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

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

一、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常子政[2](2020)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道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化水平快速发展,衣食住行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育场馆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成为建筑行业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为满足各项赛事需求和运动员极具挑战的心理,保证比赛场地有足够的空间,造型新颖的大跨度大空间比赛场地设计方案涌现出来,赛道工程建造的关键技术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在“十三五”规划期间,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建模理念和数字化模拟建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各个阶段。然而将BIM技术应用于赛道工程施工建造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张家口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程为背景,针对本工程空间曲面结构复杂、模板支撑架搭设标高不一、建设场地工作面狭小以及现场物料水平垂直运输难度大等难点,应用BIM技术对跳台滑雪中心滑道区进行数字化辅助设计和数字化建造,为赛道工程建造提供技术思路和实践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程特点和数字化模型应用标准,制定了本工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数字化模型应用标准》,提高工程信息传递准确度。(2)利用Dyanmo可视化编程插件将滑道曲面板各点标高转化为空间坐标点,通过将各坐标点按照点阵衔接起来,实现曲面赛道快速精准建模;应用数字化模型,使空间结构复杂的曲面赛道可视化,有效解决图纸错缺漏碰问题,深化滑道区设计图纸,并通过对钢筋节点模型碰撞检查,调整钢筋穿插形式和排布间距,优化钢筋空间排布,实现模型信息化和可视化工程应用效果。(3)根据滑道区模板支撑架搭设工程特点,初步设计梁下模架搭设方案,运用SAP2000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架体杆件形式进行设计计算,通过模拟支撑架体承受最不利施工设计荷载,分析架体承载能力和稳定变形能力,调整优化杆件搭设间距;运用Fuzor软件对模板支撑架搭设进行施工仿真模拟,形成模架3D施工图表,提供可视化技术交底,优化模架搭设方案。(4)针对滑道区工程建造场地地形复杂、物料水平垂直运输困难,运用PKPM计算软件对塔机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塔机基础截面形式;通过数字化模拟塔机安装过程,以及多台塔机之间协同作业施工过程,优化现场塔机中心布设位置,从而合理规划塔机布置,提高施工运输效率和工程安全性。

林美君[3](2019)在《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发展得到国家重视。我国接连承办国际及全国大型综合或专项体育比赛,体育设施的建设进入空前的高潮期,全民健身热情高涨。但我国体育建筑仍存在能耗大、盲目跟风和忽视地域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并且,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均具地域区别,体育建筑的设计和发展也是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的过程。另外,我国体育建筑方面,全面系统的地域适应性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体育场馆的“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本文中的体育场馆设计“地域适应性”,主要为在建筑适应性思维的指导下,“有机主体”——体育场馆设计与其“客观环境”——地域经济、地域自然及地域人文环境间相互协调、适应的特点。首先,建构体育场馆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本文利用建筑适应性思维将体育场馆设计要素和地域性影响因子整合,从而提出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理论,以引导后面章节的分析。其次,提出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分别从地域经济技术、地域自然、地域人文三个方面探究。运用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理论,分别提出满足地域经济技术、契合地域自然条件、兼顾地域人文特征的策略,以指导我国体育场馆的地域适应性设计。最后,从实际项目出发,对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对东山县体育场馆地域经济技术、地域自然、地域人文的适应三方面研究,探讨其优势与不足。东山县体育场馆满足地域经济技术,从符合地域经济和匹配地域技术分析;契合地域自然条件,从迎合地貌特征、适应气候条件、利用地域资源分析;兼顾地域人文特征,从顺应海岛文化、人文思想内涵分析。由于东山县文体中心尚处在初步设计阶段,故本文着重研究项目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阶段,并对施工及运营预先考虑。最后利用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策略,针对东山体育场馆适应地域经济技术、地域自然条件、地域人文特征的不足,提出优化策略,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于,为之后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提供合适的策略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我国体育场馆的设计水平,并利于可持续发展。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李晨光,王泽强,张开臣[5](2017)在《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国内预应力技术的兴起,特别是近40年来预应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结合近20年来的部分典型工程案例,以展现我国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展望未来,努力促进预应力技术的新发展。

刁志远[6](2014)在《基于奥运会需求的既有体育建筑改扩建研究 ——对比北京与伦敦的场馆设施》文中研究表明奥林匹克运动始终代表着人类追求进步与文明希望,其意义已不仅局限于体育赛事本身,而成为体育、文化、科技集合的一场盛宴。奥运场馆也不再仅用以容纳观众、举办赛事为目的,其被更多的赋予了展示城市与国家形象的责任。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过度建设成为阻碍奥运发展进程的瓶颈,利用既有体育场馆改扩建以满足奥运需求成为广泛共识。本文以奥运改扩建场馆为主题展开研究,总结研究奥运改扩建场馆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制约条件,对改扩建场馆主要的改造形式与内容进行研究,以及其赛后运营的相关问题。以基础理论研究评价依据,由宏观至微观对比伦敦与北京奥运会,以奥运改扩建场馆的具体项目,从规模、结构、设备及功能等方面对比研究,并综合其赛后运营情况。最终综合北京与伦敦的政治经济因素,总结其关于奥运改扩建场馆的差异与共识,据此为依据最终得出广义结论。既有体育建筑改扩建奥运场馆,其具备解决建设成本、施工周期,削弱对于环境的大范围破坏的可能性等普遍认可的优势,同时,降低城市大规模建设所可能引发的各种潜在风险。客观评价,改扩建场馆对于城市局部区域的拉动相对有限,其运营能力也依存于所处的区位与场馆自身定位,宏观层面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在成熟的城市体育建筑体系之下,改扩建场馆将成为奥运场馆中的重要角色。

金坤[7](2014)在《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产业是体育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新领域,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体育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设计特征和策略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和产业体制和政策有关。从体育产业化的角度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具有独特的人文社科视点。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大,而浙江省的体育产业化在国内领先,阶段清晰,研究其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应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借鉴价值.因此从分析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化进程着手,整理和总结了该省公共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特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而对产业化的发展和需求变动对建筑设计特征的影响及相关设计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本研究结论也可供其它地区的体育建筑设计参考。全文共约21.2万字,图表961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第1章),解释研究的背景、意义、基本概念等,陈述研究方法和框架。其次(第2、3章),对体育产业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概念、相互关系作了深化及分析,对产业背景和设计特征的元素作了筛选。并把浙江省的产业化进程分为成长、过渡、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按阶段对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典型实例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产业化进程中设计特征的演变趋势—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接着(第4、5、6、7章),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需求相联系,从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四个方面,对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项研究;并考虑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在附录中选取了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部分实例,并作简要分析。

吉慧[8](2013)在《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大要素之一,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纷呈的21世纪,公共安全问题已被提到空前高度。体育场馆作为人群高度聚集、社会敏感度高的城市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扩大化的社会负面影响。在体育场馆建设方兴未艾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场馆的安全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论文针对体育场馆的自身建筑特点,以保障公共安全为设计目标,从拥挤踩踏、火灾、爆炸袭击、生化袭击、赛场暴力五种灾害入手,进行了防御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用性研究。疏散和防火是体育场馆安全设计的核心问题,剖析了疏散设计的若干量化指标和薄弱环节,针对火灾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防火设计策略,肯定了性能化防火疏散设计在大空间建筑的应用趋势。论文首次提出赛场暴力概念,分析赛场暴力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护围栏、防护沟、防护墙三种场地隔离的安全设计对策。反恐怖袭击成为体育场馆安全设计的热点问题,从建立防御汽车炸弹边界、强化建筑防爆性能和早期检测三方面探讨了应对爆炸恐怖袭击的防御策略,提出了体育馆的理想抗爆设计模式。论文归纳了防生化的一般应对方法,从源头控制毒剂释放和气流组织控制两方面提出体育馆应对生化袭击的防御策略。体育场馆可成为灾时安全庇护场所,介绍了国内应用现状,以路易斯安娜穹顶和三木体育公园为典型案例总结了国外先进经验。论文充分挖掘场馆室外场地和主体建筑的防灾避难潜力,对其平灾转化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平灾结合的避难设计策略和方法。针对室外开敞空间提出了前期引入防灾单元设计理念、强化应急设施的预备、兼顾环境要素的适灾性的应灾设计对策,针对主体建筑提出了采光通风自然化、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增强辅助用房通用性的应灾设计对策。以广州南沙体育中心为例,对一期已建的体育馆进行避难改造,对二期待建部分及时植入避难功能,将其打造为主要服务南沙区并辐射周边城市的中长期收容型避难场所。研究工作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简称FAHP法),以风险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体育场馆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实现建筑设计问题的定量化研究。筛选确定出体育场馆前四种高风险公共安全事件:依次为拥挤踩踏、赛场暴力、火灾和爆炸袭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安全评价结构及其各要素的权重排序,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运算实现专业人士主观安全评价的量化操作,进行了基于建筑设计和使用管理方面的安全定级评价研究。论文从气候安全、社会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和食品安全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大安全观,以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为依据,从交通可达性、通道、边界、可进入控制、无障碍设计和风险管理六方面深入分析了体育场馆的赛时安全规划设计及安全管理要点。从管理与警力、监控与设计、通道与边界三方面搭建基于赛事安全的场馆安全评价模型,拟定出10个控制性评价指标和10个公共性评价指标,建立操作简易的加和安全评价方法,并以举办亚运足球决赛的广州天河体育场进行实证。

林昆[9](2011)在《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公共体育建筑的复杂性、大量性、建设运营中问题和策划实践中的不足,体育建筑策划工作作为体育设施科学建设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对其进行研究的迫切性和研究价值。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实质是作为决策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作为科学决策的必要步骤、平衡各种价值的关键环节、为场馆赛后运营打下良好基础以及为设计提供必要条件;为方便对策划过程的研究,根据实践可将策划工作各环节划分为四个要素:定位与规模、功能与空间、投资与运营、环境与技术,该要素框架由于与策划成果相结合、扣紧基本内容进行划定,适合项目前期研究的基本要求、应用方便,针对体育建筑的策划操作性优于各种文献提出的要素论。定位与规模既是策划研究工作的切入点,也是后续研究进行的重要基础。进行定位和规模确定的基础是价值发掘、趋势把握和需求分析。定位工作程序可概括为:需求和发展研究及价值可能探讨——>形成策划原则——>形成定位描述。体育建设项目的规模确定可依照:定位——>场地规模确定(比选)——>坐席规模确定(比选)——>面积规模确定——>投资规模确定的程序进行。坐席规模确定与定位从需求分析和价值解剖出发,引出确定的基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初步确定规模的范围并进行比选推荐。制定公共体育建筑的功能计划可通过选择大型和中小型两种不同功能类别框架入手。功能计划制定由于面临复杂要求和多变的因素,宜保持其灵活性,本论提出一种开放性的功能计划成果策略来适应这种多变的条件。功能房间面积参数的确定是功能计划的重要内容,论文中通过数据统计和回归分析获得了坐席区近似面积参数、交通面积参数等经验数据。论文还提出了外部空间计划和建筑物形象计划方面的策划要点。公共体育建筑投资的两个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资和项目融资,运营模式包括企业运营和事业运营两种模式,对广州新体育馆和上海体育中心两个实例的研究表明,按企业化的模式经营(而不一定是产权明晰的企业运营)将取得良好效果,其核心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薪酬制度。实践研究表明,体育建筑策划阶段的投资估算宜采取具有单位工程和分项安装工程的比较细致的估算方式,论文通过对近10年建设的100个公共体育场馆的数据分析获得高、中、低三个档次的经验单方和单座投资额。在财务评价部分论文也通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财务收入和支出的比较完整的内容,并提供了许多单项收支的经验值和两个财务分析实例。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环境与技术要素是项目合理实施的支撑条件,对该要素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选址、工程技术方案以及节能环保三个方面。本文提出了针对多方案选址的评价体系,并论述了工程技术方案和节能环保方面的策划要点。本文提出促进城市有效发展原则是公共体育建筑策划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公共体育建筑可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发挥推动城市发展作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功能丰富、其它商业服务设施协同、政策扶持以及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满足了人们运动和观赏运动的基本需求,通过满足需求,公共体育建筑沿着经济、文化、社会三个途径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推动城市或者城区发展。实现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将公共体育建筑作为城区综合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并尽量实现服务行业的集聚,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新球馆与“铁路广场”项目充分展现公共体育建筑如何通过城区综合发展计划和SED体育娱乐服务区来实现充分集聚以达到推动城市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体制改革、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绿色节能环保要求这五个方面是我国体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将会形成合力,使我国未来公共体育建筑出现如下三大趋势:场馆专业化和职业化共存共进。健身娱乐服务型和竞技表演型共同发展壮大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环保成为影响技术选择的重要目标面对这种发展趋势,策划工作的策略是结合项目的现实需求,顺应这种趋势或者领先于趋势的形成为体育场馆的定位、功能计划和技术特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部署,以达至体育场馆建设的前瞻性和使用上的可持续性。

李华[10](2008)在《钢筋混凝土局部约束热轧H型钢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钢框架结构中H型钢柱在地震作用下局部屈曲导致承载力迅速下降,针对此问题肖岩教授提出了局部约束H型钢钢构件概念,通过在钢构件可能产生塑性铰的部位施加横向增强约束,限制或延缓局部屈曲的进一步发展,延缓钢构件由于局部屈曲导致的承载力迅速下降,提高了构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并且通过对钢板局部约束热轧H型钢柱试验研究,验证了这种约束柱的良好抗震性能。本文继续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横向约束的主要材料,即H型钢翼缘内填充混凝土,外包钢筋,进行局部约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介绍了热轧H型钢的特点、应用以及相关研究;同时回顾了钢压弯构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研究及约束H型钢柱的概念。(2)按照H型钢柱强轴、弱轴作用平面设计了4个大比例钢筋混凝土局部约束热轧H型钢柱试件,其中3个进行强轴平面内循环水平荷载试验,1个进行弱轴平面内循环水平荷载试验。(3)对所设计的试件进行了常轴力和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和对比柱及钢板约束柱的破坏形态、柱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钢筋混凝土对于改善H型钢柱抗震性能的有效性,同时也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和钢板两种局部约束柱的差异。(4)给出了约束柱的钢材本构模型,计算了柱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曲率、荷载-位移曲线,探讨了约束柱的抗震受力机理及过程。

二、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2)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道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BIM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1.2.2 赛道工程BIM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数字化模型应用标准
    2.1 BIM标准概述
        2.1.1 标准定义
        2.1.2 BIM标准内涵界定
    2.2 制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数字化模型应用标准
        2.2.1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建模基本原则
        2.2.2 制定数字化模型应用标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化辅助设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3.1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程概况及特点
        3.1.1 工程概况
        3.1.2 工程特点
    3.2 BIM设计技术与传统设计技术对比分析
    3.3 基于BIM技术建立滑道区数字化模型
        3.3.1 建立滑道区工程项目样板文件
        3.3.2 山体模型建立
        3.3.3 利用Dynamo可视化编程创建赛道结构模型
        3.3.4 建立滑道区建筑模型
        3.3.5 建立参数化族库
    3.4 数字化模型辅助设计
        3.4.1 应用数字化模型深化图纸
        3.4.2 钢筋节点深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滑道区模板支撑架搭设关键技术研究
    4.1 滑道区模板工程概述
        4.1.1 模板和支撑体系分类
        4.1.2 滑道区高大模板工程特点
    4.2 滑道区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
        4.2.1 滑道区模板支撑架体工况概述
        4.2.2 滑道区C8轴-C29轴梁底支撑架体方案设计
        4.2.3 运用SAP2000软件进行梁底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
        4.2.4 滑道区梁底模板支撑架搭设方案分析
    4.3 滑道区模板支撑架体施工方案
        4.3.1 滑道区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工艺流程
        4.3.2 数字化模拟模板支撑架体施工建造
        4.3.3 滑道区模板支撑架体搭设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滑道区现场塔吊布置和安装工艺研究
    5.1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程塔吊布置规划概述
        5.1.1 BIM技术在施工场地布置应用优势
        5.1.2 滑道区塔吊设备选型和布置设计
    5.2 运用PKPM软件设计计算滑道区塔吊基础
        5.2.1 初步设计塔吊基础形式
        5.2.2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
    5.3 滑道区塔机安装施工方案
        5.3.1 滑道区塔机安装技术方法
        5.3.2滑道区3#-QTZ750塔机施工模拟
        5.3.3 数字化模拟技术合理规划塔机布设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带动
        1.1.2 盲目跟风和忽视地域性
        1.1.3 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促进文化传播和地域匹配
        1.3.2 促进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3.3 优化城市发展和多元运营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体育场馆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
    2.1 适应性理念的发展与引介
        2.1.1 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发展
        2.1.2 建筑的适应性思维
    2.2 体育场馆设计要素梳理
        2.2.1 体育场馆的定义与内涵
        2.2.2 体育场馆设计要素提取
    2.3 体育场馆地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2.3.1 地域性的概念与内涵
        2.3.2 体育场馆设计地域性影响因子提取
    2.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体育场馆设计理论
        2.4.1 体育场馆设计的地域适应观
        2.4.2 地域适应性思维在体育场馆设计中的体现
    2.5 本章小结
3 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
    3.1 满足地域经济技术
        3.1.1 符合地域经济
        3.1.2 匹配地域技术
    3.2 契合地域自然条件
        3.2.1 适应地形
        3.2.2 协调周边
        3.2.3 生态廊道下的建筑布局
        3.2.4 海绵城市
        3.2.5 景观配置
        3.2.6 物理性能适应
    3.3 兼顾地域人文特征
        3.3.1 文脉形式与技法传承
        3.3.2 文化抽象显扬
        3.3.3 人文思想适应
    3.4 本章小结
4 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解析
    4.1 地域背景
        4.1.1 东山县综合的地域经济技术特征
        4.1.2 东山县独特的地域自然特征
        4.1.3 东山县多元的地域人文特征
        4.1.4 东山文体中心项目概况
    4.2 体育场馆满足地域经济技术
        4.2.1 选址适宜
        4.2.2 适合市场需求的策划定位
        4.2.3 功能复合化设计
        4.2.4 容积控制与空间集约
        4.2.5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4.2.6 看台的灵活组合和空间利用
        4.2.7 附属用房的转变
        4.2.8 屋盖形式及结构选型
        4.2.9 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4.2.10 资源在地化运用
        4.2.11 气流组织形式设计
    4.3 体育场馆对地域自然的适应
        4.3.1 适应地形
        4.3.2 顺应城市生态廊道
        4.3.3 协调周边与界面形成
        4.3.4 打造场所记忆
        4.3.5 建筑布局适候
        4.3.6 建筑形态适候
        4.3.7 海绵城市和雨洪管理
        4.3.8 利用地域资源
    4.4 体育场馆对地域人文的适应
        4.4.1 顺应海岛文化
        4.4.2 人文思想适应
    4.5 优化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社会实践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综述
    1.1 概要
    1.2 预应力钢材
    1.3 预应力产品体系
    1.4 技术标准与知识体系
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1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2.2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 预应力钢结构
    3.1 预应力钢结构发展概况
    3.2 预应力钢结构适用范围
    3.3 预应力钢结构拉索
    3.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标准
4 工程应用案例
    4.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案例1) 东方广场
    4.2 预应力钢结构案例
        4.2.1 单向张弦结构
        4.2.2 双向张弦结构
        4.2.3 空间张弦结构
        4.2.4 弦支穹顶结构
        4.2.5 索穹顶结构
        4.2.6 斜拉结构
        4.2.7 悬索结构
5 展望
    5.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
    5.2 预应力钢结构发展趋势
6 结语

(6)基于奥运会需求的既有体育建筑改扩建研究 ——对比北京与伦敦的场馆设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奥运需求
        1.2.3 体育建筑改扩建
    1.3 相关研究成果
        1.3.1 场地选址与生态保护
        1.3.2 体育建筑环保技术应用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2章 奥运会改扩建场馆的趋势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奥运会及其比赛场馆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1.1 奥运会的历史及变革
        2.1.2 奥运会比赛场馆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2.1.3 奥运场馆的新需求
    2.2 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观
        2.2.1 理念解读
        2.2.2 应用模式
        2.2.3 限制因素
    2.3 奥运改扩建场馆的建设模式
        2.3.1 规模扩建
        2.3.2 结构改造
        2.3.3 设施升级
        2.3.4 功能转换
    2.4 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
        2.4.1 社会意义
        2.4.2 主要问题
        2.4.3 基本手法
        2.4.4 改扩建场馆的赛后利用模式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北京与伦敦奥运会改扩建场馆对比
    3.1 城市背景
        3.1.1 经济与政治
        3.1.2 城市形态与发展
        3.1.3 对传统建筑美学的态度
    3.2 奥运场馆建设情况
        3.2.1 建设理念
        3.2.2 建设概况
        3.2.3 场馆布局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3.3 项目概况
        3.3.1 选取案例原因
        3.3.2 项目概况
    3.4 改造内容
        3.4.1 规模扩建
        3.4.2 结构改造
        3.4.3 设施升级
        3.4.4 功能转换
    3.5 项目的赛后运营
    3.6 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其他改扩建场馆概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差异性与一致性
    4.1 北京与伦敦针对奥运改扩建场馆的一致性认可
        4.1.1 对改建场馆设计寿命的肯定与信任
        4.1.2 节俭与可持续的建设理念
        4.1.3 对技术与资金的依赖
    4.2 北京与伦敦针对奥运改扩建场馆的差异性理解
        4.2.1 政治诉求
        4.2.2 发展策略
        4.2.3 历史文脉的建筑形态化表达
        4.2.4 对体育建筑改建的不同理解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浙江省概况
        1.1.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1.1.3 全民健身和休闲体育在浙江省的普及
        1.1.4 浙江省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
        1.4.1 方法
        1.4.2 理论工具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框架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6 创新点陈述
2 概念深化及关系分析
    2.1 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2.1.1 内涵
        2.1.2 内容分类
    2.2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2.1 国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2.2 国内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2.3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特点的比较
        2.3.1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2.3.2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2.3.3 国内外体育产业比较和启示
    2.4 公共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
        2.4.1 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物质载体
        2.4.2 产业化在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4.3 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
    2.5 消费需求的驱动力分析
        2.5.1 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2.5.2 体育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2.5.3 关系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6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和发展趋势
        2.6.1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
        2.6.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3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
    3.1 建筑设计特征要素的筛选
    3.2 成长期(1949年—1977年)
        3.2.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2.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2.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2.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2.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2.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2.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3 过渡期(1978年—2000年)
        3.3.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3.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3.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3.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3.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3.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3.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4 快速发展期(2001年—至今)
        3.4.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3.4.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4.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4.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3.4.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3.4.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3.4.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3.5 建筑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分析
4 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的综合化趋势
    4.1 产业区域规划与集群化
        4.1.1 体育产业的区域布局
        4.1.2 体育产业的集群化
    4.2 总体布局的综合化
        4.2.1 场馆的区域规划与定位
        4.2.2 场馆的选址与共享
        4.2.3 建筑群体的综合化布局
    4.3 功能组合的综合化
        4.3.1 功能组合的相互促进
        4.3.2 功能综合的多种模式
        4.3.3 竞技单元内的功能综合
    4.4 大众健身休闲的综合化
        4.4.1 健身休闲与产业的发展
        4.4.2 健身休闲与布局综合
        4.4.3 健身休闲与功能综合
5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高效化趋势
    5.1 体育产业的属性与结构调整
        5.1.1 体育产业的高效属性
        5.1.2 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
    5.2 竞赛空间的高效化
        5.2.1 体育场馆的类型细化
        5.2.2 看台区的视线设计
        5.2.3 疏散方式的选择
        5.2.4 比赛厅和休息厅的氛围
    5.3 使用模式的高效化
        5.3.1 场馆的经营风险
        5.3.2 赛时和赛后的平衡
        5.3.3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5.3.4 看台的灵活组合和空间利用
        5.3.5 附属用房的转变
    5.4 赛后转型与临时建筑
        5.4.1 与城市融合的赛后转型
        5.4.2 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临时建筑
6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专业化趋势
    6.1 产业运行机制转变与专业化
        6.1.1 产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6.1.2 场馆管理模式专业化
        6.1.3 竞技体育的职业化
        6.1.4 竞技体育的院校化
    6.2 配套设施的专业化转变
        6.2.1 竞赛辅助空间的专业化改变
        6.2.2 服务配套设施的专业化
        6.2.3 跨产业的服务配套设施
    6.3 技术应用的专业化
        6.3.1 体育工艺的内容与拓展
        6.3.2 新材料应用
        6.3.3 结构选型
        6.3.4 场地设计
        6.3.5 物理环境设计
        6.3.6 智能信息设计
    6.4 特殊群体—残疾人体育建筑的专业化
        6.4.1 残疾人体育的特点
        6.4.2 特殊的管理模式
        6.4.3 配套设施的特殊性
        6.4.4 室外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6.4.5 室内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6.4.6 设备系统的专业化
7 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的多元化趋势
    7.1 体育产业模式的多元化
        7.1.1 体育产业模式的特点
        7.1.2 体育产业与城市人文、设计特征
    7.2 建筑潮流的多元化及整合
        7.2.1 建筑潮流的发展与流派
        7.2.2 多元整合的趋势
        7.2.3 公共体育场馆与建筑潮流
    7.3 设计理念的多元化
        7.3.1 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
        7.3.2 高技术的运用
        7.3.3 新地域主义
    7.4 形式表达的多元化
        7.4.1 新体育风格的形成
        7.4.2 非几何构成——解构
        7.4.3 柔和弹性——简约
        7.4.4 整体覆盖—表皮
8 结论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1.1 体育产业化和公共体育场馆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
        8.1.2 应在产业化的背景中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特征
        8.1.3 公共体育场馆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
        8.1.4 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策略要与体育产业的属性和发展趋势相符合
    8.2 设计策略总结
        8.2.1 布局和功能的整合
        8.2.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优化
        8.2.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拓展
        8.2.4 理念和形式的多元兼容
        8.2.5 前期策划和后期评估的完善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3.1 产业的发展变动对体育场馆发展的不利影响
        8.3.2 产权制度改革对体育场馆发展的影响
        8.3.3 重视社区健身休闲场所的设计研究
        8.3.4 借鉴和学习国外体育产业化和体育建筑设计的经验
        8.3.5 加强对场馆投资、产出的经济分析和比较研究
        8.3.6 对体育场馆特有的设计特征作进一步的重点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实例
    1. 浙江省体育馆
    2. 杭州游泳健身中心
    3. 杭州黄龙体育中心
    4. 台州体育中心
    5. 杭州奥体博览城
    6. 金华体育中心
    7. 嘉兴体育中心体育场
    8. 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
    9. 温州奥体中心
    10. 舟山体育中心体育馆
    1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
    12. 慈溪体育中心
    13. 义乌梅湖体育会展中心
    14. 椒江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15. 临海市体育文化中心体育馆
    16. 三门金鳞体育中心
    17. 嘉兴市残疾人奥林匹克中心
    18. 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
作者简历

(8)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1.2 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安全
        1.3.2 公共安全
        1.3.3 人为灾害
        1.3.4 应急避难场所
        1.3.5 安全评价
        1.3.6 大型体育赛事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早期安全设计思想和实践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2.1 美国概况
        1.4.2.2 日本概况
        1.4.2.3 英国概况
        1.4.3 国内研究综述
        1.4.3.1 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的朴素安全观
        1.4.3.2 国内研究现状
    1.5 安全设计理论构建
        1.5.1 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
        1.5.1.1 系统论
        1.5.1.2 耗散结构论
        1.5.1.3 突变理论
        1.5.2 中微观层面的理论建构
        1.5.2.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1.5.2.2 风险理论
        1.5.2.3 环境设计层面的安全理论
    1.6 研究路线和方法
        1.6.1 研究路线
        1.6.2 研究方法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育场馆赛时安全设计
    2.1 疏散设计
        2.1.1 疏散设计基本内容
        2.1.1.1 疏散设计原则
        2.1.1.2 主要疏散方式
        2.1.1.3 疏散设计的量化指标
        2.1.2 关于现有规范量化规定的几点思考
        2.1.2.1 对疏散时间的思考
        2.1.2.2 对疏散宽度的思考
        2.1.2.3 对人员密度和流动速率的思考
        2.1.3 疏散中的薄弱环节及设计对策
        2.1.3.1 安全出口的瓶颈现象
        2.1.3.2 看台纵向通道的易跌倒现象
        2.1.3.3 薄弱环节的设计对策
        2.1.4 疏散模拟技术
        2.1.4.1 经验公式和“处方式”规范的不足
        2.1.4.2 疏散模拟技术
    2.2 防火设计
        2.2.1 大空间体育建筑的防火设计特点
        2.2.2 现有规范标准的防火要求
        2.2.3 体育馆比赛厅的综合防火设计策略
        2.2.3.1 火灾初级阶段的“探测”和“灭火”
        2.2.3.2 火灾发展阶段的“防排烟”
        2.2.3.3 动态疏散诱导技术
        2.2.4 性能化防火设计
        2.2.4.1 性能化防火设计特点和应用现状
        2.2.4.2 突破规范限制的主要表现
        2.2.4.3 性能化设计安全判据
        2.2.4.4 火灾模拟模型
    2.3 防火疏散设计实证——以广州亚运游泳跳水馆为例
        2.3.1 项目概况
        2.3.2 处方式的精心设计
        2.3.2.1 看台设计
        2.3.2.2 疏散宽度
        2.3.2.3 疏散时间
        2.3.3 性能化的疏散模拟和火灾模拟
        2.3.3.1 疏散安全分析和 RSET 时间的确定
        2.3.3.2 火灾危险性和 ASET 时间的预测
        2.3.3.3 钢结构屋盖的安全论证
    2.4 防赛场暴力设计
        2.4.1 赛场暴力的种类
        2.4.2 防御看台区暴力事件的设计对策
        2.4.2.1 座椅和排距
        2.4.2.2 看台覆盖物
        2.4.2.3 看台高区的监控
        2.4.3 看台与场地之间的隔离设计对策
        2.4.3.1 防护围栏
        2.4.3.2 防护沟
        2.4.3.3 防护墙
    2.5 防爆炸袭击设计
        2.5.1 爆炸破坏力的作用变量分析
        2.5.1.1 爆炸物能量大小
        2.5.1.2 建筑与爆炸点的距离
        2.5.1.3 爆炸入射交角
        2.5.2 爆炸袭击的一般应对方法
        2.5.3 体育场馆的防爆设计策略
        2.5.3.1 建立防御汽车炸弹的边界
        2.5.3.2 强化建筑防爆性能
        2.5.3.3 早期检测
        2.5.4 体育馆的理想抗爆模式
    2.6 防生化袭击设计
        2.6.1 生化毒剂的危害性
        2.6.2 生化袭击的一般应对方法
        2.6.3 体育馆的防生化设计策略
        2.6.3.1 污染源头上的防御
        2.6.3.2 气流的组织控制
        2.6.4 从防生化到室内空气品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育场馆灾时避难设计
    3.1 避难研究的相关界定
        3.1.1 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3.1.2 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别划分
        3.1.3 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要求
    3.2 体育场馆在避难场所中扮演的角色
        3.2.1 国内的现状和前景
        3.2.2 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3.2.2.1 路易斯安娜超级穹顶体育馆
        3.2.2.2 三木防灾体育公园
    3.3 体育场馆的防灾避难优势分析
        3.3.1 层级网络化的分布结构
        3.3.2 同类建筑避难性能比较
        3.3.3 体育场馆避难潜质解析
        3.3.3.1 室外大量的附属空间
        3.3.3.2 主体建筑大容量的室内空间
        3.3.3.3 安全性高的结构、消防设计
        3.3.3.4 配套完善的机电、服务设施
        3.3.3.5 良好的交通组织
    3.4 平灾结合的设计策略
        3.4.1 室外开敞空间的应灾对策
        3.4.1.1 前期防灾单元整合
        3.4.1.2 强化应急设施预备
        3.4.1.3 兼顾景观要素适灾性
        3.4.2 主体建筑的应灾对策
        3.4.2.1 采光通风自然化
        3.4.2.2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
        3.4.2.3 增强辅助用房通用性
    3.5 南沙体育中心避难设计
        3.5.1 区位条件分析
        3.5.2 亚运背景下的南沙体育中心
        3.5.2.1 总体规划
        3.5.2.2 体育馆的建筑设计
        3.5.3 防灾构成
        3.5.3.1 避难设计指标拟定
        3.5.3.2 灾时功能分析
        3.5.4 室外开敞空间避难设计
        3.5.4.1 应急避难的功能区划
        3.5.4.2 应急交通设施及流线设计
        3.5.4.3 相关应急配套设施
        3.5.5 主体建筑的避难功能植入
        3.5.5.1 一期体育馆的避难改造
        3.5.5.2 二期主体建筑的避难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育场馆安全评价方法
    4.1 体育场馆安全评价的 FAHP 法应用
        4.1.1 模糊层次评价方法的提出
        4.1.2 层次分析法
        4.1.2.1 评价模型的层级结构
        4.1.2.2 矩阵比较和权重值计算
        4.1.2.3 排序一致性检验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3.1 评语集合的建立
        4.1.3.2 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
        4.1.3.3 模糊运算
        4.1.3.4 评价等级的确定
        4.1.4 体育场馆安全评定的 AHP 法应用
        4.1.4.1 层次结构指标系统的选取原则
        4.1.4.2 基于风险理论的层次结构
        4.1.4.3 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1.5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的 FAHP 法安全评价
        4.1.5.1 体育场基本情况
        4.1.5.2 评语集的建立
        4.1.5.3 准则层的模糊运算
        4.1.5.4 总体安全等级的确定
    4.2 大型赛事背景下的安全评价加和法
        4.2.1 体育赛事的大安全观
        4.2.1.1 气候安全
        4.2.1.2 社会安全
        4.2.1.3 城市生命线安全
        4.2.1.4 食品安全
        4.2.2 赛事安全的常用防御方法
        4.2.2.1 安全等级的拟定
        4.2.2.2 层级化防御圈的划分
        4.2.3 基于 CPTED 理论的安全要点分析
        4.2.3.1 交通可达性
        4.2.3.2 安全通道
        4.2.3.3 安全边界
        4.2.3.4 无障碍化
        4.2.3.5 可进入控制
        4.2.3.6 风险管理
        4.2.4 加和安全评价方法的构建
        4.2.4.1 安全评定结构
        4.2.4.2 安全评价指标系统
        4.2.4.3 安全评定标准
        4.2.5 实证——广州天河体育场亚运足球决赛
        4.2.5.1 安全概况分析
        4.2.5.2 赛事安全评价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共体育建筑的复杂性
        1.1.2 公共体育建筑的大量性
        1.1.3 建设运营中的问题
        1.1.4 策划实践中的问题
    1.2 概念与分类
        1.2.1 建筑策划概念辨析
        1.2.2 体育建筑分类概述
        1.2.3 公共体育建筑及其策划界定说明
    1.3 相关文献简述
        1.3.1 国外建筑策划文献
        1.3.2 国内建筑策划文献
        1.3.3 国内外体育建筑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1.4.1 目的和意义
        1.4.2 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基础研究
    2.1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实质——作为决策程序的重要组成
    2.2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意义
        2.2.1 体育建筑策划是科学决策的必要步骤
        2.2.2 体育建筑策划是平衡各种价值的关键环节
        2.2.3 体育建筑策划为场馆赛后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2.2.4 体育建筑策划为设计提供必要条件
    2.3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要素框架
        2.3.1 “四要素五步骤法”及其应用
        2.3.2 八价值要素论及其应用
        2.3.3 三要素论与五部分论
        2.3.4 体育建筑策划四要素论
    2.4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基本内容和成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定位与规模
    3.1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需求分析
        3.1.1 需求分析概述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3.1.3 现有体育设施分析
        3.1.4 赛事的需求
        3.1.5 其它条件分析
        3.1.6 需求总述和实例分析
    3.2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定位
        3.2.1 策划定位的概念
        3.2.2 定位策略及原则
        3.2.3 策划定位应用实例
    3.3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规模确定
        3.3.1 体育建筑的规模分类及其确定次序
        3.3.2 规模确定的基本方法
        3.3.3 规模确定应用实例
    3.4 定位与规模作为统一要素与其它策划要素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功能与空间
    4.1 功能类别框架
        4.1.1 大型场馆功能类别框架
        4.1.2 中小型场馆功能类别框架
    4.2 基本功能组成的策划
        4.2.1 比赛及热身场地
        4.2.2 出入口及停车场
        4.2.3 场馆运营区
        4.2.4 观众区
        4.2.5 赛事管理区
        4.2.6 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区
        4.2.7 贵宾及官员区
        4.2.8 新闻媒体区
        4.2.9 赞助商
        4.2.10 安保区
    4.3 功能计划确定基本思路及成果策略
    4.4 功能计划的面积参数
        4.4.1 功能计划面积参数制定依据
        4.4.2 总面积估算
        4.4.3 坐席面积推算
        4.4.4 交通面积系数
        4.4.5 面积估算实例
    4.5 公共体育建筑的空间计划
        4.5.1 城市设计要求
        4.5.2 总体空间布局
        4.5.3 外部空间设计
        4.5.4 建筑物的形象计划
    4.6 功能与空间要素与其它要素关系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投资与运营
    5.1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投资与运营模式
        5.1.1 公共体育建筑投资和运营的基本模式
        5.1.2 从投资与运营角度考察公共体育建筑的项目特点
        5.1.3 国内目前主要存在的投资与运营模式比较
        5.1.4 投资与运营实例研究
    5.2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投资额估算
        5.2.1 体育建筑策划阶段投资估算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5.2.2 投资额估算软件——成本分析软件COSTAB和简易的表格计算
        5.2.3 投资额估算经验值
    5.3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经济评价
        5.3.1 财务评价
        5.3.2 国民经济评价
    5.4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社会效益评价
    5.5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与投资与运营要素相关的其它基本内容
    5.6 投资与运营要素与其它要素关系
    5.7 小结
第六章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环境与技术
    6.1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场址选择
        6.1.1 多用地选择时的选址评价
        6.1.2 单一场址选择中的调整策略
    6.2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工程技术要求
        6.2.1 建筑设计技术要求
        6.2.2 结构设计技术要求
        6.2.3 其它工种——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
    6.3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节能节水要求
        6.3.1 建筑节能
        6.3.2 设备节能和管理节能
        6.3.3 节水要求
    6.4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中的环境评价
        6.4.1 体育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6.4.2 污染治理措施
    6.5 环境与技术要素与其它要素关系
    6.6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发展与公共体育建筑策划
    7.1 公共体育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7.2 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7.2.1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与天河中心商务区
        7.2.2 汕头游泳跳水馆与澄海正大体育馆
        7.2.3 南京奥体中心与河西新城
        7.2.4 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7.3 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机制分析
        7.3.1 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因
        7.3.2 经济途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服务业聚集
        7.3.3 文化途径——拓展城市文化功能
        7.3.4 社会途径——改善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7.3.5 公共体育建筑推动城市发展的实现机制
    7.4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与城市发展协调
        7.4.1 全球化与城市发展
        7.4.2 城市空间重构背景下的体育建筑策划
    7.5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与城区综合发展计划
        7.5.1 约翰·拉伯特中心和“千禧年计划”
        7.5.2 四个比较案例
        7.5.3 公共体育建筑和城区综合发展计划之关系
        7.5.4 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新球馆与“铁路广场”项目
    7.6 小结
第八章 我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与策划
    8.1 发展中的体育运动与体育建筑发展
    8.2 体育体制改革与体育建筑发展
        8.2.1 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
        8.2.2 体育体制与公共体育建筑发展
    8.3 进步中的科学技术与公共体育建筑发展
    8.4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需求变化趋势
    8.5 绿色节能、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8.6 我国公共体育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
    8.7 小结
主要结论
    1 关于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基本问题
    2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要素框架(工作方法)
    3 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的核心价值思路
    4 我国体育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策划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钢筋混凝土局部约束热轧H型钢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热轧H 型钢
        1.1.1 热轧H型钢简介
        1.1.2 热轧H型钢在工程中的应用
        1.1.3 热轧H型钢梁、柱理论及试验研究现状
    1.2 钢压弯构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研究概况
    1.3 约束H 型钢柱概念
        1.3.1 套管柱
        1.3.2 约束钢管混凝土
        1.3.3 局部约束H型钢柱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来源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局部约束热轧H 型钢柱抗震性能试验设计
    2.1 概述
    2.2 试验模型
    2.3 试验H 型钢柱的设计与制作
        2.3.1 H型钢柱的设计
        2.3.2 H型钢柱的制作
    2.4 局部约束的设计与制作
        2.4.1 局部约束的设计
        2.4.2 钢筋混凝土局部约束的制作
    2.5 材料特性试验
    2.6 局部约束热轧 H 型钢柱的抗震性能试验
        2.6.1 加载装置
        2.6.2 加载制度
        2.6.3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局部约束热轧H 型钢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3.1 概述
    3.2 试件的破坏形态
        3.2.1 强轴试件
        3.2.2 弱轴试件
    3.3 试件的V-Δ滞回曲线
    3.4 试件的骨架曲线
    3.5 承载力与荷载、刚度退化
        3.5.1 柱承载力的确定及分析
        3.5.2 荷载退化曲线
        3.5.3 刚度退化曲线
    3.6 柱的延性和耗能
        3.6.1 柱的延性
        3.6.2 柱的耗能
    3.7 应变分析
        3.7.1 约束柱HWS-RCC1
        3.7.2 约束柱HWS-RCC2
        3.7.3 约束柱HWS-RCC3
        3.7.4 约束柱HWW-RCC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局部约束热轧H 型钢柱的分析探讨
    4.1 概述
    4.2 钢材应力-应变本构模型
    4.3 柱截面的M-(?)曲线数值计算
    4.4 柱端荷载-位移曲线
    4.5 其他轴力水平的曲线对比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道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研究[D]. 常子政.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东山县文体中心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D]. 林美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A]. 李晨光,王泽强,张开臣. 2017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综合卷), 2017
  • [6]基于奥运会需求的既有体育建筑改扩建研究 ——对比北京与伦敦的场馆设施[D]. 刁志远.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7]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 金坤. 浙江大学, 2014(07)
  • [8]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D]. 吉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D]. 林昆.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2)
  • [10]钢筋混凝土局部约束热轧H型钢柱抗震性能研究[D]. 李华. 湖南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