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藿香特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

云南藿香特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

一、云南活性奇特口服液药效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覃亚[1](2021)在《基于p38MAPK通路探讨培土生金法延缓小鼠皮肤衰老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代表方加味参苓白术散延缓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的皮肤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VE组、加味参苓白术散组。除空白组外,余下3组,每日用D-半乳糖(D-gal)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制备皮肤衰老模型。注射开始后第4周开始,予以对应制剂灌服,灌药3周后将所有小鼠麻醉后,取下背部全层皮肤,放入-80℃冰箱中保存待测。HE染色检测皮肤结构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皮肤胶原纤维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AQP3、HA水平;生化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的SOD、MDA、GSH-Px、HYP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肤中p38MAPK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HE染色示模型组可见明显表皮结构破坏、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表皮相对较完整,胶原纤维较丰富,分布致密;2.MASSON染色提示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数量减少,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胶原纤维排列相对较整齐,数量丰富;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QP3、HA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VE组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AQP3、HA含量增多(p<0.05);4.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DA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VE组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MDA含量减少(p<0.05);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OD、GSH-Px活性减弱(p<0.05)与模型组相比,VE组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SOD、GSH-Px活性增强(p<0.05);6.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HY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VE组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HYP水平明显提高(p<0.05)。7.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38MAPK、p-p38MAPK、MKK3/6、AP-1(c-jun)、MMP-1等蛋白分子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VE组和加味参苓白术散组p38MAPK、p-p38MAPK、MKK3/6、AP-1(c-jun)、MMP-1等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可延缓皮肤衰老,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

惠西珂[2](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葛琦[3](2019)在《金蝉花成分分析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蝉花(Cordyceps cicadae)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及其寄主山蝉若虫形成的干燥复合体,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同属,在民间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其性寒味甘,具疏散风热、定惊镇痉等功效。蝉花主要生长在四川、江浙地区、福建、安徽及云南等省份。近年来,冬虫夏草的大规模采收导致资源枯竭,金蝉花与冬虫夏草成分相似,功效相近,有望开发成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本论文系统分析了金蝉花中营养成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蝉花中6个核苷类成分的方法,并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甘露醇、麦角甾醇和核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对不同浓度乙醇醇沉金蝉花多糖进行筛选,得到最佳抗氧化活性多糖组分,研究了其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金蝉花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金蝉花营养成分研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12个不同产地的金蝉花样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粗多糖以及金属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纤维素、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及碳水化合物等含量分别为36.98%~42.84%、33.9%~37.62%、4.46%~8.87%、4.37%~6.06%、5.77%~9.59%和3.08%~8.40%。金蝉花粗多糖含量为2.27%~3.58%。金蝉花中金属成分Cd、Pb、Hg、As的含量均低于国标中食用菌重金属的限量标准(1.0 mg/kg、0.2 mg/kg、0.1 mg/kg和0.5mg/kg)。2.金蝉花核苷类成分的LC-MS分析及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联用法对金蝉花水超声提取物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初步鉴定出7种主要核苷类成分,并对峰面积较大的6个核苷类成分(腺嘌呤、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的方法,测定了12个不同产地金蝉花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分离度及峰形良好,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考察良好,可进行核苷类成分的检测分析;不同产地金蝉花的6个核苷类成分分别为17.6~77.34μg/g、1077.56~1538.21μg/g、50.24~481.39μg/g、293.84~705.44μg/g、408.2~784.27μg/g和534.24~921.91μg/g。3.金蝉花麦角甾醇及甘露醇含量测定。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分别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12个不同产地的金蝉花菌核、子实体和整株中麦角甾醇和甘露醇的含量。结果显示,整株金蝉花麦角甾醇含量为281.88~683.1μg/g,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明显高于菌核,分别为540.57~1800.39μg/g和129.83~229.55μg/g。金蝉花中甘露醇含量为82.12~136.24 mg/g,菌核中甘露醇含量略高于子实体,其均值分别为112.53~154.29 mg/g和68.71~105.62 mg/g。4.金蝉花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通过不同浓度乙醇醇沉金蝉花水提物,得到6个金蝉花多糖组分CP 30~CP 80,并测定不同浓度醇沉金蝉花多糖的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金蝉花多糖组分抗氧化活性为:CP70>CP60>CP80>CP50>CP30>CP40,表明金蝉花多糖组分CP70具有最佳抗氧化活性。5.金蝉花多糖CP70体内抗氧化研究。利用双氧水(H2O2)应激果蝇模型和正常生理衰老果蝇模型,研究高、中、低剂量(10 mg/mL、5 mg/mL和1 mg/mL)金蝉花多糖组分CP70对果蝇寿命的影响,并测定了中剂量组(5 mg/mL)金蝉花多糖组分CP70对果蝇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TA)活力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4种衰老相关基因(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1、MTH和SIRT2)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金蝉花多糖CP70组分对两种模型下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均有延长,且中等剂量组(5 mg/mL)效果最为显着;5 mg/mL金蝉花多糖组分CP70显着升高了CAT酶(P<0.01)和GSH-Px酶活力(P<0.001),降低了MDA的含量(P<0.001);另外,金蝉花多糖组分CP70显着上调了果蝇体内CAT、SOD1和MTH mRNA水平的表达(P<0.05),而对SIRT2mRNA水平的表达无显着差异,推测金蝉花多糖组分CP70能显着延长果蝇寿命可能与上调抗氧化相关基因CAT、SOD1和MTH的表达水平有关。

刘磊[4](2018)在《金线莲及其菌根菌挥发性成分鉴定和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福建金线莲为材料,对金线莲菌根菌及与其共生的金线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以果蝇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二者醇提物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作用,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菌根菌发酵液和菌丝体中挥发性的化合物,发酵液中含有42种化合物,酯类最多(24.33%);菌丝体中含有33种化合物,烯类最多(29.82%)。并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具有医药和农药功能的成分。(2)金线莲组培苗与菌根菌共培养4周后,测定金线莲组培苗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对照组10种化合物,试验组23种,且两组间含量也有差异。试验组测得的主要成分是烯类(79.02%)和醇类(18.17%),其中部分挥发性成分与菌根菌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相同。(3)一定浓度的菌根菌醇提物饲喂果蝇能够延长果蝇寿命,1mg/ml处理组对果蝇延寿的效果最好,特别是对雌性果蝇延寿效果更明显,能够提高果蝇体内SOD活性,降低果蝇MDA含量。(4)林下栽培金线莲的醇提物饲喂果蝇能延缓果蝇寿命,尤其是2%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显着,且对雄蝇延寿的效果更加明显。低剂量(≤0.1%)醇提物能明显提高果蝇体内SOD活性,但需高剂量(≥1%)处理才使果蝇体内MDA含量明显下降。

张志强[5](2018)在《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及抗脂肪肝药效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铁皮石斛为石斛极品,具有独特药效,其产业发展迅速,亟待对其有效成分及药效学进行深入研究。制备一种有效成分高溶出的铁皮石斛新制剂,不仅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充分利用,且可以大大提高药物对机体的相互作用。本课题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基于铁皮石斛相关物理、化学特征重点研究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并对制备的铁皮石斛口服液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对其抗脂肪肝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1.新鲜的铁皮石斛切片,铁皮石斛切片采用95%乙醇脱色,30倍注射用水组织匀浆提取,10000r离心过滤,分装成每支10ml半成品,121℃灭菌成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成品中铁皮石斛多糖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铁皮石斛口服液中的多糖、甘露糖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铁皮石斛口服液相关质量标准;2.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酒精饲料灌胃C57BL/6J小鼠15天,复制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分为6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阳性对照组、铁皮石斛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灌胃相应的药物);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溶剂注射用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5天。称量小鼠体重;小鼠眼球取血,室温下静止30min,3500r离心10min,取上清液。摘取小鼠肝脏,称取湿重;剪去部分肝脏组织,称重,9倍稀释匀浆,3500r离心10min,取上清液,另取部分肝脏组织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ALT、AST、ALP、TG、TC、HDL-C、LDL-C含量,肝脏组织中的TG、TC、HDL-C、LDL-C含量;3.采用6月龄HBV(Hepatitis B virus)转基因小鼠(前期研究发现,5月龄HBV转基因小鼠可形成脂滴聚集),分为6组:水飞蓟宾葡甲胺胶囊阳性药对照组、铁皮石斛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溶剂注射用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0天。称量小鼠体重;小鼠眼球取血,室温下静止30min,3500r离心10min,取上清液。摘取小鼠肝脏和脾脏,称取湿重;剪去部分肝脏组织,称重,9倍稀释匀浆,3500r离心10min,取上清液;另取部分肝脏做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并免疫组化观察Bax、Bcl-2的表达、部分脾脏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测肝脏组织中的AST、ALT、TG、TC、HDL-C、LDL-C、TNF-α、IL-6水平含量,探究铁皮石斛口服液对乙肝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1.铁皮石斛口服液中铁皮石斛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铁皮石斛口服液中多糖、甘露糖分别在5.005.40mg/ml、2.803.00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成功复制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铁皮石斛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能显着降低AST、ALT、TG、TC、γ-GT、ALP、LDL-C含量水平;显着升高HDL-C含量水平;铁皮石斛口服液大、中剂量能明显减少脂肪空泡数量,降低肝脏脂肪性病变,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采用HBV(Hepatitis B virus)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动物模型,铁皮石斛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肝组织匀浆液中AST、ALT、TG、TC、TNF-α、IL-6含量水平;显着降低肝脏组织LDL-C含量水平,显着升高肝脏组织HDL-C含量水平,降低Bax表达;改善肝脏脂肪性病变,对肝脏纤维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铁皮石斛口服液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浸润有一定的相关性。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6](2018)在《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1月25日,根据《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历年对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布数据进行的统计,中国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且获得官方公示的直销企业有90家,已公示申牌声明但还未获得牌照公示的准直销企业共计48家,因此中国直销行业最终的拿牌企业和申牌企业数量共计138家。其中,年度新增好当家、绿活美地、益宝、同仁堂、沃德绿世界、自然阳光、吉美生物、永健、

张群[7](2016)在《兰香痔疮栓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兰香痔疮栓是由留兰香、槐花、瓦松、煅炉甘石和冰片五味药材组方而得的中药制剂,系某医院临床应用多年的兰香痔疮膏进行剂型改进而得。该产品具有清热祛湿、活血止痛、收敛止血、祛腐生肌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湿热壅滞型痔疮,常见症状有舌红苔腻,脉滑,并可见咽干口苦,食欲不振,肛门肿胀,便血,便干或秘结,小便色黄。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新药注册分类6.1类的要求为基础,结合现代研发技术对兰香痔疮栓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保证本品的制备科学合理、质量稳定可控。1.制备工艺研究提取工艺:以橙皮苷、迷迭香酸、芦丁以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药效学预试验的试验结果为依据,最终将兰香痔疮栓的提取工艺确定为:取处方中留兰香、槐花、瓦松三味药材,加入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浓缩及干燥工艺:以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的转移率为检测指标,考察了稠膏浓缩程度及干燥温度。最优浓缩干燥工艺为:减压浓缩醇提液,至相对密度为1.28(60℃)的稠膏,减压干燥(80℃,-0.09Mpa)得干膏。制剂工艺:考察了基质的种类、熔化温度和注模温度等,并结合十批小试试验,最终确定兰香痔疮栓的制剂工艺为:称取适量的半合成脂肪酸酯于55℃水浴中熔化,按处方比例加入煅炉甘石(过9号筛)和冰片(过6号筛)搅拌混匀,再加入干膏粉(过6号筛)于40℃水浴中搅拌10min,注模,冷却固化,即得。2.质量标准研究定性鉴别:对兰香痔疮栓中槐花、瓦松和冰片三味药采用TLC法予以定性鉴别,结果在供试品色谱图中,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煅炉甘石采用理化鉴别方法予以鉴别,经过提取除杂后,加入亚铁氰化钾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或杂有微量的蓝色沉淀,阴性无沉淀产生。含量测定:对兰香痔疮栓中留兰香所含橙皮苷和迷迭香酸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16:84)为流动相;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3nm、33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通过十批小试研究,最终确定成品中橙皮苷的含量不低于0.74mg/粒,迷迭香酸含量不低于0.44mg/粒。

刘昆[8](2016)在《安效先学术经验总结及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安效先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博士生导师,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47年的行医生涯中,安师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对小儿外感发热、急慢性咳嗽、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心肌炎、腹泻病、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抽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病症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创立研究了一系列方剂,如小儿止哮平喘冲剂、阳春白雪散、复儿康、健脾益肺汤等。目的:1.本研究目的旨在从不同的视角整理、总结导师安效先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深入挖掘名老中医独到的学术见解和诊疗规律,为进一步传承中医儿科的诊疗及用药特点提供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安效先教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安师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并通过安师的学术思想,拟定其经验方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安效先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安效先教授近50年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安效先教授的学术渊源和学术思想成形的过程。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安效先教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2.第二部分运用安效先教授的学术思想开展临床研究。对其经验方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安效先教授的学术经验的临床有效性、创新性。结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1.安效先教授成才之路及学术渊源:安师1962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右玉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10年,1978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师从着名中医儿科专家王伯岳先生,参与点校了《小儿药证直诀》,编写并校对了《中医儿科学》。在科研工作方面,完成了“热平冲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并实现了成果转让。研制成功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止哮平喘冲剂”,并成为西苑医院院内制剂,已运用于临床20余年,疗效得到广大哮喘患儿家长的充分肯定。2.安效先教授学术思想整理与总结:①提出小儿为“少阳体质”学说:安师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系统论述小儿“少阳体质”学说,该学说融合了“纯阳”和“稚阴稚阳”两种学说,丰富发展了中医儿科理论。②重视脾胃,强调“后天之本”:强调调整小儿脾胃阴阳升降之气机;脾贵在运而不宜妄补;重视饮食调节;用药谨慎,顾护脾胃等。③重视“未病防病”的思想:小儿脏腑娇嫩,传变迅速,尤其是外感热病,小儿发热多以风热为主,发病后很快传变至气、至营、至血,而致卫气营血同病。安师非常赞赏姜春华先生的“截断扭转”学说,体现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④融合中西,互为补充,善于创新:安师认为要继承中医的精华,不要与现代医学的概念对号入座。治疗时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以提高临床疗效。强调以法统方,善用专方专药。3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疾病临床经验:3.1呼吸系统疾病:①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时注意顾护阴液;②强调专病专方专药,重视对药;③辨治小外感发热的临床经验:安师运用凉温并用、清透并举、顾护津液、截断扭转、泻下治上等法灵活运用,治疗效果确切。④辩治小儿肺炎:安师通过小儿热势、咳痰、喘憋、精神四方面系统立体的评价小儿肺炎的病情轻重程度。临床上常用采用“清、宣、降”及“补、收”等法治疗,同时强调活血化瘀的重要性。⑤辩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安师认为临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两期三型:两期感染期和缓解期分三型:风热外感,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分别治宜清热解毒、表里双解;健脾益肺,培土生金;益气补肺,养阴润燥。3.2消化系统疾病:①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发病率高。②脾为后天之本,脾失运化,精微不布,百病丛起。③安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学术思想:脾胃之病重于“调养”。④辩治小儿腹泻的大法为健脾渗湿。安师认为泄泻主要病因为脾虚失运,湿困中焦,推崇明·李中梓的治泻九法,临证时灵活应用,善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各种泄泻。⑤“增液行舟”法治疗小儿便秘:安师认为小儿便秘的病机主要是热结阴亏,津亏肠燥,则“无水行舟”。故提出治疗小儿便秘应以滋阴养液为主要大法,常用方为增液汤加减。⑥和胃降逆治疗小儿呕吐:总病机为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安师善用旋覆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⑦温中散寒治小儿腹痛:本病寒者居多,善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治法。方用小建中汤加乌药、木香、香附、延胡、白芷等。3.3其他系疾病:①儿童抽动障碍治疗经验:安师认为本病定位在肝,多可影响肺、心、脾等脏,治疗大法为平肝熄风、养心豁痰,镇静安神。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加减。②治疗小儿睡眠障碍的经验:安师从痰热方面入手,运用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法,选温胆汤和酸枣仁汤及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③肾病治疗经验:安师运用益气滋肾等七法,并注意和激素不同时期辨证用药,进行治疗,疗效显着。4.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门诊收集的60例符合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患儿,按随机法分组的原则,分治疗组(银翘退热方组)30例,对照组(抗感颗粒组)30例。治疗前分别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及血常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有无可比性;治疗3天后再次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消退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良反应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3.3%,治疗组在整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比较: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94h,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50.63h,说明治疗组退热时间快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法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患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比较: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比率(96.7%,90%)高于对照组(83.3%,70%),说明治疗组血常规相应指标恢复正常速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法优于对照组。④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好。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安效先教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安师的学术经验,以卫气营血同治的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患儿,较抗感颗粒对照组,可以更为有效的缓解中医证候,更有效的退热。少阳体质学说是指导小儿外感风热的理论依据。

杨凤梅[9](2014)在《通脉制备工艺的再评价及相应颗粒剂成型研究》文中指出通脉口服液由丹参、川芎、葛根三味药组成,功能活血通脉,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通脉口服液组方经典、药味精炼、剂量充分、疗效肯定,然而众多原因导致其市场占有率不甚理想,阻碍了成长为中成药大品种的步伐。本课题旨在研究通脉方的最佳制备工艺,将本方中所有与治疗相关成分都能有效提出,使通脉成为治疗心脑缺血疾病的中成药大品种。对不同工艺制备的通脉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化学评价,采用HPLC法对供试品溶液中的葛根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阿魏酸、藁本内酯的含量进行追踪,比较水提及醇提工艺对这几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水双提的制备工艺能得到更全面的药效成分,醇水混合溶剂提取得到提取物含量高。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通脉最佳醇水提取工艺,结果55%乙醇8倍量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提取效果最佳。并采用大鼠脑缺血性模型对工艺进行对比验证,评价优选工艺对通脉方药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通脉在改善动物脑缺血病理效果上优于通脉口服液。通脉新型颗粒的制剂研究,在优选的通脉制备工艺基础上,通过浸膏的制备、润湿剂、辅料及矫味剂的颗粒成型研究和筛选,结果确定通脉新型颗粒以乳糖为辅料,甜菊糖作为矫味剂,60%乙醇作润湿剂,制成的颗粒成型良好性质稳定,进行验证实验,颗粒中各成分含量均较高,表明制剂工艺合理可行。

崔霞[10](2011)在《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体质特点暨泻肝法抗抽动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明确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中医体质特点,探索TS患儿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2观察健脾止动汤及其拆方六君子汤、泻青丸对TS模型鼠自主行为活动的影响,检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揭示中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中医药的开发应用奠定实验基础。3探索泻肝法在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尤其在运动性抽动及学习记忆方面的作用,为临床从肝辨治提供依据。方法:1制定体质分型量表,对入组的100例TS患儿及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00例进行体质测评,分析TS患儿的证型及体质特点。2建立IDPN多发性抽动症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健脾止动汤、六君子汤、泻青丸泰必利灌胃28天,观察TS模型小鼠自主行为的改变以及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3观察泻肝法的代表方剂泻青丸,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抗戊四唑致小鼠惊厥的作用以及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腹腔注射戊四唑后,记录各组小鼠惊厥及死亡数目,惊厥潜伏期和死亡时间;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后记录各组小鼠跳台潜伏期时间以及错误次数。结果:1多发性抽动症的体质特点研究1.1多发性抽动症的体质分布:10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肝亢质45例,肺脾质41例,脾肾质14例,平和质为0,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显着;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肝亢质20例,肺脾质32例,脾肾质18例,平和质为30例,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多发性抽动症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P<0.01,差异显着。1.2多发性抽动症证型与体质之间关系肝亢质患儿中气郁化火证、脾虚肝亢证、脾虚痰聚证、阴虚风动证分别占26.7%、31.1%、33.3%、8.9%;肺脾质患儿中气郁化火证、脾虚肝亢证、脾虚痰聚证、阴虚风动证分别占12.2%、17.1%、70.3%、0%;脾肾质患儿中气郁化火证、脾虚肝亢证、脾虚痰聚证、阴虚风动证分别占57.1%、21.4%、0%、21.4%,统计学分析,P<0.01,不同体质的TS患儿其证型分布存在差异。2健脾止动汤及其拆方对TS模型鼠自主活动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2.1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造模后第1天,各组间自主活动次数有差异,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P<0.01);健脾止动汤组、泻青丸组较模型组、泰必利组减少(P<0.01);健脾止动汤组较六君子汤组减少(P<0.01)。造模后第22天,各组间自主活动次数有差异,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P<0.01);健脾止动汤组、泻青丸组较模型组、泰必利组、六君子汤组减少(P<0.01),其余各组间自主活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对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浆DA、DOPAC、HVA、5-HIAA、NE含量增加(P<0.05)。健脾止动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DA、DOPAC、HVA、NE含量降低(P<0.05)。健脾止动汤组与泰必利组比较,血浆HVA含量降低(P<0.05)。健脾止动汤组与六君子汤组比较,血浆DA、HVA含量降低(P<0.05)。3泻肝法抗抽动作用机制研究3.1泻青丸对小鼠自主发活动的影响各组灌胃14天后,行自主活动观察,记录5分钟次数,泻青丸Ⅰ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泻青丸Ⅱ组显示P<0.05,差异显着,泻青丸高剂量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3.2对抗戊四唑致小鼠的惊厥作用空白组及泻青丸Ⅰ、Ⅱ组均全部出现惊厥,地西泮组其中4只出现惊厥,空白组10只小鼠全部死亡,泻青丸Ⅰ组死亡8只,泻青丸Ⅱ组死亡5只。与空白组惊厥潜伏期比较,泻青丸Ⅰ组P<0.05,泻青丸Ⅱ组P<0.05,均有显着差异。与空白组死亡时间比较,泻青丸Ⅰ组P<0.05,泻青丸Ⅱ组P<0.05,提示泻青丸中、高剂量均可延长小鼠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3.3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影响与模型组跳台潜伏期比较,空白组P<0.01,吡拉西坦组P<0.01,差异极显着,泻青丸Ⅰ组P>0.05,无明显差异,泻青丸Ⅱ组P<0.05,差异显着,泻青丸高剂量可延长小鼠触电潜伏期。与模型组错误次数比较,空白组P<0.01,吡拉西坦组P<0.01,均差异极显着,泻青丸Ⅰ组P<0.05,泻青丸Ⅱ组P<0.01,均有显着差异,泻青丸中高剂量均可减少3分钟内小鼠跳下台的错误次数。结论:1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体质类型以肝亢质和肺脾质居多,提示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存在明显的体质偏颇,主要表现为肝亢质和肺脾质,符合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不同的体质与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肝亢质不仅容易出现气郁化火证,也常表现为脾虚肝亢证、脾虚痰聚证,提示肝亢容易克伐脾土,导致脾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而聚湿生痰。而肺脾质更容易出现脾虚痰聚证。而脾肾质,容易发生气郁化火证,而少有脾虚痰聚证出现。故体质与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TS患儿的体质特点,为其发病的内在因素。2健脾止动汤及泻青丸均可降低TS小鼠的中枢神经兴奋性,其中泻青丸有着重要治疗作用,提示泻肝法为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中的重要治法。通过血浆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揭示健脾止动汤可能通过兴奋D2受体,开启DA间接通路,减少DA合成与释放,而且拮抗NE能神经元活性,降低脑内NE含量,从而起到对抗抽动作用。3泻青丸可以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小鼠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改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故其有镇静、对抗抽动、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

二、云南活性奇特口服液药效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活性奇特口服液药效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38MAPK通路探讨培土生金法延缓小鼠皮肤衰老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防治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1 思路与方法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金蝉花成分分析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英汉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金蝉花研究概况
        1.1.1 金蝉花的生长环境
        1.1.2 金蝉花的文献记载
        1.1.3 金蝉花的研究优势
        1.1.4 金蝉花的有效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1.2 中药材抗氧化研究概况
        1.2.1 抗氧化研究背景
        1.2.2 中药材的抗氧化研究
    1.3 抗氧化研究方法概况
        1.3.1 体外抗氧化方法的研究
        1.3.2 体内抗氧化研究
        1.3.3 抗氧化基因的研究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金蝉花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2.2.2 粗多糖含量测定
        2.2.3 金属成分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2.3.2 粗多糖成分分析
        2.3.3 金属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蝉花有效成分分析
    3.1 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3.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2 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3.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3.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蝉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不同浓度醇沉多糖CP30~CP80 的制备
        4.2.2 不同浓度醇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金蝉花多糖的含量
        4.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4.3.3 ·OH清除能力
        4.3.4 总还原能力
        4.3.5 总抗氧化能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蝉花多糖果蝇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试剂
        5.1.4 基因引物
    5.2 实验方法
        5.2.1 金蝉花多糖CP70的制备
        5.2.2 果蝇培养基
        5.2.3 CP70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5.2.4 CP70对果蝇体内氧化指标影响的测定
        5.2.5 CP70对果蝇体内抗氧化基因表达影响的测定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P70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5.3.2 CP70对果蝇体内氧化指标的影响
        5.3.3 CP70对果蝇抗衰老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4)金线莲及其菌根菌挥发性成分鉴定和对果蝇寿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金线莲菌根菌Fusarium concentricum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方法
        1.3.1 样品制备
        1.3.1.1 PD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3.1.2 PDB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1.3.2 菌株培养
        1.3.3 发酵液中上清液和菌丝体的制备
        1.4 HS-SPME处理
        1.5 GC-MS分析条件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根菌F.concentricum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2.2 菌根菌F.concentricum菌丝体干品的挥发性成分
        2.3 菌根菌F.concentricum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各类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分析
    3讨论
第二章 与菌根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共生的金线莲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材料
        1.3 方法
        1.3.1 样品制备
        1.3.1.1 PD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3.1.2 PDB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1.3.2 菌株培养
        1.3.3 金线莲培养
        1.4 HS-SPME处理
        1.5 GC-MS分析条件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金线莲菌根菌Fusarium concentricum醇提物抗氧化作用及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供试菌株和动物
        1.3 培养基的制备
        1.3.1 PD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3.2 PDB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1.3.3 果蝇培养基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菌丝体醇提物的制备
        2.1.1 菌株培养
        2.1.2 菌丝体的制备
        2.1.3 菌丝体醇提物的制备
        2.2 果蝇寿命实验
        2.3 果蝇SOD、MDA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根菌F.concentricum醇提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3.1.1 菌根菌F.concentricum醇提物对雌性果蝇寿命的影响
        3.1.2 菌根菌F.concentricum醇提物对雄性果蝇寿命的影响
        3.2 菌根菌F.concentricum醇提物对果蝇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 菌根菌F.concentricum醇提物对果蝇SOD活性的影响
        3.4 菌根菌F.concentricum醇提物对果蝇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金线莲醇提物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供试材料与动物
        1.3 实验方法
        1.3.1 试验样品处理
        1.3.2 果蝇培养基的配制
        1.3.3 果蝇寿命实验
        1.3.4 果蝇SOD、MDA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线莲醇提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2.1.1 金线莲醇提物对雌性果蝇寿命的影响
        2.1.2 金线莲醇提物对雄性果蝇寿命的影响
        2.2 金线莲醇提物对果蝇蛋白含量的影响
        2.3 金线莲醇提物对果蝇体内SOD活性的影响
        2.4 金线莲醇提物对果蝇MDA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5)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及抗脂肪肝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 1 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1.实验材料及仪器
    2.实验方法
        2.1 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流程及方法
        2.2 铁皮石斛及口服液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3.铁皮石斛口服液质量标准
        3.1 性状
        3.2 检查
        3.3 铁皮石斛口服液多糖薄层鉴别
        3.4 铁皮石斛口服液多糖含量
        3.5 铁皮石斛口服液甘露糖含量
        3.5.1 铁皮石斛口服液甘露糖含量
        3.5.2 精密度测定
        3.5.3 稳定性测定
        3.5.4 加样回收率试验
    4.小结
实验 2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保护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与试剂
        1.3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方法
        2.2 实验指标检测
        2.3 数据处理
    3.实验结果
        3.1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脏器指数的影响
        3.2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中AST、ALT的影响
        3.3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中TG、TC的影响
        3.4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中HDL-C、LDL-C的影响
        3.5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中TBIL、γ-GT、ALP的影响
        3.6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肝组织匀浆液TG、TC指标的影响
        3.7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肝匀浆液中LDL-C、HDL-C的影响
        3.8 铁皮石斛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病理影响
    4.小结
实验 3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动物饲养
        1.3 药品与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制备
        2.2 HBV转基因小鼠原发脂肪肝形成判定方法
        2.3 实验指标检测
        2.4 小鼠血清HBsAg、HBeAg抗原检测
        2.5 小鼠肝组织匀浆液中TG、TC、AST、ALT、HDL-C、LDL-C检测方法
        2.6 肝组织匀浆液中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侧定方法
        2.7 肝组织匀浆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定
        2.8 数据处理
    3.实验结果
        3.1 给药前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HBeAg含量检测
        3.2 给药后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HBeAg含量检测
        3.3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TG的影响
        3.4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TC的影响
        3.5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AST的影响
        3.6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ALT的影响
        3.7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HDL-C的影响
        3.8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LDL-C的影响
        3.9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TNF-α的影响
        3.10 铁皮石斛口服液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肝组织匀浆液IL-6的影响
        3.11 铁皮石斛对HBV转基因小鼠原发性脂肪肝小鼠脂肪肝病理影响
    4.小结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病理切片图
    附录 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3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7)兰香痔疮栓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兰香痔疮栓的制备工艺研究
    1. 兰香痔疮栓的制备工艺
        1.1 处方组成
        1.2 剂型
        1.3 制法
        1.4 药品、试药与仪器
    2. 兰香痔疮栓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
        2.2 工艺路线A-水提工艺的研究
        2.3 工艺路线B-醇提工艺的研究
        2.4 工艺路线C-水提醇沉工艺的研究
        2.5 提取工艺路线的确定
        2.6 药效学预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
    3. 兰香痔疮栓的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3.1 浓缩程度的考察
        3.2 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的考察
    4. 兰香痔疮栓的制剂工艺研究
        4.1 剂型的选择
        4.2 栓剂制法的选择
        4.3 栓剂规格和基质加入量的确定
        4.4 基质种类考察
        4.5 基质熔化温度和注模温度考察
        4.6 搅拌时间考察
        4.7 制剂工艺的确定
    5. 十批小试试验
    6. 小结
第二部分 兰香痔疮栓成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兰香痔疮栓质量标准草案
    2. 药品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2.1 概况
        2.2 名称
        2.3 性状
        2.4 试剂、试药与仪器
        2.5 定性鉴别方法的建立
        2.6 检查
        2.7 橙皮苷和迷迭香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8 十批样品的含量测定
        2.9 小结
讨论
    1. 关于制备工艺
    2. 关于质量标准
结语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安效先学术经验总结及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安效先教授成才之路及学术渊源
    1 成才之路
    2 学术源流
第二部分 安效先教授学术思想整理与总结
    1 小儿为“少阳”体质,创立“少阳体质”学说
    2 辨病辨证相结合严守病机
    3 重视四诊,以望诊为首
    4 重视脾胃,强调“调脾胃以安五脏”
    5 重视“未病防病”的思想
    6 融合中西,互为补充,善于创新
第三部分 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疾病临床经验集萃
    1 呼吸系统疾病
    2 消化系统疾病
    3 其他系统疾病
第四部分 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西医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2 观测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比较
        2 临床疗效比较
        3 退热时间比较
        4 治疗后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
        5 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6 不良反应
    讨论
    创新点
    小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通脉制备工艺的再评价及相应颗粒剂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通脉处方研究综述
        1.1 通脉组方分析
        1.2 通脉复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研究
    2. 心脑血管疾病现状及市场情况分析
        2.1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
        2.2 中药类心血管病制剂已渐呈“东风压倒西风”之势,但中成药之间竞争激烈,可拓展空间狭小
        2.3 脑缺血是脑血管病的主流,市场巨大
    3 脑缺血疾病的病因、治疗治则
        3.1 中医对脑缺血病因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脑缺血病因认识
    4 脑缺血用药市场分析
    5 通脉方药分析
        5.1 组方特点分析
        5.3 治疗特点分析
    6 通脉口服液的分析
        6.1 通脉口服液的历史背景分析
        6.2 通脉口服液弊端分析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丹参药材选取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1.3 样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通脉制备工艺的再评价
    第一节 不同提取工艺对通脉方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化学评价
        1. 试验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试剂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制备
        2.2 色谱条件的考察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色谱峰的定性鉴别及信号归属
        3.1 对照品对照进行信号鉴别
        3.2 单味药材对照进行信号归属
        4. 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通脉口服液HPLC图谱的比较与分析
        4.1 直观分析
        4.2 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四种有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通脉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1 正交试验优选通脉复方提取工艺
        2 结果
        2.1 实验结果分析
        3 验证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优选工艺对通脉方药理作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仪器
        1.1 受试药物
        1.2 实验仪器
        1.3 试剂及试剂盒
        1.4 实验动物
    2 统计方法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3.1 实验分组及给药
        3.2 大鼠脑缺血模型复制方法
        3.3 检测指标
    4 实验结果
        4.1 对大鼠缺血性脑组织Glu含量的影响
        4.2 对大鼠缺血性脑组织Asp含量的影响
        4.3 对大鼠缺血性脑组织GABA含量的影响
        4.4 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比较
        4.5 对大鼠脑组织损伤指数的影响
    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新型通脉颗粒的制剂研究
    1 剂型的选择
    2 新型通脉颗粒的成型研究
        2.1 浸膏粉的制备
        2.2 润湿剂的筛选
        2.3 辅料的筛选
        2.4 辅料用量的筛选
        2.5 矫味剂用量筛选
    3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4 新型通脉颗粒处方确定
    5 验证实验
    6 样品颗粒含量测定
        6.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2 实验结果
    7 新型通脉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丹参药材选取
        1.2 不同提取工艺对通脉方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化学评价
        1.3 通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1.4 优选工艺对通脉方抗脑缺血药理作用的影响
        1.5 新型通脉颗粒的制剂研究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体质特点暨泻肝法抗抽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对TS研究概述
        1 TS的中医病名概述
        2 病因病机认识
        3 中药治疗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5 其他治疗
        6 加强调护
        7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8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藏象学说之肝与中医体质研究
        1 古代对肝的认识
        2 现代有关肝的认识与研究
        3 肝在中医儿科中的地位
        4 中医体质研究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多发性抽动症中医体质研究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
        前言
        复方中药对TS模型鼠行为学及血浆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材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二)
        前言
        泻肝法抗抽动作用研究
        1 材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云南活性奇特口服液药效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38MAPK通路探讨培土生金法延缓小鼠皮肤衰老作用及机制[D]. 覃亚.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金蝉花成分分析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D]. 葛琦. 江苏大学, 2019
  • [4]金线莲及其菌根菌挥发性成分鉴定和对果蝇寿命的影响[D]. 刘磊.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5]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及抗脂肪肝药效学研究[D]. 张志强.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8(02)
  • [7]兰香痔疮栓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张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8]安效先学术经验总结及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D]. 刘昆.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9]通脉制备工艺的再评价及相应颗粒剂成型研究[D]. 杨凤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体质特点暨泻肝法抗抽动作用研究[D]. 崔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云南藿香特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