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

人物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

一、人物类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杨绍军[1](2021)在《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联大在昆明期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为我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形成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保护主要包括领导指示保护政策、西南联大旧址和名人(故)旧居保护、博物馆和研究院、文献资源整合、艺术再现西南联大、创新活动形式、传承联大精神六大类。但目前保护还存在缺乏宏观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支持,名人(故)旧居保护利用程度不高、方式单一,文献资源整合困难较大,教育遗产的利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构建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体系,从基本思路、制度保障、保护内容、支持条件、组织管理、监督和评估机制六个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南联大教育遗产。

陈月莹,陆邵明[2](2020)在《空间叙事设计理论在中国的移植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进程加剧,为城市化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此背景下塑造地域性建筑,构建本土空间叙事设计理论,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2020年之前的中国空间叙事设计研究作一梳理,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通过文献与实践案例,分析空间叙事设计在中国的研究重点、特点、应用与趋势,进而引导中国特色的空间叙事设计理论及其学术体系的构建。

尚辉[3](2021)在《史诗的图像建构——历史画作为党史百年叙事的图像志》文中认为历史画创作是中国现代美术表现社会、书写历史、探索宏大叙事的主要体裁。描绘党史百年的历史画是中国美术现代性特征之中最为凝重、崇高与绚丽的高光区域,它在民族精神史诗的图像建构中始终发挥着启蒙唤醒、讴歌光明、激励奋斗和追求理想的重要作用。没有哪个民族的历史画,像中国现代美术这样形象而真切地镌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轨迹。本文首次全面梳理了百年党史题材历史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党史美术图像建构的三种基本创作模式,揭示了百年党史美术图像建构的思想理念转换及不同时期历史画创作的理论支撑。作者认为,历史画作为党史百年叙事的图像志也是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图标,之所以能够称为图像志,就是因为进入志的图像已成为中国视觉文化现代性变革与探索的一个个里程碑。

宋艺竹[4](2021)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空间传播与革命记忆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宇宁[5](2021)在《大庆石油会战优良传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袆芳[6](2021)在《庆阳红色文化资源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庆阳市Z中学为例》文中指出

董媛[7](2021)在《重庆革命文化APP价值传播与形式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贾一凡[8](2020)在《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对残酷战争的反思,对和平世界的渴望,对现有生活的珍惜,激起人们对于革命烈士的深刻缅怀与钦佩。因此,随着红色旅游业和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革命烈士纪念园的开发建设。革命烈士纪念园作为蕴含着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的载体,如何用建筑语言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其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优秀的革命烈士纪念园,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笔者亲自参与的实际项目——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为研究对象,对该项目的建筑全设计过程进行探索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资料整理与文献理论研究,了解目前革命烈士纪念园类设计的研究现状,从而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为之后的研究工作做理论铺垫。其次,从革命烈士纪念园的概念、发展概况、职能、类型、功能构成等方面进行此类项目的基本理论研究,明确本项目的基本特征与属性。再次,对相关优秀且典型的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解析,对每个案例在设计中是如何回应环境、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精准解读每一个实际案例的设计精髓,从设计影响因素、空间场所、建筑形态、景观绿化等方面对此类项目的设计特征与方法进行深入透彻的总结与分析解读。然后,在对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的设计原则、总体规划思路、设计理念与设计目标,并进行多方案的尝试与对比分析研究,结合专家与业主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设计直到方案完成。最后,对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拆解研究,从空间场所、建筑形态、景观绿化以及项目建造方式与创新性设计四个方面以来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性的探讨研究与总结。本文通过对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整个项目设计过程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特征、功能组成、情感表达、意境塑造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探讨与研究,最终形成初步的设计体系,对于革命烈士纪念园类项目具有较高的类比价值和代表意义,希望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同类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郭琼雅[9](2019)在《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革命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亦是革命斗争实践的智慧结晶,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好和弘扬好革命文化,利用好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要课题。革命纪念馆是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平台,是开展革命历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阵地,也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通过革命纪念馆这一载体来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为探究如何发挥好革命纪念馆作用来推进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笔者以湖南省革命纪念馆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彼此关联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着重分析了革命文化和革命纪念馆之间的内在关系。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的根本目的: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产生的前提;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建设发展的动力;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开发利用的目的。革命纪念馆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可取代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馆是革命历史发展的宝贵记忆;革命纪念馆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革命纪念馆是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其次,通过展开实地调查,了解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作用发挥的具体情况,总结当前革命纪念馆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革命史料有待丰富且缺少系统整合;革命文物保护和革命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革命文化宣传不到位、范围不全面;革命主题特色不突出、教育效果不显着,等等。最后,针对革命纪念馆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进程中重担的重要作用及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第一,加强革命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和整合工作;第二,要注重学术性和准确性,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第三,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增强革命历史教育效果;第四,精心打造和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构建革命文化传播产业链等等,以助于推进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李芸[10](2019)在《人物类纪念馆中情感的物化表达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纪念,是一种情感活动;更是一种精神需求。为纪念历史伟人或有突出贡献的人而建立的人物类纪念馆,是以精神为主导力,关注人物、关注人文、关注情感的纪念性建筑。近年来,名人效应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模式,促使全国范围内人物类纪念馆的大量兴建,致使纪念变得过于形式化,建筑缺乏情感关怀,这与纪念馆的精神交流意义相悖。因此,如何围绕人物主题,将抽象的纪念情感投射到具象的人物类纪念馆建筑中,实现情感的表达,达到纪念的目的甚至高层次的伦理教化,是我们建筑设计师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本文以国内人物类纪念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建筑被赋予的“情感”,主要研究“情感”是如何借由“建筑”这一物化媒介得以表达,使观者在心理层面上产生对人物的崇敬,怀念等情感,从而达到纪念的目的。论文首先从情感物化的理论研究入手,指出情感符号的外化形式,探讨建筑符号的中的形式与内容表现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从纪念心理本源上对人物类纪念馆中的情感进行剖析,提出纪念馆情感表达的原则。之后,结合实际调研案例进行解析,从建筑艺术形象的意象表达以及建筑外部环境及内部场景空间的意境表达方面整理归纳出一套适用于人物类纪念馆中情感的物化表达与设计的手法。

二、人物类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物类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一)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历史价值
        1.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遗存
        2.抗战时期我国教育保护和发展的见证
        3.推动抗战时期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当代意义
        1.西南联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2.西南联大的精神教育遗产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
    (一)领导指示和保护政策
        1.国家领导人指示
        2.相关保护政策
    (二)西南联大旧址和名人(故)旧居保护
        1.西南联大旧址的保护
        (1)对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旧址的保护。
        (2)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的保护。
        2.西南联大名人(故)旧居保护
    (三)博物馆、研究会、研究院
    (四)文献资源整合
    (五)艺术再现西南联大
    (六)创新活动形式,传承联大精神
三、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宏观的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
        2.名人(故)旧居保护、利用程度不高,方式单一
        3.文献资源整合困难较大
        (1)散存文献资源集中整合亟待解决。
        (2)标准化构建是文献资源整合面临的关键问题。
        (3)文献资源整合视野还需拓展。
        (4)西南联大文献资源整合体系亟需优化。
        4.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利用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充分
        2.对西南联大教育遗产的媒体宣传和科学研究不充分
        3.西南联大教育遗产深度开发利用意识缺乏
四、构建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体系
    (一)构建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体系的思路
    (二)制度保障
    (三)保护内容
    (四)条件保障
    (五)组织管理
    (六)监督和评估机制

(2)空间叙事设计理论在中国的移植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萌芽时期(1980年以前)
二起步时期(1980~1999年)
三发展时期(2000~2009年)
四成熟时期(2010年至今)
结语

(3)史诗的图像建构——历史画作为党史百年叙事的图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史题材美术图像建构的历史
二、百年党史图像志的历史阐释与艺术创造
    1.寻踪史迹,重建现场
    2. 去蔽还原,尊重史实
    3. 以史抒怀,宏大叙事
三、党史图像志建构的理论探索与审美追求

(8)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革命烈士纪念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1.1.2 红色文化引领革命烈士纪念园的发展
        1.1.3 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项目概况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革命烈士纪念园设计的基础性研究
    2.1 革命烈士纪念园概述
        2.1.1 革命烈士纪念园的概念
        2.1.2 革命烈士纪念园的发展概况
        2.1.3 革命烈士纪念园的职能
        2.1.4 革命烈士纪念园的类型
        2.1.5 革命烈士纪念园的功能构成
    2.2 革命烈士纪念园典型案例研究
        2.2.1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2.2.2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陵园
        2.2.3 西安烈士陵园
        2.2.4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2.2.5 北京李大钊烈士陵园
    2.3 革命烈士纪念园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环境因素
        2.3.2 情感因素
    2.4 革命烈士纪念园建筑设计模式与方法总结
        2.4.1 人物类仰视型纪念性主题解析及表达
        2.4.2 空间场所的设计模式与方法总结
        2.4.3 建筑形态的设计模式与方法总结
        2.4.4 景观绿化的设计模式与方法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方案设计过程探索
    3.1 项目用地分析
        3.1.1 项目地理区位及周边环境资源条件分析
        3.1.2 项目用地现状分析
    3.2 项目职能、功能构成与建设内容探讨
        3.2.1 项目社会职能
        3.2.2 项目设计需求分析与功能构成
        3.2.3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3.3 基于项目客观条件的设计原则
        3.3.1 凸显纪念性与地域性
        3.3.2 具备经济性与创新性
        3.3.3 具备环保性与生态性
    3.4 项目总体规划思路
        3.4.1 依托自然山势生成纪念性的空间与轴线
        3.4.2 项目用地内规划布局思路
    3.5 基于项目总体规划思路的设计理念
        3.5.1 融借大自然的“消隐”艺术
        3.5.2 延续地域性的人文环境肌理
        3.5.3 唐澍烈士的革命精神反映
        3.5.4 纪念性情感的建构表达
    3.6 方案设计过程对比研究
        3.6.1 概念方案 1——星火燎原、山川与共
        3.6.2 概念方案 2——日月同辉、山河有色
        3.6.3 方案对比分析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最终方案研究
    4.1 设计方案展示分析
        4.1.1 设计说明
        4.1.2 总平面图分析
        4.1.3 单体建筑分析
    4.2 纪念性与地域性共存的空间场所
        4.2.1 空间布局与空间序列设计
        4.2.2 纪念广场的向心性设计
        4.2.3 守墓人纪念碑的偏心设计
        4.2.4 陈展空间的隐喻性表达
        4.2.5 陈展空间的数字技术运用
    4.3 纪念性的建筑形态
        4.3.1 建筑形象的构图与隐喻性表达
        4.3.2 纪念雕塑中符号的运用
        4.3.3 纪念雕塑的尺度与色调
    4.4 纪念性与生态性并存的景观绿化
        4.4.1 庄重肃穆的纪念景观
        4.4.2 步移景异的山野景观
    4.5 具备经济性、环保性与创新性的项目建造方式
        4.5.1 建筑结构的选型
        4.5.2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创新性设计研究
        4.5.3 格构墙体及屋盖的创新性设计研究
        4.5.4 建筑细部构造创新性设计研究
        4.5.5 纪念景观桥梁结构选型与创新性设计研究
        4.5.6 室外展廊的结构选型与创新性设计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课题研究的结论
    5.2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项目施工图

(9)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的核心和灵魂
    2.1 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征
        2.1.1 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
        2.1.2 革命文化的鲜明特征
    2.2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重大意义
        2.2.1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历史意义
        2.2.2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时代意义
    2.3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的根本目的
        2.3.1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产生的前提
        2.3.2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建设发展的动力
        2.3.3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纪念馆开发利用的目的
第3章 革命纪念馆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3.1 革命纪念馆设立和发展的历史
        3.1.1 萌芽与形成时期
        3.1.2 “文革”十年的曲折发展时期
        3.1.3 振兴与全面发展时期
    3.2 革命纪念馆的功能和价值
        3.2.1 革命纪念馆的功能
        3.2.2 革命纪念馆的价值
    3.3 革命纪念馆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可取代的重要场所
        3.3.1 革命纪念馆是革命历史发展的宝贵记忆
        3.3.2 革命纪念馆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3.3.3 革命纪念馆是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
第4章 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现状调查
    4.1 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4.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4.1.2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概述
        4.1.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4.2 革命纪念馆促进革命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具体实践成果
        4.2.1 营造战争氛围,注重历史情境体验
        4.2.2 针对青年主体特点,活化利用教育手段
        4.2.3 创新互动体系,培养专业人才
    4.3 革命纪念馆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
        4.3.1 革命史料有待丰富且缺少系统整合
        4.3.2 革命文物保护和革命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4.3.3 革命文化宣传不到位、范围不全面
        4.3.4 革命主题特色不突出、教育效果不显着
第5章 关于进一步发挥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作用的思考
    5.1 加强革命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和整合工作
        5.1.1 加强革命文物史料征集工作
        5.1.2 加强革命文物史料保护和整合工作
    5.2 注重学术性和准确性,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
        5.2.1 加强对文物史料的学术性整理与开发
        5.2.2 陈列展览既要注意专业性又要通俗易懂
        5.2.3 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5.3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增强革命历史教育效果
        5.3.1 配合史学教育,深化校馆合作
        5.3.2 举办红色主题活动,讲好革命历史故事
        5.3.3 利用网络新媒体,有效实现革命文化的信息共享
    5.4 精心打造和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构建革命文化传播产业链
        5.4.1 搭乘红色旅游快车,打造特色文创产品
        5.4.2 利用革命文化素材,构建革命文化传播产业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C 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现状的访谈提纲
致谢

(10)人物类纪念馆中情感的物化表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纪念性建筑的精神属性
        1.1.2 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趋势
        1.1.3 快速发展下的情感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人物类纪念馆概念
        1.2.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内人物类纪念馆建筑发展历程
        1.5.2 纪念馆及纪念情感理论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情感物化理论研究综述
    2.1 情感
        2.1.1 情感释义
        2.1.2 情感符号
    2.2 情感物化
        2.2.1 释义
        2.2.2 基础要素
        2.2.3 存在形式
        2.2.4 建筑中的表现形式
    2.3 人物类纪念馆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2.3.1 纪念情感的心理溯源——崇拜
        2.3.2 人物类纪念馆存在的特定情感类型
        2.3.3 人物类纪念馆情感表达的原则
    2.4 本章小结
3 人物类纪念馆调研与分析
    3.1 纪念馆调研情况汇总
        3.1.1 调研对象选取
        3.1.2 分类阐述
        3.1.3 现状问题
    3.2 纪念馆特性分析
    3.3 纪念馆的纪念表现
    3.4 典型案例解析
        3.4.1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
        3.4.2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3.4.3 上海鲁迅纪念馆
        3.4.4 潘天寿纪念馆
        3.4.5 萨马兰奇纪念馆
        3.4.6 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
    3.5 本章小结
4 人物类纪念馆中情感的物化表达与设计
    4.1 建筑形象与情感表达
        4.1.1 意象造型
        4.1.2 几何构图
        4.1.3 明晰色调
    4.2 外部空间环境氛围与情感表达
        4.2.1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4.2.2 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契合
        4.2.3 纪念性空间布局形式的运用
    4.3 特定场景空间与情感表达
        4.3.1 蒙太奇拼贴
        4.3.2 超常尺度
        4.3.3 信息繁复
        4.3.4 空间留白
        4.3.5 光的渲染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Ⅰ 2016 年度全国人物类纪念馆名录
附录Ⅱ 国外典型人物类纪念馆案例浅析汇总表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人物类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J]. 张婷婷,杨绍军. 学术探索, 2021
  • [2]空间叙事设计理论在中国的移植与实践[J]. 陈月莹,陆邵明. 文化研究, 2020(04)
  • [3]史诗的图像建构——历史画作为党史百年叙事的图像志[J]. 尚辉. 美术, 2021(07)
  • [4]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空间传播与革命记忆建构研究[D]. 宋艺竹. 西南大学, 2021
  • [5]大庆石油会战优良传统研究[D]. 梁宇宁.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6]庆阳红色文化资源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庆阳市Z中学为例[D]. 李袆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7]重庆革命文化APP价值传播与形式设计研究[D]. 董媛.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8]洛南县唐澍烈士牺牲地纪念园建筑设计研究[D]. 贾一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革命纪念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作用研究[D]. 郭琼雅. 湖南大学, 2019(01)
  • [10]人物类纪念馆中情感的物化表达与设计研究[D]. 李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人物纪念馆陈列的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