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纸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全国报纸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一、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木粲成[1](2020)在《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是人类在生活中必须倚赖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的实践既建构着时间,也展开于时间中,受时间形塑。时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时计与时间性。时计是人类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中习得或创造而成的各式各样用于标定过去、现在、未来的手段。时间性则是由回忆、感知、预期三种机能触发的统一于当下的过去、现在、未来意识。时计既展开于时间性中也影响人们的时间性,时间性既化育时计也受时计牵动。时计与时间性统一于时间实践。时间实践与社会文化互构。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时间实践会所有不同,同一社会文化群体内部的时间实践也会因社会身份与实践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是一项以时间为中心论题,以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中上游两岸的苗族方南支系为考察对象的民族志。通过考察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计类型,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实践方式,不同社会场景的时间特点,以及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场景之中时间交叠、时间冲突、时间协调的具体过程,本文既从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来理解时间,也以时间为核心论题来呈现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依照如下框架展开。第一章系统梳理了百余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脉络,明确随之形成的主要问题、概念、理论、方法,确认当前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探究多样场景中不同行动者在实践中牵涉的多样时计、时间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强调,本文涉及的时计主要是方南苗族在生活中频繁使用且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具有密切关联的时间参照,并将对时间性的呈现锁定在方南苗族运用时计而展开的具体实践之中。第二章,从生态人文区位、生计方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信仰观念等层面勾勒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概况,强调方南苗族的核心社会理想是在祖先、神灵护佑下,维系家户、宗族、村落团结,建设跨家户、跨宗族、跨村落交换,实现并延续物与人的丰产。第三章,概要呈现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间起源论,主要时计类型,各类时计的内容、来历、功能、意义,不同时计掌握程度与运用状况的社会差别,多样时计划分的各级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彰显方南苗族的时计愈发数值化、便携化的代际趋势。接下来,以多个民族志个案剖析嵌合着时计与时间性的时间实践过程,讨论方南苗族时间实践的社会差别与场景特征,呼应方南苗族社会文化图景与多样时计概貌。第四章讨论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呈现由基本社会分工带来的老年男性、中青年男性、妇女、儿童的时间实践之别及其交叠、冲突、协调,其中可见中青年男性的市场经济时间如何强势于老年男性的务农时间,在校儿童的国民教育时间如何强势于妇女的家务时间,体现出生计时间的可变性。第五章讨论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一类为仪礼时间,以一个葬礼为例,呈现仪礼时间的突发阈限性与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另一类为节庆时间,以三个节庆为例,呈现方南苗族节庆的时间特点,突出本地节庆时间的固定阈限性与集体惯习的时间效力;两类时间共同体现仪式化时间的固定性。第六章,以龙舟节这一既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又具备高度仪式化特征的大型区域性丰产节庆为个案,呈现方南苗族的生计时间、仪式化时间,家户时间、村落时间,以及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协调混溶到趋于一致的区域时间之中的具体过程,其中不仅分析了龙舟节时间之区域性、周期性与复杂性的由来,也呈现了村民集体议定的出龙之时的强制力,村领导的时间纪律监督权威,以及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并强调,这种足以将多样时间实践混溶为一的根本动因,乃是方南苗族希望在祖先与神灵的护佑下,维系秩序稳定,延续两种丰产的社会文化理想。

陆露[2](2020)在《《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总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环宇,张瑾燕[3](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民族类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为民族类学术期刊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期刊类型、主要研究内容、收录情况与期刊影响力三个方面剖析当前民族类学术期刊发展状态。提出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心""暖心""品牌"期刊,创建民族类学术期刊联盟和全方位深度刊网融合的发展策略。

谢翔[4](2017)在《直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 ——基于一个布朗族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过民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延续使用的特定集合概念。特殊的族群社会形态变迁、国家给予的系列专享扶持政策、较少的族群人口数量、长期滞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诸多充满原始氏族特征的族群文化事象和多为内陆沿边且偏远闭塞的族群生境等共性,使直过民族成为有别于诸多非直过民族的特殊存在。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是民族文化产业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作为特殊存在的直过民族的文化现代建构加以关注和探讨,有助于充实直过民族研究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直过民族,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直过民族文化事象从而发掘其潜在的文化资本价值,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探索直过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助力直过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直过民族之一的布朗族一个村寨社区曼芽的个案研究,采取“模式”而非“典型”以及“过程”与“符号”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场域理论和文化变迁理论等为指导,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查询等相关研究方法,依历史时期为序,首先从族群传统生计模式、社会组织结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展现布朗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及其突出的原初性、借取性等特征;其次,回顾“直接过渡”政策施行后国家力量对布朗族传统文化以消解和征用为主要方式的改造:再次,通过重点分析改革开放后的族群社会结构重组、经济发展影响下的族群文化自觉、并行教育模式中的族群文化再制、现代科技对族群文化的冲击和推促、族群精英在文化建构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族群“文化名片”布朗弹唱的存续发展状况,力图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作为符号的民族文化事象”和“作为过程的民族文化生活”的布朗族文化的现代建构,呈现一种直过民族中正在发生的族群文化现代建构“模式”,为直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和未来变迁的研究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认为直过民族文化的存续历史是一个不断变迁和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无数次对族群“传统”文化事象的选择、传承、重组和抛弃,从整体上呈现出“借取—消隐—再造”的建构轨迹。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外来文化冲击,直过民族文化不会自动放弃自身的文化调适和更新机制,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性诉求间的强大张力始终存在,只要其契合“文化传统”的建构依然还在继续,只要这种建构能被科学合理地加以引导并充分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那么,直过民族文化的未来将呈现的绝不是族群文化的终结,而将是作为文化变迁的积极形式呈现的不断建构,将是通过“和而不同”的族群特色文化建构,与其他民族文化并肩同道,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存续格局。

陆露[5](2016)在《《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总目录》文中指出

廖杨[6](2016)在《《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主要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回顾了《广西民族研究》自1985年创刊至2015年第6期总共126期发表文章的数量、类型、特色、亮点、基金占比、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及学术机构分布等总体情况,从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检索的角度分析了《广西民族研究》刊发的论文内容,并从全文、主题词、篇名、摘要、关键词检索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学术性文章的内容;文章还从论文被引、被转载(摘)及下载、浏览等情况评述了《广西民族研究》创刊30年来所刊发的文章的学术影响;文章最后讨论了学术刊物的质量问题,并对《广西民族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唐淑娴[7](2016)在《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乌孜别克族是中国西北跨国民族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乌孜别克族人口只有14502人,大多数人口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散杂居在新疆南北的不同市镇。在历史上,他们曾以“布哈拉人”、“安集延人”和“浩罕人”的身份流动在中亚—中国的贸易网络中,形成了建立其上的移民网络和金融网络,并通过“以商居边、以商融边”的发展脉络最终成为中国新疆的一个群体。在近500年的跨国贸易和移民实践中,乌孜别克族在客观外力的压力下,不断适应着新疆地方性文化和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国多元文化,并通过各种行为调适进行着社会融入,在漫长的文化适应过程中,逐渐完成了乌孜别克族的“中国化”。如果说抗日战争时期至三区革命时期是乌孜别克族的族群意识和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形成时期,那么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乌孜别克族族群意识全面解构时期,也是乌孜别克族对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的重塑阶段。在整个过程中,乌孜别克族主动采取了文化“整合”的适应策略,即一边积极主动地与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为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和特征做出一定的努力。通过文化整合,其最初的群体文化被解构,语言文字、生计方式、服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仪轨、家族封号等也逐渐趋同于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的同时族群意识也逐渐趋于淡漠。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面对中国汉文化为主流的社会文化和西方话语时,在统一的教育体系和市场经济环境中,乌孜别克族边缘化特征开始受到本民族精英的关注,一部分人通过主动修改民族称谓的方式去模糊化处理在社会资源占有和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劣势,也有一部分人借助西方话语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带来的机遇,重新强调族群边界和文化差异,并通过延续乌孜别克族社团组织的社会功能与主流社会进行互动。总之,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是在政权变迁和部分客观外力作用下,进行的压力下求适应,适应中求整合,整合中求认同的过程,且始终伴随着坚持和突破,逾越与维持。

陆露[8](2016)在《《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总目录》文中提出

付广华[9](2014)在《《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总目录》文中认为

郭震旦[10](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二、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回顾
        一、涂尔干及其学派:时间作为社会观念
        二、马林诺夫斯基:时间作为文化工具
        三、延续与拓展:“异域化”的“他者”“时间观念”
        四、研究的转向:时间与行动者
        五、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专门化:认知、实践与象征
        六、余论:21世纪的人类学时间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方南苗族社会文化概况
    第一节 生态人文区位
    第二节 社会文化概况
        一、生计与分工
        二、家庭与继嗣
        三、宗族与拟亲
        四、婚姻与交换
        五、村寨与公职
        六、信仰与膜拜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方南苗族的多样时计
    第一节 基本时间概念
    第二节 时间起源论
    第三节 多样时计
        一、天象与物候
        二、历
        三、钟表
        小结
    第四节 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
        一、秒、分、时
        二、日
        三、场
        四、月
        五、季
        六、节
        七、年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第一节 务农之时与务工之时
        一、老年男性、稻作与节气
        二、中青年男性、工资与工时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中断的合耕
    第二节 家务之时与课业之时
        一、妇女、家务与“没空”
        二、儿童、课业与课时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弃置的兼职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第一节 仪礼之时
        一、死亡:突发的阈限时间
        二、择时:占时者的时间权威
        三、下葬:追赶预占之时
        小结
    第二节 节庆之时
        一、可挪的妇女节
        二、不变的敬桥节
        三、避不开的年关
        小结
    本章总结
第六章 诸时混溶:一个龙舟节的案例
    第一节 龙行区域之时
        一、龙的周期性复活与区域联祭
        二、水稻拔节孕穗期与夏旱频发时
        三、节期轮流与区域格局
        小结
    第二节 村寨出龙之时
        一、时机构成:村领导权威与村民荣誉感
        二、连败与出龙时间纪律诞生
        三、出龙:诸时归一
        小结
    本章总结
结论
    一、方南苗族时间实践概观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论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互联网+”背景下民族类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类学术期刊发展现状
    1.期刊类型
    2.主要研究内容
    3.收录情况与期刊影响力
二、“互联网+”时代民族类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
    1.高质量发展
        (1) 打造“良心”期刊。
        (2) 营造“暖心”期刊。
        (3) 创建“品牌”期刊。
    2.创建民族类学术期刊联盟
    3.全方位深度刊网融合
三、结 语

(4)直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 ——基于一个布朗族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视角
    三、理论运用
    四、研究方法
    五、相关研究综述
    六、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第一节 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延续
    第二节 布朗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直接过渡”与布朗族文化变迁
    第一节 布朗族的“直接过渡”
    第二节 国家力量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改造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布朗族文化的建构
    第一节 新时期的族群社会结构重组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族群文化自觉
    第三节 教育并行模式与族群文化再制
    第四节 现代科技对族群文化的冲击和推促
    第五节 族群精英在族群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第四章 族群“文化名片”——布朗弹唱
    第一节 布朗弹唱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布朗弹唱的现代建构
    第三节 民族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布朗弹唱
结语
    一、直过民族文化的建构轨迹
    二、直过民族文化现代建构的路径思考
附录
    一、图片索引
    二、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6)《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主要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刊30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发表文章的总体情况
    (一)发文总量和文章类型
    (二)发文特色和亮点
    (三)基金论文占比情况
    (四)文章的学科分布情况
二、创刊30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发表的学术性文章的内容分析
    (一)根据中图分类号检索分析
    (二)根据关键词检索分析
三、创刊30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发表的学术性文章的影响分析
    (一)《广西民族研究》创刊30年来的论文被引情况
        1. 较高引频的论文情况
        2. 高引频的论文情况
        3. 一般引频的论文情况
    (二)《广西民族研究》创刊30年来的论文被转载(摘)情况
        1.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情况
        2. 人大复印资料中文报刊资料摘要转载情况
        3.《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或转摘《广西民族研究》发表的论文情况
        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宗教网转载《广西民族研究》发表的论文情况
    (三)《广西民族研究》创刊30年来发表的论文被海外关注的情况
四、《广西民族研究》今后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7)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理论的开发和实践
        二、乌孜别克族历史文化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历史文献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五节 田野点介绍
        一、中心田野点
        二、参照田野点
    第六节 难点和创新
第二章 乌孜别克族的源流及其形成
    第一节 乌兹别克民族的形成
        一、13 世纪以前西域族群的融合
        二、术赤兀鲁斯的兴衰
        三、乌兹别克族的形成和壮大
    第二节 乌兹别克族人口分布
        一、16-20 世纪中亚的政治格局
        二、16-20 世纪欧亚交通线上贸易网络和移民网络
        三、乌兹别克族人口分布的世界格局
    第三节 乌兹别克族东迁中国的历史
        一、内外部环境
        二、东迁原因和时间
        三、新疆乌孜别克族形成的过程
第三章 跨国迁徙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及生计适应
    第一节 初到新疆
        一、记忆中的跨国迁徙过程
        二、早期的居住模式及其特征
    第二节 政权变迁下的生计方式转型
        一、被改造的生计方式
        二、错位年代的生存策略
        三、夹缝中的语言文字适应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裂变和重构
        一、战火中的“自我实现”
        二、和平年代重构的社团
        三、第一个地方性行政组织的诞生
第四章 社会关系及职业的选择性适应
    第一节 解组后家族组织的一般形态
        一、中国第二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二、中国第三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三、中国第四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四、中国第六代乌孜别克族家庭
    第二节 代际职业演化中的选择及不适应
        一、第一次代际职业演化中的适应
        二、第二次代际职业演化中的适应
        三、代际职业适应中的“不适应”
    第三节 社会关系网络的维系及表现形式
        一、海外社会关系的演化
        二、族内社会关系的维系
        三、族际社会关系的选择
第五章 风俗习惯的变异及文化隐喻
    第一节 礼俗的变迁与适应
        一、诞生礼和割礼的变迁及特征
        二、婚俗革新及文化隐喻
        三、葬俗文化中的仪式及意义表达
        四、节庆文化的变异及其涵义
    第二节 特殊语境下变迁的服饰文化
        一、服饰文化变迁探微
        二、服饰的文化符号及寓意
        三、特殊语境下的“衣冠之治”
    第三节 居住习俗中的坚持和突破
        一、居室建筑的外形变化与内容表达
        二、室内陈设和饰物的传统与革新
        三、起居礼仪中的传承与跨越
第六章 宗教适应语境下的社会融入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社会存在与中国的政治互动
        一、宗教处境演变与主流意识形态互动
        二、伊斯兰教的本土化实践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宗教适应机制及社会融入现状
        一、中亚伊斯兰教的适应机制演变及现状
        二、新疆的宗教适应及乌孜别克族的社会融入
    第三节 社会融入的困境和选择
        一、宗教意识的断裂与表达
        二、世俗化与去极端化中的选择和困境
第七章 政权变迁中的族群认同
    第一节 政权变迁中的群体文化建构
        一、身份认同与群体文化解构
        二、文化边界的逾越与维持
    第二节 社交情景中的传统再造及现实处境思考
        一、民俗村寨的传统再造
        二、一场“复古婚礼”的演绎和再现
    第三节 族群意识的重塑及文化内涵
        一、乌孜别克族“族群意识”的建构
        二、乌孜别克族族群边界的维持与互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壮学研究
瑶学研究
侗族研究
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民族经济研究
民族旅游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学者与成果评介
索引
八桂民族研究专家榜

(10)“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前言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四、回归历史现场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D]. 木粲成.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总目录[J]. 陆露. 广西民族研究, 2020(01)
  • [3]“互联网+”背景下民族类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J]. 赵环宇,张瑾燕.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9(04)
  • [4]直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 ——基于一个布朗族村寨的个案研究[D]. 谢翔. 云南大学, 2017(09)
  • [5]《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总目录[J]. 陆露.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6)
  • [6]《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主要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 廖杨.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5)
  • [7]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D]. 唐淑娴. 兰州大学, 2016(11)
  • [8]《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总目录[J]. 陆露.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1)
  • [9]《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总目录[J]. 付广华.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6)
  • [10]“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全国报纸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