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

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

一、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霞[1](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王雅琪[2](2020)在《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文中研究说明麻疯作为一种古老且不知起因的慢性传染病,自古以来民众始终缺乏科学的认知,认为其代表了最深重的罪,态度多为歧视、偏见与排斥。晚清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受到基督教信仰影响,首先在中国开办麻疯院开展麻疯救济活动,并在救济中传播福音,因此传教士是近代麻疯救济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民国之后,上海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各种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此同时,中国教会的中坚分子受到非基督教运动的冲击,期望代替西方传教士担负起近代麻疯救济的重任。最终在基督教信仰、民族主义诉求以及教会本色化的多重作用下,中华麻疯救济会应运而生,打破了传教士在麻疯救济事业中的垄断。救济会的成员多为教会中坚分子与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医学精英,主要来自于青年会与中华医学会,组织结构模仿青年会的董事制与干事制。这套组织架构及公开透明的征信机制是救济会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作为近代唯一全国性的麻疯慈善机构,中华麻疯救济会自成立之始即着手开展麻疯救济工作,特别是1926至1943年,充分利用其核心地位,进行舆论宣传与实际慈善救济活动,并在救济中与政府频繁互动,极力呼吁当局重视麻疯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时局不稳、财政困难,政府并未回应救济会提出的各项建议。中华麻疯救济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社会与政府对于麻疯救济事业的关注,努力为麻疯患者摆脱“污名”,促成了近代中国麻疯救济方式由重隔离向重治疗的方向转变。但救济会在资金管理、组织运作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不足。由于经费来源有限且主要依靠与美国麻疯救济会的补贴,救济会不可避免的陷入经费不足的尴尬境地。最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完全切断了国外资金来源,而国内捐款也受到战争影响,加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及缺乏政府的支持,救济会主导的铲除麻疯运动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对中华麻疯救济会组织机构、运行及救济方式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建立类似慈善机构提供历史借鉴,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

郭妍[3](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莫静[4](2017)在《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财产所有权”作为一种法律拟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会将它定为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而在其宪法文本中得以体现。其中,我国《宪法》总纲近一半的条款也都与该概念相关,内容大致涉及到了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所有、国家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征收和国家企事业组织等。那么,该术语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通过语源学和中外法制史上有关这一概念的脉络梳理,基本上能得到较为明晰的解答。但是,出于对宪法效力的理解差异、“国家”这一主体的特殊性、国有财产实际行使主体的不定性等相关理论难题和现实悖论,有关宪法文本上“国家所有”的真实属性、宪法上的国家财产所有权在规范适用上到底从公还是从私抑或公私兼有等问题却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学说纷争。概括说来,对宪法上“国家所有”的理解主要分为国家所有制说、制度性保障说和国家权利(力)说和综合说;在规范适用上,国家财产所有权或公或私的争议声潮大致可归纳为名义所有权说、公法法人说、物权说、公权力说、剩余所有权说、以及折衷说这几大流派。其实,通过宪法总纲的效力、宪法的根本法地位的分析可知,宪法文本中“国家所有”的归宿应是一种国家财产所有权,且这种所有权是一种公私法通涉性的权利(力)。其公私通涉性主要表现在主体的双重委托性、法益的总有性、权能的可分割性、客体用途的固定性和功能的双面性。也就是说,宪法上的国家财产所有权,是指国家基于宪法文本的规定而能对特定形态的财产享有绝对支配地位的权利或权力。其外延包括国有自然资源(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国有土地、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和国有文物档案五大类。其他法律文件对这一外延的创设性规定的合宪性与否也因其公私属性而异。与法、日、台等国家地区不同,我国(大陆)并未制定统一的法典而是采用分类立法模式来规范不同财产形态的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问题。通过对与国有财产相关的现有法律文件及其施法实践的归纳整理可知,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范围大致可从目的、取得源头和利用用途这三个方面的限制条件来界定,而其他具体的行使机制(如主体、客体、方式与手段、责任机制等)则可以悉数归纳到分头管理、分类行使和特殊保护等几个部分中去论述。大体而言,建国至今在这些机制的作用之下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不过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负效应。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规则的散乱、交错、冲突乃至欠缺,以致生活实践中国家财产所有权与国家行政权混同、经济效益优于一切。不可否认,从整体环境、主体安排、行为方式选择上来说如何将国家财产所有权同国家其他权力尤其是国家行政权相分离,至今依旧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但是,除了主体变通或改革的手段外,至少从行为规则上对两权的适用场合加以区分仍然还是具备可行性的。因此为了防治国有财产浪费流失、实现权责分明和两权分离、化解权利冲突等等负面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制度实践中都亟需一套具备全局性、统一性而又自带层次性的规则体系来引导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依法和有效行使。由于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不可转让,因此其行使只能是创设各种非所有权类型的其他权利(力),即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的主要内容是国有财产的具体利用问题,尤其是当中的占有或保管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的分配。所以,在抉择“物与人”之间最佳的配置组合时,传统基于物质本身形态分类的五类法定的国有财产并无优势,反而以宪法上国有财产所能发挥的功效差异,即所保障的权利位阶及成本收益率差额为主要考量依据则是一种“更好”的谨慎权衡;且当这两个功效出现根本性冲突时,应以权利位阶为准。其中,在众多权利位阶的排序方式中,无论是从理性还是感性来说个人或组织对国有财产的“依赖度”应是最为妥切的尺标。由此,宪法上的国有财产就可区分为生活生存所需的国有财产、生产经营所需的国有财产、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的国有财产和文化传统保存所需的国有财产四大类。同时,通过对延展后的“卡-梅框架”的改良运用,不仅具备可适性而且还能化解制度缺陷并实现两权分离的四类行使规则体系,即禁易规则、财产规则、责任规则和管制规则也得以建构。余下工作就是在区分国家财产所有权两重关系三方当事人的基础上,将上述四类行使规则对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过程中首次新设的权利按照国有财产的不同功效分别加以规范。具体而言,四类规则的“分类适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生存所需的国有财产主要适用禁易规则; (2)生产经营所需的和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的国有财产的利用都在规则适用上比较近似,在对应的两重关系主体间都分别适用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3)文化传统保存所需的国有财产主要适用责任规则;(4)管制规则贯穿于四类国有财产利用的始终,它直接为各类国有财产的利用主体预设了诸多交易条件。从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的后果来看,财产规则是达成了国有财产所有权外的财产权交易的合意;责任规则是在侵权者付出“代价”的前提下承认其对国有财产的不法占有、使用、处置或收益;管制规则是以“条件模式”的方式对国有财产的配置及其交易行为加以干预,不合条件的都被剔除或无效;禁易规则则是旨在保障个人对国有财产的生活生存利用,任何人(含自身,也包括组织乃至国家)都禁止干预或侵害,而直接用于生活生存的国有财产的配给对象、方式和份量则是按照“目的模式”的做法由国家进行裁量。因此,对于非国家主体的违反行为,以上四类规则从民事、行政到刑事责任的监管主体、利害关系人、惩罚补救方式和程序等来说都比较明确。只是对于代表国家来行使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管机关的违反行为,利害关系人以及作为国有财产真正主人的“全民”的维权方式则存在如下不同的情形。第一,在财产规则中,国有财产的主管机关与利用者之间的关系与上述非国家主体间关系类似。第二,对于主管机关在财产规则、责任规则和管制规则中所采取的附带行政权力性的侵害行为,则适用典型的行政争议处理方式。此外还需补充公物致害、挪用一般公物的处理手段。第三,对主管机关实施的具备行政立法权性质的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行为(主要是在管制规则和禁易规则中),在行政复议纠错、裁决之外民主程序的引入则是最好的监督手段。

徐亚男[5](2016)在《“文献情报学发展趋势与智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纪要》文中研究指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强力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宏观环境和国家政策双重推动的大好局面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迎来了三十周年诞辰。2016年9月2223日,以"文献情报学发展趋势与智库研究"为主题的中国社

符晓[6](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指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程焕文[7](2015)在《权利的觉醒与庶民的胜利——图书馆权利思潮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权利思潮历经酝酿(2003—2004)、兴起(2005—2007)、高涨(2008—2010)和盛行(2011—2014)四个阶段。梳理新世纪以来以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为中心的图书馆权利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变化,认为图书馆权利的研究方兴未艾,图书馆权利的实践困难重重,图书馆权利的传播任重道远。

范兴坤[8](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陈建明[9](2006)在《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属于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的内容之一,主要研究近代基督教在中国华西地区的文字出版活动及其社会影响。本文涉及区域一般只包括云南、贵州及四川。 研究华西基督教文字事工的论文,国内外很少见发表。因此,本文是第一部试图全面论述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的着作。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基督新教在华西地区开展文字事工的目的、兴起和发展,出版机构的建立与运作,出版物的内容和发行模式,从而对该区域新教出版活动的特点、问题和意义作出认真的分析评价,为今天的中国出版界和基督教界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希望对于西南区域史、华西基督教史和中国出版史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本文根据华西基督教的发展特点将文字事工分为初步兴起(1877-1911)、平稳发展(1912-1936)和急剧盛衰(1937-1949)三个时期。 第一章论述中外教会人士对文字事工的认识及全国基督教文字出版概况,以作为华西文字事工的宏观背景和对比参照。晚清传教士认为文字宣传效果比起其他传教手段更为持久,但应该以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为主,主要目的是影响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因此传教士的认识主要带有文化征服中国的强烈意图。而民国时期中国教会人士的认识除了仍然以宣传基督教的信仰为核心外,则开始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关心政治民生、科学技术等问题。晚清差会在华的出版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较大,进入民国以后则不再明显。 第二章至第四章按历史分期论述了华西基督教文字事工在晚清的开拓

程业炳[10](2006)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使这门学科更加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产生更有效、更持久的影响,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来指导它的研究和实践。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入手,对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加以总结和归纳。

二、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三、展览的娱乐性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民众态度:迷信、歧视与漠视
    第二节 学术综述
第一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起源及成立经过
    第一节 麻疯问题之概况
        一、麻疯简况
    第二节 中华麻疯救济会成立背景
        一、基督教信仰及福音医学之传播
        二、民族主义之诉求
        三、实践教会本色化
    第三节 救济会成立经过
第二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组织结构及经费收支
    第一节 信仰、医学与慈善:救济会的人员构成
    第二节 现代性特征:救济会的组织结构
        一、董事制
        二、干事制
        三、分权与制衡
    第三节 救济会的经费收支
        一、经费筹措
        二、经费运行
        三、总体收支概况及特点
第三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与麻疯救济事业
    第一节 麻疯救济中的舆论宣传
        一、《麻疯季刊》的创办及其宗旨
        二、身体力行:邬志坚主导的各项宣传活动
        三、救身与救灵
    第二节 麻疯救济之实践活动
        一、麻疯病院的组建及援助
        二、以中华麻疯疗养院为个案考察
        三、召开全国麻疯大会
        四、对政府之吁请
第四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之影响
    第一节 麻疯救济会之贡献
    第二节 麻疯救济中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3)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家财产所有权研究的背景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研究现状
三、题解及研究重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其财产形态
第一节 “国家财产所有权”这一术语的由来
第二节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概念
    一、宪法上“国家所有”属性的学说纷争及其辨析
    
(一) 国家所有制说的由来及其发展
    
(二) 制度性保障说的主要观点概述
    
(三) 国家权利(力)说的观点分歧
    
(四) 纷争化解的关键:宪法总纲的效力
    二、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属性
    
(一) 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决定了其公私法的通涉性
    
(二)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法律特征的具体表现
    
(三) 对公私属性争点的回应
    三、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 国家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
    
(二) 国有财产与国有资产
    
(三) 国有财产与公产/公物
第三节 宪法上国有财产的财产形态
    一、国有财产之形态的制度现状
    二、有关国有财产创制性立法合宪性的判断标准
    三、国有土地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现有行使机制之构成
第一节 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范围的界定
    一、从目的上的限制条件来界定
    二、从取得源头上的限制条件来界定
    
(一) 国有资产取得源头上的限制
    
(二) 国有自然资源取得源头上的限制
    
(三) 国有文物档案取得源头上的限制
    
(四) 国有土地取得源头上的限制
    三、从利用用途上的限制条件来界定
第二节 分类立法下的分头管理
    一、国有财产分类立法的总体安排
    二、现有的行使主体
    三、现有行使主体间的关系协调机制
第三节 分类立法下的分类行使
    一、按所有权性能类型的分类行使
    二、按所有权针对对象的分类行使
第四节 共通性的责任机制 第三章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的实效分析
第一节 现有行使机制运行的成效
    一、对物利用和保存的成效
    二、政府服务职能的提升
    三、惠民工程的建设
第二节 现有行使机制运行的负效应及其成因
    一、国有财产浪费流失严重
    二、政府权责不明
    三、对其他主体所享权益的侵犯
    四、负效应的症结在于行使规则的缺位
    
(一) 制度本身的短缺与不足
    
(二) 国家财产所有权与国家行政权的界限模糊
    
(三) 现有制度下两权分离的可行性基础薄弱 第四章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规则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宪法上国有财产的功效:行使规则的抉择理由
    一、据依赖度来判断权利位阶
    二、经济效益考量的配合使用
    三、规则抉择理由的运用实例:对“城市化”的理解
第二节 基于财产功效对宪法上国有财产的分类排序
    一、生活生存所需的国有财产处于利用的第一梯度
    二、生产经营所需的国有财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的国有财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源泉
    四、文化传统保存所需的国有财产负载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使命
第三节 以“卡-梅框架”的延展来定性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规则
    一、“卡-梅框架”及其理论延展
    
(一) 禁易规则
    
(二) 财产规则
    
(三) 责任规则
    
(四) 管制规则
    二、四类规则适用于国有财产的可行性分析
    三、可交易规则与国家财产所有权的禁易性的理解
第四节 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规则的分类适用
    一、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中的关系主体
    二、宪法上四类国有财产在利用规则上呈现的性质差异
    
(一) 生活生存所需的国有财产主要适用禁易规则
    
(二) 第二、三类国有财产在利用规则上的类似性
    
(三) 文化传统保存所需的国有财产主要适用责任规则
    三、所有类型的国有财产都适用管制规则
第五节 违反行使规则的监督救济制度
    一、对非国家主体违反行为的监督与救济
    二、对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者违反行为的监督与救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清单 致谢

(5)“文献情报学发展趋势与智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2 学术专题报告,开展学术研讨与业务交流
3 会议总结

(6)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后记

(7)权利的觉醒与庶民的胜利——图书馆权利思潮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权利思潮的酝酿(2003—2004)
    1.1 中国图书馆学会发起“百年图书馆精神”研究
    1.2 程焕文首倡“图书馆权利”研究
    1.3 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图书馆权利”列为新年峰会议题
2 图书馆权利思潮的兴起(2005—2007)
    2.1 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倡导
    2.2 “图书馆权利”主题论坛的召开
    2.3 “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的争鸣
        (1)关于“图书馆精神”的争论
        (2)关于“图书馆权利”的争论
        (3)关于“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的争论
    2.4 “百县馆长论坛”与“图书馆权利”思想的传播
    2.5 “志愿者行动”与“图书馆权利”思想的普及
    2.6 国家政策的改变与“图书馆权利”国家意识
    2.7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专家笔谈
    2.8 公共图书馆“岭南模式”的崛起
3 图书馆权利思潮的高涨(2008—2010)
    3.1 《图书馆服务宣言》的颁布
    3.2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的施行
    3.3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实施
    3.4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
    3.5 深圳全面推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4 图书馆权利思潮的盛行(2011—2014)
    4.1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国家政策的施行
    4.2 “乞丐进图书馆”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4.3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颁布实施
    4.4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4.5 “人有好恶 书无好坏”专家笔谈
    4.6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呼之欲出
5 图书馆权利思潮的未来展望
    5.1 图书馆权利的研究方兴未艾
    5.2 图书馆权利的实现困难重重
    5.3 图书馆权利的传播任重道远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9)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督教文字事工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中外教会人士对文字事工的认识
        一、外国传教士对文字事工的重视
        二、中国教会人士对文字事工的认识
        三、中外教会人士对文字事工本色化的态度
    第二节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概述
        一、基督教在华印刷出版机构
        二、书籍和小册子的出版
        三、圣经及教科书的出版
        四、期刊的出版
第二章 晚清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1877-1911)
    第一节 华西文字事工的开拓
        一、基督教在华西的初期传播
        二、清末华西文字事工概况
    第二节 图书印刷出版机构
        一、嘉定教文馆
        二、华西圣教书会的创办
        三、华英书局的建立
    第三节 期刊的创办与发行
        一、《华西教会新闻》
        二、《华西教会报》
第三章 民国前期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1912-1936)
    第一节 华西文字事工的稳步发展
        一、本色化运动中的华西教会
        二、华西文字事工的稳步发展
    第二节 主要图书出版发行机构
        一、中华基督教四川大会文字部
        二、华英书局
        三、华西圣教书会
    第三节 主要期刊的出版与发行
        一、《希望月刊》
        二、《协进周刊》
第四章 民国后期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1937-1949)
    第一节 华西文字事工的快速繁荣与衰落
        一、抗战爆发后的全国形势与华西教会
        二、抗战时期华西文字事工的繁荣
        三、战后华西文字事工的衰落
    第二节 主要图书出版机构
        一、四川大会文字部与华英书局
        二、载社
        三、基督教联合出版社
    第三节 主要期刊的出版
        一、《田家半月报》
        二、《希望月刊》
        三、《青年问题》
        四、其他期刊
第五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字事工
    第一节 创制少数民族语言
        一、柏格理苗字
        二、富能仁与西傈僳文
        三、其他与传教士有关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二节 圣经及赞美诗的翻译出版
        一、滇西傈僳文圣经和赞美诗的翻译出版
        二、苗文圣经和赞美诗的翻译出版
        三、藏文圣经和赞美诗的翻译出版
        四、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圣经和赞美诗的翻译出版
    第三节 编写教材及其他文字活动
        一、教会编制的课本
        二、朱焕章与苗族课本
        三、其他基督教文字活动
        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字事工的评价
第六章 华西基督教出版业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生产经营与资金来源
        一、生产经营
        二、经费来源
        三、职工待遇
    第二节 发行方式及促销手段
        一、书刊发行工作
        二、各种促销手段
    第三节 作者和职工队伍的培养
        一、本土基督徒作者的产生
        二、作者和职工队伍的培养
第七章 华西基督教文字事工的特点、问题和社会影响
    第一节 华西文字事工的特点
    第二节 华西文字事工的问题
    第三节 华西文字事工的社会影响
结语 对华西文字事工的总体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汉英人名对照表
    二、华英书局广告书目(一)
    三、华英书局广告书目(二)
    四《希望月刊》文章目录一览表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2]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D]. 王雅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机制研究[D]. 莫静. 东南大学, 2017(02)
  • [5]“文献情报学发展趋势与智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纪要[J]. 徐亚男. 情报资料工作, 2016(06)
  • [6]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7]权利的觉醒与庶民的胜利——图书馆权利思潮十年回顾与展望[J]. 程焕文. 图书馆建设, 2015(01)
  •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9]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D]. 陈建明. 四川大学, 2006(03)
  • [10]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述[J]. 程业炳. 生产力研究, 2006(04)

标签:;  ;  ;  ;  ;  

中国社会学会2000年年会征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