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义区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望义区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一、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1](2021)在《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塬区湖库型水源地来水趋势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大环境下,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饮用水水源地供水的安全与稳定也不容乐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水源地的水量变化严重影响着公众的饮水安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文预测分析研究可以为水务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预见期,保证管理机构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相关的风险防控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排,以减轻旱涝灾害可能造成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隐患。本文以我国西北典型的黄土塬区湖库型水源地——高尔塬水库水源地作为研究区,通过SDSM降尺度模型对研究区内未来气温和降水进行预测,利用SWAT水文模型对高尔塬水库水源地的未来三个不同时期的入库径流量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未来入库量变化提出水源地供水安全的应对措施。论文研究工作获得以下研究成果与结论:(1)通过高尔塬水库上游流域的DEM高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气象数据构建了SWAT模型,在率定期(1964-2000年)和验证期(2001-2014年),研究区的模拟精度指标决定系数2和纳什系数NS均达到模型的要求标准,表明SWAT模型在高尔塬水库水源地有很好的适用性。(2)SDSM模型对高尔塬水库水源地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模拟结果较好,而对降水的模拟结果一般,表明模型在高尔塬水库水源地有很好的适用性。气温的高低受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影响较大;冬夏两季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增高,酷暑与暖冬的现象会更明显;夏秋两季雨量增多,更易发生洪涝灾害。(3)年内来水量变化与年内降水变化趋势相似;RCP 2.6和RCP 4.5气候情景下三个时期的来水量均值均呈减少的趋势,RCP 8.5气候情景下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年度来水量变化较大,旱涝变换周期短;春季来水量减少,秋季来水量增多,春旱秋涝的现象更为明显。(4)研究区更易发生春旱、秋涝灾害,应当采取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健全智能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水源地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等措施保障水源地的供水安全。

赵岩[2](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李强[3](2012)在《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资源,它既是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和变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繁衍的物质保障。同时,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共同体,土地资源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土地资源利用是土地在人类活动的持续或周期性干预下,进行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黄土高原综合自然指数分区研究的基础上,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及其内部典型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与数理模型、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利用黄土高原南部地区1980年、2000年和2010年30年跨度的TM影像遥感解译结果,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分析了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及其典型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差异性特征;并将空间抽样方法与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在分析不同研究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的基础上,对黄十高原南部地区及四个典型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进而根据不同类别典型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构建土地承载力评测模型,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每个典型区的土地承载力进行动态测评;最后针对基于流域单元与基于都市经济区的两类不同典型区,提出将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分别与CLUE-S模型及CA-Markov模型相结合的两种方案,在对不同典型区土地利用进行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利用两种方案将优化结果配置到空间单元上。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完全,耕地比重最大,各个时期所占比重均大于40%,草地、林地次之。从总体上看,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三十年来(1980-2010年)各十地利用类型的面积都有所变化,其中耕地和未利用地呈现减少趋势,其他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结果表明,30年间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是耕地,从数量变化上看有2577.72km2耕地转移为其他类别,其中转移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最多,达到1157.07km2;建设用地的扩张、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从空间分布上看耕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汾河谷地和豫西北地区。建设用地30年间也有较明显的增加态势,面积累计增加了1275.73km2。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区域小于耕地面积减少区域,说明此时段有相当部分耕地转移为林地和草地,可见研究区退耕还林还草成效较明显。(2)从选取的两类典型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研究时段内各个典型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上都是呈现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但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不尽相同,基于流域单元的两个典型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政策(如退耕还林还草)主导下的结果,其次是由于建设用地的扩展,如延河流域下游段耕地面积从研究期初的1818.1932km2,到2010年减少到了1739.5037km2,总面积接近于同期草地面积。减少的耕地按面积大小依次流向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相比之下,两个都市经济区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晋东南经济区耕地总面积到2010年从期初的10329.35km2减少到了10183.79km2,减少的耕地主要流向建设用地及林地。(3)土地利用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显示,影响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相对集中,主要包括地形坡度和人口密度,这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人为干扰较强烈,人类活动是研究区土地资源和土地生态系统变化速率不断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坡度也是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的重要因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特别是农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与坡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地形坡度是研究区土地开发与利用的限制条件。(4)基于典型区的土地承载力时空变化测评结果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间,四个典型区各个区县土地承载力都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虽然两级分化的程度有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而研究区整体土地承载力水平下降,需要借助于高效合理、科学的土地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承载力。对于整个研究区两极分化的情况,应当保证在土地承载力富余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将富余地区的粮食外调给土地承载力超载的地区,实现整个区域的土地承载力平衡。(5)通过典型区不同土地优化配置方案的实验和对比发现,基于CLUE-S模型的配置方案对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都市经济区拟合效果较好,其空间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分别为0.8016(晋东南经济区)和0.7902(大西安规划区),而CA-Markov模型针对研究区流域单元效果较好,其kappa系数延河流域为0.7951,千河流域达到0.8069,两套方案针对各自典型区空间模拟效果的kappa系数均高于0.79。(6)基于CLUE-S模型的优化配置方案研究显示,晋东南经济区与延河流域下游段的建设用地均明显增加,而耕地均表现为减少,其中晋东南经济区建设用地增加的要多一些,这说明此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潜力要大于延河流域下游段。两个典型区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主要是由于植树造林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发挥了显着的成效,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基于土地适宜性和CA-Markov模型相结合的优化配置方案研究显示,大西安规划区和千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中的主要地类斑块需要进行调整,其中大西安规划区耕地的调整主要位于秦岭山地北麓,包括周至县、户县和长安区的南部以及蓝天县的部分区域,此外在三原县及富平县的北部边界地带也有少量需要进一步调整的耕地。从调整类型上看,主要是将不适合耕地分布的区位根据土地适宜性类型调整成林地或草地。而千河流域需要调整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流域东南部的千阳县,包括千阳县中部,东北部以及西南部靠近宝鸡市辖区的位置。凤翔县与千阳县交界地带的耕地也需要进行调整,此外流域中上游的陇县也有部分耕地需要调整的区域。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改进:①以小网格推算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黄土高原主导气象要素关于经纬度和高度的数学模型及用于区域划分的综合指数模型,在GIS的支持下提出了基于自然区划与行政单元相结合的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范围界线;②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过去3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采取对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四个典型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时空差异;③将空间抽样方法引入到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尺度、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尝试构建基于空间约束性Logistic回归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新方案;④针对基于流域单元与基于都市经济区的两类不同典型区,提出将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分别与CLUE-S模型及CA-Markov模型相耦合的两种方案,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在对不同典型区土地利用进行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将优化结果配置到空间单元上,由此为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统一的研究思路。

张丽珠[4](2008)在《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天水市地处西北内陆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资源短缺,再加上人为的水质污染,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地制约着贫困山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研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对改善该市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天水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了评价,基于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对策。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对2004年天水市各县(区)农村饮水现状和供水工程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天水市农村供水以分散式为主,其供水人口为242.2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80.51%,而集中式供水人口仅为58.6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19.49%;就水质而言,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基本能够达到农村饮水质标准,而分散式供水存在着氟含量超标和苦咸水问题。(2)在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按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用水保证率4个指标,对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165.0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4.85%;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人口为113.52万人,占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68.78%,用水量不达标人口为20.90万人,占12.66%,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口为21.32万人,占12.92%,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人口为9.31万人,占5.64%。由此可见,天水市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水质不达标所导致的。(3)分析了天水市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短缺、供水工程建设滞后、水污染以及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天水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其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导致天然水质超标(高氟和苦咸水)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短缺和供水工程建设滞后是造成水量不足和用水保证率低的主要因素;而水污染加剧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恶化。(4)基于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的评价和饮水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分别从强化农村饮水安全意识、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天水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

武珍明[5](2004)在《铜川新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铜川新区是西部地区一个全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当地水资源,本文从技术、方法、效益等方面论述了铜川新区中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建立了全区水量的优化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铜川新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高效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从铜川新区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其水资源量及可供水量,预测了各水平年的需水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由于新区水资源短缺,提出了以中水利用缓减其短缺的措施,以污水回用为重点,分析了污水再生利用在技术上、用途上、效益上的可行性,提出了中水回用发展策略;针对各分区水量不均衡现状,建立了以区域供水净效益最大、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供水系统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用MATLAB进行了求解,经过分析,其结果合理、实用;根据水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系统建设的原则、总体目标、数据库连接及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铜川新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水务信息的输入、输出、预测、查询等主要功能。系统结构合理、运行可靠,对提高水务管理效率有重要意义。 论文经过全文总结,提出了水务管理方面创意性的建议和系统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研究成果对其他地区水务业的管理和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武珍明,党志良[6](2003)在《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水务管理为例》文中指出运用系统分析和数据库技术对水务管理信息系统作出了实用的设计,且建立了完整的系统数据库,并把优化与模拟技术相结合,对其供需水量进行优化模拟,实现中小城市水务信息的输入、输出、查询、预测、优化调度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管理、利用提供合理、有效的工具。

肖兴媛[7](2003)在《GIS支持下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不仅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成为当代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国际上,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LUCC信息获取与处理,LUCC驱动机制研究等。对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研究,文献颇多,但对土地利用不同的类型而言,其变化过程通常集中反映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这样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和模型研究就应在这些热点地区进行,研究结果才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意义。 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理区域,属于半干旱、干旱区,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陕北黄土高原南北狭长,自北向南为风沙过度区、梁峁丘陵区、低山残塬台塬区等不同地貌类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在人类长期影响下,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地质量退化,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同时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仍是我国较落后的贫困地区之一,且极易返贫,因此对本区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典型性。 前人对黄土高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类型划分、土地资源分类和分等,小流域治理、土壤侵蚀、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分区等方面。但多是静态的、定性的分析研究,而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以及相应驱动力系统研究甚少;对区内不同地貌、行政单元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区域差异研究较少,而且区内差异研究较粗略,多依自然因素划分单元、进行定性的阐述,不能客观而定量的反映驱动因素中各因子的作用力大小。 鉴于此,本研究以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统计资料、历史资料等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等技术方法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处理。以县、区级行政单元为统计单元,进行了土地利用多层次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全面分析了1986-2001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变化、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等动态变化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应用数理统计和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数学软件包Mathcad9.0定量的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和预测模型,运用预测模型对本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预测,并针对各驱动因素的地区差异,进行了驱动力分区。最后提出了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措施,以便为各行政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文章得出以下有意义的结论:*)本区自1986亿 年,15年中上地利用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的是园地、其次是交通用地和耕地,再次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林地,而水域变化率最小;除耕地、未利用地有所减少外,其余类型都有所增加,但是出于耕地基数大,所以耕地数量变化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是最大的。就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三个地区而言,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变化中以延安市变化最大,铜川市次之,榆林市变化较小。就29个县、区来看,其中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指数大于全区平均指数变化的县、区共有15个,小于全区结构变化指数的有14个,几乎各占一半。 (2)景观偏离度在空问上存在着较人的差异,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景观多样性呈降低趋势。就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H地区而言,2001年景观偏离度最高的是铜川市,其次是榆林市,延安市最小;多样性指数减小最大的是铜);怖,其次是延安市,榆林市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最小,为0.of兄 小于全区0.024%变化量。就陕北 29个县、区而言,200年景观偏离度最大的是铜川市的王益区,其次是榆林市的米脂县和吴堡县,景观偏离度均大于60%;多样性指数减小最大的是延安市的吴旗县和洛川县,其次是铜川市的王益区、子长县、吴堡县,变化最小的是甘泉县和榆阳区,29个县、区中仅这两个县、区的多样性指数是增加的。 (3)从1986-2001年15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R<0,说明该区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或衰退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处于发展期的只有榆阳区、神木县和吴堡县三个地区。 (4)陕北黄上高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囚素中,生态安全的政策囚素是本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通过对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考虑,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陕北黄土高原四种驱动力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以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为主的地区,主要是榆林市东南部的7个县;以最优经济福利一粮食安全为主的驱动区在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均有,共包括5个县、区:以生态安全一生存型经济福利为驱动力的地区最多,共包括12个县;以最优经济福利一生态安全驱动区,共有5个县。 (5)耕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园地、林地、居民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是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趋势。

张阿萍[8](2003)在《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相对紧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开发一套完备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使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持续利用,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由于王益区目前存在忽视水管理和水经济效益的现象,研究开发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有助于平衡区域供用水关系、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基础之上,对实现王益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王益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对王益区的水资源做了系统的分析,同时,从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不同水平年需水量的分析与预测,并进行了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分别从设计的原则、总体目标、系统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进行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做了业务流程分析、实体关系模型设计、建立数据库字典、数据流程设计和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最后将水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王益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多目标分析模型、宏观经济模型和水资源系统优化模拟模型,用优化与模拟技术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时间层次上对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模拟。 本论文在做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王益区水务信 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息的输入、输出、查询、预测、调度等主要功能。系统结构合理,运行 高效、可靠,对于提高水务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肖华[9](2002)在《汉中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相对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求水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结合汉中市目前存在的忽视水管理和水经济效益的现象,研究汉中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助于缓解区域供用水关系、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基础之上,对实现汉中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保障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汉中市实际情况,在分析了汉中市水资源系统的基础上,以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汉中市宏观经济系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从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四个用水方面进行了汉中市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预测,并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建立了汉中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多目标分析模型、宏观经济模型和水系统优化模拟模型,用优化与模拟技术相结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时间层次上对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模拟,用GAMS语言进行了编程计算,经分析,结果合理、可靠,对该区水资源管理决策有指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根据水资源管理的特点和功能要求,用软件集成的开发方法,对汉中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开发应用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塬区湖库型水源地来水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模式及降尺度研究进展
        1.2.2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3 水源地供水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条件
        2.1.5 水资源总量
    2.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2.3 数据来源
第三章 高尔塬水库上游流域SWAT模型建立
    3.1 SWAT模型简介
        3.1.1 SWAT模型原理
        3.1.2 SWAT模型结构
    3.2 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数据库的构建
        3.2.1 SWAT模型气象、水文数据准备
        3.2.2 DEM高程数据库
        3.2.3 土地利用数据库
        3.2.4 土壤类型数据库
        3.2.5 HRUs划分
        3.2.6 气象数据库
    3.3 SWAT模型率定与验证
        3.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3.2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高尔塬水库上游流域SDSM模型建立
    4.1 SDSM模型简介
        4.1.1 SDSM模型原理
        4.1.2 SDSM模型结构
    4.2 SDSM模型构建
        4.2.1 SDSM模型数据准备
        4.2.2 预报因子筛选
        4.2.3 模型校验
    4.3 气温与降水预测
        4.3.1 气温预测
        4.3.2 降水预测
    4.4 小结
第五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水源地来水量预测及风险应对
    5.1 水源地来水量预测
    5.2 水源地风险应对措施
        5.2.1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制
        5.2.2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5.2.3 健全智能监测预警体系
        5.2.4 构建水源地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与项目
致谢

(2)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的基础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技术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2.1.1 理论基础
        2.1.2 基本原则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2.5.1 区划基本单元
        2.5.2 技术途径
        2.5.3 区划方法
    2.6 小结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3.3.1 区域特征分析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3.4.1 区域特征分析
        3.4.2 空间叠加分析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4.3.2 主成分分析
        4.3.3 数据处理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5.1.2 基础功能类型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研究基础
        1.2.1 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与特征
        1.2.2 土地优化配置的内涵与特征
        1.2.3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1.2.4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方法基础
        1.2.5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技术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4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研究趋势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4 内容安排
        1.4.5 考察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范围界定及其概况
    2.1 黄土高原地理概况
    2.2 综合指数分区
        2.2.1 分区数据说明
        2.2.2 指数模型的构建
        2.2.3 方差分析
        2.2.4 结果分析
        2.2.5 分析结果检验
    2.3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界线的确定
    2.4 研究区概况
        2.4.1 自然环境状况
        2.4.2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3.1.1 遥感数据
        3.1.2 非遥感数据
        3.1.3 实地考察数据
    3.2 技术平台选择
    3.3 空间参考系
    3.4 影像预处理
        3.4.1 几何精校正
        3.4.2 Landsat FLAASH大气校正
        3.4.3 波段选择与组合
        3.4.4 影像拼接与裁剪
    3.5 遥感图像解译
        3.5.1 土地分类系统构建及解译标志的建立
        3.5.2 遥感影像分类过程
        3.5.3 解译后处理及精度评价
第4章 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4.1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4.1.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4.1.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4.2 典型区的选取及特征
        4.2.1 基于流域单元的典型区选取
        4.2.2 基于都市经济区的典型区选取
    4.3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4.3.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4.3.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4.4 大西安规划区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4.4.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4.4.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4.5 延河流域及其下游段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4.5.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4.5.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4.6 千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4.6.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4.6.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5.1 分析方法与尺度选择
        5.1.1 Binary Logistic回归
        5.1.2 空间约束性抽样
        5.1.3 尺度选择
    5.2 影响因素选取
        5.2.1 影响因子选取其来源
        5.2.2 影响因素的栅格化与可视化表达
    5.3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5.3.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5.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5.3.3 回归方程的建立
        5.3.4 空间分布概率
        5.3.5 回归结果检验
    5.4 大西安规划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5.4.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5.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5.4.3 回归方程的建立
        5.4.4 回归结果检验
        5.4.5 空间分布概率
    5.5 延河流域下游段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5.5.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5.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5.5.3 Binary Logistic回归方程的建立
        5.5.4 回归结果检验
        5.5.5 空间分布概率
    5.6 千河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5.6.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5.6.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5.6.3 回归方程的建立
        5.6.4 回归结果检验
        5.6.5 空间分布概率
    5.7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5.7.1 影响因子的选取与栅格化栅格化
        5.7.2 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南部典型区土地承载力测评
    6.1 土地承载力测评方法及模型
        6.1.1 土地承载力内涵
        6.1.2 土地承载力类型
        6.1.3 土地承载力特点
        6.1.4 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模型
        6.1.5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典型区土地承载力测评标准
    6.2 典型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6.2.1 流域单元
        6.2.2 都市经济区
    6.3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6.3.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6.3.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6.4 大西安规划区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6.4.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6.4.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6.5 延河流域行政范围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6.5.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6.5.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6.6 千河流域行政范围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6.6.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6.6.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CLUE-S模型面向生态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7.1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7.2 土地资源配置决策方法
        7.2.1 单目标决策分析技术
        7.2.2 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
    7.3 土地资源配置模型
        7.3.1 基于GLP模型的总量控制
        7.3.2 基于CLUE-S模型的空间配置
    7.4 基于GLP模型的典型区土地利用需求测算与数量控制
        7.4.1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需求测算与数量控制
        7.4.2 延河流域下游段土地需求测算与数量控制
    7.5 典型区土地利用空间配置
        7.5.1 模型参数设置
        7.5.2 空间统计分析
        7.5.3 CLUE-S模型运行结果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适宜性评价与CA-MARKOV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8.1 基于耦合模型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8.1.1 评价模型概述
        8.1.2 Logistic_AHP耦合模型与综合评价方案
        8.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1.4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布图集的创建
    8.2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8.2.1 元胞自动机模型
        8.2.2 CA-Markov模型
        8.2.3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8.3 土地利用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
        8.3.1 研究区土地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8.3.2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的总量控制
        8.3.3 大西安规划区GLP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
        8.3.4 千河流域GLP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
    8.4 优化方案的空间配置
        8.4.1 模型应用空间域的界定
        8.4.2 优化方案的空间布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饮用水安全的含义
        1.1.3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饮用水安全的研究
        1.2.2 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补偿
        1.2.3 饮水工程建设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天水市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气候条件
    2.3 植被条件
    2.4 河流水系及水资源
        2.4.1 河流水系
        2.4.2 水资源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5.1 水资源开发工程
        2.5.2 供水量
        2.5.3 用水量
    2.6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方式
    3.2 调查项目及内容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供水工程类型及规模
        3.3.2 供水工程管理方式
        3.3.3 饮水水质状况
        3.3.4 农村供水水价
第四章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
    4.1 评价目的
    4.2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4.2.1 水质标准
        4.2.2 水量标准
        4.2.3 用水方便程度标准
        4.2.4 水源保证率标准
    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3.1 饮水水质不达标
        4.3.2 用水水量不足
        4.3.3 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4.3.4 用水保证率不达标
第五章 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
    5.1 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
        5.1.1 地理环境条件
        5.1.2 水文地质条件
    5.2 水资源短缺
    5.3 污染问题严重
    5.4 供水工程建设滞后
    5.5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5.5.1 工程产权不清、责任不明
        5.5.2 水费难以足额收取
        5.5.3 用水户参与程度不够
        5.5.4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第六章 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对策
    6.1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意识
    6.2 多渠道筹资,加快饮水工程建设
        6.2.1 统筹考虑,科学规划
        6.2.2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工程型式
        6.2.3 多渠道筹资,建设饮水工程
        6.2.4 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6.3 防止水污染,保障饮水安全
        6.3.1 水源保护
        6.3.2 水质净化与处理
    6.4 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6.4.1 加强建后管理,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6.4.2 强化认识,明确管理职责
        6.4.3 推进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发挥协会的管理主体作用
        6.4.4 合理收取水费,维持工程正常运行
        6.4.5 建立饮水安全信息系统,提高工程监管水平
        6.4.6 健全水质监测系统,保障水质安全
        6.4.7 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实现项目全程控制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铜川新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日益严峻的水危机
        1.1.2 水资源管理及其带来的水问题
    1.2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综述
        1.2.1 国内外发展动态
        1.2.2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中水回用的技术研究综述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2 铜川新区水务系统分析
    2.1 铜川新区概况
    2.2 铜川新区水资源现状分析
        2.2.1 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资源分析
        2.2.2 水资源利用分区
        2.2.3 水资源量分析计算
    2.3 铜川新区供水方案分析
        2.3.1 供水设施
        2.3.2 “三河两库”联合调度方案
    2.4 新区需水量预测
        2.4.1 需水量预测的原则
        2.4.2 农业需水分析和预测
        2.4.3 工业需水分析和预测
        2.4.4 生活需水分析和预测
        2.4.5 生态环境及其他需水
        2.4.6 新区总需水量分析
    2.5 铜川新区水务供水能力
        2.5.1 区域水量循环概念模型
        2.5.2 铜川新区可供水量
    2.6 铜川新区水务供需分析
        2.6.1 铜川新区水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6.2 水务供需分析流程
        2.6.3 供需平衡计算分析
    2.7 铜川新区水务系统管理要求的分析
3 铜川新区污水回用研究
    3.1 铜川新区污水回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2 污水回用技术研究与探讨
        3.2.1 污水处理及回用的技术分析
        3.2.2 污水处理的方法
    3.3 污水回用方式及技术
        3.3.1 城市污水工业回用
        3.3.2 城市污水农业回用
        3.3.3 城市污水回用于市政杂用水
    3.4 污水回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3.5 污水再生利用的效益分析
        3.5.1 处理成本及经济效益
        3.5.2 污水回用的社会及环境效益
    3.6 铜川新区的雨水再生利用
    3.7 铜川新区水回用发展策略
4 铜川新区水务系统优化配置模型
    4.1 水务系统优化配置基本理论
        4.1.1 优化配置机理
        4.1.2 模型目标
    4.2 铜川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4.2.1 系统建模思路
        4.2.2 模型目标函数确定
        4.2.3 模型约束条件确定
        4.2.4 模型特点
        4.2.5 权重确定的模糊二元对比方法
        4.2.6 权重值计算
    4.3 基于MATLAB的优化模型求解
        4.3.1 优化模型求解的常用方法
        4.3.2 MATLAB方法
        4.3.3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算法及实现
    4.4 求解结果分析
5 铜川新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
    5.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5.2 系统总体分析设计
        5.2.1 铜川新区水务局管理职能流程分析
        5.2.2 用户需求描述
        5.2.3 系统设计目标
        5.2.4 系统设计基本思路及方法
        5.2.5 系统设计原则
        5.2.6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2.7 系统整体功能设计
        5.2.8 系统运行环境
    5.3 数据库系统设计
        5.3.1 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
        5.3.2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目标与特点
        5.3.3 数据库设计流程
        5.3.4 数据分析
    5.4 系统结构设计
    5.5 系统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6 结论与建议
    6.1 论文结论
    6.2 建议
        6.2.1 关于水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6.2.2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GIS支持下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意义
    1.3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趋势
    1.4 研究区域的选择
    1.5 研究程序和技术路线
2 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资源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1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信息处理过程
    3.2 GIS的建立
4 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1 土地利用结构
    4.2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5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5.1 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5.2 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
    5.3 土地利用分区
    5.4 土地利用区的分析与评价
6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6.1 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6.2 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变化
    6.3 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6.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6.5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7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7.1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7.2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马区动力指数的计算
    7.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空间分异
8 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8.1 GM(1,1)模型的建立
    8.2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趋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趋势预测
9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9.1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9.2 进行土地整理工作
    9.3 加快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9.4 搞好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9.5 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课题的背景
    1.3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1.3.1 定义
        1.3.2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3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1.4 王益区基本概况
        1.4.1 政区概况
        1.4.2 自然地理
        1.4.3 经济发展状况
        1.4.4 生态环境
    1.5 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的必要性
    1.6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 王益区供用水系统概况分析
    2.1 王益区水资源及特点
        2.1.1 水资源利用分区
        2.1.2 水资源量
        2.1.3 水资源特点
    2.2 王益区供水系统分析
        2.2.1 降雨
        2.2.2 水库调节
        2.2.3 河流
        2.2.4 地下水
    2.3 王益区用水系统分析及预测
        2.3.1 农业灌溉用水
        2.3.2 工业及乡镇企业用水
        2.3.3 生活用水
        2.3.4 生态用水
        2.3.5 灰色数列预测模型简介
    2.4 王益区供用水综合分析与评价
        2.4.1 王益区可供水量与可利用水量
        2.4.2 王益区来用水量的总体评价
3 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
        3.1.1 用户需求描述
        3.1.2 系统设计的目标
    3.2 系统开发设计原则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功能划分
        3.3.2 系统功能描述
    3.4 系统主要特点
    3.5 系统的运行环境
        3.5.1 硬件环境
        3.5.2 软件环境
    3.6 输入输出设计
        3.6.1 输入设计
        3.6.2 输出设计
4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理论
        4.1.1 数据库技术研究
        4.1.2 数据库设计的目的与特点
        4.1.3 关系数据库
        4.1.4 系统数据库整体结构
    4.2 业务流程分析
        4.2.1 用户的工作业务流程图
        4.2.2 用户的相关部门及职责描述
    4.3 实体关系模型设计
    4.4 建立数据字典
    4.5 数据流程图设计
    4.6 系统功能的实现
        4.6.1 注册登录流程
        4.6.2 主菜单界面设计
        4.6.3 具体功能的实现
        4.6.4 后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逻辑结构
5 系统模型构建
    5.1 模型概述
        5.1.1 模型系统的层次性描述
        5.1.2 模型的集合、参数及变量描述
    5.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分析模型
        5.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问题
        5.2.2 多目标分析模型的建模思路
        5.2.3 多目标分析模型的描述
    5.3 王益区水资源规划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宏观经济模型
        5.3.1 区域宏观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的相互制约关系
        5.3.2 宏观经济模型设计思想和功能
        5.3.3 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5.3.4 模型参数分析
    5.4 王益区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
        5.4.1 建立模拟模型的必要性
        5.4.2 模型建模思路
        5.4.3 模型的特点
        5.4.4 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目标函数的选取
        5.4.5 约束方程描述
6 总结
    6.1 关于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
    6.2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汉中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水资源概述
        1.1.1 水资源涵义的新理解
        1.1.2 水资源系统综述
    1.2 区域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1.2.1 水资源管理的涵义与目的
        1.2.2 区域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综述
        1.3.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概述
        1.3.2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型研究概况
        1.3.3 区域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的趋势
    1.4 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的信息系统综述
        1.4.1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1.4.2 GIS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与DSS的结合
        1.4.3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汉中市供用水系统概况分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与降雨
        2.1.3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农业生产情况
        2.2.2 工业生产及布局
    2.3 汉中市水资源量及特点
        2.3.1 水资源利用分区
        2.3.2 水资源量
        2.3.3 水资源特点
    2.4 汉中市供水及用水概况
        2.4.1 供水工程设施现状
        2.4.2 供水分析
        2.4.3 用水分析
    2.5 汉中市的水环境质量
        2.5.1 地表水水质
        2.5.2 地下水水质
3 汉中市经济发展趋势与水资源需求
    3.1 区域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3.1.1 国内生产总值
        3.1.2 人口
        3.1.3 工业总产值
        3.1.4 牲畜发展
    3.2 水量需求预测
        3.2.1 需水量预测的原则
        3.2.2 农业用水的分析和预测
        3.2.3 工业需水预测
        3.2.4 生活需水预测
        3.2.5 环境生态及其它用水预测
        3.2.6 需水综合分析
    3.3 汉中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3.3.1 可供水量与可利用量
        3.3.2 汉中市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量
    3.4 汉中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4 汉中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4.1 模型概述
        4.1.1 模型系统的层次性描述
        4.1.2 模型的集合、参数及变量描述
    4.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分析模型
        4.2.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问题
        4.2.2 多目标分析模型的建模思路
        4.2.3 多目标分析模型的描述
        4.2.4 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4.3 汉中市水资源规划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宏观经济模型
        4.3.1 区域宏观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的相互制约关系
        4.3.2 宏观经济模型设计思想和功能
        4.3.3 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4.3.4 模型参数分析
        4.3.5 模型求解
    4.4 汉中市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
        4.4.1 建立模拟模型的必要性
        4.4.2 模型建模思路
        4.4.3 模型的特点
        4.4.4 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目标函数的选取
        4.4.5 约束方程描述
        4.4.6 模型的求解计算
5 汉中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初探
    5.1 系统的设计目标、原则和功能
        5.1.1 系统的设计目标
        5.1.2 系统的设计原则
        5.1.3 系统的功能分析
    5.2 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
        5.2.1 硬件环境
        5.2.2 软件环境
    5.3 系统研制思路与实现
        5.3.1 系统研制思路
        5.3.2 系统软件集成与技术特点
        5.3.3 利用OLE自动化技术实现MapInfo与VC++的集成
    5.4 系统总体结构特征
        5.4.1 人机界面系统
        5.4.2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DBMS)
        5.4.3 模型库及其管理子系统
6 结论与建议
    6.1 汉中市水资源短缺的其它基本对策
    6.2 本文主要结论
    6.3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塬区湖库型水源地来水趋势研究[D]. 王瑞. 长安大学, 2021
  • [2]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研究[D]. 李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4]天水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及研究[D]. 张丽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5]铜川新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 武珍明. 西安理工大学, 2004(03)
  • [6]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水务管理为例[J]. 武珍明,党志良.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05)
  • [7]GIS支持下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D]. 肖兴媛. 陕西师范大学, 2003(01)
  • [8]王益区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 张阿萍. 西安理工大学, 2003(02)
  • [9]汉中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肖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望义区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