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芒麦与草原2号紫花苜蓿混播试验

老芒麦与草原2号紫花苜蓿混播试验

一、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混播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达,刘文辉,张永超,秦燕,李文[1](2021)在《青海扁茎早熟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与种间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究早熟禾混播草地种间关系与生产特征,使用‘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Qinghai’)、‘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Qingmu No.1’)、‘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Tongde’)分别与‘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 anceps Gaund.‘Qinghai’)混播,在海北州西海镇开展了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混播草地养分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老芒麦与早熟禾混播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该处理相较于老芒麦单播草地的粗蛋白与总磷含量,分别提高7.51%与14.50%。相对饲用价值较早熟禾单播草地提高34.12%。因此,为解决青海扁茎早熟禾单播草地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选用老芒麦与早熟禾进行混播。使用碱茅与早熟禾混播具有较高的种间相容性,因此碱茅与早熟禾混播具有较高的群落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选用碱茅与早熟禾进行混播可以用于建植以生态治理为目的的混播草地。

刘锦昉[2](2021)在《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

徐强[3](2021)在《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禾-豆混播有利于提高牧草产量、平衡营养成分、维持土壤肥力和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合理的混播组合和比例是决定混播牧草生产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筛选适宜甘肃高寒牧区的箭筈豌豆与小黑麦混播组合及比例并明晰混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甘农2号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分别与青建1号饲用豌豆(A1)、青海箭筈豌豆(A2)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A3)按照豆禾比例0:100(B1)、20:80(B2)、30:70(B3)、40:60(B4)、50:50(B5)、60:40(B6)、70:30(B7)、80:20(B8)、100:0(B9)进行混播,分别研究了土壤相对贫瘠和肥沃条件下,不同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以及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经过2年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无论土壤养分贫瘠与否,A1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均为B4(40:60);土壤贫瘠时(2019年),A2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为B5(50:50),土壤肥沃时(2020年),最佳混播比例为B3(30:70);土壤贫瘠时(2019年),A3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为B6(60:40),土壤肥沃时(2020年),最佳混播比例为B3(30:70)。其中土壤贫瘠条件下(2019年),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6(60:40)的比例混播时鲜(干)草产量较高(44.12 t·hm-2,13.59 t·hm-2),CP含量比小黑麦单播提高41.25%,NDF和NDF含量分别比小黑麦单播降低16.11%和23.25%,且综合评价值最高(0.763);土壤肥沃条件下(2020年),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3(30:70)比例混播时鲜(干)草产量较高(50.90 t·hm-2,15.69 t·hm-2),CP含量比小黑麦单播提高17.67%,NDF和NDF含量分别比小黑麦单播降低8.51%和9.43%,且综合评价值最高(0.706)。2.混播组合间,A1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pH;A2组合有利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积累;A3组合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积累。混播比例间,与小黑麦单播相比,大部分混播比例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含量升高,速效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混播比例间全钾含量无显着差异。2年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贫瘠条件下(2019年)A1B8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肥沃条件下(2020年),A1B6处理的最好。3.不同混播组合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3个混播组合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着差异,A1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A2和A3有利于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不同混播比例间土壤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蔗糖酶先升高后降低;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有显着影响,且受土壤基础肥力状况和年份间气候差异的影响。2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土壤贫瘠与否,A1B8处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的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土壤贫瘠条件下,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6(60:40)比例混播时,生产性能较好;土壤肥沃条件下,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3(30:70)比例混播时,生产性能较好;青建1号饲用豌豆与小黑麦以B8(80:20)比例混播时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酶活性的效果最佳。因此需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利用目的选择适宜的混播组合与比例。

侯帅君[4](2021)在《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补饲是解决草原生态系统牧草供给与家畜需求这一根本性矛盾的主要措施。刈割是栽培草地的主要收获方式之一,通过刈割提升栽培草地的生产和生态效应,在青藏高原尤为迫切。为此,在兰州大学玛曲草地农业试验站,以一年生(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和多年生(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利用模式(多次刈割和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多次刈割下,2019年和2020年平均值,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产草量分别为10478 kg/ha、10418 kg/ha、9150 kg/ha、8700 kg/ha、9539 kg/ha、9011 kg/ha、7906 kg/ha、8377 kg/ha、6792 kg/ha、4939 kg/ha,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增加102.23%、113.24%、102.23%、89.37%、88.59%、104.21%、174.76%、365.46%、414.64%、154.03%;多次刈割下,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45%、9.51%、21.81%、21.93%、22.36%、13.38%、12.38%、15.69%、12.37%、14.84%,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提高36.56%、43.86%、16.36%、6.86%、21.25%、145.15%、122.84%、194.86%、182.15%、264.94%;多年生牧草产草量和品质比一年生牧草对多次刈割的响应更敏感。两年中,多次刈割下,黑麦、燕麦、兰箭2号、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的可溶性糖含量在12月份分别为7.8%、7.7%、7.4%、7.3%、7.2%、7.0%,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增加25.24%、26.92%、28.81%、24.85%、25.56%、27.47%;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多次刈割导致黑麦、燕麦、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牧草生长期分别延长58天、59天、42天、40天、39天、51天、56天、52天、50天、50天;可能原因是多次刈割显着增加土壤表层(0-10 cm)的温度和提高栽培牧草抗寒物质的含量。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土壤表层温度在多次刈割下增加约1.2℃。2019年,多次刈割下,黑麦、燕麦、兰箭2号、青海中华羊茅、同德老芒麦、垂穗披碱草CO2累计排放量分别为5264 g C/m2/year、3184 g C/m2/year、6659 g C/m2/year、23566 g C/m2/year、12184 g C/m2/year、9033 g C/m2/year,较生长末期一次刈割收获干草分别降低24.57%、2.86%、22.18%、12.18%、6.86%、15.57%。多次刈割提高一年生草地CO2通量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生态效益优于收获干草。综上,多次刈割下,一年生牧草中黑麦产量最高、兰箭3号营养品质最好、燕麦生长期最长,多年生牧草中同德老芒麦产量最高、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最好、青海中华羊茅生长期最长。

贾振宇[5](2021)在《老芒麦新种质创制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隶属于禾本科披碱草属,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具有饲草产量高、叶量丰富、草质柔软、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兼具抗旱、耐寒、耐盐碱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牧草,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补播改良中被广泛种植利用。本研究通过对34份老芒麦种质相关性状的鉴定评价,筛选出叶量丰富、饲草产量较高的育种基础材料,进一步采用系统选育法开展新种质创制、新品系选育和多试点测试鉴定,借助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手段,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老芒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表型及农艺性状的表现,找出了与产量及其他相关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研究成果可为老芒麦及其他禾本科牧草遗传改良、品种选育和种植利用提供依据或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株高、茎叶和农艺性状等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从34份材料中初步筛选出10份优异种质,其中6份为审定登记品种,4份为野生材料。采用系统选育法创制出株型高大、叶量丰富的新种质,经进一步选育获得内农老芒麦新品系,2019年已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阶段。(2)经过3年性状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新品系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优异,三年平均鲜草产量为22563.6 kg·hm-2,干草产量为7695.7 kg·hm-2,均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在生长第二年饲草产量达到最大值。在阴山北麓内蒙古武川试验点新品系两年鲜草平均产量达到20500.1 kg·hm-2,干草平均产量为7613.5 kg·hm-2,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与农牧老芒麦、同德老芒麦相比,饲草产量增幅分别为11.25%和12.28%。在阴山南麓沙尔沁试验点鲜草平均产量和干草平均产量分别为22602.81 kg·hm-2和7796.41 kg·hm-2,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新品系丰产性能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3)SSR标记共获得10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100个,多态性百分率为93.46%;单株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2683~0.9505之间,平均为0.619。群体结构分析将96株单株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样本数量最少,类群Ⅱ空间分布较集中,类群Ⅲ的空间分布较分散。栽培驯化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各遗传多样性的具体排序为:同德老芒麦>阿坝老芒麦>康巴老芒麦>麦洼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内农老芒麦。(4)分子标记关联分析检测到与老芒麦相关性状存在关联(P<0.05)的35个SSR位点,其中有8个位点与2个或2个以上的农艺性状相关联,大部分数量性状与多个位点相关联,应该属于多基因效应。ES53位点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最高为9.2%,与叶片宽度极显着相关(P<0.01),与叶片长度相关的位点最多为19个,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2.4%~7.8%。其余位点中与株高相关的位点7个,10个位点与叶片数量相关,与节间长相关的位点3个。通过关联分析能够有效地找到与叶片数量性状、株高等产量性状相关联的标记,可为老芒麦种质鉴别、纯度鉴定以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金鑫[6](2021)在《高寒区不同龄级老芒麦产量、光合及解剖结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老芒麦隶属禾本科(Poaceae)披碱草属(Elymus),是青藏高原高寒区乃至欧亚大陆北部草原区重要建群种,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对退化草地改良、种草养畜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经实践证明,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其种群稳定性逐渐下降和产量降低等,这是导致老芒麦不能长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瓶颈。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同建植年限(3年、4年和5年)“青牧1号”老芒麦为材料,比较其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营养价值、光合特性、解剖结构(叶、茎和根)、叶片超微结构变化和细胞程序性能死亡(PCD)典型现象等特征变化规律,探讨老芒麦种群衰退特征,为延缓老芒麦衰老起始或延缓衰老技术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年限对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稳定性、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构成性状影响较大。随生长年限增加,老芒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3年生老芒麦鲜草产量最大,4年和5年生分别较其显着下降了34.22%和52.45%(P<0.05),干草产量分别下降了22.88%和39.35%(P<0.05),种子产量亦是3年生较高,4年和5年生分别较3年生显着下降了12.72%和34.17%(P<0.05)。老芒麦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稳定性,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变差;干草产量构件中,株高、茎粗、单位面积总分蘖数和单株鲜重,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3、4和5年生产量与单株鲜重呈极显着相关(P<0.01),而种子产量构成性状中,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均随生长年限增加呈递减趋势,3、4和5年生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着相关(P<0.01)。(2)同一生长年限老麦芒,随物候期的推进其粗蛋白(CP)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同一物候期,CP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呈下降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则与之相反。3年生老芒麦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粗饲料相对饲喂价值(RFV)最大,达163.18和143.95,均分别显着高于同期4年和5年生老芒麦13.36%、38.29%和12.93%、39.85%(P<0.05)。通过对老芒麦同一生长年限不同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同一物候期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综合评价表明,其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为:初花期3年生>盛花期3年>初花期4年>初花期5年>盛花期4年>盛花期5年>蜡熟期3年>蜡熟期4年>蜡熟期5年生老芒麦。(3)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光合环境和光合参数在不同物候期均存在差异。同一物候期老芒麦,随生长年限增加其株高逐年递减,如拔节期3年生株高较高,4和5年生老芒麦较3年生分别降低9.63%和21.36%,4年生老芒麦旗叶的叶长和叶面积均达到最大,且与3年或5年生差异显着(P<0.05)。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出现光抑制现象的因素存在差异,在拔节期和开花期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蜡熟期时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导致。(4)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茎和根解剖结构差异较大。3年生老芒麦叶片的中脉维管束宽、中脉突起度、下表皮厚和叶厚为优势稳定性变异,其均值高于相对应的总体(3、4和5年生)均值,且变异系数分别低于相对应的总体变异系数39.78%、48.76%、20.92%和77.63%,有利于叶片提高抗寒性和抗旱性。同理4年生老芒麦叶片的后生木质部导管高和导管宽性状为优势稳定变异,其变异系数分别低于总体变异系数27.45%和17.87%,有利于叶片高效运输水和养分。5年生老芒麦叶片的中脉维管束高和宽、上表皮厚和叶厚为劣势不稳定变异。3和4年生老芒麦在茎的输导功能基础结构(大、小维管束的数量、总面积、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较5年生老芒麦在总数量和总面积方面更具有优势。5年生老芒麦根的有效输水组织结构均处于劣势,根的运输能力较3年和4年生老芒麦差,具体表现为根的后生木质部导管总面积、中柱面积与根横切面面积比率均显着低于3年和4年生老芒麦。(5)不同生长年限对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影响较大,且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伴随着典型的细胞程序性(PCD)死亡现象。开花期时,株龄对叶绿体内基粒片层的垛叠和排列影响较为明显,随生长年限增加基粒片层逐渐松弛状态且排列扭曲,甚至部分片层结构消失。叶绿体中嗜饿颗粒,且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其数量增加趋势。蜡熟期老芒麦叶绿体开始发生解体,随生长年限增加其解体程度愈发剧烈。蜡熟期时,可观察到细胞核具有固缩染色质边缘化等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典型现象,证明老芒麦叶片衰老是受细胞程序性控制,是一种自发的死亡状态,且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老芒麦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启动愈早。总体而言,随着老芒麦生长年限增加,其草产量种子产量及稳定性和构成性状均出现降低趋势、营养品质逐渐降低,叶片呈现明显的程序性死亡特征。尤其5年生老芒麦以上特征变化最明显。由此可见,3~4年是老芒麦生长关键时期,该时期是对其进行调控对延缓草地利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

李欣瑞,陈淑娴,鄢家俊,陈丽丽,张建波,游明鸿,李英主,安金婵,彭燕,李达旭,白史且[7](2021)在《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老芒麦是欧亚大陆广布种,在我国也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由于其优良的牧草品质和强抗逆性,在我国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学者对老芒麦种质的研究逐步深入和系统化,本文综述了老芒麦生物学特性、生态分布、遗传多样性、品种选育、栽培与利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老芒麦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来幸梁[8](2020)在《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豆科多年生的紫花苜蓿与禾草进行混播,不仅能够提高混播组分中禾草粗蛋白含量,增强草地可持续利用率,还能改善土壤状况。因此本试验设置紫花苜蓿+无芒雀麦(记作:M+B)、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记作:M+P)和紫花苜蓿+苇状羊茅(M+F)3种草种组合,并且将紫花苜蓿与3种禾草均按1:2(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1,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B1,紫花苜蓿+苇状羊茅:C1)、1:1(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2,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B2,紫花苜蓿+苇状羊茅:C2)和2:1(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3,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B3,紫花苜蓿+苇状羊茅:C3)比例组配进行同行混播,以紫花苜蓿单播、相应禾草单播为对照,研究了混播组合和比例对生物量特性、饲草品质特性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高产优质的混播组合和比例。结果如下:1.M+B处理的混播总生物量和禾草生物量均最高,分别为16.69 t·hm-2,2.93 t·hm-2;而M+P处理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最高,为15.08 t·hm-2。禾草生物量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紫花苜蓿在30-60 cm冠层高度生物量最高,混播中上部冠层的生物量占比高于单播,冠层重心上移。混播总生物量增产率依次为M+P(69.55%)>M+B(61.62%)>M+F(61.15%),其中M+P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增产率(86.88%)、增产贡献率(109.09%)较其他处理高了23.07%、18.46%,M+B处理的禾草增产率(29.55%)、增产贡献率(10.49%)高了21.87%、3.60%。各混播组合的RYT均大于1,M+B处理的RYT值最高(1.51);M+P处理中紫花苜蓿所占比例最大(96.26%),M+B处理最小(82.43%),而M+B处理下禾草所占比例高于M+P处理。2.与同组合其他比例相比,A2、B2、C1处理的总生物量最高,A2、B2、C1处理的紫花苜蓿分生物量较同组合其他比例处理分别高了23.94%、5.25%,11.06%、8.89%,2.87%、5.14%,而A2、B3、C1处理下禾草生物量较同组合其他比例分别显着提高26.51%、94.45%,7.74%、29.29,90.63%、110.97%(P<0.05)。与单播相比,各混播比例的总生物量均高于单播,A2的增产率较同组合其他比例提高45.58%、286.15%,其苜蓿增产贡献率(81.67%)最低,较其他处理低了18.34%、7.67%,禾草增产贡献率最高,达到18.33%。各混播比例的RYT均大于1,其中A2和C1的RYT值分别为1.78,1.44,且显着高于同组合其他比例(P<0.05);B2处理下RYT值最高(1.21),但与同组合其他比例差异不显着。3.不同混播组合处理,M+B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株高最高,分别为105.50cm和75.22 cm,无芒雀麦茎粗也最粗,为1.57 cm,M+P紫花苜蓿茎粗最粗,为2.89 cm,M+B次之(2.88 cm)。与单播相比,混播显着提高了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禾草株高,显着降低了禾草茎粗。A2、B2和C2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最高,其株高增长率也高于同组合其他比例处理;A1、B2、和C3处理禾草株高最高,其株高增长率较其他比例最高高了23.12%(P<0.05)。A3、B3和C2处理的紫花苜蓿茎粗最粗,其茎粗增长率较其他比例分别显着高了48.42%、81.35%,75.67%、150.77%,88.56%、25.17%(P<0.05);与对应的禾草单播相比,所有混播配比下禾草茎粗均显着降低7.39%~40.38%(P<0.05)。4.M+B处理紫花苜蓿的CP含量最高(22.56%),较其他处理高0.58%、4.18%(P>0.05);ADF(39.18%)和NDF(44.29%)含量最低,RFV值(123.71)较其他处理高了1.81%、3.88%,且以1:1混播紫花苜蓿营养品质优于其他比例混播;M+B处理禾草的CP含量最高,ADF和NDF含量最低的是M+P处理,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与苜蓿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比例(A1和C1除外)提高了混播组分中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和RFV,降低了ADF和NDF含量;与禾草单播相比,所有混播配比处理提高了组分中禾草的粗蛋白含量(CP)和ADF含量,降低了RFV;降低了(M+B中所有比例处理和B3除外)禾草NDF含量。5.混播组合效应对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的积累有显着的促进作用(P<0.05),0-20 cm和20-40 cm土层M+B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磷的积累,M+F更有利于全磷、速效钾、全钾的积累。混播比例的变化对浅层的速效磷、全磷,深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影响显着(P<0.05);三种混播比例中,0-20 cm土层A2更利于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积累,B3更利于有机质、氮素养分的积累,C3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的积累。在20-40cm土层,A2更利于速效氮、全氮、全磷、速效钾的积累,B3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的积累,B1更有利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C3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全效养分的积累。6.与苜蓿单播相比,混播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20-40 cm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禾草单播相比,0-2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加、20-40 cm土层除A1蔗糖酶、C1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其他配比土壤所有酶活性均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M+B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活性最高,M+F处理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0-20 cm土层M+F和20-40 cm土层M+P处理下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同组合不同比例时,0-20 cm和20-40 cm土层A2、B3、C3处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他比例,A1、B1、C3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其他两个比例,A1、B1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比例;0-20 cm土层C2和20-40 cm C3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比例。

王传旗,王红梅,魏小星,马祥,周青平[9](2020)在《老芒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别名西伯利亚野麦草,为优良饲用植物。老芒麦生态适应性强,是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甸草原群落中的常见草种,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文章综述了老芒麦在栽培技术、引种、产量、品质、生理生化、形态和分子等7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展望了老芒麦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老芒麦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马婷燕[10](2020)在《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提出种带病原菌物是病害随种子在时间上延续和空间上传播的重要途径。为确定目前我国主要种植的苜蓿品种其种子上是否寄藏如苜蓿黄萎病菌、炭疽病等毁灭性病害的病原菌和其他重要病原菌,为苜蓿引种调运的生物安全性和病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从我国苜蓿育种者和经营进口苜蓿种子的公司收集到32个苜蓿品种种子作为第一批材料,以及在内蒙地区的草籽场采集的草原1号、草原2号和草原3号的种子作为第二批材料,采用平皿法分离种带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种类,并且以中苜3号为接种材料,分别采用培养皿法和盆栽法测试种带真菌致病性,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共分离出种带真菌25属29种,其中第一批材料得到19属20种,第二批材料得到7属12种,此两种来源的种子上真菌种类差异较大,相同的真菌有链格孢(Alternaria spp.)、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 spp.)。草原系列的种带真菌区系以镰刀菌为主: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红色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ce)、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匍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和茎点霉(Phoma sp.)。明确了两批供试种子材料不携带苜蓿黄萎病菌的病原菌,即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真菌。2、品种之间真菌携带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不消毒的情况下,32个品种其携带真菌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比例范围为26.18%67.54%,最高为阿尔冈金,最低为中苜1号,平均为18.7%;表面消毒后为5.93%28.16%,最高为新牧1号,最低为甘农3号,平均为8.2%,平均降低了10.5%;草原系列1号、2号、3号品种不消毒时的带菌率分别为87.21%、92.13%和98.37%,平均为92.57%,表面消毒后分别为45.16%、57.23%、39.17%,平均为47.18%,真菌携带率有效降低了45.3%。草籽场种子带菌率远高于市场销售的种子,说明市场销售种子的生物安全性较高。3、培养皿条件下,将第一批材料分离所得的20种种带真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对中苜3号接种,发芽期(7 d)内种子萌发过程受到影响。其中,篮状菌(Talaromyces amestolkiae)感染下幼苗生长矮小;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感染下种苗生长畸形,子叶发育缓慢;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感染下幼苗变细、子叶均未展开;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可严重致使幼苗变褐萎蔫,停止发育。结果显示,可显着(P<0.05)降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真菌分别有尖枝孢霉(Cladosporium oxyspo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枝顶孢(Acremonium persicinum)、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葡萄穗霉、壳二孢菌(Ascochyta phacae);同时,篮状菌、尾孢菌(Cercospora dianellicola)、球毛壳菌、尖枝孢霉、色串孢菌(Torula hollandica)和黑附球菌等真菌均可显着(P<0.05)降低苗长、根长、鲜重与干重。4、盆栽条件下,将第二批材料中分离率较高的5种镰刀菌孢子悬浮液接种于中苜3号幼苗上,一个月后植株生长表现异常。茄镰刀菌处理下枝叶枯落;尖孢镰刀菌处理下植株矮缩,分枝稀少,叶片枯落;燕麦镰刀菌处理下枝干黄化,茎尖干枯,叶片凋落;红色镰刀菌处理下茎基部叶片稀少,叶片褪绿;三线镰刀菌处理下分枝稀少,仅个别叶片褪绿。统计了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并测定了植株的株高、根长、分枝数、叶片数、生物量以及抗逆性生理指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相对膜透性和抗氧化活性酶)等,茄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表现出强致病性,燕麦镰刀菌、红色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表现出弱致病性,致病程度互有差异。本论文研究表明,我国种植的苜蓿种子上尚未发现能够引起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p.)的病原真菌。商品种子上虽然带菌种类多,但重要病原菌较少,而草籽场采集的种子携带真菌大部分为苜蓿的致病菌。可见,适期收获,强化清选,减少种子带菌十分必要。

二、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混播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混播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扁茎早熟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与种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观测指标与方法
        (1)植物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24]:
        (2)植物总磷含量[24](Total phosphorous, TP):
        (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25](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5](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 不同处理对混播草地产量的影响
        2.1.2 不同处理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种间关系的影响
        2.2.1 不同处理对草层结构的影响
        2.2.2 不同处理对相对生物量的影响
        2.2.3 不同处理对相对产量总值(RYT)的影响
        2.2.4 不同处理对混播草地不同草种的竞争率的影响
    2.3 综合分析不同处理的混播草地
3 讨论
    3.1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饲草质量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种间关系的影响
    3.4 综合分析不同处理的混播草地
4 结论

(3)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研究进展
        2.1 混播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2.2 混播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2.3 混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4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综合评价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组合间生产性能的差异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生产性能的差异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差异
        2.4 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混播组合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3.2 混播比例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3.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4 小结
第三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组合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2.4 综合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组合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混播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2.4 综合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4)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栽培草地概述
        1.1.2 多次刈割对生产力的影响
        1.1.3 多次刈割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 科学问题
    1.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指标测定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3.1.1 产草量
        3.1.2 牧草营养品质
    3.2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2.1 草地土壤CO_2排放日动态
        3.2.2 草地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
        3.2.3 草地土壤CO_2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1 土壤速效磷
        3.3.2 土壤硝态氮
    3.4 产草量、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3.4.1 一年生牧草产草量、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3.4.2 多年生牧草产草量、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4.1.1 产草量
        4.1.2 营养品质
    4.2 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老芒麦新种质创制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1.1.1 种类与分布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产量与品质
        1.1.4 栽培技术
    1.2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形态学水平
        1.2.2 细胞学水平
        1.2.3 蛋白质水平
        1.2.4 分子标记水平
    1.3 基于关联分析发掘连锁基因位点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3.1 连锁不平衡
        1.3.2 连锁不平衡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4 老芒麦育种概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2.2.2 多叶老芒麦新种质鉴定
        2.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试验方法
        2.3.1 农艺性状测定
        2.3.2 营养成分分析
        2.3.3 遗传多样性
    2.4 数据分析
        2.4.1 灰色关联分析
        2.4.2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2.4.3 关联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3.1.1 形态及农艺性状
        3.1.2 主成分分析
        3.1.3 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3.2 新种质创制与评价
        3.2.1 新种质培育
        3.2.2 物候期
        3.2.3 主要农艺性状
        3.2.4 饲草产量
    3.3 新种质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3.3.1 物候期
        3.3.2 株高、茎叶比、鲜干比
        3.3.3 草层结构分析
        3.3.4 产草量分析
    3.4 参试材料单株水平产量和品质鉴定比较
        3.4.1 表型性状分析
        3.4.2 产草量及营养成分比较
        3.4.3 主成分分析
        3.4.4 灰色关联分析及综合评价
    3.5 遗传多样性及关联分析
        3.5.1 SSR多态性分析
        3.5.2 遗传相似系数及分子方差分析(AMOVA)
        3.5.3 群体结构分析
        3.5.4 主成分分析及N-J聚类分析
        3.5.5 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老芒麦表型与农艺性状多样性
    4.2 老芒麦产草量特性
    4.3 新品系生产性能鉴定
        4.3.1 产量性状
        4.3.2 品质性状
        4.3.3 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4.4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及关联分析研究
        4.4.1 遗传多样性
        4.4.2 群体遗传结构
        4.4.3 关联分析
5 结论
6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高寒区不同龄级老芒麦产量、光合及解剖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植物衰老的概述
        1.2 植物衰老机制
        1.2.1 营养胁迫假说
        1.2.2 衰老因子假说
        1.2.3 激素调节假说
        1.2.4 细胞程序性死亡假说
        1.2.5 氧自由基理论
        1.3 植物衰老与生长特性的关系
        1.4 植物衰老与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关系
        1.5 植物衰老与营养成分的关系
        1.6 植物衰老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7 植物衰老与解剖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关系
    2.依据及其意义
    3.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物候期标准和取样标准
        1.3 试验方法
        1.3.1 鲜、草产量和鲜干比测定
        1.3.2 草产量组分测定
        1.3.3 老芒麦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测定
        1.3.4 种子产量组分测定
        1.4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析
        2.1.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鲜、干草产量分析
        2.1.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分析
        2.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稳产性评价
        2.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鲜、干草产量稳产性评价
        2.2.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稳产性评价
        2.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性状和种子产量性状分析
        2.3.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干草产量性状分析
        2.3.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性状分析
        2.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4.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干草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4.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稳产性分析
        3.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采样方法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营养成分分析
        2.2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饲用价值分析
        2.3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营养成分
        3.2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饲用价值
    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光合响应特征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物候期不同株龄老芒麦叶片光合基础环境指标差
        2.2 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2.2.1 拔节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2.2.2 开花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2.2.3 蜡熟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2.3 株龄和光照对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2.4 株龄对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2.5 光照强度对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2.5.1 拔节期光照强度对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2.5.2 开花期光照强度对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2.5.3 蜡熟期光照强度对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各物候期不同株龄老芒麦叶片光合基础环境差异
        3.2 各物候期不同株龄老芒麦的叶片光合特性随光强变化关系
        3.3 各物候期老芒麦的叶片对光照强度和株龄响应差异
    4 小结
第五章 高寒区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解剖结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采样方法
        1.3.2 制片方法
        1.3.3 显微测量与分析方法
        1.4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特征
        2.1.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角质层比较
        2.1.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和泡状细胞数目比较
        2.1.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中脉维管束及导管大小与数目比较
        2.1.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中脉突起度比较
        2.2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特征
        2.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大维管束、小维管束数量比较
        2.2.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中大维管束、小维管束总面积比较
        2.2.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中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比较
        2.2.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髓腔横切面积比较
        2.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特征
        2.3.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原生和后生木质部导管数目及后生木质部导管总面积比较
        2.3.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中柱和根横切面面积比较
        2.3.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后生木质部导管总面积与中柱横切面比率比较
        2.3.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中柱面积与根横切面面积比率比较
    3 讨论
        3.1 各株龄老芒麦的叶片解剖结构形态差异
        3.2 各株龄老芒麦的茎解剖结构微形态差异
        3.3 各株龄老芒麦根解剖结构微形态差异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旗叶超微结构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取样方法
        1.3.2 透射电镜切片制备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拔节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
        2.2 开花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
        2.3 蜡熟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附录
    版图Ⅰ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图
    版图Ⅱ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横切面解剖结构图
    版图Ⅲ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横切面解剖结构图

(7)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老芒麦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生物学特性
    1.2 抗逆性
        1.2.1 耐寒性
        1.2.2 耐旱性
        1.2.3 耐盐性
        1.2.4 耐重金属性
    1.3 落粒性
2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形态学研究
    2.2 染色体倍性研究
    2.3 蛋白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2.4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 老芒麦再生体系研究
4 老芒麦的品种选育
    4.1 国外品种选育
    4.2 国内品种选育
5 老芒麦的栽培与利用
    5.1 老芒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5.2 老芒麦利用
        5.2.1 人工草地
        5.2.2 青贮
6 展望
    6.1 加强老芒麦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6.2 开展适应性进化研究与功能基因挖掘

(8)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国内外混播研究概况
        1.1 牧草混播概述
        1.2 混播草种组合和混播比例研究现状
        1.3 紫花苜蓿混播研究现状
        1.4 无芒雀麦混播研究现状
        1.5 草地早熟禾混播研究现状
        1.6 苇状羊茅混播研究现状
    2.豆禾混播生物量特性研究
        2.1 株高
        2.2 茎粗
        2.3 生物量
    3.豆禾混播牧草品质特性研究
    4.豆禾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研究
        4.1 土壤养分含量
        4.2 土壤酶活性
    5.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5.1 研究目的、意义
        5.2 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紫花苜蓿与3 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
        1.5 生物量特性测定方法
        1.6 数据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栽培方式下的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系统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2.2 混播栽培方式下的相对总生物量和分生物量占比变化
        2.3 混播栽培方式对株高的影响
        2.4 混播栽培方式对牧草茎粗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
        1.5 营养品质特性测定方法
        1.6 数据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栽培方式对牧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2.2 混播栽培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
        2.3 混播栽培对牧草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
        2.4 混播栽培对牧草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
        1.5 土壤化学特性测定方法
        1.6 数据统计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讨论
        3.1 混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小结
第五章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综合评价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及灰色关联度
    2.结果分析
        2.1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3.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9)老芒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老芒麦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
    1.1 播期、播量、播深、行距及施肥
    1.2 种植方式
    1.3 刈割时间、频率及留茬高度
2 老芒麦引种方面的研究
3 老芒麦产量方面的研究
    3.1 老芒麦牧草产量的研究
    3.2 老芒麦种子产量的研究
4 老芒麦品质方面的研究
    4.1 老芒麦牧草青贮品质研究
    4.2 老芒麦牧草矿物质元素研究
5 老芒麦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5.1 老芒麦种子萌发期
    5.2 老芒麦苗期
    5.3 老芒麦抽穗期、盛花期和灌浆期研究
6 老芒麦形态方面的研究
7 老芒麦分子方面的研究
    7.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7.2 老芒麦品种鉴定研究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10)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苜蓿生产现状
        2.1.1 苜蓿的价值
        2.1.2 苜蓿分布与面积
        2.1.3 需求量和进口数量
        2.1.4 苜蓿品种的利用
    2.2 我国苜蓿病害
        2.2.1 系统性病害
        2.2.2 茎叶病害
        2.2.3 根部病害
    2.3 种带真菌的研究
        2.3.1 种带真菌研究概况
        2.3.2 种带真菌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2.3.3 影响种带真菌的因素
        2.3.4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影响
        2.3.5 小结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苜蓿种带真菌的分离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种带真菌的鉴定
        3.2.1 形态特征鉴定
        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3.3.1 材料
        3.3.2 培养皿法测定种带真菌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3.3 盆栽法测定种带真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种带真菌的检测
        4.1.1 真菌种类鉴定
        4.1.2 种样带菌率
        4.1.3 真菌分离率
    4.2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4.2.1 培养皿法测定种带真菌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4.2.1.1 种带真菌影响下幼苗的症状
        4.2.1.2 种带真菌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4.2.1.3 种带真菌对苗长和根长的影响
        4.2.1.4 种带真菌对幼苗鲜重与干重的影响
        4.2.2 盆栽法测定种带真菌对苜蓿植株生长的影响
        4.2.2.1 种带真菌影响下幼苗的症状
        4.2.2.2 种带真菌对株高和根长的影响
        4.2.2.3 种带真菌对分枝数和叶片数的影响
        4.2.2.4 种带真菌对生物量的影响
        4.2.2.5 种带真菌影响下植株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
        4.2.2.6 种带真菌对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混播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扁茎早熟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与种间关系的研究[J]. 李思达,刘文辉,张永超,秦燕,李文. 草地学报, 2021
  • [2]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D]. 刘锦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D]. 徐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多次刈割对青藏高原栽培草地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侯帅君. 兰州大学, 2021(09)
  • [5]老芒麦新种质创制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D]. 贾振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6]高寒区不同龄级老芒麦产量、光合及解剖结构特征分析[D]. 金鑫.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7]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李欣瑞,陈淑娴,鄢家俊,陈丽丽,张建波,游明鸿,李英主,安金婵,彭燕,李达旭,白史且. 草学, 2021(01)
  • [8]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D]. 来幸梁.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9]老芒麦研究进展[J]. 王传旗,王红梅,魏小星,马祥,周青平. 作物杂志, 2020(06)
  • [10]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D]. 马婷燕. 兰州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老芒麦与草原2号紫花苜蓿混播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