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离心运动的心率变异谱分析

人体离心运动的心率变异谱分析

一、人力离心机锻炼的心率变异性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鹏[1](2019)在《益气温阳方改善围化疗期体能状态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化疗作为恶性肿瘤重要治疗手段,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使患者获益。但是随着化疗周期延长,随之而来的是患者整体状态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大部分患者不能完成相应周期化疗或维持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可以显着改善了患者肿瘤相关症状,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提高化疗耐受性。本课题所研究的益气温阳方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佩文教授防治化疗骨髓抑制经验方。该方以“益气温阳,养血生血”为治疗原则,临床应用近20年,疗效显着。前期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显示,益气温阳方可以有效降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降低白细胞下降程度,并且可以促进相关刺激性免疫因子分泌,降低抑制性免疫因子如VEGF等的表达,安全性良好。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益气温阳方防治化疗骨髓抑制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调节作用,观察中药对心率变异的影响,以反映中药对化疗后患者体能状态的改善作用。目的:1.明确益气温阳方对对生活质量、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防治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防疗效。2.明确益气温阳方对化疗前后体能状态改善作用以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3.探索益气温阳方对外周血炎性因子影响,揭示中药益气温阳方对围化疗期可能的增效机制。4.探索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测准确性。方法:1.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定入排标准,设立益气温阳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在入组患者中药或化疗干预前应用12通道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益气温阳组进行中药干预7天后进行化疗,对照组不进行中药干预直接进行化疗,化疗后第7天继续监测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采集化疗前和化疗后第7、14天血液学、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肿瘤相关症状发生率,以及治疗2周期后全身炎症指数指标(NLR、PLR、MLR),进行统计学处理。2.化疗前或中药干预前以及化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在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清IL-4、IL-10、TGF-β、sPD-1、sPD-L1和VEGF浓度,进行统计分析。3.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评价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及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截断值定义为取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最大数值近似值,以明确心率变异变化情况与骨髓抑制发生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患者56例,益气温阳组(YQWY group)入组病例27例,3例失访,对照组(Control group)纳入病例29例,1例因入组后进行免疫治疗退出研究,两组有效病例共52例,两组基线数据较为一致。1.通过记录12通道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率变异指标和两组化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血液学指标,结果提示:(1)两组QLQ-C30评分未见显着差异(P>0.05),但益气温阳方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中医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其中对化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等中医症状改善作用较为明显,并且降低了化疗相关乏力及骨髓抑制发生率(P<0.05),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可以作为配合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中医用药方案。(2)益气温阳方可以显着降低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P<0.05),降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频次和剂量(P<0.05),化疗后第14天益气温阳方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比率更小(P<0.05),该方可降低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Ⅱ度及以上乏力发生率方面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30)。(3)益气温阳方可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其中益气温阳治疗组SDNN、SDANNi、SDANN、RMSSD和VLF指标较化疗前平均值升高,化疗后第7天和化疗前或中药干预前的均值之差(δ)为正值,而对照组化疗后心率变异性平均值下降,两组化疗后和化疗前的均值差具有显着差异(P<0.05),益气温阳组TP、LF、HF在化疗后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益气温阳方可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心率变异性,提高患者体能状态,使患者更好耐受化疗。(4)两组患者基线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a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指标未见显着差异,对照组NLR值为3.44±2.61,益气温阳组为4.48±2.42。2周期化疗后益气温阳组NLR值下降至3.37±2.30,差值为,较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P=0.70),但NLR<4对预后有积极意义,而对照组2周期化疗后NLR值为4.43±2.30,较化疗前升高且NLR>4,结果提示益气温阳方配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NLR值较前下降且低于4,可能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2.通过对入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标本中sPD-1、sPD-L1、VEGF、IL-10、IL-4、TGF-β浓度的检测提示,益气温阳组在中药干预后血清VEGF、IL-4浓度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提示对IL-4及VEGF具有一定抑制作用(P=0.007;P=0.032)。TGF-β、sPD-L1化疗前后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两组sPD-1化疗前后均有显着差异,益气温阳组低于对照组,但益气温阳组与对照组前后自身对照未见统计学差异(P=0.09;P=0.680)。两组IL-10浓度在化疗前可见统计学差异,但化疗后益气温阳组及对照组IL-1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益气温阳组自身前后未见统计学差异(P=0.356;P=0.476)。3.益气温阳组中药及化疗干预后和干预前的心率变异差值(δ)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以及中医症状改善具有一致性,本研究中利用ROC曲线发现,当以心率变异差值正负(≥0与<0分组)为分类变量,化疗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作为变量,结果可见,SDNN δ与化疗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进行ROC分析得出相关截断值,可见SDNNδ为正值时,截断值WBC≥4.18,很好的匹配了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当以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为分类变量时,SDNNδ的截断值为≥-14,P=0.029,曲线下面积为0.755,准确度较高,提示具有一定诊断意义,心率变异性主要指标SDNN干预前后差值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化疗后第7天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及化疗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情况。结论:1.益气温阳方可有效防治晚期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减低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程度,减少疲劳发生率,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有一定疗效。2.益气温阳方提高了化疗后心率变异性,降低化疗药物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提高了肿瘤晚期患者化疗后的体能状态,增强了对化疗的耐受性。3.益气温阳方可以降低外周血VEGF、IL-4等免疫抑制性因子浓度,改善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但其增效机制需进一步阐述。4.心率变异指标变化与骨髓抑制发生率情况有较好的关联度,心率变异性变化可能可以作为预测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的一项指标。5.心率变异性可以准确反映机体体能状态,可以客观反映益气温阳方临床疗效,可以作为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一个评价的客观指标。

郭郁[2](2019)在《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生理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阈下抑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验证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揭示“调心”效应的生理和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调心”效应研究将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组接受14周三圆式站桩功训练(2周集中培训+12周辅导训练),对照组不参与训练,仅平行参与研究测评过程。研究周期共20周,其中基线期2周,训练周期14周,随访期4周,整个研究过程执行严格质量控制。“调心”效应的评估指标为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从基线期到随访期结束共完成4次评估,即入组0周(基线期)、入组8周(辅导训练6周后)、入组14周(辅导训练12周后)、入组18周(随访期),观察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对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定位“调心”效应的靶点精神症状。2.“调心”效应生理机制研究在入组0周、入组8周、入组14周检测分析两组“自然睁眼站立态”下的足底压力情况、干预组“站桩态”和对照组“模拟站桩态”下的脑电生理情况。通过检测双足与地面接触面最大压强、双足平均压强、双足接触面积、双足负荷和前足与后足接触面积、前足与后足负荷的足底压力指标的差值绝对值,分析“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通过检测脑电生理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分析“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α频带导联(脑区)平均功率、α频带导联(脑区)脑电地形图,定位“调心”效应的具体作用功能脑区,揭示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生理机制。3.“调心”效应分子机制研究选取干预组练功反应良好的10例受试者,依据基本资料匹配选择空白对照组10例受试者,共20例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集训练周期前后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提取白细胞总核糖核酸,采用TruSeq SBS Kit v4-HS测序仪筛选训练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功能GO分析和分子通路KEGG分析,挑选出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密切相关的生物功能和分子通路。在此基础上,筛选“调心”效应的关键作用基因,揭示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研究结果1.“调心”效应研究结果(1)主要效应指标-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评价:两组人口学资料和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随访期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次要效应指标-症状自评量表及因子得分评价: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指数及因子得分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指数及因子得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随访期的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指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调心”效应生理机制研究结果(1)三圆式站桩功“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结果:两组足底压力相关指标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足底压力的相关指标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足底压力相关指标的差值绝对值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三圆式站桩功“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研究结果:两组脑电生理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皆显着高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具体作用功能脑区研究结果:两组脑电生理α频带各导联(脑区)平均功率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α频带各导联(脑区)平均功率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FP1/FP2(前额区)、F3/FZ/F4(后额区)、FC3/FCZ/FC4(额中央交界区)、C3/CZ/C4(中央区)、CP3/CPZ/CP4(中央顶交界区)、P3/PZ/P4(顶区)、OZ(枕中线)、F7/F8(前颞区)、FT7/FT8(额颞交界区)、TP7/TP8(颞顶交界区)的α频带平均功率皆显着高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地形图也观察到干预组随着训练周期的推进,呈现α频带平均功率由枕区向额区逐渐有序化增高的特征和以大脑中线向左右半球逐渐升高的同步化反应,以顶区、中央区、前额区、前颞区增高尤为明显。3.“调心”效应分子机制研究结果(1)差异表达基因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三圆式站桩功训练周期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过程层面中生物功能调控、代谢过程、应激过程可能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分子生物机制有关。(2)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三圆式站桩功训练周期后,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经过训练的干预组受试者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通路共26条,其中的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等代谢通路可能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分子通路机制相关。(3)“调心”效应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比对分析结果:将三圆式站桩功训练周期前后干预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训练周期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对,筛选出与三圆式站桩功训练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共同基因共13条,上下调的方向皆一致,通过检索NCBI数据库及查阅文献,推测基因ST6GALNAC2、LRRC32、SLC7A6、GGA1、GLS可能参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机制。其中基因ST6GALNAC2、LRRC32、GGA1、GLS经qRT-PCR验证后结果一致。研究结论(1)三圆式站桩功能够发挥“调心”效应,缓解“阈下抑郁”大学生的抑郁状态,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六大因子的典型不良精神症状可能是三圆式站桩功缓解抑郁状态的靶点精神症状。(2)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核心机制可能为:三圆式站桩功在发挥“调身”作用,促进重心趋于中线水平、平衡形体与地面的支撑面受力情况、加强形体稳定性,改善“形体平衡”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放松程度和加强左右半球放松状态的协同性、平衡性和同步化反应,并且提升脑区间有序性,促使“身心(脑)协同”,进而通过顶区、中央区、前额区和前颞区的脑区功能,在分子层面启动或沉默相关的基因表达,通过激活B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或调节NF-κB信号通路,改善体内炎性微环境;调节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代谢和阻止谷氨酸的过度堆积,提高星形胶质细胞和5-羟色胺含量同时阻止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特异性的调控溶酶体通路介导自噬水平,促进和改善神经元存活,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状态,改善不良精神症状的作用。

李小涛[3](2017)在《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失重可导致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表现为航天员返回时运动能力下降、立位耐力不良,并有突发晕厥的可能。失重的不良生理效应会对航天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会制约航天员在突发紧急情况时独立脱离困境的能力。当前载人航天飞行中采用的水盐补充、运动锻炼、下体负压、企鹅服及药物服用等对抗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失重诱发的所有生理问题。人工重力(Artificial gravity,AG)或许是解决失重问题的根本途径。单纯AG可有效减轻失重所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及立位耐力不良,但对运动能力下降的对抗效果有限。运动锻炼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与肌肉力量,但对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有限。因此将AG和运动锻炼相结合,或许是一种更有效的综合对抗策略。但人工重力或运动的模式、强度、持续时间、频次及两者的组合方式会直接决定对抗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SAC-III型人体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环境,并系统分析了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特性,通过系列人工重力暴露实验探讨了不同负荷AG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交替式AG对心血管及前庭系统功能的影响、AG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适宜的人工重力负荷强度和组合模式。然后基于以上结果,首次以无氧阈百分比为运动负荷强度标准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的失重对抗方案,并通过-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复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耐力、立位耐力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与发现如下:1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构建与特性分析研制了SAC-Ⅲ型人工重力锻炼系统,在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存在明显的重力梯度,通过转速调整可实现所需人工重力负荷。地面运行的短臂离心机在产生人工重力的同时会产生合成重力,其G值略大于人工重力,但并随转臂半径和转动速度的增加最终半径2m,转速30rmp时接近足水平2Gz的人工重力。短臂离心机转动过程中加速或减速时会产生Coriolis加速度。2不同负荷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2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6组测试:(A)0 Gz人工重力测试;(B)地面1 G重力坐位测试、(C)地面1 G重力立位测试;(D)足水平1 Gz人工重力测试;(E)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测试;(F)足水平3 Gz人工重力测试。实验观察了安静状态人体心血管功能对不同G值连续性AG暴露的反应特征,旨在筛选SAC锻炼时适宜的AG负荷强度。结果表明:人体处于不同体位时心率具有显着差异,立位>坐位>平卧;而血压无明显差异。人工重力暴露时,人体心率和血压随G负荷的升高而升高,足水平2Gz时心血管负荷略高于地面1G。依据训练学的超负荷原则,2Gz或许更适宜作为失重对抗的负荷。3交替式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影响2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3组测试:A)连续性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测试;B)足水平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测试;C)足水平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测试。实验观察了不同AG组合模式暴露时,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反应特征,旨在筛选适宜的AG模式或组合方案。结果发现: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的负荷大于连续性2Gz、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及地面1 G重力环境,且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刺激较强;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的负荷小于较连续性2 Gz和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且对前庭功能也有一定刺激但强度小于1Gz-3Gz;人体可以较快适应强度不大、时间不长的前庭刺激。结果提示:基于短臂离心机的频繁切换的AG负荷模式会对人体前庭器官产生较强刺激,而持续稳定的AG暴露模式可有效减少SAC旋转产生的前庭刺激。4人工重力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首先进行地面1 G重力环境的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以确定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然后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三组测试:A)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时定量负荷运动测试;B)模拟0 G重力环境定量负荷运动测试;C)地面1 G重力环境直立位定量负荷运动测试。每次测试间隔30 min以上,待受试者所有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以后再进行下一次测试。测试过程中观察了足水平连续0 Gz、2 Gz的AG及地面1 G重力环境中人体心血管与呼吸功能对不同运动负荷的动态响应过程,旨在探讨AG复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安静状态时,重力环境对人体心血管功能有较大影响,但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人体每分耗氧量、每分二氧化碳排出量、每分通气量、及呼吸交换率均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不受重力环境改变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重力环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程度逐步被运动负荷的影响掩盖。而重力环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则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被逐步放大。结果提示: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有氧运动锻炼与地面1G环境相似,或许能够对抗失重所致不良生理效应。5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6)和对抗组(CM,n=6)。采用人体-6°HDBR模拟失重,观察了短期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复合有氧运动对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HDBR期间,CM组受试者在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进行强度为80%95%AT的运动锻炼。每日上下午两次各30 min,而Con组无任何对抗。HDBR前后分别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和无氧功测试。结果发现:HDBR后Con组的递增负荷CSI显着下降(P﹤0.05),运动耐力、V?O2max和AT分别下降到HDBR前的96.5%、91.5%和91.8%,30 s最大负荷运动中的Powermin较HDBR前均显着下降(P﹤0.05),Powerdrop显着升高(P﹤0.05);而CM组以上指标几乎没有改变。HDBR后Powerpeak、PowerAvg两组均无显着改变。结果提示:短期模拟失重可导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其中对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对无氧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基于SAC的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可有效对抗短期模拟失重引起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耐力的下降,从而维持了人体综合运动能力。6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6)和对抗组(CM,n=8),采用人体-6°HDBR模拟失重,观察了短期模拟期间每天1小时80%95%AT强度的有氧运动联合足水平2 Gz的人工重力对模拟失重所致多系统生理机能下降的影响。HDBR期间,CM组受试者在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进行强度为80%95%AT强度的功率自行车锻炼。每日上下午两次各30 min,而Con组无任何对抗。HDBR前后分别采取血样,并进行一次LBNP立位耐力测试,HDBR期间每日监测HR、BP以及心脏收缩功能。结果发现:4天HDBR后Con组和CM组立位耐力分别下降了49.1%和22.5%;HDBR致使Con组HR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射血前期时间延长、血浆容量减少、迷走神经活性减弱、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而在CM组以上指标均无显着改变。HDBR后血浆醛固酮在Con组没有改变,而CM组稍有升高。结果提示: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强度为80%95%AT强度的自行车功量计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短期HDBR期间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HRV、血浆容量、以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改变。立位耐力的改善机制不只是心功能介导的,同时涉及到血浆容量的维持和交感神经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善等。总之,通过研制的人工重力锻炼系统,构建了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环境,在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满足失重生理对抗所需。本研究通过系列人工重力暴露实验发现:足水平2 Gz或许是较为适宜的人工重力负荷,持续稳定的人工重力暴露模式可有效减少短臂离心机旋转产生的前庭刺激,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近似地面1 G重力环境,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有氧运动锻炼与地面1G环境相似,或许能够对抗失重所致不良生理效应。依据以上结果提出了一套个性化的AG结合有氧运动失重对抗方案,并通过HDBR实验进一步证实:模拟失重期间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复合80%95%无氧阈强度的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运动耐力、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其改善机制不只是心功能介导的,同时涉及到血浆容量的维持和交感神经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善。

陈曦[4](2017)在《雾霾细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国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细颗粒物(PM2.5)暴露增加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是引起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老年人群更加敏感。PM2.5可以被人体吸入沉降到肺部,并通过气血平衡进入血液循环,而且随着粒径减小,健康危害增加。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报道了颗粒物健康危害及其生理和病理机制取得的进展,其中,国内很多研究关注不同区域或不同城市颗粒物浓度改变对CVD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等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的纵向研究多是基于较低的颗粒物暴露水平对心血管健康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重视颗粒物组分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国内外相关临床实践和毒理学研究发现,PM2.5内含的过渡金属等化学组分,可以通过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体内离子平衡等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但国内有关PM2.5化学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影响尚鲜有报道。传统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指标多集中血脂、血糖、炎性因子等生化指标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目前心率变异性在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仍然重视不足。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率节奏快慢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反映的是自主神经系统活性,HRV可用于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CVD的病情及预后。HRV通过测量连续正常R-R间期变化的变异性来反映心率变化程度、规律,从而用以判断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通常而言,在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时HRV增高,反之HRV降低。HRV升高表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提高室颤阈,属保护因素;HRV降低表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降低室颤阈,属不利因素。HRV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有望用于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评价。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受损,主要危险因素和环境与遗传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关。在种族和人口学因素固定的条件下,气象因素尤其是极端气温(热浪或寒潮)与CVD事件密切相关,会引起入院和死亡人数的增加。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研究都已经证实,热浪或寒潮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个体服药情况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显着。中老年人群身体机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心脏、血管等组织脏器健康状况下降,服用降压、降脂等药物对调节和稳定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评价颗粒物污染等环境因素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时,需要考虑气温等气象因素以及服药等行为的效应修饰作用。目的通过固定群组设计,对中老年冠心病人群心血管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PM2.5及化学组分个体暴露水平进行重复测量,识别雾霾PM2.5及组分暴露心血管健康影响的敏感指标,探索个体化PM2.5及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内容及方法本次研究基于对北京市2014-2016年PM2.5污染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选择位于北京东部城区朝阳区东五环附近的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作为研究区域。2016年在社区建立监测点采集PM2.5样品,监测其质量浓度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在社区招募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固定群组重复测量研究。研究结合室外PM2.5质量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室内外关系系数,估算受试人群的室内PM2.5质量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受试人群时间-活动模式,利用微环境模型估算个体的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水平。通过采集空腹静脉血测试受试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代谢水平等;通过动态心电图仪监测受试人群的心率变异性。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个体水平上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识别PM2.5及化学组分暴露对CVD影响的敏感指标,为CVD的早期干预、控制,以及我国制定相应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一.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收集2014-2016年北京市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每日环境监测数据及不同站点数据,比较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差异,阐释大气PM2.5污染状况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6年北京市气象信息,考虑到体感温度与气温和湿度有关,结合每日气温和露点温度等数据计算表观气温值,阐述北京市表观气温随季节变化趋势。二.北京市东部城区大气PM2.5粒径和主要化学组分分布特征。根据2014-2016年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选择北京东部城区的朝阳区东五环附近的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作为研究区域,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开展为期一年的PM2.5连续监测,采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连续采集24h空气PM2.5样品,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样品中金属(类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多环芳烃等主要化学组分进行分析,识别北京市东部城区PM2.5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监测点采用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PM2.5及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三.基于社区的固定群组追踪调查研究。在北京东部城区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招募50-75岁患有冠心病(CHD)的中老年居民志愿者,根据单组重复测量样本估算,确定样本量,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2名(男女各半)调查对象入组。2016年1月至4月期间,开展连续4次追踪随访调查,每次随访调查期间同时进行个体暴露量估算和健康测量。(一)问卷调查。在第一次随访期间通过问卷调查详细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生活饮食习惯、药物服用、居住环境和出行模式等信息,并作为基线资料;每次随访期间询问受试人群近一周的服药情况和出行模式等信息。(二)个体暴露量估算。通过连续采集获得空气PM2.5样品,分析样品中金属(类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多环芳烃等主要化学组分的浓度,引用前述报道的北京市PM2.5室内外关系系数,计算受试人群室内环境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浓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时间-行为模式量表,收集受试人群出行模式资料,根据受试人群室内外活动时间分布,结合室内外浓度,采用微环境模型评估个体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的暴露水平。(三)健康测量。通过采集受试人群的空腹静脉血,测试其心血管炎性指标(hsCRP)水平,以及CVD危险因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等生化指标;采用动态心电图仪监测24h个体心率变异性,包括SDNN、SDANN、rMSSD、pNN50等时域指标,以及HF、LF、VLF、LF/HF等频域指标。本次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通过知情同意书,充分告知受试人群本次研究的目的、可获得利益及可能的损失。四.PM2.5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急性健康影响研究。(一)首先对研究中重复测量获得的观察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学处理,包括基于微环境模型和个体时间-活动模式获得的个体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水平,受试人群的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炎性指标、凝血指标等。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描述性表述(算数均值或四分位数间距),偏态分布的观察值根据需要进行对数转换,对受试人群的暴露和健康效应指标进行描述。(二)对暴露和健康效应指标进行恰当转换后,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比较4次测量数据间的差异,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两两比较。(三)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按不同滞后、累计暴露情况对个体暴露水平和气象因素进行处理,分析调查期间,个体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水平和表观气温数据的滞后、累计暴露水平对心率变异性、CVD危险因素等的影响。筛选敏感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指标。(四)对PM2.5及主要化学组分暴露量进行共线性诊断,依次构建单污染变量模型、双污染变量模型和多污染变量模型,所有模型都包括随机效应项和固定效应项,分析不同变量对心血管健康效应指标的作用。综合考虑服药情况、气象因素的效应修饰作用,进行分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统计分析均采用SAS 9.3的程序运行。未加特殊说明时,p<0.05视为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结果一.本次研究观察期间,北京市PM2.5依然是首要空气污染物,污染水平较高,变化范围较宽,随季节和区域变化较大。2014、2015和2016年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年中位值分别为 66.5 μg/m3(5.2 μg/m3~392.6 μg/m3)、56.6 μg/m3(7.1μg/m3~477.5 μg/m3)和 55.5 μg/m3(7.4 μg/m3~394.5 μg/m3),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环比下降分别为14.9和1.9%。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集中分布冬季,即当年11月至次年1月期间,北京市PM2.5的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是呈由南向北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特征,北京市PM2.5浓度年均值持续呈现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区域特性。二.在北京东部城区的朝阳区东五环附近的定福庄西里社区和高井社区自监测点开展环境空气PM2.5的连续采样,应用高灵敏度的环境化学分析仪器平台对样品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多环芳烃等化学组分进行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采集的PM2.5样品中化学组分检测结果显示,Zn、Se、Cu、Ti、Fe、B、Al、Pb、Mn、As、Sb、Na、K、Ca、Si、Mg、Ba、稀土元素、SO42-、NO3-等是北京市东部城区PM2.5主要化学组分。其中2015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PM2.5样品中As含量中位值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参考限值的1.3倍,PM2.5样品中Pb的24 h浓度极大值是参考限值0.6倍,Cd的24 h浓度极大值是参考限值2.2倍。2016年1月至4月期间雾霾天气PM2.5及化学组分浓度中位值均高于非雾霾天气,雾霾天气PM2.5及化学组分浓度中位值是非雾霾天气的1.4~7.3倍,PM2.5、碱金属、∑PAHs、硫酸盐、硝酸盐等均存在显着差异。主因子分析将PM2.5主要化学组分经正交矩阵变换提取出3个主因子,以Zn、Cd、Cu为代表的的过渡金属元素、SO42-、NO3-等为代表的二次粒子,Se元素等在第1个因子载荷均大于0.8,因子1对PM2.5的方差贡献率为57.2%;主因子2中载荷绝对值较大的组分是稀土元素,Ca、Mg为代表的碱土金属元素和以Ti、Fe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元素等,其载荷均大于0.85,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0.8%;铂族在主因子3中载荷较大,其载荷为0.84,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5.7%。2015年11月-2016年1月,采用高通量质谱分析技术监测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2.5μm以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集中在0.3μm-1.0μm粒径段,以0.4μm-0.5μm段含量最高,小于0.2μm和大于1.9μm粒径段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数浓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3μm-1.3μm粒径段,分布最密集的是 0.4μm-0.6μm粒径段,OC、EC、Al、Ca、Cd、Cr、Cu、Fe、Hg、Mg、Mn、Pb、Sb、Si、Ti、Tl、Zn、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PAHs等化学组分的数浓度主要集中在0.3 μm-1.3μm粒径段,分布最密集的是0.4μm-0.6μm粒径段。尽管质量浓度在0.3μm以下较低,但Sb、Si、As、Cu、Hg、Pb、Mg、Zn、Ti、氯离子等的数浓度在0.3 μm以下的粒径段仍占有一定比例。研究结果提示,PM2.5中这些特征化学组分的心血管系统等健康危害效应更值得关注。三.在追踪随访调查中,22名调查对象完成了 4次随访调查的个体暴露评价和健康测量。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0.1岁,女性患者11人(50%),12人空腹血糖值超过 6.10 mmol/L(54.5%),1人 TC ≥ 6.22 mmol/L 且 TG ≥ 2.26 mmol/L(4.5%)。4次重复测量的心血管效应指标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rMSSD和TC主体间效应的检验结果具有显着性。采用混合模型对重复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筛选了 pNN50和rMSSD等特征指标,发现PM2.5及PM25-Pb等组分暴露的滞后效应明显。多种模型比较分析,PM2.5及组分暴露的效应估计值在滞后3-6天(lag6-lag3)具有显着性意义。气温被认为是CVD独立的危险因素,高温热浪或低温寒潮气象因素都能够引起CVD死亡。本次研究比较了表观温度单变量和表观温度-PM2.5暴露双变量模型的结果,结果提示,对于更加敏感的HRV效应指标而言,PM2.5暴露对于气温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有协同作用。服用降压/降脂药物会使冠心病患者HRV升高,本次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服用β-blocker的效应修饰明显,在控制PM2.5或PM2.5-Pb暴露情况下,都观察到β-blocker对心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多变量的混合模型结果显示PM2.5-Pb等组分暴露对于单独PM2.5的健康危害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提前1天的组分暴露协同作用会更加显着。结论2016年1月至4月期间,PM2.5及化学组分浓度雾霾天气均高于非雾霾天气。2.5μm以下的颗粒物及组分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均呈现单峰分布,且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集中于0.3μm-1.0μm粒径段。PM2.5的有毒有害成分主要分布在小于1.0μm的粒径段,该粒径段PM2.5及化学组分的心血管系统健康危害效应更值得关注。研究中发展、改进或应用的方法及分析数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PM2.5及化学组分粒径分析的监测方法,并积累了北京市中度污染区域细颗粒物及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数据。利用基于时间-活动模式的微环境模型,评估受试人群的个体PM2.5暴露水平,比直接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PM2.5浓度更精确。短期PM2.5及其化学组分暴露会对中老年人群的pNN50和rMSSD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和hs-CRP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强度随着不同的PM2.5化学组分及暴露滞后时间而显着不同。PM2.5、PM2.5-Pb等暴露滞后3-5天,观察到pNN50和rMSSD显着降低,提示PM2.5及特征化学组分急性暴露对受试人群的心脏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产生损伤。pNN50和rMSSD是HRV中较为敏感和有价值的效应指标,为利用HRV评价PM2.5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研究关注PM2.5及化学组分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同时,还特别控制了气象因素、药物使用等潜在效应修饰或混杂作用。在同样的PM2.5及特定化学组分暴露情况下,均观察到服用β-blocker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保护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指导CVD高危人群的健康防护和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空气污染防治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刘文举[5](2012)在《八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脑电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旨在运用脑电和心率变异测试技术探寻大学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前后的脑电和心率变异特点,进而探讨长期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植物神经和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北京科龙生物医学技术总公司生产的16通道脑电检测分析仪(型号为MEEG-903)和芬兰Polar型号RS800运动心率表,测试一次练习前后、两个月前后脑电(EEG)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实验结果:1.练功前安静状态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EEG和HRV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一次八段锦练习后,实验组δ波功率值和功率平均百分比极其显着增加,α1功率值和功率平均百分比显着增加,β波功率值和功率平均百分比显着下降。对照组δ波功率值和平均功率平均百分比显着增加,α1功率值和功率比平均百分比极其显着增加,β波功率值和平均功率百分比显着下降。3.八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α1波显着增加,β波显着下降。在不同的脑区实验组和对照组八周后差异不大,其中α2波在左中央区,β波在右枕区显着性下降。4.一次八段锦练习后,HRV的时域指标实验组RMSSD显着性增高;对照组RMSSD, PNN50显着性增高。频域指标实验组TP显着性增高,HF极其显着性增高,LF/HF显着下降;对照组LF显着下降,LF/HF极其显着下降。5.实验组经过八周锻炼与对照组比较HF显着增高,LF/HF显着下降。结论:1.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额颞区影响较明显,一次八段锦练习后大脑皮层神经元放电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转变,呈现时间上的同步化状态,促进大脑更好的实现自主协调功能。2.八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α1波显着升高,β波显着降低提示八段锦练习可使紧张的神经系统得以松弛,消除精神紧张。3.一次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RMMSD,PNN50显着提高,频域指标中低频成分降低、高频成分增加,显示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弱、迷走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4.八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后锻炼组时域分析RMMSD、频域分析HF显着升高,LF/HF显着降低,显示八周八段锦练习可提高迷走神经调节能力,增强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张毅[6](2012)在《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防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载人航天事业的经验积累发现,长期的航天飞行将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显着变化,其中以人体心血管系统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造成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失调,导致几乎所有的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及飞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立位耐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工作和健康,而且威胁到航天员返回时的安全和应急离舱能力,对重返地面的航天员在1G重力环境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为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保障航天活动的顺利实施,研究如何提高航天员在中长期航天飞行过程中及返回时的立位耐力显得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包括体育锻炼、水盐补充、抗荷服及药物防护等一系列对抗措施。这些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航天员的立位耐力,保障了现阶段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但是仍有一部分航天员在返回后不能站立,甚至于需要用担架抬到车上。而且随着航天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登陆火星乃至深空探测也将付诸实现,在未来更长时间更远距离的太空探索中,人类必将面临更为严重的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那么,在现有的对抗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研究适合于未来航天飞行的对抗措施将是航天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从两方面入手,开展了提高机体立位耐力的对策研究工作:一是采用主动的对抗动作提高立位耐力。参考航空飞行中飞行员常用的抗荷动作,以及在临床上预防与治疗立位耐力不良的机体对抗措施等,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提高立位耐力的机体对抗动作——提踵动作。二是使用防护装备提高立位耐力。参考国内外航空航天飞行中使用的抗荷装备,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设计研制了新型的充气式和绳索拉紧式抗荷服。本实验旨在阐明提踵动作和新型抗荷服对提高立位耐力的有效性,并确定新型抗荷服提高立位耐力的有效压力制度,为制定我国航天员航天飞行防护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及发现如下:1.提踵动作可明显提高下体负压耐力本实验观察和比较了被试者在下体负压(LBNP)条件下随机进行两次头高位倾斜检查(HUT)时的下体负压耐力。一次为被试者的基础下体负压耐力(对照组),另外一次要求被试者在下体负压条件下做提踵动作,直至耐力终点(提踵组)。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仪(Finometer)记录被试者的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同时比较了提踵动作对被试者心血管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提踵组下体负压耐受时间(DNP)和累计应激指数(CSI)均显着增加(P<0.05)。在下体负压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提踵组平均动脉压呈升高趋势,在-30mmHg、-40mmHg及-50mmHg时达到显着水平(P<0.05);提踵组心率增加较对照组呈降低趋势,在-40mmHg及-50mmHg时达到显着水平(P<0.05);提踵组每搏量相比于对照组增加,在-40mmHg及-50mmHg时达到显着水平(P<0.05)。结果提示,提踵动作可以提高机体的下体负压耐力,明显改善心血管及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2.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可显着提高下体负压耐力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在不同压力制度下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新型充气式抗荷服提高下体负压耐力的有效压力制度。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仪(Finometer)记录被试者的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同时比较了穿着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在选定的两种压力制度下被试者的下体负压耐力及其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在选定的3040mmHg(低)、4050mmHg(高)两种压力制度下,在下体负压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被试者下体负压耐受时间和累计应激指数均显着增加(P<0.01),平均动脉压和每搏量呈升高趋势,心率在高压力制度组呈降低趋势,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结果提示,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在选定的高、低压力制度下均可显着提高人体的下体负压耐力,改善心血管功能,且以高压力制度效果更为明显。3.新型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可显着提高下体负压耐力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新型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在不同压力制度下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新型绳索拉紧式抗荷服提高下体负压耐力的有效压力制度。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仪(Finometer)记录被试者的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同时比较了穿着新型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在选定的两种压力制度下被试者的下体负压耐力及其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型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在选定的2030mmH(g低)、3040mmHg(高)两种压力制度下,在下体负压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被试者下体负压耐受时间和累计应激指数均显着增加(P<0.01),平均动脉压和每搏量呈升高趋势,心率在高压力制度组呈降低趋势,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结果提示,新型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在选定的高、低压力制度下均可显着提高人体的下体负压耐力,改善心血管功能,且以高压力制度效果更为明显。总之,本实验通过观察提踵动作、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及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在下体负压过程中对机体心血管功能及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发现提踵动作、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及绳索拉紧式抗荷服均可显着提高人体的下体负压耐力,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本研究对今后制定我国中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中及返回后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张玉[7](2010)在《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失重对人体所引起的危害性影响是目前航天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航天飞行时,失重环境可引起流体静压消失,体液头向转移,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包括: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减少、体液头向转移、心血管功能下降、神经调节系统紊乱、免疫功能障碍灯,降低了航天员空间工作能力,使飞行任务不能完成。失重危害性影响主要表现在航天员返回地面重力环境后出现立位耐力下降、运动耐力下降等再适应障碍。为了保护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安全,保证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发展一套有效的中长期失重对抗措施。经过50多年航天事业发展,目前对抗失重措施主要包括水盐补充、下体负压、药物、抗阻力运动等。但即使综合使用这些对抗措施,航天员在飞行后返回地面时仍出现平衡障碍、立位耐力下降和进行性的骨质丢失。短臂离心机可通过旋转产生人工重力,是一种针对多个生理系统的综合对抗措施,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失重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既往卧床研究表明,人工重力暴露能够有效维持模拟失重环境中心血管功能,但对运动耐力的作用不大。而有氧运动对被试者运动耐力有较好防护。因此,有氧运动联合人工重力锻炼可能是一套有效的对抗失重方案。但是以何种方式将两者结合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观察了人工重力暴露时,不同体位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观察并分析了单纯人工重力暴露、单纯运动锻炼、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不同影响;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模拟失重的多系统影响。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及发现如下:1.不同体位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改变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体位下短臂离心机暴露所引起的心血管及前庭功能反应,旨在进一步明确短臂离心机暴露下体位因素对心血管和前庭功能的影响。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依次进行75°、45°、15°体位的短臂离心机暴露,每体位先后进行2G、3G(足水平)人工重力暴露。采用便携式无创逐跳血压监测仪(Portapres)全程监测并记录受试者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比较不同体位短臂离心机暴露对心血管、前庭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2G和3G短臂离心机暴露时,15°体位下大部分受试者出现严重运动病症状被迫终止实验;75°和45°两种体位下受试者血压、心率、总外周阻力较基础值均显着增高,每搏量显着降低(p<0.05),心输出量则无显着变化;相同G值短臂离心机暴露时,75°体位下心血管功能变化较45°无显着性差异,而前庭功能评分则随着体位角度的减小而逐渐增高,15°体位下评分,较45°和75°体位显着增高(p<0.05)。结果提示,短臂离心机暴露时,45°和75°两种体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但不同体位对前庭功能的影响却差异较大。暴露体位越趋近于坐位,引起的运动病程度越重。2.短臂离心机、有氧运动或者二者联合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短臂离心机观察比较单纯人工重力暴露、单纯运动锻炼、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三种锻炼方案对心血管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24名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人工重力暴露组、单纯运动锻炼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组。单纯人工重力暴露组进行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锻炼,单纯运动锻炼组进行40W的运动负荷锻炼,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则即进行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暴露,同时又进行40W运动锻炼,每天30min,持续1周。记录心电图和逐跳连续血压,运用自回归谱分析法得到心率变异性(HRV)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功率谱,采用心电机械图法和阻抗法测量锻炼前后心脏的收缩功能与泵血功能。结果发现:人工重力暴露联合运动锻炼1周后被试者心率(HR)显着下降(P<0.05),每搏量(SV)、左室射血时间(LVET)及血压变异性低频功率(LF-SBPV)较锻炼前显着增加(p<0.05),而其他两组以上指标没有显着变化。结果提示1周离心机联合运动负荷锻炼可显着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调节功能。3.间断性短臂离心机联合运动锻炼对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多系统功能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短臂离心机进行梯度G值联合运动负荷锻炼,观察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间断性人工重力锻炼对被试者心血管功能、脑血管功能、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12名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4天头低位卧床;对抗组:4天头低位卧床同时每天进行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联合40W运动负荷锻炼1h。锻炼前后记录心电图及逐跳血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进行头高位倾斜测试,观察立位应激时立位耐力的变化,采用心电机械图法和阻抗法测量心脏的泵血功能与收缩功能。以静脉阻断体积描记法检测下肢顺应性,以超声探测法检测下肢腘静脉顺应性,用MT-101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脑血流变化。结果发现:对照组被试者4天头低位卧床后心率、腘静脉顺应性显着提高,SV、CO、PWC170、VaO2以及HFRR显着下降(p<0.05),而对抗组卧床前后未见以上指标有显着差异。两组被试者卧床前后脑血流的变化相似。结果提示,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每天1h的梯度G值(1-2)人工重力暴露联合40W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维持被试者心血管功能、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运动耐力、下肢血管顺应性等,但对脑血流作用不明显。总之,本研究发现短臂离心机锻炼时75°较之于15°和45°体位,其锻炼效果最佳,并发现短臂离心机和运动锻炼是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必要条件,能够有效维持卧床模拟失重时被试者心血管功能、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肢顺应性、运动耐力。本工作为中长期太空飞行选择合适对抗失重方案、对进一步的太空探索的医学保障提供了研究基础。

屈红林,刘瑞莲[8](2009)在《结合心率变异性分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朱超,孙喜庆,姚永杰,张舒,王永春,王雷,任虎君[9](2009)在《间断性短臂离心机+Gz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利用短臂离心机进行梯度G值联合运动负荷锻炼,观察间断性锻炼3周后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8名健康青年男性间断进行离心机梯度G值(1~2G)暴露联合30W运动负荷锻炼,每天30min,持续3周。记录心电图和逐跳连续血压,运用自回归谱分析法得到心率变异性(HRV)与收缩压变异性功率谱。锻炼前后进行头高位倾斜联合下体负压测试,观察立位应激时心血管功能变化。结果在卧位休息时,锻炼3周后被试者HRV的低频与高频比值较锻炼前显着下降(P<0.05),收缩压变异性的低频功率较锻炼前显着增加(P<0.05)。在头高位倾斜联合下体负压实验时,锻炼后被试者心率较锻炼前显着下降(P<0.05),总外周阻力显着增加(P<0.05),每搏量呈增加的趋势。结论离心机+Gz暴露联合30W运动锻炼3周可以增加平卧位心脏迷走神经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增强立位应激时血压调节能力,提高了心血管功能储备。

朱超[10](2008)在《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千百万年来,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地球表面的1G重力环境。在航天失重环境下,流体静压消失,体液头向分布,引发机体各生理系统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对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前庭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航天员空间工作能力和飞行任务的完成,表现为返回地面后的立位耐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等再适应不良的症状。为了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安全及工作效率,开展中长期失重对抗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微重力暴露后的心血管功能失调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体液头向转移以及多尿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②心脏功能减退;③阻力血管对交感刺激的反应性下降;④压力反射功能发生改变。目前的对抗措施主要包括运动、企鹅服、下体负压、水盐补充、抗荷服、营养、药物、肌肉电刺激以及飞行前适应性训练等。但这些措施不足以对抗航天环境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航天员仍然表现出立位耐力下降和进行性的骨质丢失。采用短臂离心机,可以在空间实现人工重力环境,是一种针对多个生理系统的综合对抗措施,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既往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地面模拟失重被试者的血浆容量和运动能力,人工重力锻炼则有利于提高被试者的立位耐力。短臂离心机锻炼可将有氧运动锻炼和人工重力锻炼结合在一起,但是各因素在维持立位耐力中的作用以及以何种方式结合能更好地发挥对抗作用,至今尚无定论。我们改进设计的SAC-Ⅱ型短臂离心机,采用电力驱动方式,并可通过调节阻力矩定量人体运动负荷,有助于分别研究人工重力与运动负荷两种因素的对抗作用。本研究利用SAC-Ⅱ型短臂离心机,观察了短臂离心机不同水平+Gz暴露联合运动负荷时人体的心率和呼吸反应,同时选择一定的方案,观察了间断性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人体心脏功能、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下一步地面模拟失重乃至载人航天飞行选择合适的人工重力对抗方案提供基础。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及发现如下:1.短臂离心机+Gz暴露联合运动负荷时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本实验应用SAC-Ⅱ型短臂离心机,观察了不同方案离心机+Gz暴露联合运动负荷时人体心率、呼吸的变化。10名健康青年男性间断进行不同G值(1G,2G,3G)+Gz暴露,暴露的同时进行不同负荷(0W,30W,60W)运动锻炼。暴露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发现:单纯+Gz暴露时心率较基础值显着增加(P<0.05);+2Gz和+3Gz暴露联合30W、60W负荷运动时心率较相同负荷单纯运动时基础值均显着增加(P<0.05);与单纯+Gz暴露相比较,+Gz暴露联合30W运动负荷时心率、呼吸显着增加(P<0.01),联合60W运动负荷时进一步增加(P<0.01),并随着G值的增大而增加。结果提示,+Gz暴露联合运动负荷时心率、呼吸的变化较单纯+Gz暴露更大。2.三周间断性短臂离心机联合运动锻炼对人体心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短臂离心机进行梯度G值联合运动负荷锻炼,观察了间断性人工重力锻炼3周后人体心脏收缩、泵血功能的变化。8名健康青年男性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联合30W运动负荷锻炼,每天30min,持续3周。采用心电机械图法和阻抗法测量锻炼前后心脏的收缩功能与泵血功能。结果发现:锻炼2周后被试者左室射血时间(LVET)及射血分数(EF)较锻炼前显着增加(P<0.05),心率(HR)、射血前期(PEP)与LVET比值(PEP/LVET)显着下降(P<0.05);锻炼3周后,LVET及EF进一步增加(P<0.01),HR及PEP/LVET进一步下降(P<0.05),同时PEP下降达到显着性,每搏量和总外周阻力显着增加(P<0.05)。结果提示3周离心机联合运动负荷锻炼可显着增强心脏收缩与泵血功能。3.间断性短臂离心机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短臂离心机进行梯度G值联合运动负荷锻炼,观察间断性人工重力锻炼3周后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8名健康青年男性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联合30W运动负荷锻炼,每天30min,持续3周。记录心电图和逐跳连续血压,运用自回归谱分析法得到心率变异性(HRV)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功率谱。锻炼前后进行头高位倾斜联合下体负压测试,观察立位应激时心血管功能变化。结果发现:在卧位休息时,锻炼3周后被试者HRV的低频与高频比值较锻炼前显着下降(P<0.05),SBPV的低频功率较锻炼前显着增加(P<0.05)。在头高位倾斜联合下体负压试验时,锻炼后被试者心率较锻炼前显着下降(P<0.05),总外周阻力显着增加(P<0.05),每搏量呈增加的趋势。结果提示,离心机联合30W运动锻炼3周可以增加平卧位心脏迷走神经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增强立位应激时血压调节能力,提高了心血管功能储备。总之,本研究观察了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发现+Gz暴露联合运动负荷时心率、呼吸的变化较单纯+Gz暴露更大,并发现间断性梯度G值(1G-2G)联合30W运动负荷锻炼3周可增强人体心脏收缩与泵血功能,增加平卧位心脏迷走神经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增强了立位应激时血压的调节能力,提高了心血管功能储备。本工作对下一步地面模拟失重乃至载人航天飞行选择合适的人工重力对抗方案具有一定意义。

二、人力离心机锻炼的心率变异性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离心机锻炼的心率变异性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温阳方改善围化疗期体能状态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率变异在肿瘤患者应用研究进展
        1. HRV分析方法及指标
        2. HRV对肿瘤患者症状评价作用
        3. HRV在肿瘤分期中的应用
        4. HRV在肿瘤放化疗中的毒性评价
        5. HRV对肿瘤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作用
        6. HRV对肿瘤预后评价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 肿瘤免疫过程(免疫循环)
        2. 肿瘤免疫相关免疫因子
        3. 肿瘤疫苗
        4. 过继性T细胞疗法(CAR-T)
        5. T细胞活化
        6. 免疫检查点阻断
        7. 联合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药防治化疗骨髓抑制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的认识
        2. 中药治疗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
        3. 温阳益气
        4. 补气养阴
        5. 补益气血
        6. 活血化瘀
        参考文献
下篇 临床试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益气温阳方改善围化疗期体能状态疗效评价研究
        1. 入组患者及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益气温阳方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免疫因子影响
        前言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第三部分 心率变异性改变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预测模型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1. 中医药在晚期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2. 益气温阳方对晚期肿瘤患者HRV改善作用
        3. 益气温阳方对免疫调节及预后影响
        4. HRV对中药疗效的科学评价作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2)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生理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心”之重要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心”在健康的核心地位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二.气功“协同心身”的独特优势与“调心”的核心地位
        1.气功“协同心身”的独特优势
        2.气功“调心”的核心地位
        3.气功“调心”的基本目的
    三.站桩功的渊源与相关研究
        1.站桩功的历史渊源
        2.站桩功“由形及意”到“形意协同”训练阶段特点
        3.站桩功的医疗价值—生理健康
        4.站桩功的医疗价值—心理健康
        5.站桩功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四.研究所用技术与气功相关研究
        1.“脑功能平衡”的生理机制研究
        2.“形体平衡”的生理机制研究
        3.“调心”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对象来源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样本量
        3.3 随机分组及方法
        3.4 盲法设计与实施
        3.5 对照组设计
        3.6 随访期设计
        3.7 训练与干预
        3.8 研究观察指标
        3.9 研究指标评价
        3.10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方案
        3.11 质量控制
        3.12 医学伦理学及临床注册
        3.13 受试者知情同意
    4.技术路线
    5.研究结果
        5.1 研究完成情况
        5.2 人口学资料分析
        5.3 研究指标分析
第三部分 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生理机制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分析对象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随机分组及方法
        3.3 盲法设计与实施
        3.4 对照组设计
        3.5 训练与干预
    4.生理仪器及配套设备
    5.生理机制检测实验室环境
    6.生理机制检测方法
        6.1 生理机制检测时点
        6.2 生理机制检测过程
        6.3 数据采集与提取方法
        6.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7.研究结果
        7.1 “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足底压力分析
        7.2 “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脑电生理分析
第四部分 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机制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对象来源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材料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器材
    4.研究方法
        4.1 样本采集与保存
        4.2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
        4.3 生物信息分析
    5.研究结果
        5.1 受试者静脉全血Total RNA质检结果
        5.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5.3 测序数据过滤结果
        5.4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5.5 转录本组装分析结果
        5.6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结果
        5.7 mRNA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5.8 m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
        5.9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5.10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5.11 “调心”效应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比对分析
第五部分 “调心”效应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Real-time PCR验证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对象来源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材料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器材
    4.研究方法
        4.1 样本采集与保存
        4.2 关键差异基因Real-time PCR实验流程
    5.研究结果
        5.1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ST6GALNAC2 mRNA表达情况
        5.2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LRRC32 mRNA表达情况
        5.3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GGA1 mRNA表达情况
        5.4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GLS mRNA表达情况
第六部分 讨论
    1.研究依据
        1.1 气功“调心”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气功“调心”研究的功法选取
        1.3 气功“调心”研究的对象载体
        1.4 气功“调心”研究的试验设计
        1.5 气功“调心”研究的指标制定
    2.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结果分析
        2.1 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对抑郁状态作用结果分析
        2.2 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对精神症状作用结果分析
        2.3 总结
    3.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生理机制结果分析
        3.1 “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结果分析
        3.2 “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结果分析
        3.3 总结
    4.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结果分析
        4.1 “调心”效应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和Pathway富集结果分析
        4.2 “调心”效应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 总结
第七部分 结语
    1.结论
    2.特色与创新
    3.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录3:医学伦理审核表
    附录4:随机分组结果
    附录5:足底压力测量系统与脑电生理检测仪器
    附录6:研究检测过程
    附录7:三圆式站桩功训练过程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基于SAC-Ⅲ型人体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构建与特性分析
    1 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锻炼系统的研制
    2 短臂离心机的转臂半径、转速与人工重力的相互关系分析
    3 人工重力与合成重力
    4 科里奥利加速度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不同负荷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交替式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人工重力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部分 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部分 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1 本工作的主要结论与意义
    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4)雾霾细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北京市大气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环境空气质量、气象资料收集
        1.2.2 表观温度
    1.3 研究结果
        1.3.1 北京市大气污染、气象因素3年变化趋势
        1.3.2 2016年北京市大气污染、气象因素季节变化趋势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北京东部城区PM_(2.5)粒径分布及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材料和设备
        2.2.2 社区室外PM_(2.5)及化学组分测量
        2.2.3 PM_(2.5)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2.2.4 PM_(2.5)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分析
        2.2.5 雾霾和非雾霾天气PM_(2.5)化学组分比较分析
        2.2.6 PM_(2.5)化学组分分析的质量控制
    2.3 研究结果
        2.3.1 社区PM_(2.5)日均质量浓度监测结果
        2.3.2 PM_(2.5)化学组分的测量结果和污染特征分析
        2.3.3 PM_(2.5)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组分的形态分析
        2.3.4 雾霾和非雾霾天气PM_(2.5)及化学组分的差异
        2.3.5 北京东部城区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2.3.6 不同粒径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分布特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区监测点的个体水平PM_(2.5)暴露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1 室外PM_(2.5)及化学组分测量
        3.2.2 受试人群暴露评估
        3.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受试人群室内外PM_(2.5)及化学组分测量
        3.3.2 基于出行模式和微环境模型评估个体水平暴露量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固定群组设计和混合效应模型评价PM_(2.5)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研究设计: 固定群组追踪调查
        4.2.2 材料与设备
        4.2.3 研究人群
        4.2.4 个体暴露水平评估
        4.2.5 HRV监测
        4.2.6 血生化指标测量
        4.2.7 共线性诊断和变量筛选
        4.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受试人群的一般情况
        4.3.2 随访追踪调查情况
        4.3.3 PM_(2.5)暴露对受试人群的心血管的健康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的创新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伦理审查批准书
    附录2: 志愿者招募公告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调查问卷
    附录5: 仪器工作条件
    附录6: SAS程序语句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文章1: Source specific PM_(2.5) associated wi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the elderly withcoronary heart disease:a community-based panel study
    文章2: ICP-MS和ICP-AES用于北京雾霾天气PM_(2.5)来源解析研究
    文章3: 离子色谱法研究亚微米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含量水平和污染评价
个人简历
致谢

(5)八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脑电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健身气功·八段锦
        2.1.1 健身气功·八段锦概述
        2.1.2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科研现状
    2.2 脑电图
        2.2.1 脑电图(EEG)的生理学基础
        2.2.2 脑电图的波形分类
        2.2.3 各频段脑波生理学意义
        2.2.4 脑电图在体育领域内的科研现状
    2.3 心率变异性
        2.3.1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学基础
        2.3.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2.3.3 心率变异性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3 研究假设
4 实验方法与设计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4 测试指标
    4.5 数据处理
5 实验结果
    5.1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脑电的影响
        5.1.1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前后全导联功率变化
        5.1.1.1 锻炼组练习前后全导联功率变化
        5.1.1.2 对照组练习前后全导联功率变化
        5.1.1.3 锻炼组与对照组全导联功率变化比较分析
        5.1.2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各波在各脑功能区的功率值变化
        5.1.2.1 锻炼组练习前后各波在各脑功能区的功率值变化
        5.1.2.2 对照组练习前后各波在各脑功能区的功率值变化
        5.1.3 锻炼组与对照组各波在各脑功能区的功率值比较分析
    5.2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5.2.1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时域指标的变化
        5.2.2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频域指标的变化
6 分析讨论
    6.1 八段锦练习对脑电的影响
    6.2 八段锦练习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7 结论
8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防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体育训练
    2 水盐补充
    3 抗荷服
    4 下体负压
    5 人工重力
实验一 提踵动作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新型充气式抗荷服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新型拉紧式抗荷服对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1. 不同体位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改变
        1.1 引言
        1.2 实验对象与方法
        1.2.1 被试者
        1.2.2 实验设备和方法
        1.2.3 实验步骤
        1.2.4 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一般情况
        1.3.2 血压、心率的变化
        1.3.3 心功能的变化
        1.3.4 前庭功能的变化
        1.4 讨论
        1.4.1 心血管功能改变
        1.4.2 前庭功能改变
    2. 短臂离心机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对象和方法
        2.2.1 被试者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血压和心率
        2.3.2 心脏泵血功能改变
        2.3.3 心率变异性改变
        2.3.4 血压变异性分析
        2.4 讨论
    3. 人工重力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4 天头低位卧床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对象与方法
        3.2.1 被试者
        3.2.2 实验设备和方法
        3.2.3 实验步骤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立位耐力
        3.3.2 心率、血压及体重
        3.3.3 心功能
        3.3.4 脑血流变化
        3.3.5 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3.3.6 运动耐力
        3.3.7 下肢顺应性
        3.4 讨论
        3.4.1 心血管功能改变
        3.4.2 运动耐力的变化
        3.4.3 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变
        3.4.4 脑血流变化
        3.4.5 下肢顺应性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结合心率变异性分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RV理论分析
    1.1 HRV产生机制及研究意义
    1.2 HRV的作用
    1.3 HRV的测定方法
2 HRV与心血管疾病
    2.1 HRV与运动猝死
    2.2 HRV与冠心病
    2.3 HRV与心力衰竭
    2.4 HRV与高血压
3 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疾病HRV变化的影响
    3.1 有氧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病患者HRV的影响
    3.2 太极拳疗法对心血管疾病HRV的影响
    3.3 抗阻疗法对心血管疾病HRV的影响
4 小 结

(9)间断性短臂离心机+Gz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方 法
结 果
讨 论

(10)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1. 短臂离心机+GZ 暴露联合运动时心率和呼吸的变化
        1.1 引言
        1.2 对象和方法
        1.2.1 被试者
        1.2.2 实验设备
        1.2.3 实验步骤
        1.2.4 数据处理
        1.3 结果
        1.3.1 心率
        1.3.2 呼吸
        1.3.3 心率与G 值的相关关系
        1.4 讨论
    2. 间断性短臂离心机联合运动锻炼对人体心功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被试者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2.3.2 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
        2.3.3 心脏泵血功能的变化
        2.3.4 PWC_(170) 的变化
        2.4 讨论
    3. 间断性短臂离心机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对象与方法
        3.2.1 被试者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
        3.3.2 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参数的变化
        3.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人力离心机锻炼的心率变异性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温阳方改善围化疗期体能状态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D]. 薛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生理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D]. 郭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D]. 李小涛.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2)
  • [4]雾霾细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暴露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D]. 陈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
  • [5]八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脑电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刘文举.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6]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防护策略研究[D]. 张毅.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2)
  • [7]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D]. 张玉.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
  • [8]结合心率变异性分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 屈红林,刘瑞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24)
  • [9]间断性短臂离心机+Gz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J]. 朱超,孙喜庆,姚永杰,张舒,王永春,王雷,任虎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9(03)
  • [10]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 朱超.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人体离心运动的心率变异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