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龙门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岩土环境背景值调查报告

黄河龙门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岩土环境背景值调查报告

一、黄河龙门水利枢纽水库区岩土环境本底值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汪留洋[1](2013)在《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活动基于地质环境,受地质环境的约束,同时又影响改变着地质环境。随着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强度越来越大,各种地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撼世人。日益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从“安全的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地质环境。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系统分析研究地质环境、地质环境评价等科学含义,给出“地质环境安全”初步定义,明确地质环境评价(安全评估、适宜性评价、风险评价)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2)收集分析我国基础地质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资料,归纳总结出影响地质环境安全的因素和主要地质环境问题;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及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初步指标体系;4)系统研究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给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与区划的初步工作流程;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GIS技术评价分析流程和评价模型的建立,并以“汶川县”为例,首先研究分析了汶川基础地质环境、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确定其评价因子、评价体系;然后给出基于GIS的评价计算命令及流程框图;最后采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和自然指数法,层次分析定权法,对汶川县地质环境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给出评价结果图系。

尚锋,刘连仲,牛书安,张辉,崔志芳,郝国占[2](2001)在《小浪底水库岩土环境本底值研究》文中指出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后岩土中的有害物质能否对水库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 ,对库区中的岩土进行了分别取样 ,并采用模拟库水浸泡岩样 ,对浸泡液进行化学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 ,水库蓄水后不会因岩土中存在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恶化问题 ,但应对某些元素进行监测

尚锋,吕占彪,王和平,王磊[3](1998)在《小浪底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综合分析》文中认为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将打破库区原来的自然平衡状态,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认为,小浪底水库具有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可能诱震断裂为城崖地、塔底和石井河断层,震级上限为5.5级;不存在永久渗漏问题,对新安煤矿的开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增加相应的排水措施和加强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探查、预报工作;会造成一些老滑坡复活及黄土塌岸问题,黄土塌岸主要发生在库区中部的垣曲古城附近,对滨库地带的居民点有一定影响;蓄水后不会因岩土中存在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恶化问题,但对某些元素应进行监测工作。

赵颇[4](1988)在《黄河龙门水利枢纽水库区岩土环境本底值调研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黄河龙门水利枢纽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乡宁县交界处,选定的舌头岭坝段,有三个对比坝址,最下游的三坝址距禹门口铁路大桥28k m。此次以三坝址及可能选用的最高设计水位625m来确定调查范围。625m水位时三坝址的淹没面积据我院规划处用1:1万地形图量得为325.34km2。蓄水之后,河槽以上部分岩土将与库水接触,当其含有有害物质时,将不断在库水浸泡的作用下进入库水;受此影响,库水能否仍符合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养殖业用水……等方面的水质要求,有必要开展调查研究。

二、黄河龙门水利枢纽水库区岩土环境本底值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龙门水利枢纽水库区岩土环境本底值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地质环境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环境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1.2.2 地质环境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质环境安全及地质环境评价
    2.1 地质环境论述
        2.1.1 “地质环境”的词构分析
        2.1.2 对“地质环境”的认识
    2.2 “地质环境评价”论述
        2.2.1 地质环境问题
        2.2.2 地质环境评价分类
    2.3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第3章 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3.1 地质环境问题概述
    3.2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述
        3.2.1 地质灾害
        3.2.2 区域地壳稳定性
        3.2.3 地球化学异常
    3.3 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3.3.1 空间分布性特征
        3.3.2 时间周期性特征
第4章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及评价图系
    4.1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区划原则
    4.2 综合评价思路及评价技术流程
    4.3 评价方法与模型
    4.4 综合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4.5 权重的确定方法
    4.6 地质环境评价成果表述
第5章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方法
        5.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5.1.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1.3 指标的筛选与优化方法
        5.1.4 评价指标的数据提取
    5.2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初步筛选因子
        5.2.2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6章 基于GIS的汶川县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6.1 汶川自然环境背景
        6.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6.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6.1.3 地形地貌
        6.1.4 气象水文
        6.1.5 地层岩性
        6.1.6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6.2 汶川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
    6.3 汶川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6.3.1 评价模型
        6.3.2 评价计算流程及因子、权重的确定
        6.3.3 评价因子的提取分析
    6.4 汶川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图
        6.4.1 评价方法分析
        6.4.2 评价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黄河龙门水利枢纽水库区岩土环境本底值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汪留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5)
  • [2]小浪底水库岩土环境本底值研究[J]. 尚锋,刘连仲,牛书安,张辉,崔志芳,郝国占.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01)
  • [3]小浪底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综合分析[J]. 尚锋,吕占彪,王和平,王磊. 人民黄河, 1998(11)
  • [4]黄河龙门水利枢纽水库区岩土环境本底值调研报告[A]. 赵颇. 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 1988

标签:;  ;  ;  

黄河龙门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岩土环境背景值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