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

聚乙烯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

一、聚乙烯的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纹昕[1](2021)在《微波诱导聚丙烯薄膜表面接枝马来酸酐及其粘接性能》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PP)具有无毒无味和阻水性能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作食品包装薄膜中的阻水层。但是,由于单层PP薄膜的氧气渗透率较高,常需与具有优异阻氧性能的聚酰胺(PA)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材料制成多层复合薄膜。由于PP是非极性聚合物,表面能低,难以与极性聚合物进行复合粘接,需引入粘接层辅助复合薄膜的制备。目前,马来酸酐(MAH)接枝PP(PP-g-MAH)是最常用的PP基食品包装复合薄膜中的粘接层材料,其主要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该过程中PP降解严重,且未反应单体难以除去,这对复合薄膜的粘接性能和食品安全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改善PP粘接性能的同时,如何不影响其本体性能,且能有效去除残余单体,是PP基复合薄膜制备的关键。论文采用微波诱导表面接枝技术,将MAH接枝到PP薄膜表面,在明显改善PP薄膜与PA6薄膜之间粘接性能的同时,可有效解决单体残余和PP降解的问题。论文从MAH接枝改性PP薄膜表面分析方法、不同溶液体系下微波接枝反应过程与机理、改性PP薄膜与PA6薄膜复合粘接特性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提出了微波接枝改性PP薄膜的残留单体、表面特性和粘接性能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高压萃取-紫外光谱法定量检测改性PP中的残单含量,发现微波接枝改性PP薄膜中的残单含量远低于商用PP-g-MAH,且可通过丙酮浸泡方式快速除去。另外,可采用PP薄膜的表面亲水性、化学组成及其与PA6薄膜间粘接强度的变化定性或定量地分析PP薄膜表面接枝MAH的情况。2、以二甲苯作为表面溶胀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微波的吸收介质,探究了 MAH微波接枝PP薄膜的过程与机理。相比于传统的热诱导接枝方式,微波辐照可以促进过氧化物分解,有效缩短反应时间,且不会对PP薄膜本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造成影响。对接枝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可知在二甲苯/DMF(2/1)的混合溶剂中,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85℃、MAH浓度为0.03g/mL、过氧化苯甲酰(BPO)浓度为0.004g/mL等条件下,改性PP薄膜与PA6薄膜的粘接强度最大可达到8.0N/15mm。3、以水作为溶剂,微量二甲苯作为界面剂,对MAH微波接枝PP薄膜过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界面剂的引入可迅速浸润PP表面并使其溶胀,为接枝反应提供更多场所,促进接枝反应发生;将引发剂BPO溶解于界面剂中进行接枝反应,可提高反应效率;引入共单体苯乙烯(St),可增大MAH的接枝量。在二甲苯加入比例为1/40的水溶液中,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80℃、MAH浓度为0.03 g/mL、二甲苯中St浓度为0.04 g/mL、二甲苯中BPO浓度为0.004 g/mL等条件下,改性PP薄膜与PA6薄膜的粘接强度最大可达到13.3N/15mm。相比于二甲苯/DMF混合溶液体系中的微波接枝反应,水溶液体系中所得接枝改性PP薄膜表面无单体残留,且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

张鲜[2](2021)在《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生物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塑料产品主要是由石油提炼而成,塑料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石油基塑料制品不可降解、难以回收,大量使用会产生全球废物难以处理等相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石油储量的减少给石油基塑料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且可持续发展的新产品的研发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以马铃薯淀粉(PS)为主要原料,通过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发泡材料。在成功制备出壳聚糖(CTS)/淀粉基泡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增强改性和塑化改性,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特征及功能的复合泡沫材料并进行相关性能表征,以期提高淀粉基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优势,减少环境污染。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微波膨胀法成功制备了壳聚糖/淀粉基生物型复合泡沫并探讨壳聚糖分子量及质量分数、壳聚糖溶液与淀粉质量比对淀粉基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淀粉基泡沫的最佳发泡比例,揭示泡沫材料的结合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壳聚糖分子量为4.4×105,质量分数为4%,淀粉与壳聚糖质量之比为4.2:3时泡沫的综合性能最佳。在此比例下所制备的淀粉基泡沫材料的孔隙率较低,密度较高,压缩强度相对较高,为1.077 MPa;在淀粉基泡沫中,壳聚糖分子链上氨基基团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形成氢键,这种交互作用不仅能够使淀粉基泡沫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还可以提高泡沫的热稳定性及热焓值;并且通过在水中的溶解度测试可以发现,这种氢键交互作用可以让泡沫的形态结构在水中保持一段时间完整性,直到30天后泡沫被完全分解。(2)采用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素对CTS/PS泡沫进行增强改性,并对比不同种类的纳米纤维素以及纳米纤维素含量对淀粉基复合泡沫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纤维素含量的提高,泡沫材料的泡孔数量减少,闭孔率明显提高,其压缩强度显着增强。与针状结构的纳米纤维素晶体(CNC)相比,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纳米纤维素纤丝(CNF)对泡沫材料其力学强度增强效果相对较好,尤其是棉花CNF对淀粉基泡沫的增强作用最为突出,其含量为1.2%时泡沫的压缩强度可达到1.311 MPa。此外,纳米纤维素中大量的羟基与淀粉、壳聚糖等大分子之间氢键结合,增强了淀粉基泡沫的热稳定性能,并提高其玻璃转化温度及热焓值;通过水溶性测试发现纳米纤维素增强淀粉基泡沫仍然可被环境当中的微生物降解,证实了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材料。(3)在(1)(2)基础上,利用丙三醇对CTS/PS泡沫和棉花CNF增强CTS/PS泡沫进行塑化改性并研究了丙三醇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对泡沫材料的宏观及微观构造的影响,揭示了丙三醇对淀粉复合泡沫的塑化作用机理以及对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丙三醇塑化处理后的淀粉基泡沫泡孔孔壁增厚,泡沫整体柔软而富有韧性,且具有一定的应力缓冲作用;随着丙三醇浓度的增加以及浸泡时间的延长,泡沫中丙三醇残余率以及密度逐渐增大,回弹率最高可达到99%,回弹性能显着上升。塑化后的淀粉基泡沫材料其热解峰值温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未塑化淀粉基泡沫更低,压缩性能也明显呈现降低趋势,说明丙三醇的加入虽然增强了泡沫材料的回弹率,但其压缩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均有所下降。

邵青[3](2021)在《基于光热效应的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修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界面即纤维和树脂基体间的界面区域,被认为是决定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复合材料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界面容易受到机械力、化学、热、紫外线辐射等刺激的影响,在结构内部形成裂纹或微裂纹,这些裂纹或微裂纹很难检测和修复,随着裂纹的不断扩展最终导致复合材料整体性能失效。赋予复合材料界面损伤修复性能作为一种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的新兴方法一直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针对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损伤难以检测及精准修复的问题,以PBO纤维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光热效应的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修复的构建及其机制的研究。采用表面涂覆方法,通过调控PBO纤维在氮化硼-聚多巴胺(BN-PDA)纳米片溶液中的浸渍时间和质量浓度,将光热转换剂BN-PDA纳米片均匀致密地负载在PBO纤维表面,得到表面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BN-PDA-PBO纤维。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树脂基体、BN-PDA-PBO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TPU-BN-PDA-PBO单丝复合材料。采用单丝拔出测试评估PBO单丝复合材料的界面损伤光热修复性能。结果表明,在氙灯辐照下,TPU-BN-PDA-PBO单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光热修复效率为72.73%,而且在循环5个修复周期后界面光热修复效率仍然可以保持在70%。相比之下,没有负载BN-PDA纳米片的PBO单丝复合材料没有发生界面损伤修复。这是由于在光辐照下界面层的BN-PDA纳米片可以吸收光能并转换为热能,触使TPU-BN-PDA-PBO单丝复合材料界面损伤处的温度升高,当界面温度达到树脂基体Tg以上时,界面处树脂基体的分子链发生运动而实现界面损伤修复。由于Cu2S和Ag纳米粒子的耦合使纳米粒子在光辐照下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增强,所以Cu2S-Ag纳米粒子具有很强的协同光热转换能力。通过优化硝酸银的浓度、硫化亚铜种子溶液浓度、PBO纤维的质量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将Cu2S-Ag-PDA纳米粒子致密均匀地负载于PBO纤维的表面,得到表面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Cu2S-Ag-PDA-PBO纤维。同时,以聚氨酯为树脂基体、Cu2S-Ag-PDA-PBO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TPU-Cu2S-Ag-PDA-PBO单丝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氙灯辐照下界面层的Cu2S-Ag-PDA纳米粒子可以高效率地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热能,触使TPU-Cu2S-Ag-PDA-PBO单丝复合材料界面损伤处的树脂基体发生原位加热进而实现界面损伤修复。计算结果表明TPU-Cu2S-Ag-PDA-PBO单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光热修复效率可以达到80.97%,高于TPU-BN-PDA-PBO单丝复合材料。同时,在5个循环修复周期内,TPU-Cu2S-Ag-PDA-PBO单丝复合材料的修复效率可以维持在75%-81%。以BN-PDA-PBO、Cu2S-Ag-PDA-PBO、PBO@NH2-MIL-88B-Fe-GO纤维织物为增强体、聚氨酯为树脂基体,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PBO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光热转换试剂与PBO纤维的质量浓度等调控光热转换剂Cu2S-Ag-PDA、BN-PDA、NH2-MIL-88B-Fe-GO在PBO纤维织物表面的负载效果。利用三点弯曲试验评估PBO模压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损伤光热修复性能。结果表明,TPU-BN-PDA-PBO、TPU-Cu2S-Ag-PDA-PBO、TPU-PBO@NH2-MIL-88B-Fe-GO模压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光热修复效率分别为55.2%、64.9%和67.1%,远高于TPU-PBO纤维复合材料。本论文所提出的基于光热效应实现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修复策略不仅仅局限于PBO纤维复合材料,在其他材料修复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蔡济海[4](2020)在《木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认为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类型,常被用作半纤维素的模型物,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目前木聚糖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备膜、水凝胶等领域,但木聚糖为杂聚多糖,分子结构复杂、糖单元种类多样、分子链较短、具有多分支性,制备的膜、水凝胶机械性能较差,其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与植物三大组分纤维素和木质素相比,木聚糖分子具有易于溶解、可及度高、水热碳产率高等优势。本研究充分利用木聚糖的这些优势,一方面,将木聚糖与无机纳米材料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复合,开发了多种新型木聚糖/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另一方面,通过水热碳化,高效制备了木聚糖碳球和石墨烯量子点,分别应用于助留助滤、拉曼增强、超级电容器、离子检测中,拓宽了木聚糖的应用领域,实现了木聚糖高值化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选择性痕量检测Fe3+研究以石墨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氢氧化钠为辅助试剂,通过超声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该GQDs含氧官能团、表面缺陷少,更接近原始石墨烯的结构,但GQDs在水中溶解度低、易团聚形成白色沉淀。本研究以木聚糖钝化其表面,得到木聚糖钝化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xylan)。与钝化前相比,GQDs@xylan在水中的稳定性得到改善,量子产率也从19.12%提升至36.63%、荧光寿命增加为7.47 ns。GQDs@xylan的荧光强度受p H影响较小,可在p H=6~10范围内保持荧光强度基本不变。作为荧光探针,基于内滤波效应实现了溶液内Fe3+的选择性检测,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75μM,检测限为92.8 n M。该研究充分利用了多分支木聚糖容易形成致密聚合物壳层的特性,首次将木聚糖用于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钝化修饰,制备了木聚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获得了一种选择性痕量检测Fe3+的高效荧光探针。2、木聚糖绿色还原制备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拉曼增强效果研究以木聚糖为还原剂和稳定剂、氯金酸为金前驱体、托伦试剂为银前驱体,绿色制备了具有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Au@Ag和Au-Ag空心合金两种纳米颗粒。木聚糖的加入,避免了有毒化学试剂的使用,简化了合成过程。包裹在纳米粒子表面的木聚糖,不仅起到稳定纳米粒子的作用,使其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而且提高了其抵抗H2O2氧化和腐蚀的能力,在相互连接的纳米颗粒之间形成热点,增强了纳米颗粒的表面拉曼增强性能。通过优化木聚糖的用量制备了形状更均一的核壳Au@Ag纳米粒子,同时避免了纳米银团簇的产生。与Au-Ag合金、纯Au和纯Ag纳米粒子相比,木聚糖包裹的Au@Ag对4-巯基苯甲酸的拉曼信号具有更强的增强效果,检测限达到1 n M。此外,木聚糖包裹Au@Ag纳米颗粒可以检测食品污染物苏丹红I,检测限低至0.126 ppm。该研究利用木聚糖分子链上的还原性末端基和大分子链结构,探究了以木聚糖为绿色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为食品/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超灵敏的表面检测技术。3、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助留助滤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为了结合木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和蒙脱土的助留助滤性能,本研究同时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和插层反应制备了剥离的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xylan-g-QC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的助留助滤剂。首先将壳聚糖季铵盐(QCS)插层到蒙脱土的层空间,扩大蒙脱土的层间距,再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在蒙脱土的层空间内链接木聚糖与QCS的分子链,在此过程中,蒙脱土的层间距进一步增大,直至剥离。与三种原料相比,xylan-g-QCS纳米复合材料的助留助滤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对碳酸钙的最大絮凝效率为37.41%,当添加量为0.01 mg/g时,打浆度最低。此外,通过将带负电的木聚糖与带正电的壳聚糖季铵盐链接起来,避免了在封闭系统里,QCS造成的电荷累积。该研究通过点击化学对木聚糖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木聚糖为聚阴离子电解质、分支多、易水化润胀特性的同时,结合壳聚糖、蒙脱土的优势,增强了木聚糖的助留助滤性能,开发了新型造纸助剂。4、木聚糖碳球/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木聚糖溶解于氢氧化钠/尿素体系后,通过水热碳化制备出自掺氮的木聚糖碳球(XCS),进一步经KOH高温活化得到活化木聚糖碳球(a XCS)。并将a XCS与抗坏血酸同时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抽滤得到活化木聚糖碳球/氧化石墨烯膜(a XCS/GO),然后再次加入抗坏血酸还原GO。复合膜在还原的过程中,外层的GO被还原成r GO后将变得疏水,阻碍还原剂渗透进膜内部,此时膜内部的抗坏血酸可原位还原GO,并且碳球作为石墨烯片层的连接物,增加了石墨烯层间的电荷传输速率,从而a XCS/r GO复合膜的比电容得到了提高,在双电极体系里,电流密度为1 A·g-1时,具有755 m F/cm2的比电容,功率密度为22.5~2250 m W/cm2,能量密度为11.88~25.2 m Wh/cm2,经10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108.7%。该研究利用木聚糖水热碳产率高的优势,制备了木聚糖碳球,并与石墨烯复合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拓宽了木聚糖的应用领域。5、木聚糖自钝化单层石墨烯量子点结合微流控检测水中Cr(Ⅵ)的研究单层石墨烯量子点(SGQDs)通常由芳香族分子或者其他碳前驱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本研究首次通过Na OH/尿素的辅助,以不含苯环的木聚糖为前驱体,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自掺氮的单层石墨烯量子点(N-SGQDs)。在此过程中,木聚糖完全溶解并与Na OH/尿素形成络合物,当在水热反应中碳化时,尿素分解释放出氨和二氧化碳,促进单层石墨烯量子点的生成,并且阻碍了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团聚。制备出来的石墨烯量子点掺杂1.38%氮元素,量子产率达23.8%,荧光寿命为5.76 ns,并且表面被未完全碳化的木聚糖自钝化,避免了量子点的团聚。该木聚糖自钝化单层石墨烯量子点作为一种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中Cr(Ⅵ)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钝化层避免了水中其它离子的干扰,并且也只能被含Cr(VI)等强氧化剂破坏。Cr(Ⅵ)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50μM,检测限仅为4.1μM。通过将量子点包埋入水凝胶,再集成到微流控芯片内,实现了对Cr(VI)的可视化检测。该研究将木聚糖水热转化为氮掺杂的单层石墨烯量子点,利用Na OH/尿素的辅助作用,提供了一种以非芳香性分子制备单层石墨烯量子点的新途径,并为水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可视化方法。

耿桐[5](2020)在《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原油中的镍、钒、钙等金属含量不断升高,尤其镍是以卟啉化合物的形式赋存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难以通过传统的电脱盐工艺将其有效脱除,严重影响了原油的后续加工过程。如何高效、环保的脱除原油中的油溶性金属已成为困扰业界和学术界的技术难题。螯合脱金属法不用增添新设备和改变现有工艺流程,只需在现有电脱盐过程中加入脱金属剂就可将原油中的金属脱除,已越发受到关注。但已有的脱金属剂多以强酸性和普通小分子配体构成,与镍形成的配位数少,仍难以高效的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脱除金属镍。基于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所具有的Donnan效应,本论文创新性的以表面羟基化的微米二氧化硅粒子为核,壳层接枝对镍等金属有强配位能力的聚合物链,构筑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刷,极大的提升了配体与金属接触的机率以及空间配位效率,从而克服了小分子配体在原油中无法有效脱除金属的困难,具有高效、非酸性且可回收的优势。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配位理论精选了氨基酸类和非氨基酸类共14种配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所选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并与通过电脱盐实验所得到的脱镍率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4种配体中,4-乙烯基吡啶与镍所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198.681 kJ/mol)绝对值最大,但也远小于具有大分子结构的初卟啉镍的结合能(-2394.876 kJ/mol)绝对值,说明用小分子配体难以从原油中稳定存在的卟啉化合物中脱除镍;采用4-乙烯基吡啶的脱镍率实验值也最高(为22.1%),这与DFT的计算结果相一致。结合DFT计算和电脱盐实验结果以及聚合物刷的合成需求,最终选择将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配体官能团引入球形聚合物刷,提出设计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作为原油脱金属剂构想,即在其所具有的Donnan效应作用下,越接近二氧化硅核,壳层中配体官能团的密度越高,提高了小分子配体与金属的空间配位效率,可望能大幅提升对镍的螯合吸附能力。(2)揭示了聚合物刷上的配体种类、聚合物链接枝率与金属脱除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成功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聚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2VP@SiO2)、聚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4VP@SiO2)和聚乙烯基咪唑聚合物刷(PVIm@SiO2);采用物理吸附法成功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C)。分别将这些聚合物刷用作原油脱金属剂,实验表明:化学接枝制备的P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接枝制备的PVP@SiO2-C。由于吡啶环中氮原子取代位不同而造成的空间位阻效应,相较于P2VP@SiO2,P4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更好。此外,聚合物刷上聚合物的接枝率越高,其上包含能与金属螯合配位的有效配体官能团数目越多,即越有利于原油中金属的脱除。最后,通过实验发现:含有相同配体官能团的聚合物刷对原油的脱金属效果要远高于聚合物链,进一步证明Donnan效应可以显着增强配体官能团对金属的螯合吸附能力。(3)考察了电脱盐工艺参数对所研制的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种聚合物刷脱金属剂,脱金属效果随着聚合物刷加入量和沉降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随着电脱盐温度、水/油比、剪切乳化强度、乳化时间和电场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为了考察其他金属对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并且比较不同体系聚合物刷对镍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环烷酸钙作为模型化合物加入原油中,通过电脱盐实验,同时考察了 PVP@SiO2、P4VP@SiO2、和PVIm@SiO2对镍和钙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遵循P4VP@SiO2>PVIm@SiO2>PVP@SiO2,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强弱顺序为PVP@SiO2>PVIm@SiO2>P4VP@SiO2。结合实验和DFT计算结果,分别建立了配体4VP、VP和VIm与镍和钙形成配合物的模型。结合能数据表明,三种配体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4VP>VIm>VP,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遵循VP>VIm>4VP,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进一步从分子尺度上揭示了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5)为了回用使用过的聚合物刷,提出采用0.5mol/L的盐酸溶液对聚合物刷吸附的镍和钙进行有效脱附的思路。经过五次电脱盐-脱附回收过程后,化学接枝合成的PVP@SiO2、P2VP@SiO2和P4VP@SiO2对原油中的镍和钙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脱除性能,而物理吸附制备的PVP@SiO2-C的回收性能下降较多。该结果证明了化学接枝制备的聚合物刷性能更加稳定,通过简单的工艺就能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不仅有益于电脱盐工艺后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也提升了聚合物刷作为脱金属剂的经济效益。

王崧合[6](2020)在《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文中认为聚烯烃,主要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二大类通用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消费量最大的高分子材料,全球年消费量达2亿吨,占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总消费量的5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2018年消费量近6000万吨,占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60%以上。但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聚烯烃产业出现了明显的过剩趋势,我国则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问题,即通用产品产能过剩,高性能产品大量进口。高性能化不仅是聚烯烃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我国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必由之路。接枝改性是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的重要方法,与极性单体的接枝改性则是聚烯烃接枝改性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聚烯烃是疏水及化学惰性的,未经接枝改性的聚烯烃通常在粘合、涂漆、着色、共混和增强改性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聚烯烃的接枝改性研究一直是聚烯烃高性能化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聚合物接枝方法主要有熔融接枝法,溶液接枝法,固相接枝法。最常用的是熔融接枝法,该方法需要使用过氧化物作为接枝引发剂,造成聚合物交联或降解。并且,过氧化物残留与未接枝的单体共同造成接枝产物有色有味。固相接枝法可以部分克服熔融接枝法的不足,残留的过氧化物和未接枝的单体可以在接枝反应后被去除,但接枝反应必须在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接枝效率很低。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在寻求一种高效的固相接枝方法。本论文对聚合物固相接枝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明了一种固相接枝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在高于聚合物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的固相接枝反应。采用该方法,本论文成功对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品进行了接枝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高于聚合物熔点的固相接枝新方法:选择性加热接枝法。以聚丙烯粉料为接枝聚合物,马来酸酐、乙烯基硅烷和乙烯基硅油为接枝单体,通过微波辐照制备出高性能功能化聚丙烯树脂。研究了接枝机理,探讨了接枝单体添加量,微波辐照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聚丙烯树脂在接枝前后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加热接枝法,是一种不需要引发剂,接枝温度高于聚合物熔点的固相接枝新方法。采用该方法首先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熔体强度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由于接枝反应发生在聚丙烯粉料表面及空隙中,未发生接枝反应的残余马来酸酐可以在接枝反应完成后通过水洗全部去除。新方法制备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含有大量β晶体,该接枝聚丙烯还具有韧性高的特点。因此,马来酸接枝聚丙烯是一种高性能极性聚丙烯树脂,具有无异味、刚韧性能和耐热性优异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马来酸酐中加入微量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微波下可以提高接枝反应温度并使马来酸酐的接枝率提高,性能得到改善。得到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可以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的马来酸钠影响了聚丙烯结晶行为,使聚丙烯树脂的刚性和耐热性进一步提高,得到的高熔体强度极性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无色无味,并且具有与成核剂NA11改性聚丙烯类似的力学和热性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少量氯化钠还可使不容易吸收微波的不饱和硅烷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表明这种新接枝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2.Janus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应用。以新接枝方法制备得到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树脂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诱导树脂自组装,制备了一面超亲水、一面疏水的可用于集水及减少水蒸发的Janus薄膜。研究了薄膜具有超亲水性能的原因,发现了薄膜在集水和阻止水蒸发方面的优异性能,探讨了薄膜在水库和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3.超润湿聚丙烯表面的设计及制备。以表面有微孔的聚丙烯薄片为原材料,利用新固相接枝法制备了超亲水、超亲油、超双亲的聚丙烯表面。研究了接枝改性对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及聚丙烯表面微纳结构对表面浸润性的影响,分析了超浸润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单体的性质、微孔表面的毛细作用和毛细管内的微纳米结构共同赋予聚丙烯表面超润湿性能。通过将亲水单体(马来酸钠)或亲油单体(不饱和硅油)接枝到具有微孔表面的聚丙烯薄片上,不仅可以得到具有超亲水性能和超亲油性能的聚丙烯表面,还可通过同时接枝亲水亲油单体,制备具有超双亲性能的聚丙烯表面。实验还得到令人吃惊的结果,制备的超亲水聚丙烯表面可以用水性粘合剂(聚乙烯醇水溶液)粘合,粘接强度达到8Kpa。表明这种制备超浸润表面的新方法可能在涂料、印刷和粘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4.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设计及制备。以聚丙烯平板膜及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原料,制备了在常压下就有超高水/油通量的平板超滤膜,以及在压力测试条件下具有超高水通量的中空纤维膜。研究了改性超滤膜的稳定性,膜内微孔结构对膜浸润性的影响,以及接枝单体和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水/油通量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聚丙烯平板超滤膜上接枝亲水性单体(马来酸钠)、亲油性单体(不饱和硅油)、同时接枝上述两种单体,可分别得到具有超高水通量聚丙烯平板超滤膜、超高油通量聚丙烯平板超滤膜和超高水油通量的聚丙烯平板超滤膜。这三种超滤膜能显着提高水或者花生油、白油和三氯甲烷的通量。采用新接枝方法将马来酸钠接枝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上可使膜的水通量提高12倍。这是一种简单、高效制备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新方法。

杨思奇[7](2020)在《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制备了含双键的酰胺型流滴剂,并将酰胺型流滴剂分别接枝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分子链上和无机纳米粒子表面,制备了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材料,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和丙烯酸(AA)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α双键的反应型流滴剂单丙烯酸月桂酸二乙醇酰胺酯(AAL)。采用预辐照技术与反应挤出接枝技术联用,将流滴剂AAL接枝到预辐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ir-LLDPE)的分子链上,制备接枝物LLDPE-g-AAL。通过表面接枝将AAL接枝到硅烷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水滑石(LDHs)表面,制备接枝物LDHs-g-AAL,并与ir-LLDPE进行挤出,得到LLDPE/LDHs-g-AAL。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AAL、LLDPE-g-AAL和LDHs-g-AAL合成成功。热重分析测试表明,AAL与LDHs-g-AAL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90 oC时,AAL失重率小于5.8%,LDHs-g-AAL失重率小于5.0%,满足加工生产要求。SEM结果表明,LDHs-g-AAL在聚乙烯中均匀分散,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团聚现象。流变结果表明,流滴剂AAL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AAL和LDHs-g-AAL的加入并不影响聚乙烯的加工性能。利用吹膜机对LLDPE-g-AAL与LLDPE/LDHs-g-AAL进行挤出吹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材料实验机和光电雾度计对薄膜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透光率与雾度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AAL与LDHs-g-AAL对LLDPE薄膜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力学性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薄膜的透光率与雾度略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明显。薄膜的接触角结果显示,AAL可以使LLDPE薄膜具有优异表面湿润性,接触角均在20o左右。薄膜的加速流滴期结果表明,AAL接枝到LLDPE分子链和LDHs的表面可以有效延缓流滴剂的迁移。当AAL浓度为2.0 wt%时,LLDPE-g-AAL与LLDPE/LDHs-g-AAL薄膜在60 oC时的流滴期分别为12天和16天。将LLDPE-g-AAL和LLDPE/LDHs-g-AAL薄膜在60 oC无水乙醇中浸泡0-6小时,进行加速流滴迁移实验。接触角测试表明,当流滴剂浓度相同时,浸泡相同时间的LLDPE/LDHs-g-AAL薄膜的接触角大于LLDPE-g-AAL薄膜的接触角,进一步证明了AAL接枝在LDHs表面,可以延缓AAL的迁移。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合Fick第二定律的拟合公式,计算了不同厚度LLDPE/AAL薄膜在60 oC无水乙醇中浸泡0-6小时后薄膜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的扩散系数减小,证明了增加薄膜的厚度可以延长薄膜的流滴期。

张满鲜[8](2020)在《纤维素基功能化缓控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料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如今化肥的施用存在利用率低,施用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发展可持续农业是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研制缓控释肥。纤维素是地球上蕴藏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由于其具有来源广泛、价廉、无毒和生物相容性好且可再生等优点,故以纤维素为基材制备缓控释肥的包膜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纤维素为基材,与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高吸水树脂,在合成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改性膨润土,用于提高该树脂的凝胶强度以及吸附性。并且对该树脂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表征,如吸水性、保水性、凝胶强度、降解性、对pH的缓冲作用以及对生化抑制剂的吸附作用。为了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以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课题以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基纤维素为内膜,以吸附生化抑制剂的高吸水树脂为外膜,制备了一种具有抗硝化功能的保水型纤维素基双层缓控释肥,并研究了该肥料的缓释效果和对硝化酶的抑制效果。具体研究和结论如下:(1)首先对原材料纤维素、天然膨润土分别进行了酸化改性和CTAB改性,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酸化改性后的纤维素更易于发生接枝反应,膨润土经过CTAB改性后使得层间距有所增大。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上述处理好的纤维素、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形成纤维素-g-聚(丙稀酸-co-丙烯酰胺),同时将纤维素-g-聚(丙稀酸-co-丙烯酰胺)与改性膨润土进行湿法混合制得高吸水树脂,并对其结构及其性质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的表征结果证明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成功地接枝到纤维素上,热重表征结果表明纤维素经过预处理后,由于削弱了氢键的作用,耐热性降低,而高吸水树脂与纤维素相比,耐热性能显着提高;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则说明高吸水树脂的三维网状结构,以及表面的凹凸和沟壑,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以吸水倍率为指标,对工艺及配方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吸水倍率为486g/g。(2)采用以吸水倍率为指标最优实验方案所制备的高吸水树脂作为实验测试的材料,对高吸水树脂的性能进行探究。通过测定树脂的重复吸水能力,发现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脱吸水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第五次脱吸水后的吸水率还能保持最初吸水率的86%;通过测试树脂对土壤的保水率,结果表明,树脂可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率;通过测试树脂的凝胶强度,发现添加改性膨润土可以有效地提高树脂的凝胶强度;通过测试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损失率随着时间快速增加,在第50天降解损失率达到77.2%,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降解性;通过测试树脂对不同pH的水溶液的缓冲作用,发现树脂可以使酸性溶液的pH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减小。通过研究高吸水树脂对生化抑制剂双氰胺和硫脲的吸附作用,发现树脂吸附双氰胺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过程既符合Langmuir模型也符合Freundlich模型。树脂吸附硫脲的动力学过程既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也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3)用乙基纤维素作为膜材料,通过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致孔剂,对该膜进行了扫描电镜、接触角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较好的致孔性,该膜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将该膜作为尿素颗粒的内膜,吸附生化抑制剂的高吸水树脂作为肥料的外膜对肥料颗粒进行包裹,制成纤维素基双层多功能型缓控释肥,采用水中溶出率法研究了 PVP含量、包膜比率、内外膜材比、温度对养分释放的影响。采用土壤培养法研究了该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也探究了该生化抑制剂对氮硝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保水性、抗硝化性、且可调控释放速率的多功能肥。

杨树良[9](2020)在《微波水热法制备生物质聚合物点及其在水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点(PDs)作为碳点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PDs是一种未经过完全碳化过程,甚至未经过碳化过程,形成的纳米结构介于碳点与聚合物之间的一种材料。PDs的表面拥有丰富的聚合物链的结构,使其具有与聚合物相似的特性,同时也兼具了碳点的优良荧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检测,生物成像,LED器件制备等领域。虽然制备PDs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多样,但是仍然存在着难以规模化制备、在短时间内制备粒径均一和性质相同的PDs等问题,在应用方面,基于PDs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多以荧光猝灭方式实现,导致检测时容易受到干扰,准确性降低。为此,我们希望选用能够批量生产的生物质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PDs,尝试利用荧光增强的机理实现被分析物的检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羟乙基纤维素为制备PDs的生物质聚合物原料,以乙二胺作为小分子交联剂,通过在200℃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反应2小时,经透析提纯,获得了具有蓝色荧光的PDs。实验结果表明,PDs的最佳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27 nm和398 nm;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1.9 nm;并且Mn2+可以以静态猝灭的形式选择性地猝灭PDs的荧光。基于此,我们成功建立了检测水样品中Mn2+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5-100μM,检出限为0.75?M,在实际环境水样品的检测中回收率为98.3%-101.3%。2.以常见的生物质材料壳聚糖为制备PDs的生物质聚合物原料,以马来酸为小分子交联剂,通过在140℃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反应2小时,促使羧基与羟基,羧基与氨基进行反应,达到交联线性聚合物壳聚糖的目的,最后获得了具有绿色荧光的PDs,PDs的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1 nm,其最佳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71 nm和510 nm。然后,我们发现左氧氟沙星可以增强PDs的荧光,而加入铜离子后,通过铜离子与左氧氟沙星的相互作用,恢复PDs的荧光,基于此,成功构筑了“turn-on-off”检测体系,用于水样品中左氧氟沙星和铜离子的检测,其中左氧氟沙星和铜离子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35μM和0-100μM,检出限分别为0.19?M和1.12?M。

王浩源[10](2020)在《稀土络合物/聚乙烯功能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具有价格低,易加工,力学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农用棚膜。稀土络合聚合物因其特殊结构,具有转光性能,在化工、生物和农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本文选用LLDPE作为基质,制备稀土络合物/聚乙烯功能膜,并对功能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以Eu3+为中心离子,以单硬脂酸单衣康酸甘油二酯(GI)和单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单衣康酸甘油二酯(LI)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制备了两种铕稀土络合物Eu(GI)3Phen和Eu(LI)3Phen。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稀土络合物已经合成成功;荧光分析结果显示,Eu(GI)3Phen在275 nm左右具有紫外吸收谱带,在617 nm左右具有发射谱带;Eu(LI)3Phen在292 nm左右具有紫外吸收谱带,在615 nm左右具有发射谱带。TGA证明两种稀土络合物热学性能稳定,可以在190 oC下可以进行热反应加工。然后将LLDPE分别与Eu(GI)3Phen和Eu(LI)3Phen进行熔融挤出接枝吹膜,制备聚乙烯接枝铕稀土络合物LLDPE-g-Eu(GI)3Phen和LLDPE-g-Eu(LI)3Phen薄膜。结果表明,Eu(GI)3Phen和Eu(LI)3Phen对样品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晶型以及力学性能没有大的影响。荧光分析表明,随接枝物中铕稀土络合物浓度升高,聚乙烯接枝膜荧光强度逐渐增强,LLDPE-g-Eu(GI)3Phen薄膜中Eu(GI)3Phen的浓度大于2.0 wt%时,发生荧光猝灭现象。接枝膜的水接触角测试表明,接枝铕稀土络合物有效减小了LLDPE薄膜的接触角。60 oC下加速流滴实验表明,随着铕稀土络合物的浓度的增加,流滴期逐渐延长,配体极性更强且分子结构较小的Eu(LI)3Phen对延长流滴期的作用更大。将GI、EDM和Eu(GI)3Phen按不同配比,分别通过共混和接枝制备了稀土络合物/聚乙烯薄膜。DSC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和接枝对LLDPE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荧光分析表明,薄膜流滴12天后,浓度2.5 wt%Eu(GI)3Phen的LLDPE/Eu(GI)3Phen共混薄膜荧光强度下降了97.8%,浓度1.5 wt%Eu(GI)3Phen和0.6wt%EDM的LLDPE/Eu(GI)3Phen/EDM共混薄膜荧光强度下降了96.0%;而浓度为2.5 wt%和1.5 wt%Eu(GI)3Phen的LLDPE-g-Eu(GI)3Phen薄膜,荧光强度分别下降20.5%和69.5%。水接触角测试表明,混合EDM的薄膜拥有更小的接触角。60 oC下加速流滴测试表明,加入EDM的LLDPE薄膜普遍拥有更长流滴期,加入EDM的LLDPE-g-Eu(GI)3Phen的薄膜加速流滴期最长,达到了12天。

二、聚乙烯的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乙烯的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诱导聚丙烯薄膜表面接枝马来酸酐及其粘接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PP基多层聚合物复合薄膜
        2.1.1 多层复合薄膜制备方法
        2.1.2 多层复合薄膜性能
    2.2 聚合物间的粘接作用机理
        2.2.1 机械耦合理论
        2.2.2 吸附理论
        2.2.3 化学键形成理论
        2.2.4 扩散理论
    2.3 PP复合薄膜中粘接性能的改善方法
        2.3.1 引入界面相容剂
        2.3.2 退火处理
        2.3.3 引入粘接层
        2.3.4 聚丙烯功能化改性
    2.4 MAH接枝PP反应机理及接枝方法
        2.4.1 MAH接枝PP的反应机理
        2.4.2 熔融接枝法
        2.4.3 溶液接枝法
        2.4.4 固相接枝法
        2.4.5 悬浮接枝法
        2.4.6 辐照接枝法
    2.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3 PP薄膜表面接枝改性的表征方法及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微波诱导PP薄膜表面接枝MAH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接枝改性后PP薄膜的表面特性分析
        3.3.2 接枝改性后PP薄膜的粘接性能
        3.3.3 接枝改性后PP薄膜残余物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二甲苯/DMF混合溶液体系中PP薄膜微波接枝MAH及其粘接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二甲苯/DMF混合溶液中PP薄膜表面接枝MAH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甲苯/DMF混合溶液中微波诱导PP表面接枝MAH的作用机理
        4.3.2 二甲苯/DMF混合溶液中接枝工艺条件对改性PP薄膜粘接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水溶液体系中PP薄膜微波接枝MAH及其粘接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水溶液中MAH微波接枝PP薄膜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溶液和二甲苯/DMF混合溶液体系中所得接枝改性PP薄膜性能比较
        5.3.2 界面剂二甲苯的作用机理探讨
    5.4 本章小结
6 水溶液体系中表面改性PP薄膜粘接性能的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水溶液体系下的MAH微波接枝PP
        6.2.3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6.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6.3.3 MAH浓度的影响
        6.3.4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6.3.5 微波功率的影响
        6.3.6 单体及引发剂的加料方式对改性PP薄膜粘接性能的影响
        6.3.7 共单体的引入对改性PP薄膜粘接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主要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专利
        即将投稿的论文

(2)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生物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简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淀粉基复合材料
        1.2.1 淀粉的理化性质
        1.2.2 淀粉的应用
        1.2.3 淀粉复合材料
    1.3 壳聚糖
        1.3.1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1.3.2 壳聚糖在淀粉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4 纳米纤维素
    1.5 泡沫常用制备方法
        1.5.1 超临界CO_2 流体
        1.5.2 超声活化
        1.5.3 微波辐射反应
    1.6 文献计量(Citespace)分析
    1.7 生物型淀粉基泡沫材料制备工艺
        1.7.1 技术路线图
        1.7.2 模具结构特点
    1.8 研究目的及内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9 创新点
第二章 淀粉基生物型泡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壳聚糖/淀粉基泡沫的制备
        2.2.4 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壳聚糖的分子量
        2.3.2 扫描电镜分析
        2.3.3 物理性能分析
        2.3.4 压缩力学性能
        2.3.5 FTIR分析
        2.3.6 TGA分析
        2.3.7 DSC分析
        2.3.8 水溶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纤维素增强淀粉基生物泡沫的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部分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2.3 制备流程
        3.2.4 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EM图像分析
        3.3.2 物理性能分析
        3.3.3 压缩力学性能
        3.3.4 FTIR分析
        3.3.5 TGA分析
        3.3.6 DSC分析
        3.3.7 水溶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基泡沫的塑化改性
    4.1 概述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2.3 壳聚糖/淀粉基泡沫的塑化处理
        4.2.4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EM图像分析
        4.3.2 物理性能分析
        4.3.3 回弹性能
        4.3.4 压缩力学性能
        4.3.5 FTIR分析
        4.3.6 TGA分析
        4.3.7 DSC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基于光热效应的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修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PBO纤维的发展现状分析
        1.2.1 PBO纤维结构和性能
        1.2.2 PBO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
        1.2.3 PBO纤维的应用
    1.3 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修复方法
        1.3.1 外援型修复方法
        1.3.2 本征型修复方法
    1.4 光触发修复的研究现状分析
        1.4.1 光致交联反应
        1.4.2 光致交换或重组反应
        1.4.3 光热效应
    1.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修复研究现状分析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所用仪器
        2.1.1 实验主要原料
        2.1.2 实验主要仪器
    2.2 BN-PDA-PBO纤维的制备方法
        2.2.1 PBO纤维的预处理
        2.2.2 PDA-PBO纤维的制备
        2.2.3 BN-PDA-PBO纤维的制备
        2.2.4 BN-PDA的制备
    2.3 Cu_2S-Ag-PDA-PBO纤维的制备方法
        2.3.1 Ag-PDA-PBO纤维的制备
        2.3.2 Cu_2S-Ag-PDA-PBO纤维的制备
        2.3.3 Cu_2S-Ag-PDA纳米粒子的制备
    2.4 PBO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2.4.1 PBO纤维织物的表面处理
        2.4.2 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表征测试手段及方法
        2.5.1 扫描电镜分析(SEM)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X射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5.4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2.5.5 原子力显微镜(AFM)
        2.5.6 透射电镜分析(TEM)
        2.5.7 光热转换效应的表征
        2.5.8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2.5.9 拉曼光谱表征
        2.5.10 界面剪切强度的表征
        2.5.11 PBO单丝复合材料界面修复效率的测试
        2.5.12 单丝拉伸测试
        2.5.13 弯曲性能测试
        2.5.14 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修复效率的测试
        2.5.15 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
第3章 BN-PDA-PBO纤维的制备及光热修复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BN-PDA-PBO纤维的制备
    3.3 BN-PDA纳米片的制备及光热性能表征
    3.4 PDA-PBO纤维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3.4.1 浸渍时间的优化
        3.4.2 PDA-PBO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3.5 BN-PDA-PBO纤维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3.5.1 多巴胺浓度的优化
        3.5.2 PDA-PBO纤维质量浓度的优化
        3.5.3 浸渍时间的优化
        3.5.4 优化后BN-PDA-PBO纤维的表征
    3.6 TPU-BN-PDA-PBO单丝纤维的光热修复性能的表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Cu_2S-Ag-PDA-PBO纤维的制备及光热修复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Cu_2S-Ag-PDA-PBO纤维的制备
    4.3 Cu_2S-Ag-PDA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光热性能表征
    4.4 Ag-PDA-PBO纤维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4.4.1 硝酸银溶液浓度的优化
        4.4.2 微波处理时间的优化
        4.4.3 微波处理次数的优化
        4.4.4 Ag-PDA-PBO纤维的表面化学组成表征
    4.5 Cu_2S-Ag-PDA-PBO纤维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4.5.1 Ag-PDA-PBO纤维的质量浓度的优化
        4.5.2 反应时间的优化
        4.5.3 优化后Cu_2S-Ag-PDA-PBO纤维的表征
    4.6 TPU-Cu_2S-Ag-PDA-PBO单丝纤维复合材料光热修复性能表征
    4.7 PBO单丝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光热修复机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界面光热修复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TPU-BN-PDA-PBO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2.1 TPU-BN-PDA-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PDA-PBO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2.3 BN-PDA-PBO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3 TPU-Cu_2S-Ag-PDA-PBO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3.1 TPU-Cu_2S-Ag-PDA-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5.3.2 Ag-PDA-PBO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3.3 Cu_2S-Ag-PDA-PBO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4 TPU-PBO@Fe-MIL-88B-NH_2-GO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4.1 PBO@Fe-MIL-88B-NH_2-GO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5.4.2 TPU-PBO@Fe-MIL-88B-NH_2-G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5.4.3 PBO-COOH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4.4 PBO@Fe-MIL-88B-NH_2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4.5 PBO@Fe-MIL-88B-NH_2-GO纤维织物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5 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5.5.1 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5.2 TPU-BN-PDA-PBO-TPU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光热修复性能
        5.5.3 TPU-Cu_2S-Ag-PDA-PBO纤维复合材料的的界面光热修复
        5.5.4 TPU-PBO@Fe-MIL-88B-NH_2-GO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光热修复性能
    5.6 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光热修复机制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木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木聚糖概述
        1.1.1 木聚糖的结构
        1.1.2 木聚糖的理化性质
    1.2 木聚糖的化学改性
        1.2.1 酯化反应
        1.2.2 醚化反应
        1.2.3 点击化学
    1.3 木聚糖基无机复合材料及应用
        1.3.1 木聚糖/零维无机复合材料
        1.3.2 木聚糖/一维无机复合材料
        1.3.3 木聚糖/二维无机复合材料
    1.4 木聚糖基碳材料及其应用
        1.4.1 碳球
        1.4.2 碳量子点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选择性痕量检测Fe3+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2.2.3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2.2.4 结构表征
        2.2.5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对pH的响应性
        2.2.6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对离子的响应性
        2.2.7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对Fe3+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2.3.2 石墨烯量子点的产率及荧光效率分析
        2.3.3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可能的机制
        2.3.4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2.3.5 木聚糖钝化石墨烯量子点对Fe3+的检测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聚糖绿色还原制备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拉曼增强效果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
        3.2.3 金银空心合金的合成
        3.2.4 结构表征
        3.2.5 表面拉曼增强效果评估
        3.2.6 抗氧化稳定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表征
        3.3.2 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的拉曼增强性能
        3.3.3 金银核壳纳米颗粒对苏丹红I的检测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助留助滤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炔基接枝木聚糖的制备
        4.2.3 叠氮基接枝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
        4.2.4 炔基接枝的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的制备
        4.2.5 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的制备
        4.2.6 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的表征
        4.2.7 助留助滤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的合成条件优化
        4.3.2 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的表征
        4.3.3 木聚糖-g-壳聚糖季铵盐/蒙脱土的助留助滤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聚糖碳球/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5.2.3 木聚糖碳球的制备及活化
        5.2.4 活化木聚糖碳球/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
        5.2.5 石墨烯-抗坏血酸复合膜的制备
        5.2.6 活化木聚糖碳球/石墨烯-抗坏血酸复合膜的制备
        5.2.7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木聚糖碳球的表征
        5.3.2 活化木聚糖碳球的表征
        5.3.3 石墨烯膜的电化学性能
        5.3.4 活化木聚糖碳球/石墨烯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5.3.5 石墨烯-抗坏血酸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5.3.6 活化木聚糖碳球/石墨烯-抗坏血酸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木聚糖自钝化单层石墨烯量子点结合微流控检测水中Cr(Ⅵ)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6.2.2 木聚糖自钝化单层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
        6.2.3 量子点/聚丙烯酰胺荧光水凝胶的制备
        6.2.4 结构表征
        6.2.5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及Cr(Ⅵ)的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木聚糖自钝化单层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6.3.2 荧光探针检测Cr(Ⅵ)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6.3.3 荧光水凝胶结合微流控检测Cr(Ⅵ)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原油中镍和钙的存在形式
    1.3 原油中镍和钙的危害
        1.3.1 对电脱盐过程的危害
        1.3.2 对常减压过程的危害
        1.3.3 对催化裂化过程的危害
        1.3.4 对加氢过程的危害
        1.3.5 对加热和换热设备的危害
    1.4 原油脱金属的方法
        1.4.1 蒸馏法
        1.4.2 萃取法
        1.4.3 过滤法
        1.4.4 吸附法
        1.4.5 加氢法
        1.4.6 金属钝化法
        1.4.7 螯合法
        1.4.8 组合工艺
        1.4.9 小结
    1.5 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1 国内外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2 现有脱金属剂存在的问题
    1.6 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1.6.1 聚合物刷的分类
        1.6.2 聚合物刷在脱金属领域的应用
        1.6.3 小结
    1.7 原油电脱盐过程的机理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装置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装置
    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2.2.1 聚合物刷的物相分析
        2.2.2 聚合物刷的结构分析
        2.2.3 原油的性质分析
    2.3 原油基本性质的测试方法
        2.3.1 原油四组分含量测试方法
        2.3.2 原油密度测试方法
        2.3.3 原油粘度测试方法
        2.3.4 原油水含量测试方法
        2.3.5 原油的金属含量测试方法
    2.4 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
    2.5 电脱盐实验方法
    2.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计算方法
    2.7 聚合物刷的回收实验方法
第3章 对镍配体的筛选
    3.1 引言
    3.2 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
        3.2.1 氨基酸类配体
        3.2.2 非氨基酸类配体
    3.3 不同配体的脱镍效果
    3.4 配体的选取
    3.5 小结
第4章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
        4.2.1 活化二氧化硅
        4.2.2 物理接枝吡咯烷酮
        4.2.3 化学接枝吡咯烷酮
    4.3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表征
        4.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4.3.2 接枝率分析
        4.3.3 元素组成分析
        4.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4.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4.4 影响吡咯烷酮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4.4.1 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2 二氧化硅粒径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3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5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5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因素
        4.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3 水/油比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7 电场强度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8 沉降时间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6 原油脱镍过程中PVP@SiO_2与PVP@SiO_2-C的对比
    4.7 钙含量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2.1 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2.2 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3 吡啶聚合物刷的表征
        5.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5.3.2 接枝率分析
        5.3.3 元素组成分析
        5.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5.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5.4 影响吡啶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5.4.1 乙烯基吡啶单体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4.2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4.3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5 吡啶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因素
        5.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3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7 电场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8 沉降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6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7 原油脱镍过程中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对比
    5.8 吡啶聚合物刷与吡咯烷酮聚合物刷吸附容量的对比
    5.9 小结
第6章 聚合物刷的脱金属选择性研究
    6.1 引言
    6.2 咪唑聚合物刷的制备
    6.3 影响脱金属率的反应条件
        6.3.1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6.3.2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6.3.3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6.4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6.5 聚合物刷的吸附容量的对比
    6.6 DFT模拟
        6.6.1 4VP、VP和VIm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6.6.2 2VP和4VP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6.7 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对比
    6.8 小结
第7章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及脱金属机理
    7.1 引言
    7.2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
        7.2.1 PVP@SiO_2-C和PVP@SiO_2的回收性能
        7.2.2 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回收性能
        7.2.3 PVIm@SiO_2的回收性能
    7.3 聚合物链与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对比
        7.3.1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P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3.2 聚4-乙烯基吡啶与P4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3.3 聚乙烯基咪唑与PVIm@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4 化学接枝聚合物刷脱金属的机理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烯烃简介
        1.1.1 聚乙烯树脂
        1.1.2 聚丙烯树脂
    1.2 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
        1.2.1 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意义
        1.2.2 接枝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1.3 聚合物接枝方法研究进展
        1.3.1 熔融接枝法
        1.3.2 溶液接枝法
        1.3.3 固相接枝法
        1.3.4 悬浮接枝法
        1.3.5 辐射接枝法
    1.4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1.4.1 化学改性
        1.4.2 物理改性
    1.5 聚合物表面的超润湿和Janus膜材料
        1.5.1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1.5.2 超亲水材料研究进展
        1.5.3 Janus膜材料研究进展
    1.6 聚合物超滤膜研究进展
        1.6.1 聚合物/聚合物超滤膜
        1.6.2 聚合物/无机复合超滤膜
    1.7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7.2 课题研究内容
        1.7.3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制备功能聚丙烯树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接枝机理
        2.3.2 选择性加热接枝法制备马来酸接枝聚丙烯(PP-g-MA)
        2.3.3 PP-g-MA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
        2.3.4 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其结晶动力学
        2.3.5 不饱和硅烷接枝聚丙烯的制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Janus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Janus PP-g-NaMA薄膜形成过程
        3.3.2 Janus PP-g-NaMA薄膜的超亲水机理研究
        3.3.3 PP-g-NaMA薄膜在集水和减少水蒸发方面的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润湿可粘接聚丙烯表面的设计与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润湿表面的设计和制备及其润湿机理
        4.3.2 超亲油及超双亲表面的设计和制备
        4.3.3 超润湿表面在粘接方面的应用及其先进性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超高水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5.3.2 超高油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5.3.3 同时具有超高水油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5.3.4 超滤膜稳定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温室流滴棚膜
        1.2.1 温室流滴棚膜简介
        1.2.2 流滴棚膜的制备方法
        1.2.3 流滴棚膜存在的问题
    1.3 聚乙烯的接枝改性方法
        1.3.1 聚乙烯的简介
        1.3.2 聚乙烯的接枝改性方法
    1.4 农用流滴剂
        1.4.1 流滴剂的简介与分类
        1.4.2 流滴剂的作用机理
    1.5 无机纳米粒子
        1.5.1 无机纳米粒子简介
        1.5.2 水滑石的简介及发展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反应型流滴剂的制备
        2.2.4 改性水滑石接枝流滴剂的制备
        2.2.5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预辐照
        2.2.6 聚乙烯/流滴剂材料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红外光谱表征
        2.3.2 热失重测试
        2.3.3 流变性能测试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热失重分析
        2.4.3 流变性能分析
        2.4.4 LLDPE/LDHs-g-AAL形貌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薄膜的制备和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2.3 聚乙烯流滴膜的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热学性能测试
        3.3.2 力学性能测试
        3.3.3 薄膜的透光率与雾度测试
        3.3.4 薄膜的接触角测试
        3.3.5 薄膜的流滴期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热学性能分析
        3.4.2 力学性能分析
        3.4.3 薄膜的透光率与雾度分析
        3.4.4 薄膜的接触角分析
        3.4.5 薄膜的流滴期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在薄膜中的扩散迁移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低浓度LLDPE/LDHs-g-AAL薄膜的制备
        4.2.4 不同厚度LLDPE/AAL薄膜的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LLDPE-g-AAL与 LLDPE/LDHs-g-AAL薄膜的接触角测试
        4.3.2 不同厚度LLDPE/AAL薄膜的红外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LLDPE-g-AAL与 LLDPE/LDHs-g-AAL薄膜的接触角分析
        4.4.2 不同厚度LLDPE/AAL薄膜的红外表征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8)纤维素基功能化缓控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缓控释肥
        1.1.1 缓控释肥的种类
        1.1.2 不同包膜材料的缓控释肥
        1.1.2.1 无机包膜材料缓控释肥
        1.1.2.2 有机包膜材料缓控释肥
        1.1.3 包膜缓控释肥释放机理
        1.1.4 测定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的方法
        1.1.4.1 水中溶出率法
        1.1.4.2 土壤培养法
        1.1.4.3 生物学评价法
        1.1.5 目前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2 纤维素概述
    1.3 高吸水树脂
        1.3.1 高吸水树脂的性质
        1.3.2 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
        1.3.2.1 经典化学合成法
        1.3.2.2 物理合成法
        1.3.2.3 新兴方法
        1.3.3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1.3.3.1 农业
        1.3.3.2 水处理
        1.3.3.3 生物医学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合成及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2.2.2.1 纤维素的酸化处理
        2.2.2.2 膨润土的改性
        2.2.2.3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2.2.3 产物的测定及表征
        2.2.3.1 红外光谱
        2.2.3.2 粉末X-射线衍射
        2.2.3.3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2.2.3.4 热重分析
        2.2.3.5 扫描电镜
        2.2.3.6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酸处理纤维素的结构表征
        2.3.1.1 酸处理纤维素的红外光谱
        2.3.1.2 酸处理纤维素的X-射线衍射
        2.3.1.3 酸处理纤维素的扫描电镜
        2.3.2 改性膨润土的结构表征
        2.3.2.1 改性膨润土的红外分析
        2.3.2.2 改性膨润土的XRD
        2.3.2.3 改性膨润土的扫描电镜
        2.3.3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2.3.3.1 高吸水树脂的红外光谱
        2.3.3.2 高吸水树脂的核磁共振波谱
        2.3.3.3 高吸水树脂的热重分析
        2.3.3.4 高吸水树脂的扫描电镜
        2.3.4 纤维素的酸处理对高吸水树脂的影响
        2.3.4.1 纤维素的酸处理对高吸水树脂红外光谱图的影响
        2.3.4.2 纤维素的酸处理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的影响
        2.3.5 合成工艺的优化实验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高吸水树脂性能测试
        3.2.2.1 高吸水树脂的重复吸水能力
        3.2.2.2 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保水性的影响
        3.2.2.3 高吸水树脂的凝胶强度
        3.2.2.4 高吸水树脂的土壤降解实验
        3.2.2.5 高吸水树脂对溶液pH的缓冲作用
        3.2.3 高吸水树脂对生化抑制剂的吸附性能测试
        3.2.3.1 生化抑制剂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3.2.3.2 树脂吸附生化抑制剂量的测定方法
        3.2.3.3 吸附动力学模型
        3.2.3.4 吸附热力学模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吸水树脂的性能测定
        3.3.1.1 高吸水树脂的重复吸水倍率
        3.3.1.2 高吸水树脂在土壤中的保水性
        3.3.1.3 高吸水树脂的凝胶强度
        3.3.1.4 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
        3.3.1.5 高吸水树脂对pH的缓冲作用
        3.3.2 高吸水树脂对生化抑制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3.3.2.1 生化抑制剂溶液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2 高吸水树脂对双氰胺的吸附作用
        3.3.2.3 高吸水树脂对硫脲的吸附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素基双层多功能性缓控释肥的制备与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乙基纤维素内膜的制备
        4.2.3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制备
        4.2.4 产品的结构表征
        4.2.4.1 扫描电镜
        4.2.4.2 接触角
        4.2.5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氮释放特性实验
        4.2.5.1 尿素氮含量的测定
        4.2.5.2 缓释特性测定方法
        4.2.6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硝态氮释放特性实验
        4.2.6.1 硝态氮含量测定方法
        4.2.6.2 抑制硝态氮含量特性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乙基纤维素内膜的结构分析
        4.3.1.1 乙基纤维素的扫描电镜分析
        4.3.1.2 乙基纤维素的接触角分析
        4.3.2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结构分析
        4.3.2.1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扫描电镜分析
        4.3.3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氮释放特性实验(水中溶出率法)
        4.3.3.1 尿素氮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4.3.3.2 不同PVP含量对多功能缓释尿素氮释放的影响
        4.3.3.3 不同内包膜比率对多功能缓释尿素氮释放的影响
        4.3.3.4 不同内外包膜比例对多功能缓释尿素氮释放的影响
        4.3.3.5 不同温度对多功能缓释尿素氮释放的影响
        4.3.4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氮释放特性实验(土壤培养法)
        4.3.4.1 不同PVP含量对多功能缓释尿素氮释放的影响
        4.3.4.2 不同包膜比率对多功能缓释尿素氮含量释放的影响
        4.3.5 多功能缓释尿素的抑制特性实验
        4.3.5.1 硝态氮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4.3.5.2 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微波水热法制备生物质聚合物点及其在水样品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合物点的发展及简介
    1.2 聚合物点的制备方法
        1.2.1 水热/溶剂热法
        1.2.2 微波辅助碳化法
        1.2.3 微波水热法
        1.2.4 直接热解法
        1.2.5 化学氧化法
        1.2.6 激光消蚀法
    1.3 聚合物点的性质
        1.3.1 形貌和结构性质
        1.3.2 光学性质
        1.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3.2.2 荧光性质
        1.3.2.3 上转换发光性质
    1.4 聚合物点的应用
        1.4.1 金属离子
        1.4.2 非金属离子
        1.4.3 小分子
        1.4.4 生物大分子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利用羟乙基纤维素制备聚合物点用于锰离子的检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HEC-PDs的制备
        2.2.4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2.2.5 荧光检测锰离子
        2.2.6 实际样品前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EC-PDs制备条件的优化
        2.3.2 HEC-PDs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2.3.3 HEC-PDs的光学性质
        2.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2.3.5 荧光检测锰离子
        2.3.6 选择性测试
        2.3.7 猝灭机理的研究
        2.3.8 实际样品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壳聚糖制备聚合物点并用于检测左氧氟沙星和铜离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CS-PDs的制备
        3.2.4 QY的计算
        3.2.5 荧光检测左氧氟沙星及铜离子
        3.2.6 实际样品的前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优化CS-PDs的制备条件
        3.3.2 CS-PDs的表征
        3.3.2.1 CS-PDs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2 CS-PDs的光学性质表征
        3.3.3 基于CS-PDs荧光“turn-on”检测左氧氟沙星
        3.3.3.1 检测条件的优化
        3.3.3.2 荧光检测左氧氟沙星
        3.3.3.3 选择性研究
        3.3.4 基于CS-PDs荧光“turn-on-off”检测铜离子
        3.3.4.1 检测条件的优化
        3.3.4.2 荧光检测铜离子
        3.3.4.3 选择性研究
        3.3.5 实际样品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稀土络合物/聚乙烯功能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用流滴棚膜
        1.2.1 农用流滴棚膜的介绍
        1.2.2 农用流滴棚膜的制备方法
        1.2.3 流滴剂简介
        1.2.4 流滴剂作用机理
    1.3 农用转光棚膜及转光剂
        1.3.1 农用转光棚膜的制备方法
        1.3.2 有机荧光转光剂
        1.3.3 稀土无机化合物
        1.3.4 稀土配合物
    1.4 聚乙烯改性方法
        1.4.1 溶液接枝法
        1.4.2 固相接枝法
        1.4.3 熔融接枝法
        1.4.4 辐照接枝法
        1.4.5 农用棚膜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铕稀土络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单硬脂酸单衣康酸甘油二脂(GI)的制备
        2.2.4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衣康酸二脂(LI)制备
        2.2.5 稀土络合物(Eu(GI)3Phen)的制备
        2.2.6 稀土络合物(Eu(LI)3Phen)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红外表征
        2.3.2 热稳定性能测试
        2.3.3 荧光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表征分析
        2.4.2 热稳定性能分析
        2.4.3 荧光性能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铕稀土络合物/聚乙烯接枝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仪器
        3.2.3 预辐照LLDPE的制备
        3.2.4 LLDPE-g-Eu(GI)3Phen和 LLDPE-g-Eu(LI)3Phen接枝物的制备
        3.2.5 LLDPE-g-Eu(GI)3Phen和 LLDPE-g-Eu(LI)3Phen薄膜的制备
        3.2.6 LLDPE-g-Eu(GI)3Phen和 LLDPE-g-Eu(LI)3Phen接枝物的纯化
    3.3 测试与表征
        3.3.1 红外光谱表征
        3.3.2 力学性能测试
        3.3.3 水接触角测试
        3.3.4 薄膜流滴期测试
        3.3.5 荧光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结构表征分析
        3.4.2 力学性能分析
        3.4.3 水接触角分析
        3.4.4 加速流滴期分析
        3.4.5 荧光性能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铕稀土络合物/聚乙烯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稀土络合物/聚乙烯复配料的制备
        4.2.4 稀土络合物/聚乙烯复配流滴膜的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热学性能测试
        4.3.2 薄膜力学性能测试
        4.3.3 水接触角测试
        4.3.4 薄膜流滴期测试
        4.3.5 薄膜荧光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热学性能分析
        4.4.2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4.4.3 薄膜水接触角分析
        4.4.4 薄膜样品加速流滴期分析
        4.4.5 薄膜荧光性能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聚乙烯的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诱导聚丙烯薄膜表面接枝马来酸酐及其粘接性能[D]. 姜纹昕. 浙江大学, 2021(01)
  • [2]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生物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鲜.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光热效应的PBO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损伤修复及机制研究[D]. 邵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木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 蔡济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D]. 耿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D]. 王崧合.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7]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 杨思奇.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 [8]纤维素基功能化缓控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满鲜. 扬州大学, 2020(04)
  • [9]微波水热法制备生物质聚合物点及其在水样品检测中的应用[D]. 杨树良.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稀土络合物/聚乙烯功能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浩源.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聚乙烯微波辐射溶液接枝反应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