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的合理应用技术

磷肥的合理应用技术

一、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昌婕,马琳,苗玉焕,方艳,郭兰萍,刘大会[1](2021)在《磷肥施用量对蕲艾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蕲艾(Artemisia argyi)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实现蕲艾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施磷依据。[方法]蕲艾田间试验在湖北蕲春基地进行,供试材料2018年为新植蕲艾,2019年为二年生蕲艾。在施用氮肥(N) 120 kg/hm2、钾肥(K2O) 120 kg/hm2基础上,设置5个磷肥(P2O5)用量:0、60、120、180、240 kg/hm2,依次表示为P0、P60、P120、P180、P240处理。调查蕲艾农艺性状、叶片产量,分析艾叶中矿质元素积累量、出绒率、总挥发油及挥发性成分含量、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结果]施用磷肥显着增加了蕲艾叶片产量,但2018年的4个施磷处理的艾叶产量没有显着差异,2019年的P60处理显着低于P120、P180、P240处理,P120、P180、P240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采用曲线拟合计算,2018和2019年蕲艾叶片产量达到最高的磷肥施用量分别为166.5和157.7 kg/hm2。施磷提高了艾叶对N、P、Ca的吸收,降低了对Cu的吸收,对艾叶Mg和Zn元素含量无明显影响。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磷肥叶片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肥偏生产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新植艾叶和两年生艾叶出绒率最高的处理分别为P180和P120,分别比P0提高了21.0%和12.3%,经曲线拟合计算,最大出绒率对应的磷肥施用量分别为140.2和165.0 kg/hm2。施入磷肥能显着提高蕲艾叶片中总挥发油、桉油精、8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但α-侧柏酮和樟脑含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艾叶出绒率、总挥发油及4种挥发性成分含量、8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等14个艾叶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新生艾叶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8.9%,二年生艾叶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2.6%。对艾叶综合品质得分进行排名,由高到低的顺序2018年为P120> P180> P240> P60> P0,2019年为P180> P120> P240> P60> P0。[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磷肥可显着影响蕲艾的生长、叶片产量和品质,适宜的磷肥用量可显着提高蕲艾叶片的出绒率以及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比例。磷肥施用量分别为P2O5180、120 kg/hm2时新植蕲艾和2年生蕲艾叶的出绒率最高,综合品质得分排名靠前,且磷肥叶片利用率和磷肥农学效率都较高。

单旭东[2](2021)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累积与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农作物秸秆富含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田后具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的种植方式,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是该地区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化肥合理配施对于提升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收集国内文献,整合分析黄淮海地区综合产量、经济、环境效益最高时的玉米氮磷钾施肥量。在皖北砂姜黑土区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含量、植株磷素吸收累积量、小麦-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解析大气氮磷沉降对土壤养分的贡献,旨在探究麦玉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后秸秆磷素替代化学磷肥的适宜比例,为秸秆还田后磷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收集国内文献,整合分析黄淮海地区综合产量、经济、环境效益最高的氮磷钾玉米施肥量,玉米产量最高的平均施肥配方为19.2-4.9-9.4;经济效益最高的平均施肥配方为17.9-4.6-8.7,环境效益最高的玉米施氮肥量为186.34kg·hm-2。2、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减少而减少,小麦季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玉米季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2019年和2020年,大气氮沉降通量分别为21.43 kg·hm-2、17.86 kg·hm-2;磷沉降通量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0.55 kg·hm-2、0.44 kg·hm-2。麦玉轮作模式下,土壤中磷素净增加量随着磷肥投入量的递减而递减。3、2019年和2020年,磷肥减量20%比配方磷肥处理的小麦成熟期磷素总累积量分别提高了43.11%和22.42%,小麦产量分别增加7.61%和3.22%;玉米成熟期磷素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了22.22%和8.40%,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23%、4.56%。与配方施肥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20%处理的小麦农学效率提高了6.65%39.87%、偏生产力提高了20.01%20.85%,磷素吸收利用率提高了32.78%42.11%;而玉米的农学效率提高了30.43%49.61%、偏生产力提高了26.53%29.24%、磷素吸收利用率提高了40.85%75.03%(P>0.05)。4、2019年和2020年,磷肥减量10%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的小麦磷素总累积量分别提高5.55%和6.75%,小麦产量分别增加1.59%和1.38%;玉米磷素的总累积量2019年比配方施肥提高8.89%,而在2020年则比配方施肥处理降低1.26%;玉米产量分别降低8.55%、7.01%(P>0.05)。5、2019年和2020年,与配方施肥相比,磷肥减量30%处理的小麦磷素总累积量分别降低了8.11%和9.07%,小麦产量分别降低了1.19%和2.69%;玉米磷素总累积量分别降低了28.57%和53.46%,玉米产量降低了18.83%和15.87%。综上所述,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后磷肥减量20%以内对小麦玉米产量不会产生显着影响,并且提高了磷肥的利用效率,能够实现减肥增效。

李俊杰[3](2021)在《供磷水平与施肥方法对脐橙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柑橘是我国种植最广、产量最大的水果作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福建、江西、重庆、浙江等省市丘陵山区,对我国南方农业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柑橘果园立地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尤其在柑橘生产管理中盲目施肥或过量施肥以及施肥方式不当,肥料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以四川省南充市8年生(2011年栽植)香橙砧(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奈维林娜脐橙’(navelina orange)为供试品种,研究设置0(P0)、0.15 kg/株(P1,以P2O5计)、0.30 kg/株(P2)、0.45 kg/株(P3)、0.60 kg/株(P4)5个施磷水平,0(D0)、15cm(D15)、30cm(D30)、45cm(D45)4个施肥深度以及不切根施肥(Q1)和切根施肥(Q2)2个切根施肥等试验处理对柑橘树体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的影响。为丘陵山地脐橙果园适宜施磷与优质丰产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磷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磷(P0)相比,施磷能够有效促进奈维林娜脐橙枝梢的生长发育、枝梢养分的积累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枝梢的叶片长、宽、叶周长、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枝条长度等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P2处理达到峰值;P2处理的枝梢的氮、磷、钾积累量最高,根据施磷量与养分积累拟合的曲线可以得到枝梢氮、磷积累最大的施磷量(以P2O5计,下同)为0.31 kg/tree/year,最大钾积累的施磷量为0.25 kg/tree/year;施磷处理均有效增加果实中氮、磷、钾的积累量,其中P2处理的氮、磷、钾积累量最大,分别比P0处理增加了82.70%、42.25%、43.09%;P2处理对奈维林娜脐橙的增产效果最有效,与P0相比增产53.30%,获得最大增产的最佳磷量为0.26kg/tree/year;P1处理的果实着色度最大,有助于果实着色;P3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固酸比(TSS/TA)、维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施磷对土壤养分的富集有显着作用,P2处理最有效,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显着降低了土壤p H。综合奈维林娜脐橙树体全年生长发育状况得出奈维林娜脐橙的年P2O5用量在0.15-0.30kg/tree较为适宜。(2)施肥深度试验结果表明,与表面撒施(D0)相比,30cm土层处施肥(D30)显着促进奈维林娜脐橙春、秋梢的发育,增加叶片的长、宽、叶周长、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枝条长度;同时提高春、秋梢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和氮、磷、钾积累量;当施肥深度过浅或过深时,枝梢发育缓慢,干物质量积累量变小。在30cm深度施肥显着提高了奈维林娜脐橙果实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分别比D0处理增加了66.90%、58.01%和73.71%;D30处理增产效果明显,较D0处理增产52.87%,增加果实的单果重,降低果实的酸度,增加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果肉的含水率和果实硬度,但同时也增大了果皮厚度,降低了果皮的可食率。随着施肥深度的加大,果实单产降低,可滴定酸升高,维生素C降低。拟合曲线发现施肥深度与奈维林娜脐橙生长过程中大量指标密切相关,从中得出适合各指标发育的有机与无机复混肥的施肥深度范围为15-30cm。(3)切根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切根相比,奈维林娜脐橙切根后,增大了春梢叶片的发育程度、秋梢的叶片发育减小;春、秋梢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的养分吸收增大;果实养分含量降低,对果实钾含量的影响最大;与不切根处理相比,切根后奈维林娜脐橙产量增加,平均增产22.84%;果实着色度更好,果皮厚度减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出汁率和可食率明显增大,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商品性更强。

方正[4](2021)在《重庆橘园土壤磷素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调控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柑橘带的核心区,是我国最适宜柑橘生长的生态区域之一。截止2019年,重庆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22.2万公顷和295万吨,产值近300亿元,柑橘产业已成为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明珠。近些年来,橘农误认为施肥量高则产量高,盲目施肥的问题日益突出,存在磷肥施用量高、土壤磷素累积量高、碳磷比失衡、环境风险高、土壤微生物对磷素(特别是有机磷)周转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加重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而且降低了柑橘品质,导致橘农收益下降,严重阻碍了当地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橘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研究,阐明土壤-柑橘-磷肥的匹配机制,为柑橘磷肥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摸清重庆橘园磷肥施用现状和土壤磷素状况,实地调研了柑橘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表明,重庆橘园有机肥施用量低,仅48.7%的橘园施用有机肥;农民使用肥料以复合肥和传统农家肥为主;橘园磷肥平均施用量为351.5 kg/hm2,化肥磷平均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4.2%,有机肥磷平均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8%。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42.53 mg/kg,土壤速效磷分布总体处于适量偏高水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变异系数高。总之,目前长江上游柑橘园磷肥施用量大,橘园土壤磷素积累量高,橘园急需采取减磷增效技术,一方面需提高橘园土壤累积态磷的生物有效性,另一方面需提高磷肥利用率。(2)为探讨不同年限橘园土壤磷素状况、细菌和古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组成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不同种植年限橘园对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5年、10年、15年和18年树龄橘园的紫色土地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橘园土壤磷素现状,并采用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揭示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变化与橘园种植年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橘园土壤p H值逐渐下降,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无机磷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在土壤细菌中占优势;奇古菌门主导土壤古菌类群,其次是未分类门、广古菌门和深古菌门。环境因子中土壤p H对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速效养分。橘园种植年限超过10年,土壤p H值降到5.0以下,土壤速效养分负荷增加,进而显着影响了橘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组成。因此,推荐种植年限超过10年的橘园必需根据土壤p H值进行酸性改良,土壤磷素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升高,速效养分(磷素)含量升高显着影响了橘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所以,橘园需采用土壤-柑橘系统最佳养分管理技术,调控适宜土壤养分(磷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橘园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使橘园微生态保持健康良性循环。(3)为明确有机物料对橘园土壤磷素转化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依托长期定位试验,以重庆山地橘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清耕处理、有机肥处理、绿肥处理(各处理化肥用量相同)对土壤全磷、速效磷和磷素分级的影响,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组成。结果表明,绿肥处理与清耕处理、有机肥处理相比,可明显提高土壤无机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与清耕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和绿肥处理可显着提高0~20 cm与20~40 cm土壤活性磷(Resin-P、Na HCO3-Pi、Na HCO3-Po)和中等活性磷(Na OH-Pi、Na OH-Po)含量。但与有机肥处理相比,绿肥处理后0~20 cm和20~40 cm土壤活性磷(Resin-P、Na HCO3-Pi、Na HCO3-Po)含量分别提高26.8%、23.1%、28.5%和25.0%、21.0%、30.8%,0~20 cm中等活性磷(Na OH-Pi、Na OH-Po)含量分别提高12.6%、1.4%,20~40 cm土层Na OH-Pi含量提高了36.0%、Na OH-Po含量降低了12.7%。而各处理间稳定性磷(HCl-Pi、HCl-Po、Residual-P)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均产生了改变,但绿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控效应最佳。其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在土壤细菌群落中占优势,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主导土壤真菌群落。综上,橘园土壤增碳可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起到“增碳促磷”的作用,橘园套种绿肥的效果优于有机肥,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4)为揭示不同磷肥品种对橘园土壤(紫色土)磷素有效性衰减的动态规律和磷组分变化特征。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施磷为对照,对比分析了聚磷酸铵(APP)、磷酸二铵(DAP)和钙镁磷肥(CMP)在培养1 d、3 d、7 d、15 d、30 d、60 d后土壤有效磷含量动态变化和1 d、30 d、60 d后土壤磷库转化特征。结果表明:APP、DAP、CMP和CK处理的Olsen-P含量均随时间呈指数下降。培养60 d后,APP、DAP和CMP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均显着高于CK处理;APP处理的有效磷含量较DAP和CMP处理分别提高13.6%和20.4%,DAP处理较CMP提高6.0%。APP、DAP、CMP施入土壤后在不同磷库中的分配不同,APP向活性磷库(Resin-P与Na HCO3-P)转化比例高于DAP和CMP。以及磷组分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培养60 d后,土壤有效磷库占比最高的是APP,其次是DAP,CMP最小。综上,不同磷肥品种影响土壤Olsen-P含量和磷库转化比例,磷肥肥效为APP最高,DAP次之,CMP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磷肥及复合肥配方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5)为阐明不同形态磷肥组合对橘园土壤(紫色土)磷有效性及柑橘幼苗磷吸收的影响机制。通过盆栽试验,在等养分条件下,以不施磷肥为对照,对比分析磷酸二铵(DAP)、磷酸二铵+钙镁磷肥(DAP+CMP)、聚磷酸铵+钙镁磷肥(APP+CMP)和磷酸二铵+聚磷酸铵(DAP+APP)对橘园土壤磷库转化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AP、DAP+CMP、APP+CMP和DAP+APP均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植株吸磷量。其中DAP处理的有效磷含量较DAP+APP、APP+CMP、DAP+CMP处理显着提高了16.39%、51.57%和59.24%,植株吸磷量显着提高了15.60%、12.81%和2.57%。DAP+APP与DAP+CMP,APP+CMP相比,两者分别提高了30.22%、36.81%和12.70%、10.34%。与对照相比,DAP、DAP+CMP、APP+CMP和DAP+APP处理使土壤活性磷(Resin-P和Na HCO3-P)分别提高12.3%、7.5%、8.7%和10.4%,中等活性磷(Na OH-P)分别提高5.9%、3.4%、2.4%和4.3%,稳定磷(HCl-P和Residual-P)分别降低10.7%、5.3%、8.3%和8.8%。植株吸磷量与Olsen-P、Resin-P、Na HCO3-Pi和Na OH-Pi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571、0.748、0.689,但与Na OH-Po、HCl-Pi和Residual-P无显着相关关系。因此,Olsen-P、Resin-P、Na HCO3-Pi和Na OH-Pi均可表征柑橘植株吸磷量,以Na HCO3-Pi效果较好。而HCl-Pi和Residual-P与柑橘吸磷量无相关性。综上,不同形态磷肥组合对土壤磷库转化的影响不同,影响了其生物有效性和柑橘幼苗磷吸收量,在橘园土壤(紫色土)上以施用DAP最好,其次是DAP+APP。综上,本研究摸清了重庆橘园磷肥施用现状和橘园磷素状况,即磷肥投入量高、土壤磷累积量高、磷肥利用率低,对环境负荷和柑橘品质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种植10年以上的橘园土壤p H和微生物多样性都显着下降,而磷素及其他养分累积量高,土壤p H和速效养分(磷素)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橘园土壤增碳(套种绿肥和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起到“增碳促磷”的作用,橘园套种绿肥的效果优于有机肥,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阐明了不同磷肥品种在紫色土中的衰减动态及向土壤磷库分配规律、不同磷肥组合对土壤磷库转化及柑橘磷吸收的影响。推动柑橘种植体系磷肥施用技术升级,从而达到供需匹配的减肥增效目的,缓解高投入柑橘种植体系中磷肥投入量高,生态环境代价大的矛盾,为重庆橘园磷养分管理和保障柑橘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5](2021)在《关于印发《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农(肥水)[202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为加强春耕选肥、施肥等环节全程技术指导,普及科学施肥技术,降低用肥成本,实现合理用肥、高效施肥,

马飞[6](2020)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大豆对磷的吸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由于作物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及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农民盲目施用氮肥、磷肥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针对当前肥料过量和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与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文围绕红壤区土壤养分管理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下大豆的肥料利用率为主要目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pH、磷素状况及环境风险通过考虑土壤磷的农学意义和环境意义两个方面,对南方红壤水田、旱地的土壤酸化状况以及磷素丰缺情况以及磷素流失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南方红壤磷素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余江县水田、旱地大部分土壤仍为酸性,但其酸化程度有所缓解,水田土壤的缺磷点位比例较高,高磷点位较少,旱地土壤则与之相反。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表明所有调查点位中水田土壤的有效磷均未超过磷流失突变点,磷流失风险低,而旱地土壤中有效磷超过磷流失突变点的点位较多,磷流失风险高。2.不同pH土壤下大豆肥料利用率通过盆栽种植大豆,研究了不同pH土壤下施用氮肥、磷肥对大豆生物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pH4.32的土壤中,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硝态氮肥和磷肥均提高大豆根、茎、叶、豆荚的生物量;施用磷肥后,大豆各部位的P、K含量均提高,C、N含量均降低,对应的C/N值则增加,各处理均显示大豆各部位中豆荚的C、N、P含量最高,叶的K含量最高;大豆氮肥利用率在30.72%51.14%,磷肥利用率在3.10%7.21%。在江苏pH6.52的土壤,磷肥的施用提高了大豆根、茎、叶、豆荚的生物量,显着提高了大豆各部位C、N、P的含量,施铵处理大豆部位C、N、P、K的含量高于施硝处理;大豆氮肥利用率在20.31%31.84%,磷肥利用率在11.82%13.37%。在内蒙古pH8.02的土壤,氮肥的施用提高大豆根、茎、叶、豆荚的生物量,硝态氮肥效果大于铵态氮肥;施磷显着提高了大豆各部位P、K的含量;相比未施氮肥处理,施硝降低了各部位P、K含量,提高了C含量,施铵处理的N、P、K含量均高于施硝处理;大豆氮肥利用率在20.73%64.99%,磷肥利用率在19.34%28.48%。3.不同氮素下控制磷肥施用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大豆对不同氮肥的喜好以及配施磷肥对大豆的促进作用,对大豆茎叶和果实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硝态氮肥大豆茎叶和果实生物量最高,大豆更偏好硝态氮肥;配施磷肥后,除尿素处理,大豆茎叶和果实生物量均提高。

孙世成[7](2020)在《磷肥对不同地区马铃薯产量与营养品质的调控》文中指出马铃薯是中国的第四大主粮作物,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核心内容是大力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以充分发挥马铃薯的营养特性,为国民健康饮食提供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农作物生产中的化学肥料减施与优质绿色生产日益重视,通过合理施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营养品质,已成为马铃薯栽培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东农310、尤金和克新1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磷肥处理:P1(P2O52.3kg/667㎡)、P2(P2O5 4.6kg/667㎡)、P3(P2O5 6.9kg/667㎡)、P4(P2O5 9.2kg/667㎡)、P5(P2O5 11.5kg/667㎡),以不施磷肥P0为对照(CK)。试验分别在哈尔滨和克山两地进行,开展不同磷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块茎主要营养品质包括矿质元素钾、铁、锌、钙、镁含量影响的研究。为合理施用磷肥及以富集矿物营养元素为目的的马铃薯磷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一品种株高、茎粗、主茎数在地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株高和主茎数同一地点不同施磷处理下均无显着差异。尤金的茎粗在哈尔滨地区随着施磷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克山地区呈抛物线趋势。植株对磷肥的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3个指标中茎粗对磷肥反应较为敏感。(2)在两个土壤磷含量不同的地区,3个品种获得了5个拟合度高的最佳施磷量方程。从方程中可以得出:东农310在哈尔滨地区当施磷(P2O5)量为11.5 kg/667㎡时,产量最高为2138kg/667㎡;在克山地区当施磷(P2O5)量为7.3 kg/667㎡时,产量最高为1534kg/667㎡。尤金在哈尔滨地区施磷(P2O5)量为9.8 kg/667㎡时,产量最高为2905kg/667㎡。克新13号在哈尔滨地区当施磷(P2O5)量为7.5 kg/667㎡时,产量最高为2726kg/667㎡;在克山地区施磷(P2O5)量为6.5 kg/667㎡时,产量最高为1707kg/667㎡。(3)在不同施磷水平下3个品种块茎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铁含量、锌含量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尤金的块茎还原糖含量、Vc含量以及东农310的块茎钾含量、镁含量在不同施磷水平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哈尔滨(低磷)地区3个品种的块茎钙含量均随磷施入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克山(高磷)地区,不同品种块茎钙含量对磷肥反应的敏感度不同,东农310的块茎钙含量差异不显着,尤金的块茎钙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克新13号在P3(P2O5 6.9kg/667㎡)处理下的块茎钙含量最高。

董英杰[8](2020)在《日光温室番茄-甜瓜轮作模式下减磷施肥的效应研究 ——以河北饶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设施种植发展迅速,对改善农产品结构,解决冬季蔬菜供应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超量的化肥、农药应用使温室生产成为严重的农业污染源,其中磷素污染成为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之一。控磷也成为当前设施栽培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探寻高磷土壤基础的温室作物实施科学减磷施肥的依据,在河北省饶阳县大尹村镇日光温室万亩棚区,选择约二十年棚龄的高磷土壤日光温室(土壤Olsen-P达200 mg·kg-1以上),以原位的番茄-甜瓜轮作的种植模式,在2017年7月-2019年6月,进行了两个年度共4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以当地农民常规施磷量为标准(P100),其基肥用量为有机肥(发酵牛粪)6.8157 t·ha-1配合以含量19%的平衡复合肥800 kg·ha-1,按相同比例减少有机肥和复合肥量,设置了不同施磷梯度的5个水平,分别为P100的25%(P25,有机肥和复合肥量均为P100的25%,其它处理同)、50%(P50)、75%(P75)、100%(P100)及P0(不施基肥),生长季后期追肥量和时间各处理相同。试验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1)减磷处理对作物生长没有显着影响,所测项目包括番茄的株高、叶绿素(SPAD)、叶面积指数(LAI)、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番茄和甜瓜的各器官组分干湿重、果品产量和品质,不同磷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2)番茄和甜瓜两种作物植物体各器官组分含磷比率、植物体磷带走总量在不同磷处理间均差异不显着。植物体对土壤磷素的吸收并不随施磷量的增多而增多。相比于磷肥投入量,植物体含磷量均不足1%。作物磷带走量很低,番茄生物产量大于甜瓜,所以番茄作物磷带走量显着大于甜瓜,分别(全P)107.676 kg·ha-1和49.762 kg·ha-1。(3)番茄和甜瓜分别为P25和P0处理最接近土壤磷素平衡。土壤磷素盈余量随施磷量的增多呈显着的线性增加趋势,番茄和甜瓜具有Y=0.9463X-98.969和Y=1.0024X-50.098(P<0.01)的关系,根据该关系计算出番茄与甜瓜生长季的定量平衡施磷标准分别为104.59 kg·ha-1和49.98 kg·ha-1(全P)。(4)Olsen-P、CaCl2-P和全P的含量均随深度呈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土壤磷素的积累逐渐由根层(0-20cm)向深层进行渗透,试验期间Olsen-P和全P含量在不同土层深度均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试验前后0-60cm三个层次的Olsen-P和全P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CaCl2-P则在试验前后没有显着变化,但80-100cm土层深度也有明显的CaCl2-P分布,说明磷素的淋溶已达到1m的深度。(5)Olsen-P、CaCl2-P和全P三种状态的磷含量具有显着的线性相关性,说明三者具有相互转化的关系。据此,建议试验区温室生产应严格控制磷肥施用量,至少将磷投入量降低到平衡施肥量以下(试验产量水平下番茄为104.59 kg·ha-1,甜瓜为49.98 kg·ha-1),配合其它管理措施,选用低磷肥甚至无磷肥,以减少磷素盈余,降低土壤磷污染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于艳梅[9](2020)在《施磷量和磷肥品种对作物产量和塿土磷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第二大量营养元素,磷肥当季利用率低是制约农业发展,增加环境风险的主要制约因素。过量和不合理施用磷肥,造成了农田土壤磷大量累积和磷肥资源的浪费,而磷矿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多种途径合理有效利用磷肥资源和提高磷肥利用率对于指导合理施用磷肥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关中地区存在农田磷素大量累积、磷肥利用率低和土壤磷素淋溶风险高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田间试验研究了高磷土壤农田“冬小麦—夏玉米”的作物体系下,磷肥用量和磷肥品种对作物产量、磷效率和土壤磷库的影响。磷肥用量试验在氮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单季作物设置0、30、60、90、120 kg P2O5·hm-2等5个磷肥水平;磷肥品种试验在氮磷肥用量一致基础上,设置不施磷(CK)、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CM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25%钙镁磷肥+75%过磷酸钙(25%CMP+75%SSP)、50%钙镁磷肥+50%过磷酸钙(50%CMP+50%SSP)、75%钙镁磷肥+25%过磷酸钙(75%CMP+25%SSP)等8个处理。分别于2017~2019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取样,作物收获期测定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籽粒和秸秆磷含量,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Ca Cl2-P)和微生物量磷(SMBP)等。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高磷塿土上,不同施磷量下4季作物总籽粒产量(33748~34993 kg·hm-2)差异不显着。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累积利用率、偏生产力和产投比显着(P<0.05)下降。不同施磷量间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着。施磷肥可以显着提高SMBP含量,但单季施磷高于60 kg P2O5·hm-2后,SMBP含量不再继续增加。单季施磷量为60kg P2O5·hm-2时,玉米季土壤处于表观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为7.1 kg P·hm-2,小麦季土壤处于亏缺状态,平均亏缺量为6.9 kg P·hm-2,2年累计盈余0.3 kg P·hm-2,最接近于平衡。玉米季CMP和MAP的磷累积利用率优于DAP和SSP,小麦季SSP的累积利用率最高。玉米季磷累积利用率与CMP所占比例呈正比,小麦季则相反。无论玉米季还是小麦季,施用水溶性磷肥(SSP>MAP>DAP)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高于枸溶性磷肥(CMP),且显着高于CK。不施磷处理(CK)的土壤2年的累积磷亏缺量为118.7 kg P·hm-2,而施磷处理均表现为盈余,且显着高于CK,其中SSP处理的表观平衡最接近“0”。土壤表观盈余与周年磷肥(P2O5)投入量和土壤速效磷变化量均呈线性正相关(P<0.5),每盈余100 kg P·hm-2,土壤速效磷增加4.9 mg P·kg-1。磷素丰富的塿土上,周年施磷量为120 kg P2O5·hm-2时,磷平衡最接近“0”,并可维持土壤13年内的供磷水平在17~40 mg P·kg-1之间。综上,关中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农田,“冬小麦—夏玉米”的作物体系下,推荐小麦季以过磷酸钙为主要磷源,玉米季以钙镁磷肥为主要磷源,周年施磷量为120kg P2O5·hm-2。既可以保证作物籽粒产量,同时可以避免耗竭并维持土壤供磷水平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达到节约磷肥资源、降低种植成本以及减少水体富营养风险的目的。本结论仅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还需进一步延长田间验证时间。

吴佳瑞[10](2020)在《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和产量形成对不同施磷量的响应机理》文中指出为探讨宁南半干旱雨养区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产量形成对不同磷肥施用量的响应机理,在2018年和2019年以宁南山区主栽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相同氮肥和钾肥(N:180kg/hm2、K2O:45kg/hm2)条件下设置5个磷肥水平T1(P2O5:0kg/hm2)、T2(P2O5:60kg/hm2)、T3(P2O5:120kg/hm2)、T4(P2O5:180kg/hm2)、T5(P2O5:240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且利用RNA-seq技术初步筛选调控块茎淀粉合成的基因。结果如下:1.适宜的磷肥施用量可以增加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不同施磷量处理下马铃薯株高和茎粗呈逐渐增加趋势,T3处理株高和茎粗最大;适宜的施磷量可以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LAI,2018年和2019年均以T3处理的LAI最大,较CK增加了 168.93%和38.89%;不同处理下SPAD值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出苗后60d达到峰值,T3处理SPAD值最大;不同磷肥施用量下马铃薯总干物质积累符合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叶片、地上茎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增加,施磷量为120kg/hm2时马铃薯植株的干物质量最大,2018年和2019年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依次是 T3>T2>T4>T5>T1>CK 和 T3>T4>T2>T5>T1>CK,当施磷量超过 120kg/hm2 时,马铃薯的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下降迅速,造成马铃薯植株的早衰,不利于后期光合产物向块茎的转移。2.不同施磷量处理下马铃薯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PI均随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呈单峰曲线变化。在T3处理下,马铃薯功能叶片的光合和荧光参数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最有利于马铃薯的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适宜的施磷量可以降低马铃薯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T3处理的保护酶活性最大,可以有效缓解马铃薯的早衰。3.不同施磷量下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2018年和2019年T1-T5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CK显着增加0.17、0.49、2.15、2.41、2.02和0.02、0.46、2.61、2.36、1.53个百分点;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变化,在施磷量为120kg/hm2时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最大;淀粉积累速率在马铃薯开花后60d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急剧下降,T3处理(施磷量120kg/hm2)马铃薯淀粉积累速率下降缓慢,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淀粉的积累;不同处理下马铃薯总淀粉积累量符合“S”型增长曲线,2018年和2019年各处理下淀粉积累最大速率依次是T4>T5>T3>T2>CK>T1 和T3>T4>T5>T2>T1>CK;不同处理下马铃薯块茎 AGPase、UGPase、SSS、GBSS、SBE 活性随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均为单峰曲线变化,T3处理下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最大;通径分析表明,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UGPase与SBE不利于直链淀粉的合成,支链淀粉含量受SSS和SBE影响最大,总淀粉含量受5种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共同调控。4.不同施磷量处理下马铃薯块茎淀粉代谢相关基因存在差异。初步筛选出T1、T2、T3、T4、T5处理较CK参与调控淀粉代谢通路的差异基因分别为:5个(2个上调表达,3个下调表达)、4个(4个均为上调表达)、7个(1个上调表达,6个下调表达)、0个、2个(2个均为下调表达)。说明,磷肥的用量会影响马铃薯块茎淀粉代谢过程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马铃薯块茎淀粉的合成5.不同施磷量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差异显着,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马铃薯每穴薯重、大薯数和产量的提高,降低小薯数。T3处理(施磷量为120kg/hm2)下,马铃薯的每穴薯重、大薯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小薯数均低于其他处理。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的商品薯产量和公顷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018年在T4处理下(施磷量180kg/hm2)马铃薯的产量和净收益最高,2019年在T3处理下(施磷量为120kg/hm2)马铃薯的产量最大且净收益最高;2018年和2019年与CK相比,T1-T5处理马铃薯的产量增加了 7.49%、19.87%、40.11%、45.84%、38.02%和 7.24%、21.38%、57.13%、40.23%、24.30%;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大薯数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小薯数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所以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每穴薯重、大薯数,降低马铃薯小薯数,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二、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累积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小麦-玉米养分吸收利用规律
        1.1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限制因素
        1.2 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规律
        1.2.1 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氮素吸收利用规律
        1.2.2 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磷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1.2.3 麦玉轮作模式钾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1.3 秸秆资源利用潜力
        1.3.1 黄淮海地区麦玉轮作模式下秸秆资源利用潜力
        1.4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4.1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1.4.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1.4.5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5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6 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7 大气氮磷沉降对土壤养分的贡献
        1.8 麦-玉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磷肥减量技术的应用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0 研究内容
        1.11 技术路线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文献收集整合方法
        3.1.2 基于产量最高的施氮/磷/钾肥量的计算
        3.1.3 基于经济效益最高的施氮/磷/钾肥量的计算
        3.1.4 基于环境效益最高的施氮肥量的计算
    3.2 田间试验地点
    3.3 田间试验设计
        3.3.1 田间试验种植与管理
        3.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4 大气氮磷沉降实验设计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黄淮海地区不同生产目标的最优施肥量
    4.2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4.2.1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含量的影响
        4.2.2 磷肥减量对小麦氮素含量的影响
        4.2.3 磷肥减量对小麦钾素含量的影响
        4.2.4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4.2.5 磷肥减量对小麦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6 磷肥减量对小麦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4.2.7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4.3 磷肥减量对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4.3.1 磷肥减量对玉米磷素含量的影响
        4.3.2 磷肥减量对玉米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4.3.3 磷肥减量对玉米氮素含量的影响
        4.3.4 磷肥减量对玉米钾素含量的影响
        4.3.5 磷肥减量对玉米季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4.3.6 磷肥减量对玉米季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4.3.7 磷肥减量对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4.4 大气氮磷沉降对农田养分平衡的贡献
    4.5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4.5.1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净增加量的影响
        4.5.2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氮素净增加量的影响
        4.5.3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钾素净增加量的影响
5 讨论
    5.1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5.2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植株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5.3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3)供磷水平与施肥方法对脐橙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2 磷素养分管理研究进展
        1.2.1 我国及世界磷肥资源及生产现状
        1.2.2 磷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1.2.3 磷肥的高效管理研究
        1.2.4 柑橘施磷现状与问题
    1.3 施肥技术进展
        1.3.1 我国施肥技术概况
        1.3.2 施肥技术应用
        1.3.3 土壤分层施肥技术研究
        1.3.4 柑橘施肥技术现状与问题
    1.4 果树根系修剪应用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预期结果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供磷水平对奈维林娜脐橙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采样与项目测定
        3.1.4 养分吸收、带走量与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磷水平对奈维林娜脐橙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供磷水平对奈维林娜脐橙养分吸收的影响
        3.2.3 供磷水平对奈维林娜脐橙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2.4 供磷水平对奈维林娜脐橙园土壤性质的影响
        3.2.5 供磷水平对果园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适宜的供磷水平促进奈维林娜脐橙当年生春梢、秋梢的生长发育
        3.3.2 适宜的供磷水平促进奈维林娜脐橙枝、叶、果的养分吸收利用
        3.3.3 适宜的供磷水平促进奈维林娜脐橙果实产量与优良品质的形成
    3.4 施磷对果园土壤养分、CO_2排放风险
    3.5 小结
第4章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项目测定
        4.1.4 养分吸收、带走量与数据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树体枝梢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养分吸收的影响
        4.2.3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4 施肥深度对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4.2.5 施肥深度对果园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当年生春、秋梢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3.2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养分吸收的影响
        4.3.3 施肥深度对奈维林娜脐橙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4.3.4 施肥深度对土壤氮磷钾分布和碳排放量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树体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采样与项目测定
        5.1.4 养分吸收、带走量与数据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5.2.2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养分吸收的影响
        5.2.3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当年生枝梢的发育及干物质的积累的影响
        5.3.2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5.3.3 切根对奈维林娜脐橙果实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参研课题

(4)重庆橘园土壤磷素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产业发展概况
        1.1.1 国内柑橘产业发展情况
        1.1.2 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情况
    1.2 我国柑橘园磷肥施用概况
    1.3 有机物料对柑橘园土壤及树体营养的影响
    1.4 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因素
    1.5 影响土壤磷组分转化的因素
    1.6 不同磷肥种类施用效果与转化特征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重庆橘园磷肥施用与土壤磷素现状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研究区概况
        3.1.2 调研布点方法与调研内容
        3.1.3 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重庆柑橘园氮、磷、钾肥投入现状
        3.2.2 重庆柑橘园土壤速效磷含量与丰缺状况
        3.2.3 重庆柑橘园农户使用肥料品种比例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种植年限橘园土壤磷状况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土壤采集与分析
        4.1.3 土壤细菌和古菌DNA提取与 16S r RNA基因测序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年限橘园土壤p H值、全磷、速效磷和无机磷含量变化
        4.2.2 不同年限橘园土壤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
        4.2.3 不同年限橘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4.2.4 影响不同年限橘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土壤肥力因素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有机物料对橘园土壤磷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4 土壤细菌和真菌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总磷和有效磷的影响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的影响
        5.2.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磷肥种类对橘园土壤磷有效性衰减和磷组分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样品测定与分析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磷肥种类的磷素有效性衰减过程
        6.2.2 不同磷肥种类对土壤磷库分配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磷肥组合对橘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柑橘幼苗磷吸收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磷肥组合对土壤Olsen-P、柑橘苗地上部生物量和吸磷量的影响
        7.2.2 磷肥组合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7.2.3 植株吸磷量、土壤Olsen-P和土壤磷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研究特色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5)关于印发《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函(论文提纲范文)

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小麦
        (一)华北平原灌溉冬小麦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华北雨养冬麦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北部雨养旱作冬麦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五)西北灌溉春麦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水稻
        (一)东北寒地单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东北吉辽蒙单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长江上游单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五)长江下游单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六)江南丘陵山地单双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七)华南平原丘陵双季早稻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八)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春玉米
        (一)东北冷凉春玉米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东北半湿润春玉米区
        1. 施肥原则
        2. 基追结合施肥建议
        3. 一次性施肥建议
        (三)东北半干旱春玉米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东北温暖湿润春玉米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马铃薯
        (一)北方马铃薯一作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南方春作马铃薯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五、油菜
        (一)长江流域冬油菜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北方春油菜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六、东北大豆
        1.施肥原则
        2.施肥建议
    七、花生
        (一)北方农牧交错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黄淮海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长江中下游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南方丘陵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八、棉花
        (一)黄淮海棉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长江中下游棉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西北棉区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九、果树
        (一)柑橘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苹果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梨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桃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五)荔枝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六)北方葡萄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十、蔬菜
        (一)露地甘蓝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二)设施番茄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三)辣椒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四)设施黄瓜
        1. 施肥原则
        2. 施肥建议

(6)不同氮素形态下大豆对磷的吸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性土壤概况
        1.1.2 氮磷的现状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土壤磷素流失的研究状况
        1.2.2 大豆氮磷营养的研究
        1.2.3 氮磷的利用效率研究状况
        1.2.4 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pH、磷素状况及其环境风险
        2.1.1 江西省余江县样品采集
        2.1.2 江西省进贤县样品采集
        2.1.3 样品分析方法
        2.1.4 土壤肥力分级标准
    2.2 不同pH土壤下氮磷交互作用
        2.2.1 供试土壤
        2.2.2 试验方法
        2.2.3 采样及测定
    2.3 不同氮磷施用下大豆的生长
        2.3.1 供试地
        2.3.2 试验方法
        2.3.3 采样及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pH、磷素状况及其环境风险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余江县土壤pH状况
        3.1.2 余江县土壤磷素状况
        3.1.3 余江县土壤pH与各种磷之间的关系
        3.1.4 余江县土壤磷的环境风险分析
        3.1.5 进贤县长期施肥对水田田面水pH和总磷的影响
    3.2 讨论
        3.2.1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酸化情况
        3.2.2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磷丰缺情况
        3.2.3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磷流失风险分析
    3.3 小结
4 不同pH土壤下氮磷肥利用率
    4.1 大豆叶绿素含量及其生长状况
        4.1.1 大豆叶绿素含量
        4.1.2 大豆生长状况
        4.1.3 大豆生物量
    4.2 收样后供试土壤养分状况
        4.2.1 土壤pH状况
        4.2.2 土壤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状况
        4.2.3 土壤活性铝、有效锰含量
        4.2.4 土壤碳氮比
    4.3 大豆植株碳氮比
        4.3.1 氮素吸收含量
        4.3.2 碳含量
        4.3.3 碳氮比
    4.4 大豆植株P、K含量
        4.4.1 磷素吸收含量
        4.4.2 钾元素吸收含量
    4.5 大豆植株其它元素吸收含量
        4.5.1 中量元素吸收含量
        4.5.2 微量元素吸收含量
        4.5.3 Al含量
    4.6 不同pH土壤下大豆肥料利用率
        4.6.1 植物吸收来自肥料的氮
        4.6.2 土壤残留来自肥料的氮
        4.6.3 损失肥料的氮
        4.6.4 大豆氮肥利用率
        4.6.5 大豆磷肥利用率
    4.7 讨论与小结
5 不同氮素形态以及控制磷肥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对大豆茎叶生物重的影响
        5.1.2 对大豆果实干重的影响
    5.2 讨论
    5.3 小结
结论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磷肥对不同地区马铃薯产量与营养品质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马铃薯栽培生产情况
    1.2 马铃薯磷肥投入与利用现状
    1.3 马铃薯对磷的利用
        1.3.1 磷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磷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1.3.3 磷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1.3.4 磷对马铃薯矿质养分利用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农艺性状测定
        2.4.2 产量测定
        2.4.3 块茎品质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磷水平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3.2 施磷水平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 施磷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3.2.2 施磷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施磷水平对块茎品质的影响
        3.3.1 施磷水平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3.3.2 施磷水平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3 施磷水平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3.4 施磷水平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3.5 施磷水平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磷肥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4.2 磷肥对块茎产量的影响
    4.3 磷肥对块茎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日光温室番茄-甜瓜轮作模式下减磷施肥的效应研究 ——以河北饶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我国土壤磷素水平及施用现状
        1.2.2 日光温室土壤磷素现状及问题
        1.2.3 磷肥对作物作用的规律研究
        1.2.4 土壤磷素平衡研究现状
        1.2.5 土壤磷动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特色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
        1.3.3 技术路线
        1.3.4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区概况及温室结构介绍
        2.1.2 田间试验设计
    2.2 采样、测定、分析方法
    2.3 磷平衡计算
    2.4 变量离散程度
    2.5 软件环境
3 作物表现现状结果分析
    3.1 不同减磷水平下作物反应状况的结果分析
        3.1.1 番茄株高生长动态分析
        3.1.2 番茄不同发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1.3 番茄坐果期LAI表现结果分析
        3.1.4 生长盛期叶片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测定分析
        3.1.5 番茄、甜瓜经济产量结果分析
    3.2 不同减磷处理果实品质结果分析
        3.2.1 番茄果实品质结果分析
        3.2.2 甜瓜果实品质结果分析
4 不同施磷量土壤磷素平衡状况分析
    4.1 番茄生长季磷素平衡分析
        4.1.1 番茄季植物体各器官带走磷量分析
        4.1.2 番茄季不同施磷量土壤磷素平衡状况分析
    4.2 甜瓜生长季磷素平衡分析
        4.2.1 甜瓜季植物体各器官带走磷量分析
        4.2.2 甜瓜季不同施磷量土壤磷素平衡状况分析
5 不同施磷处理土壤磷素动态分析
    5.1 不同处理土壤磷素剖面分析
        5.1.1 不同处理土壤Olsen-P剖面分析
        5.1.2 不同处理土壤CaCl_2-P剖面分析
        5.1.3 不同处理土壤全P剖面分析
    5.2 根层(0-20cm)土壤磷素动态分析
        5.2.1 土壤Olsen-P动态分析
        5.2.2 土壤CaCl_2-P动态分析
        5.2.3 土壤全P动态分析
    5.3 不同形态磷相关性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施磷量和磷肥品种对作物产量和塿土磷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关中塿土磷肥施用状况
        1.3.2 小麦-玉米轮作作物磷肥利用率状况
        1.3.3 磷肥推荐用量研究现状
        1.3.4 不同磷肥品种特性
        1.3.5 不同磷肥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施用效果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磷肥用量梯度试验
        2.2.2 磷肥品种及其配比试验设计
    2.3 作物产量
    2.4 样品采集
    2.5 测定方法
    2.6 数据计算与分析
        2.6.1 相关计算公式
        2.6.2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施磷量对作物产量和塿土磷库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施磷量对作物产量、吸磷量及磷肥效率的影响
        3.1.2 施磷量对塿土磷库的影响
        3.1.3 施磷量对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磷肥品种及其配比对作物产量和塿土磷库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磷肥品种及其配比对作物产量、吸磷量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1.2 不同磷肥品种对塿土磷库的影响
        4.1.3 不同磷肥品种对土壤磷平衡的影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和产量形成对不同施磷量的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生产状况及研究背景
    1.2 马铃薯块茎淀粉的合成与淀粉合成关键酶
        1.2.1 淀粉的生物学合成过程
        1.2.2 参与淀粉合成的关键酶
    1.3 磷肥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产量合成的影响研究
        1.3.1 磷肥对马铃薯生长指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3.2 磷肥对马铃薯淀粉合成的影响
        1.3.3 磷肥对马铃薯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3.4 磷肥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4 RNA-seq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中的研究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2 马铃薯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2.4.3 光合生理指标
        2.4.4 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
        2.4.5 马铃薯测产
        2.4.6 马铃薯块茎RNA-seq转录组分析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施磷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施磷量对马铃薯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3.1.2 施磷量对马铃薯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3 施磷量对马铃薯功能叶片SPAD的影响
        3.1.4 施磷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施磷量对马铃薯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施磷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3.2.2 施磷量对马铃薯荧光参数的影响
        3.2.3 施磷量对马铃薯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施磷量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的影响
        3.3.1 施磷量对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的影响
        3.3.2 施磷量对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积累速率的影响
        3.3.3 施磷量对马铃薯块茎中总淀粉含量曲线模拟
        3.3.4 施磷量对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3.5 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通径分析
    3.4 马铃薯块茎转录组及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初步分析
        3.4.1 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质量检测结果
        3.4.2 序列比对分析结果统计
        3.4.3 RNA-Seq相关性分析
        3.4.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4.5 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
        3.4.6 马铃薯块茎淀粉代谢途径调控基因筛选及KEGG pathway分析
    3.5 施磷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5.1 施磷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2 施磷量下马铃薯产量回归模拟曲线
        3.5.3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3.5.4 不同施磷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施磷量对马铃薯生长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1.2 不同施磷量对马铃薯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4.1.3 不同施磷量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的影响
        4.1.4 马铃薯块茎转录组及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初步分析
        4.1.5 不同施磷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主要结论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四、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磷肥施用量对蕲艾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 陈昌婕,马琳,苗玉焕,方艳,郭兰萍,刘大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8)
  • [2]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累积与产量的影响[D]. 单旭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供磷水平与施肥方法对脐橙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李俊杰. 西南大学, 2021
  • [4]重庆橘园土壤磷素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调控效应研究[D]. 方正. 西南大学, 2021(01)
  • [5]关于印发《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函[J].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1(03)
  • [6]不同氮素形态下大豆对磷的吸收[D]. 马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7]磷肥对不同地区马铃薯产量与营养品质的调控[D]. 孙世成.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日光温室番茄-甜瓜轮作模式下减磷施肥的效应研究 ——以河北饶阳为例[D]. 董英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施磷量和磷肥品种对作物产量和塿土磷库的影响[D]. 于艳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和产量形成对不同施磷量的响应机理[D]. 吴佳瑞. 宁夏大学, 2020

标签:;  ;  ;  ;  ;  

磷肥的合理应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