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36例

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36例

一、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36例(论文文献综述)

彭明星[1](2020)在《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医证型与CRP、SAA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探讨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A(SAA)、血液流变、血脂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西医防治拓展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及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及门诊符合标准且属于“湿热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5种证型的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200例,分别记录糖尿病病程、hs-CRP、SAA、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水平,综合审查资料后运用SPSS26.0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气虚血瘀证(24.5%)>肝肾亏虚证(22.5%)>阴虚血瘀证(19.5%)>湿热阻络证(19.0%)>痰瘀阻络证(14.5%)。2.中医证型与糖尿病病程(P=0.00)具有相关性,经多重比较,气虚血瘀证(P=0.038)、阴虚血瘀证(P=0.022)、痰瘀阻络证(P=0.003)、肝肾亏虚证(P=0.00)糖尿病病程较湿热阻络证长,气虚血瘀证(P=0.006)、阴虚血瘀证(P=0.023)的糖尿病病程较肝肾亏虚证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在证型间呈递增趋势:湿热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3.中医证型与hs-CRP(P=0.001)具有相关性,经多重比较,气虚血瘀证(P=0.037)、湿热阻络证(P=0.01)的hs-CRP水平较肝肾亏虚证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SAA(P=0.69)无显着相关性。中医证型与TC(P=0.047)、LDL-C(P=0.00)水平具有相关性,中医证型与TG(P=0.986)、HDL-C(P=0.426)水平均无显着相关性,其中TC、TG的总体平均水平略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经多重比较,肝肾亏虚证(P=0.002)、气虚血瘀证(P=0.035)的TC水平较湿热阻络证高;阴虚血瘀证(P=0.009)、湿热阻络证(P=0.003)的LDL-C水平明显较痰瘀阻络证低,湿热阻络证(P=0.00)、气虚血瘀证(P=0.001)、阴虚血瘀证(P=0.00)的LDL-C水平明显较肝肾亏虚证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型与全血粘度1(P=0.00)、全血粘度150(P=0.002)、全血粘度200(P=0.039)、红细胞聚集指数(P=0.025)均有相关性。经多重比较,湿热阻络证(P=0.001)、气虚血瘀证(P=0.003)、阴虚血瘀证(P=0.004)的全血粘度1水平明显较肝肾亏虚证低;湿热阻络证(P=0.001)、气虚血瘀证(P=0.000)、阴虚血瘀证(P=0.001)、痰瘀阻络证(P=0.04)的全血粘度150水平较肝肾亏虚证低;气虚血瘀证(P=0.007)、湿热阻络证(P=0.007)、阴虚血瘀证(P=0.032)的全血粘度200水平较肝肾亏虚证低;湿热阻络证(P=0.003)、气虚血瘀证(P=0.016)、阴虚血瘀证(P=0.018)、痰瘀阻络证(P=0.026)的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较肝肾亏虚证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血浆粘度、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tk、血沉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5.以五种证型为因变量,以糖尿病病程、hs-CRP、TC、LDL-C、全血粘度1、全血粘度150、全血粘度200、红细胞聚集指数等相关性指标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其中湿热阻络证与TC、LDL-C、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气虚血瘀证与TC呈正相关;阴虚血瘀证与全血粘度200呈正相关,与LDL-C、全血粘度1呈负相关;痰瘀阻络与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肝肾亏虚证与LDL-C、全血粘度1、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结论:1.在早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上,应强调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在糖尿病进程中,并发症出现过早、过重。2.本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中医证型与糖尿病病程、hs-CRP、血脂、血液流变等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这些相关性指标可为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临床更精确的辨证。3.临床检验hs-CRP水平对中医证型的诊断有积极意义。对于糖尿病患者,可将hs-CRP作为长期监控疾病的一项指标。4.对于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证型的观察,血瘀贯穿始终,治疗上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至关重要,同时还应根据致瘀原因的不同,综合考量配伍不同功效的中药治疗。

李红梅[2](2019)在《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证素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麻木(多发性神经炎)证素特征的文献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总结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证素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为麻木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选取建库日期至2018月5月31日有关麻木(多发性神经炎)辨证的文献资料,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证型及证素,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中医基础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7篇文献中纳入肢体麻木患者共4249例,证型总共42种,提取了23个证素,其中病性证素16种,病位证素7种。通过频数分析得出麻木出现频率大于2%的证型有16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是痰瘀阻络型。麻木病位证素包括经络、肾、脾、肝、肺、血脉、胃,其中经络的频率最高。病性证素分别为血瘀、阴虚、气虚、痰、寒、阳虚,其中血瘀、阴虚、气虚、痰排在前四位。实性病性证素占总病性的64.51%,而虚性病性证素占总病性证素的35.49%。病位证素中单病位证素在所有病例中占30.22%,以经络单病位证素频率最高;复合病位证素频率为9.98%,以肝+肾复合组成的病位证素出现次数最多;复合病性证素中二因素病性证素组合出现频率最高,占总复合病性证素的80.09%,痰+血瘀在二因素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本次文献研究中涉及麻木的主要证型有痰瘀阻络、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阻络、阳虚血瘀、气阴两虚、湿热侵淫、气血亏虚等,并从证型中提取了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其中经络是麻木最主要病位证素;血瘀是麻木最主要的病性证素;痰与血瘀二证素结合是麻木最常见的病性证素组合;以实为主的虚实夹杂是麻木的病性特征。第二部分:麻木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及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调查研究,通过对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临床路径制定协作组医院收集的麻木患者的症状进行统计,建立Excel表,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频数、因子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的证型分布特征及基本证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83人,其中男性患者占40.99%,女性患者占59.01%。男女比例约为1:1.43,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50-80岁之间,占总数的79.50%,平均年龄是61.7岁;以病程小于1月及病程1-5年的患者居多,分别占27.56%和30.04%。对283例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包括针刺感、蚁行感、感觉减退、疼痛、口干、大便秘结、五心烦热、面色黧黑、盗汗、肌肤甲错、大便便溏、口黏、胸闷、腰膝酸软、头重如裹、劳累后加重、面色晦暗、头昏蒙、袜套感、神疲乏力、头晕、气短懒言、失眠多梦、口苦、面色萎黄、爪甲不荣、纳少等。在舌象中,舌有瘀斑出现概率最高为34.28%;舌苔以苔薄白出现的概率最高,占33.22%;舌质以舌质红出现概率最高,占32.51%;在脉象上,脉细涩、脉滑涩、脉沉涩出现的概率为29.33%、16.96%、13.07%;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本病病位在肝脾肾,其次在心、胆;病性证素为痰、瘀、湿、热、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为主,中医证型主要分为痰瘀阻络证、阳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湿热阻滞证、气虚血瘀证、血虚络瘀证。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麻木分为阴虚络瘀证(32.86%)、痰瘀阻络证(25.09%)、气虚血瘀证(16.61%)、血虚络瘀证(12.72%)、阳虚血瘀(7.07%)、湿热痹阻证(5.65%)。结论:麻木(多发性神经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常见的症状包括针刺感、蚁行感、感觉减退、疼痛、口干、大便秘结等。主要舌脉象为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数。其病位在肝脾肾,其次在心、胆;病性证素以痰、瘀、湿、热、虚最为常见。麻木(多发性神经炎)的证型可分为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血虚络瘀证、阳虚血瘀证、湿热阻滞证等6类。

何威,杨洁[3](2016)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炎(DPN)是DM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1],也是主要致残因素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炎(DPN)两侧对称,一般下肢比上肢重,并以感觉障碍突出,运动障碍相对较轻,严重者可出现足趾、手指无力甚至肌肉萎缩。检查常发现袜套、手套样感觉障碍,有下肢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临床表现以凉、麻、痛、痿四大主症为特点。由于本病起病隐匿,进程缓慢,给治疗造成一定困难。近年来,中医药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和远期疗效方面都显示了一定优势。

梁汉模[4](2016)在《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研究所的门诊的确诊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将72名确诊DPN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瘀通络汤组(治疗组)与甲钴胺片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其中,中毒性末梢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足中期病变、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患者剔除此次临床试验范围后治疗组变为42例,对照组为25例,共6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上均有可对比性(P>0.05)。益气化瘀通络汤(人参10g、黄芪20g、草果仁15g、姜半夏15g、桂枝15g、黄连10g、枸杞子15g、金银花20g、连翘15g、丹参15g、当归15g、川芎15g、桑枝15g、狶签草15g、甘草5g药物组成)用自动煎药机水煎;甲钴胺片由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常规降低血糖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单纯西药治疗方式治疗1个疗程(28天),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肌电图检查、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胆固醇(CHO)、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TG)及临床症状等。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益气化瘀通络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甲钴胺片组(P<0.01);说明益气化瘀通络汤对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积极影响。③益气化瘀通络汤对DPN患者的腓总神经SCV及MCV明显好转(P<0.05);④益气化瘀通络汤具有良好的降低FBG和HbAlc的作用(P<0.01);⑤益气化瘀通络汤组血清CHO、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1),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⑥益气化瘀通络汤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中除红细胞压积未有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P<0.01)结论:益气化瘀通络汤对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提高周围神经功能(腓总神经SCV及MCV)、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具有积极有效的疗效。

林玉慧[5](2016)在《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当前麻木中医药治疗研究系统性不够、深度不高的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古今医家论治麻木的理论文献和诊治经验,提出以气血不足、痰瘀痹阻为基本病机,根据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研制蠲痹通络方,以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麻木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治法方药。方法临床收集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120例,包括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腕管综合征麻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0.5mg、维生素B110mg,每日3次,每次各1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控制麻木发作、减轻麻木程度、改善麻木相关症状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并观察评价其对不同病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结果(1)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个月疗程时,痊愈率12.7%,显效率21.8%,总有效率70.9%。2个疗程时,痊愈率46%,显效率34%,总有效率92%。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1,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对照组1个疗程时痊愈率5.6%,显效率14.8%,总有效率42.6%;2个疗程时痊愈率20.4%,显效率22.4%,总有效率69.3%。.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也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提示,治疗麻木,不管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疗程均以2个月为佳。两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2个月,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甲钴胺、维B1对照组。(2)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程度:Levi法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麻木程度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麻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VAS法结果显示,治疗后不同疗程两组VAS评分比较,P均<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程度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两组不同疗程均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且以2个疗程更为明显,蠲痹通络方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重滞感、针刺感以2个疗程疗效更为明显;对于灼热感、蚁行感则只需要1个疗程就能明显改善。西药对照组对于改善酸、胀、痛、肿、针刺感亦以2个疗程为佳;对于重滞感则只需1个疗程就有显着疗效;对于清冷感、灼热感、蚁行感则无明显疗效。(5)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蠲痹通络方治疗2个月后,伴随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以改善。其中,治疗组对于改善乏力、形寒怕冷、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的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6)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统计治疗2个月后,两组对不同疾病麻木疗效,结果显示:末梢神经炎麻木:治疗组痊愈率50%、显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分别为24%、12%、60%。两组比较,P<0.05。神经根压迫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1.2%、显效率5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10%、30%、75%。两组比较,P<0.05。腕管综合征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4.4%、显效率11.1%、总有效率77.7%,对照组分别为50%、25%、100%。两组比较,P>0.05。表明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治疗有明显疗效,尤其是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结论: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维B1对照组,能有效减轻麻木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疗程以2个月为佳;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的同时,亦能有效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灼热感、重滞感、针刺感、蚁行感等麻木相关症状及乏力、形寒怕冷、怕风、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烘热汗出等麻木伴随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张万霞,罗月英[6](2015)在《针刺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属于远端周围神经病。5次全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显着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住院2型糖尿病(T2DM)神经病变患病

刘会芳[7](2015)在《中医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研究思路》文中研究表明中医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打破以往单纯方法治疗的弊端,以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达到多靶点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开焊本想研究,旨在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推进临床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方案规范化、高效化。

都增强,王文娟,杨晓琴[8](2014)在《降糖通脉胶囊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降糖通脉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降糖通脉胶囊(黄芪、太子参、生地、熟地、泽泻、牡丹皮、当归、赤芍、茯苓、鸡血藤)口服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温凉感觉测定、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血糖浓度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MNCV水平显着较高。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氧状态,对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有显着的治疗作用。

刘超[9](2014)在《佛手通痹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佛手通痹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观察,综合评价本方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进一步为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病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且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符合多发性神经病纳排标准患者60例,经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给予佛手通痹汤结合基础治疗,基础治疗为:维生素B120mg,口服,每日三次,维生素B12500ug,肌注,每日一次;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基础治疗,两组均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比较安全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和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指标(自觉症状积分情况、参照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神经传导速度),计算疗效观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论。结果经4周治疗后,试验结果示:(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自觉症状积分,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三方面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佛手通痹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病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感觉障碍、神经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多发性神经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可广泛推广。

陈莉峰,李小强,张东虎,金旭东[10](2013)在《针刺、足浴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刺、中药足浴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5月间张家口市宣化眼科医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均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滴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具有温阳通经,活血止痛的中药足浴方剂及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药足浴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二、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医证型与CRP、SAA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剔除标准
    3 观察内容与方法
        3.1 观察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证型与糖尿病病程
    2 证型与检验学指标
        2.1 证型与hs-CRP
        2.2 证型与SAA
        2.3 证型与血脂
        2.4 证型与血液流变
    3 相关统计资料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与分析
    1 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医病证研究
    2 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证型与糖尿病病程研究
    3 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研究
        3.1 证型与hs-CRP
        3.2 证型与血脂、血液流变学
    4 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证型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5 课题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证素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麻木证素特征的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3.1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多发性神经炎的认识
        3.3 麻木证型分析
        3.4 麻木证素特征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第二部分 麻木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估计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表的制定
        2.2 调查数据录入
        2.3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283例麻木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283例麻木患者的四诊信息的频数分析
        3.3 因子分析
        3.4 聚类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一般情况分析
        4.2 四诊信息的频数分析
        4.3 中医证候临床症状的因子分析
        4.4 中医证候临床症状的聚类分析
    5 结论
    6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文献收集表
    附录B:四诊信息调查表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4)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4 实验设计与分组
第三章 方法
    3.1 药物来源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5 统计学方法
第四章 结果
    4.1 参与者数量分析
    4.2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4.3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4.4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4.5 两组血糖变化比较
    4.6 两组腓总神经SCV及MCV变化比较
    4.7 两组血脂变化比较
    4.8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变化
第五章 讨论
    5.1 中西医学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认识
    5.2 南征教授及导师赵贤俊教授对DPN见解
    5.3 益气化瘀通络汤的组方中医观点意义
    5.4 益气化瘀通络汤的组方西医观点意义
    5.5 益气化瘀通络汤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评价
第六章 结论
    6.1 益气化瘀通络汤能够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
    6.2 益气化瘀通络汤提高腓总神经SCV及MCV,改善周围神经功能
    6.3 益气化瘀通络汤能够降低血脂、调节脂代谢
    6.4 益气化瘀通络汤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微细血流量,从而改善末梢神经循环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附录B 综述
    参考文献

(5)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麻木的文献回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现代医学对麻木发病机理的认识与治疗研究概况
        1.1 麻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有密切关系
        1.2 慢性压迫、缺血、营养缺乏、炎症、中毒等都可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
        1.3 西药治疗麻木因其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争议
        2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及其流派
        2.1 先秦至三国时期为麻木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期
        2.2 晋唐以荣卫不和,风寒入于肌肉立论
        2.3 宋辽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初步区分麻与木
        2.4 明代充实麻木理论,治疗方法更加丰富
        2.5 清代医家继承前人经验,在理论与治疗上均有突破
        2.6 现代中医继承先辈智慧经验,发病学说渐成体系,辨证方法日臻完善
    第二章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理论研究
        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立论依据
        1.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古代文献依据
        1.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依据
        1.3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麻木的重要治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评价
    1 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
        1.1 麻木中医诊断依据
        1.2 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诊断依据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终止标准、脱落及剔除标准
    2 观察指标
        2.1 麻木病程
        2.2 麻木部位
        2.3 麻木发作频率
    3 统计学方法
    4 临床资料
        4.1 病例来源及分组
        4.2 两组病例脱落情况
        4.3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4.4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4.5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
        4.6 两组患者个人史
        4.7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4.8 两组患者麻木诱发或加重因素
        4.9 两组患者麻木部位
        4.10 两组患者麻木程度
        4.11 两组患者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4.12 两组麻木不同疾病分布情况
    5 治疗方法
        5.1 治疗组
        5.2 对照组
        5.3 合并治疗处理
    6 疗效评定
    7 治疗结果
        7.1 两组总疗效比较
        7.2 两组治疗后麻木改善程度比较
        7.3 两组治疗后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7.4 两组不同病种麻木疗效比较
        7.5 两组患者麻木相关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7.6 两组患者伴随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1.1 麻木虽有外感、内伤之分,而以内伤为常见
        1.2 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
    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
    3 临床常用加减药物功效分析
        3.1 桂枝
        3.2 肉桂
        3.3 细辛
        3.4 桑枝
        3.5 羌活
        3.6 秦艽
        3.7 葛根
        3.8 片姜黄
        3.9 白附子
        3.10 川牛膝
        3.11 防己、天仙藤
        3.12 桑寄生、杜仲
        3.13 地鳖虫
        3.14 生地黄
        3.15 赤芍
    4 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发病特点分析
        4.1 中老年女性多发
        4.2 高血压病患易患麻木
        4.3 肢体静止、寒冷刺激是麻木主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5 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分析
        5.1 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5.2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改善麻木程度
        5.3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
        5.4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
        5.5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
        5.6 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针刺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胫神经SNCV情况比较:
    2.3 2组腓神经MNCV情况比较:
    2.4
3 讨论

(9)佛手通痹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一、立题依据
    1. 祖国医学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认识
        1.1 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名
        1.2 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病理认识
        2.3 临床表现
        2.4 实验室检查
        2.5 诊断
    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目的
二、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标准
    2 试验方法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及方法
        3.2 疗效观测指标及方法
    4 治疗周期
    5 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含量
        1.2 性别
        1.3 年龄
        1.4 病程
        1.5 病因
    2 结果
        2.1 临床总疗效
        2.2 疗效评定标准比较
        2.3 治疗组一般情况疗效比较
        2.4 安全指标评价
四、讨论
    1 导师的理论支撑和经验
    2 本方方义分析及药理学研究
        2.1 药物组成
        2.2 方义分析
        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3 本方的临床疗效评价
        3.1 总疗效评价
        3.2 自觉症状积分、感觉障碍评定积分
        3.3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七、综述
    参考文献
九、致谢
十、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10)针刺、足浴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 统计学处理
    3.3 疗效对比
    3.4 神经传导比较
4 讨论

四、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2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医证型与CRP、SAA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彭明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证素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 李红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研究进展[J]. 何威,杨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3)
  • [4]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 梁汉模. 延边大学, 2016(02)
  • [5]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D]. 林玉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6]针刺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临床研究[J]. 张万霞,罗月英. 山西医药杂志, 2015(10)
  • [7]中医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研究思路[J]. 刘会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09)
  • [8]降糖通脉胶囊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疗效观察[J]. 都增强,王文娟,杨晓琴. 陕西中医, 2014(08)
  • [9]佛手通痹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D]. 刘超. 甘肃中医学院, 2014(11)
  • [10]针刺、足浴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J]. 陈莉峰,李小强,张东虎,金旭东. 吉林中医药, 2013(11)

标签:;  ;  ;  ;  ;  

足浴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3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