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关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一、《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挺玺[1](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陈龙[2](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说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郑茹[3](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提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王嵛[4](2018)在《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使健康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运动干预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满足人们对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运动效果的追求是当下运动健康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运动干预服务存在形式单一、效果不佳,不成体系的特点,不能满足“体医融合”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精准运动的需求。我国人口基数大,无法采用政府主导的健康管理发展模式,运动健康管理的发展也必将以市场模式为主导。由于健康管理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运动健康管理发展也受到限制。同时,关于运动健康管理的研究成果少、行业处于探索期等客观因素,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研究更是不毛之地。探索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对推动健康管理的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都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开辟实践道路。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与实证、归纳与演绎、统计与比较的方法,以价值链、产业生命周期等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运动健康管理的行业背景和商业背景特征,探讨影响其商业模式设计的因素与内驱力;其次,结合这些因素分析,以健康管理和健身类企业的发展为对比,形成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设计,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的主题部分,充分对构建的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各要素机制、功能作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探究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征,对未来发展趋势下我国体育产业、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选择和国家政策改革设计提供建议。基于此,本文提出运动健康管理和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概念。运动健康管理属于健康管理的分支领域,是指将运动干预作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的管理,该过程需要配合相关医学检测、营养干预、心理干预等手段,并实施个性化定制的运动干预指导服务;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是指基于一般商业模式逻辑,通过对客户的运动进行干预,实现对客户健康的管理并获取企业收益的行业样式。本文以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为研究目的,突破性地构建出能够对运动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商业模式类型;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描绘出运动健康管理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流程图,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样本;首次向人们展示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具体面目,为运动干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体育服务业的崛起找到了方向,为健康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为确保本研究的严谨性,首先,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法来提高阅读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绘制知识图谱,探索到每个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找到关键人物和核心文献。其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15万字一手资料逐级编码,提取出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典型基础。再次,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对31位相关领域专家访谈和25位专家调研,探寻到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各阶要素。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理446位企业家的调研数据,构建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结构方程(SEM),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回答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应该什么样”的问题。本文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从中观视角论证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知识图谱的描绘,对国内外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及运动干预的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2.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该模式由9个模块构成,将其称为“海星模式”,并验证了该模式的合理性;3.通过专家调查及逻辑推演的方法,描述了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征及各级要素,并剖析了其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王艳[5](2016)在《清代词集序跋编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跋既是重要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文献,因此,历来受到大家的重视,具体到词集序跋,也是如此。随着词的发展和词集的刊刻,产生了大量的词集序跋,尤其是到了清代。清词号称中兴,其中最为重要的体现即为创作量巨大,清人刊刻了数量众多的词集,刊行时多邀人撰写序跋,这些词集序跋是研究清代词史、词学理论与词学批评的重要文献。学界或利用词集序跋研究词坛、词派、词人的生平与词学思想,或利用序跋考察词集的刊刻过程与词坛接受情况,或利用序跋研究词人群体的交游倡和,等等,都体现了大家对词集序跋文献的倚重。现有的清词集序跋汇编类资料较少,学界也多是对一些重要的序跋文献进行个案研究,用以阐述词派词家的文学观念,其中更多的则在清代词学研究中使用序跋文献,对清代词序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学界的成果并不多见,从总体上看,清词序跋研究还是一片有待精耕细作的沃土。清词集序跋文献较为零散,鉴于此,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冯乾先生编纂《清词序跋汇编》,嘉惠学林良多。《清词序跋汇编》以词集刊刻先后编次,一定程序上呈现了词集刊刻与序跋撰写的历时状态。不过该《汇编》并非措意于序跋的编年,我们觉得如能将清词序跋按照时代先后逐年编次,将有助于从历时态的角度认知理解序跋文献所呈现的词学观念。本编年重点参见冯乾先生的《清词序跋汇编》,另对未收入其中的词集序跋也尽可能地进行补充。我们希望对清词序跋文献的编年能充实清词学编年在序跋类文献上的缺失,并进一步丰富清代词学编年史的研究。当然,想要把清代词集中所有序跋完整辑录并编年,是非常有难度的,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也是值得欣喜的。

刘倩文[6](2015)在《周尧与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周尧(1912--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着名昆虫学家,中国昆虫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昆虫分类、农业害虫防治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时空统一"的进化分类理论,并对盾蚧总科,头喙亚目和蛾类害虫等20多个昆虫类群进行研究,编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着和教材;在小麦吸浆虫等农业害虫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防治措施。晚年的周尧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蝴蝶的研究,他首次拟定了中国蝴蝶族、属、种、亚种的中文名称,为蝴蝶中文名称的统一和系统化奠定了基础。他还拓宽了中国昆虫学史的研究,历时20多年着成《中国昆虫学史》,被欧美国家誉为"不朽的着作"。除了在昆虫学方面有显着成就外,周尧还开拓了学术园地:创办了昆虫研究所、昆虫博物馆、天则出版社、昆虫学术期刊,发起成立了昆虫趣味会和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设立了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这些昆虫学事业推动了我国昆虫学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周尧也因此成为我国现代昆虫学事业的奠基者。由于成绩突出,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1985年获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称号并授予荣誉称号,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周尧的科学成就斐然,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精深广博的专业素养外,周尧的科学素养还表现在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独立与学术平等的科学思想,和开拓创新、执着追求、严谨求实、勤奋不懈的科学精神上。周尧的科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挖掘其科学思想,有助于对其科学成就作出哲学思考。而科学精神则给了他研究中的动力,支撑着他在科学探索征途中不断突破,成就了雕虫大业。周尧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文史修养、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周尧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在文学领域也有着很深的造诣,这为他从事科学与人文交叉融合的科技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艺术领域他也有着很多成就,他的昆虫绘图把科学和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堪称一件件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修养使得在他进行研究时能够开阔视野。爱国、乐群、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文精神更是他能够取得杰出学术成就的重要支撑,使他即使经历许多政治运动,身心备受摧残,也从未放弃对科学事业的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中国早期昆虫学家,周尧执教达70年之久,为国家培养了三代昆虫学人才,形成了脉络清晰、风格鲜明的学术谱系。他的弟子们传承了他开创的事业,也将他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后代,使得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在以周尧为中心的学术谱系中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力。

沈秀[7](2015)在《高校学报的教育功能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学报作为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与生俱来具有教育功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报的学术性、本土性和资料集聚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教学科研培养功能;学报在学术规范、学术语言等方面的行家身份决定了其具有提升师生学术规范和辅导学术论文写作的功能;学报的思想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思想教育功能。高校应该在坚持学报学术性和质量第一的原则下,努力发挥学报的各项教育功能,让学报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冯剑侠[8](2013)在《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期,作为妇女实现经济自主和人格独立的基础,女子职业被视为通向妇女解放的必经之路而被大力提倡。在诸多女子职业中,新闻业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和所有的职业一样,它为知识女性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新闻业在传播新思潮方面的巨大能量同样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事新闻业的女性,不论是作为妇女解放的实践者,还是女权话语的建构者,她们的自我意识与主体认同,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性别话语的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值得加以研究。本文主要从性别与职业两个维度出发考察女记者身份认同形塑的历史过程。借助历史学家琼·斯科特的“社会性别”这一分析框架——即将社会性别视为关于两性差异的社会文化建构,可以通过文化象征、规范性概念、社会组织和机构,和主体认同四个层次加以分析——本文考察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社会文化思潮以及新闻业的职业化进程,对女记者职业实践的性质与范围带来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历史情境中女记者的自我意识与职业实践的关系。由于这是一个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展开并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本文选取四个具有时代典型性的个案加以剖析:五四后期天津女星社、二三十年代《大公报》女记者蒋逸霄、三十年代中期南京、上海两地的女编辑,以及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女记者。在个案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民国时期女记者身份认同上的两种类型:性别意识主导的女记者和职业意识主导的女记者。性别意识主导的女记者抱持妇女解放的政治诉求,关心妇女问题,把自我解放和帮助其他妇女实现解放作为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在这一身份期待中,从事新闻业是她们实现理想的途径而非目的,其报刊实践带有为妇女赋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主义倾向;职业意识主导的女记者几乎没有明确的女权诉求,也很少参与到与妇女问题的讨论和行动中去,她们更加认同的是新闻业内普遍接受的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如报道重要新闻等),以此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为了能够以职业技能、而不是性别特质被公正的评价,她们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建构性别中立的职业认同。总体而言,作为女权话语的建构者、妇女运动的行动者、妇女生活的代言人和妇女解放的实践者,民国时期的女记者在建构新的女性主体,以及赋权女性参与社会文化变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女记者的职业实践也给报纸带来了新闻采编视角和题材内容上的变化,她们的主体经验同样丰富了我们对民国时期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和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解。

张西昌[9](2013)在《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的时代语境中愈发显现出矛盾性的生态尴尬。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传统知识资源日益消减;同时,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同,传统手工艺又被作为一种遗产资源予以消费,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精神与经济的双重角色。对于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上。本文以法理为依据,突出客观现实对立法研究的反证作用,侧重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并结合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试图将法学研究与艺术学研究相结合,挖掘和梳理传统手工艺行业与知识产权立法之间的需求关系,以图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基础研究,进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的路径选择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由于专业的隔阂,使得大多数的法学工作者无法深入到传统知识形态的内部去理解问题,仅是将其作为一个浑沌的整体去对待,择其点斑,置入预设的法理框架之内予以探讨。其结果是,无法对研究对象做出“分型、分类、分层次”的针对性研究,因此,在立法建设上也便无法具体化,从而影响到立法建议的可操作性。笔者试图从传统手工艺历史纵向和文化横向的两个维度入手,对其文化传播和知识保障体系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区域及国内立法和执法的现状,对目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解析。尤其集中解决在传统手行业中所凸显出来的焦点冲突之上,经过对此类问题的剖析,以求展现传统手工艺及其相关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复杂现状。笔者认为,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生态发展的机制问题。同时,立法研究也不仅仅只是针对法理层面的探讨,而应是注重将立法与执法环境相结合,在充分了解保护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挖掘知识资源权益主体的底层声音,并与国际立法相结合,不断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制度创新的过程。

章永宏[10](2012)在《重建客观: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媒介内容生产的重要形式,精确新闻报道因其科学方法的使用而独树一帜。这种报道形式在中国大陆的运用情况如何?对当代中国的媒介实践具有何种意义?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从中国的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出发,以新闻客观性作为中心线索谋篇布局,给出了详细深入的阐释。具体而言,本文第二章从理论上辨析了精确新闻报道的核心特质——追求科学式的客观,使其在理念和操作层面区别于其他报道方式。第三章从历史角度考察了客观性原理与新闻报道方式(包括精确新闻报道)的关联:在美国,精确新闻报道试图用“科学式的客观”来纠正新新闻主义与调查性报道所导致的客观性危机;在中国,始于三十多年前的媒体变革——实质上是客观性原理在媒介重新确立的过程——为包括精确新闻报道在内的各种报道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第四章与第五章则分别从文本和生产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精确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其原因,实证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虽然有所进步,但受制于从宏观体制到个体习惯的限制,总体上仍不容乐观。第六章将精确新闻报道置于我国当代的媒介现实之中,探讨其理应具有的观念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七报一刊”的实证分析作为依据,以我国媒介的历史与现实观照精确新闻报道这种别具一格的新闻生产方式,对于我国的新闻业务研究,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精确新闻报道的实践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提纲范文)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小结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一)经济“统制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新国民运动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小结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一、“歌诗体”的复兴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一、平剧(京剧)改革
        二、秦腔改革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小结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小结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概念厘定
        一、健康管理
        二、商业模式
        三、运动干预
        四、运动健康管理
        五、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
    第二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健康管理的文献综述
        二、商业模式的文献综述
        三、运动健康管理文献综述
第二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社会绩效
    第一节 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推动体医融合发展
        一、运动健康管理满足体医融合的发展需要
        二、运动健康管理市场化是体医融合的导向
        三、运动健康管理市场化需要明确商业模式
    第二节 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转型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结构需要转型升级
        二、运动健康管理市场化推进体育产业优化
        三、运动健康管理有助于搭建体育服务平台
    第三节 构建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规范运动服务行业
        一、普及运动健康教育常识
        二、提供科学运动锻炼指导
        三、促进传统健身房的转型
第三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依据与借鉴
    第一节 健康管理行业历史进程
        一、健康管理发展的路径
        二、健康管理模式的借鉴
        三、我国健康管理的现状
        四、运动健康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演化
        一、商业模式研究的历史逻辑
        二、新经济形态下的商业模式
        三、商业模式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价值链理论
        二、价值创造理论
        三、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四、微笑曲线理论
第四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确定模式雏形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择
        二、扎根理论研究实践过程
        三、扎根理论研究结果分析
        四、扎根理论研究成果应用
    第二节 运用专家调查确定模式要素
        一、专家调查法的选择
        二、专家调查法的实施
        三、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构建数学模型对结果实施验证
        一、逻辑假设
        二、问卷调查
        三、数据验证
    第四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框架
        一、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模块
        二、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产品设计模块
        三、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核心资源模块
        四、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关键业务模块
        五、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协作单位模块
        六、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客户管理模块
        七、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市场营销模块
        八、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成本结构模块
        九、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企业收益模块
第五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运行体系
    第一节 以运动促进健康的价值主张为核心
        一、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是企业的灵魂
        二、核心理念的贯彻执行是运作的前提
        三、价值主张决定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
    第二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设计
        一、身体运动机能水平检测
        二、运动机能检测结果评估
        三、运动健康管理方案制定
        四、运动健康管理具体执行
    第三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资源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关键业务
        三、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协作单位
        四、运动健康管理服务执行的保障
    第四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营销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细分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管理
        三、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定价策略
        四、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营销渠道
    第五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
        一、人力成本
        二、管理成本
        三、研发成本
        四、固定资产
        五、营销成本
        六、关系成本
    第六节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收益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收费途径和形式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的盈利点设计
    第七节 运动健康管理的利润评估
        一、利润评估的具体要求
        二、利润评估的操作应用
第六章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点分析
    第一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特征
        一、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模型形似海星
        二、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运行再生功能
        三、海星商业模式更符合新经济形态的需求
    第二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内涵
        一、产品内核的决定性
        二、辩证的客户关系
        三、多维度的企业价值
        四、企业利润的滞后性
    第三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运行要求
        一、运动健康管理服务理念的深度推广
        二、运动健康管理服务执行的高度协同
        三、运动健康管理企业考核的制度差异
    第四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的发展变式
        一、资源型模式
        二、人才型模式
        三、产品型模式
        四、综合型模式
    第五节 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运行的注意事项
        一、精准客户定位
        二、明确业务范围
        三、灵活客户管理
        四、关注科技进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科研课题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清单

(5)清代词集序跋编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
顺治元年甲申1644
顺治二年乙酉1645
顺治三年丙戌1646
顺治四年丁亥1647
顺治五年戊子1648
顺治六年己丑1649
顺治七年庚寅1650
顺治八年辛卯1651
顺治九年壬辰1652
顺治十年癸巳1653
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
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
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
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
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
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
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
康熙元年壬寅1662
康熙二年癸卯1663
康熙三年甲辰1664
康熙四年乙巳1665
康熙五年丙午1666
康熙六年丁未1667
康熙七年壬寅1668
康熙八年己酉1669
康熙九年庚戌1670
康熙十年辛亥1671
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
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
雍正元年癸卯1723
雍正二年甲辰1724
雍正三年乙巳1725
雍正四年丙午1726
雍正五年丁未1727
雍正六年戊申1728
雍正七年己酉1729
雍正八年庚戌1730
雍正九年辛亥1731
雍正十年壬子1732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
乾隆元年丙辰1736
乾隆二年丁巳1737
乾隆三年戊午1738
乾隆四年己未1739
乾隆五年庚申1740
乾隆六年辛酉1741
乾隆七年壬戌1742
乾隆八年癸亥1743
乾隆九年甲子1744
乾隆十年乙丑1745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嘉庆元年丙辰1796
嘉庆二年丁巳1797
嘉庆三年戊午1798
嘉庆四年己未1799
嘉庆五年庚申1800
嘉庆六年辛酉1801
嘉庆七年壬戌1802
嘉庆八年癸亥1803
嘉庆九年甲子1804
嘉庆十年乙丑1805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
道光元年辛巳1821
道光二年壬午1822
道光三年癸未1823
道光四年甲申1824
道光五年乙酉1825
道光六年丙戌1826
道光七年丁亥1827
道光八年戊子1828
道光九年己丑1829
道光十年庚寅1830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咸丰元年辛亥1851
咸丰二年壬子1852
咸丰三年癸丑1853
咸丰四年甲寅1854
咸丰五年乙卯1855
咸丰六年丙辰1856
咸丰七年丁巳1857
咸丰八年戊午1858
咸丰九年己未1859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同治元年壬戌1862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同治八年己巳1869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同治十年 辛未 1871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光绪一年乙亥1875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光绪七年辛巳1881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光绪十三年 丁亥 1887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光绪十五年乙丑1889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光绪二十五年乙亥1899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宣统元年乙酉1909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周尧与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周尧的学术成长背景和成长历程
    第一节 周尧的学术成长背景
    第二节 周尧的学术成长历程
第二章 周尧的昆虫学研究成就
    第一节 昆虫分类学研究
    第二节 《中国蝶类志》与蝴蝶分类研究
    第三节 小麦吸浆虫研究
    第四节 中国昆虫学史新学科的创立
第三章 周尧开创的昆虫学事业
    第一节 昆虫学教育
    第二节 创建昆虫研究所、昆虫博物馆
    第三节 创办昆虫学术期刊和天则出版社
第四章 周尧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第一节 周尧的科学思想
    第二节 周尧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周尧的人文素养
第五章 周尧的学术传承与影响
    第一节 人的传承
    第二节 学术的传承
    第三节 思想与精神的传承
    第四节 学术机构与学术资源的传承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就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7)高校学报的教育功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研能力培育功能
二、学术规范提升和论文写作辅导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结语

(8)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架构
    本章注释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与女子职业问题
    第一节 “人”的觉醒与女子职业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女子职业:概念、范围与可能性影响
    第三节 新闻记者:“一种高尚的女子职业”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宣传女子自救自决的思想”:作为启蒙者的天津女星社
    第一节 觉悟:女星社的缘起
    第二节 启蒙:女星社的自我期待
    第三节 联络同志:以报刊服务女权实践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做妇女的代言人”:《大公报》蒋逸霄的职业实践
    第一节 求学与写作:一个女记者的成长
    第二节 读者、编者与记者:女性与1920年代的新闻界
    第三节 记者与妇女代言人:采访实践中的身份意识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定义妇女角色:1930年代的女记者与“新贤良主义”之争
    第一节 “贤妻良母”与1930年代的时代氛围
    第二节 女编辑群与“新贤良主义”之争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无冕女皇”还是“交际花”:1940年代女记者的公共形象
    第一节 进入男性世界:从妇女新闻到全面报道
    第二节 “花蝴蝶”与“交际花”:媒介中的上海女记者形象
    第三节 “无冕女皇”服务社会:重塑自我形象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9)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方法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相关术语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四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传统手工艺保护与知识产权立法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界定及保护历程
        一 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界定
        二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分类
        三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历程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现状及相关立法
        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现状
        二 传统手工艺的相关立法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质疑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小结
第二章 传统手工艺保护中知识产权要素的历史性考查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特征
        一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结构
        二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结构及特征
        三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古代手工艺的生产组织特征及技术权利
        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组织结构
        二 传统手工技艺的控制与流播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手工艺生态
        一 调整传统手工艺资源的组织机构
        二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转移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手工艺生态
        一 经济体制转型所带来的知识产权困境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传统手工艺
    小结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属性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着作权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主体
        二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客体
        三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权益内容
        四 现有着作权法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局限
    第三节 专利法与传统手工艺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专利法保护的困境
        二 外观专利与着作权的协调保护
    第四节 商标法与传统手工艺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与商标法
        二 传统手工艺与地理标志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老字号及工艺秘密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 传统手工艺的工艺秘密保护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的邻接权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邻接权的立法保护
        二 传统手工艺邻接权的保护现状
    小结
第四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焦点争端
    第一节 物权占有引起的着作权问题
        一 物权非法占有所导致的着作权问题
        二 物权占有所衍生的修改权问题
    第二节 直接侵权行为下的着作权问题
        一 署名权
        二 财产权
        三 作品完整权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着作权中的“模糊地带”
        一 抄袭与仿冒
        二 临摹与复制
        三 引用与汇编
        四 职务作品侵权
    第四节 “二度创作”的着作权争议
        一 “原创”与“二度创作”
        二 “二度创作”的着作权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着作权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的衍生品
        二 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着作权问题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性
        二 “泥人张”字号之争
    小结
第五章 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知识产权调研
    个案一:苏州镇湖刺绣产业的知识产权现状
        第一节 苏州刺绣技艺的历史概况分析
        一 苏绣的艺术特征
        二 着作权免费许可的尝试:苏州刺绣研究所
        三 镇湖刺绣集群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镇湖刺绣产业的知识产权困境及其争端
        一 频惹官司的《贵妃醉酒》
        二 镇湖绣娘侵权行为及心理调研
        三 苏绣的选稿要求及画家群体分析
        四 艺术家不维权的原因
        第三节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利益结构及保护措施
        一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的利益结构
        二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第四节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 法理与现实的矛盾
        二 官方与民间立场的矛盾
        三 法律保护与技艺传承的矛盾
    个案二:当凤翔泥塑产业遭遇知识产权
        第一节 凤翔泥塑技艺的历史概况及产业特征分析
        一 凤翔泥塑的产业空间
        二 凤翔泥塑的产业形式
        三 凤翔泥塑的工艺技术特点
        四 凤翔泥塑艺人的技术观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中逐渐显化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村落语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二 凤翔泥塑与邮票设计的权益纠纷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人的权益与知识产权机制
        一 采稿程序的合法性
        二 原创作者的确认
        三 邮票的真正设计主体
        四 民间工艺的“原创性”
        第四节 村落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伦理语境分析
    小结
第六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评析
    第一节 利用传统手工艺资源的不同形式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公法保护的利弊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私法保护的困境分析
        一 业者:观念淡薄和维权之难
        二 协会:行业管理的“无效能”
        三 市场:执法的困境及其原因
        四 制度:认定机制的有待完善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
    小结
第七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立法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完善
    第一节 国际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及经验分析
        一 国际及区域的相关立法
        二 立法模式及经验分析
    第二节 我国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特殊保护的制度选择
        一 侵权机制的完善
        二 赔偿及利益平衡
        三 立法制度的协调
        四 知识产权之外的保护机制
    第三节 对知识产权特别保护立法内容的建议
        一 传统手工艺的法律角色定位
        二 对立法模式选择的建议
        三 特别知识产权法保护体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重建客观: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与问题: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注释
第二章 主义还是工具:重新定义精确新闻报道
    一、科学的精确性:精确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
    二、科学的客观性:精确新闻报道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三、科学式的深度报道:精确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四、与数字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比较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维系客观:精确新闻报道的历史考察
    一、分析的起点与边界
    二、维系客观:美国新闻报道简史
    三、双重逻辑下的媒介困境:我国客观性理念与实践的历史演变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精确的想象: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实践考察
    一、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总体描述
    二、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关联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自主与他律:中国大陆精确新闻生产流程分析
    一、精确报道流程分析
    二、个案研究:《了望东方周刊》“中日联合调查”与“幸福城市调查”的比较
    三、约束与自主:多维视野中的精确新闻生产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重建客观:精确新闻报道的当代审视
    一、术完成的使命:当代媒体现实与客观性理想
    二、“中心”突破:精确新闻报道与内容生产创新
    三、重建客观:精确报道的当代价值
    注释
结语 弥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改变现状做起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参考文献)

  •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4]运动健康管理商业模式构建研究[D]. 王嵛.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5]清代词集序跋编年[D]. 王艳.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6]周尧与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研究[D]. 刘倩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高校学报的教育功能探析[J]. 沈秀.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02)
  • [8]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D]. 冯剑侠. 复旦大学, 2013(03)
  • [9]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 2013(12)
  • [10]重建客观:中国大陆精确新闻报道研究[D]. 章永宏. 复旦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关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