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

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

一、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垚昱[1](2021)在《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NAFLD患者进行评估、干预、管理。观察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痰湿质NAF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医健康管理组和西医治疗组。中医健康管理组实施以中药复方(皂术二陈方)配合耳穴贴压(肝、脾、胃、肾、三焦)结合药膳(薏米山药莲子粉)的管理方案,西医治疗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保肝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指导,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LDL-C、HDL-C)、BMI、CAP、LSM、肝脏B超、痰湿体质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中医健康管理组和西医治疗组各有38例痰湿质NAFLD患者完成了全部的疗程。中医健康管理组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ALT、AST、GGT、TC、TG、HDL-C、BMI、CAP、LSM、痰湿体质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ALT、AST、GGT、TC、TG、HDL-C、BMI、CAP、LSM数值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痰湿体质积分数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LDL-C、HDL-C)、CAP、LSM、生活质量评分、痰湿体质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中医健康管理组总有效率为92.11%,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健康管理组TC、CAP、生活质量评分、痰湿体质积分数值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LT、AST、GGT、TG、LDL-C、HDL-C、BMI、LSM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24周的干预后,中医健康管理组肝功能、血脂、BMI、CAP、LSM、痰湿体质、生活质量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11%,并且在TC、CAP、生活质量、痰湿体质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降低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及胆固醇水平,对患者的体质、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是更好的治疗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春花[2](2021)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体质与出生时期五运六气的规律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收集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该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出生运气规律,探讨体质与出生运气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NAFL患者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0例,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体质类型评判,根据出生日期推算出生运气,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分析体质类型与运气因素的特点及其二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P=0.83,P=0.15),但两组在BMI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NAFL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经卡方检验,脑力劳动者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人群饮食习惯行卡方检验,饮食习惯倾向于肥甘厚味(P<0.01)和生冷之品(P<0.05)在两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对两组人群少量饮酒者行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人群实验室指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C、TG、LDL升高人数在两组间分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两组人群慢性基础疾病分析采用卡方检验,高血压在两组间发病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NAFL组性别与BMI的分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BMI分级为超重和肥胖者高于女性。4.两组体质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NAFL组组内体质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NAFL组体质分布特点以病理性的体质类型为主,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健康人群组体质分布特点以平和质为主,由多到少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未检出。5.NAFL组BMI分级与体质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正常体重组内体质分布进行卡方检验,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超重和肥胖组组内体质分布进行卡方检验,两组体质分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超重组体质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肥胖组体质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特禀质。6.年龄组与体质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青年组与老年组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7.NAFL组患者出生季节、岁运、六气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从运气相合看,出生大运与司天/在泉的分布之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大运为火运之年,司天/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少阴君火患者最多。9.从客主加临看,出生时主气与客气之间的分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各主气组内行卡方检验,主气为太阴湿土时客气的分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主气为阳明燥金时客气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客气组内行卡方检验,客气为阳明燥金时主气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10.从司天在泉之气和主气相合来看,主气与司天在泉之气的分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各主气组内行卡方检验,主气为太阴湿土时司天/在泉之气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主气为阳明燥金时,司天/在泉之气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司天/在泉之气组内行卡方检验,司天/在泉之气为少阳相火/厥阴风木时主气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11.五运与客气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运各组内客气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气各组内五运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岁运与客气两个属性相互独立,无明显关联性。12.NAFL患者出生时司天/在泉之气与客气的分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司天为少阳相火,在泉为厥阴风木,客气为阳明燥金时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时,客气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客气为阳明燥金所占比例最高;客气为阳明燥金时,司天/在泉之气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司天为少阳相火,在泉为厥阴风木所占比例最高,提示风、火、燥为该病患者人群中常见的病理因素。13.从体质与运气的相关性来看,岁运为火运时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四运的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岁运不及组体质类型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岁运太过组体质类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阳明燥金和厥阴风木司天时体质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四气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客气为厥阴风木时体质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五气的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NAFL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超重和肥胖者患病率高于女性。2.久坐少动,嗜食肥甘厚味和生冷之品,少量饮酒,TC、TG、LDL升高,高血压是NAFL发生的危险因素。3.NAFL患者体质分布具有差异性,痰湿质为主要体质类型,其次为气虚质。4.超重和肥胖NAFL患者的体质类型多为痰湿质。5.从运气相合角度来看,NAFL的发生主要涉及四个因素,分别是:燥、火、湿、风。6.从体质与运气的相关性来看,岁运为火运、岁运不及、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和厥阴风木、客气为厥阴风木与痰湿质的形成有关。

王晓丽[3](2020)在《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纳入患者3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饮食指导,配合适当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予对照组服用水飞蓟宾胶囊,每日3次,每次105mg,饭后口服,予观察组患者服用柴陷汤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袋,饭后开水冲服。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C)、空腹血糖(FPG)、肝脏彩超、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CAP值)、CT肝/脾比值、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患者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BMI指数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GGT)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GG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比较两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C、TG)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6、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7、对患者治疗前后CAP值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AP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脂肪肝严重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对患者治疗前后CT肝/脾比值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T肝/脾比值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确切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肝脏B超、CAP值等指标,减轻肝脏炎症。经过对比分析,除了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其余观察指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经过临床研究分析,初步提炼柴陷汤方证如下:胸胁胀满痞闷;身重纳呆,咯吐痰涎,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

海仁古丽·艾尔肯,谢晶日,梁国英,栾凤[4](2020)在《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初期为单纯性脂肪肝,可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现代医学并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对脂肪肝的治疗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本研究依据脂肪肝疾病进展的过程,对脂肪肝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包括辨证分型治疗、自拟专方专药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等,实验研究包括单味中药研究和复方中药研究等分别进行综述。最后对脂肪肝的中医药诊治做出客观的评价、思考并展望。中医药治疗对于延缓脂肪肝病的进展,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作用,更高质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于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有重大意义。

俞芹[5](2015)在《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总结、传承与发扬谢兆丰老中医丰富独特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2、总结谢师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思辨规律及临证经验,予加味散积消脂汤(以谢师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为基础,结合个人认识组方)治疗NAFLD,并评价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便筛选出临床疗效肯定的经验方,为院内制剂进行前期准备。方法:本论文是在谢师的指导下,通过跟师抄方、实时整理病历、听课、反复研习谢师学术经验的论文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结合钻研中医经典理论,对谢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遵循其“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扶正重在健脾益肾”的理论,开展应用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跟名老中医师承学习的必要性,指出谢师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自拟加味散积消脂汤(以谢师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为基础,结合个人认识组方)治疗NAFLD。论文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简介谢兆丰教授及其行医与治学理念,探学术根基,源于《内经》,法于《伤寒》,广涉诸家。通过三年跟师学习及中医经典的学习,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谢师的学术思想归类为七大特色:以辨证施治为根据;强调分期论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师古又不泥古;为病寻药,创制专方;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扶正重在健脾益肾。分别从慢性肾炎,肺痨,肝硬化腹水,小便失常等典型疾病的治疗中展示谢师丰富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用药经验部分,介绍了藿香、生薏苡仁、川芎、郁金、佛手、木香、石菖蒲、苍术、仙灵脾等。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医药治疗NAFLD的研究进展):包括辨证论治、经方应用、自拟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及有效成分、谢师治疗NAFLD经验的研究等方面。论文的第三部分(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临床研究):散积消脂汤是谢兆丰老中医的验方之一,用于治疗脂肪肝(轻、中度),也是体现谢师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学术思想的代表方。本研究是按照相关的标准,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加味散积消脂汤(以谢师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为基础,结合个人认识组方),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配合随症加减,如胸闷者加用薤白、瓜蒌等,腰膝酸软者加用川断、寄生、杜仲等,纳差者加用神曲、炒莱菔子、鸡内金、炒麦芽、炒谷芽等,嗳气频作者加用竹茹、旋覆花等,恶心者加用竹茹、法半夏等,转氨酶增高者加用垂盆草、五味子等;对照组予易善复胶囊,每日6粒,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1个疗程1个月),并随访3月;两组均配合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等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三大常规(血、尿、大便)、肾功能、心电图的情况;采用SPSS15.0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是在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机遇下,对谢兆丰教授丰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一次较全面的总结。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源于《内经》、法于《伤寒》广涉诸家。目前,治疗NAFLD西药不良反应多,西医缺乏有效办法,而中医药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病证结合的思路出发,临床采用专方论治,是目前脂肪肝治疗和研究的主流。谢师的学术思想可归类为七大特色:以辨证施治为根据;强调分期论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师古又不泥古;为病寻药,创制专方;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扶正重在健脾益肾。谢师有丰富独特的临床经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B超痊愈43.33%(13/30);对照组B超痊愈16.67%(5/3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超影像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27/30)与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0%,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显着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的作用较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均有所改善,说明加味散积消脂汤对改善NAFLD(脾虚痰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但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味散积消脂汤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对照,体重均有减轻(P<0.05),提示加味散积消脂汤与易善复类似,均有一定减轻体重的功效。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ALT、AST、GG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TG、TC、HDL-C、L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B超、TG、TC、HDL-C、LDL-C、 ALT、AST、GGT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有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B超、TG、TC、 HDL-C、LDL-C、ALT、AST、GGT有反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三大常规(血、尿、便)、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根据本课题研究成果本人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4篇: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纂要(四川中医2014年32卷11期3-5页)、散积消脂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临床研究(四川中医2015年33卷1期79~81页)、泻脾除秽汤(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5月14日第4版)、谢兆丰名老中医自拟方简介(中医药信息2015年32卷5期79~81页)。结论:谢兆丰教授学有渊源,师有所宗,有丰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人创新观点:基于谢师经验方散积消脂汤组方原理,在继承学习及应用谢师验方的基础上,通过温习古典医籍,结合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是NAFLD的基本治疗大法,自拟加味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患者,临床效果较显着,且作用持久不易出现反弹,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李木书[6](2015)在《降脂复肝汤加减治疗脂肪肝62例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降脂复肝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用降脂复肝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16%、对照组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陈蓓琪[7](2012)在《脂肪肝文献评价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现代化膳食结构发生改变,饮食习惯逐渐趋向于高蛋白质、高脂肪,而人体的代谢水平有限,随着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逐渐增多,再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等原因,脂肪肝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发病率也越高,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并己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研究目的:随着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日益增多,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献也日益增多,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近代中国国内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总结影响临床研究质量的因素,揭示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临床研究现状,并探讨解决方法;并对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辨证分型以及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提高该病的临床研究水平提供依据,也为中医治疗脂肪肝提供临床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脂肪肝的临床疗效,为脂肪肝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进一步预防脂肪肝所引起的其他疾病,为人类的健康尽一份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1995年~2012年中国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主题词、关键词、摘要相结合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分别以“脂肪肝”、“脂肪性肝病”、“中医”、“治疗”为检索词,在上述数据库中交叉检索,以及对文献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搜索、确认,以免遗漏,检索语种为汉语。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1.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由于目前脂肪肝的研究文献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文献居多,故将所收集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文献质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设计并制作“文献信息采集表”,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对所录数据进行统计。2.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将所收集文献中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篇文献的内容,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录入作者名、文章名称、辨证分型、临床表现、治法治则、用方用药等内容,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软件分别设计并制作辨证分型规律统计表、用药规律统计表,将Excel中所录入的内容输入统计表中,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软件进行初步分析,并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1.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通过电子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共计1,055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849篇,共获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文献206篇,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39篇。在39篇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中,采用正确的随机对照方法的试验仅15篇,考虑到文献质量评价的可信度,仅对剩下的15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目前的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仍普遍存在着重复性研究、样本量小、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随机方法使用错误、没有随访、没有相关的安全性评价、数据统计不完全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均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试验结果的科学价值难以得到医学界认可。所以,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设计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关键。2.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通过电子检索,共获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文献共计568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154篇。在154篇纳入文献中,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献有37篇,描述了用药的文献有152篇。在37篇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献中,证型分类的表述不统一,最少的只有1型,最多的则分为8型,不同证型的表述多达71种,其中实证49种,虚证11种,虚实夹杂证11种。统计结果显示,在37篇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章中,以湿热内蕴型、气滞血瘀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亏虚型、痰湿内盛型、痰瘀互结型、肝郁脾虚型7型为最常见,其余证型在文献中的出现次数均在10次以下。通过对152篇文献中药用药的使用次数及药物分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出现的248味中药中,治疗脂肪肝最常用中药依次为:山楂、丹参、泽泻、柴胡、佚苓、郁金、白术、半夏、决明子、陈皮、当归、自芍、大黄、何首乌、茵陈蒿共有15味;治疗脂肪肝较常用中药依次为:延胡索、枳壳、甘草、黄芪、香附、虎杖、赤芍、苍术、党参、薏苡仁、川楝子、厚朴共有12味。此外,据统计显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气药、补阴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中药类型。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显示,虽然脂肪肝的致病因素众多,病机复杂且多有兼夹,但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痰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肝肾亏虚等。故在脂肪肝的治疗上,应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滋肾益肝为主要治法,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应用化痰、理气、消食等多种治法及中药,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冯晶远[8](2009)在《三甲参术汤治疗肥胖性脂肪肝108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张志云,王芳[9](2009)在《丹参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郑春风[10](2009)在《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最早源于1842年W.Bowman的研究提出,其后研究资料主要来自肝活检病理学报道。1986年F.Schaffner等提出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Disease。FLD)概念之后。FLD指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的广泛疾病谱。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平均人口发病率约5%~10%,肥胖、糖尿病、酗酒者发病率达25%~75%,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诊断治疗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脂肪性肝病在西欧、日本、美国普通成人的检出率达25%。FLD也已成为西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第一大慢性肝病以及肝酶异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高达20%~33%,其中至少10%~15%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且脂肪性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和移植肝复发的概率高达30%~40%。肥胖者单纯性脂肪肝(60%~90%)、NASH(20%~25%)及肝硬化(2%~8%)的发生率则更高。15年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还相当低。据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德珍的统计,该院1991-1992年对工厂,研究所等40个单位的10923人体检,发现脂肪肝220例,平均发生率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平均体重的增加,脂肪肝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脂肪肝的发生率较五年前增加了5倍,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健康人群普查发现,脂肪肝患病率达到了10%-15%,南京地区脂肪肝发生率从1998年的8.99%逐年上升至2002年的12.33%。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法立方的肝脂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临床上探索新的有效的脂肪肝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收集2007.05~2009.03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门诊和病房患者1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如休息、营养、运动和控制饮食,一般对症处理。中药治疗组予自拟“肝脂消”为基本方治疗,方药:柴胡6g、当归10g、郁金12g、制首乌15g、炒白术10g、茯苓12g、陈皮8g、法半夏10g、丹参8g、枳实8g、生山楂10g、草河车15g、泽泻10g、垂盆草10g等。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辛伐他汀(舒降脂),10mg/d,连续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安全性指标(如结果:疗程结束时结果表明,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15%),显效16(26.6%)例,有效26例(43.3%),总有效率85%;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11.66%),显效12例(20%),有效23例(38.3%),总有效率70%。治疗组,治疗后胁痛,腹胀,纳差,疲乏嗜睡,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显着改善(P<0.01),舌质,肝肿大体征亦有减轻(P<0.05);对照组,治疗后胁痛,腹胀,纳差,疲乏嗜睡,舌质,肝肿大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胁痛,腹胀,纳差改善较明显(P<0.01),舌质,肝肿大,体征亦有减轻(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V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较均有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发现肝脂消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水平方面较对照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评价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时,发现两组患者ALT、AST、ALP、GG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肝脂消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亦有不同程度好转,B超检查患者脂肪肝病情程度,尤其是治疗组中度脂肪肝改善最为明显。对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肾功能的观察表明,肝脂消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肝脂消对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缓解症状的作用,能改善肝功能、血脂水平,该复方亦能改善B超影像学变化,特别是对于B超中度脂肪肝患者作用较明显。

二、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7 病例脱落原因
    8 脱落病例的处理
    9 研究内容
    10 观察指标
    11 疗效评价标准
    12 指标观察时间点
    13 不良反应评价
    14 统计学
研究结果
    1 中医健康管理组、西医治疗组基线比较
    2 中医健康管理组、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讨论与分析
    1 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2 NAFLD中西医研究进展
    3 中医健康管理组方案制定依据
    4 西医对照组方案制定依据
    5 饮食运动宣教方案制定依据
    6 研究结果分析
    7 创新、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体质与出生时期五运六气的规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西医研究现状
    2.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4. 基于五运六气对发病倾向的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实验设计
        1. 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标准
        3. 临床资料来源
        4. 研究内容
        5. 五运六气研究方法
        6. 研究方法
        7. 统计学处理(SPSS 20.0统计软件)
        8. 课题实施流程图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3. 出生季节与运气分布情况
        4. 体质类型与出生时期运气及季节的关系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体质类型分布分析
        3. 出生季节与运气分布情况分析
        4. 体质类型与出生时期运气及季节的关系
    结论
        1. 一般资料
        2. 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3. 在出生季节与运气方面
        4. 体质类型与出生时期运气及季节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3)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名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
        1.3 中医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的认识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分型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概况
        2.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基础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2.3 现代医学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主要研究内容
    2 方案设计
        2.1 病例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诊断标准
        2.4 病例纳入标准
        2.5 病例排除标准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2.7 治疗方法
        2.8 观察指标
        2.9 疗效标准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病例纳入情况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的比较
        4.3 治疗后疗效比较
        4.4 安全性指标观测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疗效的分析
        1.2 对改善患者血脂、血糖疗效的分析
        1.3 对改善患者BMI指数结果分析
        1.4 对改善患者CAP值的疗效分析
        1.5 对患者肝脏B超疗效率的分析
        1.6 对患者CT肝/脾比值疗效的分析
        1.7 中医综合疗效分析
        1.8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分析
    2 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足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
    4 导师对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学术观点
    5 柴陷汤的应用依据
    6 柴陷汤主要单味药分析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肝病因病机研究
2 脂肪肝临床治疗研究
    2.1 辨证分型治疗
    2.2 自拟专方专药治疗
    2.3 中成药治疗
    2.4 针灸治疗
3 实验研究
    3.1 单味中药研究
    3.2 复方中药研究
4 思考与展望

(5)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1 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1.1 谢兆丰教授简介
        1.2 谢兆丰教授行医与治学理念
        1.3 探学术根基,源于《内经》、法于仲景、广涉诸家
    2 谢兆丰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2.1 以辨证施治为根据
        2.2 强调分期论治
        2.3 病证结合,中西合参
        2.4 师古又不泥古
        2.5 为病寻药,创制专方
        2.6 从痰气瘀论治难、急症
        2.7 扶正重在健脾益肾
    3 谢兆丰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3.1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
        3.2 肺痨四大症的中医治疗
        3.3 肝硬化腹水消退后的中医治疗
        3.4 升陷汤治疗小便失常
        3.5 出血证治疗八法
        3.6 慢性肝炎从胃论治
        3.7 胃痛从肝论治
        3.8 用药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NAFLD的研究
    1 辨证论治
    2 经方应用
    3 自拟方运用
    4 中成药治疗
    5 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6 谢兆丰教授治疗NAFLD经验总结
        6.1 NAFLD病因病机
        6.2 重视调理气机
        6.3 化痰祛瘀贯始终
        6.4 辨症选药
        6.5 散积消脂汤,为谢师验方之代表
    7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加昧散积消脂汤治疗NAFLD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1.6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安全性观测
        2.4 疗效判断标准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改变比较
        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3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的比较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7 随访3个月临床疗效、血脂、肝功能、肝脏B超改变比较
        8 安全性指标检测
    讨论
        1 加味散积消脂汤的立法依据
        2 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作用探讨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6)降脂复肝汤加减治疗脂肪肝62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标准
4 治疗结果
5 典型病例
6讨论

(7)脂肪肝文献评价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1. 脂肪肝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1.1 脂肪肝的概念
        1.2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2. 脂肪肝的分类
        2.1 酒精性脂肪肝
        2.2 非酒精性脂肪肝
        3. 流行病学
        4. 发病原因及机理
        4.1 脂肪代谢异常
        4.2 激素影响
        4.3 环境因素
        4.4 遗传因素
        4.5 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
        4.6 免疫反应
        4.7 肝筛改变
        4.8 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4.9 缺氧和肝微循环障碍
        5. 治疗方法
        5.1 去除病因
        5.2 调整饮食
        5.3 药物治疗
        6. 小结
    综述二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治法方药
        4.1 经方治疗
        4.2 以法论治
        4.3 自拟方治疗
        4.4 其它疗法
        5. 小结
    综述三 循证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1. 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2.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
        3. 系统评价对中医临床学研究的重要性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及整理
        2.2 文献采集表的设计与制作
        2.3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3.3 诊断、纳入、排除和疗效判定标准
        3.4 样本含量及估算
        3.5 退出脱落病例分析
        3.6 随访、不良反应情况
        3.7 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3.8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4. 小结
        4.1 一般情况
        4.2 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
        4.3 诊断、纳入、排除和疗效判定标准
        4.4 样本含量及估算
        4.5 退出脱落病例分析
        4.6 随访、不良反应情况
        4.7 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5. 讨论
        5.1 重复性研究
        5.2 样本量小
        5.3 标准不统一
        5.4 随机方法使用错误
        5.5 没有随访
        5.6 没有相关的安全性评价
        5.7 数据统计不完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治疗脂肪肝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及整理
        2.2 辨证论治规律统计表的设计与制作
    3. 研究结果
        3.1 检索结果
        3.2 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统计结果
        3.3 脂肪肝中药用药规律统计结果
    4. 讨论
        4.1 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分析
        4.2 脂肪肝用药规律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信息采集表样本
附件2:文献数据采集表内容填写说明
致谢
个人简介

(8)三甲参术汤治疗肥胖性脂肪肝108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诊断标准
2 治疗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标准
    2.3 结果
3 典型案例
4 体会

(10)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
        1.肝脏主要生理功能
        2.脂肪肝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特点
        3.脂肪肝分类
        4.脂肪肝病因及发病机制
        5.脂肪肝诊断
        6.脂肪肝治疗
        7.脂肪肝的预后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1.病名及历代沿革
        2.对脂肪肝病因的认识
        3.对脂肪肝病机的认识
        4.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是脂肪肝治疗大法
        5.脂肪肝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总体设计
    2.研究内容
        2.1.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纳入标准
        2.4.排除标准
        2.5.治疗方法
        2.6.观察指标
        2.7.疗效判定标准
        2.8.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一般资料
        3.1.1:年龄和性别
        3.1.2: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比较
        3.1.3:两组患者病因比较
        3.2 两组患者病情程度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3.4.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3.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3.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3.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3.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超变化比较
    4.讨论
        4.1 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功效。
        4.2 药物安全性测定及副作用
第三部分 结语
    1.研究小结
    2.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探讨
    3.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4.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附件一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干预研究[D]. 刘垚昱.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体质与出生时期五运六气的规律探究[D]. 张春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 王晓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J]. 海仁古丽·艾尔肯,谢晶日,梁国英,栾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5]谢兆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加味散积消脂汤对NAFLD的临床研究[D]. 俞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
  • [6]降脂复肝汤加减治疗脂肪肝62例观察[J]. 李木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09)
  • [7]脂肪肝文献评价和辨证论治规律探讨[D]. 陈蓓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三甲参术汤治疗肥胖性脂肪肝108例疗效观察[J]. 冯晶远. 光明中医, 2009(08)
  • [9]丹参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J]. 张志云,王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02)
  • [10]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郑春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降脂复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