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

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

一、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论文文献综述)

豆丹[1](2020)在《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松针、椰糠具有理想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为无土栽培作物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提供较好的根系环境。松针、椰糠作为植物残存物,自身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但多数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本文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可利用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在生产应用中需不断补充和调配各种养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难题,通过研究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在改善松针/椰糠基质理化性质等方面的效果,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肥料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在优化基质的基础上搭配长效缓控肥应用于辣椒和菠菜的无土栽培,探讨添加组分后的智慧型基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栽培效果,为新型全养分松针/椰糠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发酵试验中,基质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处理下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试验结束时,1 g·kg-1克黄威微肥+5 g·kg-1绿陇微生物菌剂处理下脲酶、1 g·kg-1克黄威+6 g·kg-1绿陇处理下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7.39%、35.97%、47.18%;各处理下p H和EC受微生物和基质可溶性养分含量影响,随时间推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氮、全钾及全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最终1 g·kg-1克黄威+5 g·kg-1绿陇处理下全氮、1 g·kg-1克黄威+6 g·kg-1绿陇处理下全磷和全钾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增加56.19%、27.03%、21.25%。(2)在穴盘育苗试验中,松针/椰糠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肥料均能显着促进作物生长。辣椒幼苗在4 g·kg-1绿陇和2 g·kg-1克黄威处理下达到最佳效果,发芽率分别达98.5%和99.0%;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较对照提高49.66%、44.30%和11.37%、10.87%;幼苗干重分别为0.092 g·株-1和0.082 g·株-1,比对照增加46.03%和30.16%。综合分析菠菜幼苗在5 g·kg-1绿陇和1 g·kg-1克黄威处理下达到较好效果,发芽率分别达98.4%和93.5%;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较对照提高117.09%、57.61%和76.92%、41.35%;幼苗干重分别为0.038 g·株-1和0.034 g·株-1,比对照增加72.73%和54.55%。(3)在大型盆栽试验中,各处理全养分基质在辣椒和菠菜栽培中促进程度不同,在两种作物中均以1 g·kg-1克黄威+10 g·kg-1多欧缓控肥+6 g·kg-1绿陇处理效果最好且稳定,1 g·kg-1克黄威+8 g·kg-1多欧+5 g·kg-1绿陇次之。两个处理中辣椒叶片叶绿素a(Chlorophyll a)和叶绿素b(Chlorophyll b)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0.54%、88.19%和79.13%、77.64%;单株产量高达1.44 kg和1.22 kg,比对照增产114.93%和82.09%;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提高33.81%、135.59%、19.64%、和27.73%、108.08%、8.93%,而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5.35%和33.86%。菠菜栽培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1、3.97倍和2.63、2.41倍;单株产量达21.55 g和20.36 g,比对照增产250.98%和231.60%;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5.47%、152.49%和60.65%、117.50%,而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2.72%和22.13%。不同种类松针/椰糠全养分无土栽培基质可提供作物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仅需配备自动浇水系统以保持一定的基质湿度,即可实现无人免维护智慧型栽培,在城市绿化、阳台、楼顶等无土栽培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崔雯雯[2](2020)在《稀土元素和促进型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途径包括优良品种的应用、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以及化控技术的应用。通过稀土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调节冠层结构、提高作物光合性能,进而实现作物高产,对作物栽培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苗期结合生育后期试验,研究了三种稀土元素(氯化镧、氯化铈、氯化钕)和两种生长调节剂(GA4+7、6-BA)处理种子对玉米苗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及GA4+7花期涂抹处理对玉米灌浆、衰老以及产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玉米种子处理以及密植增产的配套物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氯化镧、氯化铈、氯化钕处理种子能促进玉米苗期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增加玉米根总长、根表面积以及根体积,改善玉米植株根冠比,增加玉米单株绿叶面积和地上干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提高光合能力。氯化镧能增加生育后期功能叶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A、ZR和IAA三种激素含量,使MDA和ABA含量显着降低,有效延缓了玉米的衰老,使灌浆期得以延长,从而提高产量。三种稀土元素均以800μmol·L-1处理种子玉米各生育指标影响显着,产量最高,400μmol·L-1处理表现次之,而处理浓度超过1200μmol·L-1则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2)6-BA拌种显着增加玉米苗期根平均直径,GA4+7拌种能显着增加玉米苗期总根数,从而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增加,促进根系对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同时合适浓度的的GA4+7和6-BA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PSII原初转化效率(Fv/Fm)、实际量子效率(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GA4+7和6-BA均能改变玉米株高、茎粗,改善根冠比及冠层结构,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合适浓度GA4+7和6-BA能提高生育后期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加单株绿叶面积,在生育后期玉米植株依然保有高水平的绿叶面积,延长叶片功能期,同化产物增多,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提高。GA4+7最佳拌种比例为20mg·Kg-1;6-BA合适的拌种比例范围是1-10mg·Kg-1,最佳拌种比例为5mg·Kg-1。(3)GA4+7涂抹玉米雌穗应用能有效调节籽粒中激素水平和穗位叶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籽粒中IAA、ZR、GA3和ABA的含量,提高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减缓丙二醛(MDA)在叶片中的积累速度,延缓玉米叶片的衰老,从而延长玉米籽粒的灌浆期,明显提高了玉米籽粒灌浆速率,促使籽粒灌浆充分,促进玉米粒重和穗粒数增加,最终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玉米穗柄和花丝涂抹GA4+7均以中浓度60mg·L-1对玉米籽粒灌浆和活性氧代谢的促进作用最佳,10mg·L-1GA4+7和120mg·L-1次之。研究表明GA4+7在改善农作物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亚亚[3](2019)在《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悬浮种衣剂是目前生产实践中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最有效的剂型之一,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小麦播种后土传病害、麦蚜、地下害虫是限制小麦健康生活在那个的重要因子,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本论文通过对上述目标病虫害,进行杀虫剂、杀菌剂及助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防效试验,为小麦新型悬浮的研制提供了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通过对5种杀虫剂田间活性和室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噻虫嗪对小麦穗期蚜虫有较好的防效和对种子苗期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表明小麦全蚀病菌对灭菌唑最敏感(EC 50为0.0944 mg/L),小麦纹枯病菌对Y13149最敏感(EC50为0.0340 mg/L)。通过杀菌剂室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种子苗期安全性较高。通过对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和叶菌唑复配、吡唑醚菌酯和戊菌唑复配测定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叶菌唑=8:1~4:1和1:8~1:10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表现增效作用。吡唑醚菌酯:戊菌唑=10:1~4:1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表现增效作用。通过对种衣剂助剂比较筛选,确定1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种衣剂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噻虫嗪7.5%、吡唑醚菌酯2%、戊菌唑0.5%、润湿分散剂NNO 2%+LF-5040 2%+L-64 1%、增稠剂皂土1%+黄原胶0.25%、苯丙乳液5%、碱性玫瑰精3%、乙二醇5%、磷酸三丁酯2%、络合钛微肥2%,余量水补足100%。种衣剂各项指标符合国标规定。通过种衣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种衣剂小麦种子苗期安全,其中对小麦出苗数、根长、次生根数、鲜重、主茎叶龄、总茎蘖数、三叶以上大蘖无差异。该种衣剂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叶螨。

李春霞[4](2019)在《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必需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粮食生产中由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及有机肥料投入数极低,单位面积耕地生物总产出水平不断增加,而土壤中微量元素被不断消耗,致使微量元素逐渐成为制约作物产量与营养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石灰性土壤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目前粮食作物生产上微肥的施用并不广泛,微量元素不同施用方法及其对作物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尚很薄弱;另一方面,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人体疾病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提高主要谷类作物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满足人体营养需要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籍此,本研究采用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地区小麦主产区土壤缺乏锰、铁和钼等三种微量元素的现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用量对小麦地上与根系生长、光合与抗逆生理、产量及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锰肥、铁肥和钼肥处理种子有效影响小麦的个体生长生理,促进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光合性能与花后干物质累积量,增加千粒重和单株粒重。(1)锰肥处理种子促进了小麦冬前根系生长及整个生长期的光合性能,以30mg·kg-1浓度浸种效果最为明显,分蘖期根表面积和根长分别增加115.7%和67.6%,分蘖期和越冬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62.8%和250.8%;并通过增强SOD酶活性和延缓生长后期绿叶面积的衰减进程,增加了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累积量和源器官向籽粒的转化效率,单株粒重比对照增加15.9%,千粒重增加6.4%。(2)铁肥处理种子增强了小麦分蘖期的根系活力,显着增加了越冬期的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同时增加了小麦开花前的叶面积和地上地下部的干物质累积,增加了灌浆期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净净光合速率,其中1 g·L-1 FeSO4种子处理的千粒重提高12.9%,5 g·L-1 FeSO4种子处理的单株粒重提高了4.8%。(3)钼肥处理种子显着增强了小麦越冬前的根系生长和花前的叶面积,增加了越冬期和返青期的干物质累积、返青期和灌浆期的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但降低了小麦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随钼肥浓度增加而增加,浓度为2 g·L-1 Na2MoO4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分蘖期和越冬期分别比对照(清水处理)高61.2%和48.0%,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分别提高8.3%、5.7%和13.0%。(4)铁肥和钼肥种子处理能提高小麦大田种植的出苗率,增加冬前分蘖,改善小麦群体生长状况,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产量。随着铁肥浓度的升高,小麦出苗率呈升高趋势,浓度5 g·L-1 FeSO4种子处理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6.8%,单位面积成穗数提高6.9%,13 g·L-1 FeSO4种子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3 g·L-1 FeSO4浓度效果较好,有效分蘖提高2.4%,增产8.5%。1 g·L-1 Na2MoO4浓度钼肥处理种子效果明显,出苗率较对照提高5.4%,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别增加8.4%、11.4%和21.1%。2.叶面喷施锰肥、铁肥、钼肥提高了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有效改善了小麦花后的光合性能,协调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花后的源库转运效率,提高籽粒产量。(1)拔节期喷施锰肥、铁肥和钼肥均显着提高了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以浓度0.5%MnCl2·4H2O、0.1%FeSO4和0.025%0.1%的Na2MoO4效果最显着,Pn分别较对照增加15.2%、29.6%和31.2%以上。开花期喷施铁肥和锰肥显着增加小麦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以0.4%FeSO4和1.0%1.5%的MnCl2·4H2O处理最高,喷施钼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拔节期喷施铁肥增加了灌浆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浆后期的叶与茎鞘干重、穗重;喷施锰肥提高了开花期、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其中喷施浓度为1.0%MnCl2·4H2O处理的LAI和穗重较对照分别提高29.0%和16.2%以上,浓度0.1%Na2MoO4处理开花期LAI增加30.8%以上,穗重增加7.514.4%。开花期喷施0.0250.05%浓度Na2MoO4处理延缓了叶片衰老,灌浆前期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增加4.547.9%,叶重和穗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1.113.0%和12.618.0%。(3)拔节期喷施锰肥、铁肥和钼肥显着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成穗数和籽粒产量(钼肥对穗粒数影响不显着),提高了花后的源库转运效率,以浓度0.5%MnCl2·4H2O、0.4%FeSO4、0.025 Na2MoO4处理效果最好,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2.0%、8.6%、4.3%,其中铁肥、锰肥处理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0%和7.6%;开花期喷施微肥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明显。3.锰肥、铁肥和钼肥不同处理能有效增加小麦籽粒中喷施元素含量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处理种子对小麦吸收具有激发效应,种子处理与喷施对小麦吸收均具有协同效用。(1)锰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锰和钼含量,拌种和180 mg·kg-1 MnCl2·4H2O浸种处理小麦籽粒中的锰含量分别增加10.0%和27.5%;拌种和3060 mg·kg-1MnCl2·4H2O浸种处理籽粒中钼含量增89.0%和78.5%86.0%;开花期喷施1.5%和1.0%MnCl2·4H2O处理籽粒中锰和铁含量分别增加77.8%和36.2%。(2)铁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铁和锰含量,其中浓度0.8%FeSO4种子处理籽粒中铁含量较对照增加190.3%,锰含量增加26.3%;0.1%和0.4%FeSO4开花期喷施处理籽粒铁含量分别增加13.9%和22.3%,锰含量增加17.2%和7.9%。(3)钼肥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中的锰及铁、钼、锌四种元素含量,1g·L-1 Na2MoO4种子处理籽粒中锰含量提高15.8%,开花期喷施0.05%和0.1%Na2MoO4处理籽粒锰、铁、钼、锌含量分别增加1.7%和12.7%、140.2%和39.2%、278%和22.4%、21.4%和12.7%。综上,微肥处理种子的小麦大田增产幅度可达8.5%21.1%,高于拔节期喷施增产幅度4.3%12.0%,可能是通过在生长早期增强抗逆能力与根系活力进而提高吸收能力有关。锰肥、铁肥和钼肥处理种子和开花期喷施均能显着提高小麦籽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因此,微肥种子处理技术是提高大田作物籽粒微量元素营养和产量的重要途径。

尚佃龙[5](2019)在《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文中提出玉米纹枯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秸秆还田的推广使得玉米纹枯病病原菌拥有更加广阔的栖息地,导致玉米纹枯病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玉米纹枯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传统药剂以喷雾为主,防治难度大,持效期短,急需开发安全和高效的药剂防治玉米纹枯病。但化学药剂的广泛使用必然伴随着病原菌抗药性的问题。噻呋酰胺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在国内已有报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在玉米上的应用尚需评估。为此,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6个地区的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研究了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获得的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探究了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推测噻呋酰胺可作为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理想候选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比较发现泰安、临沂、潍坊、莱芜、日照和青岛6个地区的菌株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着,各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6、5.15、11.31、6.29、5.68和6.51,6个地区的菌株为低到中等抗性菌株,其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03-0.1942μg/mL,平均EC50值为(0.0862±0.0041)μg/mL,偏度(skew)=0.298,峰度(kurt)=?0.298,P=0.0884>0.05,符合连续偏正态分布,且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因此可作为山东地区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基线。通过噻呋酰胺与其它8种杀菌剂的EC50值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噻呋酰胺与戊唑醇、丙环唑、咯菌腈、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氟唑菌苯胺和啶酰菌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敏感性。2、通过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的方法各获得5株耐药性菌株(TA3-X2、TA17-X6、LY8-3、QD14-Y7和WF6-A2)和1株抗性突变体(QD2-Y4),其抗性水平在6.4620.08倍之间,突变频率分别为0.87%和0.52%。对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表明,紫外诱导获得的5株耐药性菌株其耐药性不能稳定遗传,而经药剂驯化获得的1株抗性突变体QD2-Y4的抗药性可稳定遗传;耐药性菌株TA3-X2的菌丝生长速率高于亲本菌株,其余菌株与亲本菌株差异不明显;5株耐药性菌株和1株抗性突变体的菌丝干重和菌核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TA3-X2、WF6-A2及QD2-Y4的致病力低于亲本菌株,TA17-X6、LY8-3及QD14-Y7的致病力与亲本菌株无明显差异。交互抗性测定表明,噻呋酰胺抗性突变体与戊唑醇、丙环唑、咯菌腈、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之间均无交互抗性,与啶酰菌胺和氟唑菌苯胺之间则有交互抗性。3、通过沙培试验研究发现,24%噻呋酰胺FS在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96 g a.i.100 kg-1 seed对玉米安全,且对玉米幼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用量过高为192 g a.i.100 kg-1 seed时对幼苗株高、根长、株鲜质量等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各项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温室盆栽试验表明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48 g a.i.100 kg-1 seed可以提高盆栽玉米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其中用量为24 g a.i.100 kg-1 seed促进效果最佳根系活力较空白对照增加了78.0%,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增加32.3%;温室接菌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剂量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24%噻呋酰胺FS用量为48 g a.i.100 kg-1seed防治效果最佳,达87.43%。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在所有剂量中防治效果最差,因此该剂量不再进行田间试验。4、大田玉米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12 g a.i.100 kg-1 seed-48 g a.i.100 kg-1 seed均不同程度的促进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株高、茎粗、主根长、须根数、株鲜重和根冠比等指标;实验室考种发现,24%噻呋酰胺FS和60 g/L戊唑醇FS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玉米的穗长、穗粗、行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2017和2018年24%噻呋酰胺FS用量均为48 g a.i.100 kg-1 seed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为15.72%和14.11%;2017-2018年对玉米纹枯病田间防治效果表明24%噻呋酰胺FS在用量为48 g a.i.100 kg-1 seed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至蜡熟期有较好的防效,均在40%以上。

王兴义[6](2016)在《锌、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大多为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有效铁、锌含量较低,难以满足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限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本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选取了三种微肥(七水硫酸锌、七水硫酸铁和螯合铁肥),每种微肥设置3个浸种和3个拌种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了不同微肥种子处理对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指标、光合特性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锌、铁肥种子处理均有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和降低穗位高的趋势,锌肥6 g/kg拌种处理显着降低了株高、茎粗和穗位高,有利于作物的抗倒伏;无机铁肥0.075%浸种处理显着提高了株高,茎粗和穗位高增加不显着;螯合铁肥浸种或拌种对玉米株高、茎粗和穗位高影响较小。2.锌、铁肥浸种均促进了玉米苗期的早发,促进形成壮苗,0.20%锌肥、0.075%无机铁肥和0.03%螯合铁肥处理对促进玉米干物质累积的作用最明显;适量微肥拌种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亦有促进作用,从拔节期开始效果逐渐明显,其中锌肥4 g/kg拌种处理效果最大,6 g/kg拌种处理对玉米生长有抑制作用;无机铁肥3.5 g/kg和螯合铁肥3.5 g/kg拌种处理在生育期内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均显着高于对照。3.适量锌肥种子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单株叶面积,并有效延长花粒期绿叶持续时间。锌肥0.20%浸种、4 g/kg拌种效果最明显;无机铁肥0.075%浸种和3.5g/kg拌种处理单株叶面积在生育期内均显着增加;螯合铁肥0.03%浸种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3.5 g/kg拌种处理在生育期内叶面积均显着高于对照,增加幅度为4.2%6.3%。4.锌肥0.10%、0.20%浸种与4 g/kg拌种处理和无机铁肥0.075%浸种与3.5 g/kg拌种处理均能显着增加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并延缓花粒期叶片衰老。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相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适量锌、铁肥种子处理能有效提高玉米净光合速率(Pn)。锌肥0.20%浸种处理在拔节期和乳熟期Pn均显着高于对照;4 g/kg拌种处理在抽雄吐丝期和对照差异显着。无机铁肥0.075%浸种和3.5 g/kg拌种处理在玉米生育期内有效提高了叶片Pn。螯合铁肥0.01%、0.03%浸种和3.5 g/kg拌种处理只在拔节期较对照显着提高Pn。5.锌、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表现为:各微肥处理穗数差异不显着,穗粒数和百粒重显着提高,最终提高玉米产量。锌肥种子处理中0.10%、0.20%浸种和2 g/kg、4 g/kg拌种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产量;无机铁肥0.075%浸种和4 g/kg拌种处理的产量显着高于对照,其中0.075%浸种和3.5 g/kg拌种处理分别显着提高玉米百粒重和穗粒数。螯合铁肥浸种处理仅有3.5 g/kg拌种处理显着提高产量。

孙金荣[7](2014)在《《齐民要术》研究》文中认为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齐民要术》引文浩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兼收并蓄、广征博引,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要术》在不同季节、气候、土壤条件下,有关植物种植的布局、耕作、栽培、管理、轮作、套作、混作、施肥、灌溉、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宝贵价值。在农、林、牧、副、渔、生物技术、饮食、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更广泛的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周丽君[8](2014)在《稀土肥效及其施用方法试验》文中指出稀土微肥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抗逆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良好作用。采取小区试验与大面积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稀土农用试验,考察稀土不同施用方法、施用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稀土微肥促生、增产效果明显。

庞丽丽,邹春琴[9](2011)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体系中锌肥的合理利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农业生产中作物锌缺乏十分普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而锌肥的施用存在方法不规范、用量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生产中锌肥的施用方式、施用量等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中国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中锌肥的合理施用有科学的指导作用。锌肥施用的方式包括种子处理、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种子处理又包括种子包衣、浸种等,土壤施用包括撒施和条施等。这些措施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生产的需要、环境条件和作物特性等选择合适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

崔雄维,刀静梅,樊仙,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李如丹[10](2011)在《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质量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究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量、品质及土壤残留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分别应用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稀释液浸种和拌种处理甘蔗种苗,甘蔗生长前期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喷施与沟施。结果表明,氨基酸复合微肥能够促进甘蔗的生长,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甘蔗出苗率与分蘖率显着高于对照。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喷施与沟施较对照分别增产甘蔗19.3%和8.5%,产糖量分别提高14.9%和10.6%。此外,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土壤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的供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论文提纲范文)

(1)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
        1.2.2 无土栽培的应用现状
    1.3 固体栽培基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1 松针的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3.2 椰糠基质栽培的研究现状
    1.4 固体基质栽培农用化工制剂的研究进展
        1.4.1 固体基质中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
        1.4.2 固体基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现状
        1.4.3 固体基质中微生物菌剂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1 项目来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1.7.1 创新点
        1.7.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克黄威、绿陇等对松针/椰糠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研究基质在不同配比绿陇和克黄威随时间处理下的松针/椰糠的酶活性
        2.3.2 研究基质在不同配比绿陇和克黄威随时间处理下松针/椰糠的p H、EC、全效养分含量及C/N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松针/椰糠+克黄威+绿陇复合基质育苗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施加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对辣椒和菠菜发芽率的影响
        3.3.2 施加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对辣椒和菠菜生长的影响
        3.3.3 施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和菠菜叶绿素的影响
        3.3.4 施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和菠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养分多效缓释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4.1.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4.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施加不同剂量缓控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4.3.2 施加不同剂量缓控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菌剂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4.4.讨论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稀土元素和促进型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意义
    1.2 化控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1 化控技术应用研究
        1.2.2 促进型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1.2.3 化控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3 稀土对作物的生理效应及其农用研究进展
        1.3.1 稀土元素对植物作用机理
        1.3.2 稀土农用国外研究进展
        1.3.3 稀土农用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氯化镧引发种子对玉米苗期生长、光合生理以及后期抗衰老机制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氯化镧处理种子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及光合的影响
        2.2.1 三叶期最大展开叶SPAD值
        2.2.2 三叶期光合性能指标
        2.2.3 三叶期荧光参数
        2.2.4 苗期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
        2.2.5 苗期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2.2.6 苗期株高茎粗的变化
        2.2.7 苗期生物量积累及根冠比的变化
    2.3 氯化镧处理种子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生理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1 大喇叭口期荧光参数
        2.3.2 生育后期玉米绿叶面积的变化
        2.3.3 生育后期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变化
        2.3.4 吐丝后玉米叶片光合色素以及光合指标的变化
    2.4 氯化镧处理种子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1 吐丝后SOD活性变化
        2.4.2 吐丝后POD活性变化
        2.4.3 吐丝后CAT活性变化
        2.4.4 吐丝后MDA含量变化
    2.5 氯化镧处理种子对玉米吐丝后叶片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2.5.1 吐丝后IAA含量变化
        2.5.2 吐丝后ZR含量变化
        2.5.3 吐丝后GA3含量变化
        2.5.4 吐丝后ABA含量变化
    2.6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7 讨论
    2.8 小结
第三章 氯化铈引发种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氯化铈引发种子对玉米苗期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3.2.1 三叶期最大展开叶SPAD值
        3.2.2 三叶期光合性能指标
        3.2.3 三叶期荧光参数
        3.2.4 苗期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
        3.2.5 苗期单株绿叶面积的影响
        3.2.6 苗期株高茎粗的变化
        3.2.7 苗期生物量积累及根冠比的变化
    3.3 氯化铈引发种子对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1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生理相关参数的变化
        3.3.2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色素含量及绿叶面积的变化
        3.3.3 生育后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3.3.4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氯化钕引发种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氯化钕引发种子对玉米苗期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4.2.1 三叶期最大展开叶SPAD值
        4.2.2 三叶期光合性能
        4.2.3 三叶期荧光参数
        4.2.4 苗期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
        4.2.5 苗期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4.2.6 苗期株高茎粗的变化
        4.2.7 苗期生物量积累及根冠比的变化
    4.3 氯化钕引发种子对生育后期玉米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4.3.1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生理相关参数的变化
        4.3.2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色素含量和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4.3.3 生育后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4.3.4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6-BA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试验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6-BA拌种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及光合的影响
        5.2.1 三叶期最大展开叶SPAD值
        5.2.2 三叶期光合参数
        5.2.3 三叶期叶绿素荧光参数
        5.2.4 苗期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
        5.2.5 苗期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5.2.6 苗期株高茎粗的变化
        5.2.7 苗期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变化
    5.3 6-BA拌种对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5.3.1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生理相关参数的变化
        5.3.2 生育后期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5.3.3 生育后期玉米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5.3.4 生育后期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5.3.5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GA_(4+7)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试验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GA_(4+7)拌种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及光合的影响
        6.2.1 三叶期最大展开叶SPAD值
        6.2.2 三叶期光合参数
        6.2.3 三叶期叶绿素荧光参数
        6.2.4 苗期根系形态指标
        6.2.5 苗期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6.2.6 苗期株高茎粗的变化
        6.2.7 苗期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变化
    6.3 GA_(4+7)拌种对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6.3.1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生理相关参数的影响
        6.3.2 生育后期玉米光合色素含量
        6.3.3 生育后期玉米单株绿叶面积的变化
        6.3.4 生育后期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6.3.5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GA_(4+7)涂抹对玉米灌浆、衰老生理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GA_(4+7)涂抹果穗柄及花丝对玉米灌浆速率的影响
    7.3 GA_(4+7)涂抹果穗柄及花丝对玉米籽粒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7.3.1 玉米籽粒中IAA和ZR的含量
        7.3.2 玉米籽粒中GA_3的含量
        7.3.3 玉米籽粒中ABA的含量
    7.4 GA_(4+7)涂抹果穗柄及花丝对玉米穗位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7.4.1 玉米穗位叶SOD活性
        7.4.2 玉米穗位叶POD活性
        7.4.3 玉米穗位叶CAT活性
        7.4.4 玉米穗位叶MDA含量
    7.5 GA_(4+7)涂抹果穗柄及花丝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7.6 讨论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及其病虫害
        1.1.1 小麦
        1.1.2 小麦地下害虫、蚜虫及土传病害
    1.2 悬浮种衣剂研究进展
    1.3 常用原药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杀虫剂和杀菌剂筛选
        2.3.2 复配杀菌剂的筛选
        2.3.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2.3.4 种衣剂性质的测定
        2.3.5 田间药效试验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筛选
        3.1.1 杀虫剂室外活性的测定
        3.1.2 杀虫剂的小麦苗期安全性的测定
        3.1.3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3.1.4 杀菌剂对小麦苗期安全性的测定
    3.2 复配杀菌剂的筛选
    3.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3.3.1 润湿分散剂
        3.3.2 增稠剂筛选
        3.3.3 微肥的筛选
        3.3.4 其他助剂的筛选
    3.4 种衣剂的性质测定
    3.5 种衣剂对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 讨论
    4.1 种衣剂配方的筛选
    4.2 种衣剂的性质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肥、锰肥、钼肥的植物生理功能
        1.2.2 微量元素在植物上的施用方法
        1.2.3 提高作物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微肥处理种子对小麦根系、地上部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1.5.2 微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5.3 微肥叶面喷施对小麦花后光合生理与抗衰老的影响
        1.5.4 微肥叶面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1.5.5 微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0 试验区自然及土壤状况
    2.1 试验设计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种子处理试验
        2.3.2 叶面喷施试验
    2.4 测定项目
        2.4.1 处理种子试验
        2.4.2 叶面喷施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锰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3.1 锰肥浸种和拌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3.1.2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3.1.3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干物质分配与累积的影响
        3.1.4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3.1.5 锰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2 锰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锰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3.2.2 锰肥喷施小麦花后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3.2.3 锰肥喷施小麦的花后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3.2.4 锰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3.2.5 锰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锰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3.2 锰肥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3.3.3 锰肥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3.4.1 锰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4.2 锰肥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对小麦光合生理与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4.3 锰肥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铁肥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1 铁肥浸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4.1.2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1.3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4.1.4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4.1.5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的群体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4.1.6 铁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2 铁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铁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铁肥喷施小麦花后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4.2.3 铁肥喷施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4.2.4 铁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4.2.5 铁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铁肥施用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3.2 铁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4.3.3 铁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4 小结
        4.4.1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4.2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理的影响
        4.4.3 铁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钼肥处理对小麦光合、衰老生理和籽粒微量元素的影响
    5.1 钼肥浸种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1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5.1.2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1.3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5.1.4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5.1.5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1.6 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的群体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5.2 钼肥喷施对小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钼肥喷施对小麦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2.2 钼肥喷施小麦灌浆期叶片POD、SOD和 CAT酶活性及MDA含量
        5.2.3 钼肥喷施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及累积
        5.2.4 钼肥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5.2.5 钼肥喷施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钼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5.3.2 钼肥施用对小麦光合及抗衰老生理的影响
        5.3.3 钼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5.4.1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4.2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生理的影响
        5.4.3 钼肥处理种子和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锰、铁和钼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1.2 锰、铁和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6.1.3 锰、铁和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6.2 主要结论
        6.2.1 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2.2 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对小麦抗逆生理的影响
        6.2.3 锰、铁和钼肥叶面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2.4 锰、铁和钼肥叶面喷施对小麦光合与抗衰老生理的影响
        6.2.5 锰、铁和钼肥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的应用现状
    1.2 噻呋酰胺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种衣剂概述
    1.4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及研究进展
        1.4.1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状况
        1.4.2 玉米纹枯病的症状、危害
        1.4.3 玉米纹枯病病原
        1.4.4 玉米纹枯病生物学特性
        1.4.5 玉米纹枯病致病机理
        1.4.6 玉米纹枯病发病因素
        1.4.7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试剂及主要仪器
        2.1.1 供试药剂、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供试玉米品种
        2.1.4 供试菌株
        2.1.5 供试培养基
        2.1.6 供试药剂
    2.2 试验设计
        2.2.1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2.2.2 噻呋酰胺与8 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分析
        2.2.3 玉米纹枯病菌抗噻呋酰胺突变体的获得
        2.2.4 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2.2.4.1 抗性遗传稳定性
        2.2.4.2 抗性突变体生长速率及菌核的形成
        2.2.4.3 抗药性突变体的致病力
        2.2.4.4 交互抗药性测定
    2.3 室内玉米试验
        2.3.1 沙培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2.3.2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2.1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2.3.2.2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3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
    2.4 大田玉米试验
        2.4.1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4.1.1 试验方法
        2.4.1.2 苗情考察
        2.4.2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
        2.4.2.1 病情调查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基线
    3.2 噻呋酰胺与8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分析
    3.3 玉米纹枯病菌抗噻呋酰胺突变体的获得
    3.4 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3.4.1 菌丝生长速率和产菌核能力
        3.4.2 致病力
        3.4.3 抗噻呋酰胺菌系的交互抗药性
    3.5 室内玉米试验
        3.5.1 沙培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3.5.2 沙培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3.5.3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5.4 盆栽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
    3.6 大田玉米试验
        3.6.1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3.6.2 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山东省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
    4.2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4.3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5.1 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
    5.2 噻呋酰胺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5.3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4 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6)锌、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微肥施用方式
        1.3.2 锌、铁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1.3.3 锌、铁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3.4 微肥对产量的作用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种子处理方法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玉米生育期观察
        2.3.2 株高、茎粗和穗位高
        2.3.3 单株叶面积
        2.3.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2.3.5 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锌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1.1 对株高、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
        3.1.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3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1.4 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3.1.5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1.6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无机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对株高、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
        3.2.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2.4 对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3.2.5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2.6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对株高、茎粗和穗位高的影响
        3.3.2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3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3.4 对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3.3.5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3.6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锌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1.2 无机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1.3 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2 结论
        4.2.1 锌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无机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2.3 螯合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齐民要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六、主要观点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贾思勰生平考略
    第一节 贾思勰籍贯故里考
        一、关于贾思勰籍贯、故里研究与表述存在的问题
        二、贾思伯与贾思同的籍贯、故里
        三、贾思勰与贾思同是否为同一人?
        四、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的关系
        五、古今益都、青州、寿光行政区划及贾氏故里
    第二节 贾思勰为官“高阳”郡治考
        一、关于高阳郡及贾思勰为官高阳的有关记述
        二、关于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
        三、贾思勰做的哪个高阳郡的太守?
    结论
第二章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及其文献史料价值
    第一节 《齐民要术》引用亡佚图书集汇
        一、《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集汇
        二、《齐民要术·序》引《谯子》
        三、《齐民要术》引《周书》
        四、《齐民要术》引《世本》
        五、《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纂文》
        六、《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杂阴阳书》
        七、《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
        八、《齐民要术》引《四民月令》
        九、《齐民要术》引崔寔《政论》
        十、《齐民要术》引《春秋元命苞》
        十一、《风土记》
        十二、《字林》
        十三、《永嘉记》
        十四、《广州记》
        十五、《郭子》
        十六、《淮南万毕术》
        十七、《家政法》
        十八、《声类》
        十九、《食经》
        二十、《三仓》
        二十一、《范子计然》
        二十二、《邺中记》
        二十三、《荆州土地记》
        二十四、《广志》
        二十五、犍为舍人、孙炎《尔雅》的注本
        二十六、《淮南子》许慎注本
        二十七、《陶隐居本草》
        二十八、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
        二十九、《齐民要术》引《养生经》
        三十、《养鱼经》
        三十一、晋王沈撰《魏书》
        三十二、《交州记》
        三十三、《东方朔传》
        三十四、《吴录》
        三十五、《南中八郡志》
        三十六、《荆州记》
        三十七、《湘州记》
        三十八、《诗义疏》
        三十九、《林邑国记》
        四十、《南越志》
        四十一、《登罗浮山疏》
        四十二、《吴记》
        四十三、《游名山志》
        四十四、《晋起居注》
        四十五、《仓颉解诂》
        四十六、《夏统别传》注
        四十七、《皇览》
        四十八、《齐地记》
        四十九、《西河旧事》
        五十、《庄子》司马彪注
        五十一、《南方记》
        五十二、《吴氏本草》
        五十三、《异物志》
        五十四、《临海异物志》
        五十五、《南州异物志》
        五十六、《南方异物志》
    第二节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史料价值
        一、《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
        二、《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农业科技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三章 《齐民要术》版本与校勘存疑研究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研究
        一、关于《齐民要术》主要版本、抄本、校本流传概述
        二、《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关系研究
    第二节 《齐民要术》校勘存疑研究举要
        一、“有”、“无”之辨
        二、桂阳太守、桂阳县令之辨
        三、银、钱、根之辨
        四、“妨”字衍缺之辨
第四章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
        一、《齐民要术》中的人本、民本思想
        二、《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
        三、《齐民要术》中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第二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渊源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思想的文化渊源
    第三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意义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文化意义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传承与意义
第五章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第一节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一、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
        二、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
        三、注重多种经营,发挥物种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
        五、注重规模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六、量已力、宁少好、不多恶的土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原则
    第二节 《齐民要术》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差异比较
        一、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的差异
        二、时间价值差异
        三、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别
        四、投资收益思想差异
        五、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差异
    小结
第六章 《齐民要术》土壤耕作技术思想及其现代传承与启示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耕作技术与思想
        一、火烧、(?)杀、开垦、耕种——明确垦荒造田的方法
        二、“耕地以燥湿所得为佳”——强调土壤干湿适度
        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地保墒要因时制宜
        四、“初耕欲深,转耕欲浅”——耕地保墒要因地制宜
        五、耕地量力择时、耕锄因地而异、麻田耕不厌熟——耕地保墒方式要灵活
        六、“犁欲廉,劳欲再”——精耕细作思想
        七、“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美田、养田之法
        八、“强土尔弱之”“弱土尔强之”——土壤改良技术思想
        九、“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重视耕种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十、“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强调耕织的重要性
    第二节 《齐民要术》耕作技术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启示
        一、从传统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到现代耕作技术的科学认知
        二、少耕或免耕的水土、资源、环境效益
        三、《齐民要术》用地养地结合与绿肥轮作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四、《齐民要术》环割技术的传承与启示
        五、《齐民要术》耕作种植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结语
第七章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五、《齐民要术》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第二节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一、现代种谷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现代种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三、现代大豆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四、现代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五、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技术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第八章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
        二、《齐民要术》种姜技术思想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
    第二节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一、现代大蒜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现代种姜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三、现代种韭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二、《齐民要术》生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九章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第一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技术思想
        六、《齐民要术》中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
    第二节 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一、现代枣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现代桃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四、现代苹果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五、现代柿树种植栽培技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六、现代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七、现代白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与意义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六、《齐民要术》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稀土肥效及其施用方法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稀土拌种用量设计
        1.2.2 稀土浸种浓度设计
        1.2.3 稀土喷施浓度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稀土对作物的增产效果
    2.2 稀土肥效与施用方法的关系
    2.3 稀土不同施用方法的适宜施用量
    2.4 稀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5 施用稀土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9)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体系中锌肥的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锌肥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
    1.1 种子处理
        1.1.1 浸种
        (1) 小麦浸种处理。
        (2) 玉米浸种处理。
        (3) 水稻浸种处理。
        1.1.2 种子包衣或拌种
    1.2 土壤施用
    1.3 叶面喷施
2 常用锌肥的施用方式的优缺点
3 小结

(10)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质量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 田间管理
        1.3.3 分析测定方法
        1.3.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氨基酸微肥对甘蔗生长情况的影响
    2.2 氨基酸微肥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3 氨基酸微肥对甘蔗品质的影响
    2.4 氨基酸微肥对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3 结论
4 讨论

四、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D]. 豆丹.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稀土元素和促进型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D]. 崔雯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D]. 陈亚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D]. 李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5]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D]. 尚佃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锌、铁肥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王兴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7]《齐民要术》研究[D]. 孙金荣. 山东大学, 2014(04)
  • [8]稀土肥效及其施用方法试验[J]. 周丽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08)
  • [9]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体系中锌肥的合理利用[J]. 庞丽丽,邹春琴.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 [10]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质量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J]. 崔雄维,刀静梅,樊仙,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李如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标签:;  ;  ;  ;  ;  

微肥拌种促进水稻高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