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及发展前景

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及发展前景

一、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和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齐斯琴图雅[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内蒙古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 ——以通辽市阿古拉嘎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但是国家的繁荣发展、农牧区的振兴,不仅需要基本资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的发展,更需要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传统村落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内蒙古的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研究内蒙古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助于深入挖掘内蒙古传统村落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农牧民的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村落凝聚力,齐心协力的推动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本文选取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镇阿古拉嘎查作为案例村进行研究。阿古拉嘎查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科尔沁蒙古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深厚,并且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建设镇的重点开发村,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间的矛盾较突出。本文将通过探讨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保护现状,分析乡村振兴进程中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困境,最后针对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中存在的主体缺失、载体破坏、方式单一、受现代文化冲击等问题,提出构建多元传承主体和拓宽传承路径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思路,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振兴及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助力我国乡村振兴事业。

黄阳培[2](2020)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内蒙古地区传统文化中,藏传佛教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寺庙中心型村落这种独特的村落类型。当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村落文化因为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逐渐消失,但村落中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其延伸出的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具有发掘和保护的价值。因此,探寻寺庙中心型村落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因素,并归纳影响因素作用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丰富内蒙古地区聚落文化体系以及丰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的类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为切入点,以内蒙古地区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该类型村落进行研究。首先,对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进行分析,对其形成背景包括藏传佛教传播、定居行为普及等历史要素进行梳理,并对该类型村落的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论层面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在村落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对文章所涉村落进行对比归纳研究,在村落层面和院落层面以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对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空间构成、民居建筑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最后,以需求关系为切入点,保护更新为目的,结合调研情况对寺庙中心型村落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原则和思路,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层面的保护与更新提出策略。寺庙中心型村作为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一种村落类型,其在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普通村落存在极大差异,极具研究价值。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该类型村落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和可参考的科学指导依据。同时,能够对内蒙古地区村落的理解和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

张华英[3](2019)在《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风沙土农田土壤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农田生产力下降。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水分养分、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寻求一种适宜耕作技术是促进风沙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于2013-2017年在科尔沁风沙区比较了 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旋耕+秸秆覆盖、深松、高留茬旋耕)和传统耕作(CT)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保护性耕作对风沙土蓄水保墒保肥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显着地(p<0.05)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4a以深松显着降低0-40 cm 土壤容重3.39%-8.78%;保护性耕作分别提高0-100 cm 土层平均含水量和贮水量7.75%-47.68%和 6.01-50.91mm;0-40 cm 土层>0.25 mm 团聚体含量提高 5.52%-20.61%;0-4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64%-14.51%、0.21%-23.70%、2.67%-16.85%、0.81%-25.95%和 1.55%-14.55%,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养分含量逐年递增。试验前2a以深松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改善效果最佳,随耕作年限的延长,秸秆覆盖效果逐渐提升。4a均以秸秆覆盖对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提升幅度最大,速效磷以深松效果最佳;20-40cm土层各化学指标均以深松改善效果最佳。2.保护性耕作显着地(p<0.05)提高了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层土壤酶活性及酶综合指数。4种酶活性年际间均表现为2014<2015<2013<2016。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分别提升0-40 cm 土层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0.91%-28.38%、4.00%-41.89%、0.87%-26.36%和 0.60%-33.90%。在 0-20cm 以秸秆覆处理下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酶综合指数最高:在20-40cm 土层以深松表现最好。但碱性磷酸酶在0-40cm各土层均以深松处理表现最佳。3.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细菌群落a多样性,以免耕处理最高。保护性耕作通过增加全氮、含水量、大团聚体、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富营养型细菌Proteobacteria(Alpha-、Beta-、Gamma-和 Delt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昶Gemmatimonadete s丰度,降低了寡营养型细菌 Chloroflexi、Acidobacteria、Firmicutes、Planctomycetes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与传统耕作相比,秸秆覆盖对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增幅最大,分别提高29.14%和36.76%;以免耕对Gemmatimonadetes丰度提升最大,为30.52%。耕作措施对播种后及收获时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组分差异不显着。基于FAPROTAX功能预测,保护性耕作显着(p<0.05)影响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丰度与群落组成。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反硝化细菌Proteobacteria和Rhodoplanes的丰度,降低了起硝化作用的Crenarchaeota和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的丰度,提高了参与亚硝酸盐氧化过程的Nitrospirae和Nitrospira的丰度。4.保护性耕作显着地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土壤真菌群落a多样性指数及结构(p<0.05)。风沙土农田真菌群落结构以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为主,属水平上以 Guehomyces、Alternaria、Mortierella、Cladosporium 和 Fusarium 为主,其中秸秆覆盖通过提高土壤碳氮比提升了 Basidiomycota和Guehomyces含量43.84%。FUNGuild功能预测表明,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降低了病理型真菌36.56%-61.62%。耕作措施显着地影响了植物病原真菌丰度及结构,尤以播种后土壤中病原真菌组分变化较大,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主要降低了病原真菌属Alternaria、Cladosporium和Fusarium的比例。5.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增加了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通度、模块数,使得网络结构复杂化。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网络中重要节点的个数,改变了其关键物种种类。门水平上,传统耕作中关键物种以Ascomycota为主,免耕中以Bacteroidetes为主,而秸秆覆盖和深松中则以Ascomycota和Proteobacteria为关键物种。6.保护性耕作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p<0.05),提高经济效益。保护性耕作分别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3.25%-27.17%、3.22%-27.81%和2.77%-24.99%。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全氮、大团聚体、碱解氮关联度较高。试验前2a以深松处理玉米产量及效益较高,但随耕作年限的延长,秸秆覆盖、免耕产量及经济效益逐渐提升,但以免耕节省成本投入,其产投比最大。

牛晓乐[4](2019)在《内蒙古扎赉特旗冒山小流域保护性耕作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势头越来越猛烈,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经营管理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向恶化趋势发展,水土流失现象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生态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选取冒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辅助,结合小流域土地资源调查、土壤养分空间分析进行以农业利用为目的的土地潜力评价,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冒山小流域保护性耕地措施,以期为有效保护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结合相关数据,运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分析方法,得到以下结论:(1)冒山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异系数为17.34%~40.81%,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总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在流域中间位置较东西两侧含量偏高。(2)冒山小流域土地潜力评价结果分为Ⅰ等地、Ⅱ等地、Ⅲ等地、Ⅳ等地、V等地、Ⅵ等地6个等级,占小流域土地面积比值分别为10.67%、30.04%、33.41%、9.42%、10.99%、5.38%。(3)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横坡耕作、竹节垄Ⅰ、竹节垄Ⅱ较顺坡耕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流减沙作用,竹节垄Ⅱ效果最为显着。竹节垄Ⅱ与横坡耕作比较,产流起始时间延长38min,单次降雨径流量减少57.1%,产沙量减少51.9%;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0~20cm 土层平均含量分别提高5.89%、11.48%、16.54%、21.75%。(4)梯度增施有机肥,除碱解氮外,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随增施有机肥量增加而增加。(5)地埂植物篱较顺坡耕作、横坡耕作有明显的保水固土效益,径流量分别减少81.53%和65.71%,侵蚀量分别减少74.89%和54.26%。土壤养分方面,地埂植物篱较顺坡耕作和横坡耕作分别提高15.89%~36.05%和3.64%~13.47%。

舒心心[5](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桑海涛[7](2017)在《科尔沁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地是未利用土地中相对易于开发利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无论从沙地开发利用的本质特征,还是目前国家的政策取向,无一例外。相应的,在涉及土地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划中,亦将沙地的开发利用作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内容来规划。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与开发利用技术就是在宜耕沙地调查评价和保护性开发关键技术研发的基础上,首先,对宜耕沙地进行绿洲式孤岛式规划,形成针对不同宜耕沙地形态(缓丘、波状、平缓、低湿、盐渍化)的宜耕沙地开发利用区,构建耕地与物理(沙障)或化学或生物(林、草)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方式。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交接地带,最高海拔308.40m,最低处海拔88.50米。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相结合,坨甸相间分布是其主要的地貌特征。相关研究已经表明,科尔沁草原以前草甸植被生长茂盛,随着农业侵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广中薄收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了严重的土地沙化,最终形成了科尔沁沙地。科尔沁左翼后旗也由从属于科尔沁草原变为从属于科尔沁沙地。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分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分区原则,在宜耕沙地范围内,根据区域降水量、遥感影响判读、叠加区域地形地貌图及宜耕沙地自身理化性质因素,划分宜耕沙地区类型。水资源优化配置即以公平、有效、可持续为基本准则,对一定区域中固有的、各种形式、各种水质的水资源,采取科学的研究理论和优化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整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讨论水资源开发和配置对经济发展、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相互结合,实现合理调控需求、确保水资源供应、保护和提升生态质量等目标,促进水资源在整个区域内达到最佳分配,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实现水质与水量的相互协调。宜耕沙地开发利用应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自然要素与土地利用要素最佳匹配关系,科学合理开发宜耕沙地,包括作物的选择,种植结构的搭配,优化农、林、牧结构,“带、网、片”相结合以及适当的开发建设程度,使要素组合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分区是局部宜耕沙地根据区域降水量、遥感影响判读、叠加区域地形地貌图及宜耕沙地自身理化性质因素特性的局部区域划分,局部区域划分在整个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应与整个区域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发展思路,同时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方案及基本路线、主体功能区设计、土地综合使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以水资源平衡分析、环境承载力、社会容纳力、经济支持力等分析研究为支撑最终定位宜耕沙地在整个区域的功能,确定开发利用方式。

周建[8](2017)在《基于遥感的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性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方法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干旱沙区具有发生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同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荒漠化。本文以位于半干旱沙区的内蒙古科左后旗为例,在分析了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揭示了半干旱沙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变化,并阐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了种植业的稳定性及其荒漠化风险;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的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土壤水分的差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左后旗宏观与微观的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半干旱沙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依靠自然降水,在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农作物生长能够获得一定的粮食产量,这是农牧交错区形成的水资源基础,也是该地区"广种薄收"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但是,在偏欠水年、欠水年,作物生长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无结构抗蚀性差的沙性土壤和冬春的大风天气使得该地区土地,特别是植被覆盖度低和裸露的土地易风蚀沙化。(2)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表明,自然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和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共同决定了科左后旗基本稳定的、空间分异明显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即自东向西,依次出现耕地面积加权重心、林地面积加权重心、草地面积加权重心;草地是研究区主导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水分条件好的土壤被优先用于农牧业,与科左后旗的气候、地形、农牧业经济相适应;但风沙土上的耕地所占比例大说明科左后旗土地利用并不合理,荒漠化风险大;科左后旗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且变化耕地主要发生在风沙土和草甸土上,发生在风沙土上的变化耕地荒漠化风险很大。(3)半干旱沙区在自然降水量较多或者正常的年份使得旱作农业有一定的粮食产量,在此情况下,人地关系的变化和政策使得科左后旗在新中国成立前 已经成为农牧交错区,解放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化进程缓慢和"以粮为纲"的政策,使得科左后旗的土地被大面积并垦,同时荒漠化严重。进入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是,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牧业经济以及政府"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使得农民尽可能地扩大耕地面积,政府也有组织的补充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在变化中呈增加的趋势。(4)利用MODISNDVI数据研究玉米生长期不同降水情况下玉米的生长状况,表明,玉米生长期降水的变异性大,且不同降水情况下玉米生长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反映出半干旱沙区种植业的不稳定性,进一步证明了当地"广种薄收"的土地利用方式,但存在荒漠化的风险。(5)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土壤水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沙区坨甸相间的微地形导致水分再分布,即随着相对地势的升高,土壤水分条件在逐渐变差。随着相对地势的升高,耕地作物生长状况逐渐变差,而草地呈现先变差后变好的趋势。因此,半干旱沙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依据水分的微地形分异进行合理布置。(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科左后旗水资源特点、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玉米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即科左后旗东部地区保持以农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西部地区保持以草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依据半干旱沙区水分地形分异,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微观布局,即在地形最高处应当保育耐旱灌草,以发挥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在地形低且有沥涝风险的区域,可以种植耐涝的水稻,如种植玉米,应适当修建排水设施;在地形位于中间的区域,应通过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强灌溉、防护林等耕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该地形部位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以避免该地形部位土地利用/覆被的频繁转换,实现该地形部位稳定的粮食生产和荒漠化的防治。最后,对基于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进行了探讨。即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与土壤数据、NDVI代表的不同降水年份的玉米生长状况、遥感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反映的植被生长状况等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基于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韩永光[9](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马强[10](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二、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和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和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内蒙古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 ——以通辽市阿古拉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点
        2.难点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
    (五)研究对象区域
        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2.选择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嘎查的原因
    (六)相关概念界定
        1.乡村振兴战略
        2.传统村落文化
二、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的概况及其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阿古拉嘎查概况
        1.阿古拉嘎查基本概况
        2.阿古拉嘎查基本特征
    (二)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1.有利于村落产业融合发展
        2.有利于培育村落文明乡风
        3.有利于增强村落治理能力
        4.有利于整治村落生态环境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成效
        1.物质文化保护成效
        2.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效
        3.自然遗产保护成效
    (二)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困境
        1.村落文化传承主体的缺失
        2.村落文化传承载体的破坏
        3.村落文化传承方式的单一
        4.村落文化受现代文化冲击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阿古拉嘎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对策
    (一)培养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主体
        1.推动原住民参与文化传承
        2.政府做好文化传承的保障
        3.市场推动村落文化的传承
        4.推动社会参与文化的传承
    (二)丰富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路径
        1.挖掘传承村落文化精髓,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2.加强村落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村落文明新风
        3.繁荣发展村落特色产业,做强村落文化经济
        4.创新村落文化传承方式,弘扬村落传统文化
结语
附录1 内蒙古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目的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对象及尺度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尺度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
    2.1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背景
        2.1.1 藏传佛教传播
        2.1.2 定居行为普及
    2.2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演变过程
        2.2.1 寺庙引导阶段
        2.2.2 平等发展阶段
        2.2.3 多元共生阶段
    2.3 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现状概况
        2.3.1 美岱召村
        2.3.2 达兰花嘎查
        2.3.3 乌审召嘎查
    2.4 本章小结
3 藏传佛教文化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影响
    3.1 对村落选址的影响
        3.1.1 环境的适应性
        3.1.2 需求的多样性
    3.2 对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3.2.1 寺庙的集聚性
        3.2.2 文化的包容性
        3.2.3 形式的尊卑性
    3.3 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3.3.1 建造的中心性
        3.3.2 空间的主次性
        3.3.3 选材的地域性
    3.4 本章小结
4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
        4.1.1 村落选址
        4.1.2 村落布局
    4.2 村落空间构成
        4.2.1 街巷要素
        4.2.2 边界要素
        4.2.3 节点要素
        4.2.4 标志要素
        4.2.5 区域要素
    4.3 民居建筑特征
        4.3.1 外部特征
        4.3.2 内部特征
        4.3.3 功能布局
    4.4 本章小结
5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存在问题及保护更新策略探析
    5.1 寺庙中心型村落需求关系分析
        5.1.1 内部村民需求
        5.1.2 外部社会需求
    5.2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现状问题
        5.2.1 村落宜居性较差
        5.2.2 空间意向性欠缺
        5.2.3 公众参与性不足
    5.3 寺庙中心型村落保护更新策略
        5.3.1 保护更新原则
        5.3.2 保护更新思路
        5.3.3 保护更新内容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内蒙古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名录汇总及分析
附录 B 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好寺庙汇总表
附录 C 村民需求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4.1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
        2.4.2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
        2.4.3 土壤生物学性状
        2.4.4 作物产量测定
        2.4.5 水分利用效率
    2.5 气象资料收集
    2.6 数据处理
        2.6.1 测序数据处理与优化
        2.6.2 功能预测分析
        2.6.3 生物信息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生育期日降水量与日平均气温变化
    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的影响
        3.2.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3 不同耕作措施对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2.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3.2.5 小结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指标的显着性分析
        3.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3.5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3.7 小结
    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4.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5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综合指数的影响
        3.4.6 小结
    3.5 不同耕作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3.5.1 不同采样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3.5.2 高通量测序序列深度分析
        3.5.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3.5.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3.5.5 小结
    3.6 不同耕作措施下微生物网络结构分析
        3.6.1 不同耕作措施下微生物网络性质
        3.6.2 网络拓扑结构和可视化
        3.6.3 小结
    3.7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7.1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7.2 不同耕作措施对水分产出率的影响
        3.7.3 作物产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7.4 作物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3.7.5 经济效益分析
        3.7.6 小结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4.1.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6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4.1.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4.1.8 保护性耕作对微生物生态网络的影响
        4.1.9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10 综合讨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4.2 结论
        4.2.1 保护性耕作改善风沙土物理性状
        4.2.2 保护性耕作提高风沙土化学质量
        4.2.3 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酶活性
        4.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4.2.5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4.2.6 微生物生态网络结构
        4.2.7 保护性耕作提高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5 创新点
6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内蒙古扎赉特旗冒山小流域保护性耕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土区研究现状
        1.2.2 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1.2.3 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1.2.4 保护性耕作措施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扎赉特旗基本情况
    2.2 冒山小流域基本情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自然条件
        2.2.3 社会经济状况
    2.3 冒山小流域生态现状
        2.3.1 生态环境现状
        2.3.2 水土流失现状
3 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3.1 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
    3.2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3.3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3.4 不同地形因子下土壤养分特征
        3.4.1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土壤养分
        3.4.2 不同坡度下的土壤养分
        3.4.3 不同坡向下的土壤养分
    3.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
    3.6 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交互作用下土壤养分
    3.7 小结
4 小流域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单元划分
        4.1.2 评价因子选取
        4.1.3 限制因子权重确定
        4.1.4 土地潜力评价指标构建
    4.2 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4.2.1 Ⅰ等地
        4.2.2 Ⅱ等地
        4.2.3 Ⅲ等地
        4.2.4 Ⅳ等地
        4.2.5 Ⅴ等地
        4.2.6 Ⅵ等地
    4.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4.4 小结
5 坡耕地保护性耕作
    5.1 横坡耕作及竹节垄措施
        5.1.1 竹节垄承雨能力分析
        5.1.2 不同耕作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1.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 增施有机肥
        5.2.1 增施有机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2.2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3 地埂植物篱措施
        5.3.1 地埂埂间距确定
        5.3.2 地埂植物篱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3.3 地埂植物篱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4 小结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7)科尔沁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概况
        1.2.1 沙地及土地多功能研究
        1.2.2 沙地农业研究
        1.2.3“多规”融合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与开发利用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
        2.1.1 基本概念
        2.1.2 区域可持续
        2.1.3 要素最优组合
    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2.1 宜耕沙土类型
        2.2.2“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2.2.3“三生”用地分类原则
        2.2.4“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3 研究区概况
    3.1 科尔沁左翼后旗概况
        3.1.1 科尔沁左翼后旗自然状况
        3.1.2 科尔沁左翼后旗社会经济情况
    3.2 土地利用总体结构
    3.3 水资源条件
        3.3.1 降水
        3.3.2 地表水
        3.3.3 地下水
4 水资源与土地利用
    4.1 水资源状况分析
    4.2 用水分析
    4.3 水资源与沙地
5 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与可持续利用
    5.1 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目标
    5.2 土地供给分析
        5.2.1 基于宜耕沙地开发的耕地供给分析
        5.2.2 建设用地供给分析
        5.2.3 两种用地类型的交叉供给序列
    5.3 土地需求分析
        5.3.1 基于宜耕沙地开发的耕地需求预测
        5.3.2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5.3.3 土地供需平衡情景预测与路径选择
    5.4 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分区
        5.4.1 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分区原则
        5.4.2 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分区方法
        5.4.3 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分区结果
        5.4.4 宜耕沙地区防治措施
    5.5 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功能定位与要素最优布局
        5.5.1 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定位
        5.5.2 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要素最优布局
    5.6 宜耕沙地区多功能规划与开发利用实施保障措施
        5.6.1 行政保障措施
        5.6.2 经济保障措施
        5.6.3 政策保障措施
        5.6.4 技术保障措施
    5.7 宜耕沙土可持续利用措施
        5.7.1 做好宜耕沙地开发的规划和设计
        5.7.2 宜耕沙土保护性开发工程措施
        5.7.3 宜耕沙土可持续利用耕作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遥感的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性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方法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半干旱区
    2.2 北方农牧交错区
    2.3 沙区
    2.4 半干旱沙区
    2.5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分析
    3.1 科左后旗地理位置
    3.2 基于降水量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3 基于地形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4 基于土壤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5 基于风速的科左后旗土地资源特点
    3.6 基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资源特点
    3.7 小结
第四章 2001-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变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4.3 基于土壤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4.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半干旱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农牧交错区形成机制分析
    5.3 2001-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半干旱沙区种植业稳定性及其荒漠化风险分析
    6.1 数据与研究方法
    6.2 1980-2013年玉米生长期降水型划分
    6.3 不同降水型下耕地玉米生长状况分析
    6.4 基于不同降水型玉米生长状况的土地荒漠化风险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地表温度的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生长及土壤水分差异研究
    7.1 数据与研究方法
    7.2 各土地利用履被类型的地表温度
    7.3 不同地形部位耕地生长状况及其水分条件分析
    7.4 不同地形部位草地生长状况及其水分条件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半干旱沙区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
    8.1 半干旱沙区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涵义
    8.2 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2.1.7 社会经济条件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4.1.2 光热资源优势
        4.1.3 水资源优势
        4.1.4 土地资源优势
        4.1.5 植被资源优势
        4.1.6 农业基础优势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风沙灾害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4.2.4 自然灾害频繁
        4.2.5 人口压力过大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4.2.7 科技相对落后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6.7.1 法律支持
        6.7.2 资金支持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特色农业研究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2.3.1 共同特征
        2.3.2 主要区别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3.1.1 比较优势理论
        3.1.2 “钻石”模型
        3.1.3 创新理论
        3.1.4 垄断、竞争理论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3.2.2 制度创新理论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5.2.1 数量发展阶段
        5.2.2 优化农业阶段
        5.2.3 现代农业阶段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全文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和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内蒙古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 ——以通辽市阿古拉嘎查为例[D]. 齐斯琴图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黄阳培.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3]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D]. 张华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内蒙古扎赉特旗冒山小流域保护性耕作措施研究[D]. 牛晓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科尔沁宜耕沙地多功能规划研究[D]. 桑海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8]基于遥感的半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特性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布局方法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D]. 周建.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科左后旗自然环境条件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宜性及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