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萨克米EVA燃烧器工作原理分析

意大利萨克米EVA燃烧器工作原理分析

一、意大利SACMI EVA燃烧器工作原理之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戴宇泽[1](2021)在《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文中指出热带海洋大气具有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点,一方面影响海岛和船只的居住舒适度,另一方面更会加剧设备及材料的腐蚀。此外,海岛的交通限制使得能源和资源变得尤为宝贵,依靠电力和耗材的传统新风处理技术变得不再经济。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低品位余热利用的角度出发,以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为重点研究对象,从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关键过程的实验验证、原理样机的设计与测试、基于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技术验证四个层面,开展低温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实验研究。本文从溶液除湿与湿式盐雾分离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基于同离子效应的混合工质相变分离特性出发,提出了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思路,并对其中水—盐雾一体化吸收过程以及工质再生过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随后本文从系统功能性与综合性能的角度,根据对应的工质物性进行性能分析,给出不同性能指标的权重以及工质的得分情况,最终筛选出LiCl水溶液为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的优选工质。在一体化机理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提出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并建立由除湿脱盐过程、水分离过程、盐分离过程和水盐平衡过程构成的典型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及相应的稳态热力学模型,分别探究了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性能、操作参数(除湿脱盐溶液温度、浓度和流量)对热质交换过程的影响,以及关键设计参数(浓溶液流量、稀溶液流量、浓—稀溶液浓度差和结晶温度)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发现盐分离过程最大运行周期取决于结晶温度,其平均能耗比系统热功耗低两个数量级,可基本忽略不计。为进一步验证除湿脱盐过程的可行性并探究其性能,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吸收式除湿脱盐机理试验平台并开展实验研究,验证了除湿脱盐一体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方便获得大气含盐量,本文提出了基于电导率测量的大气盐雾浓度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外部冷源引入的条件下,除湿协同的空气综合脱盐率可达到82.3%。此外,本文通过小型实验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关键功能性过程(盐分离过程)的可行性。自此,本文实现了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全链条的技术验证,为样机的研制和技术验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一体化机理与方法的指导下,本文开展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样机研制工作。针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样机流程与热力学参数设计,以及部件与整体的结构与工艺设计;设计并搭建了海洋大气拟系统、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样机、冷热源系统以及集控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四部分组成的测试平台,对样机的关键过程性能、整体热力学性能、参数调控以及连续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开展测试工作。结果表明样机的送风参数随新风参数变化较小,控制系统稳定性得到了验证;新风温度、相对湿度和送风温度能够对样机的能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却并不显着;样机的总盐雾脱除效率达到73.6%,盐分离模块基本功能能够顺利实现,分离晶体中LiCl含量较低,说明盐分离过程的溶液损失较少,分离效果显着。基于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技术,本文对一体化方法的系统集成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温热驱动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低品位热源的深度利用,实现了对空气的降温、除湿和脱盐协同处理;并从系统性能、参数敏感性、系统经济性等角度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为技术验证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面向某热带海洋气候的海岛环境内的一工业建筑,设计了电—冷—除湿联供系统,总制冷量为333.7 kW,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到74.7%,所提供的能源产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模拟结果对系统主体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并搭建了余热制冷—除湿—脱盐测试系统,在海洋大气环境下对系统中主体设备的实际性能以及设备联合运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主体设备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以及设备联合运行稳定性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系统实现了基于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的热驱动制冷—除湿—脱盐技术验证。

刘合锋[2](2021)在《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补强技术及补强剂降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现状及目前我国国情与政策为研究背景,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阐述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四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等,认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具备独特的优越性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然后,本文从沥青路面老化现象出发,认为沥青老化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沥青老化机理分析了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及再生方法,并分析了再生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分析并总结了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工作特性,包括再生设备、再生工艺、施工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等,从中指出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局限性。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不足与局限性,分析了再生沥青路面补强技术的必要性。接着,本文以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的适用性为依据,对比了目前三种常用的沥青混合料补强改性技术,认为补强剂更适宜用于就地热再生,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补强剂的合理掺量及使用方法。为了使补强剂更好地应用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本文采用具备降黏作用的外加剂来改善补强剂的热性能,并以熔点、维卡软化点、熔融指数为指标,通过试验评价了外加剂的种类、剂量对低密度聚乙烯(补强剂的主体材料)热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制备了四种新型补强剂,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案3、方案4及方案5的降黏效果较优。最后,本文分别研究了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沥青砂浆、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将补强剂掺入基质沥青中通过高速剪切作用制成改性沥青,通过测定三大指标、黏度及流变性能指评价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黏外加剂使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降低、黏度降低、动态剪切模量减小、针入度增大,并通过微观试验分析了补强剂的作用机理。然后,将沥青砂浆制成棱柱体小梁试件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砂浆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案1与方案4的动态剪切模量值较高,而相位角较低,表现出更高的高温性能。最后,分析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方案1相比,方案4在不显着影响沥青混合料常规路用性能的前提下,有着更低的使用温度,更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

朱轶林[3](2020)在《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及碳捕集热经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低成本和超低排放利用是当今能源转型的重点。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耦合碳捕集技术可显着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控制全球温升低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在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动力学模型中考虑冷却水循环,研究冷却水耗功模型中的冷却水初温、水泵扬程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规律,优化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型中通过溴化锂溶液物性平衡回归方程计算节点热物性,由循环迭代计算和溴化锂溶液结晶温度确定极限热源温度,并由经验放气范围确定经济热源温度。其次,基于总能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构建生物质直燃ORC热电联供系统和冷热电联供系统,生物质锅炉产生承压热水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在蒸发器换热后的热源水可为用户供暖或驱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利用冷凝热提供生活热水,同时在烟气侧耦合化学吸收法(MEA)碳捕集工艺,实现生物质能源系统的碳负排放。建立从热源侧碳基燃料模型至烟气侧MEA碳捕集模型的数学模型,由窄点温差分析方法匹配热源温度和工质蒸发温度、冷源温度和工质冷凝温度,由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优系统参数,筛选有机工质,并对生物质直燃ORC耦合碳捕集系统(BE-ORC-CCS)综合评价。在热电联供模型中,提高蒸发温度,系统发电效率、(火用)效率和一次能源节约比增大;给定蒸发温度,以系统总投资、动态回收年限和投资利润率为目标,可确定最优热源温度;HFE7000为最优工质。在热电联供模型中(供暖),供热水/回水温度较高时,系统有较大供暖系数、(火用)效率和热效率,而有较小发电效率、一次能源节约比和系统总投资;以动态回收年限或投资利润率为目标优化的蒸发温度小于以系统运行年限利润总额现值为目标确定的最优值;R141b为最优工质。在冷热电联供模型中,输入制冷循环的热源温度th1较小时,系统有较小制冷系数、一次能源节约比和系统总投资;解耦出制冷效率和系统运行年限利润总额现值为子目标函数,再由灰色关联法加权的综合目标函数优化蒸发温度和热源温度th1,则在最优系统运行参数下,系统同时有较优的热力系能和经济性能;Cyclopentane为最优工质。生活热水标准温度直接关联最优冷凝温度,生活热水收益是系统的主要收益,MEA碳捕集系统是系统总投资的最大比重,解析塔的耗热费在年运行费用中仅次于生物质燃料费,虽然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热电/冷热电联供系统耦合MEA碳捕集工艺,其热经济性能下降,但综合性能较优,可现实生物质能源系统的碳负排放。

周禹男[4](2019)在《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能量释放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铝基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主要燃料。将金属燃料铝加入到固体推进剂中,不仅可以提高推进剂的比冲和爆热,还可以抑制发动机内的不稳定燃烧。为了充分了解金属燃料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过程与燃烧机理,掌握不同因素对其燃烧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开展了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的能量释放特性的研究工作,为固体推进剂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利用多种理化特性测试手段,对微米级铝颗粒和铝基固体推进剂的理化特性进行测试,掌握了不同样品形态和组成之间的差异。通过热分析试验获得了不同样品的热氧化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发现随着样品粒径的减小,样品的活化能降低,起始反应温度降低,热氧化程度加深。在氧化过程中,铝颗粒的氧化层由无定型氧化铝经过γ-Al2O3向α-Al2O3转变,氧化层厚度由3.96 nm增长到320.15 nm。通过激光点火试验系统对推进剂中常用的三种铝颗粒进行了点火试验,结果发现样品粒径越小,光谱强度越大,能量释放越多。随着气氛氧化性的增强,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减小,燃烧温度和燃烧强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压力的升高,样品的最大燃烧温度和升温速率均逐渐增大。使用动态燃烧试验系统,对流动状态下三种铝颗粒在不同气氛和不同颗粒浓度条件下的燃烧和团聚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粒径的减小、颗粒浓度的增大以及气氛氧化性的增强,可以提高铝颗粒的动态燃烧能量释放特性,燃尽率也随之提高,但团聚现象也更加明显。通过热分析掌握了三元固体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在点火试验中,随着压力的增加,氧化性气氛释放速率加快,使得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燃速增加,最大燃烧温度上升。通过对凝相产物进行离线分析,发现了小粒径氧化铝烟雾、氧化铝球壳和大粒径团聚体三种不同形态的凝相产物。根据铝颗粒的扩散反应机制,建立了铝颗粒由室温到点火时包含传热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最后通过Matlab和Chemkin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粒径、初始温度和压力对铝颗粒样品的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规律。同时获得了气相反应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的形成和转化关系。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点火延迟时间结果与国外权威实验数据和模型进行对比,精确度大大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地研究铝颗粒及铝基固体推进剂的能量释放特性及影响规律,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唐大全[5](2019)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沥青阻燃及路用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隧道沥青路面出现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中。但由于隧道半封闭的空间,使得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短时间内大量的热量将引燃沥青路面,助力火灾强度,危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进行隧道阻燃沥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沥青燃烧全相态物质变迁规律及靶向型阻燃体系构建”(51808521)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沥青组成特性的阻燃性能优化研究”(LQ17E080011)的资助。首先,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对基质沥青进行了组分分离,并对各组分进行热重分析;采用热重-差热和锥形量热仪试验对基质沥青进行燃烧热分析。其次,选择四种LDHs制备10wt%掺量的沥青胶浆,对其进行样品表征、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仪试验,优选了LDHs。然后,采用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仪试验,研究了ZnMgAl-CO3-LDHs(Z-LDHs)掺量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热重-差热和残渣分析揭示了Z-LDHs阻燃机理。最后,基于Superpave体系研究了高Z-LDHs掺量(25wt%)对沥青施工和易性、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沥青四组分中饱和分热稳定性最差,沥青质的热稳定性最好且燃烧残余百分比最多,而芳香分含量最高对沥青燃烧贡献最大;基质沥青燃烧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各阶段燃烧最大失重速率依次增大,在第三个阶段质量损失百分率和质量损失速率均达最大;在50 kW·m-2的中等火灾规模辐射条件下,基质沥青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可达762 kW·m-2。(2)10wt%LDHs掺量的沥青胶浆中,LDHs并未发生剥离,在沥青中晶相良好,未有沥青进入LDHs层间;LDHs可以提升沥青的氧指数,但10wt%LDHs的掺量对沥青氧指数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达到隧道阻燃沥青氧指数要求。LDHs的加入可以降低沥青燃烧的热释放速率(HRR)和生烟速率(SPR),且当LDHs的掺量为10wt%时Z-LDHs对沥青的峰值HRR和峰值SPR降低效果最明显。(3)沥青胶浆在Z-LDHs掺量为25wt%时,可达到隧道阻燃沥青氧指数要求。当Z-LDHs掺量低于25wt%时,随着Z-LDHs添量的增加,单位百分比Z-LDHs掺量提升沥青胶浆氧指数的效果先降低再升高、Z-LDHs对沥青峰值HRR和峰值SPR以及单位燃烧量的发烟量的降低效果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Z-LDHs掺量的增加对沥青胶浆平均HRR的降低作用有限。低添量(2wt%)时Z-LDHs对沥青的阻燃作用,主要是通过Z-LDHs的层状阻隔、对表面碳层的完整性、抗氧化性和致密性的提升实现的;高掺量(25wt%)时Z-LDHs对沥青的阻燃机理主要为Z-LDHs的稀释作用和提升表面碳层完整性和抗氧化性,且高掺量的Z-LDHs不利于致密碳层的形成;Z-LDHs在沥青中并不能起到明显的吸热阻燃效果。(4)高Z-LDHs下,沥青胶浆布氏旋转粘度增大,但仍满足规范要求施工条件;Z-LDHs可以提高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和复数剪切模量,提升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降低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提升幅度,提高胶浆的抗老化性;小幅增加沥青胶浆的刚度,但回弹性能依然不低于基质沥青,对沥青的低温损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杨富斌[6](2018)在《基于热经济性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车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笼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地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安全,传统车用内燃机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其节能减排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基于车用内燃机变工况下余热能流的分布特性,建立了简单有机朗肯循环和双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传热模型、经济性模型和优化模型,旨在探明两种循环结构中各关键运行参数之间的协同变化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车用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性能预测及优化模型,较之于传统的热力学建模分析方法,预测精度得到了显着地提升。着眼于解决当前千瓦级膨胀机的技术瓶颈,对新型非内燃式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优化。通过结合车用内燃机的余热能分布特性,分别构建了简单有机朗肯循环和双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传热模型以及优化模型。在车用内燃机变工况下,分析了两种循环结构中各关键运行参数对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及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以热力学性能和传热特性协同提升为目标,对有机朗肯循环的关键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对于简单有机朗肯循环,最优蒸发压力总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柴油机转速和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最优蒸发压力在1MPa-2.97MPa之间,最优冷凝温度几乎始终保持在298.15K,在柴油机大部分工况下,最优过热度在0K-1K之间。对于双有机朗肯循环,优化得到的高温循环蒸发压力都大于2.2MPa,优化得到的高温循环过热度主要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高温循环冷凝温度的优化结果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较小,其数值基本保持在350.15K左右。优化得到的低温循环蒸发温度在339K-343K范围内变化,并且随着发动机转矩的降低而升高,优化得到的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变化较小,基本保持在298.15K。优化得到的排气在蒸发器出口温度变化较小,在发动机大部分工况下,其数值都保持在423.15K。构建了简单有机朗肯循环和双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传热模型、经济性模型和优化模型,在车用内燃机变工况下,分析了两种循环结构中各关键运行参数及不同工质对热经济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遗传算法得到了两种结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帕累托最优解,并进一步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最佳参数运行区域。研究表明,热力学性能的提升必然以牺牲经济性为代价,在影响简单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的四个关键运行参数中,蒸发压力的升高有利于改善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能,过热度对循环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冷凝温度和排气在蒸发器出口温度的升高,循环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能均逐渐恶化。对于双有机朗肯循环中的两个子系统,较高的蒸发压力和较低的冷凝温度均有利于提升其热力学性能。而工质过热度和排气在换热器出口温度的变化对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某重型卡车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试验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有机朗肯循环进行了参数影响规律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有机朗肯循环膨胀机输出功率最大、柴油机排气出口温度最低为优化目标,联合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对有机朗肯循环的关键运行参数进行了协同优化。研究表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精度,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相对误差绝对值都小于5%,可以用于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性能预测和优化。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结果表明,膨胀机输出功率最大可以达到7.68kW。优化结果倾向于使膨胀机进出口具有较大的压力差,而不是使循环工质在膨胀机入口处具有较高的过热度。与热力学模型的优化结果一致,较低的冷凝器出口温度有利于减小膨胀机的排气背压,进而能够增加膨胀机的输出功率。在保证循环工质换热充分的前提下,增大循环工质的流量有利于提高膨胀机的输出功率。基于已经搭建完成的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原理性样机,以压缩空气作为驱动工质,讨论了进气压力、运行频率和外接负载电阻对样机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组件的位移和速度随着进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直线电机的峰值电压和峰值功率也随着进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活塞组件的位移和速度随着运行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运行频率的增加,峰值电压和峰值功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活塞组件的位移几乎不受外接负载电阻的影响,但随着外接负载电阻的增加,活塞组件的速度呈现出小幅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建立了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对样机的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结果,在给定的参数变化区间内,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00.47W。

贾皓东[7](2018)在《SBS改性沥青设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基质沥青中加入SBS改性剂可以明显的提高沥青的性能,故SBS改性沥青广泛应用在高等级公路上。随着交通量激增、汽车载荷加重等情况的出现,SBS改性沥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生产设备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基于以上背景,当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设备中的关键技术与工作性能,改善设备缺点,达到更高的工作要求。本文是在实地调研与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SBS改性沥青设备的使用特点,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根据设计要点与工作性能指标,合理确定了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组成。对核心生产设备高速剪切机的工作机理与转子—定子系统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工作中造成转子结构应力分布、位移形变的影响因素。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转子模型仿真分析,获得了结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的分布区域。将仿真出现最大值的区域作为约束条件的基础,用APDL参数优化分析了其函数关系,获得了转子结构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通过建模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后的结构在应力分布最大区域、位移形变最大区域均没超过设定许可值,符合实际要求。构建了转子—定子工作腔模型,以流体理论为基础,导入Fluent软件做流场分析,进行了SBS改性沥青固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转子转速、沥青粘度、泵吸进口速度等参数的变化对于剪切效果与流体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3000r/min5000r/min的转速、3m/s左右的进口速度、更小的沥青粘度可以使流体分布更理想。最后,针对SBS改性剂计量装置,分析其计量误差原因,基于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研究了其计量系统,提高生产中改性剂的计量精度。

刘伟[8](2015)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状态评估及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某钢铁公司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计输出功率150MW,联合循环效率为45.5%,是世界上首台单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绿色环保机组。该机组自投运以来,运行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目前机组的循环效率只能维持在36%左右,而最大出力也只能达到120MW左右,因此对机组进行状态评估性能诊断工作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该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部件和整机的性能计算模型,对机组投运以来的性能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机组的状态进行评估,指出机组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的性能劣化,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给机组下一步的性能提升提供了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机组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出发,分别建立了机组总性能和机组各个主要分设备的性能计算模型,并编制适用于机组性能计算的计算表。通过机组性能验收试验的数据对建立的性能计算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其次,收集、整理机组十多年来的离线、稳态运行数据,用所建的机组性能计算表进行计算,得到了1998-2014年机组总性能以及各个分设备的性能变化趋势,并结合机组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机组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主要在于余热锅炉的高压蒸发器和低压蒸发器的性能退化,结合机组的检修资料分析了两个部件性能下降的可能原因。最后,针对机组余热锅炉性能下降的现状,提出给燃气轮机出口至余热锅炉间的过渡烟道安装导流板的优化方案。通过数值计算软件,对过渡烟道安装导流板前后烟气的流动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安装导流板的过渡烟道能使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流速更均匀,同时可以降低烟气在过渡烟道的压力损失,为机组的性能提升改造提供了依据。

曹笛[9](2016)在《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铁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阶段,大批新建、扩建、改建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安全问题是保障车站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因此,以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典型案例分析为研究基础,以性能化设计为核心,以数字模拟为技术手段,从空间类型、烟气控制、疏散策略等方面全面剖析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安全设计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体认知。首先对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内外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概括综述。然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组织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构建了以空间组织类型为基础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性能化设计分析研究体系。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各功能分区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剖析了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站房火灾特点与危害,为下一步的论证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第二部分为研究论证。首先通过典型空间的提炼,建立了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设计方法,并归纳为水平复合、垂直联通和疏散限制三种典型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车站空间分别进行模拟,分析并得出基于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然后通过资料整理和问卷调查,建立疏散模拟乘客行为参数,并针对不同区域的人员疏散路径进行分析。在人员仿真疏散模拟阶段,对通廊连接型和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进行多情景的运算分析,从而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疏散的优化策略。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进行研究,分析了站区外部的建筑类型以及布局特点,阐释了站区周边人流的行为特征,系统梳理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体系设计,进而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管理意见。第三部分为应用开发。运用Objective-C语言,设计开发了一款可在iOS操作系统移动设备上运行的APP应用,并对该应用使用功能进一步的完善、多平台开发和上架发布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李明[10](2014)在《排水沥青路面平整度及离析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排水沥青路面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备受青睐。在我国,虽然进行了相关的技术研究、铺筑了数条高速公路,但是并没有得到迅速推广,原因是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路面结构形式以半刚性基层为主,且存在重载交通等问题,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因此,应结合我国道路发展实际,加大对排水沥青路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论证。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结合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点,从平整度与离析的控制出发,对其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路面单元柱体受压缩情况,找出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传递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相关预控措施。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粗集料压碎值,集料形状及磨光性能的选择标准。分析了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过程,给出了目标空隙率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通过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分析,阐述了拌和站静态标定、冷料流量标定的意义和方法。结合施工实际,重点对拌和温度的选择与管理、拌和时间的确定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分析了摊铺机熨平板的浮动工作原理,建立了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对比了两端挂线法、横坡控制器法、非接触式均衡梁法这三种摊铺控制方法下弯道摊铺的质量,并确定了各自的适用范围。排水沥青混合料与传统沥青混合料相比,更易发生离析。本文结合其材料特性从材料离析、温度离析和压实离析三个方面分析了离析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阶段机械设备参数设定、结构优化以及施工工艺改进的建议。

二、意大利SACMI EVA燃烧器工作原理之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大利SACMI EVA燃烧器工作原理之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溶液除湿技术发展现状
        1.2.2 除雾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
    2.1 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
        2.1.1 水—盐雾一体化吸收过程的原理
        2.1.2 工质再生过程的原理
        2.1.3 工质筛选原则
    2.2 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
        2.2.1 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的建立
        2.2.2 一体化流程的热力学模型
        2.2.3 一体化流程的性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除湿脱盐一体化关键过程研究
    3.1 除湿脱盐机理实验平台的设计
        3.1.1 除湿脱盐机理实验平台的参数设计
        3.1.2 除湿脱盐机理实验台的结构与工艺设计
    3.2 除湿脱盐过程实验探究
        3.2.1 实验内容与方法
        3.2.2 实验结果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除湿脱盐一体化样机的研制
    4.1 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样机的设计
        4.1.1 设计任务与目标
        4.1.2 除湿脱盐一体化样机的流程及参数设计
        4.1.3 除湿脱盐一体化样机的结构与工艺设计
    4.2 样机测试平台的设计
        4.2.1 样机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
        4.2.2 测试平台分系统结构与参数设计
    4.3 原理样机的试验研究
        4.3.1 样机的测试内容与方法
        4.3.2 样机测试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的多功能空调系统集成研究
    5.1 低温热驱动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
        5.1.1 系统流程
        5.1.2 系统建模
        5.1.3 系统评价指标
    5.2 低温热驱动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性能研究
        5.2.1 系统性能分析
        5.2.2 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5.2.3 系统经济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热驱动制冷—除湿—脱盐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6.1 电—冷—除湿联供系统的设计
        6.1.1 设计任务与目标
        6.1.2 系统的流程与热力参数设计
        6.1.3 系统主体部件选型
    6.2 余热制冷—除湿—脱盐系统的测试
        6.2.1 余热制冷—除湿—脱盐测试系统设计与建设
        6.2.2 系统的测试内容与方法
        6.2.3 系统的测试结果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补强技术及补强剂降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1.2.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1.2.3 沥青混合料改性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工作特性分析
    2.1 沥青路面老化行为与再生机理分析
        2.1.1 沥青路面老化行为分析
        2.1.2 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分析
        2.1.3 老化沥青性能评价指标
        2.1.4 老化沥青再生技术分析
    2.2 就地热再生工作特性分析
        2.2.1 就地热再生技术原理
        2.2.2 就热热再生设备分析
        2.2.3 常见的就地热再生设备
        2.2.4 就地热再生工艺分析
        2.2.5 就地热再生施工流程
        2.2.6 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2.3 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补强技术研究
    3.1 沥青混合料补强改性技术的确定
        3.1.1 改性技术选择的依据
        3.1.2 路用性能试验方案
        3.1.3 不同改性技术路用性能比较
        3.1.4 不同改性技术施工工艺比较
    3.2 补强剂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3.2.1 补强剂的性质
        3.2.2 补强剂的作用机理
        3.2.3 补强剂的使用方法
    3.3 沥青混合料补强剂掺量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补强剂的降黏技术研究
    4.1 补强剂组成成分分析
        4.1.1 聚乙烯性质简介
        4.1.2 聚乙烯热性能评价指标的确定
        4.1.3 试验主体材料的选择
    4.2 LDPE的降黏技术研究
        4.2.1 降黏外加剂的选择
        4.2.2 外加剂拌和工艺分析
        4.2.3 降黏改性工艺的选择
        4.2.4 熔点测定方法的研究
        4.2.5 LDPE降黏技术方案及结果讨论
    4.3 补强剂降黏改性方案的确定
        4.3.1 降黏改性试验温度的确定
        4.3.2 补强剂降黏改性试验方案
    4.4 补强剂降黏改性结果分析
        4.4.1 熔点试验结果分析
        4.4.2 维卡软化点试验结果分析
        4.4.3 熔融指数试验结果分析
        4.4.4 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5 试验结果总结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分析
        5.1.1 补强剂改性沥青的制备
        5.1.2 不同补强剂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5.1.3 不同补强剂对沥青黏度的影响
        5.1.4 沥青的黏弹性能分析理论
        5.1.5 沥青的流变学性能指标
        5.1.6 沥青温度扫描试验
        5.1.7 沥青频率扫描试验
        5.1.8 补强剂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分析
    5.2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砂浆性能的影响分析
        5.2.1 沥青砂浆级配组成及油石比的确定
        5.2.2 沥青砂浆试件的制备
        5.2.3 沥青砂浆频率扫描试验
    5.3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5.3.1 车辙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5.3.2 不同车辙试验温度对动稳定度的影响研究
        5.3.3 不同拌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5.4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其它性能的影响分析
        5.4.1 低温弯曲试验
        5.4.2 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裂试验
    5.5 不同降黏方案试验结果总结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本文主要结论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及碳捕集热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及热力发电应用概述
        1.1.1 生物质能及其资源分布
        1.1.2 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比较
    1.2 生物质能的减排贡献及能效特征
    1.3 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系统
    1.4 生物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
    1.5 生物质直燃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现状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关键参数优化和热力学分析
    2.1 有机朗肯循环简介
    2.2 热动力学模型
        2.2.1 热力学分析
        2.2.2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2.2.3 经济性目标函数和综合评价函数
    2.3 膨胀比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分析
    2.4 不同目标函数下的最优冷凝温度
    2.5 有机工质选取和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2.6 冷却水循环对有机朗肯循环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2.6.1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影响
        2.6.2 不可逆损失的变化规律
        2.6.3 冷却水泵耗功的影响因素
    2.7 小结
第三章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3.1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
    3.2 生物质直燃ORC-CHP模型
        3.2.1 热动力学模型
        3.2.2 热经济模型
    3.3 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计算过程
    3.4 有机工质初选
    3.5 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3.5.1 热源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分析
        3.5.2 冷凝温度的影响分析
    3.6 不同工质的对比分析和优选
    3.7 蒸发器窄点转移对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的影响
    3.8 耦合碳捕集的热经济评价
    3.9 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供暖)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4.1 生物质直燃ORC-CHP系统(供暖)
    4.2 热动力学和热经济模型
    4.3 供热水/回水温度的影响分析
        4.3.1 热力学分析
        4.3.2 热经济评价
    4.4 冷凝温度的影响分析
        4.4.1 热力学分析
        4.4.2 热经济评价
    4.5 供热水/回水压强的影响分析
    4.6 不同工质的对比分析和优选
    4.7 耦合碳捕集的热经济评价
    4.8 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直燃ORC-CCHP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热经济评价
    5.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5.1.1 溴化锂溶液物性平衡回归方程和热力学模型
        5.1.2 热力学分析
        5.1.3 极限热源温度和经济热源温度的确定
    5.2 生物质直燃ORC-CCHP系统
    5.3 热动力学和热经济模型
    5.4 热源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分析
        5.4.1 热力学分析
        5.4.2 热经济评价
    5.5 冷凝温度的影响分析
        5.5.1 热力学分析
        5.5.2 热经济评价
    5.6 不同工质的对比分析和优选
    5.7 耦合碳捕集的热经济评价
    5.8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能量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铝颗粒的氧化特性
        1.2.2 铝颗粒的点火特性
        1.2.3 铝颗粒的燃烧特性
        1.2.4 铝颗粒点火燃烧机理及模型研究
        1.2.5 推进剂中铝颗粒团聚的研究进展
        1.2.6 固体推进剂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装置、方法及分析
    2.1 引言
    2.2 点火燃烧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2.1 热分析试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2.2.2 激光点火试验系统
        2.2.3 动态燃烧试验系统
    2.3 分析测试仪器
        2.3.1 铂铑热电偶
        2.3.2 光纤光谱仪
        2.3.3 光栅光谱仪
        2.3.4 高速摄影仪
        2.3.5 高速测温仪
        2.3.6 红外热像仪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8 激光粒度仪
        2.3.9 X射线衍射仪
        2.3.10 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
        2.3.11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12 双束离子聚焦微纳加工仪
        2.3.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2.4 样品及预处理
        2.4.1 金属铝颗粒
        2.4.2 推进剂试样
    2.5 本章小结
3 样品理化特性分析及热分析
    3.1 引言
    3.2 微米级铝颗粒理化特性研究
        3.2.1 铝颗粒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分析
        3.2.2 铝颗粒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成分分析
        3.2.3 铝颗粒初始氧化层厚度
    3.3 固体推进剂理化特性研究
        3.3.1 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3.3.2 推进剂的元素组成及成分分析
    3.4 铝颗粒热氧化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4.1 三种铝颗粒的热氧化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4.2 热氧化过程中颗粒形态及晶型转变
        3.4.3 热氧化过程氧化膜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铝颗粒静态点火燃烧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样品的激光点火燃烧特性
        4.2.1 发射光谱分析
        4.2.2 燃烧温度及燃烧强度分析
    4.3 不同氧化气氛下样品的激光点火燃烧特性
        4.3.1 发射光谱分析
        4.3.2 燃烧温度及燃烧强度分析
    4.4 不同压力条件下样品的激光点火燃烧特性
        4.4.1 燃烧温度分析
        4.4.2 发射光谱分析
        4.4.3 输入能量对点火延迟的影响规律
    4.5 点火-燃烧-熄灭全过程可视化研究
        4.5.1 点火燃烧过程宏观分析
        4.5.2 点火燃烧过程中自由基的空间分布规律
    4.6 本章小结
5 铝颗粒动态燃烧及团聚过程研究
    5.1 引言
    5.2 三种铝颗粒的动态燃烧特性及团聚现象研究
        5.2.1 燃烧温度分析
        5.2.2 凝相产物分析
    5.3 样品浓度对动态燃烧特性及团聚现象的影响规律
        5.3.1 燃烧温度分析
        5.3.2 凝相产物分析
    5.4 气氛条件对动态燃烧及团聚特性的影响规律
        5.4.1 燃烧温度分析
        5.4.2 凝相产物分析
    5.5 动态燃烧过程可视化研究
        5.5.1 动态燃烧全过程
        5.5.2 铝颗粒动态燃烧和产物特征
        5.5.3 动态燃烧过程单颗粒铝温度变化
    5.6 本章小结
6 固体推进剂点火燃烧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固体推进剂的热分解和热氧化特性
    6.3 推进剂的点火燃烧特性
        6.3.1 发射光谱分析
        6.3.2 燃烧温度分析
        6.3.3 燃烧过程分析
    6.4 推进剂燃烧产物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铝颗粒点火机理及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铝颗粒点火的物理模型构建
    7.3 铝颗粒点火的数学模型构建
        7.3.1 铝颗粒内部反应数学模型
        7.3.2 气相反应数学模型
    7.4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7.4.1 铝颗粒内部反应计算结果
        7.4.2 气相反应计算结果
        7.4.3 模型准确性验证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沥青阻燃及路用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阻燃沥青路面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阻燃沥青路面的研究现状
        1.2.3 LDHs在沥青与材料阻燃中的应用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基质沥青燃烧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2 试验样品及方法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2.3.1 沥青四组分分析
        2.3.2 沥青四组分热重分析
        2.3.3 基质沥青热重-差热分析
        2.3.4 基质沥青的锥形量热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LDHs/阻燃沥青微观结构与阻燃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2 试验样品及方法
    3.3 结构表征及阻燃性能评价方法
        3.3.1 结构表征方法
        3.3.2 极限氧指数法
        3.3.3 锥形量热仪法
        3.3.4 热分析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LDHs/阻燃沥青结构表征
        3.4.2 LDHs对沥青氧指数的影响
        3.4.3 LDHs对沥青释热性能的影响
        3.4.4 LDHs对沥青抑烟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Zn MgAl-CO_3-LDHs/阻燃沥青阻燃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2.1 材料及样品制备
        4.2.2 试验仪器及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阻燃沥青氧指数影响分析
        4.3.2 阻燃沥青释热性影响分析
        4.3.3 阻燃沥青抑烟性影响分析
        4.3.4 阻燃沥青热重-差热分析
        4.3.5 阻燃沥青燃烧残渣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Zn MgAl-CO_3-LDHs/阻燃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沥青路用性能试验
        5.2.1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5.2.2 试验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施工和易性
        5.3.2 高温性能
        5.3.3 抗老化性
        5.3.4 低温性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热经济性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车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车用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有机朗肯循环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有机朗肯循环参数优化
        1.3.2 有机朗肯循环结构分析
        1.3.3 有机朗肯循环关键部件匹配
        1.3.4 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评价
        1.3.5 有机朗肯循环在车用内燃机余热利用领域的应用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第2章 车用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参数优化及传热特性分析
    2.1 简单有机朗肯循环参数优化及传热特性分析
        2.1.1 柴油机排气余热特性
        2.1.2 简单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
        2.1.3 蒸发器换热模型
        2.1.4 多目标优化模型
        2.1.5 多目标优化决策方法
        2.1.6 简单有机朗肯循环优化结果分析
    2.2 双有机朗肯循环参数优化及传热特性分析
        2.2.1 CNG发动机余热特性
        2.2.2 双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
        2.2.3 换热器模型
        2.2.4 多目标优化模型
        2.2.5 参数敏感度分析
        2.2.6 双有机朗肯循环优化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用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优化
    3.1 简单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优化
        3.1.1 柴油机排气余热特性
        3.1.2 简单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
        3.1.3 换热器模型
        3.1.4 经济性模型
        3.1.5 多目标优化模型
        3.1.6 参数敏感度分析
        3.1.7 热经济性优化
    3.2 双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优化
        3.2.1 CNG发动机余热特性
        3.2.2 双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模型
        3.2.3 换热器模型
        3.2.4 经济性模型
        3.2.5 多目标优化模型
        3.2.6 参数敏感度分析
        3.2.7 热经济性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NN的有机朗肯循环性能预测及优化
    4.1 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4.1.1 柴油机测试系统
        4.1.2 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4.1.3 试验步骤
    4.2 基于ANN的车用ORC系统建模
        4.2.1 神经网络模型
        4.2.2 模型参数设置
        4.2.3 预测精度评价
    4.3 基于ANN模型的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4.4 基于ANN模型的ORC系统性能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运行特性分析
    5.1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试验研究
        5.1.1 试验系统描述
        5.1.2 进气压力的影响
        5.1.3 运行频率的影响
        5.1.4 外接负载电阻的影响
    5.2 基于ANN的FPE-LG建模
        5.2.1 神经网络建模
        5.2.2 模型参数设置
        5.2.3 预测模型评价
    5.3 基于ANN模型的FPE-LG性能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SBS改性沥青设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改性沥青设备及剪切机研究
    2.1 SBS改性剂性质
    2.2 SBS改性沥青工艺流程
    2.3 SBS改性沥青设备组成
    2.4 高速剪切机的研究
        2.4.1 高速剪切机与胶体磨异同
        2.4.2 高速剪切机工作机理
    2.5 高速剪切机转子力学分析
        2.5.1 转子系统力学约束分析
        2.5.2 转子系统位移分析
        2.5.3 转子应力分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子系统有限元分析
    3.1 转子结构的结构建模
    3.2 转子模型结构分析
        3.2.1 仿真思路及步骤
        3.2.2 转子模型处理
        3.2.3 计算结果分析
    3.3 APDL参数化优化设计
        3.3.1 APDL简介及初始化计算
        3.3.2 APDL优化设计过程
    3.4 优化模型分析
        3.4.1 优化模型的建立
        3.4.2 优化模型计算分析
    3.5 有预应力的转子模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剪切机内部流场研究
    4.1 流体基础理论
    4.2 工作腔流场分析
    4.3 转子—定子系统内部流场模拟
        4.3.1 仿真软件简介
        4.3.2 计算模型的选择
        4.3.3 建模、网格及边界条件设置
        4.3.4 仿真分析条件
        4.3.5 无转速流道流体模拟
        4.3.6 不同转速下流体模拟
        4.3.7 不同粘度下流体模拟
        4.3.8 不同进口速度流体模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BS改性沥青设备计量装置研究
    5.1 改性剂计量方式介绍
    5.2 改性剂计量误差及分析
    5.3 改性剂计量优化研究
        5.3.1 数据取样及分析
        5.3.2 基于GM(1,1)模型的计量优化
        5.3.3 计算与结果分析
    5.4 其他装置的计量优化
        5.4.1 稳定剂添加装置改进
        5.4.2 抽出油添加系统改进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状态评估及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高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现状
        1.2.1 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1.2.2 我国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应用现状
    1.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计算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燃烧BFG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计算模型建立
    2.1 机组总体性能计算
        2.1.1 高炉煤气低位发热量计算
        2.1.2 机组热效率(发电机端)的计算
        2.1.3 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的计算
        2.1.4 机组输出功率、热效率和发电煤耗的修正
    2.2 机组煤气压缩机性能计算
        2.2.1 煤气压缩机性能计算
        2.2.2 煤气压缩机测点选取
    2.3 机组燃气轮机性能计算
        2.3.1 燃气轮机性能计算
        2.3.2 燃气轮机测点选取
    2.4 机组蒸汽轮机性能计算
        2.4.1 蒸汽轮机性能计算
        2.4.2 蒸汽轮机系统测点选取
    2.5 机组余热锅炉性能计算
        2.5.1 余热锅炉性能计算
        2.5.2 余热锅炉测点选取
    2.6 烟气流量和烟气成分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计算与状态评估
    3.1 机组性能计算模型的验证
    3.2 机组性能变化趋势分析
        3.2.1 机组总性能变化趋势
        3.2.2 煤气压缩机性能变化趋势
        3.2.3 空气压缩机性能变化趋势
        3.2.4 燃气轮机性能变化趋势
        3.2.5 机组蒸汽轮机性能变化趋势
        3.2.6 余热锅炉性能变化趋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余热锅炉状态诊断与性能优化
    4.1 余热锅炉状态诊断
        4.1.1 余热锅炉烟气侧数据分析
        4.1.2 余热锅炉水汽侧数据分析
        4.1.3 余热锅炉性能下降原因分析
    4.2 余热锅炉性能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综合交通枢纽特征与灾害分析
    2.1 综合交通枢纽释义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本文研究对象
    2.2 综合交通枢纽本体研究
        2.2.1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现状
        2.2.2 客站总体布局模式
        2.2.3 旅客乘车模式
        2.2.4 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2.3 综合交通枢纽空间组织类型研究
        2.3.1 中心环绕型
        2.3.2 通廊连接型
        2.3.3 整体空间型
        2.3.4 总体分析
    2.4 各功能分区特征与火灾灾害特点
        2.4.1 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
        2.4.2 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功能分区与火灾风险
        2.4.3 铁路客站火灾特点及危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火灾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
    3.1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烟气模拟方法
        3.1.1 火灾发展机理
        3.1.2 消防性能化目标
        3.1.3 烟气模拟软件
        3.1.4 PyroSim软件概述
    3.2 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
        3.2.1 火灾场景设计方法
        3.2.2 水平复合空间
        3.2.3 垂直联通空间
        3.2.4 疏散限制空间
    3.3 综合交通枢纽烟气模拟
        3.3.1 火灾场景1—不同屋顶形式的整体大空间烟气扩散模拟
        3.3.2 火灾场景2—候车单元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对比分析
        3.3.3 火灾场景3—列车火灾对不同形式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分析
        3.3.4 火灾场景4—地下候车厅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3.3.5 火灾场景5—地下疏散限制空间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3.4 基于烟气控制的建筑空间优化方法
        3.4.1 空间选型与优化
        3.4.2 构造节点
        3.4.3 火灾探测系统
        3.4.4 灭火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疏散仿真模拟的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4.1 综合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模拟方法
        4.1.1 疏散设计规范
        4.1.2 性能化疏散理论
        4.1.3 国内外疏散模拟软件
        4.1.4 BuildingEXUDOS模拟概述
    4.2 综合交通枢纽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4.2.1 车站容量与疏散人数
        4.2.2 车站旅客行为特征
        4.2.3 车站行人参数分析
        4.2.4 火灾对疏散者的影响
    4.3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路径分析
        4.3.1 进站候车大厅人员疏散
        4.3.2 地下集散大厅人员疏散
        4.3.3 候车站台人员疏散
    4.4 通廊连接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4.4.1 几何模型
        4.4.2 疏散人员设置
        4.4.3 情景设置1—人群密度对疏散的影响
        4.4.4 情景设置2—反应时间对疏散的影响
        4.4.5 情景设置3—人群特征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4.4.6 情景设置4—不同疏散导向对结果的影响
        4.4.7 情景设置5—连续瓶颈空间的疏散控制
        4.4.8 情景设置6—长廊空间的疏散控制
        4.4.9 结论与分析
    4.5 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4.5.1 几何模型
        4.5.2 疏散人员设置
        4.5.3 情景设置1—安检设施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4.5.4 情景设置2—高架车道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4.5.5 结论与分析
    4.6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4.6.1 优化疏散空间
        4.6.2 完善疏散设施
        4.6.3 提升疏散管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规划
    5.1 综合交通枢纽站区外部建筑空间
        5.1.1 整体布局特点
        5.1.2 商业建筑
        5.1.3 办公建筑
        5.1.4 旅游业建筑
        5.1.5 住宅建筑
        5.1.6 其他交通建筑
    5.2 综合交通枢纽周边人流特征分析
        5.2.1 不同建筑物内人流分析
        5.2.2 站区周边人群分类研究
        5.2.3 车站周边人流管理
    5.3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设计
        5.3.1 外部疏散体系
        5.3.2 换乘中心疏散
        5.3.3 广场疏散
        5.3.4 高架车道疏散
        5.3.5 周边建筑疏散
    5.4 综合交通给枢纽外部疏散管理
        5.4.1 疏散路径
        5.4.2 行人组织
        5.4.3 车辆组织
        5.4.4 立体化分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人员疏散APP开发
    6.1 国内外防灾类APP应用
    6.2 APP功能设计
        6.2.1 设计理念
        6.2.2 功能框架
        6.2.3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
    6.3 日常使用功能
        6.3.1 车次到站提醒
        6.3.2 人员定位
        6.3.3 上传安全隐患信息
    6.4 灾时使用功能
        6.4.1 起火信息警报
        6.4.2 逃生疏散路径规划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一) 火灾安全疏散调查问卷
附录(二) 近年来交通枢纽火灾事件
附录(三) 移动端应用APP源代码

(10)排水沥青路面平整度及离析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排水沥青路面的概念
        1.1.2 排水沥青路面的优点
        1.1.3 排水沥青路面的缺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欧洲研究现状
        1.2.2 美国研究现状
        1.2.3 日本研究现状
        1.2.4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平整度的传递规律及预控措施
    2.1 现行平整度控制指标
    2.2 平整度传递规律
        2.2.1 理想条件下的平整度传递
        2.2.2 理想条件下摊铺表面平整度的传递
        2.2.3 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平整度传递规律
    2.3 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控措施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排水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
    3.1 矿料的选择
        3.1.1 粗集料的选择
        3.1.2 细集料的选择
        3.1.3 填料的选择
    3.2 结合料的选择
    3.3 纤维的选择
    3.4 配合比设计方法
        3.4.1 空隙率的确定
        3.4.2 最佳沥青用量的选择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4.1 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
        4.1.1 各档集料组成的稳定
        4.1.2 沥青用量的稳定
        4.1.3 温度系统的稳定
    4.2 拌和站的标定
        4.2.1 标定的意义
        4.2.2 标定的方法
    4.3 原材料的管理
        4.3.1 粗集料
        4.3.2 结合料
    4.4 拌和温度的选择与控制
        4.4.1 拌和温度的选择
        4.4.2 拌和温度的控制
    4.5 拌和时间的确定
    4.6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排水沥青路面摊铺技术
    5.1 排水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分析
        5.1.1 摊铺面的准备
        5.1.2 摊铺机的运行
    5.2 熨平板的浮动原理
    5.3 自动找平系统分析
        5.3.1 自动找平系统的原理
        5.3.2 配置自动找平系统的熨平板运动学模型
        5.3.3 传感器的位置对自动找平系统的影响
    5.4 弯道摊铺技术
        5.4.1 两端挂线法
        5.4.2 横坡控制器法
        5.4.3 非接触式平衡梁法
        5.4.4 弯道摊铺小结
    5.5 特殊地段的摊铺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排水沥青路面离析控制
    6.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分类
    6.2 离析的评价方法
    6.3 排水沥青混合料材料离析控制
        6.3.1 摊铺过程中材料离析的原因分析
        6.3.2 材料离析的控制技术
    6.4 排水沥青路面温度离析的控制
        6.4.1 温度离析的检测
        6.4.2 拌和过程温度离析控制
        6.4.3 运输阶段离析控制
        6.4.4 摊铺阶段温度离析控制
    6.5 排水沥青路面压实离析控制
        6.5.1 摊铺机预压实离析
        6.5.2 压路机产生的碾压离析
        6.5.3 压实离析的控制
    6.6 小结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意大利SACMI EVA燃烧器工作原理之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D]. 戴宇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补强技术及补强剂降黏技术研究[D]. 刘合锋. 长安大学, 2021
  • [3]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及碳捕集热经济评价[D]. 朱轶林. 天津大学, 2020(01)
  • [4]铝及铝基固体推进剂能量释放特性研究[D]. 周禹男. 浙江大学, 2019(04)
  • [5]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沥青阻燃及路用性能影响的研究[D]. 唐大全. 中国计量大学, 2019
  • [6]基于热经济性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车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D]. 杨富斌.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7]SBS改性沥青设备关键技术研究[D]. 贾皓东. 长安大学, 2018(01)
  •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状态评估及性能优化[D].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9]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D]. 曹笛. 天津大学, 2016(07)
  • [10]排水沥青路面平整度及离析控制[D]. 李明. 长安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意大利萨克米EVA燃烧器工作原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