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

油污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

一、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爽爽[1](2021)在《有机肥施入对黄绵土中石油烃的生物去除特性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和运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是检修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石油泄漏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含量较低时,大部分石油烃可通过光降解、挥发、生物降解、风化等作用去除,在石油含量较高的污染区域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可消除,甚至造成土壤中石油烃的永久性残留。当土壤中石油烃含量超过安全阈值时,需要进行修复处理才能达到土壤中石油烃的无害化。论文利用有机肥、硝酸钾及脱硫石膏对受污染时长不同的油污土壤进行刺激修复,通过测定修复过程中总石油烃含量、p H值、微生物数量、微生物代谢活性变化情况,研究适合黄绵土中石油烃去除的最优生物刺激剂及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相比硝酸钾和脱硫石膏,加入有机肥对土壤中石油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修复210 d,新污染和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别由16846mg·kg-1和17746 mg.kg-1降低至5588和10331mg·kg-1,对应石油烃去除率为66.83%和41.78%。有机肥施入对新污染土壤中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去除率分别为68.88%和50.00%,分别高出对照处理的44.19%和18.33%;对陈旧性污染土壤中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去除率分别为44.47%和30.81%。而未加生物刺激剂的对照(CK)土壤中烷烃和多环芳烃降解率分别为21.32%和15.88%。加入有机肥进行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p H值、土壤微生物数量、降解菌代谢活性发生变化。对于新污染土壤,在加入有机肥作为生物刺激剂修复60 d时,土壤p H由初始时的8.50降低至最小值7.37,此后逐步增加至7.76。新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由1.1×104cfu·g-1增加至8.6×106 cfu·g-1土。向陈旧性污染土壤中加入有机肥修复60 d时,土壤p H降低至7.53,此后略有增加,修复210 d时,土壤p H由初始时的8.61降低至7.74。陈旧性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由3.3×104 cfu·g-1增加至7.8×106cfu·g-1土。受污染时间不同的两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均在修复的15~30 d时达到最大。施入有机肥修复的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速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对于新污染土壤,伪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691 d-1,相关系数(R2)为0.9675;对于陈旧性污染土壤,伪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258 d-1,相关系数(R2)为0.9786。新污染土壤中烷烃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R2值为0.9173),而陈旧土壤中烷烃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施入完整有机肥和灭菌有机肥进行修复处理,考查有机肥中富含的优势菌群与土壤土着菌的相互作用关系。向新污染土壤中施入完整有机肥和灭菌有机肥修复60 d,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56.25%和51.68%;向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施入完整有机肥和灭菌有机肥进行修复处理,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率为53.34%和40.61%,而在未进行施肥处理的新污染和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率为9.25%和5.46%。说明灭菌有机肥和完整有机肥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均有很好的效果,有机肥中的微生物菌群与土壤土着菌群无拮抗作用。而且向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施入完整有机肥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灭菌有机肥,说明在陈旧性污染土壤中土着菌群与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机制。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入有机肥进行生物刺激修复的新污染土壤中,控制多环芳烃降解的α亚基双加氧酶基因增加25倍,控制链烷烃降解的单加氧酶基因增加25~625倍;在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施入有机肥使得控制多环芳烃降解的α亚基双加氧酶基因、控制链烷烃降解的单加氧酶基因均增加了5~25倍,说明通过施肥处理可增加污染土壤中控制石油烃降解的功能基因富集。

魏艳晨[2](2021)在《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开采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修复被认为是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修复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本地分离的高效石油降解菌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研究了模拟污染荒漠土壤与实际油田污染土壤和模拟污染农田土壤在自然降解、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及生物强化-生物刺激联合修复处理下的石油烃降解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石油污染荒漠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4株石油降解菌的原油降解能力进行分析,发现红平红球菌KB1、摩加夫芽孢杆菌JC1(Bacillus mojav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FD1、Microbacterium sp.FD4培养7天后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为57.55%、20.20%、31.26%和31.20%,但不同菌株组合后降解率没有明显增加。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115天的生物修复。发现实际油田污染土壤自然降解、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联合修复组的石油降解率分别为45.96%、47.81%、47.23%和49.94%。GC-MS分析了石油烃主要组分的变化,发现KB1生物强化组和联合修复组对残油组分的降解率为100.00%。各处理组对柴油组分的降解率高于40.00%,对汽油组分的降解率低于50.00%。姥鲛烷和植烷在自然降解组的降解效果最好。用涂布平板法对土壤可培养细菌数进行计数,发现实际油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在不同修复组的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石油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结束时自然降解组、FD1生物强化、KB1生物强化、生物刺激、联合修复组土壤中TPHs的降解率分别为51.84%、54.51%、53.12%、39.93%和53.28%。自然降解组的汽油组分降解率为100.00%,植烷、柴油和残油组分在自然降解组和FD1生物强化组的降解率为100.00%,各组分在生物刺激组的降解效果最差。未污染农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维持在3.89×105CFU·g-1~10.0×105CFU·g-1左右,自然降解组和生物刺激组均维持在2.0×106CFU·g-1,生物强化组及联合修复组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较自然降解组显着增加(P<0.05)。模拟污染荒漠土壤,修复结束时自然降解组、FD1生物强化组、KB1生物强化组、生物刺激组、联合修复组土壤中TPHs的降解率分别为20.20%、38.86%、36.02%、40.10%和43.89%。模拟污染荒漠土壤中汽油组分的降解率为100.00%,残油组分在生物强化组和联合修复组的降解率为100.00%,支链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的降解效果不如直链烷烃。未污染荒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维持在3.75×104CFU·g-1~7.33×105CFU·g-1,污染荒漠土壤中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联合修复组的可培养细菌数显着高于自然降解组(P<0.05)。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染荒漠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未污染荒漠土壤主要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属为RB41、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迪茨氏菌属(Dietzia)。石油污染后,荒漠土壤微生物在门和属水平组成上差异不大,但丰度变化差异显着,放线菌门成为最优势菌门,髌骨菌门、芽单胞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显着下降。属水平上,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丰度增加,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溶杆菌属、RB41、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丰度均下降,添加FD1生物强化组最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KB1生物强化组和联合修复组土壤中红球菌属的丰度显着增加。修复115天后,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均匀度均降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FD1修复组主要优势属为赤杆菌属、迪茨氏菌属、类诺卡氏菌属、正黄球菌属(Croceicoccus)、溶杆菌属、食烷菌(Alcanivorax)、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添加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组主要优势属为赤杆菌属、迪茨菌属、类诺卡氏菌属、食烷菌、红球菌属(Rhodococcus)、正黄球菌属、溶杆菌属、链霉菌属。生物刺激组主要优势属为迪茨氏菌属、枝芽胞杆菌属(Virgibacillus)、链霉菌属、类诺卡氏菌属、红球菌属、假纤细芽孢杆菌(Pseudogracilibacillus)、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联合修复组主要优势属为迪茨氏菌属、枝芽胞杆菌属、假纤细芽孢杆菌、红球菌属、链霉菌属、溶杆菌属、类诺卡氏菌属。

焦健[3](2021)在《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由石油污染引发的土壤质量问题凸显,目前土壤石油污染的问题在我国各大油区普遍存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内油气田必须对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而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修复治理多是停留在简单的物理手段,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及江苏油田地处土地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不了解区域内土壤含油状况的现状,为摸清江苏油田40年来勘探开发给土壤造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含油现状,本文选取江苏油田废弃的采油井场进行采样测试,研究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石油烃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与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有机碳含量等因素的联系;为落实行业土壤修复的主体责任,本文进一步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工作,基于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开展研究,选择本源土壤中能够降解石油的土着菌种,优化构建了更加高效的混合菌剂,并通过人工配制石油污染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当地农作物联合混合菌剂联合降解土壤石油烃的适宜环境温度、土壤全盐量、菌剂投加量以及营养物质比例等外部环境条件,最后通过现场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场地土壤石油烃含量有高有低,约有30%井场井口土壤石油烃含量高于3000mg/kg,石油污染较为严重的4 口井整个井场上的土壤中石油烃以C10-C40组分为主,分布不均匀,5m以内石油烃浓度较高,10m外浓度明显降低,石油烃污染造成土壤pH值及全盐量的升高,碳氮比和碳磷比显着升高,重金属不存在超标风险。(2)以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及自产原油中富集分离对土壤石油烃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的土着微生物菌种,它们在26℃-28℃时整体都处于较高活性,pH值在7-8之间效果更好,进行混合菌群实验表面菌种之间有互相抑制和叠加等情形,优选后的混合菌群在培养基试验中效果良好,7d除油效率达到55.5%。(3)环境因子对微生物以及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实验来看,0.3%土壤全盐量适宜混合菌剂与农作物联合的体系;碳:氮:磷在240:20:1与240:10:1条件下修复效果更好;在各自适生的季节温度下,大豆与150ml/kg混合菌剂、水稻及油菜与450ml/kg混合菌剂联合室内修复效果良好,42d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71.1%。(4)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原位现场修复实验中,经过翻耕的土壤石油烃降解率更高,微生物与农作物联合修复效果优于单独作用,42d降低土壤pH值6.47%,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高达到3.15×106cfu/g,实现降解石油烃52.42%以及对其中C10-C40组分的降解率达到78.95%;一季大豆种植完成时实现石油烃降解率61.49%,C10-C40组分降解率85.53%。

艾贤军[4](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阴丹丹[5](2020)在《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陈旧含油土壤污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大多陈旧含油土壤中组分复杂多变,且多为难降解组分,尤其是其污染组分与其他固体颗粒结合紧密,微生物细胞无法与之接触,如能较好脱附油类可提高修复效率。本论文拟通过筛选和应用兼性产酸菌达到提高修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受试样品为新疆陈旧含油土壤,通过测试明确受试土壤特性;筛选能促进嗜油菌修复污染土壤的优良兼性产酸菌,并进行条件优化,获得以下成果:(1)受试陈旧含油土壤微生物总数较少、活性小,但对酯类碳源利用水平较高;真菌和放线菌含量较低,可培养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量的84%以上。(2)陈旧含油土壤pH在7.5~8.0之间,含水率、微生物数量不均匀,与石油烃含量呈负相关,盐越高,细菌数越少。油中烷烃约占60%,但多为支链异构烷烃和环烷烃,而较难降解的芳烃、胶质及沥青分别约占28%、11%、0.22%。(3)获得3株乳酸菌TN2菌、R3菌和TN2菌,TN2菌与嗜油菌油配合降解效率最好,30d土壤油降解率达24.6%。乳酸菌R3、乳酸菌TN2预处理对油脱附果好,油解吸量达0.6 mg/g。酵母菌油解吸量更大,可达1.2mg/g,提高近20倍。(4)乳酸菌、酵母菌分别与嗜油菌联合处理时,土壤烃降解率随乳酸菌、酵母菌占比增加而提高。嗜油菌:乳酸菌=1:1时,油降解效果最好,25d油降解率达16.4%,原油解吸量可达5.8mg/g。当嗜油菌:酵母菌投=3:2时,油降解效果最好,25d石油烃的降解率可达22.4%,原油解吸量可达5mg/g。(5)嗜油菌-兼性产酸菌联合修复时,土壤脱氢酶活性增强。pH、细菌总数稳定,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孔隙度增加,最大持水量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增强。

王娣[6](2020)在《降解菌接种生物强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强化是通过向土壤中接种外源降解菌对石油烃进行去除的修复方法。由于接种的降解菌可直接对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因此具有针对性强、去除速度快、短期内即可对土壤中大量石油烃快速降解等优点。论文研究以陕北延长某油井场区周围石油污染土壤为石油烃降解菌菌源,利用富集培养法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烃降解菌群。分别向新污染土壤和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接种不同数量(103、104、105、107、108cfu·g-1)的降解菌群进行生物强化修复,比较了自然湿度(5.1%)和15.0%湿度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利用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研究了石油烃降解菌在土壤中的生长状况、土壤菌群结构在接种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生物强化对多环芳烃降解功能基因雌二醇双加氧酶(EDO)基因表达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75%)—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99.49%)—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99.36%)—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87.33%)—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7.32%)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12.0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2.00%)组成。向新污染土壤中接种降解菌群进行生物强化处理,在自然湿度条件下(5.1%)石油烃去除效果不明显,接种修复60d,石油烃去除率为2.09%~6.93%;土壤湿度为15%时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好于自然湿度条件,接种量为108cfu·g-1时修复60d,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从14111 mg·kg-1降至12100 mg·kg-1,去除率为14.25%。其中烷烃浓度从11567 mg·kg-1降至10367 mg·kg-1,多环芳烃浓度从1433 mg·kg-1降至1225 mg·kg-1。接种的降解菌群对烷烃的降解效果好于多环芳烃。土壤香农指数和ACE指数分别由7.26和12853.04降低至1.77和6947.8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由初始时的27.72%增加至89.86%;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由0.05%增加至77.87%;假单胞菌属由初始时的0.14%增加至5.38%。说明15%湿度条件下接种的降解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生长。对陈旧性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土壤湿度为15%、石油烃降解菌群接种量为107cfu·g-1土时,对石油烃去除效果最好。修复60 d,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从15233mg·kg-1降至12389 mg·kg-1去除率为18.67%,其中烷烃浓度从12000 mg·kg-1降至10392 mg·kg-1,多环芳烃浓度从3200 mg·kg-1降至1967 mg·kg-1。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接种的降解菌群促进了多环芳烃的去除。接种修复60 d时,土壤微生物的香农指数和ACE指数分别从7.29和11841.83降低至5.77和11234.11。土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由初始时的28.22%增加至50.22%;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由初始时的0.04%增加至20.70%;假单胞菌属由初始时的0.26%增加至2.41%。说明接种的降解菌群在陈旧性污染土壤中可以生长存活,但其生长存活情况比在新污染土壤中差。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使不同污染时长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菌群均匀度和丰富度均呈降低趋势。在5.1%和15.0%湿度下向新污染和陈旧性污染土壤中接种混合菌群107 cfu·g-1修复7 d,新污染土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由27.72%增加至89.01%~92.99%;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由0.05%增加至65.09%~85.85%;假单胞菌属由初始时的0.14%增加至3.50%~15.12%;陈旧性污染土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由28.22%增加至57.98%~66.35%;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由0.04%增加至25.86%~30.25%;假单胞菌属由初始时的0.26%增加至5.03%~30.87%。说明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接种的降解菌均能迅速生长为优势菌,接种60 d时,降解菌群仍保持存活状态。向污染土壤中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修复7 d时,雌二醇双加氧酶(EDO)基因拷贝数在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均降低,说明接种降解菌生物强化修复抑制了土壤微生物EDO功能基因的表达。自然湿度和15%湿度条件下,陈旧性污染土壤中的EDO基因拷贝数是新污染土壤中的8.1倍和17.8倍,说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存在较多可降解多环芳烃的雌二醇双加氧酶(EDO)基因。且土壤湿度较大时,土壤中的EDO基因拷贝数越多。

马闯[7](2020)在《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土壤菌群响应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石油是由烷烃、芳烃和少量非烃类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在石油的开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石油污染问题。石油烃类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不仅对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发生变化。论文在对石油污染条件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土壤菌群响应情况以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组分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自然去除特性,明确了土壤中石油烃的自然降解过程。并对石油胁迫条件下土着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中的石油烃初始浓度低于2000mg/kg时,经过90d的自然衰减,石油烃含量降低至500mg/kg,低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风险阈值(500mg/kg)。土壤中石油烃初始浓度为2000mg/kg时,经过90 d的自然衰减,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基本稳定并维持在1000mg/kg左右,高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风险阈值。随土壤中石油烃初始含量的增加,经自然衰减后土壤中石油烃残留量增大。经90d的自然衰减,初始浓度为5000mg/kg的土壤中石油烃残留量达到2500mg/kg。(2)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石油烃的自然衰减主要依靠挥发作用、光降解作用以及土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研究发现,土着微生物降解对对石油烃自然去除起到主要作用,其次是光降解作用和挥发作用,其中土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石油烃的自然去除贡献最大。(3)多环芳烃是石油烃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三致作用”的强毒性污染物。当土壤中原油含量分别为1000、1500、2000、3000、4000和5000mg/kg时,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分别为0.3314、0.4970、0.6628、0.9940、1.320和1.650mg/kg,在自然条件下,挥发、光降解以及土着微生物的降解对16PAHs的自然衰减不起作用,导致16PAHs在土壤中长期累积。(4)分别制备石油污染土壤(A)、石油污染土壤+腐殖酸(B)、石油污染土壤+细沙(C)、石油污染细沙(D)四种样品,对其进行生物修复处理,研究土壤有机质吸附锁定对石油烃的去除影响作用。经过165d的生物修复处理,A、B、C和D土壤样品中的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5.9%、5.6%、3.5%和13.5%,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对石油烃具有吸附锁定阻碍了石油烃的生物降解。(5)石油污染土壤中总微生物菌群的主要优势细菌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9.11%)、厚壁菌门(Firmicutes,2.0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7.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48%);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3.14%)、原小单胞菌属(Promicromonospora,9.83%)、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5.45%)、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3.24%)、节核菌属(Arthrobacter,1.62%)为主要优势细菌属。主要优势真菌菌门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47.35%)、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7.07%),曲霉菌属(Aspergillus,30.12%)、齿菌属(Sistotrema,6.15%)、青霉菌属(Penicillium,1.83%)、枝顶孢属(Acremonium,1.12%),为主要优势真菌属。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培养的石油烃降解细菌主要组成为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6.27%)、厚壁菌门(Firmicutes,3.7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0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01%);优势细菌属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87.22%)、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6.12%)。降解真菌主要组成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68.4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14%)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7.24%);优势真菌属主要为曲霉菌属(Aspergillus,21.46%)、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14.76%)、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11.24%)。石油烃降解菌群与土壤总微生物菌群在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石油烃的诱导作用下,土壤中仅有极少数微生物对石油烃具有代谢功能。土壤中大量存在的优势细菌和真菌不能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代谢。需要向土壤中接种降解菌对土壤进行强化修复。

魏样[8](2019)在《石油污染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植物修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产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及其制品的开发与使用日益增多,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极为普遍,对农作物生产和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与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承载了巨大的污染负荷。石油污染引起的系列生态及环境问题早就成为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依然遗留有一些未能研究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关于石油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机理和危害途径仍然不够详尽、石油污染物对不同性状土壤的危害程度与危害机理还不够清楚,石油污染物在降解过程中对土壤的危害情况依然鲜见研究。本研究依据实地勘察结果,重点以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性、水分入渗与移动性能等影响研究为突破,揭示石油污染对不同质地性状土壤抗旱性的危害与机理;突破以往静态监测和评价的思维模式,从动态尺度上解析石油污染物在土壤降解过程中对其有关理化性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一步探索适应地域环境条件的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措施与手段,明析石油污染物对不同性状土壤的危害机理和途径,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精确评价和科学修复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结果与进展:(1)石油污染显着降低了不同质地土壤的持水性能,降低了土壤的抗旱性能。依据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曲线模型参数和土壤水分常数等获知,随着石油污染程度的增加,不同质地类别土壤的失水速率,V-G曲线斜率n在持续增大,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明显递减,表明受石油污染各土壤的持水能力显着下降,有加剧土壤旱情的风险。石油污染程度增加,土壤残余饱和度也随之增大,难以实现土壤的完全饱和状态,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库的库容量。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对低于0.5%的轻度污染,主要影响土壤颗粒的表面分子持水性能,当石油污染程度增加到1%以上时,主要影响土壤的结构孔隙持水性能。随着土壤质地的变化其作用机理及其阈值有所不同。(2)通过测定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揭示了石油污染物对土壤毛管水运行机制的影响。尽管石油污染引起了土壤颗粒表面的疏水化,但依然存在着土壤毛管水的上升现象,由此说明,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管上升水的影响只是程度上的改变,并没有方向上的逆转,说明了液体水和受石油污染土壤孔隙壁之间的接触角依然是具有一定亲和性的锐角,而不是非亲和性的钝角。石油污染物严重抑制了土壤毛管水的上升速度和上升高度,降低了毛管水上升区域内(包气带中)水分的含量与储量。不同质地类别土壤毛管水上升特征对石油污染产生的响应不同,对风沙土的破坏性远大于塿土和黄绵土。由此表明,石油污染对土壤颗粒较细小、颗粒表面构造和孔隙构造较为复杂土壤的毛管水上升高度和速度影响相对较小;对土壤颗粒较粗、颗粒表面构造和孔隙构造较单一的土壤影响较为严重。石油影响毛管水运行,又是加剧土壤旱情的因素之一。(3)明晰了石油污染对不同质地类别土壤渗透性和润湿性的影响规律。对3种质地类别土壤受不同程度石油污染时的饱和导水率、非饱和导水率和润湿性(斥水性)研究得出,无石油污染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体现着显着的土壤质地效应,而随石油污染程度的递增,各质地类别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均有明显的递减趋势,其机理在于石油污染对各质地类别土壤的优势孔隙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使各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递减幅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由于土壤团聚体的不稳定性,饱和导水率会在土壤水分饱和传导过程中呈现一定的递减趋势,但石油污染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递减幅度相对较小,证明油污对团聚体稳定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石油污染程度的增加,风沙土和黄绵土的非饱和导水率逐渐减小,而质地粘重的塿土非饱和导水率在高含水量(低吸力)段逐渐减小,在低含水量(高吸力)段逐渐增大。对于有团聚作用或有一定量微团聚体的塿土而言,石油污染对其斥水性影响较弱,对于以质地孔隙为主的黄绵土和风沙土而言,石油污染对其斥水性影响非常显着。(4)从动态尺度探明了石油污染物在降解过程中对土壤有关理化性质影响是非静态的,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变化规律。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连续历时70 d的生物降解培养试验发现,石油污染物对陕北地区土壤的pH、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极为显着,即使在具有强酸碱缓冲容量的石灰质土壤上,石油降解能使土壤pH平均降低0.22个单位,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pH降幅越大;石油态有机物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呈现出前3周极为缓慢,之后快速升高的态势,与其它新鲜植物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完全不同。石油污染引起土壤氮素呈现前3周内快速递减,之后基本稳定的动态变化规律,表明氮素是石油态有机物降解的基本前提条件,前期氮素的耗竭是为后期有机碳降解而作准备。石油污染会降低土壤的供氮能力,生物修复需添加一定量的氮营养元素、调节土壤C/N,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同时也说明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评价不应只在状态上进行监测,更应在过程中去分析评价。(5)揭示了6种陕北当地土着植物对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的响应特征与修复能力,探明石油污染降低了土壤抗旱性,导致植物易发生枯萎,从而显着抑制了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科学机理。土壤石油污染对需水量高的灌木植物危害较大,对草本植物的影响相对较小。从生长抑制程度及石油烃降解量大小等方面综合考量,筛选出了对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具有一定修复潜力的土着植物。柠条和沙打旺具有能够修复0.5%以下石油污染土壤的潜力;高羊茅、黑麦草、冰草和紫花苜蓿具有修复1%污染水平以下土壤的潜力;黑麦草、高羊茅和冰草具有修复4%污染水平以下土壤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建立陕北当地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科学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祁燕云[9](2019)在《土壤中石油烃残留的去除方法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土壤石油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石油开采、运输、储存及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溢满、泄漏等事故,导致大量石油进入到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众多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效果好、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修复方法。然而,微生物修复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探明。相关研究表明,在利用微生物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初期,石油烃降解效果好,修复后期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变差,出现石油烃降解“延滞期”。因此,探索去除土壤石油烃残留的有效方法,对于土壤石油烃的深度去除与彻底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处于石油烃降解“延滞期”的油污土壤作为菌源土壤,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与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分离、筛选出4株石油烃降解菌,根据16 S rRNA序列分析,菌株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将菌株等比例混合后,测定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通过降解实验可知所筛菌株能够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可用来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采用保持土壤湿度、添加无机氮营养、施加有机肥、加入表面活性剂、接种降解菌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等修复方法对土壤中的石油烃残留进行去除,沿程测定了总石油烃含量、饱和烃含量与铵氮含量。此外,对于修复效果最好的一期修复土壤(保持土壤湿度),测定了土壤中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可降解烃类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保持土壤湿度对含有机肥土壤中的石油烃残留有一定去除效果,油污土壤+有机肥、油污土壤+有机肥+降解菌处理中,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6.48%、8.38%,对不含有机肥的油污土壤保持湿度,石油烃含量无明显降低。采用添加无机氮营养、加入表面活性剂A、接种降解菌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A等方法,对老化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残留无明显去除效果。保持土壤湿度会促进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增多,可以增强含有机肥土壤中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利用能力,对不含有机肥土壤中可降解烃类微生物的活性,保持湿度无显着性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保持土壤湿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保持土壤湿度会使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比例增加,原小单胞菌属(Promicromonospora)丰度比例降低。对含有机肥的油污土壤,保持湿度未能促进有机肥中优势菌属的生长、繁殖。石油污染土壤中铵氮初始含量为812mg/kg,保持土壤湿度使铵氮含量降低至低于方法检测限,促进了微生物对铵氮的利用。

赵峰德[10](2019)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探究低温冷环境下的石油烃类生物修复机制对冻土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的石油烃类污染为背景,通过构建低温高效石油烃类降解功能微生物,对冻土区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强化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石油烃污染物对高原冻土区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影响显着,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功能菌群落多样性高于背景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背景土样(TS、MS两个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相似,相对而言,石油烃类污染土样(SDO、SLO两个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机油污染土样(SLO)中细菌的丰度最高,其次为背景土样,柴油污染土样(SDO)中细菌菌群丰度最低。2、石油烃类(柴油、机油)摇瓶降解试验结果显示,初步构建的耐低温石油烃类(柴油、机油)降解同生菌体活性较高,对石油烃类在低温下有较高的降解性能。此次研究表明,在低温10℃下,经过20d试验,柴油的累积降解率达到63%;机油试验组经过30d试验,降解率为52.75%。3、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历程变化规律相似。试验初期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平均降解速率高于试验末期,低碳烃类的降解成效相对高于结构复杂的高碳烃类;试验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方程大部分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低温10℃下,较高浓度石油烃类的降解速率较小,半衰期相对较长;柴油菌群降解速率常数大于机油菌群,在同环境条件下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周期较短。4、电子受体(H2O2)、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添加剂的应用对石油烃类(柴油、机油)降解效能的改善作用显着,不同助剂对石油烃类降解性能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较低浓度H2O2强化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高浓度H2O2抑制石油烃类的生物降解;过高或过低浓度的Tween-80弱化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成效,适宜浓度的Tween-80促进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生物降解;固定化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强化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成效,不同材料的固定化菌剂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效果具有差异性。此次试验固定化菌剂中,活性炭过滤棉固定菌剂对石油烃类(柴油、机油)的降解效果最佳,其次为小麦秸秆固定菌剂,化纤纺布固定菌剂最低。5、湿度、营养盐配比对石油烃(机油)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含水率抑制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作用,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强化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成效;较低氮磷比的营养盐有助于微生物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经过60d试验,设计含水率为25%时,机油的降解效果最佳,此次试验含水率高于或低于25%时,土壤石油烃(机油)的降解率均降低;试验营养盐比例N/P=6时,机油的降解率最大,试验土壤营养水平的改善强化了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6、通过石油烃(机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此次研究所构建的石油降解功能微生物具有现场试验的应用潜能;加调理剂、翻耕对土壤石油烃(机油)的生物降解具有促进作用。

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肥施入对黄绵土中石油烃的生物去除特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概述
    1.2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机理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1.3.1 生物刺激技术
        1.3.2 生物强化技术
        1.3.3 生物刺激—生物强化联合修复
    1.4 影响生物修复的因素
        1.4.1 环境因素
        1.4.2 土壤类型
        1.4.3 污染物特性
        1.4.4 微生物因素
    1.5 生物修复石油烃残留的影响因素
        1.5.1 有机质的吸附锁定
        1.5.2 微生物活性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土壤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案设计
        2.3.1 土壤中石油烃组分的生物去除方案
        2.3.2 有机质的吸附锁定对石油烃降解率的影响
    2.4 实验指标测定方法
        2.4.1 总石油烃及各组分烃含量的测定
        2.4.2 生物修复中土壤微生态环境指标的测定
        2.4.3 降解动力学研究
        2.4.4 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2.4.5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筛选
        2.4.6 降解菌菌悬液的制备
3.生物刺激修复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特性
    3.1 不同修复剂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去除特性
    3.2 不同修复剂对土壤中烷烃的去除特性
    3.3 不同修复剂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特性
    3.4 生物修复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3.4.1 土壤p H值变化
        3.4.2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3.4.3 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4.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特性
    4.1 土壤中总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特性
    4.2 土壤中烷烃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特性
    4.3 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特性
    4.4 本章小结
5.施加有机肥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机制
    5.1 加入有机肥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
    5.2 加入有机肥对土壤中不同组分烃降解功能基因的增强效应
    5.3 石油烃生物降解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5.3.1 新污染土壤石油烃生物降解的相关性分析
        5.3.2 陈旧性污染土壤石油烃生物降解的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生物修复土壤中石油烃残留特性初探
    6.1 有机质吸附锁定对石油烃生物去除的影响
    6.2 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变化
    6.3 石油污染砂土中微生物活性变化
    6.4 本章小结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2)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及危害
        1.1.1 石油的性质
        1.1.2 石油污染土壤的特征及危害
        1.1.3 土壤石油污染研究现状
    1.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3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方法
        1.3.1 生物强化法
        1.3.2 生物刺激法
        1.3.3 生物强化 -生物刺激联合修复法
    1.4 影响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因素
        1.4.1 石油的种类及组成
        1.4.2 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
        1.4.3 环境因素的影响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几种主要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所用试剂及培养基
        2.1.4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
        2.1.5 实验设计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际油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来源
        3.1.2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修复方案设计
        3.2.2 菌剂的制备和添加
        3.2.3 TPHs的提取与测定
        3.2.4 石油组分的测定
        3.2.5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测定
        3.2.6 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3.2.7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石油污染土壤的特性分析
        3.3.2 石油污染土壤中TPHs的降解效果分析
        3.3.3 石油污染土壤中TPHs的组分变化分析
        3.3.4 石油污染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的变化分析
        3.3.5 不同修复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及原油样品
        4.1.2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4.1.3 人工污染土壤样品的制备
        4.1.4 实验仪器
        4.1.5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修复方案设计
        4.2.2 菌剂的制备和添加
        4.2.3 TPHs的提取与测定
        4.2.4 石油组分的测定
        4.2.5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测定
        4.2.6 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4.2.7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的特性分析
        4.3.2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中TPHs的降解效果分析
        4.3.3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中TPHs组分的变化分析
        4.3.4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的变化分析
        4.3.5 不同修复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污染荒漠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菌株来源及原油样品
        5.1.2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5.1.3 人工污染土壤样品的制备
        5.1.4 实验仪器
        5.1.5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修复方案设计
        5.2.2 菌剂的制备和添加
        5.2.3 TPHs的提取与测定
        5.2.4 石油组分的测定
        5.2.5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测定
        5.2.6 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模拟污染荒漠土的特性分析
        5.3.2 模拟污染荒漠土中TPHs的降解效果分析
        5.3.3 模拟污染荒漠土中TPHs组分的变化分析
        5.3.4 模拟污染荒漠土中可培养细菌数的变化分析
        5.3.5 不同修复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强化修复污染荒漠土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本采集
        6.1.2 高通量测序
        6.1.3 数据信息分析
    6.2 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分析
        6.2.1 测序数据处理与统计
        6.2.2 Alpha多样性分析
        6.2.3 物种分布热图分析
        6.2.4 细菌群落在各分类水平上的比较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1.1.1 石油污染土壤简介
        1.1.2 石油主要污染场所及途径
        1.1.3 石油污染土壤危害
    1.2 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现状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2.4 多种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
    1.3 知识产权状况调研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现状调查
    2.1 江苏油田采油区简介
        2.1.1 江苏油田概况
        2.1.2 江苏油田自然环境特征
        2.1.3 江苏油田采油区当前的问题
    2.2 江苏油田采油区废弃井站筛选及检测分析
        2.2.1 井场筛选及井场土壤石油烃初测
        2.2.2 其他项目及测试方法
        2.2.3 测试结果分析
第3章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优化
    3.1 主要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2 菌种筛选方法
    3.2 微生物石油烃降解效率筛选研究
        3.2.1 菌落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初步研究
        3.2.2 菌落属性室内试验
        3.2.3 石油烃降解室内试验
        3.2.4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子条件优化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项目分析方法
    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2.1 不同温度下农作物和菌剂浓度影响实验
        4.2.2 其他环境因子的组合调控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修复试验
    5.1 现场实验方案介绍
        5.1.1 实验分区及对应措施
        5.1.2 样品采集及项目测定
    5.2 现场实验修复结果
        5.2.1 现场实验土壤pH值变化
        5.2.2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降解菌落数量变化
        5.2.3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及其中C_(10)-C_(40)组分的变化
    5.3 现场试验后续观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5)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化企业陈旧含油土壤的污染现状
        1.1.1 石化企业陈旧含油土壤的来源
        1.1.2 陈旧含油土壤的污染现状
        1.1.3 陈旧含油土壤的危害
    1.2 陈旧含油土壤的生物修复
        1.2.1 嗜油微生物及其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2 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3 嗜油微生物-植物联合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4 石油烃降解菌对油类的降解机理研究现状
    1.3 兼性产酸菌在陈旧含油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1 兼性产酸菌的生长特性
        1.3.2 兼性产酸菌的产酸特征
        1.3.3 兼性产酸菌对土壤中污染物的修复促进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1.4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1.4.1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1.4.2 产酸菌在陈旧含油土壤修复中的可行性分析
        1.4.3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课题来源
2 受试陈旧含油土壤理化及生物的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陈旧含油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及数量分布
        2.2.2 陈旧含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Biolog)
        2.2.3 陈旧含油土壤含油量及其理化性质对总菌数的影响
        2.2.4 陈旧含油土壤中污染物组分分析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兼性产酸菌预处理陈旧含油土对嗜油菌修复效果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乳酸菌的筛分及其生长测定结果
        3.2.2 优良乳酸菌的筛选测定结果
        3.2.3 兼性产酸菌预处理陈旧含油土壤对降解烃类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兼性产酸菌—嗜油菌同步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乳酸菌投加量对嗜油菌降解土壤中烃类效率的影响
        4.2.2 酵母菌投加量对嗜油菌降解土壤中烃类效率的影响
        4.2.3 兼性产酸菌—嗜油菌同步降解陈旧含油土壤中石油烃的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降解菌接种生物强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1.1.1 陕北石油污染现状及影响
        1.1.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1.2 微生物修复油污土壤的影响因素
        1.2.1 微生物因素
        1.2.2 污染物因素
        1.2.3 土壤环境因子
    1.3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1.4 石油污染土壤功能基因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能力
    2.1 实验材料
        2.1.1 石油污染土壤
        2.1.2 培养基的配制
        2.1.3 石油烃降解菌的来源
        2.1.4 实验仪器
        2.1.5 液相体系石油烃降解方案
    2.2 实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2.2.1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鉴定
        2.2.2 液相体系石油烃提取及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石油烃降解菌群筛选结果
        2.3.2 石油烃降解菌降解能力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生物强化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石油污染土壤
        3.1.2 实验仪器
    3.2 修复方案设计
        3.2.1 新污染土壤生物强化方案
        3.2.2 陈旧性污染土壤生物强化方案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1 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测定
        3.3.2 土壤中烷烃与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生物强化对新污染土壤石油烃的去除
        3.4.2 生物强化对陈旧性污染土壤石油烃的去除
    3.5 本章小结
4 生物强化对土壤菌群的影响作用
    4.1 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方法
    4.2 石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4.2.1 新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4.2.2 陈旧性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4.3 接种菌群在土壤中的存活状况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生物强化修复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
    5.1 实验仪器
    5.2 理化性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5.2.1 土壤pH及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5.2.2 土壤功能降解基因测定
    5.3 土壤pH和ORP变化结果
    5.4 土壤功能基因定量结果
        5.4.1 EDO基因标准曲线及分析
        5.4.2 EDO基因荧光定量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7)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土壤菌群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石油污染问题
    1.2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自净及转化
    1.3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
    1.4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锁定研究现状
    1.5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1.5.1 生物刺激
        1.5.2 生物强化
    1.6 石油烃降解菌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所用的试剂及培养基
        2.1.3 实验土壤样品的制备
        2.1.4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菌悬液的制备
        2.1.5 实验方案
    2.2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
        2.2.1 石油污染土壤中总菌群的分析测定
        2.2.2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测定方法
    2.3 总石油烃和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2.3.1 重量法测定总石油烃
        2.3.2 气相法测定总石油烃和16PAHs
3 土壤中石油烃的自净容量及自净特性的研究
    3.1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3.2 总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自净容量及自净作用
        3.2.1 总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自净容量
        3.2.2 总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自净作用
    3.3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16PAHs含量及自然降解情况
        3.3.1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16PAHs的含量
        3.3.2 石油污染土壤中16PAHs的自然降解
    3.4 本章小结
4 土壤有机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锁定作用研究
    4.1 提取剂和提取方式对石油烃的提取效果研究
        4.1.1 二氯甲烷/丙酮对石油烃的提取效果
        4.1.2 甲醇/四氢呋喃对总石油烃的提取效果
    4.2 土壤中有机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锁定效果
        4.2.1 土壤中总石油烃浓度和降解率的变化
        4.2.2 利用生物强化进一步探究有机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锁定
        4.2.3 土壤中不同形态烃的浓度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石油胁迫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响应特性研究
    5.1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总微生物群落组成
        5.1.1 土壤细菌组成分析
        5.1.2 土壤真菌组成分析
    5.2 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菌群结构组成研究
        5.2.1 石油烃降解细菌的菌群结构组成分析
        5.2.2 石油烃降解真菌的菌群结构组成
    5.3 石油烃降解菌与土壤总微生物的比较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8)石油污染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植物修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壤石油污染现状
        1.2.2 石油污染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概况
        1.2.3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1.2.4 陕北地区(采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研究概况
    1.3 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地理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资源特征
        2.1.4 土壤状况
        2.1.5 植被情况
        2.1.6 石油资源分布特征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
        2.2.2 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管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2.3 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和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2.2.4 石油污染对土壤有关理化性质的影响与机理研究
        2.2.5 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响应及修复效应研究
    2.3 研究方法
        2.3.1 供试土壤
        2.3.2 供试石油
        2.3.3 石油污染土样的制备
        2.3.4 研究方法
        2.3.5 数据分析
        2.3.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3.1.2 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与拟合
        3.1.3 土壤水分常数及水分有效性划分
        3.1.4 土壤比水容量的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3.2.2 不同质地类别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对石油污染的响应
        3.2.3 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的影响
        3.2.4 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和供水强度的影响
        3.2.5 石油污染对土壤比水容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石油污染量对不同质地类型土壤持水性的影响
        3.3.2 不同质地类别土壤对石油污染的响应
        3.3.3 土壤持水特征参数对石油污染的响应
        3.3.4 石油污染量对不同质地类别土壤供水性和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管上升水的影响
    4.1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
    4.2 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管水上升影响的理论基础
        4.2.1 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土壤石油污染关系分析
        4.2.2 毛管水上升速度与土壤石油污染的关系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管水上升过程的影响
        4.3.2 相同程度石油污染对不同质地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影响
        4.3.3 石油污染土壤毛管上升水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
    4.4 讨论
        4.4.1 石油污染量对不同土壤毛管水上升特性的影响
        4.4.2 不同质地类别土壤毛管水上升特性对石油污染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和润湿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5.1.2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
        5.1.3 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测定
        5.1.4 土壤润湿性测定
        5.1.5 石油污染对土壤导水率影响的理论基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石油污染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5.2.2 石油污染对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5.2.3 不同质地类别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对石油污染的响应
        5.2.4 石油污染对土壤润湿性的影响
    5.3 讨论
        5.3.1 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5.3.2 石油污染对土壤润湿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过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样品制备与培养试验
        6.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石油污染土壤中pH的动态变化
        6.2.2 石油污染土壤中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6.2.3 石油污染土壤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6.3 讨论
        6.3.1 石油污染对土壤pH的影响
        6.3.2 石油污染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6.3.3 石油污染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响应及修复效果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供试材料
        7.1.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7.1.4 植物对石油污染物耐受力及其降解率测定
    7.2 结果与讨论
        7.2.1 石油污染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7.2.2 石油污染对植物株高的影响
        7.2.3 石油污染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7.2.4 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7.2.5 土壤的石油污染程度与植物生长关系及与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石油污染引起土壤持水特性发生变化
        8.1.2 石油污染对土壤毛管上升水产生影响
        8.1.3 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和润湿性产生影响
        8.1.4 石油污染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呈动态变化
        8.1.5 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响应及修复效果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3.1 开展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
        8.3.2 研究石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性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
        8.3.3 开展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化学修复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土壤中石油烃残留的去除方法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油及土壤石油污染
        1.1.1 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
        1.1.2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1.1.3 微生物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1.2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
        1.2.1 生物因素
        1.2.2 石油烃种类与组成
        1.2.3 土壤环境因素
        1.2.4 其他因素
    1.3 堆肥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4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土壤
        2.1.2 培养基及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2.2.1 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2.2.2 菌株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3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2.2.4 革兰氏染色
    2.3 混合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株鉴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4.2 降解菌的生长曲线与革兰氏染色结果
        2.4.3 混合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修复方法对老化油污土壤的修复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石油污染土壤
        3.1.2 有机肥
        3.1.3 表面活性剂
        3.1.4 实验试剂
        3.1.5 实验仪器
    3.2 修复实验方案设计
        3.2.1 一期修复方案
        3.2.2 二期修复方案
        3.2.3 三期修复方案
        3.2.4 四期修复方案
    3.3 测定方法
        3.3.1 石油烃含量的测定方法
        3.3.2 饱和烃含量的测定方法
        3.3.3 土壤氨氮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总石油烃(TPH)的去除
        3.4.2 饱和烃的去除
        3.4.3 石油烃与饱和烃含量相关性分析
        3.4.4 铵氮含量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保持湿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4.1 测定方案与仪器
        4.1.1 测定方案
        4.1.2 实验仪器
    4.2 测定与分析方法
        4.2.1 石油烃降解菌菌数测定-MPN法
        4.2.2 降解菌代谢活性测定-Biolog法
        4.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高通量测序
        4.2.4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变化
        4.3.2 降解菌代谢活性的变化
        4.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石油污染危害及修复
        1.2.1 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
        1.2.2 主要修复技术
    1.3 冻土区石油烃的微生物修复
        1.3.1 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现状
        1.3.2 冻土区微生物修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1.3.3 石油污染土壤的强化修复技术
        1.3.4 石油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3.5 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青藏高原冻土区油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土样采集与处理
        2.1.2 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样本质量检测
        2.2.2 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2.3 冻土区石油烃类降解优势菌群落分布
    2.3 本章小结
3 低温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降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耐低温石油降解高效菌群的驯化与富集
        3.2.2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动力学
    3.3 本章小结
4 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供微生物菌群来源
        4.1.2 实验试供添加剂(调理剂)的遴选
        4.1.3 实验方案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添加剂对石油烃类降解效能的改善作用
        4.2.4 固定化微生物静态模拟石油烃类生物降解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实验室中试模拟试验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中试规模模拟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实验室中试模拟试验结果
        5.2.2 高原冻土区现场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肥施入对黄绵土中石油烃的生物去除特性及机制研究[D]. 侯爽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D]. 魏艳晨.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 焦健. 扬州大学, 2021(04)
  • [4]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5]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D]. 阴丹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降解菌接种生物强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研究[D]. 王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土壤菌群响应特性研究[D]. 马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石油污染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植物修复效应研究[D]. 魏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9]土壤中石油烃残留的去除方法及机制研究[D]. 祁燕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青藏高原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特性研究[D]. 赵峰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油污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