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水库夏季不同水位理化性质

黑龙潭水库夏季不同水位理化性质

一、不同夏季水位时黑龙滩水库的理化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陈冠光[1](2020)在《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地下水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资源,其波动变化(上升或下降)会改变局部土壤环境和微气候,进而对物种的生长、分布和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产生显着影响。国内外有关干旱区地下水和天然植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地下水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植物分布等的影响方面。较少揭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而这对于预测干旱区生态系统如何响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同时,干旱区相关研究在解释地下水-土壤-植被三者关系方面也缺乏理论的支撑。因此,本文以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区——疏勒河下游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保护区的核心区(马圈湾、后坑和火烧井)由北到南选取了五个植被类型变化明显且地下水埋深不同的地点,设置了180个样方(60个乔/灌木和120个草本)。通过野外测量和室内实验等方法在设置的样方中获取了地下水埋深、群落主要特征参数(高度、多度和生物量等)、10个关键的叶片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和土壤总磷等)。进而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影响了土壤中水分、养分和盐离子的分布,且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更大。其中,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总氮(STN),土壤总磷(STP)和总溶解盐含量(TDS)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而土壤p H和土壤容重(SBD)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土壤含水量(SMC)显着降低,而土壤C:N则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土壤中盐离子含量的分布主要呈现表层居多,逐层递减的规律,但也会因地下水埋深以及离子自身运移能力和规律的不同而呈现出中间层分布多而表层和底层分布少的情况。2、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是植物群落主要特征和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及物种组成都趋于简单,且整个研究区内构成了以胡杨―多枝柽柳—芦苇群落为主要类型的主要分布特征,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度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而Pielou指数则相反,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群落生物量、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和草本叶片性状的群落水平加权平均值(CW M)在不同地下水埋深环境中差异显着(p<0.05);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乔/灌木CWM值与草本CWM值的变化不尽相同,其中,两者群落水平的比叶面积(SLA)和最大叶光合作用率(Amax)都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叶片厚度则呈相反的变化。乔/灌木和草本群落水平的叶片磷含量(LPC)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无论是乔/灌木还是草本,SLACWM、LDMCCWM、Amax CWM和HeightCWM等指标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反应都更为敏感。3、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要大于对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影响。其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值具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只有在适宜范围内群落主要特征(盖度、生物量等)值才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土壤总溶解盐含量、土壤含水量(0-40 cm)和土壤总磷含量对草本群落CWM值的影响最大;土壤p H、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乔/灌木群落CWM值的影响最大。4、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以及关键土壤化学性质是物种分布和植被生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多元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优势种冰草、罗布麻、多枝柽柳和芦苇更适合在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地点生长,胀果甘草、胡杨、骆驼刺和黑果枸杞在地下水埋深较深且土壤较为贫瘠的地点分布较多。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分布变化的33.66%可由9个环境因子变量解释,草本物种分布变化的32.15%可由10个环境因子变量解释。通过进一步对环境因子的方差分解,发现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是干旱区物种分布的主要驱动力,可以解释物种分布21.16%的变化,其次是土壤K+(9.94%)和土壤总氮(4.9%),加上三者相互作用,共同解释了物种分布41.7%的变化。最后构建了本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三者间的主要影响关系为:地下水埋深变化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而影响了植被的生长。5、依据优势物种的抗旱性、生态位及植物主要特征参数的变化,综合判定并给出了优势物种的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其中,优势物种抗旱性结果表明,8个优势物种抗旱能力排序为:芦苇<多枝柽柳<冰草<罗布麻<胀果甘草<骆驼刺<胡杨<黑果枸杞;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结果表明,8个优势物种在三个资源维(地下水埋深、土壤总氮和土壤K+)下的生态位宽度平均值大小排序为:冰草<胡杨<芦苇<罗布麻<多枝柽柳<胀果甘草<黑果枸杞<骆驼刺;总体上各物种在三个资源维上的重叠都很大,其中,相较于地下水埋深资源维,各物种在土壤K+和土壤总氮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更大;依据以上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各优势物种的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为:冰草(0.67-2.34 m)、胀果甘草(0.67-5.86 m)、芦苇(0.67-2.34 m)、罗布麻(0.67-4.33 m)、骆驼刺(2.34-5.86 m)、多枝柽柳(0.67-4.33 m)、黑果枸杞(2.02-5.86 m)和胡杨(2.34-3.06 m);总体来看,本研究区内地下水埋深范围在2 m-4 m时,土壤养分和植被的生长状态最好。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手段和方法,深入探讨了典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之间的影响关系,丰富了干旱区生态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生态学、地理学和土壤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干旱区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用水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张淑娟[2](2020)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变化及抗剪强度的响应机理》文中指出三峡水库在发电、防洪、航运和水资源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同时,也改变了长江河道的格局、水文节律和相关地表过程。水库采取旱季高水位、雨季低水位的“蓄清排浑”运行模式,产生水位落差30米的反季节消落带,在水位上升和骤降过程及反复干湿交替作用下,消落带土壤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将发生巨大变化,降低了消落带坡地土体稳定性,往往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认识消落带土壤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机制是研究消落带土壤侵蚀机理、研发固土护岸水土保持技术的前提。开展消落带极端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结构与土力学特性的响应机制,对消落带地貌过程、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生态过程机理与规律的认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可为消落带环境整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带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150 m~175m不同水位高程和180 m高程的土壤样品,采用干筛法、湿筛法和Le Bissonnais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结合干湿交替模拟实验,应用工业微CT技术和同步辐射微CT技术,探测分析了消落带土体和团聚体的三维立体结构,定量评价了土壤孔隙变化特征;应用直剪试验测试了不同干湿交替作用强度下的土壤抗剪强度指标;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了消落带干湿交替情景下土壤抗剪强度指标对土壤结构的响应关系。主要创新性结果如下:(1)三峡水库消落带周期性水位涨落对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影响显着。经过10年的反复水位涨落及干湿交替作用,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0.25 mm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3.59%和31.43%,其中?5mm的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最为显着,最大降幅分别为19.71%和85.20%;<0.25 mm的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增幅分别为289.97%和402.97%。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显着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66.43%和81.35%;团聚体破碎率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显着增加,最大增幅为463.06%。表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和反复干湿交替作用加速了团聚体破碎,显着降低了团聚体的稳定性,淹水时间越长,团聚体越不稳定。(2)三峡水库消落带周期性水位涨落及干湿交替作用对土体与团聚体孔隙特征影响显着。与未淹水高程土体相比,消落带土体总孔隙度降幅为17.88%~33.21%,其中以(29)1000?m的孔隙度降低最为显着,降幅为20.66%~44.96%;瘦长型孔隙度占比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降低,最大降幅为19.60%,规则孔隙度和不规则孔隙度占比随水位高程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164.96%和147.89%。室内模拟干湿交替实验结果表明,土体总孔隙度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而增大,6次干湿交替实验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幅为288.09%,其中以?1000?m的孔隙度增加最为显着,增幅为420.67%;6次干湿交替后瘦长型孔隙度占比增加了10.62%,规则孔隙度和不规则孔隙度占比分别降低了59.62%和17.13%。团聚体总孔隙度随水位高程降低整体呈现降低趋势,最大降幅为56.16%;与未淹水高程团聚体孔隙相比,消落带内团聚体孔隙中(29)100?m通气孔隙度降幅为45.33%,(27)30?m的贮存孔隙和30-100?m的毛管孔隙度增幅分别为57.97%和114.84%;瘦长型孔隙度占比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降低,最大降幅为21.18%,规则孔隙度和不规则孔隙度占比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75.49%和66.43%。表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和反复干湿交替作用改变了土体和团聚体孔隙特征,随着淹水时间和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增大。(3)三峡水库消落带水位周期性涨落及干湿交替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特征影响显着。7个水位高程土壤呈现出剪切硬化特性,黏聚力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最大增幅为141.63%;内摩擦角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整体呈降低的趋势,最大降幅为48.32%。室内模拟干湿交替实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作用下土壤呈现出剪切硬化特性,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显着降低,6次干湿交替后黏聚力降低了46.99%,内摩擦角降低了49.73%。表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和反复干湿交替作用改变了土壤抗剪强度,水位高程越低,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越显着。(4)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了土壤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土壤结构指标的回归模型。在黏聚力模型中,30-100?m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规则孔隙占孔隙度的百分比、瘦长孔隙占孔隙度的百分比、团聚体孔隙度等指标对黏聚力有重要作用,其中,30-100?m的通气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是控制黏聚力的主要结构特征因子。在内摩擦角模型中,总孔隙度、有机碳、MWDFW、MWD湿、FD湿、团聚体孔隙度、?100?m孔隙度等指标对内摩擦角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总孔隙度和有机碳是控制内摩擦角的主要结构特征因子。

张迪[3](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型水库水温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文中提出依托强大的基建能力和西南地区的有力地形优势,我国建造了一批世界级的高坝大库,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性的绿色动力。这些高坝大库在充分利用水能优势实现发电效益、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高坝大库低温水下泄对鱼类生存繁殖等产生的不利生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分层取水作为减缓低温水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而采取的重要工程措施,其运行效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分层取水设施的运行效果与水文、气象和调度方式等条件密切相关,现实条件下,来水情况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中,根据来水情况,及时快速预报水体温度,并实施分层取水,是工程运行关注的技术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科学问题。传统基于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在水库水温结构分析,特定工况下水温的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水库实际运行调度中,数值模拟模型构建专业性强、参数率定复杂、计算耗时巨大,难以满足运行来水条件复杂情况下水库调度的快速决策需求。我国已建大型水电站的分层取水设施大多处于试运行和调试阶段,能够实际监测到的数据量有限,故其运行效果的评价方法尚未成体系。近年来信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为解决多因素影响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法与途径。本研究以近年来信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结合传统基于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和新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的各自优势,探索了水库下泄水温快速预报技术,开展了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评估及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Python3.5语言自主编制了基于AI算法的水温快速预测模型计算程序,程序核心模块包括: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in,SVR)、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门限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5个子模块,具有参数设定、模型训练及存储、模型调用及预测等功能。(2)为满足AI模型训练对数据量和场景的需求,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综合考虑流量、气象、入流水温和叠梁门调度方案等因素,设计了 108种锦屏一级水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工况场景,并利用经过锦屏实测数据校验的EFDC模型,模拟了各类工况组合下的水库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情况。整理形成了包含近2万条一一对应的流量、气象、入流水温、叠梁门运行数据、水库水温分布数据和下泄水温数据的数据集。(3)水库下泄水温是受水库特性、运行方式、入流条件、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输入因子优选、参数优化搭建了适合用于锦屏一级水库下泄水温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以水库的主支库入流量、主支库入流水温、出库流量、叠梁门运行层数、取水口深度、气温、太阳辐照度、相对湿度、风速等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以水库下泄水温作为模型输出,搭建的AI模型能够实现对下泄水温的预测。(4)通过模型性能比选,多角度对比分析了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新型深度学习算法的性能优劣,结果显示,RNN、LSTM、GRU3种新型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精度和不确定性明显好于SVR和BP神经网络2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具备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同时,AI模型可以通过建立关键影响因子历史数据与当前时段下泄水温之间的响应关系,实现对锦屏一级水电站简单运行工况下(不启用叠梁门),15天内下泄水温的较高精度预测,复杂运行工况下(启用叠梁门),7天内下泄水温的较高精度预测,可为分层取水方案的制定和叠梁门的起落预留操作时间。(5)相比于传统的EFDC等数学模型,训练完成后的AI模型操作使用方便,仅需输入当前时刻的各项输入因子数据,即可完成对下泄水温的预测,同时模型的预测速度可达秒级响应,能够满足水库调度的快速决策需求。(6)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评估体系,基于评估体系和AI水温快速预测模型,提出了“方案设计-下泄水温预测-效果评估-优化比选”的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流程。同时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丰、平、枯3种典型年的水位条件,根据此方案设计流程,分时段提出了分层取水设施的优化运行方案建议。总体而言,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多层叠梁门运行方案下的生态效益一般较高,可作为优先备选方案,但当多种叠梁门运行方案的生态效益相近时,出于发电效益的考量,可优先选择叠梁门运行层数较少的方案,以降低发电损失量。

姜欣[4](2019)在《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悬浮物在自然水体环境中无处不在,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水库成为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水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流域内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随径流进入水库的同时,悬浮物颗粒与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也对水库的水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碧流河水库开展分层水质及悬浮物调查与分析研究,构建分层水库悬浮物采样与多尺度分析方法体系,探讨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水库建成后,水动力条件改变,水环境复杂变化大,且水库中悬浮物存在含量少、结构松散和密度低等特点,深层悬浮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发和设计了一系列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通过多级过滤和辅助搅拌的方式富集样品,提高了过滤效率;采用多种传感器实时获得水深、浊度等条件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位监控平台进行设备动作命令操作。与原有设备相比,具备采样水深准、采样效率高、过滤通量大、滤膜不易堵塞和操作轻便快捷等优点。(2)受限于常规分析手段的精度和分辨率,目前研究对水库环境中的絮凝悬浮物的赋存状态和微观特征所知甚少。本文构建了基于原位摄像-光学显微-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的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库中絮凝悬浮物的中细微尺度的环境特性。采用水下摄像实现了絮凝悬浮物的原位观测,比常规重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时效性更高,解决了浊度传感器对絮状悬浮物不敏感的缺陷,发现水库在水深超过15 m的水域底层普遍存在大量絮凝悬浮物。基于光学显微以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在微观尺度上观测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的结构,观测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是由胞外聚合物将各种微小的悬浮颗粒包裹成的多孔絮凝体,孔隙度在34%~49%之间。(3)水库中许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必须有微生物的参与,悬浮颗粒吸附着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自由生活(FL)细菌群落和颗粒吸附(PA)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组成和生态功能对水质的影响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两种孔径滤膜提取的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PCoA、NMDS和LEfSe等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PA细菌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着高于FL细菌,种类组成存在显着差异。FAPROTAX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FL细菌和PA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差异相比,生态功能的差异更能反映其对水质的影响差异。(4)以往的研究认识到水库水温分层使底部形成厌氧环境,引起沉积物中的铁和锰释放到水体中,但并没有考虑悬浮物行为在铁和锰的迁移转化过程中作用。本文在优化改进悬浮物中磷、铁和锰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分析深水型水库中悬浮物以及颗粒态磷、铁和锰在不同水温分层时期的动态特性,着重研究了碧流河水库中铁和锰在水-悬浮物-沉积物之间的迁移规律,揭示了不同时期悬浮物行为的变化对水库中铁和锰迁移规律的影响。同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建立水源水库多维监测与预警的初步框架。考虑悬浮物对碧流河水库水质的影响,提出分层供水、深层曝气、多源供水、生态削减以及流域管理等适用于碧流河水库的管理对策。

刘佳[5](2019)在《珠江流域水资源风险传递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对水资源进行风险管理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应对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洪灾和旱涝急转灾害发生频率增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珠江流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下垫面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更容易遭受洪灾和旱涝急转灾害。因此,通过研究珠江流域水资源风险传递规律,可以为珠江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技术与应用提供识别风险及其传递规律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0-2016年珠江流域的气象和人文数据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基于灾害形成机制和灾害四因子学说构建了洪灾、旱涝急转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运用马尔科夫链建立流域内洪灾风险传递模型,识别洪灾风险传递路径和规律;采用通径分析法建立流域内旱涝急转风险传递模型,识别旱涝急转风险传递路径和风险传递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珠江流域洪灾风险主要风险源为暴雨和台风,珠江三角洲洪灾风险较高,红柳江洪灾风险较低;(2)所构建马尔科夫风险传递模型中,基于时间的风险转移概率矩阵可预测流域水资源区洪灾风险状态,基于空间的马尔科夫风险转移概率矩阵可解析风险传递路径和传递方式;流域之间风险传递有衰减型传递(高风险到低风险)和增强型传递(低风险到高风险)两种类型;(3)流域内旱涝急转风险传递不存在跨流域的情形,当流域内旱涝急转风险较大的地区为东部的珠江三角洲时,旱涝急转风险是由上游向下游正向传递,而当流域内早涝急转风险较大的地区为西部的红柳江区域时,旱涝急转风险是由下游向上游逆向传递。总而言之,本研究定量评价了珠江流域洪灾、旱涝急转风险,探讨了风险在流域内部的传递路径和传递规律,为珠江流域水资源洪灾、旱涝急转灾害风险识别、风险传递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向蓉[6](2018)在《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汝溪河甲藻水华的发生过程》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发挥着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功能。但随着水库周期性蓄水与泄水,使得水体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一系列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近年来,三峡库区多条支流观测到甲藻水华的发生,且水华发生区域由坝址附近向距离大坝更远的上游支流扩展。通常认为,处于不利条件时,甲藻下沉到底部形成孢囊,以渡过短期或长期的不良生存环境;当条件再次适合时,孢囊则就会迅速萌发,进入水体,进而甲藻密度急剧增加,形成水华。因此,为遏制日益严重的甲藻水华态势,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弄清甲藻水华的发生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而关于三峡库区的甲藻水华,虽然不同层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关于库区甲藻水华发生过程的研究则鲜有报道。为了揭示三峡库区甲藻水华的形成与消亡机制,弄清水体中甲藻和底泥中孢囊的年际动态变化以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尤为关键。汝溪河位于库区的腹心地带,是三峡库区重要的一级支流之一,且至2013年起,汝溪河支流每年3至5月都会发生严重的甲藻水华。本研究以汝溪河支流涂井场以及坪山大桥作为研究水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定量一周年的水体和底泥中的甲藻数量;并就甲藻数量和环境因子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及冗余分析,探究汝溪河甲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汝溪河甲藻水华的生态发生过程,为库区甲藻水华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形态鉴定,发现汝溪河水体中甲藻种类为倪氏拟多甲藻。用18S和28S rDNA序列对汝溪河甲藻系统发育进行研究,发现汝溪河甲藻与拟多甲藻属的多个物种有很高的相似性,相似度在95%以上,其中与香溪河倪氏拟多甲藻达到99.7%的相似度,而与东湖倪氏拟多甲藻竟有100%的相似度,因此,从形态和分子系统上鉴定汝溪河水华甲藻种为倪氏拟多甲藻。(2)通过特异性引物设计,筛选出适用于汝溪河甲藻荧光定量的引物uPr1以及uPf1。对汝溪河水体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后得到,上层水体中,甲藻在夏季数量最少,秋季开始增长,直至在春季达到峰值。全年中变化较大且对甲藻拷贝数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水温、光照、溶解氧、水体中的营养盐。因此上层水体甲藻变化过程为:春季温度适宜,光照温和加上水体中高TN、TP等因素使得水体甲藻大量爆发;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照的增强,水体中溶解氧的降低以及TN含量减少等因素,夏季甲藻拷贝数显着下降;秋冬季节水温降低,光照减少,而水体中TN含量和溶解氧增加,导致甲藻数量上升。(3)下层水体,甲藻季节间变化与上层水体保持相同趋势,但上层水体的中甲藻数量显着多于下层水体。在下层水体中,影响甲藻数量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水温,TN以及TP。春季温度适宜,水体TP含量较高,加上上层水体中甲藻垂直迁移,水体中甲藻数量在四季中占优势;夏秋季库区泄水,水位下降,水体温度相对较高,水体中TN、TP含量相对偏低,加上上层水体中甲藻基数小,所以夏秋季节下层水体甲藻数量减少到最低值;而对于冬季,上层水体中甲藻数量因环境较为适宜而数量大增,水体温度逐渐靠近水华易发温度,且水体中TN、TP较夏秋季节增加,因此水体中甲藻数量大幅增加。(4)底泥中,春季甲藻拷贝数最多,冬季次之,而夏季拷贝数最少。通过对汝溪河底泥理化参数进行分析以后发现,底泥的温度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春季底泥的温度则基本维持在20℃。春季底泥中的TN含量最高,而其他三个季节TN含量无显着差异。春季底泥中TC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季节,其次为冬季,TP的含量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因此,底泥中甲藻的数量与泥温以及营养盐有着紧密的联系。(5)通过对汝溪河水体与底泥中甲藻的拷贝数比较分析发现,春季上层水体与底泥中甲藻拷贝数相差不大,但都高于下层水体;夏季上、下水层以及底泥中甲藻的拷贝数均是四季中最低,但下层水体甲藻拷贝数>上层水体>底泥;秋季三者之间相差不大,但上层最多;而在冬季,上层水体中甲藻的拷贝数显着多于下层水体与底泥。总的来说,上层水体、下层水体以及底泥中甲藻数量在一年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且每个季节上层水体与底泥中甲藻的数量基本呈正相关,而下层水体数量一般在三者中最少。

郑盛春[7](2017)在《青狮潭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狮潭水库是桂北喀斯特地貌地区典型的山溪性大型水库,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湖泊生态系统。库区复杂的水生态环境为鱼类繁衍生息提供必要的栖息地。为了解青狮潭水库鱼类物种组成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鱼类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调查。在该水库库区设置6个采样点,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按季度采样调查,同时测定现场水温、溶解氧、pH、浊度和电导率等水质指标,并记录现场生境情况。从水产、环保部门、气象网、水利信息网等获取鱼类、水质、气象、水文等数据。通过现场及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查清水库鱼类组成现状,阐明鱼类物种与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识别影响鱼类资源与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水库水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集鱼类样本3750尾,经鉴定有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2科27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和总个体数的53.13%和61.92%。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cucisculus)和鲤(Cyprinus carpio)。食性组成以肉食性鱼类物种数(17种)最多,生物量以杂食性鱼类最大(57.06%);植食性鱼类的物种数(3种)和生物量最小。鱼类群落垂直分布,以鲫、鲤鱼等中下层鱼类物种最多,物种数和生物量分别占59.38%、61.34%;中上层鱼类次之,生物量约占20.11%;底栖鱼类最少。(2)鱼类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丰富度指数(Dma)值为2.583.52,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e’)为1.621.92,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e’)为0.530.63,其中夏季多样性最高、冬季相对较低。水平空间上,鱼类多样性呈现从河流入库口、近岛水区向湖心降低趋势。聚类及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差异不明显(P>0.05),季节间相似度高(>60%),局部空间存在一定差异性。(3)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狮潭水库鱼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入库流量、水位、水温和浊度(n=499,P<0.05),共解释与物种关系77.84%。其中多数鱼类与入库流量、水温成正相关,与水位成负相关,在一定的浊度范围内群聚。各因子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4)与历史数据相比,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鱼类资源量下降明显,渔获物鱼类小型化明显,外来引进种(尼罗罗非鱼、银鱼)成为库区常见鱼类。当前影响鱼类群落变化主要因子有渔业捕捞、水环境整治、库岸生境破坏、局部水体污染、鱼类放生。

范吉辉[8](2014)在《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红水河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横贯广西,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后红水河的水生生物现状,本研究于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8月6日调查分析红水河7个梯级电站相应水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天生桥一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乐滩、桥巩)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主要成果详见下述:一、浮游植物种群结构1.红水河7个电站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64种,隶属7门81属。其中,甲藻门4种,隐藻门5种,黄藻门6种,裸藻门7种,蓝藻门41种,绿藻门48种,硅藻门53种。浮游植物种群丰度具有空间差异,各水库浮游植物种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乐滩(93)>桥巩(87)>大化(84)>平班(78)=龙滩(78)>岩滩(72)>天生桥(57),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即下游种类较丰富,上游较稀缺;各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中均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2.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平均密度10.57×104 ind./L,其中硅藻门最大为4.02×104ind./L,占总平均密度的38.07%;蓝藻门次之,为2.98×104ind./L,占28.19%;绿藻门2.64×104ind./L,占24.96%;甲藻门、裸藻门、黄藻门、隐藻门分别占5.14%、1.70%、1.15%、0.80%。各水库浮游植物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平班(14.33×104 ind./L)>桥巩(13.61×104 ind./L)>乐滩(12.27×104ind./L)>岩滩(10.25×104ind./L)>大化(10.03×104ind./L)>龙滩(8.38×104ind./L)>天生桥(5.13×104ind./L),呈下游区(12.94×104 ind./L)>上游区(9.73×104ind./L)>中游区(9.55×104ind./L)趋势。3.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2332.54×HT4 mg/L,其中硅藻门最大为1486.18×10-4 mg/L,占总平均生物量的63.72%;绿藻门次之,为324.85×10-4mg/L,占13.93%;甲藻门、裸藻门、蓝藻门、黄藻门、隐藻门相对较小,分别占9.46%、7.24%、4.84%、0.47%、0.35%。各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乐滩(3215.74×10-4 mg/L)>桥巩(3203.31×10-4 mg/L)>大化(2381.77×10-4 mg/L)>岩滩(2273.13×10-4 mg/L)>平班(2081.29×10-4mg/L)>龙滩(1834.21×10-4mg/L)>天生桥(1338.34×10-4 mg/L),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4.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巴豆叶脆杆藻、钝脆杆藻、羽纹脆杆藻;绿藻门的单角盘星藻、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水绵;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美丽颤藻;甲藻门的角甲藻。各水库优势种类有所不同,其中天生桥水库主要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平班水库为角甲藻,其他5个水库主要优势种均为硅藻门的巴豆叶脆杆藻、颗粒直链藻和钝脆杆藻。5.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21、4.47、0.49,基于3类指数的水质评价表明,红水河目前水质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总体上,上游区水质优于中下游区,中游区最差。二、浮游动物种群结构1.红水河7个电站水库共检出浮游动物89种,隶属4类46属。原生动物23种、轮虫36种、枝角类22种、桡足类8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5.84%、40.45%、24.72%、8.99%。各水库浮游动物种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桥巩(60)>岩滩(47)>平班(45)>大化(43)>乐滩(41)>龙滩(37)>天生桥(29),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各水库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中均以枝角类、轮虫为主。2.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平均密度376 ind./L,其中枝角类最大为140 ind./L,占总平均密度的37.31%;其次是轮虫类,为103 ind./L,占27.48%;桡足类80 ind./L,占21.25%;原生动物53 ind./L,占13.97%。各水库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平班(680 ind./L)>桥巩(422 ind./L)>岩滩(364 ind./L)>大化(336 ind./L)>龙滩(284 ind./L)>乐滩(282 ind./L)>天生桥(267 ind./L);平均密度上游区(473.5 ind./L)大于下游区(362 ind./L)大于中游区(328ind./L)。3.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2.939 mg/L,枝角类最大为1.538 mg/L,占总平均生物量的52.34%;桡足类次之,为1.104mg/L,占37.57%;轮虫0.276 mg/L,占9.39%;原生动物最小,为0.020 mg/L,仅占0.70%。各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平班(5.320 mg/L)>岩滩(3.629 mg/L)>龙滩(2.729 mg/L)>大化(2.612 mg/L)>天生桥(2.279 mg/L)>桥巩(2.097 mg/L)>乐滩(1.908 mg/L),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4.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有原生动物中的冠冕砂壳虫、普通表壳虫;轮虫类的角突臂尾轮虫、浦达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螺形龟甲轮虫、二突异尾轮虫;枝角类的长额象鼻溞、老年低额溞、寡刺秀体溞、近亲裸腹溞;桡足类的广布中剑水蚤、英勇剑水蚤。各水库主要优势种均为轮虫和枝角类的种类。5.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79、5.16、0.49,基于H’的水质评价为中度污染;基于d、J的水质评价为轻度污染。整体来看,上游区水质优于中下游区。

官涤[9](2012)在《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的多元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许多湖泊频繁暴发水华,其面积、强度均在大幅度增长。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内最大的湖泊。根据当地管理部门的监测结果,巢湖富营养化水面已占全湖的70%,其中临近合肥的西半湖长期处于重富营养或极富营养状态,本世纪已出现了10余次较为严重的蓝藻水华,城乡饮水安全存在较大隐患,迫切需要从根源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趋势。针对水华暴发的多元因子和趋势预测进行研究,有助于建立起识别水华驱动因子和模拟藻类生物量动态变化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提升对藻类暴发的应对能力。因此,本论文着眼水质、气象、水文等多元环境因素对水华暴发的多元耦合驱动作用,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多元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量化藻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识别驱动水华的显着因子,构建有效的水华暴发预测模型,分析水华藻类浓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关水华防治措施。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使用与水华暴发相关的环境因子建立对水华暴发起到潜在的支配作用的因子模型,利用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去解释较多个环境因子中存在的复杂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的显着驱动因子为气温、水体营养物浓度和光照、水位等。夏季水华暴发多为受到气温变化驱动的结果,而春季藻类的大量增殖主要受到水体营养条件和风速、光照、水位等气象水文条件变化的影响。建立带有多个环境因子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的多元时间序列模型ARIMAX,对叶绿素a浓度动态变化进行拟合及预测。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好,可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定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情况,而且对不同区域水华发生的趋势预测也有良好的适用性。通过模型,对藻类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显示,水华暴发是多元环境因子的共同驱动结果,即春季期间水体需要保持较高的CODMn、BOD、TP等营养水平和适合水华藻类增殖的pH、水位条件,在春夏过渡期间伴随日照时间延长需要水体含氮量持续升高,在此基础上,夏季的高温天气将使该湖区出现水华暴发现象。量化水质、气象、水文等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联度,筛选显着水华驱动因子,分析多因素耦合作用对水华驱动因子识别的影响。为了在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对环境因子进行有效筛选,建立分组偏相关分析方法,以此较全面地识别水华驱动因子。以环境影响因子为自变量、叶绿素a浓度为因变量,建立预测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该模型可操作性较强,适于对水华暴发的趋势作出定性预测。同时,模型筛选出的显着水华驱动因子为水位、TN、CODMn和气温等,与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结果一致,互为佐证。对巢湖西半湖的水华分布特征作出分析。巢湖西半湖的水华藻类种群结构为鱼腥藻和微囊藻,叶绿素a浓度呈现夏高冬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夏季峰值明显逐年下降而冬季数值差异较小。水华高发期为79月,主要聚集在塘西、派河入湖区和西半湖湖心,并且藻类聚集区逐渐由北向南移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巢湖水华控制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作为其他区域展开水华研究的理论和参考。

江启明[10](2011)在《珠江三角洲典型中小型水库蓝藻与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污染不断加剧,广东省水库的富营养化趋势明显,蓝藻水华时有发生,已经威胁到广东省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中小型水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直接和后备水源地,水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关系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对于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重点湖泊,对水库蓝藻水华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中小型水库的蓝藻污染状况缺乏了解。针对这种现状,本课题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10座典型中小型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进行采样,对10座水库的营养水平和蓝藻污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梅州水库、芙蓉嶂水库和梅溪水库为贫-中营养型水库;三坑水库、百花林水库、和龙水库、大镜山水库、凤凰山水库和南屏水库为中-富营养型水库;洪秀全水库为富营养型水库。在本次调查中,共检测到蓝藻21属,31种,其中常见属为: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微囊藻属(Microcystis)、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拟柱孢藻属(Cylindrospermopsis)、色球藻属(Chroococcus)、泽丝藻属(Limnothrix)、鱼腥藻属(Anabaena)、平裂藻属(Merismopedia)、颤藻属(Oscillatoria)。洪秀全水库蓝藻种类最多,共检测到22种,除梅州水库、芙蓉嶂水库和梅溪水库外,其它7座水库均以蓝藻特别是丝状蓝藻为主。大镜山水库和凤凰山水库以拟柱孢藻和泽丝藻为主;南屏水库和和龙水库以泽丝藻为主;洪秀全水库以鱼腥藻和颤藻为主,三坑水库和百花林水库以拟柱孢藻为主。10座水库的蓝藻生物量在0-40.9 mg/L之间,蓝藻生物量呈现明显季节变化,有9座水库的蓝藻生长主要受磷的限制。对于天然集水型水库,蓝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主要与降雨量相关;对于调水水库(除了洪秀全水库),影响蓝藻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力滞留时间。10座水库的微囊藻毒素浓度在0-1.42μg/L之间,以三坑水库枯水期最高。其中芙蓉嶂水库、梅州水库、和龙水库和梅溪水库全年的微囊藻毒素低于检出限,而三坑水库和洪秀全水库全年均检测到毒素。影响水库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微囊藻和鱼腥藻的生物量以及水库库容。总体而言,洪秀全水库、三坑水库、百花林水库、凤凰山水库、大镜山水库受蓝藻污染比较严重,蓝藻水华发生风险水平高;南屏水库、和龙水库蓝藻水华发生风险水平中等;梅溪水库,梅州水库和芙蓉嶂水库几乎没有受到蓝藻的污染。

二、不同夏季水位时黑龙滩水库的理化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夏季水位时黑龙滩水库的理化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1)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3.1 土壤盐渍化的类型
    3.2 土壤理化性质水平变化规律
    3.3 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埋深对群落特征和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4.1 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与物种组成
    4.2 地下水埋深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3 地下水埋深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理化性质对群落特征和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5.1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5.2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之间影响关系分析
    6.1 物种分布以及群落功能性状在不同地下水埋深生境中的变化
    6.2 影响植被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及解释
    6.3 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之间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植被抗旱性评价与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分析
    7.1 群落中优势物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适应
    7.2 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抗旱性评价
    7.3 群落中优势物种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的判定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变化及抗剪强度的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预期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土壤结构研究进展
        2.1.1 土壤团聚体研究
        2.1.2 土壤孔隙研究
        2.1.3 CT无损探测技术
    2.2 土壤抗剪强度研究
        2.2.1 土壤抗剪强度研究方法
        2.2.2 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2.2.3 干湿交替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2.3 消落带研究
        2.3.1 国外消落带的研究进展
        2.3.2 三峡水库消落带研究进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三峡水库消落带概况
    3.2 典型消落带—忠县库段消落带概况
    3.3 采样点概况
    3.4 样品采集及处理
第4章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4.1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1.1 干筛法与湿筛法
        4.1.2 Le Bissonnais法
        4.1.3 团聚体稳定性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于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4.2.2 基于LB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4.3 讨论
        4.3.1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
        4.3.2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显微CT技术分析消落带土壤孔隙特征
    5.1 土壤孔隙分析方法
        5.1.1 土体孔隙特征分析方法
        5.1.2 团聚体孔隙特征分析方法
    5.2 干湿交替模拟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水位高程原状土体孔隙特征
        5.3.2 干湿交替作用下原状土体孔隙特征
        5.3.3 不同水位高程团聚体孔隙特征
    5.4 讨论
        5.4.1 土体孔隙特征变化
        5.4.2 团聚体孔隙特征变化
    5.5 小结
第6章 消落带土壤抗剪强度
    6.1 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水位高程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6.2.2 干湿交替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消落带土壤抗剪强度对土壤结构变化的响应
    7.1 分析方法(PLSR)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建立模型
        7.2.2 模型验证
        7.2.3 土壤抗剪强度主控因子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型水库水温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水温生态影响研究
        1.2.2 水温影响减缓措施研究
        1.2.3 分层取水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
        1.2.4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研究
        1.2.5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AI算法的水库水温预测模型框架构建
    2.1 AI水温预测概念模型
    2.2 AI算法原理
        2.2.1 SVR算法介绍
        2.2.2 BP神经网络算法介绍
        2.2.3 RNN及其衍生算法介绍
    2.3 基于Python语言的AI水温预测程序
        2.3.1 数据前处理模块
        2.3.2 AI水温预测模块
        2.3.3 数据后处理模块
        2.3.4 其他功能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I模型训练数据集构建
    3.1 AI模型训练数据集形成的总体思路
    3.2 EFDC模型简介
        3.2.1 EFDC模型概述
        3.2.2 EFDC主控方程
    3.3 锦屏一级水电站概况
        3.3.1 水电站基本信息
        3.3.2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规程
    3.4 模型构建
        3.4.1 数据资料
        3.4.2 参数敏感性分析及设定方案
    3.5 模型验证
        3.5.1 实测水温与模拟水温对比
        3.5.2 水温时空分布规律
    3.6 AI模型的水温数据集形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I算法的水库水温预测模型研究
    4.1 基于AI算法的水库下泄水温模型构建
        4.1.1 模型数据基础
        4.1.2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选取
        4.1.3 输入因子的二次筛选
        4.1.4 SVR模型参数优选
        4.1.5 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参数优选
    4.2 AI算法在不同叠梁门调度方式下的适用性研究
        4.2.1 预测结果分析
        4.2.2 实测值预测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库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评价体系
    5.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搭建
        5.1.1 评价指标遴选
        5.1.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5.2 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分标准
        5.2.1 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5.2.2 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5.3 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3.2 评价指标赋权
    5.4 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优化方案研究
    6.1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流程
    6.2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设计
    6.3 不同运行方案分层取水效果评价
        6.3.1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对下泄水温提高度
        6.3.2 下泄水温与历史同期水温接近度
        6.3.3 长丝裂腹鱼对下泄水温适宜度
        6.3.4 短须裂腹鱼对下泄水温适宜度
        6.3.5 细鳞裂腹鱼对下泄水温的适宜度
        6.3.6 鲈鲤对下泄水温适宜度
        6.3.7 综合评价
    6.4 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效果与发电效益权衡
    6.5 分层设施运行优化方案推荐
        6.5.1 丰水年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建议
        6.5.2 平水年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建议
        6.5.3 枯水年分层取水设施运行方案优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相关的概念
        1.2.2 悬浮物的采样与测定方法
        1.2.3 悬浮物的环境特性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4 悬浮物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悬浮物样本采集及环境特性分析
    2.1 水库悬浮物基本特征
    2.2 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研发与应用
        2.2.1 基于粒径分级分仓存储的悬浮物原位浓缩装置
        2.2.2 基于搅拌过滤的悬浮物原位富集装置
        2.2.3 基于LabVIEW上位机的悬浮物采集自动控制方法
    2.3 悬浮物环境特性分析方法
        2.3.1 絮凝悬浮物图像分析方法
        2.3.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分析方法
        2.3.3 悬浮物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调查方案
        3.1.1 碧流河水库概况
        3.1.2 水动力环境特点
        3.1.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 悬浮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3.2.1 总悬浮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2.2 相关性分析
        3.2.3 悬浮物中磷铁锰含量
    3.3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3.1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
        3.3.2 絮凝悬浮物的定量分析
        3.3.3 絮凝悬浮物的成因与来源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尺度环境特性分析
    4.1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结构与类型
        4.1.1 微观结构与组成
        4.1.2 絮凝悬浮物类型
        4.1.3 孔隙结构分析
    4.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4.2.1 测序结果质量分析
        4.2.2 FL和PA细菌群落OTU比较
        4.2.3 FL和PA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3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与功能比较
        4.3.1 FL和PA细菌群落间系统发育组成差异
        4.3.2 FL和PA细菌群落间LEfSe分析
        4.3.3 FL和PA细菌群落间生态功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水温分层与悬浮物行为对铁锰迁移的影响
    5.1 水库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与水质影响
        5.1.1 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
        5.1.2 水温分层的稳定性
        5.1.3 底层溶解氧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1.4 底层水体污染物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2 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变化特征
        5.2.1 悬浮物中铁和锰的富集效应
        5.2.2 深水区悬浮物与表层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含量
        5.2.3 铁和锰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
        5.2.4 铁和锰浓度与其他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3 考虑悬浮物作用的铁锰迁移对水质的影响
        5.3.1 分层期
        5.3.2 混合期
        5.3.3 冰封期
    5.4 本章小结
6 水源水库悬浮物的监测及管理建议
    6.1 考虑悬浮物的水源水库监测与预警
        6.1.1 水库长期运行的累积效应
        6.1.2 悬浮物的监测体系
    6.2 悬浮物影响下的碧流河水库管理建议
        6.2.1 依据分层规律供水
        6.2.2 采用深层曝气技术
        6.2.3 优化供水联合调度
        6.2.4 削减库滨区污染物
        6.2.5 控制入库污染源管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珠江流域水资源风险传递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5 技术难点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洪灾风险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旱涝急转风险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风险传递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第3章 珠江流域洪灾风险及其传递规律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洪灾风险评价模型
        3.2.2 层次分析法(AHP法)
        3.2.3 最优分割法
        3.2.4 马尔科夫链
    3.3 研究区域概况
        3.3.1 自然地理概况
        3.3.2 社会经济概况
        3.3.3 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3.4 数据收集及处理
        3.4.1 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2 数据标准化
        3.4.3 确定指标权重
        3.4.4 洪灾风险评价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1 洪灾风险评价
        3.5.2 洪灾风险区划分析
        3.5.3 洪灾风险传递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江流域旱涝急转风险及其传递规律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旱涝急转事件识别
        4.2.2 旱涝急转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3 旱涝急转风险评价
        4.2.4 旱涝急转风险传递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旱涝急转风险评价
        4.3.2 旱涝急转风险传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6)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汝溪河甲藻水华的发生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三峡工程与甲藻水华
        1.1.1 三峡工程
        1.1.2 三峡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1.1.3 三峡库区甲藻水华
        1.1.4 甲藻水华形成机制
    1.2 PCR检测方法
        1.2.1 PCR技术
        1.2.2 荧光定量PCR
    1.3 甲藻系统发育
        1.3.1 系统发育
        1.3.2 分子标记的选择
        1.3.3 淡水甲藻系统发育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汝溪河甲藻的物种鉴定及系统学研究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点设置
        2.2.2 样品采集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汝溪河甲藻形态学特征
        2.3.2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
        2.3.3 基于28SrDNA序列的甲藻系统发育树
    2.4 讨论与分析
第3章 汝溪河水体中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浮游藻类采集
        3.2.2 水体理化指标的测定
        3.2.3 滤膜DNA的提取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3.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针对汝溪河水华甲藻的特应性引物设计与特异性引物验证
        3.3.2 汝溪河涂井乡甲藻的年际变化
        3.3.3 汝溪河坪山大桥甲藻的年际变化
        3.3.4 汝溪河水体理化参数年际变化
    3.4 讨论与分析
第4章 汝溪河底泥中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底泥采集
        4.2.2 底泥DNA提取
        4.2.3 DNA纯度检测
        4.2.4 荧光定量PCR
        4.2.5 底泥营养盐的测定
        4.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汝溪河底泥中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4.3.2 汝溪河底泥中理化参数的年际动态变化
    4.4 讨论与分析
第5章 汝溪河甲藻水华形成过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水体与底泥中甲藻定量
        5.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汝溪河水体与底泥中甲藻拷贝数的比较分析
        5.3.2 汝溪河甲藻拷贝数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5.3.3 甲藻拷贝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以及RDA分析
    5.4 讨论与分析
        5.4.1 上层水体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5.4.2 下层水体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5.4.3 底泥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5.4.4 汝溪河甲藻水华形成过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前言
    6.2 汝溪河甲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6.3 汝溪河水体中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6.4 汝溪河底泥中甲藻年际动态变化
    6.5 汝溪河甲藻水华形成过程
    6.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学术情况

(7)青狮潭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库及其生态功能
    1.3 鱼类物种调查及鉴定
        1.3.1 鱼类物种调查方法
        1.3.2 鱼类物种鉴定
    1.4 鱼类与环境的关系
        1.4.1 生物因子
        1.4.2 非生物因子
    1.5 青狮潭水库渔业概况
    1.6 青狮潭水库环境概况
    1.7 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狮潭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采样与种类鉴定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物种组成
        2.2.2 鱼类时空分布
        2.2.3 鱼类多样性时空变化
        2.2.4 鱼类群落聚类分析
    2.3 讨论
        2.3.1 鱼类组成变化
        2.3.2 鱼类时空变化
        2.3.3 鱼类时空聚类
        2.3.4 水库鱼类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狮潭水库水生态环境及其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数据采集
        3.1.3 数据整理与处理
    3.2 结果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象条件
        3.2.3 水文特征
        3.2.4 水质状况
        3.2.5 水生生物
        3.2.6 人为活动
    3.3 讨论
        3.3.1 气象、水文变化
        3.3.2 水环境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狮潭水库鱼类时空分布格局与环境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采样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水环境因子
        4.2.2 鱼类时空格局
        4.2.3 鱼类与水环境关系
    4.3 讨论
        4.3.1 水环境的时空变化
        4.3.2 鱼类群落时空变化
        4.3.3 鱼类与水环境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库鱼类资源保护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5.1 鱼类资源利用与补给
        5.1.1 捕捞
        5.1.2 增殖放流
        5.1.3 放生风险
    5.2 水环境整治
        5.2.1 水库富营养化
        5.2.2 水体污染
    5.3 库岸环境整治
        5.3.1 库岸硬化
        5.3.2 污染整治
    5.4 鱼类在水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5.4.1 水生态健康评价
        5.4.2 生物操纵
    5.5 水库管理
        5.5.1 休渔、放生管理
        5.5.2 经济手段
        5.5.3 宣传手段
    5.6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浮游生物种群概念
    1.2 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特征概述
        1.2.1 种类组成
        1.2.2 种群密度
        1.2.3 种群生物量
        1.2.4 优势种
        1.2.5 生物多样性
    1.3 国内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述
        1.3.1 国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1.3.2 我国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1.4 浮游生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4.1 浮游植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4.2 浮游动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1.5 研究水域概况
        1.5.1 红水河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1.5.2 红水河梯级开发状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
        2.1.2 采样点布设
        2.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2.1.5 分析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水河主要理化指标
        2.2.2 红水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2.2.3 浮游植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2.2.4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
        2.2.5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2.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影响
        2.3.3 红水河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2.3.4 浮游植物各指标对水质监测评价的说明
    2.4 小结
第三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时间
        3.1.2 采样点布设
        3.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3.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水河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3.2.2 浮游动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3.2.3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
        3.2.4 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3.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影响
        3.3.3 红水河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3.3.4 关于浮游生物调查中定性与定量问题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的多元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水华污染的现状
        1.2.2 水华的产生及危害
        1.2.3 水华暴发的主要影响因子
        1.2.4 单因子和多因子对水华暴发的影响作用
        1.2.5 水华驱动因子分析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巢湖流域概况
        1.3.1 巢湖流域的水资源状况
        1.3.2 巢湖水生态系统概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数据
        2.1.1 指标选择
        2.1.2 数据来源
    2.2 数值分析方法
        2.2.1 相关分析
        2.2.2 主成分分析
        2.2.3 因子分析
        2.2.4 多元回归分析
        2.2.5 时间序列分析
第3章 水华暴发的综合分析
    3.1 巢湖西半湖水华分布特征
        3.1.1 夏季水华的特征与优势藻种
        3.1.2 叶绿素a 浓度分布的时间变化
        3.1.3 叶绿素a 浓度分布的空间变化
    3.2 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的显着影响因子
        3.2.1 显着水华驱动因子的相关分析
        3.2.2 环境多元耦合作用对水华影响因子识别的影响
        3.2.3 水华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华暴发的多元驱动因子分析
    4.1 水华暴发的多元驱动因子识别
        4.1.1 巢湖西半湖总体的水华暴发因子模型
        4.1.2 巢湖西半湖各湖区的水华暴发的因子模型
    4.2 多元驱动因子对叶绿素a 浓度变化的支配规律
        4.2.1 多元驱动因子对西半湖总体叶绿素a 浓度变化的支配规律
        4.2.2 多元驱动因子对各湖区叶绿素a 浓度变化的支配规律
        4.2.3 多元环境因子对水华暴发的驱动作用的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华暴发的趋势预测及分析
    5.1 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趋势的半定量预测
        5.1.1 西半湖总体叶绿素a 浓度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
        5.1.2 巢湖西半湖叶绿素a 浓度变化的区域性多元回归模型
        5.1.3 模型分析
    5.2 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趋势的定量预测
        5.2.1 建立模型的数据准备
        5.2.2 巢湖西半湖总体叶绿素a浓度的动态回归模型
        5.2.3 巢湖西半湖叶绿素a浓度的区域性动态回归模型
    5.3 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趋势分析
        5.3.1 巢湖西半湖总体水华暴发趋势分析
        5.3.2 巢湖西半湖各湖区水华暴发趋势分析
        5.3.3 水华防治工程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珠江三角洲典型中小型水库蓝藻与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蓝藻水华发生机理
        1.1.1 蓝藻的生态竞争优势
        1.1.2 理化因素
        1.1.3 水文、气象因素
    1.2 蓝藻水华的危害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水库简介
    2.2 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频率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4 营养状态指数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水库的水文气象、富营养化特征
    3.1 水文参数
        3.1.1 降雨量
        3.1.2 库容、水位与滞留时间
    3.2 水库的营养状态及理化特征
        3.2.1 水库的营养状态
        3.2.2 透明度
        3.2.3 氮、磷营养盐
        3.2.4 叶绿素a
第四章 水库的蓝藻种群动态特征
    4.1 蓝藻种类组成
    4.2 蓝藻种群动态
        4.2.1 蓝藻种类的季节变化
        4.2.2 蓝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4.2.3 蓝藻的空间分布
    4.3 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4.4 蓝藻生物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第五章 讨论
    5.1 水库富营养化特征
    5.2 不同营养型水库的蓝藻种群特征
    5.3 调水与非调水水库蓝藻种群特征
    5.4 蓝藻种群的季节变化特征
    5.5 不同生态类型蓝藻分布特征
    5.6 微囊藻毒素的动态特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不同夏季水位时黑龙滩水库的理化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 [1]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D]. 陈冠光. 兰州大学, 2020(04)
  • [2]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变化及抗剪强度的响应机理[D]. 张淑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3]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型水库水温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例[D]. 张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4]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D]. 姜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珠江流域水资源风险传递规律的研究[D]. 刘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6]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汝溪河甲藻水华的发生过程[D]. 向蓉. 西南大学, 2018(01)
  • [7]青狮潭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D]. 郑盛春.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8]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D]. 范吉辉. 广西大学, 2014(01)
  • [9]巢湖西半湖水华暴发的多元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D]. 官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7)
  • [10]珠江三角洲典型中小型水库蓝藻与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特征研究[D]. 江启明. 暨南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黑龙潭水库夏季不同水位理化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