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咨询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差异与调整

个体心理咨询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差异与调整

一、个体心理辅导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区别及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刘澜峥[1](2021)在《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分为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本研究旨在将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探讨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并探讨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心理一致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心理一致感进行干预,探讨了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初中生500人作为研究对象。经问卷调查和团体辅导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亲子依恋与心理一致感呈显着正相关,与亲社会行为呈显着正相关。心理一致感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3)初中生亲子依恋、能够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依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子依恋,亲社会行为,心理一致感三者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RMSEA=0.07,CFI=0.95,TLI=0.94,Χ2/df=3.25)。(4)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能够改善初中生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水平。

王昊[2](2021)在《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将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者区分出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手段极为重要。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间有密切的联系,但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包含两个研究部分。研究一采用量化研究法,通过方便抽样,向云南省7所高校的2185名大学生发放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和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对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和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二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一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法进行干预,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处理,对从干预错失恐惧角度入手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水平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效性进行探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性别、专业类别、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工科专业大学生;大二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三学生。2.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在不同民族、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3.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是否独生、不同户口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类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工科生;大二和大四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三学生。5.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维度在母亲文化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性维度得分越低。6.大学生强迫性思维维度得分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上存在显着差异。处于恋爱状态大学生的强迫性思维得分显着高于不处于恋爱状态的大学生。7.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不同民族、不同户口所在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8.大学生错失恐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对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9.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减轻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唐珍玲[3](2021)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作为大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突显,对其学习与生活也造成一定困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而人际交往效能感作为一种中介机制,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交往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交往动机,能够预测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然而,目前对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还甚少。音乐治疗作为在心理健康领域有着不错成效的治疗方式,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并且大学生对音乐有着普遍的接受性,这为音乐治疗的干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及音乐治疗作用机制相关理论,来探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改善人际交往问题,扩宽音乐治疗的应用研究领域,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开拓新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及特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其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贫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二采用两组前后测对照及追踪的准实验设计,招募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八次团体音乐疗法的干预活动,对照组不施加处理。选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同时以《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助手观察记录表》《成员互评表》等为辅助工具,来获得质性数据。对所有研究数据及材料进行分析与探讨,检验并分析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同时在活动结束八周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量,检验了干预研究的持续效应。综合整个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是否贫困、家庭居住地类型、专业及年级这四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存在着显着关联,但与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两个变量之间无显着关联。亲和效能与性别、专业和年级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自我印象效能与家庭是否贫困和家庭居住地类型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利他效能与是否贫困、是否独生、家庭居住地类型、专业、年级五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沟通效能与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自我价值效能与专业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情绪控制效能与性别、是否贫困生、家庭居住地类型、年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2)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六个维度中,沟通效能得分最高,情绪控制效能则得分最低。(3)音乐疗法团体辅导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且在六个分维度上均有显着效果。(4)团体音乐疗法对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有良好的持续效应。

刘杉文[4](2021)在《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后疫情时代,指的是疫情过去后的时代。在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也为疫情期间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然而,在防疫工作中他们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和焦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困扰,如焦虑、压抑、失眠、烦闷、无力感、职业倦怠等。尤其是在助人工作中产生的替代性创伤则很少被社会关注到,对他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以来自湖北省内,在曾经是疫情高风险地区中从事过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为主。通过替代性创伤量表(VTS)来调研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替代性创伤现状,总共对323名一线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研。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选取32名替代性创伤得分较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别划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16人。之后,对干预组成员共开展8次的绘画分析网络在线团体辅导活动,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干预结束后,将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房-树-人绘画作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干预组中挑选成员进行个案研究,干预结束一个月后对干预组成员进行了追踪访谈,进一步验证绘画团体辅导干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参与过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总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在替代性创伤的各维度得分上,生理维度得分最高,其后依次为情绪、行为、生活信念,认知维度得分最低。(2)从人口学变量来看,性别仅与替代性创伤的认知维度得分存在差异。替代性创伤的情绪、行为和生活信念维度的得分与不同的年龄层次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他维度则与其无差异。婚姻状态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信念和行为维度存在差异,而与其他维度无关。文化程度和替代性创伤的认知维度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社区工作人员的认知维度得分呈现出随着文化程度提升而不断下降的趋势。社区工作人员类型的不同与替代性创伤总分、情绪、认知和生理维度得分均有显着性差异,而与其他维度无关。(3)绘画团体辅导活动有效改善了干预组成员的替代性创伤得分,而对照组的替代性创伤在不干预的情况下不降反增。(4)通过解读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的特征发现,干预组成员在房树人绘画特征的颜色、线条、笔触、房-树-人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替代性创伤有所改善,对照组的前后绘画特征则无明显变化。对干预组一位参与成员进行的个案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干预研究效果的有效性。(5)将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访谈资料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来看,对干预组在绘画团体辅导结束后的访谈进一步说明了社区工作人员在经过绘画团体辅导后的替代性创伤得到明显改善。

岳封疆[5](2020)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文中认为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平常大学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近年来女生宿舍矛盾的问题也越发的频繁。如2016年7月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女生宿舍言语发生不和,导致误会引发矛盾,有肢体冲突,最终双方住院接受治疗;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女生因纠纷未解,发生持刀砍人情况;2011年郑州女生宿舍因矛盾升级,发生绑架案。小到平常宿舍中言语冲突,大到由冲突引发的威胁生命的事件。本研究通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筛选在宿舍关系中问题较大的女大学生,运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她们积极干预,以达到良好宿舍人际水平。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在有设定规则的情形下进行的团体箱庭疗法。二到六位成员参加,仅要一个沙箱就可满足。每位成员的次序为抽签或者猜拳决定,共发生若干轮,整个箱庭过程中,不允许任何眼神、言语、身体的交流互动。每次每人只可以做一个动作(若拿玩具,可以选择一个玩具或一类玩具),也可以选择放弃做任何动作,不可以拿走他人或自己的玩具,但可以移动他人或自己的玩具。最后一次的最后一个人可以对整个箱庭做一次微调。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更代表真实的现实生活状况,它是真实社会生活的象征。在共同创作箱庭作品的过程中,每个人对作品都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因为是共同创作一个箱庭,不可避免在起初时候出现误会和摩擦,这就需要每个人主动调整自己,互相共感理解,以达成一种信任,最终达到团体的整合。对应到宿舍中,有宿舍人际困扰的女大学生在平常的宿舍人际关系中,正是因为不善交流、沟通,意见时常闷于心中不善表达,导致矛盾、误会重重,在限制性团体箱庭的干预下,积极的与彼此沟通交流,反思自我,认识他人,最终宿舍人际关系得以改善。本研究设计了两个研究来探索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与女生宿舍的关系。研究一和研究二均采用实验法,研究一旨在验证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提升散拼组(非同一宿舍)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否有效。研究二是为了验证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提升同一宿舍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否有效。研究结果表明:(1)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后,研究一散拼实验组女大学生前后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分数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干预是有效的,交际方面、交谈方面两维度显着性降低,说明其在宿舍人际交往中有更多的交际与交谈。和对照组相比,散拼实验组女大学生后测总分差异显着,说明经过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宿舍关系得到了显着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交际方面、交谈方面、待人接物维度上显着降低,说明对比与对照组,实验组在交际、交谈、待人接物方面有着显着提高。(2)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后,研究二实验组同一宿舍女大学生前后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分数差异不显着,说明干预并不明显,室友支持这一维度显着性降低,说明实验组同学在宿舍中经过本研究干预后,有着更多的室友支持。和对照组相比,同一宿舍实验组的女大学生后测分数差异不显着,说明经过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实验组宿舍关系并未得到良好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交谈方面维度上显着降低,说明虽然总分数下降不显着,但实验组在宿舍中有着更多的交谈。(3)团体箱庭的主题上,和初始箱庭作品相比,结束箱庭作品创伤主题显着减少、治愈主题显着增加。(4)实验组团体箱庭的沙具使用与全国常模比较,散拼实验组沙具使用生活用品与全国常模比较呈显着性差异。同一宿舍实验组沙具使用人物数量与生活用品与全国常模比较呈差异性显着。(5)质性研究结果显示,42位被试分别从团体箱庭疗法本身的特点、心理咨询老师、团体成员以及团体氛围方面做了解释,认为团体箱庭疗法有效。

耿品[6](2020)在《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生命线,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专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首先,文章回顾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对角色演变的历史轨迹、突出特点、基本趋势进行梳理。其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开展关于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实证考察,分析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明确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和原则,提出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是指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特定的工作位置,并符合党和国家、社会、高校、家长、学生等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是一个复合性问题,不是单方面的角色冲突的表现,也不是各方面角色冲突的简单累积,而是一个复杂性、多样性的角色冲突集合体。受到政策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面临着由不同角色期望、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内冲突,以及体现在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间冲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搭建了干事平台。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视角,研究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既是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选择,也就是说,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调适角色冲突的过程。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明确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发展目标,强调坚持方向性原则、求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强调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调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强化制度保障,明确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注重镜像反馈,促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加强本体调适,提升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完善机制构建,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殷何莲[7](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初一新生提升人际适应性提供有效、实用的团体心理辅导。因为人际适应性是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学生人际适应性的提升,不仅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会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并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本研究有利于促进小学与中学心理教育的衔接,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也有利于丰富人际适应性训练的培养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借鉴。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在对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等内容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研究和现实需要探究:(1)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现状特点。(2)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第一部分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重庆市巴南区某中学639名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第二部分的研究运用了教育实验法,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人际适应性为主题设计干预方案,在实验组开展10次团体心理辅导,而在对照组不开展任何人际方面的辅导。研究结果显示:1.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水平总体上状况较好,处于中上水平。2.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在性别、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上呈现出显着差异,而在家庭氛围上没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在人际适应性总均分及人际认知性、人际互动性两维度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男生。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在人际认知性、人际互动性两方面以及总体人际适应性上的情况均显着好于对照组。具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在自知性、吸纳性、关系认知性、洞察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移情性、自主性、反思性九个方面的情况要显着好于对照组。4.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总体人际适应性以及人际互动性方面的情况显着好于实验干预前,但在人际认知性方面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具体而言,相比较干预前,团体心理辅导后,学生在吸纳性、洞察性、移情性、自主性、调控性、反思性六个方面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总体而言,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初一年级新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是学校提高学生人际适应性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唐凤[8](2020)在《粗暴养育与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教养方式会显着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往研究表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作为新近研究关注的一种典型消极养育方式,粗暴养育会使孩子会产生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但却鲜有研究关注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高中阶段是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自我概念清晰性已被证明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能显着负向预测问题性网络使用水平。同时,基本心理需要是有机体内在的必须的心理需要,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引起个体的适应不良,如问题性网络使用。因此,本研究拟探究粗暴养育与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考察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揭示粗暴养育对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团体辅导对高中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进行干预,期望有效降低高中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水平。本研究包括两个子研究:研究一采用《粗暴养育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对武汉某所高中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3份。而研究二团体辅导,参考研究一的数据及公开招募8名遭受粗暴养育,并且问题性网络使用程度相对较高的学生,开展为期八次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男生的粗暴养育得分显着高于女生,高年级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及问题性网络使用得分显着高于低年级;(2)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清晰性均呈现负相关,与粗暴养育呈现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现正相关;(3)基本心理需要在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43%;(4)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中起调节作用,随着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的增强,粗暴养育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越大。(5)基于基本心理需求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为主的团体辅导并未能显着减少高中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研究验证了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间具有重要作用,丰富了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理论,也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干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亚敏[9](2020)在《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剧增,绘画艺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形式逐步走向大众化。版画作为传统的绘画拓印形式,在材料选择和制作程序方面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具有其它绘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艺术治疗优越性。因此,研究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从概念内涵而言,版画艺术治疗就是以艺术原理、艺术心理学、心理学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版画制作体验,激发参与者特有的生理、心理潜能,从而对人体机能和心理问题产生积极调节作用的心理治疗形式。本论文以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背景,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版画艺术与艺术治疗主流媒介的融通性、版画艺术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优越性、独特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并探索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实践范式和具体路径。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分析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以及版画艺术治疗作为绘画艺术治疗的重要实践形式,二者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从理论视角分析,绘画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治疗的媒介,就在于艺术学与心理学的联姻,源于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实践中,绘画艺术对于参与者具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视觉接受性和治疗范围空间的广延性等特征。版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与其他绘画艺术作为心理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的融通性、创作特质的融通性,以及艺术亲和力的融通性等方面。第二部分(第四章),以版画艺术的实践形式和特征为依据,分析了版画作为治疗媒介的优势与独特性。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独特性根源于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心理意境,主要表现为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方面。实践中,版画制作的艺术特质彰显出较为独特的艺术治疗功能,版画艺术颜色材料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个体情趣,制版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愉悦个体心境,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有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呈现形式的复数性有助于平复个体心态。从实现机制而言,版画艺术治疗的优势是通过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个体情感、完善个体心理品质来实现的。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分析版画艺术治疗的原则、程序、判据,案例研究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成效,以及推广和普及版画艺术治疗的主要途径。从治疗对象来看,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以及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群体。基于相关心理治疗理论,比较分析心理慰籍、情感依托、情绪宣泄、情感重建等四种版画艺术治疗模式及其操作程序,达成了积极的治疗效果。调查表明,版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治疗媒介,人们对版画艺术治疗寄予较高的心理期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版画艺术治疗与参与者的心理结构、心理教育规律相契合,与学校素质教育、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当前,关键问题是要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深入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社会公共资源,并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版画艺术治疗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赵郝锐[10](2017)在《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生家庭具有塑造自我与人格的重要力量,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索家庭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抽取了10所高校的932位大学生,对其原生家庭的信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每个家庭的父亲、母亲及子女同时参与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原生家庭中家庭背景、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婚姻冲突子女知觉的中介效应,并最终构建了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家庭综合作用模型,阐明了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婚姻冲突子女知觉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作用路径,最后,在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家庭综合作用模型的指导下,设计了家庭治疗取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验证了其立即性与追踪性效果。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5个研究分析了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一着重考察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以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所在地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作为家庭背景的变量,以心理幸福感、自尊、心理症状作为反映心理适应的指标,分别考察了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当前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总体上较好,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自尊和较低水平的心理症状。(2)家庭所在地类型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所在地为地级城市的大学生其心理品质发展得更为积极,对自我评价更高,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不佳。(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适应影响较大。对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下家庭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与自尊上就越是有优势,同时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与高中的大学生心理症状最少。父亲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存在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并未显示出优势,而父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较佳。(4)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适应影响较大,其中母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更为广泛。就心理幸福感、自尊而言,父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就越有优势,就心理症状而言,父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为中等的大学生心理症状最少。此外,母亲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会更多的出现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等症状。研究二关注夫妻子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以婚姻满意度问卷、婚姻调适问卷、婚姻健康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父母的婚姻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各婚姻关系变量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父母婚姻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男大学生父母的婚姻调适得分更高、母亲的婚姻满意度更高;非独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父母婚姻互动水平更好,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婚姻调适得分更高。(2)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满意度对子女的心理适应影响较大,对子女心理幸福感、自尊、心理症状均有显着预测作用。(3)多群组路径分析发现,父母婚姻关系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作用路径。在男生群体、独生子女群体、城市群体、高家庭经济地位群体中,父亲与母亲婚姻满意度的预测路径显着,在女生群体、非独生子女群体、农村群体、中低家庭经济地位群体中,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更广泛,父母婚姻调适对子女心理适应的预测路径也显着。研究三重点考察亲子子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以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亲子关系的指标,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了不同教养方式与教养类型下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男大学生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得分显着高于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情感温暖与母亲干涉保护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城市大学生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与不良教养方式的得分均高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表现为高反应高要求的权威型教养类型。(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着的预测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心理症状、自尊。具体的,父母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有益,父母的过度干涉与保护则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此外,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影响较大。(3)大学生父母的教养类型可以分别分为情感温暖型、过度管束型、冷漠拒绝型,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宽松型与专制型相对应。其中,情感温暖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最积极,冷漠拒绝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最消极。(4)家庭教养类型可以分成:慈父慈母、严父慈母、慈父严母、严父严母四个类型。其中,慈父慈母组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最佳,严父严母组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最差。与慈父严母组相比,严父慈母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优势,这说明了母亲教养行为在家庭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四着力于中介效应的探讨,以婚姻冲突子女知觉为中介变量,分析了个体知觉因素在原生家庭影响效应中的中介效应,构建了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综合作用模型,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大学生版婚姻冲突子女知觉问卷含有冲突认知与涉己程度两个分量表,其中冲突认知分量表由冲突特征、威胁感知、冲突稳定性、三角关系四个因子构成;涉己程度分量表由自我归因和殃及自我两个因子构成。修订后问卷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用于大学生群体对父母婚姻冲突感知的测量。(2)父母婚姻关系与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与消极的教养方式(父母惩罚严厉、否认拒绝)呈负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婚姻冲突子女知觉呈正相关,积极教养方式与婚姻冲突子女知觉呈负相关。(3)父母婚姻关系通过教养方式、婚姻冲突子女知觉两个中介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心理症状、自尊产生影响;婚姻冲突子女知觉还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心理症状、自尊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五设计了家庭治疗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案,目的在于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有效方法。8次团体训练后对团体辅导的立即性效果进行了检验,而后在团体辅导结束5周后对小组成员进行了追踪测量,检验了团体辅导的持续性效果。结果发现:经过8周的团体辅导,实验组成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与自尊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心理症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对照组成员在没有接受干预的条件下,其心理幸福感、自尊及心理症状得分均未发生显着的变化;追踪性测量发现,实验组小组成员在自尊总分、心理幸福感总分以及自主性、个人成长、与他人积极关系、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几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前测相比差异仍然显着,说明家庭治疗取向的团体辅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二、个体心理辅导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区别及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心理辅导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区别及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亲子依恋
        2.1.1 亲子依恋的概念
        2.1.2 亲子依恋的测量
        2.1.3 亲子依恋相关研究
    2.2 心理一致感
        2.2.1 心理一致感概念
        2.2.2 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
    2.3 亲社会行为
        2.3.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2.3.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2.3.3 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2.4 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三者的相关关系
        2.4.1 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4.2 亲子依恋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
        2.4.3 心理一致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问题提出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思路
    4.3 研究方法
5 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假设模型
    5.4 研究对象
    5.5 研究工具
        5.5.1 亲子依恋量表
        5.5.2 亲社会行为量表
        5.5.3 心理一致感量表
    5.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5.7 研究结果
        5.7.1 研究工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5.7.2 初中生亲子依恋、亲社会行为、心理一致感的描述统计
        5.7.3 亲子依恋的人口学差异
        5.7.4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的人口学差异
        5.7.5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人口学差异
        5.7.6 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
        5.7.7 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依恋、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5.8 分析与讨论
        5.8.1 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分析
        5.8.2 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分析
        5.8.3 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6 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4 研究过程
    6.5 数据分析
    6.6 干预设计及课程内容
        6.6.1 干预设计
        6.6.2 干预方案设计
        6.6.3 干预方案
    6.7 研究结果
        6.7.1 初一年级四个班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6.7.2 初一年级四个班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6.7.3 实验组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前测和后测差异
        6.7.4 对照组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前后测差异
    6.8 干预效果讨论
7 结论
8 教育建议
    8.1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的提高
    8.2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9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查
附录2 团体辅导方案
致谢

(2)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错失恐惧
        1.2.2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1.2.3 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方案思路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假设
        2.2.3 研究思路
        2.2.4 技术路线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3.3 研究创新
3 研究一: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现状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3 研究结果
        3.3.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
        3.3.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
        3.3.3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关系
        3.3.4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3.3.5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4 研究讨论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干预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前测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对比分析
        4.3.2 实验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4.3.3 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4.3.4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对比分析
        4.3.5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和追踪测验对比分析
    4.4 研究讨论
    4.5 研究小结
5 综合讨论
    5.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分析
    5.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分析
    5.3 大学生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5.4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讨论
        5.4.1 干预效果讨论
        5.4.2 团辅过程和反馈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研究建议
        6.3.1 对大学生层面的建议
        6.3.2 对家庭层面的建议
        6.3.3 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6.3.4 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附录 B 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
    附录 C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
    附录 D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具体内容设计
    附录 E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部分成员过程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总体方案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1.1 自我效能感概念
        2.1.2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2.1.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概念
        2.1.4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维度
        2.1.5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
        2.1.6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1.7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点
    2.2 音乐治疗
        2.2.1 音乐治疗的概念
        2.2.2 音乐治疗的基本功能
        2.2.3 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2.2.4 音乐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2.2.5 音乐治疗的实证研究效果
        2.2.6 音乐治疗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干预中的优势
        2.2.7 团体音乐治疗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内容
        2.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3.2 拟研究的内容
3 研究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取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处理
    3.3 研究数据分析
        3.3.1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分析
        3.3.2 亲和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3 自我印象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4 利他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5 沟通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6 自我价值感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7 情绪控制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4 讨论
    3.5 结论
4 研究二 团体音乐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研究对象
        4.3.1 干预对象
        4.3.2 研究者
        4.3.3 观察员
    4.4 研究方法
    4.5 研究工具
        4.5.1 团体音乐疗法方案
        4.5.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4.5.3 团体活动单元反馈表
        4.5.4 团体活动总反馈表
        4.5.5 成员互评表
        4.5.6 助手观察记录表
        4.5.7 场地及设备
    4.6 团体音乐疗法的干预方案
        4.6.1 团体音乐疗法的总目标
        4.6.2 团体性质
        4.6.3 音乐活动方案设计
        4.6.4 团体音乐疗法方案的理论依据
    4.7 量化测评结果分析
        4.7.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4.7.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差异比较
        4.7.3 追踪测量结果
    4.8 质性材料分析
        4.8.1 团辅单元反馈表分析
        4.8.2 团辅总反馈表分析
        4.8.3 成员互评表的分析
        4.8.4 实验后访谈分析
        4.8.5 助手反馈信息分析
        4.8.6 带领者的反思与总结
5 讨论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7 研究发现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心理学实验知情同意书
    附录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附录3 团体音乐活动单元反馈表
    附录4 团体音乐活动总反馈表
    附录5 《助手观察记录表》
    附录6 《团体成员互评表》
    附录7 部分活动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2.1 对替代性创伤的研究
        2.1.1 替代性创伤的定义
        2.1.2 替代性创伤的症状表现
        2.1.3 替代性创伤产生的危害
        2.1.4 替代性创伤的成因研究
        2.1.5 替代性创伤的作用机制
        2.1.6 替代性创伤干预的基本原则
        2.1.7 替代性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异同
    2.2 绘画疗法的研究
        2.2.1 绘画疗法的定义
        2.2.2 绘画疗法的起源
        2.2.3 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2.2.4 绘画疗法应用于心理治疗的优势
        2.2.5 绘画疗法在心理创伤领域的研究
        2.2.6 团体辅导用于替代性创伤治疗的相关研究
        2.2.7 绘画团体辅导用于创伤干预的相关研究
    2.3 社区工作者相关研究
        2.3.1 社区工作者概念界定
        2.3.2 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风险
    2.4 问题提出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研究设计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回顾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质性访谈法
        3.2.4 准实验法
        3.2.5 个案研究法
    3.3 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3.4 研究假设
    3.5 技术路线
4 研究一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2.1 替代性创伤量表(VTS)
        4.2.2 统计方法
    4.3 研究假设
    4.4 各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5 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4.6 各人口学变量在VTS量表上的得分比较
        4.6.1 不同性别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6.2 不同年龄水平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4.6.3 不同婚姻状态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6.4 不同文化程度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6.5 不同类型社区工作人员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7 讨论分析
        4.7.1 参与过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处于较高水平
        4.7.2 不同性别社区工作人员的VTS量表得分差异
        4.7.3 不同年龄水平社区工作人员VTS量表的得分差异
        4.7.4 不同婚姻状态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4.7.5 不同文化层次水平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4.7.6 不同类型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5 研究二绘画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实施过程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质量控制
        5.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1.2 研究对象分组
        5.1.3 团辅活动质量控制
        5.1.4 理论依据
    5.2 团辅活动材料准备
    5.3 绘画团体辅导的开展时间
    5.4 干预实施流程
    5.5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具体内容
        5.5.1 活动总目标
        5.5.2 活动性质
        5.5.3 活动组织人员
        5.5.4 活动所需材料
        5.5.5 干预研究假设
        5.5.6 干预研究前的入组访谈
        5.5.7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整体思路
        5.5.8 干预方案设计模式
    5.6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具体方案
    5.7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的数据分析
        5.7.1 对照组和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前测数据分析
        5.7.2 对照组和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后测数据分析
        5.7.3 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前、后数据的差异比较
        5.7.4 对照组绘画团体辅导前、后数据差异的比较
    5.8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测的研究结论
6 研究三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的分析
    6.1 干预组成员在干预前、后的四幅典型绘画作品
        6.1.1 干预组成员1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2 干预组成员1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1.3 干预组成员2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4 干预组成员2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1.5 干预组成员3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6 干预组成员3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1.7 干预组成员4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8 干预组成员4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 对照组成员在干预前、后的五幅典型绘画作品
        6.2.1 对照组成员1 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2 对照组成员2 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3 对照组成员3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4 对照组成员4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5 对照组成员5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3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特征分析讨论
    6.4 典型个案系列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7 研究四绘画团体辅导访谈与结果讨论
    7.1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对干预组进行小组访谈结果的质性分析
    7.2 绘画团体辅导后对干预组的追踪访谈
        7.2.1 对干预组成员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
        7.2.2 对干预组访谈结果的分析讨论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宿舍人际研究现状
        2.1.1 国外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2.1.2 国内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2.1.3 国内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及特点
        2.1.4 影响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
        2.1.5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
        2.1.6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可能性
    2.2 箱庭疗法概述
        2.2.1 箱庭疗法概念
        2.2.2 箱庭疗法的治愈机制
        2.2.3 对箱庭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2.2.4 团体箱庭疗法基础
        2.2.5 团体箱庭疗法研究现状
        2.2.6 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的基本原理
        2.2.7 团体箱庭疗法对人际关系干预的适切性
3 研究一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法
        3.1.2 访谈法
        3.1.3 实验法
        3.1.4 参与观察法
    3.2 研究假设
    3.3 被试选取
    3.4 本研究的创新性
    3.5 研究工具
        3.5.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
        3.5.2 干预工具
        3.5.3 作业记录表
        3.5.4 统计工具
    3.6 研究程序
        3.6.1 实验过程
        3.6.2 被试访谈
        3.6.3 干预实施
    3.7 研究一量性结果与分析
        3.7.1 研究一实验组对照组前测数据分析
        3.7.2 研究一实验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3.7.3 研究一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3.7.4 研究一实验组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后测数据分析
        3.7.5 研究一箱庭沙具使用与全国常模差异性检验
    3.8 研究一质性结果分析
    3.9 研究一质性分析部分的讨论分析
4 研究二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假设
    4.3 被试选取
    4.4 本研究的创新性
    4.5 研究工具
    4.6 研究程序
        4.6.1 实验过程
        4.6.2 被试访谈
        4.6.3 干预实施
    4.7 研究二量性结果与分析
        4.7.1 研究二实验组对照组前测数据分析
        4.7.2 研究二实验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4.7.3 研究二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4.7.4 研究二实验组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后测数据分析
        4.7.5 研究二箱庭沙具使用与全国常模差异性检验
        4.7.6 研究一、研究二团体箱庭疗法的制作时间
        4.7.7 研究一、研究二箱庭疗法创伤主题与治愈主题的差异性检验
    4.8 研究二质性结果分析
    4.9 研究二质性分析部分的讨论分析
    4.10 研究一、研究二质性处理结果讨论
5 总讨论
    5.1 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改善的有效性
        5.1.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讨论
        5.1.2 团体箱庭时间分析
        5.1.3 箱庭主题
        5.1.4 实验组箱庭作品使用的沙具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性检验
    5.2 研究一、研究二箱庭过程的再讨论
        5.2.1 研究一
        5.2.2 研究二
        5.2.3 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区别性
    5.3 咨询师个人的成长
6 研究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反思
        6.1.1 研究方法反思
        6.1.2 研究伦理反思
    6.2 研究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1.3 理论基础
        1.3.1 思想与行为理论
        1.3.2 社会角色理论
        1.3.3 人际关系理论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
    2.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历史进程
        2.1.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初步探索阶段(1952-1983年)
        2.1.2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科学化发展阶段(1984-2003年)
        2.1.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专业化发展阶段(2004-2012年)
        2.1.4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精准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2.2 高校辅导员角色演变的发展趋势
        2.2.1 角色定位由单一到多元
        2.2.2 角色规范由突出政治到内容全面
        2.2.3 角色技能由重点要求到全面要求
        2.2.4 角色实践由单独行动到分工合作
        2.2.5 角色评价由单向考评到多方考评
    2.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本经验
        2.3.1 始终坚持把政治引导作为角色定位的首要标准
        2.3.2 始终坚持把道德示范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导向
        2.3.3 始终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推力
        2.3.4 始终坚持把知行合一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要求
        2.3.5 始终坚持把以生为本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原则
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3.1 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调查抽样方案
        3.1.3 问卷回收
        3.1.4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内冲突的实证考察
        3.2.1 不同角色期望引致的角色冲突
        3.2.2 高校专职辅导员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冲突
    3.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间冲突的实证考察
        3.3.1 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3.3.2 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3.3.3 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3.4 不同群体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比较
        3.4.1 基于自然因素的比较分析
        3.4.2 基于教育因素的比较分析
        3.4.3 基于工作环境的比较分析
4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子分析
    4.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影响因素的一般线性回归分析
        4.2.1 政策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2.2 单位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2.3 个人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1 建立回归模型
        4.3.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目标与原则
    5.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主体性原则
        5.2.4 创新性原则
6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探析
    6.1 制度保障: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
        6.1.1 明确角色定位
        6.1.2 明晰角色规范
    6.2 镜像反馈: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
        6.2.1 规范镜像参照
        6.2.2 回应他者期望
    6.3 本体调适: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
        6.3.1 加强角色观念
        6.3.2 建设角色形象
        6.3.3 提升角色素养
        6.3.4 提高角色技能
    6.4 机制构建: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6.4.1 完善从业规范机制
        6.4.2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6.4.3 创新成长发展机制
        6.4.4 建设角色评价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与中学心理教育的衔接
        1.2.2 做好人际交往训练,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1.2.3 丰富人际适应性训练的培养方案,为心育教师提供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人际适应性的研究
        2.1.1 人际适应性的概念
        2.1.2 人际适应性的结构
        2.1.3 人际适应性的测量
    2.2 关于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研究
        2.2.1 初一新生的人际交往的特点
        2.2.2 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和干预研究
    2.3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
        2.3.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发展
        2.3.2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作用
        2.3.3 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人际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思路
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统计工具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4.5.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4.5.2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4.5.3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家庭氛围上的差异比较
        4.5.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比较
5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方法
        5.4.1 实验设计
        5.4.2 实验变量
        5.4.3 研究工具
        5.4.4 实验程序
    5.5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制定
        5.5.1 建构人际适应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依据
        5.5.2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干预设置
        5.5.3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阶段及内容
        5.5.4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流程
    5.6 研究结果与分析
        5.6.1 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1.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前测的差异比较
        2.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5.6.2 实验组、对照组各自在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1.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2.实验组人际适应性各维度的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6 讨论
    6.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特点研究
        6.1.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
        6.1.2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6.1.3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家庭氛围差异
        6.1.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
    6.2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6.2.1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发展的影响效果
        6.2.2 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6.3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
        6.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3.2 本研究的不足
        6.3.3 本研究的展望
7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际适应性量表
    附录2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后记

(8)粗暴养育与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问题性网络使用
        2.1.1 基本概念
        2.1.2 测量问卷
        2.1.3 理论模型
        2.1.4 相关研究
    2.2 粗暴养育
        2.2.1 基本概念
        2.2.2 测量方式
        2.2.3 相关研究
        2.2.4 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2.3 基本心理需要的作用
        2.3.1 基本概念
        2.3.2 测量问卷
        2.3.3 相关研究
        2.3.4 中介作用
    2.4 自我概念清晰性及其调节作用
        2.4.1 基本概念
        2.4.2 测量问卷
        2.4.3 相关研究
        2.4.4 调节作用
    2.5 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团体辅导干预
        2.5.1 团体辅导的概念
        2.5.2 团体辅导的优势
        2.5.3 本研究团体辅导设计的理论依据
        2.5.4 团体辅导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相关干预研究
    2.6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6.1 问题提出
        2.6.2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 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施测过程
    3.5 结果分析
        3.5.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3.5.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3.5.3 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
        3.5.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3.5.5 基本心理需要及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3.6 讨论
        3.6.1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6.2 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相关
        3.6.3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3.6.4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作用
4 研究二 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团体辅导干预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团体辅导实施阶段和目标
    4.4 团体辅导方案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实验组前测、后测及追踪测的差异分析
    4.6 讨论
        4.6.1 团体辅导的效果
        4.6.2 干预无效的原因分析
        4.6.3 领导者的观察评估
        4.6.4 团体成员的反馈及感受
5 总讨论
    5.1 粗暴养育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5.2 基于团体辅导的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干预效果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9)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绘画艺术治疗
        1.3.2 版画及其内涵
        1.3.3 版画艺术治疗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特征
    2.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2.1.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
        2.1.2 绘画艺术治疗功能的发展
    2.2 绘画艺术治疗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2.2.1 生理科学理论基础
        2.2.2 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
        2.2.3 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取向
    2.3 绘画艺术治疗的心理学特征
        2.3.1 绘画艺术治疗的视觉接受性
        2.3.2 绘画艺术治疗的多元空间性
        2.3.3 绘画艺术治疗的自我实现性
        2.3.4 绘画艺术治疗的适用广泛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比分析: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
    3.1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审美融通
        3.1.1 审美认知的相通性
        3.1.2 审美教育的相容性
        3.1.3 审美愉悦的相融性
    3.2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创作特质融通
        3.2.1 创作过程的意象性
        3.2.2 创作过程的手工性
        3.2.3 创作过程的自由性
    3.3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亲和力融通
        3.3.1 艺术精神的传统性
        3.3.2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3.3.3 艺术创作的游戏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理学视界: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独特性
    4.1 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及其心理意境
        4.1.1 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
        4.1.2 版画艺术“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
        4.1.3 版画艺术“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
        4.1.4 版画艺术“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
    4.2 版画的创作特质及其艺术治疗功能
        4.2.1 颜色材料的丰富性:培养自我之情趣
        4.2.2 制版形式的多样性:愉悦自我之心境
        4.2.3 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激励自我之潜能
        4.2.4 呈现形态的复数性:平复自我之心态
    4.3 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实践优势
        4.3.1 激发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4.3.2 表达参与者的丰富情感
        4.3.3 完善参与者的心理品质
        4.3.4 保持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治疗判据与实践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实施与分析
    5.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框架
        5.1.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
        5.1.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框架和形式
    5.2 版画艺术治疗的适症群体与心理判据
        5.2.1 治疗适用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5.2.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心理症状判据
    5.3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和分析
        5.3.1 实证案例使用的相关评估工具
        5.3.2 儿童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心理慰籍模式——“描绘出你心中的家”
        5.3.3 大学生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绪宣泄模式——“心情的流露”
        5.3.4 成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依托模式——“幸福计划”
        5.3.5 老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重建模式——“老胡”的故事
        5.3.6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的总结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效与推广:版画艺术治疗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6.1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6.1.1 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问卷调查
        6.1.2 版画艺术治疗成效的访谈分析
    6.2 版画艺术治疗实践的改革取向
        6.2.1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结构功能相契合
        6.2.2 版画艺术治疗与素质教育功能相统一
        6.2.3 版画艺术治疗与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
        6.2.4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教育功能相融通
    6.3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与普及的路径选择
        6.3.1 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
        6.3.2 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公共资源
        6.3.3 学校版画艺术教育与版画艺术治疗相结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件
    附件一 调查问卷
    附件二:症状自评量表系列调查问卷(Self-Reporting Inventory)
    附件三:自我接纳问卷(Self-Aeeeptanee Questionnaire,SAQ)
    附件四: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五:心理幸福感测试
    附件六:版画制作步骤图

(10)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适应
        2.1.1 适应的含义
        2.1.2 心理适应的界定
        2.1.3 心理适应的理论基础
    2.2 原生家庭
        2.2.1 原生家庭影响的理论研究
        2.2.2 原生家庭影响的实证研究
        2.2.3 原生家庭重要特征的测量
    2.3 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原生家庭
    2.4 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评估
    2.5 已有研究的总结
    2.6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
        2.6.1 研究目的
        2.6.2 研究意义
        2.6.3 研究的总体构思
3 研究一: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家庭所在地类型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4.3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4.4 父母职业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4.5 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5 讨论
        3.5.1 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在家庭所在地类型上的差异
        3.5.2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5.3 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3.6 小结
4 研究二:父母婚姻关系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作用路径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与工具
        4.3.2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4.3.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父母婚姻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父母婚姻关系与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相关分析
        4.4.3 父母婚姻关系与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多群组路径分析
    4.5 讨论
        4.5.1 大学生父母婚姻关系的特点
        4.5.2 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子女的心理适应具有较强预测力
        4.5.3 父母婚姻关系对不同群体子女心理适应的作用路径存在不同
    4.6 小结
5 研究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与工具
        5.3.2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5.3.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父母教养方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相关分析
        5.4.3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回归分析
        5.4.4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剖面分析
    5.5 讨论
        5.5.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5.5.2 父亲与母亲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5.5.3 大学生父亲与母亲的三种教养类型
        5.5.4 家庭教养类型与大学生心理适应——母亲的主导作用
    5.6 小结
6 研究四:婚姻冲突子女知觉的中介效应
    6.1 《婚姻冲突子女知觉》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6.1.1 婚姻冲突子女知觉量表的翻译与初测
        6.1.2 婚姻冲突子女知觉问卷的正式施测
        6.1.3 大学生版婚姻冲突子女知觉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6.1.4 信效度分析
        6.1.5 讨论
        6.1.6 小结
    6.2 婚姻冲突子女知觉的中介效应探索
        6.2.1 研究目的
        6.2.2 研究假设
        6.2.3 研究方法
        6.2.4 结果与分析
        6.2.5 讨论
        6.2.6 小结
7 研究五:家庭治疗取向的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实验探索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假设
    7.3 研究方法
        7.3.1 研究对象与工具
        7.3.2 数据处理
    7.4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7.5 结果与分析
        7.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适应各因子前测的比较
        7.5.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比较
        7.5.3 实验组成员的追踪测量
    7.6 讨论
    7.7 小结
8 提升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8.1 建立原生家庭信息档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开展差异化心理辅导
        8.1.1 不同家庭特征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各有特点
        8.1.2 母亲在大学生心理适应中的主导作用
    8.2 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大学生健康成长
        8.2.1 父母婚姻满意度是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稳定预测源
        8.2.2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直接而广泛
    8.3 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系统,着力挖掘其自身心理资源以提升抗逆力
        8.3.1 婚姻冲突子女知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8.3.2 挖掘个体心理资源是改善原生家庭消极影响的有效方法
9 结论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后记

四、个体心理辅导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区别及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刘澜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王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D]. 唐珍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D]. 刘杉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D]. 岳封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4)
  • [6]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D]. 耿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7]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D]. 殷何莲. 西南大学, 2020(01)
  • [8]粗暴养育与高中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及其干预研究[D]. 唐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D]. 张亚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 赵郝锐.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个体心理咨询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差异与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