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瓶装饮用水卫生情况调查

万州区瓶装饮用水卫生情况调查

一、万州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吴珍珍,陆俊波,余水红[1](2021)在《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对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消毒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过氧化氢银离子复方消毒剂对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效果以及对银离子含量、耗氧量等综合性能进行观察,为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防控铜绿假单胞菌提供依据。方法配置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作用于桶装饮用水样品,按照GB 8538-2016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其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按照GB 5009.268《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标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残留的银离子进行测定;按照《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GB/T5750.7-2006)标准进行耗氧量的检测。结果稀释倍数为1∶1000和1∶1500的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作用3小时后,可完全杀死桶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稀释倍数为1∶300时测定出银离子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银的限值,消毒剂为1∶2000的浓度中耗氧量超过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耗氧量限值。随着消毒剂浓度的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消毒效果逐渐提升;但随着消毒浓度的提高,银离子含量和耗氧量也逐渐增加。结论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但在短时间内低浓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但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其耗氧量,并会导致银离子残留超标。

陈敏[2](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向晓霞,赵娜,周江,付荣生,罗军[3](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学校课间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万州区学校课间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改善课间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各类学校进行抽样监测,检测课间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共检测学校课间饮用水184份,合格111份,合格率为60.33%。其中采用管道直饮水的学校检测48份水样,合格27份,合格率为56.25%;采用桶装饮用水的学校检测136份水样,合格84份,合格率为61.76%。采用直饮水的学校不同季节水样总合格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P>0.05);采用桶装水的学校中不同季节水样总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4,P>0.05),但铜绿假单胞菌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03,P<0.05)。结论万州区学校课间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学校饮水设备管理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明佳,陈嘉明,童晶,陈林,杨莉[4](2018)在《2017年重庆市1332所中小学校直饮水卫生现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调查重庆市中小学直饮水卫生管理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对重庆市1 332所重庆市中小学直饮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 332所学校中,10.4%(n=139)未办许可证或设备无卫生许可批件;23.4%(n=312)的学校未定期进行水质监测;6.6%(n=88)的学校存在出水水质不合格。非主城区小学上述三个指标未达标率高于主城区学校(P<0.05)。非主城区中学未办许可证或设备无卫生许可批件、未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比例低于主城区学校(P<0.05)。主城区中学未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比例高于小学(P<0.05),非主城区小学则高于中学(P<0.05)。结论:重庆市中小学校直饮水水卫生管理中,未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是突出问题,主城区中学以及非主城区小学是今后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甘源,覃梅,周春艳,程莉,杨乾展,赵舰[5](2017)在《重庆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监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重庆市包装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情况,为评估其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重庆市大型超市销售的各种品牌瓶装水44份及重庆本地产桶装水33份,共计77份样品,应用GC/MS同位素内标法对其中17种PAEs含量进行监测,同时对23个瓶装水进行耐热(40℃)存放15 d对DEP和DBEP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77份检品中,检出DEP、DIBP、DBP、DBEP、DNP,其中DEP和DBEP的检出率分别为58.4%和44.2%,DBEP检出的最大值为34.7μg/L。结论重庆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7种PAEs除DBEP外,其余16种PAEs的含量水平均较低,不同水质、不同包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熊鹰,罗书全,向新志,陈京蓉,王红,杨小伶[6](2016)在《2013—2014年重庆市食品中细菌污染状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重庆市不同类别食物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 4789和GB 8537规定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3—2014年食品样品共计1 825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97株,检出率为10.79%。除副溶血性弧菌外,其余7种致病菌均为阳性。结论重庆市的市售食品存在一定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其中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14%,2.47%和2.68%,应建立市售食品致病菌持续监测机制。

罗超,冉贞卫,周新,颜朝阳,张学建,王军,程永红,刘纯华[7](2014)在《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与健康潜在危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万州区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现状与人群健康主要潜在危害因素,为制定环境保护与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镇乡、40个行政村、200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访谈与观察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描述法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①在万州农村有92.24%镇乡所在地没有垃圾处置场及生活垃圾处置设施。37个镇乡都没有污水处理厂及收集污水的管网等设施。有的养殖场污水随意排放,并对周边环境及水域产生了一定影响。40个监测点822人中1年内有腹泻、腹痛、发热症状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7%、1.58%、1.09%。有喝生水习惯占13.O%,使用农村自来水占52.5%,使用井水和泉水分别占23%和1 9.5%,有5%的人仍以沟、塘、渠河水作为生活用水。农村自来水合格率17.42%。无洗手习惯的占2.5%。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院坝四周有72户,占36%。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占35.5%。②调查200户农户中,每户有13处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栖息场所,如猪圈、牛圈或鸡鸭圈舍者占63.5%,有柴草堆的占46.5%,有垃圾固定堆放点的占13.O%,有旱厕的占调查农户的28%,农户院周有污水沟、水池等场所的占调查农户的10%。粪便经三格式化粪池和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有129户,占64.5%。积水容器孑孓阳性率22.13%。200个监测户中有臭味、蛆蝇、粪便暴露的厕所分别占66%、65%、39%。农户被鼠、蟑螂、苍蝇的侵害率分别为55.00%、51.50%、59.50%。万州段农区人群土源线虫感染率为15.9%。③40份土壤样品蛔虫卵检出率为17.50%,其活蛔虫卵检出率2.50%。40份土壤样镉、铅含量检测值均在标准限值内。结论该地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健康危害因素严峻.广泛开展农区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持久投人,强力推进生活垃圾、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消除健康危害因素、保护人群健康及环境的首要任务。

樊毅[8](2010)在《重庆市万州区农村食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农村2008年食品卫生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农村食品卫生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开展农村卫生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万州区农村生产销售的10类453件食品,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53份食品样品中有312份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为68.87%。不同类别食品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9,P<0.01),粮食、植物油、调味品、酱腌菜等合格率最高为100.00%,熟肉制品合格率最低,仅为46.67%,瓶(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74.19%;不同检测项目食品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P<0.01);春、夏、秋、冬四季食品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P<0.01),夏季食品合格率最低,为60.22%。结论万州区农村食品卫生质量较差,应进一步重点加强农村夏季食品、特别是熟肉制品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监测和监督管理力度,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确保农村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郑代坤,毛光平,周定珍,骆明元,张斌[9](2002)在《万州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了解桶装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方法 :对该区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卫生监督监测。结果 :万州区生产桶装 (5加仑 )饮用水企业一般卫生状况较差 ,其产品抽样监测年平均合格率为 83.3% ,其中纯净水的合格率最高 ,为83.9% ,矿泉水为 83.3% ,矿质水为 75 .0 %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 83.3%。结论 :该区饮用水企业一般卫生状况较差 ,影响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超标

沈瑛,杨正林[10](2011)在《嘉兴市秀洲区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区各类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每年对食品类样品及餐具类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检测样品,来自本辖区各生产企业、销售商店、餐饮酒店共计3466件。其中食品类样品567件,餐具类样品2899件。1.2培养基与试剂

二、万州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州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对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消毒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1.2仪器与试剂
    1.3方法
2结果
    2.1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
    2.2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消毒效果
    2.3银离子深度检测
    2.4 耗氧量监测
3讨论

(2)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3)重庆市万州区学校课间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抽样方法及样品采集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4 现场调查
    1.5 评价标准
    1.6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课间饮用水合格情况
    2.3 直饮水检测情况
    2.4 桶装水检测情况
    2.5 两种饮用水不同季节检测情况
3 讨论

(4)2017年重庆市1332所中小学校直饮水卫生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内容
    (四) 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整体检查情况描述
    (二) 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小学直饮水相关指标比较
    (三) 主城区与非主城区中学直饮水相关指标比较
    (四) 主城区与非主城区组内中小学直饮水相关指标比较
三、讨论
四、建议

(5)重庆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检测方法
        1.2.1 主要仪器
        1.2.2 试剂
    1.3 样品处理
    1.4 色谱和质谱条件
    1.5 定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质量控制
    2.2 加标回收试验
    2.3 方法检出限
    2.4 样品测定结果
    2.5 桶装水与瓶装水检测结果比较
    2.6 存放条件的影响
3 结论

(6)2013—2014年重庆市食品中细菌污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食品来源及种类
    1.2 检测项目
    1.3 检测方法
    1.4 仪器与试剂
        1.4.1 仪器
        1.4.2 培养基及试剂
        1.4.3 诊断血清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种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2.2 不同类别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2.3 婴幼儿食品在不同采样场所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3 讨论
    3.1 婴幼儿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
    3.2 肉与肉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
    3.3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

(7)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与健康潜在危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2.1.1 万州城镇生活垃圾
        2.1.2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场现状
    2.2 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2.2.1 城集镇污水处理
        2.2.2 工业污水处理
        2.2.3 农区生活污水
    2.3 现场调查
        2.3.1 被访谈者概况
        2.3.2 被访谈农户的家庭人员传染病可疑症状监测
        2.3.3 农村居民饮用水
        2.3.4 洗手习惯调查
        2.3.5 农村庭院环境及室内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2.3.6 农户生活垃圾处置
        2.3.7农户家庭生活污水排放情况
        2.3.8 家厕类型及位置
        2.3.9 粪便处理
        2.3.1 0 病媒生物侵害
        2.3.11农区环境土壤铅、镉、蛔虫卵污染检测
        2.3.12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
3讨论

(10)嘉兴市秀洲区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培养基与试剂
    1.3 方法与评价依据
2 结果
    2.1 各类样品卫生状况逐年比较
    2.2 各类食品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状况
    2.3 各类食品样品检测结果总合格率比较
3 讨论

四、万州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对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消毒效果的研究[J]. 吴珍珍,陆俊波,余水红.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3]重庆市万州区学校课间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J]. 向晓霞,赵娜,周江,付荣生,罗军. 应用预防医学, 2020(03)
  • [4]2017年重庆市1332所中小学校直饮水卫生现况调查[J]. 明佳,陈嘉明,童晶,陈林,杨莉. 中国卫生法制, 2018(04)
  • [5]重庆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监测[J]. 甘源,覃梅,周春艳,程莉,杨乾展,赵舰. 现代预防医学, 2017(18)
  • [6]2013—2014年重庆市食品中细菌污染状况分析[J]. 熊鹰,罗书全,向新志,陈京蓉,王红,杨小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03)
  • [7]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与健康潜在危害因素研究[J]. 罗超,冉贞卫,周新,颜朝阳,张学建,王军,程永红,刘纯华.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4(01)
  • [8]重庆市万州区农村食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 樊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09)
  • [9]万州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J]. 郑代坤,毛光平,周定珍,骆明元,张斌. 现代预防医学, 2002(06)
  • [10]嘉兴市秀洲区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J]. 沈瑛,杨正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9)

标签:;  ;  ;  ;  ;  

万州区瓶装饮用水卫生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