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一、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东[1](2021)在《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自动采集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源光网络的端口数量和占用状态等端口资源信息直观反映了固定宽带网络的用户数量信息,是宽带网络运营管理和网络配置的重要依据。受限于其无源特性,传统的人工采集管理方式导致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准确率持续较低。随着宽带用户数的井喷式增长,快速准确的获取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成为宽带网络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获取及网络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对固定宽带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分析无源光网络中主流的平面光波导型(Planar Lightwave Circuit,PLC)分光器、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ODF)等无源设备端口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聚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目标检测算法,对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获取及网络资源自动化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无源光网络端口数量、占用状态不能利用电学特性自动识别的问题,将无源光网络的端口资源识别问题转化为目标检测任务,为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及管理提供了基础。对比分析不同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根据无源光网络端口信息的特征,确定采用YOLOv3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算法。(2)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型只看一遍第3版(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3,YOLOv3)深度学习算法。解决了实际应用场景中PLC分光器端口被遮挡、间隙小、高分辨率下小物体密集排列时算法性能退化问题。首先通过增加第四尺度上采样特征图,形成了四尺度融合预测,强化了图像中高分辨率特征的提取能力,增强了小目标敏感度。其次,建立了 PLC分光器数据集,并利用分光器端口高宽比固定的特性对锚框维度重新聚类,增强了锚框初始参数对PLC分光器特定目标的适应性。最后,采用了软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替换原YOLOv3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改进型YOLOv3对PLC分光器的检测准确率有效提升且高于目前主流目标检测算法,并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十折交叉验证进一步评估了新算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3)针对无源光网络中PLC分光器端口扩容场景中的上联无源设备ODF的端口具有端口数量多且排列密集、遮挡、型号不统一、异色老化、识别难度更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型YOLOv3-spp深度学习算法。首先,在YOLOv3检测层前增加SPP层,实现特征图中多个尺度的提取聚合。其次,建立了 ODF数据集并采用k-means++算法进行锚框维度聚类。最后,对损失函数进一步优化,构成了改进型YOLOv3-spp算法。为了避免样本少导致的过拟合现象,针对性设计了数据增强策略对数据集完成扩充,普通场景下的ODF检测效果得到有效改善。(4)针对ODF遮挡严重、多端口等疑难场景下第四章提出的改进型YOLOv3-spp漏检概率大甚至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遗漏区域重识别级联模型,提高了 ODF的检测准确率。首先,依据ODF端口的尺寸、间隙等结构特征设计了端口定位、遗漏检测两个流程,可将漏检端口自动局部裁剪生成漏检端口数据集。其次,基于ResNet-34构建了遗漏区域重识别模型,对漏检端口进行二次特征捕捉、占用状态识别。最后,设计了端到端的ODF级联识别模型,检测准确率在改进型YOLOv3-spp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且高于目前主流目标检测算法,并采用混淆矩阵、F1分数评估了级联模型的分类性能。(5)针对传统宽带资源管理系统下端口资源人工采集导致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端口自动采集算法的宽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微服务系统架构,不但具有低耦合、高内聚特性并且增强了模块自治性。其次,基于端口自动采集的图像识别模块重构了入网、开通、变更、退网流程。再次,基于新业务流程设计了对应的微服务响应集群实现了动态资源管控。最后,将宽带资源管理系统与目前使用的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开通、装维调度、综合资源功能模块完成标准接口交互,从而提高了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准确率。通过上述对无源光网络中端口资源的自动采集算法研究,拓展了计算机视觉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改进型YOLOv3算法对PLC分光器端口的检测准确率为97.16%,相比原YOLOv3提升了 4.1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设计的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对ODF端口的检测准确率为95.02%,相比原YOLOv3提升了 7.89%。基于端口自动采集算法构建的宽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将端口资源管理由人工向自动演进,有效提高了资源准确率和生产效率。为固定宽带网络运营商降低网络投资浪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持。

薛东亮[2](2020)在《光网络宽带端到端判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国家提出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的背景下,以光纤到户接入方式为代表的光纤宽带用户占比在不断提高。随着高清视频、在线直播等业务规模的扩大,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也对网络运营商在提升网络运营保障能力方面,特别是光网络故障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旨在研究设计一套能定位分析局端设备至用户端终端设备之间故障的自动故障判断系统。理论基础基于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结合黑龙江电信PON网络组网设计方案与PON接入网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光网络宽带用户感知的网络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故障判断所需采集的PON网络相关设备资源数据,获取用户终端和光线路终端设备的收发光功率、宽带识别码LOID、接入设备IP、终端注册状态、用户内外层虚拟局域网网段、用户速率限制模版、MAC地址转发表等数据。并采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用户基本资料,包括帐号、带宽、业务套餐等信息,用于与设备资源实际配置信息进行比对,辅助判断故障。根据物理路径与业务路径对数据进行拼装,形成覆盖运营商局端到用户终端所经过的所有网络设备和线缆的网络结构拓扑,为用户建立树形模型,即用户资源树。当用户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用户资源树找到用户对应的OLT、PON设备端口以及光纤线路。对有源设备调用系统能力进行在线状态测试,对于无源的设备与线路可以结合用户侧终端状态与PON设备端口与分光器下光网络单元状态判断故障位置。然后结合实际维护经验,分类制定故障判断规则。根据规则设计光网络设备自动故障判断功能。故障判断功能可以根据业务场景的需要,封装成一个完成的故障检测长流程,或者分成针对不同网络环节的单独诊断功能,供周边系统使用。根据运营商光网络宽带运营规模与数据存储要求对系统配置进行测算,得出建议配置,并结合运营商硬件网络拓扑搭建故障判断系统。

蔡君峰[3](2018)在《智能制造工业的无源光网络优化及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与工业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先进制造等创新成果跨界融合,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而由此产生的全新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正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并推动着全球工业体系的智能化变革,即“第三次浪潮”。随着“第三次浪潮”的到来,智能制造工业正在全世界飞速发展,并已经代表着制造工业的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球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集成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的网络,工业智能化必须以网络为依托,否则就是传统形式的工业活动,如果没有网络,现代意义上的工业智能化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有所谓的互联互通的工业全体系;网络其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等技术实现工业数据的广泛融汇。作为核心的数据,其是通过对全周期的所有工业数据进行有效的感知、收集和融汇应用,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化智能,从而实现机器的计划性生产、运维管理的优化、生产协同合作的组织和商业营销模式的创新,因此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作为整个体系最重要保障的安全方面,也就是通过建设覆盖工业全系统的安全有效防护体系,确保工业智能化的实施。工业网络的发展充分体现出了几个产业生态系统的融合,这也是构建工业全生态系统、实现工业全智能化发展的必备条件。考虑到智能制造工业生产体系必须依托于强大网络与通信能力的支持,而传统网络的组网瓶颈以及存在着网络安全风险,本文提出了全光网(PON)解决方案及风险管理研究,系统的提出了数据、语音、监控、无线等解决方案,并针对于全光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网络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规范,其目的是使工业互联网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使其为现代工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熊智超[4](2019)在《IODN与RFTS技术在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撑,光纤接入网络不仅为各类业务提供了数据传输通道,同时也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网络服务。随着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运营商现有光分配网络(ODN)在故障排查、网络规划、网络管理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ODN网络和提高网络运维效率是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论文针对智能光分配网络与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在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简述了光接入网原理,包括OAN及PON典型网络结构;详细阐述了ODN和智能ODN的主要功能,分析了不同PON标准及其应用现状。论文重点分析了智能ODN的需求及建设方案,讨论对比了不同应用场景及实现方案。论文结合运营商网络现状和需求分析,给出了结合IODN和RFTS建设思路策略及具体设计方案。论文设计提出的方案经现网实际项目实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赵颖欣[5](2019)在《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光纤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于光纤网络能够承载更加丰富的业务,那么对接入方式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传统宽带的接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网络需求,改变接入方式已成为国内各大运营商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容量的主要切入途径。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接入技术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技术的出现可以高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技术背景下,本论文基于PON技术设计了新的接入方案并对其后期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来实现FTTX接入网络的实现与各类业务的应用。以此推进此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本文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PON技术接入网的应用与研究,首先,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整个论文设计的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PON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现状研究,随后研究了PON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技术分类。其次,为了使读者更全面深入的了解PON技术,本文分析了基于PON的关键技术点,包括:MPCP(多点控制协议技术),ONU的自动识别,复用技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开展了FTTX接入网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设计方案主要研究了EPON+FTTH方案以及GPON+FTTH方案,随后通过建设项目容量、性能等指标论述了FTTX接入网的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ON技术的接入网可以满足用户的多业务使用要求,性能指标优于传统接入点技术。本文是对本人长期从事工作项目内容的精炼,通过整个论文的设计,加深了本人对PON技术以及接入网络技术各类方式的理解,这些宝贵的知识的储备与实际的工作经验,都会提高本人的工作能力。结尾还指出了未来NG-PON演进:多种PON混合组网,按需升级,叠加波长,推进PON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张晓兰[6](2019)在《GPON技术及其在宽带接入网中的技术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对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传统的网络带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人们追求速度更快、使用难度更低、安全性更高的网络带宽服务。而对于网络带宽技术而言,其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的同时,也将提升信息传播速率以及传播高质量信息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目标,从而使自己具备优异的延伸性以及控制性。因为通信运营商在接入网的选择上,其策略正在渐渐发生转变,也正是因为强大的业务需求,使运营商不得不选择用光接入网来替代铜线接入网,从而提升用户的上网质量。所谓光接入网,实际上是用光纤来替代传统的铜线作为信息传递媒介,从而使信息搭载光波实现快速信息传播。由于光纤可以搭载的信息量较大、频带宽、稳定性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所以光纤已经成为现阶段信息通信的主流媒介。从系统配置以及接入设备这两个方面来看,光纤入网一般可以分成两种,分别是有源光网络以及无源光网络。所谓无源光网络,它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接入网通信技术,其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以及光配线网[1]。当今无源光网络技术的主流技术是由EPON以及GPON主导的[2]。在这两种技术之中,GPON在进行通信时,其信息传播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都较高,并且相对来说,其价格也较为经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当今市场内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则是以GPON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半部分,笔者会对GPON的概念进行诠释,并且将其和EPON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于未推出的PON予以展望。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对于GPON在现代通信体系的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予以探讨,这涵盖了如何设计该技术的组网、通信工程构建的具体方案,在此之后,选取特定的小区来进行研究,针对小区的实际状况从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完成案例设计。在本论文的撰写下,笔者对于GPON技术具有了一定的研究,且对该技术的后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姜峰[7](2019)在《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围绕无源光网在有线电视中的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通过对有线电视和无源光网的叙述,希望能够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樊琦[8](2019)在《接入网改造中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本论述对无源光网络技术概念、发展现状和技术优点进行了简单介绍。探索了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于接入网项目中的技术应用。通过具体x PON项目为例,重点分析了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入户接入方式和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项目的具体实施不仅使终端使用者得到了优质的服务还提升了移动公司的效益,也为其它通信公司的接入网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陈如波[9](2018)在《无源光网络在中小学校园网络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小学校园网多网融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多网融合宽带时面临的技术问题。通过用无源光网络、IPV6、VPN等技术解决多网合一难题的可能和实施方案,指出将中小学校园网各种信息服务整合为统一网络是未来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趋势和需求。基于光纤的无源光纤网络是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蔡煜强[10](2018)在《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益处。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电力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是目前建设的一个方向,要把保护和控制计量以及管理和监测这些整合到一起来使得自动化可以有效推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有效地增加的企业的效益,节约了资源,提升了配电质量。那么无源光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强、衰减小的特点。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无源光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实践情况。

二、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自动采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固定宽带发展的意义
        1.1.2 固定宽带接入网络简介
        1.1.3 端口识别的意义
    1.2 国内外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基于区域的主要算法
        1.2.2 基于回归的主要算法
        1.2.3 目标检测在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端口识别的目标检测算法选择
    2.1 通用物体检测数据集下的先进算法性能分析
    2.2 端口类专用物体检测性能分析
    2.3 YOLOv3
        2.3.1 网络结构
        2.3.2 边界框预测
        2.3.3 跨尺度融合预测
        2.3.4 检测方法介绍
    2.4 本章小结
3.无源光网络中PLC分光器端口占用状态自动识别的算法研究
    3.1 应用背景分析
    3.2 疑难场景下PLC分光器端口占用状态识别的YOLOv3 算法优化
        3.2.1 四尺度特征融合预测
        3.2.2 基于PLC分光器数据集的目标锚框维度聚类
        3.2.3 基于软非极大值抑制算法的边界框过滤
    3.3 模型训练与实验
        3.3.1 PLC分光器数据集建立
        3.3.2 训练策略
        3.3.3 超参数设置
        3.3.4 实验配置与训练结果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消融研究
        3.4.2 算法评估
        3.4.3 算法改进前后检测效果对比
        3.4.4 与其他主流算法实验结果对比
        3.4.5 检测效果与优化点关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无源光网络中ODF端口占用状态自动识别的算法研究
    4.1 应用背景分析
    4.2 普通场景下ODF端口占用状态自动识别的改进型YOLOv3-spp算法
        4.2.1 特征提取网络优化
        4.2.2 基于ODF数据集的目标锚框维度聚类算法优化
        4.2.3 损失函数优化
    4.3 数据增强策略设计
        4.3.1 ODF数据集建立
        4.3.2 数据增强对ODF数据集的必要性
        4.3.3 数据增强在机器学习管道的位置选择
        4.3.4 数据增强方法
        4.3.5 插值算法
        4.3.6 ODF数据集扩充
    4.4 模型训练与实验
        4.4.1 学习速率动态调整策略
        4.4.2 超参数设置
        4.4.3 实验配置与训练结果
    4.5 实验结果分析
        4.5.1 目标锚框维度聚类前后性能对比
        4.5.2 数据增强前后性能对比
        4.5.3 算法优化前后检测性能对比
        4.5.4 算法评估
        4.5.5 普通场景下检测效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疑难场景下ODF端口占用状态的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研究
    5.1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的设计
        5.1.1 端口定位流程设计
        5.1.2 遗漏检测流程设计
        5.1.3 基于Res Net-34 的漏检区域重识别模型研究
        5.1.4 端到端ODF端口级联识别模型设计
    5.2 模型训练与实验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消融研究
        5.3.2 模型性能评估
        5.3.3 级联模型分步检测效果分析
        5.3.4 疑难场景下级联模型检测效果分析
        5.3.5 与其他主流算法实验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6.基于端口自动识别算法的宽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应用背景分析
    6.2 系统架构设计
    6.3 动态资源管控业务流程重构
    6.4 基于业务流程的微服务响应集群设计
    6.5 系统平台实现
    6.6 系统性能分析
    6.7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光网络宽带端到端判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PON技术现状与应用
        1.2.1 PON技术国外现状与应用
        1.2.2 PON技术国内现状与应用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无源光网络技术原理
    2.1 无源光网络技术简介
        2.1.1 PON组网结构
        2.1.2 PON的上下行数据流原理
        2.1.3 目前主流的PON技术
    2.2 EPON技术简介
        2.2.1 EPON的技术特点
        2.2.2 EPON的基本原理
    2.3 GPON技术简介
        2.3.1 GPON的技术特点
        2.3.2 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
    2.4 EPON和GPON的比较
    2.5 基于PON技术的FTTH接入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电信PON组网设计
    3.1 PON组网模式
        3.1.1 OLT的组网模式
        3.1.2 ONU的组网模式
    3.2 PON接入网管理
        3.2.1 接入网设备管理
        3.2.2 接入层设备关键信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网络宽带端到端判障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4.1 建设目标
    4.2 系统体系架构及定位
    4.3 PON网络判障相关数据采集
        4.3.1 PON网络数据采集
        4.3.2 客户属性数据采集
    4.4 建立光网络宽带用户资源树
        4.4.1 OLT-BRAS的物理路径
        4.4.2 OLT-BRAS的业务路径
    4.5 光网络宽带端到端判障规则的制定
    4.6 光网络宽带端到端判障功能设计
    4.7 系统硬件配置能力需求测算
        4.7.1 服务器性能标准介绍
        4.7.2 硬件能力测算依据
        4.7.3 应用服务器配置计算
        4.7.4 数据库服务器配置计算
        4.7.5 接口服务器配置计算
        4.7.6 系统存储容量计算
        4.7.7 计算结果及系统硬件配置建议
        4.7.8 系统硬件网络拓扑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智能制造工业的无源光网络优化及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1.3.2 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
        1.3.3 智能制造的文献综述
        1.3.4 无源光网络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主要内容概述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智能制造工业全光网风险管理现状及分析
    2.1 智能制造工业的应用场景需求
        2.1.1 网络应用场景阐述
        2.1.2 智能制造网络的通信标准
        2.1.3 智能制造信息化应用的需求
        2.1.4 智能制造网络的安全要求
    2.2 智能制造工业网络的风险识别
        2.2.1 项目的网络组网风险
        2.2.2 项目的网络安全风险
    2.3 智能制造工业网络的项目风险分析
        2.3.1 网络组网的风险分析
        2.3.2 网络安全的风险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制造工业无源光网络解决优化方案
    3.1 方案描述
        3.1.1 方案建设目标
        3.1.2 方案规划思路
        3.1.3 工业PON的工作原理
    3.2 工业PON解决方案
        3.2.1 方案描述
        3.2.2 方案部署建议
    3.3 智能车间语音解决方案
    3.4 智能车间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3.5 智能车间工位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3.6 智能车间无线网络承载解决方案
    3.7 工业PON系统VLAN& IP地址规划建议
    3.8 工业PON端到端QoS解决方案
    3.9 工业PON运维解决方案
        3.9.1 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3.9.2 设备认证方案建议
        3.9.3 设备开通及业务发放方案建议
第四章 智能制造工业无源光网络风险防控研究
    4.1 网络风险防控研究的背景
        4.1.1 风险防控需求及建议
        4.1.2 技术解决路线
        4.1.3 信息系统安全的设计原理
    4.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4.2.1 安全风险评估目的
        4.2.2 安全风险评估要素
        4.2.3 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4.2.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4.2.5 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4.3 网络组网风险应对措施
        4.3.1 冗余保护的几种实现方式
        4.3.2 光纤“手拉手”保护机制说明
    4.4 信息系统访问区风险应对措施
        4.4.1 访问控制技术
        4.4.2 入侵检测/防御技术
        4.4.3 上网行为管理技术
    4.5 大DMZ区(应用发布区)风险应对措施
        4.5.1 访问控制技术
        4.5.2 WEB防护技术
        4.5.3 网络行为审计技术
        4.5.4 运维审计(堡垒机)技术
    4.6 应用安全开发管理规范
        4.6.1 需求分析阶段
        4.6.2 安全功能设计阶段
        4.6.3 实施开发阶段
        4.6.4 测试验证阶段
        4.6.5 上线发布阶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智能制造工业PON的解决特点
    5.2 智能制造工业PON的发展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IODN与RFTS技术在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光纤接入网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2.1 FTTx网络结构与特征
    2.2 主要实现技术
    2.3 网络规划与应用分析
        2.3.1 FTTx网络规划
        2.3.2 应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源光纤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3.1 PON网络结构与特征
        3.1.1 PON网络结构
        3.1.2 PON拓扑结构
        3.1.3 PON的优势
    3.2 主要技术分类
        3.2.1 APON
        3.2.2 BPON
        3.2.3 EPON
        3.2.4 GPON
        3.2.5 GPON与 EPON的比较
    3.3 网络规划与应用分析
        3.3.1 企业用户应用
        3.3.2 家庭用户应用
        3.3.3 FTTB+WLAN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ODN需求分析及建设思路
    4.1 ODN简介
        4.1.1 光分配网络
        4.1.2 拓扑结构及配纤方式
        4.1.3 分光模式及部署策略
        4.1.4 薄覆盖和全覆盖
    4.2 智能ODN的发展现状
        4.2.1 智能ODN系统组成
        4.2.2 智能ODN中的电子化标签传感技术
        4.2.3 电子化标签传感技术在智能ODN中的应用
    4.3 典型建设方案分析
        4.3.1 智能ODN部署场景研究
        4.3.2 传统ODN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
        4.3.3 智能ODN系统资源管理功能分析
        4.3.4 智能ODN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ODN与 RFTS技术的融合应用
    5.1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5.1.1 OTDR技术
        5.1.2 GIS技术
    5.2 IODN与 RFTS技术的融合建设思路
        5.2.1 业务功能设计
        5.2.2 性能需求分析
        5.2.3 总体建设目标
    5.3 武汉电信智能ODN系统与RFTS系统融合解决方案
        5.3.1 整体设计方案
        5.3.2 智能ODN系统与RFTS系统融合方案应用效果
        5.3.3 融合方案应用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1.2.1 国外研究介绍
        1.2.2 国内研究介绍
        1.2.3 国内外 PON 主流技术的应用现状
        1.2.4 国内外EPON、GPON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体结构与内容
    1.4 论文的主体结构
第2章 接入网络系统可行性需求与理论分析
    2.1 可行性需求分析
    2.2 接入网的概念
    2.3 PON技术介绍
        2.3.1 PON技术概念
        2.3.2 PON数据复用原理
        2.3.3 PON技术分类
    2.4 FTTX技术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ON的关键技术综述
    3.1 MPCP技术
        3.1.1 MPCP的原理
        3.1.2 MPCP的特点
        3.1.3 MPCP的功能
    3.2 ONU自动识别技术
    3.3 复用技术
    3.4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3.4.1 DBA的实现原理
        3.4.2 DBA算法的实现
    3.5 测距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FTTX接入网的方案设计
    4.1 EPON+FTTH设计方案
    4.2 GPON+FTTH设计方案
    4.3 核心设备部署方案设计
        4.3.1 局端设备
        4.3.2 用户端设备
        4.3.3 分光器设备
    4.4 网管系统的设计
    4.5 网络带宽的测算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FTTH实际应用案例介绍
    5.1 应用案列概述
    5.2 核心设备部署选型
    5.3 光纤施工设计
    5.4 FTTH接入方式设计
    5.5 FTTX典型应用案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内容总结与未来技术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未来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GPON技术及其在宽带接入网中的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宽带发展情况概略
        1.1.1 国外宽带发展情况
        1.1.2 我国宽带网络技术目前发展情况
    1.2 宽带接入技术发展概括
        1.2.1 ADSL核心技术
        1.2.2 LAN接入方式
        1.2.3 PON技术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PON技术特点与应用
    2.1 PON网络技术特点
    2.2 EPON技术概述
        2.2.1 EPON的系统结构
        2.2.2 EPON网络的特点
    2.3 GPON技术概述
        2.3.1 GPON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2.3.2 GPON的关键技术
    2.4 GPON与 EPON的技术比较及其优劣势
    2.5 下一代PON网络的展望
        2.5.1 WDM-PON
        2.5.2 WDM/TDM混合PON
        2.5.310 GEPON
        2.5.4 PON/ROF汇聚
        2.5.5 长距离传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PON的组网设计
    3.1 GPON的组网设计
        3.1.1 GPON的设备类型
        3.1.2 GPON的接入设计
        3.1.3 OLT的设置原则
        3.1.4 ONU的选择类型
        3.1.5 光分路器的配置原则
    3.2 GPON的组网结构
        3.2.1 一级分光和二级分光
        3.2.2 集中分光和分布分光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乡市某小区GPON工程应用设计
    4.1 本单项工程概况
    4.2 GPON技术应用在宽带小区的优势分析
        4.2.1 理论优势
        4.2.2 成本优势
        4.2.3 建设与维护优势
        4.2.4 性能优势
    4.3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4.3.1 设计原则
        4.3.2 设计思路
    4.4 网络设计方案
        4.4.1 共建共享情况
        4.4.2 建设方案
    4.5 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
    4.6 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4.7 光缆技术要求
        4.7.1 光缆接续要求
        4.7.2 光通道衰减核算
    4.8 光缆敷设及辅助设施安装要求
    4.9 本单项工程建设成果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
    1.1 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1.2 各类视频终端导致有线电视逐渐衰落
2 关于无源光网的概述
    2.1 无源光网的含义及构成
    2.2 无源光网的特点
        2.2.1 无源光网技术具有先进性
        2.2.2 无源光网的光纤接入优势
        2.2.3 无源光网的无源网络优势
        2.2.4 无源光网的干线光纤共享特性
    2.3 无源光网的技术优势
    2.4 无源光网的应用
        2.4.1 无源光网在普通住宅的应用
        2.4.2 无源光网在商业办公区域的应用
        2.4.3 无源光网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2.4.4 无源光网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3 关于有线电视中无源光网的设计与应用
    3.1 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构想宗旨
    3.2 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构想范围
    3.3 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规模和功能
    3.4 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构想实施原则
    3.5 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主要构想步骤
    3.6 有线电视无源光网应用的前景
4 结束语

(8)接入网改造中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无源光网络的发展现状
2 无源光网络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
3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接入网改造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4 项目案例分析
    4.1 项目目标
    4.2 用户需求及建设方式
    4.3 xPON技术体制选择
    4.4 项目GPON网络架构
    4.5 网络规划分析
    4.6 项目接入方案
    4.7 系统网管设置方案
    4.8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5 结束语

(9)无源光网络在中小学校园网络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网络现状和建设需求
(二) 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三) 方案设计
(四) 方案特点
(五) IPV6应用

(10)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配网自动化的理论分析
2 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
3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实践情况
    3.1 无源光网络技术有效的和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相结合
    3.2 具体的实践
结论

四、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自动采集算法研究[D]. 苏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光网络宽带端到端判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薛东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3]智能制造工业的无源光网络优化及风险管理研究[D]. 蔡君峰.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 [4]IODN与RFTS技术在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 熊智超.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5]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研究及应用[D]. 赵颖欣. 吉林大学, 2019(03)
  • [6]GPON技术及其在宽带接入网中的技术应用[D]. 张晓兰.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7]有线电视无源光网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前景[J]. 姜峰. 中国有线电视, 2019(02)
  • [8]接入网改造中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分析与应用[J]. 樊琦. 甘肃科技纵横, 2019(01)
  • [9]无源光网络在中小学校园网络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J]. 陈如波.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8(12)
  • [10]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实践[J]. 蔡煜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21)

标签:;  ;  ;  ;  ;  

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