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

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

一、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高俊燕[1](2021)在《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任志鑫[2](2021)在《中国教育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葛越[3](2021)在《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个案工作介入 ——以W镇单亲家庭儿童为例》文中指出2020年,9月10日,民政部正式发布《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结婚率比上一年下降8.5%,为927.3万对,离婚率比上一年增长5.4%,为470.1万对。现今社会,从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来看,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超越亲子关系,已开始成为现代家庭关系的轴心。在这样的家庭中,夫妻感情以及个人情感体验更为重要,农民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婚姻观念,在面对来自婚姻的压力和痛苦时,选择更加多样的方式解决,不再一味“忍气吞声”。人们更注重自身体验、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随着离婚率的增加,农村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儿童。农村单亲家庭数量逐渐增多,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应该得到关注和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将个案工作方法引入到W镇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困境问题的治疗中,笔者深入到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生活中,针对单亲家庭结构中儿童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评估案主的真实状况以及需求,与案主及其家庭共同寻找走出困境的可行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单亲家庭对儿童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学业进展、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并在选取的个案中加以佐证。本文以实地观察和无结构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依据,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论文写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最后详细阐述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目前所面对的困境进行了解、归纳。这一部分是本次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困境的重要基础。首先,对W镇的基本情况、家庭户数以及单亲家庭形式和数量进行阐述。其次对农村单亲家庭和城市中的单亲家庭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异和共性。最后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困境进行分析、界定。主要从儿童身体发育、心理发展、亲子关系以及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入手确定单亲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不良影响。单亲家庭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所选取的10组个案中得到证实。第三部分是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进行个案工作介入,这部分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对个案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步是收集案主相关信息;第二步是与案主父亲及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建立服务关系;第三步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案主周围的优势资源,并评估案主的真实需求,明确介入思路;第四步是制定服务计划,开展个案介入服务。最后,在七次个案介入服务完成后进行成效评估,笔者对案主的改变情况以及介入服务后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学业成绩以及亲子关系情况进行评估,并且案主也需要自评,评估后对照设定的目标,确认完成目标后结案。第四部分是帮助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议,以及本次个案介入服务的反思。在个案介入服务基础上针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困境提出对策,就恢复亲子关系,保障儿童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出协助案主与缺位家长恢复亲子关系,重视家庭情感弥补,强化在位家长支撑家庭的能力;就儿童实现健全人格,心理健康发展,提出加强儿童与父母之间交流沟通,强化家长的道德模范作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就提高儿童学业成绩方面,笔者协助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调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尊重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家庭是儿童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最早、最直接与孩子接触的人。孩子与父母之间血缘亲情使儿童对父母怀有高度依恋,父母也因此成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的最直接的力量。离婚是导致单亲家庭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离婚可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兴趣下降;亲子交流出现障碍,儿童心理上的无助感上升;儿童性格敏感,社交范围紧缩等。本文研究从缺乏生活照料、产生心理偏差、惰性学校教育、亲子沟通不良四个方向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有的单亲家庭儿童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将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帮助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成长困境,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有利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以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访谈和服务作为实践基础,总结出协助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生理、心理、亲子关系和学业成绩方面的困难处境的可行性方案,为建立能够普遍推广使用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支持系统提供借鉴方案。

李承澄[4](2021)在《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学生校园暴力、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屡屡发生,据统计我国10%~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情绪问题作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中学生所受到的压力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成员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会由于自身及家庭所受到的压力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而家庭抗逆力作为家庭成员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能够对中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根据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理论,个体可采取正面应对解决问题、缓解情绪、积极寻求更多的支持等方式来应对压力与困境,从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在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八所学校的649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家庭抗逆力、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和情绪水平均处在中等以上;(2)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正向的影响,对其消极情绪有负向的影响;(3)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分别在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有显着正向作用,同时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对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显着正向作用,对中学生消极情绪有显着负向作用。本研究期望通过探究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能够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服务视角,从提高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缓解中学生情绪、给予家庭更多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进而提高中学生家庭的抗逆力,激发中学生更多的正向积极情绪,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赵阳[5](2020)在《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文中认为文化适宜性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主张为文化背景多样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学校中获得学习支持和学业成功。论文采用课堂观察、访谈、收集文本资料等方法对云南省H县的两个乡镇的乡村学校开展调查,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适宜学生的民族和语言差异、生活经验、家庭背景、能力差异以及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运用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进行分析可知,教师主要采用贡献法、民族附加法及转型法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调查表明,将民族内容整合进课程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影响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学校环境、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学生状态以及自身能力。其中,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前提,学校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实现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学生学习状态是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依据。基于此,论文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创设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学校整体环境、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文化适宜性教学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创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

颜鹏[6](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也面临着巨大变化。传统的家庭模式不断衰落,多元的家庭模式日益兴起。爱情自由、婚姻自由成为新时代社会人的追求,离异家庭的存在司空见惯,离异家庭儿童也随之不断增长。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离异家庭儿童在这一时期突然遭遇家庭的破碎、家庭结构的失衡,极容易导致离异家庭儿童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而这一现象随着离婚率的增长逐渐演变成了当前亟须改善和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日趋成熟的助人自助专业,它能够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案主宣泄不良情绪,充分激发案主的潜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案主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获得成长。本文立足于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通过对吉安市J小学离异家庭儿童的调查和筛选,最终选取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儿童小忆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案主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其不利影响;其次,在掌握服务对象的详细资料的基础上,和服务对象共同开展需求分析,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专业而详细的服务计划;再次,通过个案工作方法对服务对象进行介入,并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专业评估,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最后,对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张锋学[7](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韩金男[8](2020)在《陈丹燕少女成长小说研究》文中指出以少女成长作为描写对象的儿童文学,一直受到作家与读者的青睐。尤以新时期以来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风格上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陈丹燕在对少女形象的描写之中,不只是对少女成长的外部显性特征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更能深入少女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生命成长的花季进行低吟浅唱。与此同时,作为有独特生命体验的作家陈丹燕,她的现代性的“儿童本位”观,对她的少女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迥异其他作家的独特艺术风格。从儿童文学发展史来看,陈丹燕的少女成长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兼顾陈丹燕的个人成长经历,运用文艺创作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等理论,对陈丹燕的少女成长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力图通过陈丹燕作品中的少女形象的表征,探讨这些生命状态的独特艺术价值,以及在描写这些少女形象的过程之中,陈丹燕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引言部分,挖掘出陈丹燕的作品极具典型性,以突出对陈丹燕少女成长小说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主要讨论陈丹燕小说中的少女形象,分析了坚韧不拔的失亲少女、孤标傲世的反叛少女、寻求自由的出走少女、阳光自信的独生女等四类具有典型性的少女形象。少女们在陈丹燕细腻入微的文笔描摹下舞动青春,彰显着生命独一无二的价值。第二章对陈丹燕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深入挖掘,紧紧围绕少女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展开,探讨了少女在反抗中的精神成长、在死亡后的精神新生、在情感中自救与爱、在迷宫中自我醒悟,以此呈现少女精神成长复杂心路成长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文本后面潜藏的心理以及精神动因。第三章根据文本世界的丰富和复杂,结合作家的创作经验,在两者之间的互渗关系,作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学想象不断激发她的创作潜能,作家心灵与精神的成长,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得以凝练和升华,形成了作家与作品之间幽微隐秘的互动关系。结语部分阐述陈丹燕少女成长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反思她创作之中的不足,以及她未来创作的可能性。她的文学创造力和对人性的洞察力,都会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作品不断被翻译到海外,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对少女在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书写,是一个永远说不清道不明写不完的生命华章,因为少女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美丽的、残酷的、纯真的……饱含着人生无限可能和希望的所在,少女成长主题文学研究无疑就有了文学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亚敏[9](2020)在《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剧增,绘画艺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形式逐步走向大众化。版画作为传统的绘画拓印形式,在材料选择和制作程序方面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具有其它绘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艺术治疗优越性。因此,研究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从概念内涵而言,版画艺术治疗就是以艺术原理、艺术心理学、心理学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版画制作体验,激发参与者特有的生理、心理潜能,从而对人体机能和心理问题产生积极调节作用的心理治疗形式。本论文以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背景,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版画艺术与艺术治疗主流媒介的融通性、版画艺术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优越性、独特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并探索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实践范式和具体路径。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分析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以及版画艺术治疗作为绘画艺术治疗的重要实践形式,二者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从理论视角分析,绘画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治疗的媒介,就在于艺术学与心理学的联姻,源于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实践中,绘画艺术对于参与者具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视觉接受性和治疗范围空间的广延性等特征。版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与其他绘画艺术作为心理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的融通性、创作特质的融通性,以及艺术亲和力的融通性等方面。第二部分(第四章),以版画艺术的实践形式和特征为依据,分析了版画作为治疗媒介的优势与独特性。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独特性根源于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心理意境,主要表现为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方面。实践中,版画制作的艺术特质彰显出较为独特的艺术治疗功能,版画艺术颜色材料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个体情趣,制版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愉悦个体心境,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有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呈现形式的复数性有助于平复个体心态。从实现机制而言,版画艺术治疗的优势是通过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个体情感、完善个体心理品质来实现的。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分析版画艺术治疗的原则、程序、判据,案例研究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成效,以及推广和普及版画艺术治疗的主要途径。从治疗对象来看,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以及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群体。基于相关心理治疗理论,比较分析心理慰籍、情感依托、情绪宣泄、情感重建等四种版画艺术治疗模式及其操作程序,达成了积极的治疗效果。调查表明,版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治疗媒介,人们对版画艺术治疗寄予较高的心理期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版画艺术治疗与参与者的心理结构、心理教育规律相契合,与学校素质教育、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当前,关键问题是要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深入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社会公共资源,并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版画艺术治疗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刘香颐[10](2019)在《离异家庭青少年心路历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很多传统的思想都已经被取替,在婚姻观念上,人们从较传统的保守思想转向追求自我的新思想。他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的情感交流,因此,人们对婚恋态度的转变部分地影响了婚姻的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离婚率逐年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离婚率增长迅速,而且持续时间较久。所以,离异家庭已经成为现在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离异家庭的青少年也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也正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青少年处于生活中最敏感和最活跃的阶段,这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环境及自身社会实践活动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青少年的智力、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性格、成长和发展性需求,都会呈现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的结合、突变与渐变的统一的诸多特点。所以,在此阶段的青少年心理最脆弱也最容易被影响。国内外研究都表明,父母离异对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及生活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对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研究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离异家庭的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其叙事自己的童年经历和面对父母离异时的情绪和感受,了解其在父母离婚初、离婚中和离婚后期的心理变化,并采用开放式问题了解离异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旨在总结归纳出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路历程及提出社工介入的研究方案。本研究发现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变化过程的4个共同主题:即面对生活的巨变、经历离异的痛苦与孤独、在痛苦中寻找希望、重新诠释离异。4个共同主题还分别有2个次级主题,即强烈的反应、否认与逃避;承受离异的痛苦与孤独,接受父母离异事实,寻找应对方式、对离异的反思;思念父亲或者母亲、找到离异的意义。笔者还要通过研究的结果总结社工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心路历程的建议方案,根据青少年心理变化过程的阶段,提炼出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程的介入方案,以便为以后的社工介入提供借鉴。

二、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3)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个案工作介入 ——以W镇单亲家庭儿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简要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1.单亲家庭儿童
        2.困境
    (五)理论依据
        1.社会学习理论
        2.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六)研究方法
        1.无结构访谈法
        2.参与式观察法
        3.个案工作法
一、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
    (一)W镇单亲家庭儿童情况
        1.W镇基本情况
        2.W镇单亲家庭基本情况
    (二)农村单亲家庭的特殊性
        1.家庭居住地偏僻
        2.家庭生活条件艰苦
        3.家庭经济来源单一
        4.儿童受教育资源匮乏
    (三)W镇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现状
        1.缺乏生活照料
        2.产生心理偏差
        3.惰性学校教育
        4.亲子沟通不良
    (四)W镇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成因分析
        1.家庭层面
        2.社会支持
二、个案工作介入W镇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
    (一)个案背景
        1.案主个人信息
        2.案主家庭背景
    (二)建立专业关系
        1.与案主父亲建立专业关系
        2.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3.签订个案工作服务协议
    (三)预估个案
        1.资源分析
        2.需求评估
        3.介入思路
    (四)开展个案服务
        1.分级制定目标
        2.改善亲子关系
        3.纠正心理偏差
        4.重温家庭幸福
        5.链接社会资源
    (五)评估与结案
        1.成效评估
        2.结案
三、个案工作介入的反思与不足
    (一)解决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1.单亲家庭自助
        2.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二)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的反思与不足
        1.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影响介入效果
        2.社会工作提供服务有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相关研究
        1.中学生的特点和相关研究
        2.积极与消极情绪
        3.中学生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二)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1.家庭抗逆力的概念界定
        2.家庭抗逆力的相关研究
        3.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直接影响
    (三)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2.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3.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
    (四)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1.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
        2.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3.情绪智力对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
    (五)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
        1.家庭支持的概念界定
        2.家庭支持的相关研究
        3.家庭支持对家庭抗逆力与中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
    (六)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1.家庭抗逆力
        2.一般自我效能感
        3.情绪智力
        4.领悟社会支持
        5.积极和消极情绪
        6.控制变量
    (四)数据统计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二)研究变量的相关矩阵
    (三)中学生家庭抗逆力对其情绪的假设检验
        1.中学生家庭抗逆力对积极情绪的直接作用
        2.中学生家庭抗逆力对消极情绪的直接作用
        3.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4.情绪智力对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5.家庭支持对家庭抗逆力和中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五、讨论与建议
    (一)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直接作用分析
    (二)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三)对策与建议
        1.社工搭建家庭互助合作平台,提供多系统服务
        2.多途径引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3.多方合力重视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4.完善中学生家庭支持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民族地区乡村学生需要文化适宜性教学
        二、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文化适宜性教学
        二、乡村教师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研究
        二、国内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
        一、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
        二、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应用到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二章 调研点的背景
    第一节 H县概况
        一、H县历史概况
        二、H县地理概况
        三、H县人口构成概况
    第二节 H县民族文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H县民族文化一览
        二、民族文化对H县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H县及两个调研点的教育状况
        一、H县教育概况
        二、两个调研点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H县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现状
    第一节 H县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内容
        一、适宜学生的民族语言差异
        二、适宜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适宜民族地区学生的家庭背景
        四、适宜学生的能力差异
        五、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
    第二节 H县乡村教师的教学与民族文化整合的方式
        一、贡献途径
        二、附加途径
        三、转换途径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影响因素辨析
        一、调查研究的发现
        二、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教师的文化价值观
        一、教师对学生文化背景的态度
        二、教师对自身文化的意识
        三、教师的社会文化意识
    第三节 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一、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知识
        二、教师开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相关技能
    第四节 民族地区乡村学生的状态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学生的身心状态
        三、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风格
    第五节 学校环境
        一、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校课程设置
        三、学校教学评价
    第六节 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二、民族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一、内容整合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前提
        三、学校良好的整体环境是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实现的重要保障
        四、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学生学习状态是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依据
    第二节 启示
        一、增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势在必行
        二、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文化适宜性教学所需知识与技能培训
        三、营造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学校环境
        四、创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2.理论依据
    (五)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5.研究创新
二、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成因及不利影响
    (一)J小学离异家庭儿童调查情况
    (二)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
        1.低自我认知
        2.亲子关系疏离或紧张
        3.朋辈关系不理想
    (三)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1.个体因素的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3.学校教育的忽视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不利影响
三、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过程
    (一)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必要性
        2.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可行性
    (二)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过程
        1.接案:初次接触并建立信赖关系
        2.需求评估:收集资料与需求评估
        3.服务计划
        4.服务实施过程
        5.服务评估
        6.结案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文献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一、人格概述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三、人格刑法理论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一、道德思维概述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陈丹燕少女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少女成长小说的内涵特征
    (二)陈丹燕小说的研究现状
    (三)陈丹燕少女成长小说的研究意义
一、尘寰中怒放的生命——陈丹燕小说的少女群像
    (一)坚韧不拔的失亲少女
    (二)孤标傲世的反叛少女
    (三)寻求自由的出走少女
    (四)阳光自信的独生女
二、少女不破而不立——陈丹燕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一)反抗中的精神成长
    (二)死亡中的重获新生
    (三)情感里的救赎与爱
    (四)迷宫中的自我醒悟
三、作家自我精神的挖掘与个人生命的隐喻
    (一)经验写作与精神守望
    (二)幻想与现实造就的少女想象
    (三)对少女性意识的隐匿书写
    (四)镜像关系中少女的心灵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绘画艺术治疗
        1.3.2 版画及其内涵
        1.3.3 版画艺术治疗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特征
    2.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2.1.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
        2.1.2 绘画艺术治疗功能的发展
    2.2 绘画艺术治疗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2.2.1 生理科学理论基础
        2.2.2 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
        2.2.3 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取向
    2.3 绘画艺术治疗的心理学特征
        2.3.1 绘画艺术治疗的视觉接受性
        2.3.2 绘画艺术治疗的多元空间性
        2.3.3 绘画艺术治疗的自我实现性
        2.3.4 绘画艺术治疗的适用广泛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比分析: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
    3.1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审美融通
        3.1.1 审美认知的相通性
        3.1.2 审美教育的相容性
        3.1.3 审美愉悦的相融性
    3.2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创作特质融通
        3.2.1 创作过程的意象性
        3.2.2 创作过程的手工性
        3.2.3 创作过程的自由性
    3.3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亲和力融通
        3.3.1 艺术精神的传统性
        3.3.2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3.3.3 艺术创作的游戏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理学视界: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独特性
    4.1 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及其心理意境
        4.1.1 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
        4.1.2 版画艺术“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
        4.1.3 版画艺术“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
        4.1.4 版画艺术“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
    4.2 版画的创作特质及其艺术治疗功能
        4.2.1 颜色材料的丰富性:培养自我之情趣
        4.2.2 制版形式的多样性:愉悦自我之心境
        4.2.3 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激励自我之潜能
        4.2.4 呈现形态的复数性:平复自我之心态
    4.3 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实践优势
        4.3.1 激发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4.3.2 表达参与者的丰富情感
        4.3.3 完善参与者的心理品质
        4.3.4 保持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治疗判据与实践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实施与分析
    5.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框架
        5.1.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
        5.1.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框架和形式
    5.2 版画艺术治疗的适症群体与心理判据
        5.2.1 治疗适用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5.2.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心理症状判据
    5.3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和分析
        5.3.1 实证案例使用的相关评估工具
        5.3.2 儿童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心理慰籍模式——“描绘出你心中的家”
        5.3.3 大学生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绪宣泄模式——“心情的流露”
        5.3.4 成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依托模式——“幸福计划”
        5.3.5 老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重建模式——“老胡”的故事
        5.3.6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的总结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效与推广:版画艺术治疗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6.1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6.1.1 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问卷调查
        6.1.2 版画艺术治疗成效的访谈分析
    6.2 版画艺术治疗实践的改革取向
        6.2.1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结构功能相契合
        6.2.2 版画艺术治疗与素质教育功能相统一
        6.2.3 版画艺术治疗与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
        6.2.4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教育功能相融通
    6.3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与普及的路径选择
        6.3.1 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
        6.3.2 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公共资源
        6.3.3 学校版画艺术教育与版画艺术治疗相结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件
    附件一 调查问卷
    附件二:症状自评量表系列调查问卷(Self-Reporting Inventory)
    附件三:自我接纳问卷(Self-Aeeeptanee Questionnaire,SAQ)
    附件四: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五:心理幸福感测试
    附件六:版画制作步骤图

(10)离异家庭青少年心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综合讨论
第五章 社工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建议方案
    第一节 在“面对生活的巨变阶段”
    第二节 在“经历离异的痛苦与孤独”阶段
    第三节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的阶段
    第四节 在“重新诠释离异”的阶段
第六章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局限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高俊燕.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2]中国教育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D]. 任志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个案工作介入 ——以W镇单亲家庭儿童为例[D]. 葛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家庭抗逆力对中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D]. 李承澄.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D]. 赵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研究[D]. 颜鹏. 井冈山大学, 2020(02)
  • [7]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陈丹燕少女成长小说研究[D]. 韩金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D]. 张亚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离异家庭青少年心路历程研究[D]. 刘香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9(12)

标签:;  ;  

让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灵重获健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