏附,并且倾向黏附在细胞质区边缘处。根据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刚度的PAAm水凝胶基底上单个GES-1细胞表面黏附的H.pylori数量有显着差异(F=55.880,P<0.001)。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任意两组间比较发现:与0.7kPa PAAm水凝胶基底相比,增大的基底刚度促进了H.pylori与GES-1细胞的黏附(均P<0.001)。其中,在3.8kPa PAAm水凝胶基底上,单个GES-1细胞表面黏附的H.pylori数量最多(17.6±4.4,均P≤0.005)。并且8.4kPa和21.5kPa PAAm水凝胶基底上的单个GES-1细胞表面黏附的H.pylori数量无显着差异(14.2±3.6vs14.3±4.0,P=1.000)。但H.pylori在Ⅰ型胶原蛋白修饰PAAm水凝胶基底黏附能力差,数量少。且不同刚度基底上H.pylori黏附数量无明显差异(X2=1.738,P=0.628)。2.2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对GES-1细胞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影响随着基底刚度的增加,GES-1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在0.7kPa基底上,细胞很难铺展,呈类球形,细胞成团聚集。并且细胞表面有较多短而钝的微绒毛。当基底刚度达到8.4kPa时,细胞已完全铺展,细胞表面有较少长而细的微绒毛,并且细胞边缘有较多丝状伪足。利用AFM我们得到GES-1细胞表面物理参数,结果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通过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测法检验发现,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上的GES-1细胞微区刚度有显着差异(细胞质边缘区X2=47.025,P<0.001;细胞核区X2=14.075,P=0.003)。进一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任意两组间比较发现:随着基底刚度增加,细胞微区刚度也逐渐增加。但是在8.4kPa和21.5kPa刚度基底上,GES-1细胞的细胞质边缘区刚度无差别(P=0.193),但核区刚度有显着差别(P=0.003)。并且在各组刚度基底上,细胞质边缘区的刚度都要大于核区(t=3.762,P<0.001;t=2.680,P=0.007;t=4.008,P<0.001:,=5.199,P<0.001).另外,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上的GES-1细胞微区与AFM探针的黏附功有显着差异(细胞质边缘区X2=52.163,P<0.001;细胞核区X2=46.775,P<0.001)。并且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除在3.8kPa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上细胞微区间黏附功无显着差异(t=0.355,P=0.723)外,细胞质边缘区的黏附功都要大于核区(t=2.584,P=0.010;t=3.895,P<0.001;t=5.470,P<0.001)。2.3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基底对GES-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 bolt和免疫荧光显微术半定量的检测GES-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表达,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刚度PAAm水凝胶上GES-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的表达有明显差异(F=250.372,P<0.001)。由于4组PAAm水凝胶基底间方差不齐(P=0.038),因此采用Dunnett T3法进行多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与0.7kPa刚度PAAm水凝胶上GSE-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表达水平(0.7±0.0)相比,其它刚度PAAm水凝胶上GSE-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0)。并且3.8kPa刚度PAAm水凝胶上GSE-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表达水平最高(2.3±0.2,均P<0.050),但与8.4kPa刚度PAAm水凝胶上GSE-1细胞integrin β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217)。3.生物界面表面多蛋白分子标记技术探索通过修饰特异性抗体的不同形貌的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棒和金八面体)对A549细胞表面insulin receptor和caveolin-1蛋白标记发现:相比于非特异性吸附作用,通过特异性结合可以识别细胞膜表面的insulin receptor和caveolin-1蛋白,并且发现的两者分布具有一定重合。结论:1. H.pylori-GME生物界面特征形貌是由高度和间距逐渐变化的微绒毛阵列构成。随着微绒毛间距和高度的增加,界面表面粗糙度增加,并且趋于疏水。增大的微绒毛间距抑制了细菌的黏附,并且对特殊形态的细菌进行筛选。2. H.pylori-GME生物界面的力学性质和关键蛋白的表达受胃黏膜上皮细胞外基质刚度的影响。胃黏膜上皮细胞外基质刚度通过增加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integrin β1蛋白的表达,而不是直接通过增加的细胞表面刚度促进H.pylori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3.基于不同形貌金纳米颗粒的生物界面表面蛋白分子标记技术可作为研究生物界面多蛋白相互作用的表征方法。

二、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仿生微纳结构表面设计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结构杀菌性能
        1.2.1 蝉翼表面结构杀菌性能
        1.2.2 蜻蜓翅膀表面结构杀菌性能
        1.2.3 其他天然结构杀菌性能
    1.3 仿生结构杀菌表面类型和影响因素
        1.3.1 硅基纳米结构仿生杀菌表面
        1.3.2 金属钛基纳米结构仿生杀菌表面
        1.3.3 聚合物基结构仿生杀菌表面
        1.3.4 其他结构仿生杀菌表面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热协同复合纳米结构杀菌表面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设备
        2.2.2 复合纳米杀菌结构的构建
        2.2.3 样品表面润湿性行为测试
        2.2.4 样品涂层稳定性测试
        2.2.5 样品表面光热性能测试
        2.2.6 样品表面抗菌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表面形貌表征
        2.3.2 样品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2.3.3 样品表面涂层稳定性测试
        2.3.4 样品表面润湿性能测试
        2.3.5 样品表面光热转化性能测试
        2.3.6 样品表面杀菌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荷叶表面微纳结构抗菌原理及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荷叶表面微观形貌测试
        3.2.3 荷叶表面润湿性行为测试
        3.2.4 荷叶表面抗菌性能测试
        3.2.5 抑菌圈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荷叶表面微纳结构形貌表征
        3.3.2 荷叶表面超疏水性能表征
        3.3.3 荷叶表面抗菌性能表征
        3.3.4 荷叶表面杀菌性能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荷叶仿生微纳结构表面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设备
        4.2.2 表面微纳结构的构建
        4.2.3 表面润湿性行为测试
        4.2.4 样品活性氧(ROS)产生测试
        4.2.5 样品表面抗菌性能测试
        4.2.6 样品抑菌圈检测实验
        4.2.7 样品表面可重复抗菌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纳结构表面形貌表征
        4.3.2 微纳结构表面化学组成表征
        4.3.3 微纳结构表面润湿性行为表征
        4.3.4 微纳结构表面抗菌性能测试
        4.3.5 微纳结构表面可重复抗菌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度响应性复合纳米结构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设备
        5.2.2 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的构建
        5.2.3 PNIPAAm的 LCST测试
        5.2.4 样品表面润湿性能测试
        5.2.5 样品表面抗菌性能测试
        5.2.6 样品表面可重复抗菌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nO纳米结构表面形貌表征
        5.3.2 不同尺寸ZnO纳米结构杀菌性能评价
        5.3.3 ZnO复合纳米结构表面的制备与形貌表征
        5.3.4 ZnO复合纳米结构表面化学组成表征
        5.3.5 PNIPAAm的 LCST测试
        5.3.6 样品表面温度响应的润湿性行为
        5.3.7 样品表面抗细菌粘附性能测试
        5.3.8 样品表面温度调控的杀菌性能测试
        5.3.9 样品表面温度调控的死细菌释放性能测试
        5.3.10 样品表面温度调控的死细菌释放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子束相关技术
    1.1 电子探针
        1.1.1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1.1.2 矿物/玻璃Fe3+分析
        1.1.3 超轻元素(Be、B)分析
        1.1.4 仪器硬件的发展
        1.1.5 展望
    1.2 扫描电镜
        1.2.1 低真空分辨率提升
        1.2.2 原位微观实时观测技术
        1.2.3 多种成像技术集成
        1.2.4 展望
    1.3 透射电镜
        1.3.1 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1.3.2 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1.3.3 应用前景和建议
2 离子束相关技术
    2.1 大型离子探针
        2.1.1 含U-Th矿物定年
        2.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1.3 低含量挥发分等分析方法
        2.1.4 标准物质
    2.2 纳米离子探针
        2.2.1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
        2.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3 图像算法优化和多技术联用
    2.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2.3.1 仪器构成
        2.3.2 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
        2.3.3 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
3 激光束相关技术
    3.1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3.1.1 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3.1.2 在副矿物U-Pb定年中的应用
        3.1.3 在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
        3.1.4 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3.2 激光诱导原子探针
        3.2.1 原子探针技术发展简史
        3.2.2 原子探针技术特点
        3.2.3 原子探针当前应用
        3.2.4 展望
4 微光束相关技术
    4.1 显微红外光谱
        4.1.1 微量结构水定量技术
        4.1.2 高温高压原位测试技术
        4.1.3 空间分辨率提升技术
        (1)同步辐射光源:
        (2)光热诱导共振技术:
        (3)散射式扫描近场显微成像技术:
        4.1.4 展望
    4.2 同步辐射
        4.2.1 同步辐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4.2.2 同步辐射相关技术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4.2.3 我国同步辐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5 结语

(3)富锂锰正极材料反应界面的原位动态现场红外表征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中的界面反应理论
        1.2.1 负极界面膜理论
        1.2.2 正极界面膜理论
        1.2.3 正负极界面膜的特点
        1.2.4 正极界面膜存在的研究挑战
    1.3 原位表征技术在锂离子电池固-液界面中的研究概况
        1.3.1 原位X射线分析技术
        1.3.2 原位电子基及扫描探针分析技术
        1.3.3 原位振动分析技术
    1.4 原位红外分析技术在电化学界面反应中的研究概况
        1.4.1 电化学界面反应的原位红外研究现状
        1.4.2 原位红外在电极材料界面反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电解液电化学窗口及导电率分析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3.5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技术分析
        2.3.6 电池循环寿命及倍率性能分析
        2.3.7 循环伏安分析
        2.3.8 交流阻抗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电解液添加剂改性富锂锰正极材料界面膜的原位红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富锂锰正极材料的合成
        3.2.2 电极片的制备
        3.2.3 电解液的配制
        3.2.4 电化学测试
        3.2.5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的制备与组装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添加剂对电解液电化学窗口及电导率的影响
        3.3.2 添加剂对富锂锰正极材料导电性与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3.3.3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对正极界面膜形成和演化的分析
        3.3.4 添加剂对富锂正极界面膜的组分与形貌的影响
        3.3.5 电解液添加剂在电化学循环中对电池导电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级包覆层调控富锂锰正极材料界面反应的原位红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子层沉积包覆材料的合成
        4.2.2 电极片制备
        4.2.3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池组装及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子层沉积工艺对富锂锰正极材料形貌的影响
        4.3.2 原子层沉积工艺对富锂锰正极材料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4.3.3 原子层沉积前后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分析
        4.3.4 原子层沉积前后原位动态现场红外的界面反应分析
        4.3.5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分析钝化膜对界面副反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富锂锰正极材料界面反应机制及界面膜生成机理的原位红外分析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技术的原位池结构及测试原理
        5.2.2 密封硅胶的制备
        5.2.3 原位电化学池的组装及测试过程
        5.2.4 原位动态现场红外测试注意事项
    5.3 富锂锰正极体系界面膜在界面改性后的作用机制
        5.3.1 电解液添加剂在首圈充电过程中空间位阻的作用机制
        5.3.2 电解液添加剂循环中对界面膜优化作用的分析
        5.3.3 原子层沉积惰性氧化铝在循环中的物理屏障作用机制
        5.3.4 包覆材料及包覆厚度对循环中屏蔽作用持续性的影响
        5.3.5 对比添加剂与钝化膜包覆对正极界面膜形成机制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研究与展望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固液界面的离子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离子束分析技术概述
    1.3 固液界面研究现状与意义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
    2.1 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基本原理
    2.2 粒子激发X射线分析基本原理
    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选择
        2.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3.1.1 显微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
        2.3.1.2 原子力显微镜
        2.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1.4 真空蒸发镀膜设备
        2.3.2 复旦大学核微探针系统
        2.3.3 解谱软件
        2.3.4 实验条件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液界面探针制备与测试
    3.1 固液界面分析探针的设计
    3.2 真空窗的选型与测试
    3.3 固液界面探针电极制备
        3.3.1 多层石墨烯电极制备与测试
        3.3.2 铝电极制备与测试
        3.3.3 电极形貌观测
    3.4 固液界面探针薄窗上的离子束能量沉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束分析固液界面结构演化
    4.1 固液界面的静态分析
        4.1.1 固液界面的静态PIXE分析
        4.1.2 固液界面的静态RBS分析
    4.2 固液界面的动态分析
        4.2.1 固液界面的动态PIXE分析
        4.2.2 固液界面的动态RBS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液界面双电层研究中的差分离子束分析法理论研究
    5.1 固液界面双电层理论
    5.2 差分离子束分析方法原理
    5.3 差分离子束法研究固液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相变砂浆温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变材料
        1.2.2 相变微胶囊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原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和设备
        2.1.1 主要原料
        2.1.2 主要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微胶囊的制备过程
        2.2.2 微胶囊性质测定
第3章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3.1 石蜡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3.1.1 石蜡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3.1.2 石蜡微胶囊的表观形貌
        3.1.3 石蜡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3.2 癸酸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3.2.1 癸酸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3.2.2 癸酸微胶囊的表观形貌
        3.2.3 癸酸微胶囊的FTIR分析
        3.2.4 癸酸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3.3 固化剂对癸酸微胶囊的性能影响
        3.3.1 癸酸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3.3.2 癸酸微胶囊表观形貌
        3.3.3 癸酸微胶囊的FTIR分析
        3.3.4 癸酸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3.4 三聚氰胺对癸酸微胶囊的影响
        3.4.1 癸酸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3.4.2 微胶囊的表观形貌
        3.4.3 癸酸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3.4.4 癸酸微胶囊的FTIR分析
        3.4.5 癸酸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3.5 癸酸微胶囊在水泥基材料中兼容性验证
        3.5.1 癸酸微胶囊水泥净浆
        3.5.2 改性癸酸微胶囊水泥净浆
        3.5.3 水泥净浆显微硬度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变砂浆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分析
    4.1 相变砂浆力学性能分析
        4.1.1 试样制备
        4.1.2 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测试
    4.2 相变砂浆板的热力学性能测定
        4.2.1 导热系数的测定
        4.2.2 蓄热系数的测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相变砂浆温控效果研究
    5.1 箱体传热
        5.1.1 实验方案和参数设定
    5.2 数值模拟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温度变化曲线
        5.3.2 温度云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黑木耳多糖的螺旋链构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1.1.1 真菌多糖的结构
        1.1.2 真菌多糖的功能
        1.1.3 真菌多糖的应用
    1.2 真菌多糖的结构和构象表征方法
        1.2.1 多糖的化学结构表征
        1.2.2 多糖的链构象表征
        1.2.3 多糖的聚集态表征
    1.3 真菌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概况
        1.3.1 多糖负载客体分子
        1.3.2 多糖/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
        1.3.3 改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黑木耳多糖的化学结构和三螺旋链构象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多糖的提取
        2.2.2 化学结构表征
        2.2.3 激光光散射表征
        2.2.4 特性粘数
        2.2.5 原子力显微镜
        2.2.6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FP的化学结构
        2.3.2 光散射法表征BFP在水中的链构象
        2.3.3 BFP的刚性分子链
        2.3.4 溶液理论分析BFP的三螺旋链构象
        2.3.5 分子动力学模拟BFP的分子链构象
        2.3.6 AFM对BFP的分子链的直接观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黑木耳β-葡聚糖构建的树状纳米管及其生物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溶液的制备和表征
        3.2.3 显微镜的表征
        3.2.4 细胞毒性和生物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黑木耳葡聚糖(BFP)的聚集行为及其形貌
        3.3.2 BFP树型纤维的中空结构
        3.3.3 BFP-DNTs形成机理
        3.3.4 BFP-DNTs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黑木耳β-葡聚糖用于载药和药物缓释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载药纳米粒子(BFP-DNTs/DOX)的制备和表征
        4.2.3 DOX的释放曲线和细胞摄入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载药纳米粒子的表征
        4.3.2 载药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曲线
        4.3.3 细胞对药物载体的摄入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载银纳米粒子的黑木耳葡聚糖抗菌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试剂
        5.2.2 银纳米粒子/多糖复合物(BFP-Ag)的合成
        5.2.3 BFP-Ag的表征
        5.2.4 BFP-Ag的抗菌性能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载银纳米粒子的黑木耳葡聚糖(BFP-Ag)的结构和形貌
        5.3.2 BFP纳米管和银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3.3 BFP-Ag的抗菌性能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黑木耳葡聚糖一步法原位合成金纳米粒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和试剂
        6.2.2 金纳米粒子/黑木耳多糖复合物(BFP-Au)的合成
        6.2.3 BFP-Au的表征
        6.2.4 BFP-Au的催化性能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金纳米粒子/黑木耳葡聚糖复合物(BFP-Au)的结构和尺寸
        6.3.2 影响BFP-Au的尺寸和形貌的因素
        6.3.3 AuNPs和BFP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
        6.3.4 BFP-Au的稳定性和纳米效应
    6.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示意图
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塑料垃圾化学链燃烧控制二恶英排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现有技术的介绍
    1.3 PCDD/Fs的生成与抑制
    1.4 化学链燃烧技术
    1.5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2 化学链燃烧控制PCDD/Fs排放的验证性研究
    2.1 引言
    2.2 热力学分析
    2.3 铁基氧载体以及吸附剂催化燃烧产物的实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塑料垃圾化学链燃烧中关键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反应动力学的原理与模型
    3.3 塑料垃圾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3.4 修饰合成氧载体的还原氧化动力学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塑料垃圾合成气化学链燃烧的批次流化床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介绍
    4.3 修饰合成氧载体的实验研究
    4.4 修饰铁矿石的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塑料垃圾原位气化化学链燃烧(iG-CLC)的批次流化床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介绍
    5.3 修饰合成氧载体的实验研究
    5.4 氯取代模型的分析
    5.5 CLC控制PCDD/Fs排放的机理
    5.6 修饰铁矿石的测试
    5.7 本章小结
6 半连续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反应器参数的设计与介绍
    6.3 台架的参数测试
    6.4 塑料垃圾iG-CLC的实验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8)硅钙渣制备水泥和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碱激发胶凝材料
        1.2.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原料
        1.2.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产物
        1.2.3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硅钙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方案
第2章 硅钙渣脱碱预处理的研究
    2.1 实验
        2.1.1 原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硅钙渣脱碱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正交实验
        2.2.2 反应温度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
        2.2.3 反应时间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
        2.2.4 不同脱碱剂及其掺量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
        2.2.5 液固比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
        2.2.6 硅钙渣粒度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
        2.2.7 液相成分变化对硅钙渣脱碱效果的影响
    2.3 硅钙渣脱碱机理分析
        2.3.1 物相分析
        2.3.2 脱碱反应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硅钙渣替代石灰石烧制熟料及其机理研究
    3.1 原材料与配比
    3.2 实验方法
    3.3 易烧性试验结果
        3.3.1 石灰饱和系数KH对脱碱硅钙渣熟料烧成的影响
        3.3.2 硅率n对易烧性的影响
        3.3.3 铝率p对易烧性的影响
        3.3.4 硅钙渣掺量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
        3.3.5 高掺量硅钙渣熟料的烧成
    3.4 硅钙渣替代石灰石烧制熟料的机理研究
        3.4.1 TG-DSC分析
        3.4.2 显微形貌与结构分析
        3.4.3 烧成动力学分析
    3.5 硅钙渣烧制熟料的性能
    3.6 小结
第4章 硅钙渣作水泥混合材及其机理研究
    4.1 原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硅钙渣对水泥宏观性能的影响
        4.3.1 对水泥需水行为的影响
        4.3.2 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4.3.3 对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4.3.4 对抗化学侵蚀性能的影响
    4.4 硅钙渣对水泥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4.4.1 XRD分析
        4.4.2 红外光谱分析
        4.4.3 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4.4.4 能谱分析
        4.4.5 水化放热行为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机理研究
    5.1 原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影响因素研究
        5.3.1 正交实验
        5.3.2 水玻璃模数的影响
    5.4 强度性能的优化研究
        5.4.1 原料热活化处理的影响
        5.4.2 原料细度的影响
        5.4.3 与其他废渣复掺的影响
        5.4.4 激发剂种类及掺量的影响
    5.5 抗干缩性能及其优化研究
        5.5.1 废渣复掺的影响
        5.5.2 激发剂种类及掺量的影响
        5.5.3 膨胀剂种类及掺量的影响
    5.6 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机理研究
        5.6.1 XRD分析
        5.6.2 红外光谱分析
        5.6.3 TG-DSC分析
        5.6.4 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矿井预拌料混凝土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预拌干料微观结构分析
    2.1 概述
    2.2 试验材料的选择
        2.2.1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2.2.2 试验选用材料
    2.3 预拌干料的制备
        2.3.1 配合比选择
        2.3.2 预拌干料的制作与贮存
    2.4 水泥的水化反应
    2.5 扫描电镜的选择
    2.6 预拌干料的微观结构与分析
        2.6.1 干燥水泥和砂子的微观结构
        2.6.2 预拌干料的微观结构
        2.6.3 砂子含水率和贮存期对预拌干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与分析
    3.1 概述
    3.2 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3.2.1 试验准备
        3.2.2 试验结果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破坏形态
        3.3.2 贮存期的影响
        3.3.3 砂子含水率的影响
        3.3.4 水胶比的影响
        3.3.5 抗压强度损失率
    3.4 本章小结
4 预拌料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
    4.1 概述
    4.2 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
    4.3 预拌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4.3.1 现拌料混凝土微观结构
        4.3.2 预拌料混凝土微观结构
    4.4 微观结构对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4.4.1 混凝土的强度增长
        4.4.2 微观结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3 预拌干料砂子含水率和贮存期的选择
    4.5 本章小结
5 预拌料混凝土的孔隙试验与分析
    5.1 概述
    5.2 孔隙率试验方法
        5.2.1 试验准备
        5.2.2 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5.3 预拌料混凝土的孔隙率
        5.3.1 试验结果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4 预拌料混凝土的孔隙率与强度
    5.5 预拌料混凝土孔隙微观形貌
        5.5.1 微观形貌
        5.5.2 微观形貌分析
    5.6 孔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预拌料喷射混凝土工程应用
    6.1 巷道概况
    6.2 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基本理论
    6.3 预拌干料的选择
    6.4 预拌料喷射混凝土性能
        6.4.1 混凝土的回弹率
        6.4.2 基本力学性能
        6.4.3 巷道喷射混凝土应变
    6.5 喷射混凝土粉尘
        6.5.1 粉尘的种类和性质
        6.5.2 喷射混凝土的粉尘
    6.6 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现场监测
        6.6.1 测点布置
        6.6.2 粉尘浓度控制标准
        6.6.3 喷射混凝土降低粉尘浓度的技术
        6.6.4 测尘原理与仪器
        6.6.5 粉尘浓度测试与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黏附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
    2 生物界面的意义
    3 微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机制
    4 生物界面研究方法
    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仿生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pylori-GME生物界面微尺度形貌对细菌黏附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pylori-GME生物界面刚度对H.pylori黏附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副篇 生物界面多蛋白标记技术
    1 前言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中英文缩略语词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四、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仿生微纳结构表面设计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 蒋如剑. 吉林大学, 2021(01)
  • [2]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J].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3]富锂锰正极材料反应界面的原位动态现场红外表征及作用机制[D]. 孟一鸣. 上海大学, 2020(02)
  • [4]固液界面的离子束分析研究[D]. 李晓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9(09)
  • [5]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相变砂浆温控效果研究[D]. 姚昊. 南昌大学, 2018(05)
  • [6]黑木耳多糖的螺旋链构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 孟燕. 武汉大学, 2018(06)
  • [7]塑料垃圾化学链燃烧控制二恶英排放的研究[D]. 王金星.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0)
  • [8]硅钙渣制备水泥和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D]. 刘江.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5(10)
  • [9]矿井预拌料混凝土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D]. 张经双. 安徽理工大学, 2014(12)
  • [10]“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上皮”生物界面黏附行为的研究[D]. 金麟.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ESEM的特点及其X射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