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引种栽培的8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

中国兰州引种栽培的8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

一、美国8个苜蓿品种中国兰州引种栽培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岳阳,李芳,梁维维,李彦忠[1](2022)在《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抗病性评价》文中指出为筛选出适宜当地条件的高产抗病品种,连续2年2次调查了2018年建植于新疆昌吉市呼图壁县的32个紫花苜蓿品种上各种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测定了各品种次年的越冬率和5次刈割期的草产量,评价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各品种的综合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地发生了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白粉病、黄斑病、匍柄霉叶斑病和尾孢叶斑病5种病害,且以前3种为主,前3种病害的发病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7.08%、100.00%及57.14%。供试品种仅有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旱地与WL343HQ的病情指数显着高于皇冠、WL168HQ与阿迪娜等品种,而其他病害品种间未表现出差异(P>0.05)。根据抗性级别的频率分布,对于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53.13%的苜蓿品种为高抗品种,25.00%的苜蓿品种为抗性品种,12.50%的苜蓿品种为中抗品种,3.13%的苜蓿品种为低抗品种,6.25%的苜蓿品种为感病品种;对于苜蓿白粉病,32个品种的抗性分布频率为抗性品种占3.13%,中抗品种占25.00%,低抗品种占15.63%,感病品种占56.25%,无高抗品种;供试品种对苜蓿黄斑病抗性分布频率为高抗品种29个,占90.63%,抗性品种占9.38%,无中抗、低抗及感病品种。32个品种的5次草产量总和为22.48~29.52 t·hm-2,其中,5茬总产量最高的苜蓿品种为龙威3010,总产量最低的苜蓿品种为陇东苜蓿。供试的所有品种未出现明显冻害,越冬良好,越冬率均在80%以上,其中有22个品种大于90%。综合特性较好的5个品种为皇冠、WL363HQ、中苜3号、敖汉苜蓿和旱地(综合得分0.850~0.942),较差的品种为耐盐之星、WL343HQ、冲击波、雷霆与陇东苜蓿(综合得分0.650~0.721)。

崔敬[2](2021)在《冰草属优异牧草品系鉴定及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筛选出适合河北地区种植的优质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牧草品种(系),丰富该地区牧草资源,本研究选取16份不同来源和倍性水平的冰草属牧草材料,通过调查其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等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研究材料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也为冰草属牧草选育与栽培提供了理论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16份冰草属牧草材料的生育期为275–284 d,均生长良好,营养生长期为113–118 d,生殖生长期为31–41 d。A3、蒙农1号蒙古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Z879、AZ1513从出苗期到抽穗期时间最短,均为214 d,可以作为早熟备选材料。2.供试16份冰草属牧草材料籽粒产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AZ1513籽粒产量最高,为4176.01 kg·hm-2;AZ1512的产量最低,为2255.61 kg·hm-2。通过对冰草属牧草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穗宽、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穗重与种子产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生产上可以通过相应栽培措施增加植株穗长、穗宽、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穗重来提高冰草籽粒产量。3.供试16份冰草属牧草材料全年干草产量排序依次为AZ1513(8.15t·hm-2)>蒙农杂种冰草(7.80 t·hm-2)>AZ879(7.50 t·hm-2)>AZ1267(7.30t·hm-2)>A8号(7.15 t·hm-2)>蒙农1号蒙古冰草(7.10 t·hm-2)>A2(7.03 t·hm-2)>A7(6.95 t·hm-2)>A1(6.60 t·hm-2)>A3(6.50 t·hm-2)>Z605(6.4 t·hm-2)>A5(6.35t·hm-2)>A 4(6.00 t·hm-2)>A Z1512(5.80 t·hm-2)>A6(5.65 t·hm-2)>诺丹冰草(5.5 t·hm-2),其中AZ1513草产量最高,是诺丹冰草产量的1.48倍,其叶量丰富,可用作家畜的优良饲草。4.供试16份冰草属牧草材料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含量均在抽穗期达到最优,材料间各指标均存在显着差异。抽穗期AZ879的CP含量最高(27.10%),营养价值最高;AZ605的CP含量最低(21.45%)。抽穗期EE含量最高材料为Z879(7.27%),最低的为AZ1513(5.67%)。抽穗期Ash含量最低的是A3(5.91%),品质最好;最高的为A6(6.64%)。抽穗期Ca含量最高的材料为Z879(0.30%),最低的为蒙农1号蒙古冰草(0.20%)。P含量最高的材料为A5(0.39%),最低的为诺丹冰草(0.29%)。抽穗期ADF含量最低的材料为A4(34.88%),含量最高的材料为诺丹(62.04%),NDF含量最低的材料为AZ879(58.81%),含量最高的材料为AZ1512(69.52%)。5.供试16份冰草属牧草材料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抽穗期除蒙农1号蒙古冰草外,均高于0.95,其中AZ605和AZ879的EAAI在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表现较高,可作为优质蛋白牧草加以利用。6.对冰草属牧草的重要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加权关联度从高到底的顺序为AZ1513>蒙农杂种冰草>AZ879>诺丹冰草>AZ1267>A8>A3>AZ1512>AZ605>A5>A7>A1>A2>蒙农1号蒙古冰草>A4>A6,加权关联度越大,表明其综合性能越理想。

王晓龙[3](2021)在《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其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10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测定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种子、幼苗、田间植株直至根系入手对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理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筛选研究与苜蓿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探究苜蓿耐寒响应机理,为苜蓿耐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条件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的温度条件为苜蓿材料萌发的临界温度,超过该温度全部品种发芽率均高于50%;低于该温度发芽率不及或部分达到50%。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着,且与萌发时的温度条件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依据这几个指标的表现,经隶属函数筛选分析初步判定龙牧806、龙牧801、草原3号、肇东和公农2号苜蓿的耐寒能力较强。(2)苜蓿材料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低温处理6h后,品种龙牧801的Pro、SP和SS含量均最高,而草原3号和公农2号的SOD、POD活性最高;处理8h后,龙牧801和龙牧806的MDA含量及EC最低,龙牧801的SP和SS含量最高,而龙牧806和肇东苜蓿CAT、POD活性最高。据此可将全部材料按抗寒性等级分类,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苜蓿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草原3号、公农2号为较强抗性品种,敖汉、中苜1号、皇后苜蓿抗寒性较弱,420、赛迪苜蓿抗寒性较差。(3)品种越冬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饲草产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光合速率、叶片水汽压、可变荧光(Fv)、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显着正相关(P<0.05);越冬率与株高、节间长、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品种草原3号、肇东、龙牧806、龙牧801和中苜1号苜蓿饲草产量较高,龙牧806和中苜1号苜蓿饲用品质优良,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4)冬季尽管苜蓿停止生长,但根系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一直延续。随地温降低,根系内Pro、SS、SP、MDA、脱落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普遍升高,至最冷的1月(气温、地温均最低)达到峰值,此后随温度回升有所下降;而EC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秋眠等级越低、越冬率越高的品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且其根系内各种内含物的含量与活性在最冷时期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简言之,最冷时期根系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分析是甄别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的有效手段,依此排列的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草原3号>公农2号>中苜1号>敖汉>皇后>420>赛迪。苜蓿越冬率与根颈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根颈越大、入土越深、则翌年苜蓿越冬率越高。(5)从苜蓿根颈中共获得44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鉴定出7个低温响应转录基因和关键信号转导通路DEGs,分别从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过氧酶体通路和转录因子家族(MYB、B3、AP2/ERF、WRKY),且主要富集在细胞部分(cell part)、细胞膜部分(membrane part)、对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等细胞生理、代谢过程。7个DEGs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得出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趋于一致。论文研究探索出苜蓿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明确了根颈大小、入土位置与苜蓿越冬相关,提出幼苗期和越冬期苜蓿叶片和根系内各种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苜蓿抗寒性鉴定评价体系,结合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深入揭示苜蓿抗寒响应机理。

张岳阳[4](2021)在《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苜蓿病害为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苜蓿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我国育成的抗病牧草品种仅有一个品种,为抗霜霉病的中兰一号苜蓿品种,无法满足生产所需。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抗病的紫花苜蓿品种,并用于抗病品种选育,本研究于2018年在新疆昌吉建立了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试验地(每个品种4个小区,每小区20m2,随机分布),连续3年调查了病害种类及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美国牧草与苜蓿联盟的抗病评价标准,确定了供试品种的抗病级别,测定了出苗率、每年的越冬存活率、每茬的草产量等,综合评价了品种的生产特性。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种子的出苗率为16.11%32.04%,平均为25.02%;出苗后在每个品种的每个小区标记出0.5 m的行长,监测植株存活率变化动态,发现播种次年及第三年春季的存活率分别为80.47%100.00%(平均下降了8.73%)与21.63%55.43%(平均下降了62.32%),其中返青较好的品种有甘农6号、康赛,返青较差的品种有新牧4号、龙威3010。未返青植株中5.44%为越冬期冻害所致的死亡。采用每小区刈割1m2后测产和刈割0.5 m行长上的干重并计算草产量两种方法测产,二者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P)为0.696,相差仅9.14%,说明采用固定行长的测产方法可行、简便、准确。20182020年每个品种的累积草产量为35.58 t·hm-245.21 t·hm-2,其中,草产量最高的为龙威3010,最低的为陇东苜蓿。2、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Erysiphe pisi)、苜蓿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botryosum)和苜蓿尾孢叶斑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每年发生,最高发病率分别为32.75%、90.61%、36.33%、1.73%;苜蓿锈病(Uromyces str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和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不是每年常发的病害;苜蓿根腐病(Paraphoma radicina;Fusarium solani)2020年发生,发病率为36.52%,其中,苜蓿根异茎点霉为新疆新分布。3、对苜蓿白粉病抗性(R)品种1个(前景),中抗(MR)品种8个(甘农9号、巨能2号、巨能7号等);对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的抗性频率为高抗品种26个(WL351HQ、甘农5号、北极熊等),其余品种表现为抗性,有6个(WL343HQ、耐盐之星、骑士T等);对苜蓿匍柄霉叶斑病高抗(HR)品种、抗性品种分别有29个(北极熊、甘农5号、甘农9号等)、3个(甘农3号、SR4030、MF4020)。对苜蓿根腐病,供试品种中有高抗品种19个(北极熊、耐盐之星、巨能7号等),抗性品种12个(敖汉苜蓿、阿尔冈金、公农5号等),中抗品种1个(中苜3号)。供试的品种对尾孢叶斑病均高抗;4、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抗病性、出苗率、存活率及草产量几个指标,综合评价最好的品种为阿迪娜(综合评价得分为0.964)、阿尔冈金(0.955)、MF4020(0.953)、甘农5号(0.949)、甘农6号(0.946),评分最低的5个品种为巨能2(0.909)、敖汉苜蓿(0.908)、WL363HQ(0.906)、耐盐之星(0.899)、前景(0.898)。

吴凡[5](2021)在《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全基因组及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基因组序列是生物的基本遗传资源,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分子机制的基础。利用基因组序列获取全基因组范围的DNA标记(如SNP),进而找到调控关键性状的基因应用于分子育种,能够缩短育种时间。超旱生植物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具有兼性授粉的二型花,保证它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和繁殖。草木樨(Melilotus spp.)常被用作绿肥、牧草和药用植物,由于香豆素含量高,限制它作为优良牧草的应用。然而目前无芒隐子草二型花的功能基因及草木樨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腾格里”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BSA和重测序等技术研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腾格里”无芒隐子草高质量的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的Contig版本的基因组大小为540.12 Mb,Contig N50为21.28 Mb,其中528.52 Mb挂载到20条假染色体上且端粒均被组装出来。共预测到54,383个蛋白编码基因。无芒隐子草大概在19.2百万年前(Mya)发生四倍体化事件,根据无芒隐子草与水稻(Oryza sativa)的染色体进化关系,将20条染色体拆分为A、B亚基因组,其中B2与B5、B1与B8间发生了染色体重排。进化分析表明,无芒隐子草属于虎尾草亚科,和复活草的亲缘关系更近。扩张及保守基因家族显着富集在胁迫响应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脂肪酸延伸、苯丙酸生物合成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2.构建无芒隐子草开花基因网络共包括83个基因家族的302个基因。鉴定出12个花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TF)基因家族的168个成员与ABCDE模型基因(AMGs)具有表达相关性。通过靶点预测和表达分析推测mi R156ab-Cs SPL17-AMG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调控二型花的分化;Cs MYB219可能在干旱胁迫下调控闭花授粉的小花发育;mi R159-Cs MYB123-B类基因可能是二型花结构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mi R172l特异靶向Cs AP2_9可能调控闭花授粉,mi R172l和Cs AP2_9分别过表达水稻,发现Cs AP2_9过表达株系表现为内稃异常,浆片变小变薄;mi R172l过表达株系表现为花丝变长,花药数量减少,证明了mi R172l和Cs AP2_9在浆片、花丝和花药发育中的作用。3.组装获得白花草木樨(2n=16)的Contig版本基因组大小为1.05 Gb,Contig N50为7.49 Mb,其中1.04 Gb被挂载到8条假染色体上。共预测到41,910个基因。进化分析表明,白花草木樨与蒺藜苜蓿亲缘关系最近,二者约在14.16 Mya分化。白花草木樨基因组中71.42%为重复序列,其中长末端重复(LTR)占基因组的54.99%,完整LTR在白花草木樨和蒺藜苜蓿分化之后大量插入(0.05~0.85Mya),具有不同于其他三种豆科物种的插入模式,且相对年轻活性较强。4.对不同地理区域的94份草木樨种质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鉴定到4,999,288个SNPs和606,387个In Dels。分析表明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之间存在基因渗透,基因流向为白花草木樨流向黄花草木樨。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黄花草木樨的遗传多样性较大。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在第四纪冰期(0.01-2 Mya)内约0.2 Mya经历了种群大小持续下降,LTR在该时间段内的大量插入可能有助于种群渡过逆境。选择清除分析鉴定到2个与花色相关的基因、5个与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GWAS分析鉴定出2个与叶片蜡质生物合成有关的MAH1基因;同时鉴定出与细胞壁发育相关的XGT和XXT1基因。5.构建了草木樨香豆素生物合成通路并鉴定了通路上的13个基因家族的成员。结合白花草木樨近等基因系(NILs)的加权共表达分析和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分析鉴定出8个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NILs代谢组分析鉴定出差异代谢物包括香豆酸、香豆酸糖苷和简单香豆素,推测BGLU(β-glucosidase)在香豆素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鉴定出的BGLU基因簇可能调控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和白花草木樨过表达MaBGLU1基因,证明MaBGLU1酶能够水解东莨菪苷为东莨菪内酯,且BGLU1在NILs中的非同义变异导致了酶活性的差异。q RT-PCR分析表明,和对照草木樨相比过表达MaBGLU1阳性植株的MaBGLU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

李明[6](2020)在《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文中提出苜蓿已成为宁夏四大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为筛选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本学位论文在宁夏固原开展了苜蓿病害调查,评价了抗病性,并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综合特性,获得主要如下结果:1.当地苜蓿病害共7种,分别为锈病(Uromyces striatus)、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根腐病(Fusarium spp.),最主要的为锈病,褐斑病、春季黑茎病次之,其余4种病害周年发生为害较轻,其中锈病在8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58.47%,病情指数为2.75。2.24个所试品种对调查的几种病害均表现为抗病及以上,有19个品种包括WL343HQ、北极熊、甘农9号、皇冠、旱地、前景、巨能2、巨能7、耐盐之星、骑士T、阿尔冈金、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WL363HQ、阿迪娜、甘农4号、新牧4号、MF4020对7种病害均表现高抗(HR),仅有甘农5号对春季黑茎病抗性为抗病(R)、康赛和SR4030对褐斑病抗性为抗病(R)、WL168HQ和甘农3号对锈病抗性为抗病(R)。3.播种后出苗率在8.15%(阿尔冈金)15.15%(甘农9号),头茬刈割前的植株密度为82.5株/m2(中苜1号)130株/m2(甘农9号);10个品种(北极熊、旱地、康赛、耐盐之星、骑士T、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甘农3号)在越冬期未出现冻害;干草产量在353 kg/hm2(中苜1号)980 kg/hm2(阿迪娜)。出苗率与干草产量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干草产量高低与褐斑病发生程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测定的14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前景排名第1,WL363HQ、甘农4号、甘农9号,MF402分列2-5位,此5个品种适宜在该地推广种植。

杨叶华[7](2020)在《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绿肥作为清洁的有机肥源,在培肥地力和替代化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中国果业的快速发展,为果园绿肥的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对果园绿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肥种植对土壤及果树的影响上,但是关于不同区域果园适宜的绿肥品种、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及还田后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相关书籍的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收集整理了包含17种我国常见绿肥的3431个数据变量,整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的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评估了不同区域种植绿肥替代化学氮肥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以柑橘园为依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品种在西南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并通过田间试验或盆栽试验系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免耕等因素对绿肥生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绿肥不同利用模式下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旨在筛选出适宜柑橘园种植的绿肥品种,为柑橘园绿肥的高产高效种植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研究表明: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及养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黑麦草、沙打旺、柱花草和红三叶的生物学产量在42.553.2 t/hm2,显着高于其他绿肥种类;不同绿肥氮磷钾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0和25.3 g/kg,其中以豆科绿肥含氮量最高,二月兰具有较高的磷和钾含量;沙打旺、黑麦草、红三叶草、苜蓿和柱花草等绿肥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可分别达250.0、50.0和191.7 kg/hm2以上。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受到不同区域气候环境条件的调控。种植豆科绿肥具有较高的化肥替代潜力,当前中国绿肥种植面积约448.6万hm2,相当于生产39.580.8万t氮肥;如果按照中国可种植绿肥的潜在面积4600万hm2估算,相当于生产405.3828.1万t的氮肥。在绿肥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绿肥的区域适应性及其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肥品种。(2)绿肥在柑橘园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的研究表明: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幼龄柑橘园行间的生长良好,地上部产量随生长期的延长逐渐提高,冬绿肥最高产量(28.683.6 t/hm2)出现在播种后的第160220 d之间,即春季盛花期或旺长期。其中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和一年生黑麦草等绿肥苗期生长迅速,地上部鲜草最高产量均达到55 t/hm2以上,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其他绿肥,还田后能为柑橘树提供大量养分,是适于柑橘园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绿肥品种。但是黑麦草是直立型植物,第160 d时株高在大于90 cm以上,不适宜在幼龄柑橘园种植。(3)土壤含水量显着影响绿肥种子萌发和生长。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100%之间绿肥种子发芽率最高,二者差异不显着;当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则显着抑制种子发芽;土壤含水量越高,种子萌发越快。豆科和禾本科绿肥的地上部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50%时产量最高;水分含量过低时氧化酶(POD、CAT、SOD)活性高,抑制绿肥生长。十字花科绿肥在田间持水量75%时生长最好,此时氧化酶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基本都处于最低状态。因此播种时保持较高的土壤墒情是保障绿肥种子快速萌发以及前期绿肥生长、及覆盖压草的必要条件。(4)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显着影响绿肥地上部产量,高肥力土壤的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显着高于低肥力土壤;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低肥力土壤上表现出较低的生产性能,最高产量在0.4613.3 t/hm2之间;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的适应范围广,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均生长较好,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的产量分别为55.375.3 t/hm2和28.037.6 t/hm2,可作为立地条件差、肥力低下的果园的先锋绿肥品种推广应用。(5)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播期主要影响绿肥的产量,对其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播期在9月21日到10月11日之间,适当早播可提高绿肥的产量,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鲜草产量和养分累积量达最高,产量和有机碳、氮、磷、钾分别为21.438.2 t/hm2、15072881 kg/hm2、91.9205 kg/hm2、28.181.9 kg/hm2。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在10月21日左右播种仍有较高的产量,是适宜柑橘园晚播的绿肥品种。(6)轻简化播种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翻耕和免耕主要影响绿肥的前期生长,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对绿肥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到第190 d220 d差异不显着,此期间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也无显着性差异。供试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等可在柑橘园采用免耕直播的轻简化方式进行种植。(7)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表明:田间条件下不同处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相似。绿肥腐解均分为快速腐解期(030 d)-中速腐解期(3060 d)-缓慢腐解期(60120d)三个时期,养分的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钾>氮>碳>磷,绿肥翻压比覆盖利于腐解和养分释放,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进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冬季绿肥在每年的4月份翻压或覆盖,绿肥的快速腐解正好与柑橘春季的养分需求一致,能为柑橘提供大量的有效养分。综上所述,不同绿肥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不同,但养分释放规律相似。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适应能力强,在西南柑橘园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张宗瑜[8](2020)在《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文中提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优良牧草,具有草产量高、品质好、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高山草原的放牧、人工草地建植、生态环境恢复等。但老芒麦较高的落粒性大大降低了牧草种子产量,对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牧草落粒的遗传学基础,是国内外研究不多且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为此,本研究在开发老芒麦特异性EST-SSR标记、分析不同落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构建了老芒麦的遗传作图群体,并利用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技术构建了老芒麦首张遗传连锁图谱,相继结合QTL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分析方法定位了落粒候选基因。旨在为解析老芒麦落粒遗传机制、加快老芒麦落粒分子遗传改良和培育低落粒老芒麦新品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老芒麦特异性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通用性研究。从老芒麦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685个unigene中,分析识别了8,871个潜在EST-SSR位点,进一步开发了200对EST-SSR分子标记。PCR扩增产物测序验证显示,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原始引物SSR位点同源,有43.5%的标记在17个披碱草属物种间通用性良好。利用30对多态性标记对17个披碱草属95份种质的480个单株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基于基因组构成和地理起源将参试披碱草属种质聚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为披碱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提供了引物来源。2、采用40对EST-SSR标记对36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且在田间测定了老芒麦的落粒性。结果显示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落粒性变异均较为丰富。筛选出落粒性状差异较大、遗传背景较远的高落粒基因型Y1005和低落粒基因型ZhN06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1群体。对F1群体的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了落粒、叶片、茎节、穗长及芒长等性状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母本(ZhN06)与子代群体的共有条带多于父本(Y1005),显示其遗传力水平较高。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和低落粒子代选择,将F1-7单株自交构建了包含200份单株的F2作图群体。3、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F2群体测序,构建了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图谱总长1,866.35cM,14个连锁群含1,971个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在87.67cM(LG7)和183.45cM(LG1)之间,标记平均距离为1.66cM。比较基因组发现老芒麦与小麦和大麦分别有79%(1,556)和70%(1,380)的同源标记。连续三年观测了穗长、小花数、落粒率、芒长、种子宽、千粒重等种子相关性状,并进行了QTL鉴定,在1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9个QTL位点,在第2、3、6和11号连锁群上共检测到6个落粒性QTL。通过与小麦和大麦基因组比对注释发现了30个落粒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与植物激素信号调控(15个)、转录因子(7个)、水解酶活性(6个)及木质素合成(2个)等相关。4、采用SLAF技术对包含213份种质的老芒麦关联群体进行了测序,结合落粒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老芒麦LD(linkage disequilibrium)衰减较快,衰减距离为0.291kb,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弱,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续两年在田间对落粒率等关键表型性状观测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0.49%,其中落粒率遗传力为85.13%。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1个与落粒相关的显着性位点,平均解释26.3%的表型变异。在这些位点上注释到14个落粒相关候选基因,主要与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细胞分裂素葡萄糖基转移酶等调控相关。此外,在种子和产量相关性状中分别检测到66个和1,715个显着性位点,分别注释到与种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1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0个。

徐杉[9](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孟凯[10](2019)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中部地区是内蒙古苜蓿生产主产地,近年来随着苜蓿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区苜蓿产量和品质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高产优质苜蓿种植技术已滞后于当前苜蓿产业发展。本研究对苜蓿种植过程中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配比、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选取了 3个内蒙古中部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多年试验,试验设计包含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设计、二次回归饱和D416最优试验设计等,通过对苜蓿生长特性、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不同苜蓿品种间生长特性、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其中中苜1号在株高、生长速度上表现较好,中草3号茎叶比值较低,WL319HQ在鲜干比值较高,草原3号饲草产量较高,中草3号在CP、ADF、DDF含量及RFV表现较好。依据灰色关联度评价,中苜1号、草原3号、中草3号综合表现较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适宜生产推广应用。2、在30-60cm行距内,行距的变化对苜蓿株高、生长速度影响不显着,而在10-30cm行距内,行距的变化对株高和生长速度影响随生长年限的增加逐渐显着,株高、生长速度随行距增加而增加。种植行距对苜蓿茎叶比影响显着,在10-60cm行距内,茎叶比随行距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种植行距显着影响苜蓿产量的变化,产量随行距的增加而减少,但随着生长年份的增加,窄行距对产量增加作用逐年减弱。苜蓿CP含量和RFV在行距调控下差异显着,CP含量和RFV在10-3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在30-6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而降低。行距调控对苜蓿ADF和NDF的影响显着,在10-3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30-6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而增加。在10-30cm行距内苜蓿产量和品质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推广应用。3、施肥可显着提升苜蓿株高和生长速度,降低茎叶比;施肥可提升CP含量和RFV,降低ADF和NDF含量。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氮磷钾配施能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氮磷钾配施能显着增加苜蓿产量。在缺钾的试点,生长前期肥料对产量的贡献为钾>氮>磷,氮钾互作对产量为负效应,氮磷、磷钾互作为正效应。在缺磷的试点,生长前期肥料对产量的效应氮>磷>钾,氮钾、磷钾互作对产量为正效应,磷氮互作为负效应。通过模拟寻求分析得出在缺钾地区推荐施肥配比为磷肥25.08~30.69kg/hm2、钾肥 54.38~69.60kg/hm2、氮肥 58.50~77.63kg/hm2。在缺磷地区推荐施肥配比为磷肥147.68~185.63kg/hm2、钾肥51.38~66.75kg/hm2、氮肥40.80~53.10kg/hm2。4、灌水和施肥能显着提高苜蓿株高和生长速度,降低茎叶比和鲜干比,水肥对生长特性的作用大小为水>肥。水肥耦合显着增加苜蓿CP含量和RFV,降低ADF和NDF含量,水肥耦合效应中灌水对营养品质的效应大于施肥。水肥耦合能显着增加苜蓿产量,水肥因子对产量效应大小为水>氮>磷>钾,水、肥因子间互作效应显着,在生长第二年氮钾、磷钾互作为负效应,氮水、磷水、钾水、氮磷互作为正效应,生长第三年氮磷、氮钾互作为负效应,氮水、磷水、钾水、磷钾互作为正效应。最优的水肥配比为为氮肥90kg/hm2、磷肥75kg/hm2、钾肥45kg/hm2,灌水量 400mm。

二、美国8个苜蓿品种中国兰州引种栽培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8个苜蓿品种中国兰州引种栽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地建植
    1.3 供试紫花苜蓿品种
    1.4 测定指标
        1.4.1 发病率
        1.4.2 病情指数
        1.4.3 抗病性
        1.4.4 越冬率
        1.4.5 草产量
        1.4.6 空气温湿度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种类
    2.2 发病率
    2.3 抗性级别
    2.4 病情指数
    2.5 试验地温湿度变化及越冬率
    2.6 草产量
    2.7 综合特性
3 讨论与结论

(2)冰草属优异牧草品系鉴定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河北地区草地现状
    1.2 冰草属植物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牧草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3.2 牧草干鲜草产量研究进展
        1.3.3 牧草产量构成因素研究进展
        1.3.4 牧草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1.3.5 牧草氨基酸含量与评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冰草属牧草材料的生长特性
    2.1 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地点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冰草生育时期调查
        2.2.3 冰草株高调查
    2.3 统计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冰草材料生育时期的比较
        2.4.2 不同冰草材料株高比较
    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冰草属牧草材料的生产性能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冰草种子产量的测定
        3.2.2 冰草干鲜草产量的测定
        3.2.3 冰草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3 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冰草材料种子产量的比较
        3.4.2 不同冰草材料干鲜草产量的比较
        3.4.3 不同冰草材料干鲜比的比较
        3.4.4 不同冰草材料产量构成因素的的比较
        3.4.5 不同冰草材料产量构成因素与种子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冰草属牧草材料的营养价值
    4.1 材料及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冰草营养成分的测定
        4.2.2 冰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4.3 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冰草材料粗蛋白含量的的比较
        4.4.2 不同冰草材料粗脂肪含量的的比较
        4.4.3 不同冰草材料粗灰分含量的的比较
        4.4.4 不同冰草材料ADF、NDF含量的的比较
        4.4.5 不同冰草材料Ca、P含量的的比较
        4.4.6 不同冰草材料氨基酸总含量的的比较
        4.4.7 不同冰草材料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的比较
        4.4.8 不同冰草材料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百分比的比较
        4.4.9 不同冰草材料药用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的的比较
        4.4.10 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
        4.4.11 利用必需氨基酸模式计算RAA、RC、SRC
        4.4.12 利用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蛋白源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冰草属牧草材料综合评价
    5.1 材料及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2 统计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选定“参考品种”
        5.3.2 数据的无量纲处理
        5.3.3 计算关联系数
        5.3.4 熵权法计算权重系数
        5.3.5 冰草属牧草综合评价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冰草属牧草产量研究
    6.2 冰草属牧草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6.3 冰草属牧草营养价值研究
    6.4 冰草属牧草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论文受资助情况
附录
致谢

(3)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苜蓿生态生物学
    1.2 苜蓿品种适应性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萌发期耐寒性研究
        1.3.2 幼苗期耐寒性研究
        1.3.3 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1.3.4 秋眠性与抗寒性
        1.3.5 根系性状与抗寒性
        1.3.6 抗寒基因表达研究
        1.3.7 转录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萌发期耐寒性
        2.3.2 幼苗期耐寒性
        2.3.3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2.3.4 越冬期根系生理
        2.3.5 越冬后期根系性状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萌发期种子对低温的响应
        3.1.1 恒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3.1.2 变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3.1.3 萌发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2 幼苗期生理及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3.2.1 苜蓿幼苗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3.2.2 幼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2.3 抗寒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3.3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3.3.1 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
        3.3.2 耦合作用及相关性分析
        3.3.3 光合荧光特性
    3.4 越冬期根系生理对低温的响应
        3.4.1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3.4.2 根系膜系统及酶活性变化
        3.4.3 根系抗寒性综合评价
    3.5 越冬后期的根系构成
        3.5.1 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及主根直径
        3.5.2 侧根数、侧根直径、位置及根颈干重
        3.5.3 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及根尖数
        3.5.4 根颈体积和表面积
        3.5.5 地下生物量
        3.5.6 根系构成与耐寒相关性分析
    3.6 转录组分析
        3.6.1 测序及数据组装
        3.6.2 功能注释
        3.6.3 DEGs鉴定
        3.6.4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3.6.5 转录因子
        3.6.6 qRT-PCR验证
4 讨论
    4.1 萌发期苜蓿抗寒性
    4.2 幼苗期苜蓿抗寒性
    4.3 生长期苜蓿抗寒性
        4.3.1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4.3.2 光合荧光特性与抗寒性
    4.4 苜蓿根系生理与抗寒性
    4.5 苜蓿根系构成与抗寒性
    4.6 转录组分析
        4.6.1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4.6.2 转录因子参与抗寒性
        4.6.3 激素信号转导与抗寒性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紫花苜蓿
        2.1.1 紫花苜蓿产业概况
        2.1.2 紫花苜蓿价值
    2.2 病害对牧草的影响
        2.2.1 紫花苜蓿病害危害
        2.2.2 紫花苜蓿病害现状
    2.3 紫花苜蓿病害防治现状
        2.3.1 进出口植物的检疫
        2.3.2 农业管理
        2.3.3 抗性品种
        2.3.4 化学防治
    2.4 紫花苜蓿抗病性研究
        2.4.1 抗病性评价研究进展
        2.4.2 抗病性评价方法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供试品种
    3.3 试验地建植
    3.4 病害种类鉴定
        3.4.1 田间诊断方法
        3.4.2 室内诊断方法
        3.4.3 病原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3.4.4 分子鉴定方法
    3.5 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调查
    3.6 抗病性评价
    3.7 其他指标
        3.7.1 出苗率
        3.7.2 存活率
        3.7.3 植株密度
        3.7.4 草产量
        3.7.5 温湿度测定
        3.7.6 综合分析
    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试验地概况
        4.1.1 试验地生长概况
        4.1.2 温湿度变化
    4.2 试验区紫花苜蓿地上病害发生情况
        4.2.1 试验区发生的紫花苜蓿地上病害种类
        4.2.2 发病率
        4.2.3 病情指数
    4.3 试验区紫花苜蓿根部病害发生情况
        4.3.1 根部症状
        4.3.2 分离真菌鉴定
        4.3.3 带菌率及分离率
        4.3.4 发病率
        4.3.5 病情指数
    4.4 抗性级别
        4.4.1 品种的抗性级别
        4.4.2 品种对各病害的抗性
    4.5 其他指标
        4.5.1 出苗率
        4.5.2 植株密度与存活率
        4.5.3 草产量
    4.6 综合特性评价
第五章 讨论
    5.1 苜蓿生长概况
    5.2 试验地地上病害种类
    5.3 苜蓿品种对各地上病害的抗病性
        5.3.1 抗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品种
        5.3.2 抗苜蓿白粉病品种
        5.3.3 抗苜蓿匍柄霉叶斑病品种
        5.3.4 抗苜蓿尾孢叶斑病品种
    5.4 试验地苜蓿根部病害
        5.4.1 试验地苜蓿根部病害发生情况
        5.4.2 根部病害分菌情况
        5.4.3 苜蓿品种对根部病害的抗病性
    5.5 其他指标
        5.5.1 紫花苜蓿的出苗率、植株密度及存活率
        5.5.2 紫花苜蓿的产草量
    5.6 紫花苜蓿的综合特性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5)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全基因组及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草类植物基因组研究进展
        2.1.1 草类模式植物基因组研究及应用
        2.1.2 草类植物起源与进化
        2.1.3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2.1.4 草类植物关键性状研究
    2.2 无芒隐子草研究进展
        2.2.1 二型性花形态及分子研究
        2.2.2 分子标记开发
        2.2.3 抗逆生理及胁迫转录组研究
        2.2.4 功能基因挖掘与利用
    2.3 草木樨研究进展
        2.3.1 草木樨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2.3.2 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的表型和遗传变异
        2.3.3 低香豆素草木樨种质资源创制
        2.3.4 草木樨转录组及小RNA研究
    2.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无芒隐子草全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与Illumina和 PacBio建库、测序、质控
        3.2.2 基因组大小评估及组装
        3.2.3 Hi-C辅助基因组组装及基因组组装质量评估
        3.2.4 基因组结构及功能注释
        3.2.5 亚组区分及全基因组复制
        3.2.6 系统进化与物种分歧时间估算
        3.2.7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高质量无芒隐子草基因组图谱
        3.3.2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注释
        3.3.3 异源四倍体无芒隐子草
        3.3.4 无芒隐子草的四倍体化及与近缘种的系统进化
        3.3.5 基因家族聚类及扩张收缩
        3.3.6 无芒隐子草无显着的亚组表达优势
        3.3.7 无芒隐子草基因通过转录变化响应干旱胁迫
    3.4 讨论
第四章 无芒隐子草二型性花发育的调控网络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花发育调控网络构建及基因鉴定
        4.2.2 开花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4.2.3 ABCDE模型基因鉴定及qRT-PCR分析
        4.2.4 闭花基因过表达水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发育调控网络
        4.3.2 CH和 CL小花的ABCDE模型基因
        4.3.3 花发育相关转录因子与AMGs具有共表达分析关系
        4.3.4 miRNA及其靶基因调控花发育
    4.4 讨论
第五章 草木樨全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与Illumina和 PacBio建库测序
        5.2.2 基因组组装与组装质量评估
        5.2.3 Hi-C建库、测序、质控及辅助基因组组装
        5.2.4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注释
        5.2.5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5.2.6 LTR逆转录转座子的比较分析
        5.2.7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白花草木樨基因组图谱
        5.3.2 比较基因组和系统进化
        5.3.3 基因家族扩张收缩
        5.3.4 重复序列注释与进化
        5.3.5 草木樨干旱适应性
    5.4 讨论
第六章 草木樨群体进化及GWAS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草木樨种质间的SNPs/InDels检测
        6.2.2 系统发育、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6.2.3 连锁不平衡衰减、基因流和历史群体大小分析
        6.2.4 全基因组选择清除和GWAS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群体结构
        6.3.2 白花流向黄花草木樨的基因渗透
        6.3.3 适应性进化
        6.3.4 农艺性状的GWAS
    6.4 讨论
第七章 香豆素生物合成候选基因鉴定及功能验证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NILs代谢组和BSA分析
        7.2.2 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7.2.3 MaBGLU1 基因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及底物饲喂
        7.2.4 MaBGLU1 基因亚细胞定位及过表达草木樨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香豆素生物合成通路
        7.3.2 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候选基因
        7.3.3 发现6 个BGLU串联重复的基因簇
        7.3.4 MaBGLU1 酶的功能确认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全文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苜蓿种植产业
        2.1.1 国外的苜蓿种植产业
        2.1.2 我国的苜蓿种植产业
        2.1.3 固原的苜蓿种植产业
    2.2 苜蓿的生长特性
    2.3 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3.1 全球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3.2 我国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3.3 宁夏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4 苜蓿抗病性评价
    2.5 苜蓿综合特性评价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域概况
    3.2 供试苜蓿品种
    3.3 播种与管理
    3.4 测定指标
        3.4.1 出苗率、越冬率
        3.4.2 草产量
        3.4.3 病害种类
        3.4.4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5 数据分析
        3.5.1 相关性分析
        3.5.2 聚类分析法
        3.5.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3.5.4 抗病性评价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24个苜蓿品种的生长特征
        4.1.1 24个苜蓿品种的出苗率和植株密度
        4.1.2 越冬率
    4.2 草产量
    4.3 苜蓿品种的持久性测定
    4.4 病害种类
        4.4.1 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
        4.4.2 苜蓿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
        4.4.3 苜蓿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
        4.4.4 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4.4.5 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
        4.4.6 苜蓿白粉病(Leo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
        4.4.7 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Sacc.)
    4.5 病害发生率及程度
        4.5.1 锈病
        4.5.2 褐斑病
        4.5.3 春季黑茎病
        4.5.4 夏季黑茎病
        4.5.5 白粉病
        4.5.6 炭疽病
        4.5.7 根腐病
    4.6 抗病性评价
        4.6.1 抗锈病
        4.6.2 抗褐斑病
        4.6.3 抗春季黑茎病
        4.6.4 抗夏季黑茎病
        4.6.5 抗白粉病
        4.6.6 抗炭疽病
        4.6.7 抗根腐病
        4.6.8 多重病害抗病性
        4.6.9 草产量和病害相关性
    4.7 不同苜蓿品种的生长适应性综合特性评价
        4.7.1 采用相关性分析
        4.7.2 采用聚类分析法
        4.7.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返青和草产量特征
    5.2 不同品种苜蓿单一病害抗病性评价
    5.3 不同品种苜蓿多重病害联合抗病性评价
第六章 结论
    6.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越冬和草产量特征
    6.2 病害特征及抗病性评价
    6.3 适应性分析
参考文献
参与课题
致谢

(7)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果园绿肥种植及利用概况
        1.1.1 果园绿肥发展概况
        1.1.2 果园绿肥的种植模式和品种选择
        1.1.3 果园绿肥的利用方式
    1.2 绿肥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1.2.1 果园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1.2.2 果园种植绿肥的水土保持效果
        1.2.3 果园种植绿肥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4 果园种植绿肥的生态环境效应
    1.3 影响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因素
        1.3.1 气候和土壤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1.3.2 绿肥品种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1.3.3 肥水管理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1.3.4 栽培措施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差异
        3.3.2 不同绿肥种类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特征
        3.3.3 不同区域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差异
        3.3.4 不同地区种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潜力评估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绿肥品种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征
        4.3.2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含量
        4.3.3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累积量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5.2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种植发芽的影响
        5.3.2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5.3.3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农艺性状的影响
        5.3.4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SOD、POD、CAT和 MDA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2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土壤肥力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6.3.2 土壤肥力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7.2 数据分析
    7.3 结果分析
        7.3.1 不同播期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7.3.2 不同播期对绿肥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7.4 讨论
    7.5 小结
第8章 果园免耕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地概况
        8.1.2 试验设计
        8.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8.2 数据分析
    8.3 结果分析
        8.3.1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8.3.2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8.4 讨论
    8.5 小结
第9章 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材料
        9.1.2 试验设计
        9.1.3 测定方法
    9.2 数据分析
    9.3 结果分析
        9.3.1 绿肥腐解特征
        9.3.2 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9.4 讨论
    9.5 小结
第10章 结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本文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3章数据来源)
致谢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8)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1.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2.1.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2.1.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2.1.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进化研究
        2.1.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2.2 DNA测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LT定位
        2.3.1 遗传作图原理与方法
        2.3.2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2.3.3 牧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4.1 关联分析的基础、优势和策略
        2.4.2 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2.5 落粒性状及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2.5.1 植物器官脱落的解剖学基础
        2.5.2 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基础
        2.5.3 落粒基因研究进展
        2.5.4 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2.6 老芒麦育种研究概况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7.1 目的及意义
        2.7.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EST-SSR分子标记识别
        3.2.3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3.2.4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3.2.5 PCR扩增产物序列验证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EST-SSR的频率及分布
        3.3.2 引物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
        3.3.3 PCR产物验证
        3.3.4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分析
        3.3.5 披碱草属遗传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3.4 讨论
        3.4.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3.4.2 披碱草属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进化关系
        3.4.3 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第四章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作图群体构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4.2.4 DNA提取及PCR扩增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老芒麦种质资源落粒性评价
        4.3.2 EST-SSR标记多态性及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4.3.3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选择
        4.3.4 F_1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和表型变异评价
    4.4 讨论
        4.4.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
        4.4.2 老芒麦落粒性遗传改良
第五章 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落粒QTL定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5.2.4 基因组DNA提取、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5.2.5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5.2.6 落粒相关性状QTL分析
        5.2.7 候选基因挖掘
    5.3 结果
        5.3.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价
        5.3.2 SLAF标签开发
        5.3.3 遗传图谱构建
        5.3.4 图谱质量评价
        5.3.5 F_2群体表型变异
        5.3.6 QTL作图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5.4 讨论
        5.4.1 基于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5.4.2 老芒麦落粒性QLT位点检测
        5.4.3 老芒麦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第六章 老芒麦落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试验地概况
        6.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6.2.4 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建库、测序及SLAF标签开发
        6.2.5 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6.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2.7 候选基因
    6.3 结果
        6.3.1 实验建库评估及测序数据统计
        6.3.2 SLAF标签开发及SNP信息统计
        6.3.3 连锁不平衡和亲缘关系分析
        6.3.4 遗传进化分析
        6.3.5 表型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6.3.6 关联分析
        6.3.6.1 老芒麦落粒性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3.6.2 老芒麦种子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3.6.3 老芒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6.4 讨论
        6.4.1 连锁不平衡与群体结构
        6.4.2 表型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6.4.3 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致谢

(9)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2.2.1 紫花苜蓿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2.2.4 发生和危害
        2.2.5 发生规律
        2.2.6 防治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信息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3.3 结果
        3.3.1 病害种类概况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3.4 讨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4.2.2 病原物鉴定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4.3 结果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4.4 讨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5.2.2 供试菌株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5.2.7 再分离
        5.2.8 数据统计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3 结果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4 讨论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干重测定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10)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1.1.2 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1.2 苜蓿栽培技术研究
        1.2.1 苜蓿品种选择研究
        1.2.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1.2.3 苜蓿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1.2.3.1 测土配方施肥
        1.2.3.2 苜蓿施肥研究
        1.2.3.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1.2.4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1.2.4.1 水肥耦合效应
        1.2.4.2 苜蓿需水规律研究
        1.2.4.3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2.3.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2.3.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2.3.4 苜蓿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2.3.5 试验测定指标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3.1.1 不同苜蓿品种生长特性比较
        3.1.2 不同苜蓿品种饲草产量比较
        3.1.3 不同苜蓿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及饲用品质的比较
        3.1.4 相关性分析
        3.1.5 灰色关联分析
    3.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3.2.1 不同种植行距对生长特性的影响
        3.2.1.1 株高
        3.2.1.2 生长速度
        3.2.1.3 茎叶比
        3.2.1.4 鲜干比
        3.2.2 不同种植行距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种植行距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1 粗蛋白
        3.2.3.2 酸洗洗涤纤维
        3.2.3.3 中洗洗涤纤维
        3.2.3.4 相对饲用价值
    3.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3.3.1 不同施肥配比对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3.3.1.1 株高
        3.3.1.2 生长速度
        3.3.1.3 茎叶比
        3.3.1.4 鲜干比
        3.3.2 苜蓿产量对不同施肥配比的响应
        3.3.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3.3.2.2 模拟寻优分析
        3.3.2.3 二因素互作分析
        3.3.2.4 单因素分析
        3.3.3 不同施肥配比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3.3.1 粗蛋白
        3.3.3.2 酸性洗涤纤维
        3.3.3.3 中性洗涤纤维
        3.3.3.4 相对饲用价值
        3.3.4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3.4.1 pH和有机质
        3.3.4.2 全氮和碱解氮
        3.3.4.3 全磷和速效磷
        3.3.4.4 全钾和速效钾
    3.4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3.4.1 苜蓿水肥耦合对生长特性的影响
        3.4.2 苜蓿水肥耦合对产量的影响
        3.4.2.1 产量水肥耦合效应
        3.4.2.2 氮、磷、钾、水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3.4.2.3 单因素效应
        3.4.3 苜蓿水肥耦合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4.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4.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4.4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美国8个苜蓿品种中国兰州引种栽培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抗病性评价[J]. 张岳阳,李芳,梁维维,李彦忠. 草业学报, 2022(02)
  • [2]冰草属优异牧草品系鉴定及综合评价[D]. 崔敬.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评价[D]. 张岳阳. 兰州大学, 2021(11)
  • [5]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全基因组及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D]. 吴凡. 兰州大学, 2021
  • [6]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D]. 李明. 兰州大学, 2020(12)
  • [7]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D]. 杨叶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8]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D]. 张宗瑜. 兰州大学, 2020
  • [9]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10]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孟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中国兰州引种栽培的8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