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景深和能见度数字仿真

基于图像的景深和能见度数字仿真

一、基于图像的视景景深能见度数字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储君秋[1](2021)在《基于多孔径结构的多维成像系统及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视觉成像探测作为目标探测基础之一,因其非接触性、被动成像能力以及优良的环境适应性而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绝大部分成像信息来自于目标反射光的光强信息。然而,随着成像系统与目标探测环境的扩展,尤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远距离暗、弱、小目标探测中,由于背景干扰的存在以及目标特征不明显,成像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避免光强成像中诸多因素的干扰并提升远距离目标的成像效果,可以通过提升成像维度来实现。光作为电磁波的一部分,蕴含着不同维度的特征属性,如强度、光场、光谱、相位和偏振等。当光与目标相互作用时,目标的特征信息被记录于不同维度之上。由于单一维度仅能记录一部分的目标特征信息,并且不同维度信息同时也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与抗干扰能力,因此在具体应用中,不同的成像维度对应着不同的探测场景与应用范围。为此,本文通过多孔径结构与光场、红外及偏振信息的结合,提出了基于多孔径结构的多维成像系统。根据不同维度信息的优势成像场景,以及各维度间信息的互补特性,利用多维信息的成像、融合与解算,丰富目标的特征信息,并实现目标多维信息的重构,提升光电探测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成像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基于多孔径结构下的目标信息探测的具体实施方案,首先,通过利用成像系统整体结构及各维成像方法的优缺点的分析,实现系统的选型。其次,通过成像系统的结构标定、目标单维信息探测以及多维信息融合手段的流程分析,梳理系统的成像方法。最后,通过典型的系统成像场景分析,明确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及成像情况。(2)对近远距离下的成像结构内外参数标定手段进行了一定研究,通过分析在受到大气湍流、噪声、失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远距离标定结果,对特征点的随机漂移问题做出了分析,并通过多种手段减小了复杂因素影响下的标定误差,提升了远距离参数标定的准确性。(3)基于多孔径结构,构建了多孔径光场成像模块,并以此实现对目标的数字重聚焦以及实验室与外场的目标三维尺度信息提取等内容。同时,通过亚像素配准方法,提高了远距离三维成像时的距离提取精度。同时,通过合成孔径成像与多孔径成像理论的结合,提高多孔径下成像系统的成像分辨率以及测量精度。(4)结合光场成像原理与相空间光学,利用维格纳分布与光学、图像等领域的联系,提出了基于维格纳变换的局域滤波、噪声相位提取,以及相位解包裹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基于硬件实现的可能性,为之后成像系统光场成像模块的发展做出一定的预研。(5)针对偏振与红外成像维度,研究并分析了偏振及红外对可见光成像的补充作用,并开展了部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多维成像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成像能力,并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孔径结构的多维成像系统可能性。

苏志刚,陈天彧,郝敬堂[2](2020)在《机场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为快速显示丰富且真实的机场地景,更有效模拟机场场面的各种情况,提出一种机场视景仿真的实现方法。根据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设计系统体系结构,搭建基于X-Plane模拟飞行软件的机场地景数据库,设计地景数据管理、视景多模型显示和人机交互3个功能模块。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机场地景的快速加载和可视化,具有丰富可调的环境背景以及大气衰减效果,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机场场面的二次开发。

欧斌娜[3](2020)在《基于波长补偿的图像去雾改进算法及能见度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雾天气下,空气中大量的悬浮颗粒使景物表面的光线发生散射和衰减,雾浓度越高,图像的景深越深,衰减程度越明显,视觉系统对图像特征提取效果较差,给人类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对有雾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复原清晰的无雾图像,使图像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从有雾图像中快速判断出能见度并及时监测预警,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基于暗原色去雾算法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去雾效果,但复原后图像的色彩会产生失真,尤其是对于天空或者白色物体等高亮度区域失真更明显,且没有充分考虑到能见度的影响,在不同能见度下采用统一的去雾方法,存在较大误差。目前检测能见度主要有目测法和器测法,目测法受到人的心理、知觉等因素的制约,器测法成本昂贵,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大范围覆盖的需要。针对上述不足,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暗原色算法对单幅有雾图像进行去雾时,由于整幅图像不同区域都采用同一透射率,尤其是天空明亮区域,复原结果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色彩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光线的波长补偿去雾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对应的暗原色图利用中值滤波进行处理消除光晕效应;然后计算不同波长的光衰减系数的归一化值,利用RGB三通道不同的衰减特性,得到RGB三通道的不同透射率,并修正了大气光值;最后将修正的参数值与大气散射模型结合得到去雾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去除雾霾,而且减少了色彩偏移,使去雾后图像更加自然,特别是对有天空等明亮区域的有雾图像有更好的复原效果。(2)针对传统能见度检测方法存在成本较高,需要人工标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中不同波长剩余能量比的雾天能见度检测算法。首先根据引导滤波算法得到透射率图,由透射率图的分布对图像的能见度范围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计算图像RGB三通道不同波长的剩余能量比之间的归一化差异,并滤除单通道灰度值偏差较大的像素点以提高精度和运算效率;最后计算出图像能见度检测值。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单幅图像雾天能见度检测算法能有效反映图像能见度,且简单易行。(3)针对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很少对去雾图像的色彩恢复程度作出评价,而在图像去雾领域中,图像复原结果的色彩偏移问题又非常见,提出一种基于不同颜色光线波长衰减量和能见度不同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反映不同的图像去雾算法的有效性,而且能针对复原图像的去雾色差恢复程度进行评价。

赵珊珊[4](2019)在《海面自然现象动态模型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海洋环境中的雾、雨的模拟仿真技术以及相关物理因素作为仿真的参数进行分析与研究。海洋场景仿真是一个复杂场景,对于海面环境天气的动态仿真,若要实现其真实性,结合他们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尤为重要。对于海面上平流雾,其主要受风力、海面温度、大气湿度影响,针对现有仿真算法中考虑的影响因素单一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就现在雾效模拟中加入的参数进行细化,加入对雾的形成、变化以及消散至关重要的自然条件,使用指数平方雾的计算方程作为基础算法,结合物理学方法中能见度计算算法、位势场、风场以及温度场之间的关系,对现有海雾仿真技术进行改进,得出新的更真实的雾的仿真模型。其次,海面自然现象中关于雨的仿真模拟,其关键点在于3D下雨场景下雨滴和各种类型的物理特性、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云层厚度所能预测出的雨量的不同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针对现有雨线仿真方法未考虑不定风力因素造成的降雨效果不够贴合自然现象问题,将脉动风谱算法和雨场公式相结合,提出增加不定风力因子的雨线仿真算法。最后,海面自然现象中关于雨滴与海面碰撞的模拟,其关键点在于雨水飞溅的大变形运动的模拟,对于雨滴飞溅模拟,由于使用欧拉视角模拟的大变形运动使用网格单元还会涉及到有限元等复杂的工程方法,本文结合雨滴与水面碰撞特性,引入以拉格朗日视角将流体视为流动的单元的SPH(流体动力学)算法以及水平集方法模拟雨滴与水面的碰撞现象。

张晶[5](2018)在《雾霾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像作为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而高质量的图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但是雾霾天气的出现对目标成像造成了极大干扰,导致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图像出现对比度降低、色彩失真、细节丢失等现象。为了提高雾霾环境下的图像质量,通过研究雾霾天气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分析不同雾霾浓度条件下图像质量产生的变化,既能对提升图像质量起到指导作用,又能对模拟雾霾环境下的军事外场试验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文从雾霾环境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利用基于米氏散射理论的大气散射模型,并综合考虑雾与霾对不同波长可见光散射程度的差异性,建立更适用于雾霾环境的大气散射模型。然后借助该大气散射模型对雾霾天气下图像的成像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半参考和无参考的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提取多组不同污染程度下实拍雾霾图像的特征,并且进行客观定量分析,最后综合得出雾霾环境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出雾霾环境下图像具有灰度值动态范围缩小、高频信息丢失、对比度下降、色彩失真的视觉特性。接着,本文从现有的雾效计算方法出发,并利用雾霾环境下的大气散射模型,对方法中混合因子的计算方式进行优化。即使用雾霾环境下的透过率实现混合因子的计算,同时引入能见度的不同来反映雾霾浓度的变化,进而建立更贴合物理实际的雾霾效果仿真模型。最后,本文利用三维动态场景渲染仿真平台,搭建与实拍图像相同的可见光复杂场景,并利用雾霾效果仿真模型,基于单个像素点的计算方式,实现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雾、霾天气的仿真效果。最后依据雾霾图像的视觉特性,并借助图像质量评价体系,对雾霾效果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张涛[6](2017)在《雾霾图像分析及仿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不同大气条件下对多个场景进行了大量的图像采集工作,并同步采集了相关大气参数;研究了雾霾图像与多项大气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暗原色理论获取图像景深信息,对无雾/轻雾图像进行加雾仿真研究。针对于暗原色去雾过程中引导滤波算法晕轮去除有残留及效率问题,提出了消除晕轮的双窗口滤波算法,并提高了运算效率。分析了雾和霾的基本特性,以Mie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单球粒子的散射特性,研究分析了雾霾天气成像模型。通过对雾霾图像评价指标的分析,选取了图像的边缘强度作为衡量雾霾图像中雾霾相对大小的依据;通过计算分析边缘强度与各项大气参数的关系,发现图像边缘强度与AQI、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基本符合指数衰减规律。暗原色理论可以以透过率的形式近似表现无雾/轻雾图像的景深信息,利用该景深信息可以对图像进行加雾仿真处理。对于含有路面区域的无雾图像,本文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透过率图像路面区域进行了提取,并对其透过率进行了修正。以PM2.5的质量浓度为依据,将图像划分为五个等级。利用引导滤波器对无雾图像以及各个等级雾霾图像透过率图进行细化和平滑操作,通过统计各个等级的多幅雾霾图像透过率与无雾图像透过率之间的关系,总结各个等级的经验参数,从而得到加雾透过率的参数计算方法;结合各个等级图像整体大气光强变化规律,实现对无雾图像进行分级加雾仿真处理。暗原色先验去雾方法中常用的引导滤波算法对晕轮的去除能力比较有限。本文在分析了晕轮效应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暗原色理论的双窗口滤波去雾算法。本算法通过大窗口透过率和小窗口透过率的差异来识别晕轮区域,并利用两者透过率的线性叠加来修正晕轮区域的透过率,通过透过率差值的大小来调节叠加系数,利用高斯低通滤波器对修正透过率进行平滑操作。双窗口滤波去雾算法相对于引导滤波算法有效地去除了晕轮效应,提高了运算效率。

陈彬[7](2016)在《基于机器视觉的通用航空防撞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开放进程的加快,通用航空得以迅猛发展。但是近年来低能见度天气下通用航空低空目视作业飞行的撞山撞线等安全事故频发,如何保证通用航空的飞行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通用航空中作为一种保障目视飞行安全的辅助手段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通用航空防撞系统方案,并就基于机器视觉的防撞技术中的视觉增强和视觉检测两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防撞系统的总体方案,系统由视觉图像采集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构成。并就实际需求确定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技术指标。其次,根据低能见度天气下视觉图像退化模型,对比分析了传统视觉图像增强算法与暗通道优先增强算法,并根据飞行过程中获取的视觉图像特点对暗通道优先增强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引入了视觉图像增强评价机制。然后,分析了低空飞行高压线障碍物的视觉图像特征,设计了高压线障碍物检测算法,首先通过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将地面背景与天空背景分离,然后通过霍夫变换检测出高压线障碍物。本文最终基于地面计算机设备利用VS2008驱动opencv视觉库开发了地面仿真软件,根据实际拍摄图片对视觉增强效果与视觉检测成功率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结论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通用航空防撞系统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王德磊[8](2013)在《某型直升机飞行训练模拟器视景仿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直升机技术的发展,直升机在军事领域和非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以往以实装进行训练,飞行员培养周期长、淘汰率高,面临着场地狭小、实装短缺、机型落后、安全性差、维护困难、费用高昂、可飞行天气少等实际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我们设计开发了某型号直升机飞行训练模拟视景仿真系统。主要进行的工作:一是针对直升机低空特点,提出了航线区域模型。在增加少量航拍工作量的情况下,实现飞行训练课目全航线实景仿真。可使飞行学员在院校就熟知各训练团的机场地形、飞行线路、训练科目,缩短实装训练适应时间。二是结合经典直升机空气动力学方程,参考某型直升机研制和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设计了具有校正功能的数学模型,模拟直升机的机械、动力系统飞行性能,使得视景实时显示效果贴近实际飞行。三是开发可以实时反馈飞行参数的虚拟仪表,帮助参训人员熟悉装备性能。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Presagis Creator、Vega Prime、Terra Vista软件环境进行设计,经过场景重构、信息收集、纹理处理、模型实现、实时大场景处理、场景驱动、模型调度处理、柱幕投影和虚拟仪表建模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某型直升机飞行训练模拟视景仿真的开发。与其它同类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较小的存储开销和计算量,视景显示流畅、景深感强,数学模型贴近实际、仪表实时显示飞行各参数,能够按4个训练机场实际航线景观进行多种科目的模拟训练,从而很好的满足我院飞行训练需求和教学管理需求。该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系统各模块工作正常,教学实践表明可以节省近60%的实装教学时间,缩短了学员放单飞时间,提高了培训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将来我院实施异地教学、多地分布仿真训练等教学手段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栗英杰[9](2012)在《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直升机以其独特的性能和机动能力在军用和民用方面有着其它机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我国已开放低空空域允许私人直升机飞行,因此,对直升机飞行员进行日常飞行训练就变得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飞行模拟器以其安全、节能、经济和高逼真度等优势,已经成为飞行员训练和飞机研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仿真试验设备,本文根据实际科研项目的需要,对直升机模拟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针对仿真应用,建立了直升机飞行的旋翼空气动力学模型。直升机的旋翼桨叶绕桨毂转动时,同时绕水平铰作挥舞运动,此时求旋翼升力将变得十分复杂棘手,并且,国内外鲜有文献对旋翼升力的迭代计算流程进行探讨,本文在对旋翼的空气动力学进行分析时,分别利用动量法和叶素法推导出悬停、垂直上升和下降时旋翼升力的求解公式,并推导出一般飞行状态和垂直起降状态的自然挥舞运动方程;当考虑桨叶的挥舞运动时,利用叶素法分析了叶素力,提出了一种求旋翼对机身产生的升力、侧向力及后向力的八占位法。利用动量-叶素法,推导了理想扭转和线性扭转型桨叶的旋翼升力计算式,给出了此两种叶型针对仿真应用的旋翼升力的迭代计算流程。(2)建立了可同时适用于飞行与着陆仿真的机身动力学模型。在现有的直升机模拟器动力学模型中,多在飞行和着陆时分别采取两个不同的动力学模块,这使得模拟器很难准确反映出直升机着陆或离地瞬间的动态特性。本文在前述直升机飞行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将机轮简化为带有粘性阻尼的三维线性弹簧,选取含有耗散函数的拉格朗日方程进行建模,以微小时段下机身的微小位移和转角为广义坐标,建立了集飞行与着陆为一体的六自由度机身动力学模型;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法,给出了机身位置和姿态角的具体计算流程。(3)结合新搭建的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实验台,编制了直升机动力学仿真与视景仿真软件。利用MultiGen Creator软件建立了地形和直升机的三维视景模型;采用HLA技术框架作为数据通信模块,实现了飞行仿真系统与视景仿真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HLA技术中的时间推进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视景仿真画面的迟滞性问题;根据传过来的直升机位姿参数,利用视景驱动软件OpenGVS在VC++6.0平台上完成了直升机的实时驱动。从仿真画面上看,系统的跟随性较好,满足了直升机模拟器在视景仿真方面的实时性和逼真度要求。在搭建的直升机模拟器实验平台上对前文提出的旋翼空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仿真和验证,通过与实际飞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和机身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最后,在此实验平台上对直升机的典型飞行及着陆动作进行了仿真。论文还做了如下工作:(1)对机身所受的其它气动力进行了建模。详细探讨了旋翼对机身的反扭矩和陀螺力矩、尾桨对机身的气动力,以及悬停和垂直起降时周围空气对机身的气动阻力。(2)制定了模拟器的整体规划方案,同时对视景仿真系统中的视景显示子系统进行了设计。根据模拟器的设计要求,对模拟器进行了整体规划,在确定了视景显示系统的方案后,对球幕投影系统进行了设计。

嵇晓强[10](2012)在《图像快速去雾与清晰度恢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雾霭等天气条件下获得的图像,存在对比度降低、颜色失真、模糊不清等严重的退化现象,给研判目标带来一定的困难,直接限制和影响了户外视觉系统效用的发挥。因此,为有效改善雾天退化图像的质量,降低雾霭等气象条件对户外成像系统的影响,对雾天图像进行快速有效的去雾和清晰度恢复处理,有着现实和理论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主要针对雾天图像的退化问题,详细分析了雾天图像退化原因和模糊机理,对雾天降质图像去雾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非模型和基于模型两个方面对图像进行去雾处理。论文对已有的图像去雾方法进行完善、改进和引入新思路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际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非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中重点研究了Retinex图像增强方法,并针对传统Retinex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大、光晕现象等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修正Retinex模型的新方法。通过改善图像局部和全局对比度,获得了较好的去雾效果,并且将运算时间减少到多尺度Retinex算法的20%左右。2.在基于图像复原的去雾方法中,研究了结合大气散射模型的单幅图像复原方法。深入研究了暗原色先验图像去雾方法,并针对该方法复杂度高和应用受限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暗原色先验快速去雾方法。一方面利用双边滤波算法代替软件抠图算法细化透过率图,大大减少了算法的复杂度,运算时间降低到原算法的15%;另一方面,针对暗原色失效的情况,提出了改进的大气光估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暗原色先验去雾方法的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暗原色先验快速去雾方法,可显着提高雾天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清晰度,直接复原得到高质量的去除雾干扰的图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雾天户外视觉系统的能见度。3.为满足工程上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全局暗原色先验实时去雾方法。结合图像增强和图像复原,建立了户外图像全局去雾和局部对比度增强的最优模型。利用该方法处理雾天降质退化图像,图像的对比度、细节以及清晰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原出生动、真实的场景色彩。最主要的是,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原算法的速率,实验结果证明,全局暗原色先验算法运算时间是原算法的2%5%,满足了一般工程上实时性的要求。4.针对去雾处理后的图像亮度降低、颜色较实际场景偏暗,以及局部去雾不彻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对比度和亮度增强的方法,自适应的增强了图像的亮度,并对局部由于雾浓度过高而造成不清晰的区域,进行了对比度修正。5.从算法的高效性,算法的稳定性,效果的明显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主客观评价角度,以及对比度、信息熵和平均梯度等图像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图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给出了结果图、时间统计值以及评价指标值,并进行了去雾效果、算法运行时间以及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6.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需求,结合本文的基于全局暗原色先验算法理论,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图像采集、增强、去雾和传输系统。搭建了基于FPGA的系统硬件平台,完成了全局暗原色先验去雾算法的硬件实现,给出了时序仿真结果以及最终的实际测量结果。

二、基于图像的视景景深能见度数字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图像的视景景深能见度数字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孔径结构的多维成像系统及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光场成像理论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偏振成像理论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红外成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2章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结构与功能
    2.1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结构
        2.1.1 光场成像模块的分析
        2.1.2 偏振成像模块的分析
        2.1.3 红外成像模块的分析
    2.2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成像原理
        2.2.1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结构参数提取
        2.2.2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单维信息探测
        2.2.3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多维信息融合
    2.3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应用场景
        2.3.1 晴朗环境下的目标成像
        2.3.2 雾霾环境下的目标成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孔径多维成像系统的标定
    3.1 相机标定原理
        3.1.1 相机成像模型
        3.1.2 成像投影模型
        3.1.3 标定理论与标定方法
    3.2 相机内参数标定误差的仿真分析及抑制方法
    3.3 实验室与外场场景下的成像系统参数标定实验
    3.4 标定实验的总结及方法改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标的光场信息提取
    4.1 基于多孔径成像系统的光场成像原理
    4.2 基于多孔径合成的目标增强
    4.3 基于多孔径亚像素匹配的远距离目标三维信息提取
        4.3.1 基于多孔径成像的三维测量原理
        4.3.2 三维测量的计算精度
        4.3.3 基于傅里叶亚像素配准的多孔径视差提取
        4.3.4 远距离目标测距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
        4.3.5 实验分析及改进方法
    4.4 基于合成孔径成像与多孔径成像融合的高精度目标测量
        4.4.1 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和光场成像系统的融合
        4.4.2 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相空间光学的光场成像理论扩展
    5.1 相空间光学的原理与应用
        5.1.1 相干光场的相空间描述
        5.1.2 维格纳分布的性质及优缺点
        5.1.3 一阶光学系统中的维格纳分布性质
    5.2 相空间密度分布函数的测量
        5.2.1 分时方法
        5.2.2 光场成像方法
    5.3 基于维格纳分布的局部噪声滤波
        5.3.1 基于维格纳分布的局域滤波原理
        5.3.2 滤波模型的建立与交叉项的约束
        5.3.3 滤波核的选择与交叉项的抑制
        5.3.4 实验结果与滤波质量评价
        5.3.5 实验总结及展望
    5.4 基于维格纳分布的带噪声包裹相位滤波并解包裹
        5.4.1 相位与相位噪声的维格纳分布性质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目标的多维信息探测及融合
    6.1 目标的偏振信息探测及应用
        6.1.1 偏振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6.1.2 基于偏振成像的目标表面信息探测
        6.1.3 基于偏振成像的环境光滤波
    6.2 目标的近红外探测及应用
        6.2.1 基于红外成像的林木环境下的目标探测
        6.2.2 基于红外成像的杂散光环境下目标探测
    6.3 基于可见光光强、偏振及红外信息的融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机场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地景数据管理模块
        (2)视景多模型显示模块
        (3)人机交互模块
2 地景数据库搭建
3 地景数据管理
4 视景多模型显示
    4.1 光照模型
    4.2 大气衰减模型
5 系统测试
6 结束语

(3)基于波长补偿的图像去雾改进算法及能见度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非物理模型的图像增强方法研究现状
        1.2.2 基于物理模型的图像复原方法研究现状
        1.2.3 能见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4 图像去雾后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3.1 本文主要工作
        1.3.2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背景知识
    2.1 雾霾天气的成因
    2.2 大气散射理论
        2.2.1 入射光衰减模型
        2.2.2 大气光成像模型
        2.2.3 雾天图像退化模型
    2.3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
        2.3.1 暗原色先验理论
        2.3.2 透射率的估计
        2.3.3 引导滤波优化透射率
        2.3.4 大气光值的估计
        2.3.5 图像复原
    2.4 大气能见度检测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波长补偿的改进暗原色先验图像去雾算法
    3.1 不同波长的透射率
    3.2 中值暗原色先验
    3.3 透射率的改进
    3.4 大气光值的改进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主观比较
        3.5.2 客观比较
        3.5.3 去雾感知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波长剩余能量比的雾天图像能见度检测算法
    4.1 雾浓度粗估计
    4.2 剩余能量比检测能见度
    4.3 过滤像素点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能见度检测结果
        4.4.2 实验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图像能见度和波长补偿的的图像质量评价
    5.1 利用能见度评价不同算法的去雾效果
    5.2 去雾色差恢复效果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海面自然现象动态模型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虚拟现实研究现状
        1.2.2 海雾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雨线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雨滴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海雾动态仿真算法
    2.1 传统海雾仿真算法研究
        2.1.1 大气散射模型
        2.1.2 基于Open GL的雾效模拟方法
        2.1.3 基于粒子系统的雾效模拟方法
        2.1.4 基于高斯分布的场景雾
    2.2 改进的多因素海雾算法
        2.2.1 边界参数化YSU方案
        2.2.2 海雾仿真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改进的多因素海雾生成算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雨线动态仿真算法
    3.1 光线跟踪方法原理及特点
    3.2 基于粒子系统的降雨仿真技术
        3.2.1 粒子系统概述
        3.2.2 基于粒子系统的降雨仿真技术
    3.3 改进的基于不定风力的雨线动态仿真算法
        3.3.1 基于谐波合成法的三维脉动风模拟方法
        3.3.2 改进的基于不定风力的雨线仿真算法
        3.3.3 基于光线跟踪的雨线渲染
        3.3.4 雨滴建模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雨滴与水面的碰撞仿真算法
    4.1 雨滴飞溅现象介绍
    4.2 常用的雨滴碰撞仿真算法研究
        4.2.1 水滴运动仿真算法
        4.2.2 流体表面张力计算模型
        4.2.3 基于网格的水面波纹模拟模型
    4.3 基于SPH及水平集算法的雨滴碰撞算法
        4.3.1 水平集方法研究
        4.3.2 改进的精确SPH算法仿真模型
        4.3.3 改进的基于水平集算法的表面张力模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雾霾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论文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雾霾环境下的大气散射模型
    2.1 雾霾的介绍
        2.1.1 雾霾的定义
        2.1.2 雾霾的形成机理
        2.1.3 雾霾的危害
    2.2 雾霾环境下的成像模型
        2.2.1 米氏散射理论
        2.2.2 大气衰减模型
        2.2.3 环境光模型
        2.2.4 雾环境下的大气散射模型
        2.2.5 霾环境下的大气散射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雾霾环境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3.1 不同污染程度下雾霾图像的获取
    3.2 雾霾图像对比度的动态差异特性
    3.3 雾霾图像色彩空间的分布特性
    3.4 雾霾图像透射率图的纹理特征
    3.5 雾霾环境下图像的视觉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维动态场景的雾霾效果仿真
    4.1 三维动态场景仿真平台工作原理
        4.1.1 仿真平台的硬件支持
        4.1.2 仿真平台的软件支持
    4.2 基于OGRE的三维动态场景仿真
        4.2.1 可见光三维场景搭建
        4.2.2 场景组合及渲染
    4.3 雾霾效果仿真
        4.3.1 雾霾效果仿真模型
        4.3.2 雾天环境效果仿真
        4.3.3 霾天环境效果仿真
    4.4 雾霾效果仿真模型的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雾霾图像分析及仿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雾霾大气对能见度的影响
        1.2.2 图像质量评价
        1.2.3 图像加雾和去雾仿真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雾霾天气基础理论
    2.1 雾霾的基本特性
        2.1.1 雾的基本特征
        2.1.2 霾的基本特征
        2.1.3 雾与霾的区别和联系
    2.2 雾霾的组成
        2.2.1 雾霾的成因
        2.2.2 PM_(10)和PM_(2.5)
    2.3 雾霾粒子散射理论
        2.3.1 雾霾粒子散射现象
        2.3.2 Mie散射理论
        2.3.3 混合状态下单球粒子的散射特性
    2.4 雾霾天气成像模型
        2.4.1 入射光衰减模型
        2.4.2 大气光成像模型
        2.4.3 雾霾天气成像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雾霾图像质量与大气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1 空气质量指数
    3.2 雾霾图像质量评价
        3.2.1 无参考评价指标
        3.2.2 图像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分析
    3.3 大气参数对雾霾图像质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图像加雾仿真
    4.1 图像加雾仿真流程
    4.2 暗原色去雾理论
        4.2.1 计算暗通道
        4.2.2 计算雾霾图像透过率
        4.2.3 计算雾霾图像整体大气光值
    4.3 无雾图像景深研究
        4.3.1 无雾图像的透过率研究
        4.3.2 路面区域透过率的修正
        4.3.3 基于引导滤波的透过率优化
    4.4 图像加雾仿真研究
        4.4.1 雾霾图像分类
        4.4.2 估算加雾透过率
        4.4.3 估算加雾大气光值
        4.4.4 对无雾图像加雾仿真
    4.5 小结
第五章 去雾算法中晕轮消除的方法研究
    5.1 晕轮效应的分析
        5.1.1 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
        5.1.2 晕轮效应与滑动窗口大小的关系
    5.2 双窗口滤波算法流程
    5.3 基于双窗口滤波的透过率计算
        5.3.1 晕轮区域的提取
        5.3.2 透过率的修正
    5.4 基于高斯滤波的透过率优化
        5.4.1 高斯滤波器
        5.4.2 透过率的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机器视觉的通用航空防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机器视觉防撞系统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视觉防撞系统基本功能
    2.3 视觉防撞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系统总体方案
        2.3.2 视觉系统工作流程
        2.3.3 视觉系统与参数选择
        2.3.4 视频数据处理系统
        2.3.5 视觉防撞系统研究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视觉增强防撞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低能见度天气视觉图像退化
        3.2.1 低能见度天气分析
        3.2.2 粒子散射原理
        3.2.3 低能见度天气图像退化模型
    3.3 视觉图像增强算法
        3.3.1 传统视觉图像增强算法
        3.3.2 改进dark channel视觉增强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视觉检测防撞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高压线障碍物视觉图像特征分析
    4.3 视觉图像预处理
        4.3.1 分层降级处理
        4.3.2 图像噪声去除
        4.3.3 图像边缘检测
    4.4 高压线视觉检测算法
        4.4.1 阈值分割
        4.4.2 kmeans聚类算法
        4.4.3 霍夫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软件仿真与实验分析
    5.1 地面软件仿真系统的构建
        5.1.1 软件运行与开发环境
        5.1.2 软件模块构建
    5.2 实验分析
        5.2.1 基于视觉增强防撞实验分析
        5.2.2 基于视觉检测防撞实验分析
    5.3 实例验证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某型直升机飞行训练模拟器视景仿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
        1.2.1 概述
        1.2.2 发展与应用
    1.3 视景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4 研究的内容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设计
        2.1.1 设计目的
        2.1.2 设计思路
        2.1.3 设计功能
        2.1.4 系统组成
    2.2 分系统设计
        2.2.1 驾驶舱系统
        2.2.2 操纵系统
        2.2.3 三维图形遮屏式仪表系统
        2.2.4 视景系统
        2.2.5 电子驱动及机内通话系统
        2.2.5.1 电子驱动
        2.2.5.2 机内通话
        2.2.6 数字音响系统
        2.2.7 计算机通讯系统
        2.2.8 计算机控制及教学管理系统
        2.2.9 整机电源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景系统设计
    3.1 设计目的
    3.2 需求分析
    3.3 设计思路
    3.4 主要功能
    3.5 技术指标
    3.6 开发软件平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景系统关键技术与实现
    4.1 视景建模的关键技术与实现
        4.1.1 建模思路
        4.1.1.1 主要问题
        4.1.1.2 主要思路
        4.1.1.3 主要工作
        4.1.2 地形建模技术与实现
        4.1.2.1 Terra Vista软件介绍
        4.1.2.2 地形模型的实现
        4.1.3 机场及航线区域建模技术与实现
        4.1.3.1 Presagis Creator三维建模工具介绍
        4.1.3.2 机场区域建模实现
        4.1.3.3 航线区域建模实现
        4.1.4 实体模型技术
        4.1.5 视景建模中其他关键技术
        4.1.5.1 模块化设计
        4.1.5.2 区域化设计
        4.1.5.3 实景再现技术
    4.2 视景仿真驱动及关键技术实现
        4.2.1 仿真驱动的设计思路
        4.2.1.1 场景模型驱动的需求
        4.2.1.2 实现思路
        4.2.1.3 主要工作
        4.2.2 场景驱动的实现
        4.2.2.1 场景驱动开发环境
        4.2.2.2 场景驱动实现流程
        4.2.3 仿真驱动实现的关键技术
        4.2.3.1 特效技术
        4.2.3.2 数学模型可校正技术
    4.3 视景显示分系统及仪表仿真
        4.3.1 120度柱幕机械系统
        4.3.2 仪表输出仿真
        4.3.2.1 VEMD仿真
        4.3.2.2 虚拟仪表建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工作总结
    5.2 创新点
    5.3 下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概述
        1.2.1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分类
        1.2.2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发展历程
        1.2.3 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旋翼气动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1.3.2 机身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1.3.3 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直升机模拟器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直升机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旋翼升力的建模方法
        2.2.1 动量法
        2.2.2 叶素法
        2.2.3 动量-叶素法
    2.3 旋翼对机身的反扭矩
    2.4 旋翼对机身的陀螺力矩
    2.5 尾桨对机身的气动力
    2.6 机身所受的其它的气动力
        2.6.1 悬停气动力
        2.6.2 垂直起降气动力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行与着陆的机身动力学建模
    3.1 引言
    3.2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3.2.1 机身简化模型
        3.2.2 起落架轮胎的简化模型
        3.2.3 大气环境模型
    3.3 坐标系定义
        3.3.1 地面坐标系定义
        3.3.2 机体坐标系定义
    3.4 坐标系变换分析
        3.4.1 姿态角描述
        3.4.2 坐标系变换矩阵
    3.5 几何关系分析
        3.5.1 几何尺寸说明
        3.5.2 关键点的微小位移
        3.5.3 关键点的坐标计算
        3.5.4 轮胎的接地判断
        3.5.5 风速矢量的坐标系转换
    3.6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6.1 拉格朗日方程的选择
        3.6.2 系统的动能
        3.6.3 系统的势能
        3.6.4 系统的耗散能
        3.6.5 广义力计算
        3.6.6 动力学方程
    3.7 模型的数值解法及计算流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器整体规划及视景仿真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模拟器设计要求
    4.3 整体规划方案
        4.3.1 飞行仿真系统
        4.3.2 座舱模拟系统
        4.3.3 视景仿真系统
        4.3.4 操纵负荷系统
    4.4 视景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4.4.1 系统的性能要求
        4.4.2 系统的总体结构
    4.5 视景生成系统
    4.6 视景显示系统设计
        4.6.1 视景显示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4.6.2 视景显示系统方案选择
        4.6.3 球幕投影系统设计
    4.7 地景模型库设计
        4.7.1 建立地形模型
        4.7.2 建立机场模型
        4.7.3 建立直升机模型
    4.8 视景驱动软件设计
        4.8.1 视景驱动软件设计要求
        4.8.2 视景驱动软件选择
        4.8.3 OpenGVS的软件资源结构
        4.8.4 OpenGVS的工作流程
        4.8.5 飞行场景的驱动实现
        4.8.6 地面点坐标的获取和碰撞检测
    4.9 通信模块HLA
        4.9.1 HLA的基本框架
        4.9.2 视景联邦成员设计
        4.9.3 视景联邦成员开发的关键技术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技术的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实验准备
        5.2.1 实验环境
        5.2.2 实验内容
    5.3 实验系统
        5.3.1 飞行仿真系统
        5.3.2 仪表系统
        5.3.3 视景仿真系统
        5.3.4 操纵负荷系统
    5.4 气动特性验证
    5.5 机身动力学模型验证
        5.5.1 正确性验证
        5.5.2 实时性验证
    5.6 不同飞行动作下的仿真曲线
        5.6.1 俯仰动作
        5.6.2 滚转动作
        5.6.3 垂直起降动作
    5.7 通信模块中插值算法的验证
    5.8 视景仿真画面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图像快速去雾与清晰度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第2章 雾天图像退化机理分析
    2.1 雾霭的形成
        2.1.1 雾霭的定义及其影响
        2.1.2 雾霭的形成原理
    2.2 大气散射理论
    2.3 大气散射模型
        2.3.1 衰减模型
        2.3.2 大气光模型
        2.3.3 雾天图像成像模型
        2.3.4 其他退化模型
    2.4 雾天图像退化原因及其特性
        2.4.1 雾天图像模糊原因
        2.4.2 雾天图像颜色失真原因
        2.4.3 雾天图像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非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
    3.1 基于非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概述
    3.2 基于 Retinex 的图像去雾方法
        3.2.1 Retinex 理论介绍
        3.2.2 单尺度 Retinex 算法
        3.2.3 多尺度 Retinex 算法
    3.3 基于修正 Retinex 模型的图像快速去雾方法
        3.3.1 修正的 Retinex 模型
        3.3.2 调节照射分量
        3.3.3 调节反射分量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结果
        3.4.2 算法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
    4.1 基于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概述
    4.2 基于多幅图像的去雾方法
        4.2.1 基于偏振光的多幅图像去雾方法
        4.2.2 基于深度信息的多幅图像去雾方法
    4.3 基于单幅图像的去雾方法
    4.4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
        4.4.1 暗原色先验理论
        4.4.2 暗原色先验图像去雾
        4.4.2.1 估计投射率
        4.4.2.2 复原无雾图像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实验结果
        4.5.2 算法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进的暗原色先验图像快速去雾方法
    5.1 自适应求取暗原色
    5.2 快速估计透过率
        5.2.1 “halo”产生的原因
        5.2.2 双边滤波快速细化透过率图
    5.3 修复暗原色失效情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实验结果
        5.4.2 算法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局暗原色先验图像实时去雾方法
    6.1 全局暗原色去雾
        6.1.1 理论依据
        6.1.2 全局去雾过程
    6.2 局部对比度增强
        6.2.1 基本思想
        6.2.2 对比度拉伸
    6.3 算法硬件实现
        6.3.1 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6.3.2 功能模块的实现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实验结果
        6.4.2 算法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四、基于图像的视景景深能见度数字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孔径结构的多维成像系统及关键问题研究[D]. 储君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2]机场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苏志刚,陈天彧,郝敬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0(12)
  • [3]基于波长补偿的图像去雾改进算法及能见度检测研究[D]. 欧斌娜.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海面自然现象动态模型仿真技术研究[D]. 赵珊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8)
  • [5]雾霾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及仿真研究[D]. 张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6]雾霾图像分析及仿真应用研究[D]. 张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7]基于机器视觉的通用航空防撞技术研究[D]. 陈彬.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6(08)
  • [8]某型直升机飞行训练模拟器视景仿真设计[D]. 王德磊.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07)
  • [9]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D]. 栗英杰. 吉林大学, 2012(03)
  • [10]图像快速去雾与清晰度恢复技术研究[D]. 嵇晓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2(09)

标签:;  ;  ;  ;  ;  

基于图像的景深和能见度数字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