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与蒙古生态

妇女与蒙古生态

一、女性与蒙古族生态观(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塔兰提别克·吾肉孜[2](2021)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和谐生态观研究 ——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岑霞[3](2021)在《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民歌作为蒙古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为蒙古族历史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本文以蒙古民歌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与田野调查的方式相结合,对国内汉文版的蒙古民歌集、专着及学位论文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纵观汉文版蒙古民歌相关研究成果,蒙古民歌集成在众多学者的积极倡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此同时,汉文版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发展,日趋成熟。本论文以问题意识为前提,力求探索汉文版蒙古民歌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包括选题缘起、选题目的及意义、选题方法等)及其之外的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对蒙古民歌集成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阐释。通过历时性地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集进行梳理,对蒙古民歌集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规律。蒙古民歌集紧随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蒙古民歌多反映政治革命方面的内容,受时代、技术等条件的局限,其民歌的艺术性未能得到更好的呈现,搜集与整理工作也未能全面性的开展。21世纪,在党和广大学者的积极倡导下,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纵观其成果,由于蒙古人民在各地区居住的不集中、时代的久远等导致一手资料的遗失,许多着名的、年迈的民间歌手的去世等问题也使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章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分别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相关理论着书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理论着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有关蒙古民歌的研究在前期取得的成果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民歌的研究逐渐步入轨道,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不仅突破前期仅仅关于蒙古民歌音乐史、音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出现了关于蒙古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蒙古民歌审美内涵等更为细化的研究。第三章对蒙古民歌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探讨,分别对蒙古民歌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梳理、探析。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研究,主要从民俗角度和文学角度进行阐释;蒙古民歌硕士论文方面的研究,则主要从音乐形态角度和美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蒙古民歌学位论文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相关成果虽然较硕士论文成果来讲较少,但也为审视蒙古民歌全貌提供了借鉴。

付玉琪[4](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巴合托努尔·麦麦提阿昆[5](2020)在《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 ——以乌恰县喀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长期的游牧生产活动中,牧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性知识。它产于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反映了游牧生产活动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生态理论实践行为。游牧生产知识是当地牧民在一定的自然与地理环境打交道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文化特征的游牧生产知识。地方性知识生产于本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知识、人文知识,它有地域性、地方性、民族性特征。在漫长的游牧生产生活中,柯尔克孜人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帕米尔高原特有的游牧生产知识。这些知识是不断完善与丰富就是长时间的积累,具备不可代替的自然生态价值。游牧生产知识已有数百年的生存和历史发展,其中有许多宝贵的价值,游牧生产知识体现出游牧生活的居住环境、畜群管理、草场利用、宇宙观、生态观等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生态措施,遵守自然生态环境规律,对保护草原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从游牧生产地方性知识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游牧知识进行梳理。应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柯尔克孜游牧生产知识进行研究,探讨游牧生产知识形成过程与传承载体的阿依勒的功能。游牧生产知识、自然生态知识、游牧社会本土知识的产生作为参考,进一步分析游牧生产知识形成过程、地方性知识价值与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生态建设文明中发挥的作用,加强地方性政策加强保护中传承并地方性地给予应有的地位。挖掘地方性知识合理的存在性对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有意义价值,对柯尔克孜牧民积累的地方性知识进行保护,从而实现游牧生产地方性知识体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张亚楠[6](2020)在《“游移”的传统 ——现代语境下“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兴起及认同》文中研究表明1985年,中国音乐学家莫尔吉胡、道尔加拉等在中国新疆发现了浩林·潮尔(呼麦);1993年,蒙古国呼麦艺术家奥都苏荣到中国开设呼麦培训班,内蒙古第一批呼麦歌手形成;2009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护主体,中国政府申报的“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短短三十余年,呼麦在内蒙古从无到有,从兴起、发展到兴盛,是现代语境中以文化产品身份生发却向传统源流回溯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口述记叙、分析阐释的方法还原中国内蒙古呼麦的兴起与发展的35年历程,探究其中的呼麦艺术的实践者、学者群体,是如何通过共时的分享来弥补历时的缺失,如何“书写”这一历史记忆,如何建构以中国、蒙古国、图瓦为核心向世界范围内辐射的“声音共同体”?等问题,探讨高校、社会、国家如何参与这一过程?从而进一步阐释这一过程如何呈现?呈现出怎样的多层级“身份认同”?而“呼麦”自身凭借什么力量成为“被选中的”文化/建构符号?如何完成自我建构?等问题。

赛哈娜[7](2020)在《内蒙古东部敖包祭祀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基于翁牛特旗村落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敖包祭祀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仪式,源于萨满教的祭祀仪式。祭祀仪式起初由萨满主持,后因藏传佛教的传入改由喇嘛主持。因此,敖包祭祀既有佛教文化色彩,也有地方文化特色。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的敖包祭祀拥有自己的固定仪式,祭祀仪式包括恢复敖包、打扫整理、桑塔力比呼(sang talbihv)、供祭祀品、达拉拉嘎阿布呼(dalalga abhv)、享受敖包合石格(hesig)、举行那达慕等内容。敖包祭祀包含丰富的象征符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其象征意义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敖包祭祀随时代发展的同时,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功能。近20年间,国内外对敖包祭祀的研究有许多,但目前还没有对翁牛特旗的布囧黑敖包和布拉嘎敖包的祭祀研究。本文根据对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两个村落的田野调查,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了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象征意义,以期深入了解蒙古族民俗宗教文化,呈现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象征意义及价值。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为全文作铺垫;第二部分对田野点的概括描述,更好的了解当地敖包习俗的背景;第三部分描述了翁牛特敖包祭祀的历史,方便理解当地敖包的来源以及祭祀状况;第四部分详细的记录了翁牛特两个敖包祭祀仪式,以便下一章的分析;第五部分运用象征的理论,分析翁牛特蒙古人生活中的象征体现以及敖包祭祀的象征意义;第六部分总结文章,翁牛特敖包祭祀象征研究在蒙古族敖包祭祀研究的价值、敖包祭祀对象征人类学的启发以及保护和传承以敖包为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王舒源[8](2019)在《2008-2017年的蒙古族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新中国成立之后,蒙古族电影创作始终处于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前列。七十年来,创作了许多洋溢着鲜明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刻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的蒙古族电影无论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还是在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与发展。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这十年的蒙古族电影创作,从两种文明的冲突、人与动物的关系、对母爱的歌颂赞美和战争中的人性四方面总结概括了影片的叙事主题以及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对此期蒙古族电影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挖掘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情感世界;并且从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以人物内心冲突及家庭冲突为主要情节设置、母语对白的应用,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十年来蒙古族电影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创新。

苟美玲[9](2019)在《新疆博湖县和硕特蒙古的祭湖仪式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探究》文中指出仪式,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中常见到的文化现象,其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整合人类的记忆,稳定社会的秩序,以及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选取蒙古族部落之一的新疆博湖县和硕特蒙古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内容置于该社会中与其生产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祭湖仪式上,通过对祭湖仪式整个过程的调查,探究其如何与和硕特蒙古产生互动,进而揭示祭湖仪式在和硕特蒙古社会中所蕴藏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透过分析祭湖仪式背后所呈现出的功能价值,发掘出这些社会文化功能在和硕特蒙古中的文化信仰与生存意义。本文从和硕特蒙古祭湖仪式的田野考察出发,以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湖县作为田野地点,对和硕特蒙古的祭湖仪式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笔者首先对和硕特蒙古祭湖仪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勘察与充分了解;其次对祭湖仪式的准备过程、举行方式等过程做了详尽考察与记录,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中的功能理论对和硕特祭湖仪式整体性和个体产生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全文是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文章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绪论、正文、以及结语。绪论,作为第一部分首先说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研究现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田野经历。第一章笔者对生活在新疆博湖县的和硕特蒙古祭湖仪式生成的社会与环境做了详细而清晰的介绍,将和硕特蒙古生存环境全貌更为直观、全面的呈现出来。第二章对整个祭湖仪式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描述,从祭湖仪式前的准备工作、祭湖仪式的各种程序、到祭湖仪式结束后的种种活动逐一展开详实地描述,尤其是祭湖仪式中祭品的准备、祭湖的禁忌等各种细节的展现,都体现出了和硕特蒙古更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第三章,通过对和硕特蒙古祭湖仪式整体流程的考察,笔者认为作为和硕特蒙古存在己久的祭湖仪式是和硕特蒙古习俗文化中较为重要和隆重的活动,在和硕特蒙古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和硕特蒙古众多民族文化因素里影响其生产生活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祭湖仪式不仅蕴含着丰富传统的和硕特蒙古文化,而且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和硕特蒙古的生计、生活方式与文化信仰。笔者在第三章中结合田野访谈资料分析认为祭湖仪式具有: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感到迷茫、不安、焦虑或者彷徨时,通过祭祀仪式去向“另外一个世界”寻求一种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种种难题的心理安慰功能;通过祭湖仪式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从而使得这些文化得以很好生存和流传的文化传承功能;源自于共同的神灵崇拜和祭祀情感,表现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民族凝聚整合功能;借助祭湖仪式释放自己心情,一年一度聚集在一起参加盛会的娱乐功能、以及在生存实践中逐渐形成传统知识体系,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更好适应自然环境,保护生存空间的生态保护功能。第四章论述了祭湖仪式在现代化、社会化的影响下所做出的改变,由于博湖县官方在二零零八年开始举办祭湖捕鱼节与冰雪节祭湖开网活动,民间祭湖仪式与官方的祭湖产生了互冲,官方建构出的祭湖捕鱼节日是为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推动下产生的,它与当地和硕特蒙古的生产生活实践相悖论,与传统仪式中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与文化信仰背道而驰,笔者也在调研后思考了在当代社会急速发展经济的背景模式下,这种民间信仰文化是否还可以存续?本文将仪式从功能理论的视角进行研究,在结语部分,笔者认为新疆和硕特蒙古祭湖仪式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仪式活动,只有对祭湖仪式进行深入了解,才能领会整个仪式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才能与和硕特蒙古一起进入同一种生活场景与文化场景,感受当地人想要通过传统仪式所表达出的核心价值与文化信仰。

王伟栋[10](2017)在《游牧到定牧—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是游牧生活中的主要特征,他们继承了祖先的习俗同时也孕育出了草原文化,过着“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活。随着草场和畜牧业一系列管理政策的出台,部分生态退化严重的草原实行了“封限制牧”政策,进入了一个生态自然恢复时期。而在广大牧区,牧民由游牧变为“定牧”,草场畜牧压力随之增大。家庭草场成为草原生态保护的重点,牧户规模和分布因畜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影响了草原的生态承载力。本文将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聚落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草原(家庭草场)生态恢复为主线,结合当前建设可持续草原人居环境系列工程的背景,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背景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社会学、蒙古民俗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对如下问题进行研究:(1)对游牧业的形成背景、定牧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揭示在此过程中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2)对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的本质进行研究,从居住建筑、祭祀建筑、聚落单元三个方面揭示草原聚落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试图揭示其蕴涵着的科学生态内涵。(3)分析草原聚落生态系统的特征,对主体因子、文化因子、环境因子的组成及属性进行研究,力求探索草原生态退化的表征和内涵,进一步揭示牧区草场生态退化机理,提出了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思路,即“一条主线、两条脉络、三个层次”的研究思路。从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构建定牧牧民生态观。(4)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定牧草场人居环境进行调研,对草场牧户单元的定居现状进行分解研究。对草场牧户和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牧户单元的生态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生态恢复视野下的草原聚落重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及民族意义。构建了一条适合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草原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建立了生态恢复视野下的草原聚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

二、女性与蒙古族生态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与蒙古族生态观(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3.1.1 材料特性
        3.1.2 结构特性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3.1 杆件结构体系
        3.3.2 板壳结构体系
        3.3.3 块材结构体系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3.4.1 传统工程节点
        3.4.2 现代工程节点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1.2 空间组织形态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2.2 空间组织形态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3.2 空间组织形态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3)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蒙古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蒙古民歌集
        一、1949 年—1966 年的蒙古民歌集
        二、1976 年—20 世纪末的蒙古民歌集
    第二节 21 世纪初蒙古民歌集
        一、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蒙古民歌集
        二、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蒙古民歌集
第二章 蒙古民歌专着研究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蒙古民歌专着研究
    第二节 21 世纪初蒙古民专着研究
        一、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蒙古民歌专着
        二、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蒙古民歌专着
第三章 蒙古民歌学位论文研究
    第一节 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研究
        一、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蒙古民歌博士论文
        二、从文学角度研究蒙古民歌博士论文
    第二节 蒙古民歌硕士论文研究
        一、音乐形态学视野下的蒙古民歌研究
        二、美学视野下的蒙古民歌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民歌集成类
    二、专着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
    一、成果索引
        (一)民歌集索引
        (二)专着索引
        (三)博士论文索引
        (四)硕士论文索引
    二、田野采风
    三、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科研项目
        (二)发表论文
        (三)参加学术会议
        (四)获奖
致谢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 ——以乌恰县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游牧社会研究
        1.2.2 地方性知识
        1.2.3 柯尔克孜已有的游牧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田野调查法
2 喀村基本状况
    2.1 田野点概况
        2.1.1 乌恰县生态环境
        2.1.2 喀村的生态环境
        2.1.3 村庄历史
    2.2 喀村牧民的生计
        2.2.1 喀村的畜牧业结构
        2.2.2 农业生计
        2.2.3 与喀村周边人群的互动——贸易交换
    2.3 喀村人的日常生活
        2.3.1 白毡房
        2.3.2 饮食特点
        2.3.3 畜粪与燃料
3 游牧生活知识
    3.1 季节性放牧
        3.1.1 春季接羔
        3.1.2 夏抓肉膘
        3.1.3 秋季配种
        3.1.4 冬季保留
    3.2 放牧畜群
        3.2.1 畜群分类放牧
        3.2.2 分工放牧
    3.3 草场利用
        3.3.1 划分季节放牧
        3.3.2 季节牧场利用
    3.4 四季转场
        3.4.1 转场时间
        3.4.2 转场路线
        3.4.3 转场过程中的合作与分工
4 喀村牧民关于自然的知识和态度
    4.1 牧民关于自然的认知
        4.1.1 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
        4.1.2 万物有灵的生态价值观
        4.1.3 俭约质朴的生态消费观
    4.2 自然生态知识
        4.2.1 牲畜分类知识
        4.2.2 植物分类知识
        4.2.3 气象物知识
    4.3 游牧社会本土知识的传承
        4.3.1 游牧社会组织
        4.3.2 传承核心-阿依勒
        4.3.3 地方性政策加强保护中传承
5 结论 讨论和展望
    5.1 讨论
        5.1.1 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的游牧知识
        5.1.2 游牧生产地方性知识存在的困境
        5.1.3 游牧生产知识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附录

(6)“游移”的传统 ——现代语境下“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兴起及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声音的记忆——蒙古族呼麦的流变历程
    1.1 呼麦的传入与兴起
        1.1.1 莫尔吉胡的“追寻胡笳的踪迹”
        1.1.2 奥都苏荣与内蒙古呼麦的开端
        1.1.3 奥都苏荣在内蒙古的呼麦传播
        1.1.4 图瓦呼麦的传入
        小结
    1.2 本土教学与培训
        1.2.1 第一所开设呼麦专业的学校
        1.2.2 呼麦首次作为独立专业
        1.2.3 呼麦青年人才的一场重要培训
        小结
第二章 声音的重构——呼麦与蒙古族新民族音乐
    2.1 呼麦舞台化表演的变迁
    2.2 内蒙古地区呼麦实践者的局内观
第三章 声音的概念——“呼麦”的符号解读
    3.1 围绕“中国蒙古族呼麦”申遗的一场争议
        3.1.1 关于呼麦基本形态的重新界定
        3.1.2 呼麦与蒙古族潮尔音乐体系渊源
    3.2 “呼麦”的符号性解读
        3.2.1 关于呼麦的一般性解读
        3.2.2 从“中国蒙古族呼麦”到“中国呼麦”
第四章 声音的共同体——“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建构与认同
    4.1 西方泛音研究
    4.2 局内人的观念建构
        4.2.1 呼麦实践者的“传承观”
        4.2.2 学界对呼麦的“时空”建构
    4.3 呼麦与实践者的互构
        4.3.1 身态与声态
        4.3.2 心态与生态
    4.4 以呼麦为符号建构的多层级认同
        4.4.1 呼麦与自我认同
        4.4.2 呼麦与族群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内蒙古东部敖包祭祀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基于翁牛特旗村落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人类学的象征研究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研究
        (三)腾格里信仰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翁牛特敖包习俗的人文生态背景
    第一节 村落区域环境与生计方式
        一、地理位置
        二、土地牧场
        三、水资源
        四、气候
        五、生计方式
    第二节 村落社会结构
        一、部落来历
        二、部落结构
        三、行政组织
    第三节 村落民俗文化
        一、祭火
        二、春节
        三、出行
第二章 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历史
    第一节 敖包传说:敖包祭祀来源的历史记忆
        一、乌敦他拉嘎查的敖包
        二、布朗组的敖包
    第二节 翁牛特旗敖包历史
        一、布囧黑敖包的祭祀历史
        二、布拉嘎敖包的祭祀历史
第三章 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
    第一节 敖包祭祀的信仰、类型和禁忌
        一、敖包信仰
        二、敖包类型
        三、敖包信仰禁忌
    第二节 翁牛特敖包的祭祀过程
        一、农历5月13日的布拉嘎敖包祭祀
        二、农历5月25日的布囧黑敖包祭祀
    第三节 翁牛特敖包祭祀仪式的特征
第四章 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象征分析
    第一节 翁牛特蒙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象征结构
    第二节 敖包祭祀过程的象征
    第三节 敖包祭祀中敖包的象征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蒙古文拉丁转写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8)2008-2017年的蒙古族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十年来蒙古族电影的创作概况
    (一)“少数民族电影”、“蒙古族电影”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十年来蒙古族电影创作的简要情况
二、十年来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主题
    (一)现代文明与传统游牧文化的冲突、妥协和融合
        1.冲突
        2.妥协
        3.融合
    (二)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1.崇尚自然,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2.敬畏生灵,人与动物平等对话的生命观
    (三)对战争中的伟大人性及民族精神的赞美
        1.体现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2.战争中的民族精神
    (四)民族团结
三、十年来蒙古族电影的人物形象
    (一)女性形象
        1.现实题材中坚韧宽厚、隐忍内向的女牧民形象
        2.战争年代坚强不屈、博爱善良的勇敢女性
        3.传统叙事中慈祥智慧、大爱无疆的额吉形象
    (二)男性形象
        1.在现代城市中“失意迷茫”的男性形象
        2.命运多舛的男性艺术家
四、十年来蒙古族电影的叙事特征
    (一)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1.第一人称叙事者充当故事的主人公
        2.第一人称叙事者充当故事的次要人物
        3.第一人称只充当叙述者
    (二)情节设置以突出人物与家庭成员的矛盾及人物自我内心的矛盾为主
        1.主人公与家庭成员的矛盾
        2.主人公自我内心世界的冲突
    (三)人物语言大量使用母语对白
        1.全片使用蒙古语对白
        2.蒙古语、汉语交替使用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新疆博湖县和硕特蒙古的祭湖仪式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仪式研究综述
        (二)祭湖仪式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田野经历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经历
第一章 博湖县和硕特蒙古祭湖仪式生成的社会与环境
    一、生计环境
        (一)田野点概况
        (二)生计方式
    二、和硕特蒙古的历史
        (一)和硕特蒙古概况
        (二)和硕特东归
    三、和硕特蒙古的文化
        (一)宗教信仰
        (二)民间艺术
        (三)礼仪民俗
第二章 祭湖仪式的源起、过程与禁忌
    一、祭湖的源起
        (一)对亲人的祭奠
        (二)对龙神的崇拜
        (三)自身的信仰
    二、祭湖仪式的过程
        (一)祭湖仪式的准备
        (二)祭湖仪式的程序
        (三)祭湖仪式的禁忌
第三章 祭湖仪式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心理安慰功能
        (一)心理安慰
        (二)祈求平安
    二、文化传承功能
    三、凝聚整合功能
    四、娱乐文化功能
    五、生态保护功能
        (一)保护生态的意识
        (二)敬畏自然的态度
第四章 社会功能变迁后的祭湖仪式
    一、官方祭湖的由来
    二、官方的祭湖过程
    三、祭湖仪式功能的变迁
        (一)心理调适功能日趋淡化
        (二)悬置所信仰的意识理念
        (三)传统文化记忆逐渐淡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田野地照片

(10)游牧到定牧—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1.1.2 草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态恢复、重构
        1.2.2 草原聚落、牧区、牧户
        1.2.3 内蒙古中部地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1.5 论文写作说明
    1.6 小结
第2章 从游牧到定牧的草原生态环境变迁
    2.1 游牧的形成背景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游牧业的形成
    2.2 定牧的形成过程
        2.2.1 草场范围内的“游居”
        2.2.2 一定范围内的定居轮牧
        2.2.3 完全意义的定牧
    2.3 草原生态现状特征
        2.3.1 整体生态退化
        2.3.2 局部出现改善
        2.3.3 保护重点转移
    2.4 小结
第3章 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的生态特点
    3.1 游牧聚落的本质
        3.1.1 游牧的载体
        3.1.2 游牧的特点
    3.2 游牧聚落的形式
        3.2.1 居住建筑
        3.2.2 祭祀建筑
        3.2.3 聚落单元
    3.3 游牧聚落的生态体现
        3.3.1 天人合一的宇宙生态观
        3.3.2 朴素实用的低技生态观
        3.3.3 互助合作的实践生态观
        3.3.4 敬畏自然的信仰生态观
    3.4 小结
第4章 定牧时期草原聚落的生态视野
    4.1 草原聚落生态系统
        4.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4.1.2 生态系统的特点
        4.1.3 草原聚落生态系统
    4.2 草原聚落生态系统组成因子
        4.2.1 主体因子及其属性
        4.2.2 文化因子及其属性
        4.2.3 环境因子及其属性
    4.3 草原生态退化机理
        4.3.1 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4.3.2 生态退化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第5章 定牧时期草原聚落重构与生态恢复
    5.1 定牧草原聚落重构的思路
        5.1.1 定牧牧民的生态观构建
        5.1.2 牧户与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
        5.1.3 牧户单元的生态化设计
    5.2 定牧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5.2.1 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5.2.2 定牧生活方式的转变
        5.2.3 定牧生产方式的转变
    5.3 继承——游牧生态意识的升华
        5.3.1 “互相善待”的生存之道
        5.3.2 人畜草三位一体的生态意识
        5.3.3 定牧新型合作社的建立
    5.4 创新——定牧生态技术的提升
        5.4.1 游牧技术手段的特点
        5.4.2 定牧生态技术的现状
        5.4.3 定牧技术手段的改进
    5.5 小结
第6章 定牧草场牧户与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
    6.1 萨麦苏木调研
        6.1.1 萨麦苏木基本现状
        6.1.2 萨麦苏木公共设施现状
    6.2 草场牧户现状特征
        6.2.1 草原聚落等级的梯度性
        6.2.2 牧户单元的分散、集聚性
        6.2.3 牧户单元的动态迁移性
        6.2.4 牧户单元的生态、和谐性
    6.3 草场牧户的适宜规模
        6.3.1 人畜草的生态平衡
        6.3.2 适宜人口规模分析
        6.3.4 适宜牧户规模分析
    6.4 草场牧户的生态化分布
        6.4.1 基本原则
        6.4.2 整体大分散
        6.4.3 局部大聚居
    6.5 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
        6.5.1 公共设施分布特征
        6.5.2 公共设施合理分布
        6.5.3 嘎查“牧民之家”设计
    6.6 小结
第7章 定牧草场牧户单元的生态化设计
    7.1 定牧草场牧户单元现状
        7.1.1 七个嘎查基本情况
        7.1.2 牧户单元定居现状
        7.1.3 牧户单元存在的问题
    7.2 牧户单元建筑模式分析
        7.2.1 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7.2.2 尊重牧民生活习惯的居住空间
        7.2.3 定牧状态下牲畜适应的使用空间
        7.2.4 人畜草平衡下的院落空间
    7.3 牧户单元的生态技术
        7.3.1 适应性地域生态技术
        7.3.2 牧区可再生能源利用
    7.4 牧户单元生态设计构思
        7.4.1 牧户单元设计的构思
        7.4.2 节能设计的考虑
        7.4.3 生态效果的体现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研究创新点
    8.2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草原牧区(嘎查)人居环境现状调研
附录B 生态移民定居点(牧民)基本状况调研
附录C 内蒙古草原牧区调研完成情况
附录D 嘎查“牧民之家”公共建设设计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女性与蒙古族生态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和谐生态观研究 ——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为例[D]. 塔兰提别克·吾肉孜.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3]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着、学位论文为例[D]. 岑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
  •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5]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 ——以乌恰县喀村为例[D]. 巴合托努尔·麦麦提阿昆.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游移”的传统 ——现代语境下“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兴起及认同[D]. 张亚楠.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东部敖包祭祀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基于翁牛特旗村落的田野调查[D]. 赛哈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8]2008-2017年的蒙古族电影研究[D]. 王舒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9]新疆博湖县和硕特蒙古的祭湖仪式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探究[D]. 苟美玲.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游牧到定牧—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研究[D]. 王伟栋. 天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妇女与蒙古生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