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通信与信息展览会预测

2003年通信与信息展览会预测

一、2003年通信、信息展会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韬[1](2019)在《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通信行业飞速发展,目前我国通信产品行业年收入超过10万亿元,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长13.2%和9%,通信产品行业整体发展平稳,但已不是高速增长,通信产品企业如何发现通信产品的增长点变得尤为重要,产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营销模式只有契合新的业务发展,才能促进企业更快成长。本文以ZH公司为研究对象,对ZH公司通讯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力求提高ZH公司通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大ZH公司营销收益。首先,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确立了本文的指导理论STP理论、7Ps营销理论和关系营销理论;接着,文章通过对ZH公司通讯产品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确定本文将会采用劣势机会策略指导营销策略的制定,围绕市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以及服务去拓展市场。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措施的建立,降低ZH公司内部劣势带来的影响,围绕市场机会,展开营销,提高营销成功率,也降低了内部人员、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实现营销的高效。其次,本文通过对ZH公司通讯产品营销现状进行分析,认为ZH公司存在以下问题:市场布局与实际脱节、产品缺乏创新、定价机制存在考虑不周全和定价考虑不全面、产品销售渠道过宽且没有网络渠道、促销手段不够多元、服务效率较低且不具有品牌形象六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ZH公司内部矛盾较为突出,未能重视关系营销,人员流动性较大,以及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最后,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建议:市场定位层面,通过创新研发和服务供给以占领市场;产品层面,通过创新导向对产品线进行重构;价格层面,基于竞争对手的定价,同时基于客户优先原则进行定价;渠道层面,改善渠道结构,并增加网络营销渠道;促销层面,优化现场促销,加大合作宣传,以及网络促销;服务层面,提高服务效率,突出品牌效应;关系营销层面,注重与员工、客户、竞争者和供应商关系的维护,从而进一步促进ZH公司通讯产品销售。

张志辉[2](2019)在《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公交行业主管部门、公交运营企业在管理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公交产品能有效的帮助主管部门和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公交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厦门GPS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智能公交业务在经过十年的拓展,目前在福建省智能公交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80%,是省内最大的智能公交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国家大力推动“公交优先”的背景下,国内智能公交业务的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制定出符合厦门GPS公司发展要求的战略,能够保障未来该公司智能公交业务稳定持续增长。本文以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着战略分析、战略匹配战略制定的框架,梳理了目前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的发展现状,发现了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通过PEST工具、五力模型分析了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所处宏观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使用EFE、IFE矩阵综合评价了智能公交业务所处的战略环境。利用SWOT矩阵分析了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多个备选战略,而后使用QSPM定量战略计划矩阵评价了备选战略的相对吸引力,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在业务层战略应采用集中化战略,在职能层战略中采用产品开发战略、市场开发战略和品牌战略。最后,阐述了战略实施举措和保障措施,以确保预期战略目标的达成。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对实现该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做大做强”和“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陈建光[3](2015)在《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似,血脉相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东盟是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亚洲及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亚洲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点区域,因此,与东盟的关系如何,决定中国与亚洲关系的全局。从我国外交战略布局来看,东南亚是中国得以施展全面外交战略的唯一区域,东盟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安全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既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因为,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期待已久的安全。相反,一些冷战对峙时期被掩盖的安全问题在冷战后逐渐凸现出来,给世界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带来诸多新的安全威胁。如:1997年发端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其严重后果不亚于一场战争;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是其建国以来本土遭受的最严重袭击;2002年成立于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组织,受到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2003年始于中国的“非典疫情”,让整个世界陷入难以承受的心理恐慌;2014年“兴起”于中东的“伊斯兰国”,激起整个世界的担忧……。所有这些安全威胁不同于冷战时以政治、军事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变化。理论与现实要求进一步拓展对安全的研究。为此,我国确立了新的安全观念。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统安全威胁有所降低,但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稳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越发增多,例如:南中国海的海盗、经济金融危机、传染病的传播、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已是必然。因此,本文探讨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理论基础,区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异同,探究非传统安全的主要领域,归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经验,理清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与安全合作历程,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非传统安全合作重点领域,并且,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与路径。

梁晨[4](2014)在《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需求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的整体概况,通过对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引申出建设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通过专家访谈、市场数据调研等方法,运用管理学知识,对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广泛需求和收益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结论是:一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市场潜力巨大,业务种类和终端需求多样化,二是以国产化资费价格与终端价格差异化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最终实现经济盈利,三是自有系统建设可带来通信安全、权限控制、产业链发展等隐性收益;但是要实现以上的需求效益,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并规范运营市场,本文最后针对开展自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提供了若干政策和运营建议。

宋达一[5](2014)在《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的3G产品在税务行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3G、4G技术掀起的科技浪潮正推动我国移动通讯产业蓬勃发展。政府部门通过新兴通讯手段建设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是一项崭新的应用。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移动办公、移动执法在税务行业的应用比较少见,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面对如此重要的客户群体和广阔的未来市场,本论文将探讨通过营销手段为中国联通3G产品为税务部门办公和执法带来极大的便利。通过对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针对平时工作中涉及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结合与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总结出3G时代,通信运营商针对政府部门(以税务行业为代表)的产品定制特征和营销策略。MBA不同于普通课程的学习,往往需要学习者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才更能体会其中的意义。无论是营销方法还是管理理论,通常都是由研究小组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了成千上万例的案例,最终总结出来的精华。因此,研究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篇论文中,先首先对营销领域中的着名4P、4C、4R理论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从而找出了符合通信运营商实际所需的营销策略的理论依据。而后,笔者介绍了所属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并对3G通信产品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根据SWOT分析了联通公司3G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重点描述了税务机关的具体业务需求以及联通公司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是营销成功的前提。这方面,联通公司拥有技术和产业链上的优势,根据用户的业务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针对性强、满足用户需求的3G业务移动终端和解决方案。并且,根据面对客户的不同,还细分成针对税务机关产品方案和针对纳税人产品方案两大类。因为联通公司的3G产品面向税务行业的应用特性更符合管理学中4C理论,所以本篇论文重点通过需求营销策略、成本营销策略、便利营销策略、和沟通营销策略四个方面论述了联通公司3G产品在税务行业的营销特点和方法。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出这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营销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为联通公司今后针对同类型客户群体的营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

李晶晶[6](2012)在《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电信体制改革重组,中国电信承接中国联通CDMA移动业务资产和用户以来,中国电信推出移动业务自主品牌“天翼”,并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截至2012年5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1.43亿,其中3G用户达到4800万,有线宽带用户达到8200万,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8亿。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的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42个地市、2055个县(市)和6000多个发达乡镇,是中国大陆目前覆盖最广最好的3G网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辽宁省分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包括省分公司和14个地市分公司,是2002年电信拆分之后(南方21省中电信,北方10省中网通)中国电信在辽宁省成立的分支机构。随着2008年通信业重新分割,辽宁联通CDMA移动业务同时划转至辽宁电信承接经营。虽通过几年的探索经营,辽宁电信将CDMA移动业务从接手时不足80万用户发展到至今的300余万用户,但由于电信缺乏移动业务经营经验和南电信、北移动的潜在分配规则等因素,辽宁电信的移动业务市场拓展前景存在问题及困难,目前,中国电信CDMA业务仅占辽宁移动用户市场份额的10%。本论文通过辽宁电信内外部环境分析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针对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在市场营销推广上的品牌策略、产品套餐设计、价格策略、营销体制、渠道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深入阐述了辽宁电信在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与改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此外,论文在营销策略的“营销模式选择”一节中提出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新的营销模式——“体验跟进式”外呼营销。即运用体验营销的方式提高移动增值业务的电话营销成功率,从而提升移动用户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及用户忠诚度。从目前通信业语音资费下调的政策看,运营商都将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重点转向增值产品的营销推广中,而作为增值业务的有效营销方式,“体验跟进式”外呼营销模式必然是首选。论文也通过该电话营销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制定出更好的实施策略,已达更优效果。

夏源[7](2012)在《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New Media)的横空出世,特别是3G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媒体的传播途径、机制、形式、程序、路径,也改变了媒体与政府监管的关系。新媒体的开放、多元、无序,平等、自由、互动对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构成了新挑战,同时也为新媒体政府规制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媒体产业不仅承担着传播信息的社会责任,而且具有显着的公共性。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新媒体产业的规制,因为它是媒介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中国由于过于强调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传媒制度被界定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虽然中国传媒产业对内对外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产业雏形已经形成,但许多制约传媒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规制的突破来解放生产力,因此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传媒产业的政府规制改革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新媒体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从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看,是否拥有强劲的传媒运用能力和舆论影响能力,决定着是否拥有牢固的执政地位。文章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新媒体的概念、范围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新媒体时代政府规制之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政府对新媒体的规制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规制新媒体的应有目标是巩固执政地位;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战略目标是提升国家形象;政府规制新媒体的理想结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然后,指出政府规制方式应从强力介入到顺势而为、规制手段应从经济性规制走向社会性规制。最后,提出新媒体政府规制的战略构想,具体包括观念更新、机制更新和手段更新三个方面。全文将理论研究与典型的案例分析紧密结合,借助“邓玉娇案”指出,新媒体时代政府应转变规制思路,应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介入;结合汶川大地震突发新闻事件的应对分析政府规制的重要性;运用“绿坝”事件对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效能进行分析。文章由绪论、结语及五章主体内容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等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从新媒体概念入手,详细分析了新媒体迅速崛起的动因主要有:新媒体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然后从新的公共传播空间和新传播媒介两方面阐述新媒体时代政府规制之重要性。接着以网络扫黄和邓玉娇案两个现实案例分析新媒体与政府规制的博弈。第三章从新媒体政府规制的基本内涵开始,分析了新媒体对传统政府规制模式的挑战,指出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政府规制应完成从强力介入到顺势而为的转变。第四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规制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第一,政府规制新媒体的应有目标是巩固执政地位:第二,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规制新媒体的理想结果;第三,提升国家形象是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战略目标。随后从汶川大地震突发新闻事件案例进一步论证政府规制的重要性。第五章论述政府规制手段应从经济性规制走向社会性规制。第一,经济性规制的基本方法是设置准入门槛;第二,经济性规制的重要手段是实行产业扶持政策;第三,社会性规制的路径是完善法律法规。第六章提出新媒体政府规制的战略构想。第一,观念更新,由注重“宣传”向注重“传播”转化;第二,机制更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新媒体规制模式;第三,手段更新,回归新媒体产业的传媒属性;最后,结合“绿坝”事件的案例,对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效能进行分析及反思,并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媒体规制效果的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陈仑[8](2012)在《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日益规范化、常态化,对保障工作的要求和保障难度也不断增加(如节假日保障、亚运会和大运会等重点保障工作),现有的应急保障工作亟需得到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和支持,为应急指挥调度和处理提供准确依据,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常态化通信保障事务,保障通信网络的畅通和安全。通信保障支撑的难点在于不确定性与灵活性,本文通过对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与流程的现状剖析与重构,针对缺乏系统性平台与管理支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与具体对策。应急现场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操作、资源协调、人工调度等工作,各环节由不同网管分散支撑,沟通协调难度大,效果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将应急预案、演练、物资调度与管理、预警信息、保障指标发布等通信保障要素集中式、规范化的实现,基于“预警、预案、预演、预备”的要求,构建适合大型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一体化预警管控支撑平台,实时掌控网络状况,快速开展应急指挥调度,保证网络的畅通运行以及质量稳定,是提高保障生产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指导方针,以建设全网的应急通信的综合门户为目标,创新地设计并构建一种适合大型通信保障生产管理的的应急综合平台,以面向场景的应用为主线,梳理概括出重大节假日、抗台防汛、热点区域活动等多类保障应用场景,采用模块化和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克服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实现了体系化、流程化管理,并且依托专项保障的灵活制订和积木式耦合完成了系统构建。系统集呈现、调度、配置、拨测、智能分析功能于一身,实现了统一的通信保障现场管理、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综合呈现。通过建立全网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与调度、应急预案与演练管理、预警信息与网络指标采集与发布,实现了保障业务的无缝链接,提供了指挥调度的决策依据,提升了应急处置和应对能力,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管控效能。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通信保障、抗台防汛、重要节假日等各类保障中,为各类大规模通信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支撑,实现了网络的可视、可控、可分析、可溯源。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扩展,提高通信保障的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和感知,从而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

谭敬军[9](2012)在《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的灵魂与纲领。作为IT高科技企业,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挑战,制度科学的发展战略对长城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了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系统回顾长城信息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影响长城信息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运用PEST分析和SWOT分析,合理确定长城信息的战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长城信息“十二五”的战略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长城信息业务发展战略。在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方面进一步对长城信息的管控模式、组织构架及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进行具体探讨,设计出长城信息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并对实施战略进行监控与修正,促进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的实现。

李璐[10](2011)在《中国电信:让“24小时”更精彩》文中研究指明在2011年通信展上,中国电信以"泛在网络,无线应用"为主题,将旗下多个业务,以时间为轴线,呈现出精彩生活每一天。在2011年通信展上,中国电信以"泛在网络,无线应用"为主题,将旗下多个业务,以时间为轴线,串联出精彩生活每一天。中国电信针对个人用户,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多项新业务和精彩服务,天翼阅读、爱动漫、翼聊、翼支付、天翼

二、2003年通信、信息展会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通信、信息展会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STP理论
        (一) 市场细分
        (二) 目标市场选择
        (三) 市场定位
    二、7Ps营销理论
    三、关系营销理论
第三章 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一、ZH公司简介及组织架构
    二、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现状
        (一) 市场布局
        (二) 产品现状
        (三) 价格现状
        (四) 渠道现状
        (五) 促销现状
    三、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问题及原因
        (一) 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问题
        (二) 成因分析
第四章 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 政策环境
        (二) 经济环境
        (三) 社会环境
        (四) 技术环境
    二、产业环境分析
        (一) 消费者需求分析
        (二) 竞争者分析
    三、内部资源分析
    四、SWOT分析
        (一) 优势
        (二) 劣势
        (三) 机会
        (四) 威胁
第五章 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对策建议
    一、ZH公司通信产品目标市场及定位
        (一) 按产品属性的市场细分
        (二) 目标市场选择
        (三) 市场定位
    二、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一) 基于创新导向的产品策略建议
        (二) 市场化的定价策略建议
        (三) 效益最大化的渠道策略建议
        (四) 需求多元化的促销策略建议
        (五) 人员营销策略建议
        (六) 过程营销策略建议
        (七) 有型展示策略建议
    三、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一) 强化多维关系
        (二) 加强员工忠诚
        (三) 提高管理水平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1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1.5.2 智能公交研究综述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2.2 战略的层次
    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工具
        2.3.2 五力模型
        2.3.3 EFE与 IFE矩阵
        2.3.4 SWOT分析工具
        2.3.5 QSPM矩阵(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2.4 企业战略制定框架
    2.5 智能公交系统的内涵
第3章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1 厦门GPS公司概况
    3.2 智能公交业务现状
        3.2.1 营收现状与构成
        3.2.2 主营业务产品
        3.2.3 业务覆盖区域
    3.3 智能公交业务发展瓶颈分析
        3.3.1 外省业务拓展缓慢
        3.3.2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3.3 营销工作的短板
        3.3.4 硬件产品的制约
        3.3.5 人才与激励机制不足
第4章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战略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4.1.3 竞争环境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内部资源分析
        4.2.2 内部能力分析
    4.3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内外部环境评价
        4.3.1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外部环境评价(EFE)
        4.3.2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内部环境评价(IFE)
第5章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制定
    5.1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SWOT分析
        5.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5.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5.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5.2.4 威胁分析(Threats)
    5.2 QSPM矩阵分析备选战略
    5.3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
        5.3.1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目标
        5.3.2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战略选择
第6章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6.1 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实施举措
        6.1.1 加强产品开发
        6.1.2 加强市场开发
        6.1.3 加强品牌建设
        6.1.4 提升服务质量
        6.1.5 软硬件一体化
        6.1.6 跨界服务
    6.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2.1 组织架构调整
        6.2.2 员工培训
        6.2.3 激励机制优化
        6.2.4 升级ERM系统
        6.2.5 制定绩效标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主要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 安全理论的内涵
        1. 安全研究的历史演进
        2. 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
    (二)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内涵
        1.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突显
        2. 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行为体的挑战
        3. 非传统安全概念的界定
        4. 非传统安全理论的拓展
三、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联系与区别
    (一)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征
        1.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2.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社会性
        3.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
        4. 跨国性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显着特征
        5. 人的安全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核心
    (二)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间的联系
        1. 非传统安全对传统安全理论的传承
        2.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相互关联
        3.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相互转化
    (三)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
        1. 影响安全的行为主体由单一到多元
        2. 安全研究从国家到人的安全
        3. 维护安全的手段由军事到复合
        4. 影响安全威胁的主体由单一到综合
        5. 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手段由自助到合作
四、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 经济金融安全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二) 社会文化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三) 生态环境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四) 信息网络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五、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经验
    (一) 美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先发制人”战略
    (二) 俄罗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头鹰”战略
    (三) 欧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合作安全”战略
    (四) 东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集体安全”战略
六、中国和平崛起与新安全观的确立
    (一)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回眸
        1. 我国古代国家安全观回顾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3.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 冷战后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
        1. 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 世界多极化趋势越发明显
        3. 冷战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威胁
        4. 冷战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诉求
    (三) 中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主要问题
    (四) 中国的新安全观
        1.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2. 我国新安全观的内涵
七、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和安全合作
    (一) 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
        1. 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进程与形成原因
        2. 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
    (二) 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
        1. 中国与东盟伙伴关系回顾
        2. 中国与东盟关系未来走向
    (三) 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现状与问题
        1.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形势
        2. 中国与东盟安全关系的战略定位
    (四) 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1. 中国与东盟各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2.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概况
八、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重点领域
    (一) 中国与东盟经济领域的合作
        1.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
        2. 中国与东盟经济领域的合作现状
    (二) 中国与东盟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
    (三) 中国与东.盟生态环境安全的合作
    (四) 中国与东盟信息网络安全的合作
九、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与路径
    (一)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1.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经济安全合作
        2.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环境安全合作
        3. CAFTA框架下的的中国与东盟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合作
    (二) GMS框架下的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1. GMS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现状
        2. GMS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
        3. GMS框架下深化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三) CAEXPO框架下的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1. CAEXPO框架下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2. CAEXPO框架下中国-东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
        3. CAEXPO框架下深入发展中国-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双边合作
    (四) 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框架下的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1. 泛北部湾基本框架的确立
        2. 泛北部湾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现状
        3. 泛北部湾框架下中国-东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
        4. 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框架下深化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主要中文文献
    二、主要外文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需求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卫星移动通信应用概述
    2.1 卫星移动通信特点
    2.2 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2.2.1 技术层面
        2.2.2 需求层面
        2.2.3 全球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2.3 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的现状
        2.3.1 分析当前使用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情况
        2.3.2 使用国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带来的弊端分析
        2.3.3 我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进展
        2.3.4 市场发展概况
第三章 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需求分析
    3.1 按照空间地域划分的需求分析
        3.1.1 陆地市场需求
        3.1.2 海上市场需求
        3.1.3 航空市场需求
    3.2 按照实现功能划分的需求分析
    3.3 按照终端类型划分的需求分析
第四章 自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收益分析
    4.1 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SWOT分析
    4.2 市场预测中的显性收益
        4.2.1 用户数预测
        4.2.2 经济收入预测
    4.3 隐性收益
第五章 关于开展自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政策建议
    5.1 引导性政策
    5.2 强制性政策
    5.3 倾斜性政策
第六章 关于开展自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运营建议
    6.1 垄断运营,集中决策
    6.2 打造和优化运营产业链
    6.3 丰富产品种类
    6.4 有效分配码号资源
    6.5 合理设计资费体系
    6.6 精心制定市场开拓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的3G产品在税务行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2章 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4P 理论
    2.2 4C 理论
    2.3 4R 理论
    2.4 4P、4C、4R 的比较分析
第3章 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的 3G 产品的营销现状分析
    3.1 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概况
    3.2 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的 3G 产品的市场环境分析
    3.3 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的 3G 产品的 SWOT 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s)
        3.3.2 劣势(weaknesses)
        3.3.3 机会(opportunities)
        3.3.4 威胁(threats)
第4章 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对税务行业 3G 产品的解决方案
    4.1 面对税务机关和税务机构人员的需求分析
        4.1.1 用户情况介绍
        4.1.2 用户需求分析
    4.2 面对纳税人的需求分析
        4.2.1 纳税人需求分析
        4.2.2 对纳税人的解决方案
第5章 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对税务行业 3G 产品的营销策略
    5.1 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对税务行业 3G 产品的需求营销策略
        5.1.1 面对税务机关和税务机构人员的需求营销策略
        5.1.2 面对纳税人的需求营销策略
    5.2 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对税务行业 3G 产品的成本营销策略
    5.3 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对税务行业 3G 产品的便利营销策略
    5.4 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对税务行业 3G 产品的沟通营销策略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行业背景
1.2 公司简介及面临的问题
    1.2.1 公司简介
    1.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2 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经济及政策环境分析
    2.1.2 技术环境分析
2.2 客户需求及消费者行为分析
    2.2.1 辽宁省移动用户总规模预测
    2.2.2 移动用户需求分析
    2.2.3 消费者行为分析
2.3 竞争环境分析
    2.3.1 辽宁移动优劣势分析
    2.3.2 辽宁联通优劣势分析 3 内部环境及营销现状分析
3.1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1 组织结构及人员状况
    3.1.2 成本效率分析
3.2 辽宁电信SWOT分析
    3.2.1 辽宁电信优劣势分析
    3.2.2 辽宁电信机会与威胁分析
3.3 辽宁电信移动业务营销现状分析 4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定位
4.1 市场细分
    4.1.1 市场细分变量
    4.1.2 市场细分潜在发展机会
4.2 目标市场定位 5 市场营销策略优化与改进
5.1 品牌及产品策略
    5.1.1 品牌策略
    5.1.2 融合产品套餐设计
    5.1.3 完善无线上网业务
5.2 价格策略
    5.2.1 客户群划分
    5.2.2 避免价格战
    5.2.3 提升移动增值业务收入
5.3 渠道建设策略
    5.3.1 销售及服务渠道建设
    5.3.2 移动终端渠道拓展
5.4 营销策略
    5.4.1 广告宣传
    5.4.2 慎用“全员营销”
    5.4.3 电话营销模式应用
    5.4.4 “体验跟进式”外呼营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创新之处
        1.2.1 国外学者研究的现状
        1.2.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1.2.3 本文研究的预期创新之处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2 新媒体:政府规制新领域
    2.1 从媒体到新媒体
        2.1.1 新媒体概述
        2.1.2 新媒体迅速崛起动因分析
    2.2 新媒体时代政府规制之重要性
        2.2.1 新媒体拓展了新的公共传播空间
        2.2.2 新传播媒介需要创新政府规制模式
    2.3 案例观察:新媒体与政府规制的博弈
        2.3.1 网络扫黄:从失范到规范
        2.3.2 邓玉娇案: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介入
3 政府规制:从强力介入到顺势而为
    3.1 新媒体政府规制概述
        3.1.1 政府规制概念
        3.1.2 中国媒体规制的演变路径和特点
    3.2 新媒体对传统政府规制模式的挑战
        3.2.1 传统的行政性规制面临挑战
        3.2.2 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
        3.2.3 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
        3.2.4 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信息管理困境
    3.3 新媒体对政府规制机制的改变
        3.3.1 政府规制法定化
        3.3.2 政府规制内容与时俱进
        3.3.3 政府在规制创新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3.3.4 新媒体对政府发布信息的要求
4 规制能力: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4.1 巩固执政地位:政府规制新媒体的应有目标
        4.1.1 认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
        4.1.2 创新意识,强调新媒体对执政的影响
        4.1.3 强化政府规制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4.2 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规制新媒体的理想结果
        4.2.1 政府、新媒体、公众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4.2.2 政府规制新媒体的理想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4.3 提升国家形象: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战略目标
        4.3.1 提升国家形象,政府规制新媒体的必要性分析
        4.3.2 提升国家形象,政府规制新媒体需要考虑的因素
        4.3.3 提升国家形象,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方式
    4.4 案例解读:从突发新闻事件的应对看政府规制的重要性
        4.4.1 中国和海地在地震灾难中媒体传播效果比较
        4.4.2 从比较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体制中政府规制的作用
        4.4.3 从突发新闻事件的应对看政府规制媒体的重要性
5 规制手段:从经济性规制走向社会性规制
    5.1 设置准入门槛:经济性规制的基本方法
    5.2 产业扶持政策:经济性规制的重要手段
    5.3 放松经济性规制,改善社会性规制
    5.4 完善法律法规:社会性规制的路径选择
        5.4.1 媒体的社会性规制概述
        5.4.2 完善新媒体政府规制立法的宏观要求
        5.4.3 完善新媒体政府规制立法的微观建议
        5.4.4 完善网络执法
6 适宜选择:新媒体政府规制的战略构想
    6.1 观念更新:由注重"宣传"向注重"传播"转化
    6.2 机制更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新媒体规制模式
    6.3 手段更新:回归新媒体产业的传媒属性
    6.4 案例分析: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效能分析
        6.4.1 "绿坝"事件的始末
        6.4.2 "绿坝"事件的反思
        6.4.3 政府规制新媒体的效果评价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应急通信保障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梳理
    2.1 概述
    2.2 应急指挥机构
    2.3 保障接口关系
    2.4 保障计划管理
    2.5 应急预案体系
    2.6 应急通信保障分类
        2.6.1 重大节假日保障
        2.6.2 热点区域保障
        2.6.3 抗台防汛保障
        2.6.4 其他保障
    2.7 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梳理
        2.7.1 事前预防与预警
        2.7.2 事中应急响应
        2.7.3 事后总结处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急通信保障流程重构
    3.1 基本概念
    3.2 重大事件保障流程
        3.2.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3.2.2 重要KPI指标
    3.3 应急预案演练流程
        3.3.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3.3.2 重要KPI指标
    3.4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
        3.4.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3.4.2 重要KPI指标
    3.5 应急物资调度流程
        3.5.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3.5.2 重要KPI指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支撑问题分析
    4.1 相关支撑系统与问题分析
    4.2 保障支撑需求分析与对策
        4.2.1 一体化的保障需求
        4.2.2 多样化的支撑需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5.1 系统设计理念
        5.1.1 面向场景
        5.1.2 组件化
    5.2 系统的功能分析
    5.3 系统逻辑架构
    5.4 系统技术架构
    5.5 系统接口设计
        5.5.1 接口设计原则
        5.5.2 系统间接口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构建实施
    6.1 应急通信保障的实施
        6.1.1 场景保障管控
        6.1.2 应急演练管理
        6.1.3 应急预案管理
        6.1.4 应急物资管理
        6.1.5 网络指标管理
        6.1.6 信息发布管控
    6.2 系统创新点
        6.2.1 一体化的综合管控
        6.2.2 面向场景的应用与组件化设计
        6.2.3 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管控
        6.2.4 数据自采集与信息自动发布
        6.2.5 实时热度区域保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应用
    7.1 应用情况概述
    7.2 大型赛事保障的应用
        7.2.1 广州亚运会保障
        7.2.2 深圳大运会保障
        7.2.3 大型赛事保障分析
    7.3 重要节假日保障的应用
        7.3.1 保障管控支撑
        7.3.2 场景业务分析
    7.4 抗台防汛保障的应用
        7.4.1 保障管控支撑
        7.4.2 场景调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一、成果总结
    二、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9)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长城信息简介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2 PEST分析
        1.2.3 SWOT分析
第2章 长城信息面临的战略环境分析
    2.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2.1.1 长城信息总体内部环境分析
        2.1.2 长城信息主要业务板块内部环境分析
    2.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2.2.1 长城信息总体外部环境PEST分析
        2.2.2 长城信息主要业务板块外部环境分析
    2.3 长城信息SWOT分析
        2.3.1 长城信息优势和劣势分析
        2.3.2 长城信息机会和威胁分析
        2.3.3 长城信息SWOT矩阵
第3章 长城信息整体发展战略与实施
    3.1 长城信息战略定位与战略描述
        3.1.1 公司使命
        3.1.2 战略定位
        3.1.3 战略描述
    3.2 长城信息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依据
    3.3 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
    3.4 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步骤
    3.5 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规划
        3.5.1 总体战略实施规划
        3.5.2 发展模式
        3.5.3 发展的三个重要手段
        3.5.4 发展的三大业务策略
        3.5.5 发展的四大核心能力
第4章 长城信息业务发展战略与实施
    4.1 金融电子业务
        4.1.1 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4.1.2 战略实施
    4.2 高新电子业务
        4.2.1 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4.2.2 战略实施
    4.3 医疗电子业务
        4.3.1 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4.3.2 战略实施
    4.4 软件园业务及新业务
        4.4.1 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4.4.2 战略实施
第5章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管控明晰、组织优化
        5.1.1 管控明晰
        5.1.2 组织优化
    5.2 职能战略
        5.2.1 投资管理
        5.2.2 人力资源管理
        5.2.3 财务管理
    5.3 建设特色企业文化
    5.4 实施战略监控与修正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电信:让“24小时”更精彩(论文提纲范文)

“翼聊”10月正式亮相
“翼支付”人气爆棚
“号码百事通”便利生活服务
移动互联网业务成新宠

四、2003年通信、信息展会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ZH公司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张韬. 安徽大学, 2019(02)
  • [2]厦门GPS公司智能公交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张志辉. 华侨大学, 2019(12)
  • [3]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D]. 陈建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4]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需求效益研究[D]. 梁晨.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8)
  • [5]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的3G产品在税务行业营销策略研究[D]. 宋达一. 吉林大学, 2014(09)
  • [6]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李晶晶.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7]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 夏源. 浙江大学, 2012(08)
  • [8]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陈仑.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9]长城信息“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D]. 谭敬军. 中南大学, 2012(03)
  • [10]中国电信:让“24小时”更精彩[J]. 李璐. 通信世界, 2011(35)

标签:;  ;  ;  ;  ;  

2003年通信与信息展览会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