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人文尺度——论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

适宜的人文尺度——论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

一、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论文文献综述)

边川[1](2021)在《江南地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生活服务空间作为高校主要的交往和服务场所,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交组织的能力,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是校园文化和校园凝聚力的体现,是校园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论文深入研究前,笔者经过前期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以及自身的经历,对该课题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命题,即目前江南地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设计不够人性化。因此,本论文以加强高校服务空间人性化设计为切入点,首先对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形成整体概念;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和交往行为特征,了解传统与新时代下学生的需求变化、当今校园内的功能诉求。其次通过对江南地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分类研究,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衍生出的“一流社区”、学生文化长廊、综合服务大楼等服务空间布局模式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目前高校服务空间现存的问题;根据调研现状,笔者对“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的规划和布局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借鉴优秀的案例来提出改进的方案;最后,针对江南地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的现状,对空间整体和个别重点部分的规划和布局总结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及对未来的展望,以此寻求更多人对高校学生服务中心更加人性化设计的关注。

黄灿灿[2](2021)在《基于交互设计理念下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提出高校校园,作为社会生活场所的一部分,是社会型人才主要的聚集地与培养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和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校园空间的营建也由此更加着重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那么,如何改变传统局限于教室内的教育模式,从而将其延伸至教室之外空间中的交流互动呢?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作为师生交互的重要场所和人性化学习生活的栖息地,承担着教育、技术、空间设计的交汇点以及展现校园文化底蕴的重要介质作用,因此,对其空间品质和空间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高校校园的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校园休憩空间中使用主体需求的忽视,传统设计理念与单一的设计手法导致了空间的低使用率和师生的低交互性,空间设计不甚理想。本文以师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休憩空间的深入调研与剖析,结合交互设计的理念与手法,以“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为核心,探讨基于交互设计理念下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设计的新思路。本文从合肥市高校校园休憩空间的现状以及交互设计的思想理念两个关键点出发,首先从休憩空间的形态特质和行为类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及问卷访谈得出合肥市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中的现存问题和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基于交互设计理念,提出交互设计方法和相应的设计原则,最终得出提升休憩空间活力与品质层次的交互性优化设计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论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阐述研究对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介绍理论基础。对高校校园休憩空间和交互设计进行相关的概念界定,对休憩空间的概念、构成要素等进行介绍,对交互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应用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阐述交互设计应用于休憩空间的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实地调研分析。对合肥市代表性高校的校园休憩空间样地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总结归纳了休憩空间的组成模式、形态类型、行为类型等。并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询问的形式指出在非建筑构成要素、空间界面、文化精神营造方面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交互目标和交互原则的提出。根据前文章节中所总结出的内容,提出人与人、人与设施、设施与环境的交互目标,并分别从行为、情感、科技三个方面得出交互设计的方法,通过论证提出交互设计在休憩空间中的应用原则。第五部分探讨交互设计理念下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策略。针对调研结果,以师生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通过笔者对部分调研样地中休憩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案,探索交互设计理念下更适用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设计的策略,为未来的高校休憩空间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手法和理念上的借鉴和参考。第六部分为总结和展望。对本论文进行全面的总结并作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图[90]表[12]参考文献[55]

尚明瑞[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吴晓华[5](2021)在《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是小镇居民和外来游客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小镇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场所,对其空间活力问题展开研究,既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在发展阶段中面临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缺乏吸引力的现实问题,也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的实施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方向。然而,梳理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偏向于小镇总体规划、建筑布局和产业发展,而对公共空间等人居环境的研究较少,同时,目前对公共空间的活力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对城镇和乡村研究很少,这将不利于推进新时期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杭州的特色小镇均领先国内其他地区,因此,本文以杭州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憩行为观察法(SOPARC)观察小镇公共空间使用者的活动特征,运用统计分析与Arc GIS核密度估算法从人群、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分析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活力特征,由外及内提出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要素,根据影响要素展开问卷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Amo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开展了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的研究。根据活力影响机制筛选出特色小镇公共空间评价指标,构建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评价体系,运用评价体系对杭州梦栖小镇进行了实证和反向检验,并提出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优化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有:1)以杭州的梦想小镇、艺尚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龙坞茶镇为研究对象,从人群、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特征,确定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13项影响要素。2)将13项影响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和命名后,确定了四大类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四大因素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值分别为:文化与景观(1.230)>自然环境(1.221)>产业空间功能(1.044)>设施服务(0.825)。3)按照类别间的层次关系建立了包含三个层次(影响因子一活力要素一评价指标)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层次的指标权重,将其与指标体系相结合建立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显示:文化与景观活力指标对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影响力最高,自然环境活力次之。研究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的分析结果。根据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划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并制定了五个等级的判定标准。4)运用特色小镇公共空间评价体系,对杭州梦栖小镇的五处公共空间活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梦栖小镇两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为优,两处公共空间为良,一处为中,通过反向检验确定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及五级制评分标准具有很强的可靠性。5)根据影响机制与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原则、策略和设计指引。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对于小镇活力提升至关重要。小镇公共空间应该充分重视小镇的文化导入,加强景观环境的建设,保护和延续小镇的自然山水肌理,用小镇的产业发展带动公共空间周边商业活动的开展,以此促进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本研究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评价体系和优化提升策略能为评价公共空间活力和设计高活力度小镇公共空间提供指导。

周珂[6](2020)在《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提到的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是在我国大部分封闭管理的校园模式下出现的特别现象。整体划拨用地,快速规划成型,使得早期大量新建和扩建校园在遇到这一问题时简单地搭接或校区割裂开。近期随着更多前期策划和后期维护地参与,这类校园设计更是暴露了包括这类校园的分期、功能和空间组织多重问题复杂交织下无法快速和准确把握设计矛盾的轻重缓急的问题。除此之外,通勤效率和建设成本等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社区安全和类型总结等社会效益方面的问题;文脉断裂和空间失落等环境效益方面的问题,都对此类型校园发展提出要求。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以连接理论为视角,将强调“把城市各层次间的活动事件通过连接进行统一”的连接思想观点引入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设计中,整体而系统地对该类型高校综合梳理。文章首先对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并引入连接理论做研究支撑;然后通过对国内外该类型大学校园实践案例及城市设计中连接设计运用实例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出校园作为“小型城市”体现的整合与连接的特点与经验,并对应植入连接理论;最后从校园选址的上位规划到结构模式选型、功能分区、文脉组织以及分期规划等各个层次和维度都提出这类型校园的应对策略,而不仅仅是单体和跨街方式的研究。全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扼要地论述,界定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并由此阐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进行概述。包含此类校园的基础探究,并关注过境道路特征,为后文连接理论的植入进行铺垫。第三章主要论述“连接”思想及由其衍生的连接理论,为研究理论的植入寻找契机和奠定理论基础。第四到六章为本文重点,综合城市中、及国内外高校的具体案例,收集和总结其蕴藏的连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植入连接理论形成连接设计,从连接理论角度展开深入的类型化分析,并从大学校园设计的各个设计层面提出连接设计的针对性设计策略。包括:(1)从宏观的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提出社会经济环境为主导,通过塑造区域的物质形态的连接设计策略。具体包括:提出应对不同选址的连接设计策略,涉及校园的产业功能、交通组织和空间文脉方面。对不同大学城园区结构布局中过境街道与城市共享区、校际共享区及校园单元的位置关系,提出相应的连接倾向与措施。搭建过境走廊中节点系统的类型与尺度等具体策略;(2)从中观的城市详细规划层次,提出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步骤紧扣的整体系统连接设计策略,是本部分的重点。具体包括:在总体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剖析场地功能区划的连接要素和线索,并从连接角度考虑发展控制模式。道路交通将围绕过境街道,提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中的连接设计策略。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景观、空间节点方面的连接;(3)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层次,对直接连接区和非直接连接区两个部分有侧重地提出连接设计策略。具体包括:在功能复合化、空间公共化、多首层设计、结构等多个方面,直接连接区产生的连接迭合区域因人流聚集产生滞留区等问题的解决策略。非直接连接区的建筑离过境街道相对较远,结合校内其他连接要素产生作用的连接策略。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研究与论述,期望填补校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引入连接理论,挖掘该类型校园与师生居民学习、生产、生活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其蕴藏的连接关系。为校园整个系统的连接设计指出基本方向,提升校园空间品质和效率。并适当讨论了在校园逐渐开放管理下的可行性和应对,为以后的研究做一定实践贡献。

马盟雨[7](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张琳琳[8](2019)在《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残疾人与老年人等典型障碍群体在总人口中占比近1/4,大量城市公共空间亟需进行人口适应性的更新改造。而自2017年起,国家积极促进融合教育,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需积极招收障碍考生并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但传统的高校校园环境难以满足障碍者的基本需求,其更新改造亟需理论指导。同时,大学校园具有环境育人的作用,可在未来一代无声传播包容性的理念;高校校园功能复杂,被称为微缩城市,在其中探讨包容性更新规划,有利于进一步推广。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与包容性设计相关的概念、理论、法律法规、设计导则等,归纳分析各类群体的生理机能、行为尺度与心理需求,结合优秀案例分析,以及实地调研、采访座谈、伴随式研究等方法,建构我国校园景观的包容性更新改造的体系与方法,意图从深化认知、指导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以高等院校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界定各类障碍者,分析高校校园景观的规划系统、空间类型与各类群体需求,继而剖析包容性更新改造的特殊性,归纳出基本项目特征。研究认为仅满足我国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局部改造往往无法形成完整系统,障碍者仍旧无法真正参与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距离融合教育的包容性校园尚有距离,需要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我国高校校园景观现状与包容性更新改造特点,提出3个更新规划策略,即依据需求迫切度进行分级改造、分期规划、系统规划;将校园景观空间划分为包容性慢行系统、广场、核心绿地、滨水景观、历史景观、运动场地、生活区楼间绿地等7大类,分别论述其承载的活动与空间、场地特征,总结出7条包容性设计原则;并针对校园空间制定包容性设计导则,为整体的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最终以清华大学校园为对象,基于对在校的轮椅使用者、辅具使用者、听力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大众等群体的深入访谈和调研,并选择一位轮椅使用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伴随式研究,对整体校园进行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并选择典型景观空间进行包容性景观改造设计,以应用与检验包容性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

于敬秋[9](2020)在《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适时转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引导政策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各类高职校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变革与实践反思。其中,景观工程设计是寒地高职院校规划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赋予各高职院校以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品质,也是发挥环境宜人价值的重要的物质与文化载体。对于寒地高职院校,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景观设计如何让趋利避害地寻找合适的策略去创造合宜的育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旨在阐述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并构建出适宜于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完善体系,为寒地高职院校的景观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首先在查阅相关寒地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东北地区典型高职院校展开相关实态调查,考虑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地域文化条件等影响因素,系统梳理寒地高职院校景观环境现存主要问题,如空间无法高效利用、未能很好的体现出寒地特色等。从问题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解析法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将景观设计要素分为自然景观设计要素、人工景观设计要素和人文景观设计要素三大类型,并以此建构了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目标,即尊重人文关怀,彰显高职校园特色并营造校园体验的舒适感。针对三类设计要素及其设计内容,提出了寒地高职院校景观设计的主要策略及其关键设计要点。最后,以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景观工程设计为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需要,运用相应的设计策略全面系统地开展景观工程的总体构思与分项表达,以实际工程实践印证本文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论文研究表明,景观工程设计对于寒地高职院校的环境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期待本文的研究能为改善寒地高职院校的景观环境提供有效的学术支撑,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框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徐莹[10](2018)在《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学城建设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史,作为国内特有的城市新区类型,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发展重点将逐步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因而对高速扩张时期形成的巨量城市开发,有必要予以持续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学城的建设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反思,以利于大学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向。本文研究重点在于大学城建设是否留有再开发余地,以及如何及时调整其发展路线,如何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如何优化物质空间环境。为了让研究更加有利于指导实践,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出发,基于实践案例,进行大学城物质空间环境的研究。首先,本文选取国内32个大学城作为研究案例样本,在对案例样本的建成率、土地使用效率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及空间结构、功能配比、建筑肌理等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学城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论文认为虽然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多数大学城仍然存在建设密度低、用地闲置、建成区分散破碎等问题;在城市形态方面也总体呈现规划单元封闭、功能独立、街区与道路尺度过大、日常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其次,文章探讨了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从高效利用土地、建设城市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出发,借鉴国外大学城及边缘城市等发展的经验,提出集约利用土地、引入丰富功能、重塑街区界面、小尺度功能复合、丰富日常公共空间等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从疯狂生长到理性繁荣,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热潮之后,更需要合理评价并持续关注空间建成状况,进一步精细化城市空间塑造,建设适度、宜人的、具有活力并保持传统地方文脉的日常城市空间。这对中国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二、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论文提纲范文)

(1)江南地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需求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专着研究
        1.2.2 相关论文和期刊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人性化思想概述
        1.4.2 人性思想的发展
        1.4.3 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概念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基础研究
    2.1 国外学生生活服务空间发展概况
        2.1.1 早期发展概况
        2.1.2 近现代发展概况
    2.2 国内学生生活服务空间发展概况
        2.2.1 古代发展概况
        2.2.2 近现代发展概况
    2.3 高校学生传统生活服务需求
        2.3.1 心理特征分析
        2.3.2 学生需求分析
    2.4 高校学生新生生活服务需求
        2.4.1 问卷背景分析
        2.4.2 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2.4.3 高校学生行为特征
        2.4.4 “人性化”视角下当代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功能诉求
    2.5 “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重点生活服务功能诉求
    2.6 本章小结
3 “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存在的问题
    3.1 不同身份群体对生活服务空间整体感知差异
        3.1.1 性别差异
        3.1.2 学历或层次差异
    3.2 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整体问题
        3.2.1 管理方式过于社会化
        3.2.2 空间整体规划不合理
        3.2.3 特征不足缺乏设计感
    3.3 基于学生需求下的高校学生重点生活服务空间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整体设计
    4.1 “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整体设计原则
        4.1.1 整体化原则
        4.1.2 匀质化原则
        4.1.3 适应性原则
        4.1.4 多样性原则
    4.2 基于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整体问题的解决策略
        4.2.1 提高重视,加强管理
        4.2.2 预先规划,全面协调
        4.2.3 精心设计,融入美学
        4.2.4 人文关怀,提升内涵
    4.3 “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组织形式
        4.3.1 综合服务楼
        4.3.2 学生街或学生长廊
        4.3.3 一流社区
        4.3.4 散布式空间
        4.3.5 空间布局类型及特征
    4.4 基于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组织形式的空间设计策略
        4.4.1 服务综合体空间设计策略
        4.4.2 学生街空间设计策略
        4.4.3 散布式空间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人性化”视角下高校学生重点服务空间设计
    5.1 “人性化”视角下学习空间的设计
        5.1.1 自习室空间设计
    5.2 “人性化”视角下业务空间的设计
        5.2.1 快递空间设计
        5.2.2 外卖空间设计
        5.2.3 文印空间设计
    5.3 “人性化”视角下商业空间设计
        5.3.1 商业空间布局
        5.3.2 商超空间设计
        5.3.3 饮食空间设计
    5.4 “人性化”视角下的功能转换
        5.4.1 不同身份的功能转换
        5.4.2 不同时段的功能转换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1.1 整体把握空间气质
        6.1.2 横向平衡多元空间
        6.1.3 竖向适应持续发展
    6.2 展望
        6.2.1 遵循“人”的本质和规律
        6.2.2 插入“植景”等自然元素
        6.2.3 “解放”和“模糊”空间
        6.2.4 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附录A:关于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的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2)基于交互设计理念下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高校教育体制的变革
        1.1.2 研究背景:高校休憩空间研究的重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交互设计研究综述
        1.3.2 高校校园规划及其休憩空间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交互设计理论基础研究
    2.1 高校校园休憩空间概述
        2.1.1 休憩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2.1.2 休憩空间构成要素
        2.1.3 休憩空间积极作用
    2.2 交互设计理论概述
        2.2.1 交互设计的概念
        2.2.2 交互设计核心内容
        2.2.3 交互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2.3 交互设计与校园休憩空间的关联性研究
        2.3.1 交互设计之于校园休憩空间的研究意义
        2.3.2 交互设计之于校园休憩空间的研究内容
    2.4 交互设计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关联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市高校校园休憩空间实例调查分析及问题研究
    3.1 合肥地区建筑空间的基本特性
        3.1.1 合肥市区位概述
        3.1.2 合肥地区气候条件与人文环境
        3.1.3 合肥地域性空间的特性
        3.1.4 合肥地域性空间的发展
    3.2 合肥地区高校校园休憩空间实例调查
        3.2.1 合肥地区高校概况
        3.2.2 调研案例的选取
        3.2.3 调研案例样地的选择
        3.2.4 调研问卷的设计
        3.2.5 调研问卷的发放与访谈
    3.3 合肥地区高校校园休憩空间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休憩空间组成模式
        3.3.2 休憩空间形态类型
        3.3.3 休憩空间中的行为类型
    3.4 合肥地区高校休憩空间现存问题探究
        3.4.1 休憩空间文化与精神营造现存问题
        3.4.2 休憩空间地域性缺失问题
        3.4.3 休憩空间界面现存问题
        3.4.4 休憩空间非建筑构成要素现存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交互目标分析及设计原则
    4.1 交互设计理念下高校校园休憩空间的交互目标
        4.1.1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4.1.2 人与空间之间的交互
        4.1.3 设施与环境之间的交互
    4.2 交互设计理念下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上的设计方法
        4.2.1 行为交互为导向设计方法
        4.2.2 情感交互为导向设计方法
        4.2.3 科技创新为导向设计方法
    4.3 交互设计理念下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上的设计原则
        4.3.1 满足功能需求的原则
        4.3.2 注重人性化原则
        4.3.3 地域适用性原则
        4.3.4 坚持环境可持续原则
        4.3.5 空间多样性原则
        4.3.6 时代技术性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互设计理念下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场景营造与历史文脉优化策略
        5.1.1 多元化场景的融入
        5.1.2 校园文脉的表达
        5.1.3 历史空间及建筑的保护
    5.2 地域性要素优化策略
        5.2.1 地域性的自然要素优化
        5.2.2 地域性的文化要素传承
    5.3 空间界面优化策略
        5.3.1 底界面优化策略
        5.3.2 侧界面优化策略
        5.3.3 顶界面优化策略
    5.4 非建筑构成要素优化策略
        5.4.1 座椅设施
        5.4.2 小品设施
        5.4.3 标识设施
        5.4.4 植物配置
        5.4.5 水体要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1.1.2 当前特色小镇普遍活力不足,处于纠偏调控阶段
        1.1.3 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对于小镇活力发展至关重要
        1.1.4 风景园林视角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研究不足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1.2.1 特色小镇
        1.2.2 公共空间
        1.2.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
        1.2.4 活力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1.3.2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研究
        1.3.3 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3.4 城市活力评价及公共空间评价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3.5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2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相关研究基础
    2.1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类型与特点
        2.1.1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类型
        2.1.2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的特点
    2.2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构成
        2.2.1 外在表征
        2.2.2 内在机制
    2.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方法与过程
        2.3.1 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2.3.2 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过程
    2.4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与过程
        2.4.1 公共空间活力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2.4.2 公共空间活力的综合性评价过程
    2.5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相关理论支撑
        2.5.1 城市触媒理论
        2.5.2 Team10有关活力的设计理论
        2.5.3 扬·盖尔的公共交往理论
        2.5.4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调研及特征分析
    3.1 研究样本选择
        3.1.1 研究地点的选择
        3.1.2 研究空间的选择
    3.2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3.2.1 调研方法与数据获取
        3.2.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分析
        3.3.1 人群维度活力特征分析
        3.3.2 时间维度活力特征分析
        3.3.3 空间维度活力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研究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分析
        4.2.1 问卷调查
        4.2.2 样本分析
        4.2.3 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4.3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子分析
        4.3.1 因子分析过程
        4.3.2 因子分析检验
        4.3.3 因子提取
        4.3.4 因子旋转
        4.3.5 因子命名
    4.4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模型建立
        4.4.1 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4.4.2 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
        4.4.3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4.4.4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4.4.5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与评价
        4.4.6 结构方程模型阐释
    4.5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分析
        4.5.1 文化与景观影响因素的分析
        4.5.2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4.5.3 产业空间功能影响因素的分析
        4.5.4 设施服务影响因素的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
    5.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5.1.1 科学性原则
        5.1.2 实践性原则
        5.1.3 全面性原则
        5.1.4 易操作性原则
        5.1.5 可比性原则
    5.2 评价指标筛选
        5.2.1 文化与景观评价指标
        5.2.2 自然环境评价指标
        5.2.3 产业空间功能评价指标
        5.2.4 设施服务评价指标
    5.3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1 焦点访谈分析
        5.3.2 评价指标
    5.4 指标权重确定
        5.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5.4.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4.3 权重计算结果
        5.4.4 评价体系解析
    5.5 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的分级量化标准
        5.5.1 五级制评价指标划分
        5.5.2 活力度评价等级制定
    5.6 本章小结
6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实证研究
    6.1 研究地基本情况
        6.1.1 实证研究地的选取
        6.1.2 研究地总体概况
        6.1.3 自然环境情况
        6.1.4 交通情况
        6.1.5 产业空间功能
        6.1.6 小镇特色文化
        6.1.7 小镇公共空间
    6.2 评价数据获取方法
        6.2.1 评价数据采集
        6.2.2 评价指标赋分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评价检验
        6.3.3 评价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优化提升策略
    7.1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指导思想
    7.2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原则
        7.2.1 文化与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7.2.2 自然环境与人居空间融合的原则
        7.2.3 设施与服务协同的原则
    7.3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7.3.1 文化与景观提升策略
        7.3.2 自然环境提升策略
        7.3.3 产业空间功能提升策略
        7.3.4 设施服务提升策略
    7.4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1 公园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2 广场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3 街巷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4.4 中介空间活力提升设计指引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使用者活动调查
附录B 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C 结构方程模型相关结果
附录D 梦栖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部分)得分调查问卷
附录E 图表清单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G 致谢

(6)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现状问题
        1.1.2 连接理论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出共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
        1.3.2 连接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3 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概述
    2.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类型与特征分析
        2.1.1 主要形态
        2.1.2 生成诱因
        2.1.3 运营模式
    2.2 过境街道类型与特征分析
        2.2.1 构成要素
        2.2.2 道路等级
        2.2.3 连接体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接理论概述
    3.1 连接理论的发展应用
        3.1.1 连接理论的诞生发展
        3.1.2 连接理论的实践
    3.2 各层次下连接系统的基本构成
        3.2.1 连接要素
        3.2.2 连接线索
        3.2.3 连接方式
    3.3 连接思想的概念辨析
        3.3.1 连接与连结
        3.3.2 关联耦合
        3.3.3 连锁与链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案例研究
    4.1 不同时期国外大学校园中蕴含的连接
        4.1.1 1800s以来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2 1970s期间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3 1970s后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4 案例小结
    4.2 不同时期国内大学校园中蕴含的连接
        4.2.1 1990s前诞生的国内大学校园
        4.2.2 1990s末以来诞生的国内大学城
        4.2.3 1990s末以来新(扩)建的国内大学校园校区
        4.2.4 案例小结
    4.3 不同角度的详细案例研究
        4.3.1 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实践
        4.3.2 校园完全开放下的连接
        4.3.3 校园相对独立下的连接
        4.3.4 案例总结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入连接理论的大学校园连接系统研究
    5.1 连接要素的植入
        5.1.1 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
        5.1.2 城市详细规划层次
        5.1.3 建筑单体层次
    5.2 连接线索的植入
    5.3 连接方式的植入
        5.3.1 校园中的集群形态
        5.3.2 结合校园的连接方式
        5.3.3 辅助工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策略研究
    6.1 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
        6.1.1 应对不同选址的连接
        6.1.2 不同大学城园区结构布局中的连接
        6.1.3 搭建过境走廊中的节点系统
    6.2 城市详细规划层次
        6.2.1 功能区划产业
        6.2.2 总体结构模式
        6.2.3 发展控制规划
        6.2.4 机动交通规划
        6.2.5 慢行交通规划
        6.2.6 空间节点规划
    6.3 建筑单体层次
        6.3.1 功能复合化
        6.3.2 空间公共化
        6.3.3 构件识别化
        6.3.4 多首层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残疾人与老年人占比近1/4,需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设计
        1.1.2 我国公共空间普遍需要包容性更新改造
        1.1.3 国家推动融合教育,高校需积极展开环境改造
        1.1.4 我国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较为薄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包容性设计具有前瞻性
        1.2.2 “环境育人”与促进社会进步
        1.2.3 我国高等院校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亟待完善
        1.2.4 大学校园的包容性景观更新理论探索具有推广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包容性设计
        1.3.2 校园景观
        1.3.3 包容性更新规划设计
        1.3.4 障碍者——每个人都有障碍“everybody has a disability”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与范畴界定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比较研究
        1.5.3 问卷与访谈
        1.5.4 统计分析
        1.5.5 案例研究
        1.5.6 伴随式研究
        1.5.7 设计研究
    1.6 论文结构安排与研究框架
        1.6.1 论文结构安排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包容性设计概念、涵盖人群及相关法律规范
    2.1 概念演替
        2.1.1 无障碍设计
        2.1.2 通用设计
        2.1.3 包容性设计
        2.1.4 小结
    2.2 大众(成年人)、老年人、障碍者基本特征与尺度研究
        2.2.1 大众基本尺度研究
        2.2.2 老年人特征与尺度分析
        2.2.3 听觉与语言障碍者行为尺度分析
        2.2.4 视觉障碍者行为尺度分析
        2.2.5 辅具步行者行为尺度分析
        2.2.6 轮椅使用者基本特征与尺度分析
        2.2.7 短期障碍者
        2.2.8 各类人群在景观空间中的行为与尺度小结
    2.3 国内外相关法律规范研究
        2.3.1 国际
        2.3.2 中国
        2.3.3 美国
        2.3.4 英国
        2.3.5 日本
        2.3.6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包容性景观研究现状及典型案例
    3.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3.1.1 前身——无障碍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3.1.2 包容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3.1.3 包容性校园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3.1.4 小结
    3.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包容性更新规划设计研究
        3.2.1 案例的选择——最具包容性的一届奥运会
        3.2.2 人群分析
        3.2.3 包容性规划设计策略
        3.2.4 包容性设计导则
        3.2.5 公众参与
        3.2.6 包容性规划
        3.2.7 包容性慢行系统
        3.2.8 无障碍辅助交通系统
        3.2.9 障碍者运动激励项目策划
        3.2.10 节点设计——北部公园户外游戏区
    3.3 英国剑桥大学校园无障碍规划设计
    3.4 美国哈佛大学校园无障碍规划设计
    3.5 台湾大学校园无障碍规划设计
    3.6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村草坪区无障碍改造设计
        3.6.1 项目背景——作为世界遗产的校园景观
        3.6.2 公众参与
        3.6.3 大礼堂前草坪区无障碍改造设计
        3.6.4 争辩
    3.7 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的特征总结
第4章 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策略、原则及导则
    4.1 中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景观空间特征
        4.1.1 中国大学校园建设与发展历程
        4.1.2 大学校园规划结构与分区特点
        4.1.3 大学校园典型景观空间类型
        4.1.4 大学校园包容性景观建设状况分析
    4.2 包容性景观更新规划理念
        4.2.1 环境育人
        4.2.2 重新审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4.2.3 包容性设计促进融合
    4.3 规划设计策略
        4.3.1 依据需求迫切度进行分级改造
        4.3.2 分期规划
        4.3.3 系统规划
    4.4 校园景观中包容性设计的原则
    4.5 校园景观空间类型与包容性设计导则
        4.5.1 校园景观空间通用的包容性设计要求
        4.5.2 历史景观区
        4.5.3 滨水景观区
        4.5.4 户外运动场地
        4.5.5 慢行系统的包容性设计要求
第5章 清华大学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
    5.1 清华大学校园景观概况
        5.1.1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发展历史及其所形成的景观分区
        5.1.2 校园景观维护现状分析
    5.2 清华大学校园景观无障碍建设现状调研
        5.2.1 传统校园规划对于无障碍设计不够完善
        5.2.2 校园无障碍交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5.2.3 无障碍设施缺乏维护与管理
    5.3 清华大学各类群体的需求研究与分析
        5.3.1 使用群体分析
        5.3.2 轮椅使用者空间需求访谈与调研
        5.3.3 感官障碍者空间需求与调研
        5.3.4 伴随式调研——基于mapping方法关注使用者的深度需求
    5.4 清华大学校园无障碍景观更新规划
        5.4.1 分期规划
        5.4.2 公共参与
        5.4.3 系统规划
    5.5 包容性慢行系统规划
        5.5.1 包容性慢行系统的必要性
        5.5.2 现状交通分析
        5.5.3 包容性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5.6 清华大学包容性校园景观空间分类改造设计
        5.6.1 公共广场空间
        5.6.2 公共建筑附属广场
        5.6.3 核心绿地
        5.6.4 运动与健身场地
        5.6.5 滨水空间
        5.6.6 历史景观区
        5.6.7 学生生活区楼间绿地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成果
        6.1.1 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方法
        6.1.2 清华大学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
        6.1.3 包容性校园景观设计导则
    6.2 局限
    6.3 展望
        6.3.1 对我国相关行业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规范提出新要求
        6.3.2 推广包容性设计理念
        6.3.3 建立智慧与信息的实时更新平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基础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基础研究
    2.1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的实态调查
        2.1.1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实态调查
        2.1.2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的案例分析
    2.2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
        2.2.1 景观设计未能凸显寒地地域特色
        2.2.2 景观设计未能良好的利用空间
        2.2.3 景观设计缺少高职校园文化氛围
    2.3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2.3.1 回应寒地气候的自然景观设计要素
        2.3.2 体现高职特性的人工景观设计要素
        2.3.3 传承校园文脉的文化景观设计要素
    2.4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目标
        2.4.1 彰显高职校园特色
        2.4.2 营造校园体验舒适感
        2.4.3 尊崇高职人文关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3.1 凸显季节性的自然景观设计策略
        3.1.1 回应季节变化的适用性景观配置
        3.1.2 适应寒地气候的自然景观配置
        3.1.3 彰显校园文脉的主题性绿化配置
    3.2 关注人本体验的人工景观设计策略
        3.2.1 校园建筑及其围合空间的合理设计
        3.2.2 校园道路及停车系统的保护性设计
        3.2.3 考虑寒地气候特殊的安全性设计
    3.3 重视文化归属的人文景观设计策略
        3.3.1 蕴含高职文化寓意的校园雕塑系统设计
        3.3.2 反应人文特色的校园标识系统设计
        3.3.3 彰显寒地特色的校园冰雪景观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设计实践
    4.1 项目设计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项目规划解读
        4.1.3 项目现状分析
    4.2 突显季节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设计
        4.2.1 季节特色的植物景观配置
        4.2.2 丰富多彩的主题绿化景观配置
        4.2.3 强化宜人环境的空间
    4.3 重视体验感的人工景观设计
        4.3.1 建筑及其围合空间的视觉尺度
        4.3.2 道路及停车系统的整体协调
        4.3.3 表达历史文脉的文化景观设计
    4.4 彰显校园文化的人文景观设计
        4.4.1 多样化的雕塑系统设计
        4.4.2 独具特色的标识系统设计
        4.4.3 参与感十足的冰雪景观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1.1.1 现实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主线
    1.4 案例资料的汇集与处理
        1.4.1 案例的选择与初步处理
        1.4.2 大学城建成区范围的界定与统计
        1.4.3 统计误差的测算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大学城相关研究
        2.1.1 国外对于大学城建设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对于大学城建设的相关研究
        2.1.3 研究前景与展望
    2.2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指标选择
        2.2.1 土地利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2.2.2 本文研究要素与测度指标选择
    2.3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要素选择
        2.3.1 城市形态分析的研究方法
        2.3.2 本文研究要素与研究方法选择
    2.4 本文的研究定位与创新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大学城发展历程回顾
    3.1 1990年代的试探阶段——解决高校扩招的燃眉之急
    3.2 2000年代的发展阶段——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建设
        3.2.1 发展阶段
        3.2.2 发展动力
    3.3 2010年代的优化阶段——新型城镇化驱动下的发展
        3.3.1 发展阶段
        3.3.2 发展动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大学城的土地利用状况
    4.1 大学城土地利用发展现状分析
        4.1.1 用地规模
        4.1.2 建成比例
        4.1.3 建设密度
        4.1.4 景观连续性
        4.1.5 发展跳跃性
        4.1.6 用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 用地建成的影响因素
        4.2.1 建设时间长度的影响
        4.2.2 规划面积大小的影响
        4.2.3 规划设计因素的影响
    4.3 基于实践的用地发展机制
        4.3.1 现实过程:政府与高校的互动
        4.3.2 深层机制:政府主导的土地供应与开发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大学城的城市形态状况
    5.1 大学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5.1.1 地理区位
        5.1.2 空间结构
        5.1.3 道路结构
        5.1.4 街区地块
        5.1.5 建筑肌理
    5.2 大学城空间形态的问题描述
        5.2.1 封闭单元集聚
        5.2.2 过分强调功能分区
        5.2.3 街区尺度超常
        5.2.4 街道缺失
        5.2.5 城市公共空间破碎
    5.3 “城中城”的形成机制
        5.3.1 体制因素影响下封闭校园的形成
        5.3.2 经济因素影响下封闭社区的形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学城建设发展方向与优化策略
    6.1 历史借鉴:西方大学城城市形态的演进与与启示
        6.1.1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城
        6.1.2 19世纪后的美国大学城
        6.1.3 现代主义的科学城
        6.1.4 对国内大学城的启示
    6.2 理论借鉴:边缘城市与填充式开发的经验借鉴
        6.2.1 边缘城市
        6.2.2 填充式开发
        6.2.3 边缘城市的填充式开发
        6.2.4 对国内大学城的启示
    6.3 发展方向:从大学集聚区到“大学城”
        6.3.1 背景回顾:知识经济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驱动
        6.3.2 发展模式:大学集聚的新城发展模式
        6.3.3 发展现状:大学城各元素的集聚与拼贴
        6.3.4 发展方向:从大学集聚区回归“大学城”
    6.4 优化策略: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
        6.4.1 集约化土地利用
        6.4.2 建设友好的城市公共界面
        6.4.3 楔入小尺度的复合街区
        6.4.4 创造具有活力的中心区空间
    6.5 案例研究
        6.5.1 乔治王子县大学城中心区的改造
        6.5.2 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大学城)的概念设计
        6.5.3 南阳大学城的规划中期调整与二次开发
        6.5.4 贵阳花溪大学城的二期开发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江南地区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 边川. 浙江大学, 2021(02)
  • [2]基于交互设计理念下的高校校园休憩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黄灿灿.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与评价[D]. 吴晓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5)
  • [6]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D]. 周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包容性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以清华大学为例[D]. 张琳琳. 清华大学, 2019(02)
  • [9]寒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研究[D]. 于敬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我国大学城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研究[D]. 徐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适宜的人文尺度——论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