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一、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1](2020)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文中指出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存储场地、为师生、研究人员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外,还为读者提供学习、阅览的空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介质与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类空间的比例关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特别是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因此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作为学生课后重要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服务重心由“书籍”转向了“人”;服务对象的转变导致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和面积配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纸质文献的存储与借阅空间不再是馆内占比最大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围绕“读者”展开的一系列新型学习空间、复合型功能空间、创意趣味空间以及一些人性化休憩空间等。本文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高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大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形成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馆内各功能用房的配比和空间组织、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特征和面积占比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发展体系,并详细了解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论文共六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涵盖了绪论篇章和理论知识的归纳整理部分。绪论篇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和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现状研究。笔者就国内七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分析,深入研究了其内部各大功能用房的面积配比、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现状、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等内容,并结合调研问卷的回馈信息,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不足与亟待改进之处。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美国高校教育环境、学生学习行为对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奠定的有利基础,并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内部自主学习空间的展开了具体研究,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美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形成发展,为后文奠定基础;第五章则是具体展开对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与形成发展的条件,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内各功能空间的配比、空间组织以及各类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特征、功能组成以及占比情况,同时也一并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特点与建设情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其一,将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并从析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其二,根据以上成果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总结归纳出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中值得借鉴参考的五项内容。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产生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谭明[2](2020)在《吕叔湘中学主楼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图书馆这一重要的文化建筑建筑不再为地区或者高校专属,中学也慢慢地将以前的“图书室”升级为了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场所,也是一个展现校园精神和形象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阅读方式在改变,不同的媒介提供了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换的空间,功能愈来愈多样,也愈发混合,混合型的公共空间变得尤为重要。另外一方面,现代中学的图书馆往往作为学校的主楼出现,内部还包括了行政办公与信息中心等职能,因此,如何处理好图书馆功能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关系也是研究重点。本案的目标便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同时容纳图书馆与行政办公职能的公共开放的现代中学主楼。本案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新校区内,主楼包含图书馆功能与行政办公功能,位于校园的中轴线上,是学校的主楼。本人通过对相近尺度的图书馆及办公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在了解现代图书馆与办公建筑空间设计的基础上,对主楼功能、流线、中庭、立面等方面展开了设计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论,本案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合理组织图书馆功能和行政办公功能,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第二,主楼形象应具有鲜明的特征,识别性强,同时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第三,考虑可持续发展,方案应合理控制造价,具备经济性。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设计的基本情况和设计研究目标。第二部分从案例调研和文献研究入手,进行图书馆设计研究,对中学的图书馆进行功能布局、空间设计、流线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尤其是中庭空间和阅读空间,详细分析了三个建筑案例:斯图加特市立图书馆、阿伯丁大学图书馆新馆。第三部分进行办公建筑类型研究,对新时代的办公建筑进行功能布局、空间设计尤其是共享空间方面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两个建筑案例:SDU丹麦南方大学主楼和微软之家。第四部分先从规划和文化角度介绍了项目的背景资料。接着进行场地、流线、功能方面的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庭空间、阅读空间、立面设计的设计。第五部分为结语,叙述了本案的成果和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最后一个部分是成果展示,也就是技术图纸和效果图的展示。本文正文共约30000字,图表121幅。

袁祖笑[3](2020)在《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学正规教育自文华大学图书科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近代社会风云激荡、波澜起伏的历史背景下,晚清我国引入了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民国初创办了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学者们利用西学将以朴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学科化,梁启超认为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内容上包括广义的校雠学。近代我国图书馆学虽近学日本远学欧美,建设中国自己的图书馆学仍是文化教育所必需。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以校雠学为本土化的路径将其引入到图书馆学教学实践中,由此校雠学成为图书馆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图书馆学逐渐发展为文献学课程。本文所讲的文献学课程是指基于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开设以古文献学或古文献学命名或等同的以及相关的课程的统称,包括古典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中国图书馆学对文献学知识的传承即是现实需要;又为图书馆学找到了古代源头形成文化认同;直至改革开放前,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一直是核心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随着新一轮现代化进程逐渐由核心下降为一种选修课程,遭遇了现代性困境,其原因为:适应就业的需要、核心知识的转变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课程体系调整失衡。因此,本文梳理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图书馆学本科、研究生阶段涉及文献学课程和研究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较为全面而深刻反映图书馆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微观历史、宏观趋向与现状;深入探讨重塑基于图书馆学的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再调整及加强引导,从而为基于图书馆学的文献学课程突破困境提供有效的途径,推进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变革实践,提高其在图书馆学内部的竞争力。

李易宁[4](2017)在《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标准规范与政策、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图书馆管理、新技术应用和阅读问题七个方面,对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汪静,许玉梅[5](2016)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内涵》文中研究说明从信息素养的定义入手,解读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家图书馆实践,通过资源整合、在线阅读、多媒体服务等方式,探索公共图书馆在进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新的思路和服务模式,并结合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探讨图书馆学学科教育的未来发展。

左瑞玲[6](2013)在《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文中认为阐述了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

杜晓峰,秦微[7](2013)在《中医院校现代图书馆利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阐述了开设图书馆利用课程的原因,介绍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利用教育的现状及其教学实践,并对现代图书馆利用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戴豫君[8](2012)在《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之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成为公民的第一课堂。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新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建设和管理好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为提高全民素质提供必备的学习场所,是我么个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这个话题做初步探讨。

杜晓峰,秦微[9](2012)在《中医院校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中医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情况,同时就相关问题做了简单的探讨。

范兴坤[10](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表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二、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阅读方式转变
        1.1.2 教育理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改变
        1.1.3 中美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1.2 文献综述
        1.2.1 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及阐释
        1.3.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1.3.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3.3 自主学习空间与藏阅空间
        1.3.4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1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发展
        2.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历程
        2.1.2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
        2.1.3 从“传统学习模式”到“数字化网络学习”
        2.1.4 从“传统学习空间”到“自主学习空间”
    2.2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2.2.1 知识服务模式的内涵
        2.2.2 知识服务模式的类型
        2.2.3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2.2.4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现状研究
    3.1 调研背景
        3.1.1 调研对象选取
        3.1.2 调研方法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调研及分析
        3.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介绍
        3.2.2 图书馆各功能用房面积占比分析
        3.2.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
        3.2.4 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3.2.5 学科知识服务建设
    3.3 调研问卷分析
    3.4 现状问题汇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为背景的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行为与需求研究
    4.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4.1.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研究
        4.1.2 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4.1.3 国内高校教学现状
        4.1.4 中美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4.2 美国大学生学习行为与使用需求研究
        4.2.1 图书馆内行为类型的研究
        4.2.2 图书馆内学习行为的研究
        4.2.3 学习行为与环境互动性研究
        4.2.4 使用需求研究
    4.3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4.3.1 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发展
        4.3.2 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案例研究
    5.1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发展背景
        5.1.1 历史背景
        5.1.2 发展条件
    5.2 美国高校图书馆功能配比及空间布局研究
        5.2.1 研究对象选取
        5.2.2 设计概况及定位分析
        5.2.3 图书馆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分析
        5.2.4 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用房空间组织分析
    5.3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研究
        5.3.1 自主学习空间的功能构成
        5.3.2 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
        5.3.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面积占比分析
        5.3.4 自主学习空间特征
    5.4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配套服务研究
        5.4.1 学科知识服务
        5.4.2 技术服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6.1 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的比较研究
    6.2 适应我国国情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借鉴
        6.2.1 增加自主学习空间在高校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比
        6.2.2 丰富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6.2.3 提升个体学习空间的占比、增加学习空间的私密性灵活性
        6.2.4 完善自主学习空间的人性化布局、管理及配套设施
        6.2.5 促进非功能性交通空间的利用及多元化发展
        6.2.6 结合智能技术提升学科知识服务的整体质量与用户体验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吕叔湘中学主楼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1 背景介绍
        1.1.2 课题研究来源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不足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设计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图书馆建筑类型研究
    2.1 图书馆设计原理
        2.1.1 图书馆的发展与分类
        2.1.2 图书馆选址与场地设计原则
        2.1.3 图书馆功能构成与组合关系
        2.1.4 图书馆建筑布局
        2.1.5 中学图书馆特点分析与设计要点
    2.2 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2.1 图书馆门厅空间研究
        2.2.2 图书馆中庭空间研究
    2.3 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
        2.3.1 图书馆阅览空间分类与特点
        2.3.2 图书馆阅览空间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
        2.3.3 图书馆阅览空间混合化设计
    2.4 相关图书馆建筑案例分析
        2.4.1 斯图加特市立图书馆
        2.4.2 阿伯丁大学图书馆新馆
第三章 新时代的办公建筑类型研究
    3.1 办公建筑特点研究
        3.1.1 办公建筑分类与特点
        3.1.2 办公室布局组织方式
    3.2 共享空间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3.2.1 共享空间的概念与特点
        3.2.2 共享空间在办公建筑中的设计探究
    3.3 相关办公建筑案例分析
        3.3.1 SDU丹麦南方大学主楼
        3.3.2 丹麦微软之家
第四章 方案设计研究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文化背景研究
        4.1.2.1 丹阳历史与齐梁文化
        4.1.2.2 吕叔湘先生与校园文化
        4.1.3 主楼与校园规划的关系
        4.1.4 任务书解读分析
    4.2 齐梁建筑特点与设计概念的形成
    4.3 平台影响下的场地设计
    4.4 主楼平面与复合功能研究
        4.4.1 平面柱网尺寸的优化
        4.4.2 两种功能的组合关系探究
        4.4.3 平面功能的分布
        4.4.4 总体功能布局
    4.5 多维度的流线设计
        4.5.1 场地流线
        4.5.2 建筑内部流线
    4.6 共享中庭空间设计研究
        4.6.1 中庭形态与上下关系的演进
        4.6.2 “书香中庭”的氛围营造
        4.6.3 办公中庭功能多样性的建立
    4.7 功能复合的开架阅览空间设计研究
        4.7.1 传统借阅模式的打破与重构
        4.7.2 开放性阅览空间的构成
    4.8 基于遮阳的立面设计研究
        4.8.1 建筑立面遮阳研究
        4.8.2 立面遮阳格栅角度与日照的关系
第五章 结语
第六章 成果图纸
    6.1 技术图纸
    6.2 效果图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3)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价值
    1.2 研究综述
        1.2.1 图书馆学史视域下的古代图书馆学研究
        1.2.2 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
        1.2.3 我国图书馆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
        1.2.4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现代性困境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的历史渊源
    2.1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及其发展
        2.1.1 文献学与文献学课程
        2.1.2 图书馆学与文献学课程
    2.2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渊源
        2.2.1 古代文献整理工作
        2.2.2 近代校雠学与图书馆学的交融
    2.3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视域下的发展史
        2.3.1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演变
        2.3.2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内容的演变
3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现状
    3.1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总体情况
        3.1.1 图书馆学本科开设的文献学课程
        3.1.2 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开设的文献学方向及课程
    3.2 图书馆学文献学方向博硕学位论文的分析
    3.3 图书馆学界对文献学课程的反思与呼吁
4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现代性困境的原因
    4.1 图书馆学教育适应就业的工具理性
    4.2 学科核心知识与学科人文教育的转变
        4.2.1 接轨西方近现代图书馆学与本土化探索
        4.2.2 深受苏联模式及其目录学教育的影响
        4.2.3 学科归属的调整与信息学情报学的融入
    4.3 文献学课程的特性与课程体系调整失衡
5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发展对策
    5.1 重视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与建构其共识
        5.1.1 重视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
        5.1.2 建构文献学课程是学科古典教育的共识
    5.2 培养目标与方案的再调整并加强引导
        5.2.1 本科培养目标的再调整并加强升学就业引导
        5.2.2 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研究方向并引导实践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4)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2.1 理论问题探寻
    2.2 研究方法创新
    2.3 发展脉络梳理
    2.4 图书馆学史研究
3 图书馆标准规范、政策
    3.1 图书馆政策分析
    3.2《公共图书馆法》
    3.3 地方性图书馆条例研究
    3.4 元数据的应用与规范
    3.5 公共文化服务制度
    3.6 图书馆评估标准
4 信息资源建设
    4.1 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协同发展
    4.2 自建数字资源的发展
    4.3 数字资源评价实践与研究
5 用户服务
    5.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5.2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开拓
    5.3 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6 图书馆管理
    6.1 人力资源管理
    6.2 业务管理
    6.3 图书馆自助服务
7 新技术应用
    7.1 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7.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7.3 移动图书馆
8 阅读问题
    8.1 大学生阅读问题
    8.2 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8.3 阅读推广的理论探讨
    8.4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问题
9 结语

(5)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2.1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
    2.2 积极引导大众阅读
    2.3 提高公共信息获取能力
    2.4 在线学习
    2.5 休闲娱乐
3 国家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3.1 公共信息获取
    3.2 大众阅读
    3.3 国图讲座
    3.4 学术信息获取
    3.5 在线学习
    3.6 休闲娱乐
    3.7 其它
4 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对图书馆学教育的思考
5 结语

(6)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1 大学生读者信息素质参差不齐
    1.2 学科专业的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
    1.3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
2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2.2 人才优势
3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
    3.1 加强读者入馆教育培训
    3.2 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
    3.3 开展专题培训讲座
    3.4 建设网络课堂
    3.5 提高参考咨询服务质量
    3.6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 结语

(7)中医院校现代图书馆利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室开设现代图书馆利用课程的原因
    1.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1.2 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利用教育现状
        1.2.1 新生入馆教育
        1.2.2 图书馆利用讲座
        1.2.3 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课
2 现代图书馆利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
    2.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2.2 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2.2.1 案例教学法
        2.2.2 录像展示法
        2.2.3 PBL教学法
    2.3 实行注重实践的考核方式
3 现代图书馆利用课程需要不断完善

(8)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之对比
    1. 传统图书馆以封闭的形式进行自我建设, 现代图书馆注重社会资源的集约。
    2. 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具有单一性, 现代读书馆管理方式呈现多元性。
    3. 传统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简单, 现代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素质。
二、现代图书馆建设之管见
    1. 公共图书馆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2. 建立一支高素质信息人才队伍。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之管见
    1. 明确现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树立管理创新意识。
    2. 转变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方式, 提高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
    3. 培养新型管理人才, 保证优质的服务。

(9)中医院校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信息素质初级教育
2 课程化信息素质教育
3 个性化信息素质教育
4 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相关问题探讨
    4.1 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应不断更新
    4.2 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可以适当改变
5 结语

(10)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四、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D]. 刘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吕叔湘中学主楼建筑设计研究[D]. 谭明. 南京大学, 2020(04)
  • [3]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D]. 袁祖笑. 郑州大学, 2020(02)
  • [4]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J]. 李易宁.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06)
  • [5]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内涵[J]. 汪静,许玉梅.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08)
  • [6]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 左瑞玲.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12)
  • [7]中医院校现代图书馆利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J]. 杜晓峰,秦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07)
  • [8]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之探究[J]. 戴豫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05)
  • [9]中医院校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研究[J]. 杜晓峰,秦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8)
  • [10]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现代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