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园林风格 - 寺庙、神社和景观花园

日式园林风格 - 寺庙、神社和景观花园

一、日本园林风情——寺庙、神社与山水庭(论文文献综述)

董香涵[1](2021)在《辽宁近代城市公园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亚娟[2](2021)在《长春近代宗教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长春东本愿寺旧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郑青青[3](2021)在《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洞天福地景观暗含“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道教“神圣空间”的具象表达,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浙江洞天福地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一直受到来自统治者、道团文人等的充分关注,呈现出持久且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历史演进中的浙江洞天福地”为线索展开,采用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研究法,结合文献、图像、实地考察及保护景观等方式,由洞天福地历史内蕴到具体而微的景观营建,探索浙江洞天福地纷繁复杂的历史演变脉络、“神圣空间”的景观空间表达以及洞天福地中所蕴含的人居环境启示等多维度的问题。以期丰富洞天福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中国洞天福地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由此,本研究共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1)纵向梳理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脉络:其历史进程可划分为秦汉及以前(孕育)、魏晋南北朝(兴起)、隋唐时期(全面发展)、五代至宋(世俗转型)、元明清时期(沉寂)、民国至今(再兴)共6个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发展,并非单纯以山岳作点进行顺序串联,而是以片区或集群的形式铺展开,构建宗教与山岳间的空间语境。宋及宋以后,则一改全面铺展的形式,而侧重于其中具有极大政治价值的洞天,并从宗教意义过渡到世俗意义。唐宋时期是浙江洞天福地发展的重点时期,因而突出了其中关键的历史节点、事件及主要人物,旨在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认知。(2)横向挖掘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特征:结合实地调研,综合梳理了洞天福地的发展现状,并选取了委羽山、天台山、四明山、盖竹山及温州区域典型的洞天和福地共13处,针对遗存情况及景观空间构成,解读其近似“圣山”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上溯洞天福地与道教山岳真形图的深刻联系,简要从洞天福地与山岳真形图的空间弥合、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表达两方面,初步探讨“神圣空间”景观营建本质。(3)侧面解读洞天福地蕴含的健康人居思想: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效果;又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的大开发事件。并剖析了洞天福地所蕴含的“理想景观”特质,以此阐述道教洞天福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事实,探究其对现代健康人居的启示。

程磊[4](2021)在《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强调生态基底、历史文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模式。然而在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存在遗产保护力度不平衡、整体保护视野局限等问题,使得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被忽视,此类空间如何优化值得被关注。同时,对辽阳历史城镇的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卫城、附属地等单一类型,缺乏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关联研究。基于此,提出利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融合,将相关空间要素整合至同一模式下,解析空间关联特征,并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缓解城市历史景观的现实困境。研究主体分为“要素提取-空间解析-空间优化”三个部分。要素提取从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时间“层积性”和空间、文化“关联性”内涵出发,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空间结构和功能层面,解读该模式与城市历史景观体现的历史、当代和发展价值的关联。以此为导向梳理辽阳城市演变的区域背景和层积化过程,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提取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空间等要素,进而完成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空间转译。空间解析从功能视角揭示城市历史景观现状特征。通过总结斑块的功能、质量和空间价值分布,发现斑块空间存在梯度化分布特征;通过梳理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关系,发现廊道功能弱化导致周边历史氛围及空间连接度减弱;通过分析基质空间的景观格局及生态敏感性特征,发现基质空间对斑块形成不同的“干扰”作用,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归纳空间功能“边缘化”、空间发展“局部化”、空间展示“单一化”的现实困境。空间优化针对现实困境,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视角,提出“基质-廊道-斑块”的空间优化顺序。基质层面,依据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较高、一般、较低三个层面的基质空间,融合空间特点,提出“修复-塑造-整治”的优化策略,指导“多样化”的空间展示;廊道层面,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内涵关联、区域发展平衡和游览体验升级三个方面,结合阻力模型及上位规划,克服空间发展相互独立的倾向,形成“多层次”的内涵关联;斑块层面,在适应基质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廊道沿线可利用资源,分类型调整空间定位并提出优化策略,提升空间多样性并实现“多元化”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将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转译,以及“基质划定-廊道串联-斑块扩增”的逆向空间优化思路,形成了“保护整体环境-强化空间关联-发展空间特色”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新模式,新模式在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形成文化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李传欢[5](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胡方曈[6](2021)在《基于景观叙事的永济普救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叙事性景观理论的提出是顺应时代的景观发展趋势。寺庙作为人们心灵寄托的场所,一直以来都被包裹着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普救寺作为中国传统佛教寺院中具有特殊文化寓意的代表,也在发挥着其文化展现的作用,承担着传播历史文化的责任。因此,本文将从景观叙事的视角,重新解读以普救寺为代表的寺庙园林景观。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文学领域叙事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景观叙事性设计方法,探求寺庙园林中景观叙事的表现形式,以及叙事性景观在寺庙园林中的应用。通过景观的叙事性设计,充分挖掘和体现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构建场所意义和情感体验,在场地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起精神沟通的纽带。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分析,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借鉴文学上的叙事体系,建立起叙事性景观的分析和设计体系。在此逻辑框架下,对寺庙园林中各景观要素进行重新定义,形成寺庙园林独特的景观语言。结合景观语言的特征,对景观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逐个分析,最后利用典型案例加以实例证明。本文选择以《西厢记》爱情故事为文化依托的寺庙园林—普救寺为代表案例,利用叙事性景观分层分析方法对普救寺的现状景观进行全面剖析,提取普救寺中的景观语言并对其叙事形式进行分析,并且对普救寺中叙事性景观设计的不足提出优化建议。同时在此过程中提炼出了寺庙园林中景观语言的生成方法以及寺庙园林中的景观叙事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1.对景观叙事理论的发展沿革与争议讨论进行了梳理罗列;2.从叙事性设计的视角解读普救寺,充分挖掘出了普救寺中西厢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文化特殊性;3.通过对寺庙园林景观的叙事性分析,发现了景观自身的叙事性。同时总结归纳出叙事性景观分析及设计过程,并将其用于解决“景观失语”的问题;4.丰富了叙事性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弥补了其在寺庙园林景观方面的空缺。本文提出的景观叙事体系与叙事性景观设计方法,以及对以普救寺为代表的寺庙园林的叙事性解读,以期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季宪[7](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文中提出历史城市可以视作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它不仅是文化和自然两方面价值、属性及特征在“人地互动”过程中层层积淀的产物,更是当下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然而,城市人居环境与其历史意义之间的时空联系被缺乏管控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所割裂,导致地方特色逐渐丧失,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不断削弱。同时,遗产保护与城市其他方面发展之间的失衡,又使得遗产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遭受严重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景观方法”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在上述背景下,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中,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概念应运而生。它既代表了不断扩大的文化遗产范畴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强调了遗产不应仅仅作为保护对象,而应更多地纳入到巩固地方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发展框架之中。本文围绕上述框架下“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的问题,探究了城市历史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主要研究目的是建构统筹性理论以及提出认知和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认识论基础谈起,在其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与探索,建构认知和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并提出指导后续研究的认知与保护范式,其内涵是针对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线索进行剖析,并将多维线索进行拟合。时间线索对应的是针对城市历史景观历时性层积过程与模式的认知,即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城市,梳理城市历史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脉络,并进一步解析其层积性。空间线索主要围绕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进行认知研究,内容包括剖析共时界面中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概念,提出基于Arc GIS和模糊逻辑的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出界定和识别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步揭示各单元及其整体在多个维度上的特质。而人本线索则以城市历史景观中居民的感知与认同量度为切入点,首先从居民感知的视角诠释人与历史性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多个层面厘清居民主观感知、客观城市历史景观环境和主观认同感受三者之间的关联,并在明晰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原理的基础上,引入非对称性影响与绩效分析方法(Asymmetric Impact-Performance Analysis),建立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针对历史环境要素对于居民认同感的影响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与辨别。最终以线索拟合为切入点,综合考量来自三个维度线索的认知成果,围绕双评价决策、对变化的管理和多元协同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的可行途径。本文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建构了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层叠加和模糊逻辑建模的城市历史景观单元区划方法;建立了基于AIPA的历史环境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以及提出了兼顾特质贡献度和认同影响度的双评价保护决策方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建构的动态完整性理论丰富了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体系和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提出单元区划方法、特质识别方法、特质贡献度评价方法、认同影响量度评价方法以及双评价拟合决策的途径,为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和现实依据;而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居民感知与认同量度和动态延续性的内容为历史城市的宜居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王思萌[8](2020)在《日本旅游杂志《PEN+独步京都》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以及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因此笔者选用旅游题材的文本进行翻译。日本旅游业近年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形势良好,现如今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比较成熟的经营管理体系,发行旅游杂志是日本利用自身旅游资源推动日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之所以选择该旅游杂志进行翻译,一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日本旅游文化宣传的手段,有利于我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宣传和保护等方面借鉴日本,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基于中国赴日旅游热的现象,为了使更多自由行国人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了解日本的旅游景点。本文属于翻译实践报告,源语文本选自日本《PEN+ひとり、京都》的旅游杂志。该杂志主推一个人在京都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属于旅游宣传文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和呼唤读者去旅游和消费,所以具有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因此除了需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做到忠实原文外,还要做到唤起读者的消费欲望,诱导读者的消费行为。这本杂志主要总结了日本京都旅游的发展状况、经典景点以及京都特色店的推荐,并介绍了作为日本着名的茶道大师木村宗慎、日本新一代艺术家名和晃平、日本着名造园家重森千青等各类京都大家们对京都之美的不同见解,引领大家更深入的去了解当代京都的隐性之美。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实践简介,主要介绍笔者选择该文本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为文本分析,笔者从文本类型、语言及内容特点等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在翻译过程中所依据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第三部分为翻译过程,介绍了翻译文本和撰写论文所需的译前准备及译文校对工作;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是全文的重点,主要针对笔者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进行案例分析,如文化词的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日文标题的翻译,引用句等等;第五部分则是本报告的小结,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与启发、经验与教训等。

初琪[9](2019)在《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动画无论从艺术水平还是从产业发展的成熟性来说,在当今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70年代是日本电视动画蓬勃发展和电影动画转型的时期,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形成了各自的机制并发展成熟,剧情、内容、思想深度、画面质量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新世纪以来,日本在电视动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每年有三四十部动画电影的产出,是日本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来说,日本“动漫”及其衍生品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论文将“风景”这一研究方向引入日本动画电影影像分析当中,将1974年后的日本动画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思考。“风景”具有流动性和集群性特征,以“风景”为切入点,符合日本动画电影的影像美学风格特点,具有典型性和共性。同时“风景”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符码和媒介,在集群性影像呈现的表征下,带有极强的文化基因和美学特点。在构成电影语言这一基本功能之外,具有文化隐喻与文化表达功能。动画电影是对技术美学的最直接的反馈媒介之一,也是日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风景”的流动性特征体现出风景影像的变迁,风景影像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日本动画电影技术手段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和日本动画电影自身的艺术文化变迁。论文以“风景”为切入点来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如何被构造,如何进入电影,“风景”影像承载着的文化含义及其流变过程,以及形成这种“风景”影像表征的文化内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日本动画电影和“风景”这一研究视角作了基础性论述,第一节是确定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首先通过论述日本动画电影的定义、发展情况等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其次是对风景的定义、理论及脉络的梳理。第二节是学术史回顾,分别从国外和国内的研究成果上对日本动画电影、风景的研究情况作了研究综述。第三节是研究方法与意义,论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重点与架构。第一章内容是对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视觉书写进行阐述,通过风景作为集群性表象体现出来的符号功能、风景的多重空间叙事功能两方面,把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分为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幻想风景和实景风景进行列举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构建日本动画电影“风景”影像的机制与范式,主要以宫崎骏、汤浅政明、新海诚等动画人的动画电影作品为例,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构建风景影像的艺术形态机制,以及视听语言的“动画特性”规律。第三章内容是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变迁中的风景影像,顺着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和艺术风格发展的脉络,分析不同时期的风景影像变迁,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文化变迁态势也是日本动画电影风景影像美学风格形成的艺术土壤和动力结构。第四章论述动画电影“风景”影像形成的文化基因,按照整体与部分、传统与现代的对照,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与日本文化的相关性。

马盟雨[10](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二、日本园林风情——寺庙、神社与山水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园林风情——寺庙、神社与山水庭(论文提纲范文)

(3)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本土文化景观的研究推进
        1.1.2 洞天福地的时代发展内容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对象
    1.3 已有研究与评述
        1.3.1 重要古籍文献资料
        1.3.2 洞天福地历史人文探析
        1.3.3 洞天福地建筑、景观及生态环境研究
        1.3.4 浙江地区相关研究
        1.3.5 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系统梳理浙江地区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1.4.2 演绎分析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及空间特征
        1.4.3 初步探索洞天福地对现代健康人居建设的启示
        1.4.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图像研究法
        1.5.3 纵向与横向交错研究法
        1.5.4 保护景观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上)
    2.1 浙江省的自然景观基础特征
        2.1.1 气候气象
        2.1.2 地质地貌
    2.2 秦汉及以前:浙江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2.2.1 神仙信仰的“道教化”
        2.2.2 临海特质与早期民间信仰
    2.3 魏晋南北朝:浙江洞天福地的兴起
        2.3.1 道教对山岳风景的探索
        2.3.2 浙地“修道名山”的雏形分布
    2.4 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全面发展
        2.4.1 洞天福地的系统分布
        2.4.2 隋唐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2.4.3 洞天福地对山岳风景名胜的开发影响
    2.5 小结
3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下)
    3.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世俗”转型
        3.1.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3.1.2 “南镇”会稽山的重视与建设
        3.1.3 以大涤洞天为主的地域“崛起”
        3.1.4 宋代园林中的洞天福地营造
    3.2 元明清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沉寂
        3.2.1 全真道的“异军突起”
        3.2.2 洞天福地的浙东南转向
    3.3 民国至今:浙江洞天福地的再兴
        3.3.1 洞天福地宫观破坏毁损
        3.3.2 洞天福地名胜的建设及保护管理
        3.3.3 突出问题思考
    3.4 小结
4 浙江代表性洞天福地景观解读
    4.1 委羽山洞天福地
        4.1.1 委羽之宗教意象
        4.1.2 诸仙栖迹、山之现状
        4.1.3 大有宫建制沿革
        4.1.4 东仙源之所在
    4.2 天台山洞天福地集群
        4.2.1 “神仙之乡”的信仰空间构成
        4.2.2 天台山“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
        4.2.3 天台山的景观空间特征
    4.3 四明山洞天福地
        4.3.1 四窗岩之神圣空间
        4.3.2 “洞天迷返”之仙境模式
        4.3.3 茭湖鱼澄洞之所在
    4.4 盖竹山洞天福地
    4.5 温州典型洞天福地
        4.5.1 海陆相通促其兴盛
        4.5.2 陶弘景隐以修《真诰》
    4.6 小结
5 浙江洞天福地的“神圣空间”景观构造
    5.1 道教真形图与洞天福地的空间弥合
    5.2 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
    5.3 小结
6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
    6.1 洞天福地与疫灾溯源
        6.1.1 洞天福地曾作为世人避疫场所
        6.1.2 避疫催生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
    6.2 洞天福地对自然观的延伸
    6.3 小结: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的启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问题与启示
        7.2.1 洞天福地的名山价值弱化
        7.2.2 洞天福地的宗教语境缺乏
    7.3 研究展望与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 A 重要道教洞天福地相关史料
    附录 B 全国洞天福地分布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时期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1.1.2 既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局限性
        1.1.3 辽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紧迫性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概念解析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与实践
        1.3.3 辽阳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探索: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可行性
    2.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
        2.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2.1.2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2.2 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解读城市历史景观
        2.2.1 模式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2.2.2 模式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2.2.3 本节小结
    2.3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转译与分类
        2.3.1 斑块:体现历史景观的层积性
        2.3.2 廊道:强化历史景观的关联性
        2.3.3 基质:承载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2.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与数据来源
        2.4.1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
        2.4.2 优化过程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2.5 本章小结
3 提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化过程与转译
    3.1 区域发展特征与城镇背景解读
        3.1.1 驿道体系奠定历史文化格局
        3.1.2 卫城体系凸显中心城市作用
        3.1.3 铁路体系强化历史景观层积
        3.1.4 区域发展特征对辽阳的指导
    3.2 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过程研究
        3.2.1 明及明前的建城基础
        3.2.2 后金攻占后双核发展
        3.2.3 清末民初的城市扩张
        3.2.4 工业化引领多级发展
    3.3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现状和类型
        3.3.1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3.3.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3.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分类转译
        3.4.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类型及构成
        3.4.2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类型及构成
        3.4.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类型及构成
    3.5 本章小结
4 解析: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4.1 斑块空间的梯度化分布特征
        4.1.1 多元-统一-单一的内涵转变
        4.1.2 分化-均质-衰败的风貌展示
        4.1.3 分散-聚集-零星的价值输出
        4.1.4 空间困境一:梯度化分布导致空间功能“边缘化”
    4.2 廊道空间的功能性弱化特征
        4.2.1 人工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4.2.2 自然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4.2.3 空间轴线与斑块分布关系
        4.2.4 空间困境二:功能性弱化导致空间发展“局部化”
    4.3 基质空间的差异化关系特征
        4.3.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质背景特征
        4.3.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质生态特征
        4.3.3 基质与斑块的空间关系模式
        4.3.4 空间困境三:基质存在差异而保护模式“单一化”
    4.4 本章小结
5 优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5.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定基质空间
        5.1.1 辽阳市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5.1.2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上位规划的耦合
        5.1.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的分类优化策略
    5.2 构建阻力模型优化历史景观廊道
        5.2.1 基于阻力模型挖掘潜在廊道
        5.2.2 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提取人工廊道
        5.2.3 基于蓝绿线控制图提取自然廊道
        5.2.4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的分类优化策略
    5.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
        5.3.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原则
        5.3.2 基于现状要素扩增城市历史景观斑块
        5.3.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分类优化策略
    5.4 基于空间优化的网络构型生成
        5.4.1 城市历史景观网络构型
        5.4.2 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空间分析基础数据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回顾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一、原乡与乡愁
        二、文化容器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一、聚落型
        二、田园型
        三、生态型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基于景观叙事的永济普救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发展的新解读
        1.1.2 叙事性景观设计的新视角
        1.1.3 “文旅融合”背景下普救寺建设的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寺庙园林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寺庙园林概述
        2.1.2 寺庙园林的历史沿革
        2.1.3 寺庙园林环境的特点
        2.1.4 中国园林中的禅意美学
    2.2 叙事性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2.1 叙事与叙事学
        2.2.2 叙事体系构成
        2.2.3 叙事的艺术性表达
    2.3 叙事性景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3.1 景观叙事与叙事性景观
        2.3.2 叙事性景观的特点
        2.3.3 争论下的叙事性景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叙事性景观相关案例研究及普救寺实地调研分析
    3.1 国外寺庙园林中的叙事性景观调查分析
        3.1.1 日式寺庙园林中的叙事性设计
        3.1.2 波斯花园中的叙事性设计
    3.2 国内寺庙园林中的叙事性景观调查分析
        3.2.1 案例选取原因
        3.2.2 镇江金山寺
        3.2.3 阆中永安寺
    3.3 永济普救寺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3.3.1 调查内容
        3.3.2 调查方法
        3.3.3 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3.4 寺庙园林中叙事性景观设计的局限性分析
        3.4.1 景观信息传递途径有限
        3.4.2 叙事语言与景观语言的转化方式生硬
        3.4.3 叙事性景观设计方法单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寺庙园林中景观叙事性设计策略研究
    4.1 寺庙园林中景观叙事性设计的基础构架
        4.1.1 寺庙园林中景观的叙事原则
        4.1.2 寺庙园林中景观叙事的基本要素
        4.1.3 寺庙园林中景观叙事的类型
        4.1.4 寺庙园林中叙事性景观的设计过程
    4.2 寺庙园林中叙事性景观信息传递途径
        4.2.1 基于文化背景的信息传递
        4.2.2 基于心理被动反应的信息传递
    4.3 寺庙园林中景观语言提取及表达方式
        4.3.1 寺庙园林中景观叙事语言的提取
        4.3.2 寺庙园林中景观语言的表现形式
        4.3.3 寺庙园林中景观语言的比喻手法
    4.4 体验式设计在寺庙园林中的叙事性表达
        4.4.1 体验式设计在叙事性景观中的作用
        4.4.2 寺庙园林中的体验式景观叙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普救寺中的景观叙事
    5.1 普救寺景区概述
        5.1.1 永济市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5.1.2 普救寺景区现状分析
        5.1.3 普救寺景区设计理念及功能定位
    5.2 普救寺中的叙事性景观分析
        5.2.1 普救寺景观语言的提取
        5.2.2 普救寺叙事结构分析
        5.2.3 普救寺中的景观语言要素
        5.2.4 普救寺景观叙事方法分析
        5.2.5 普救寺中景观的体验式设计
    5.3 普救寺中景观叙事的不足
    5.4 普救寺叙事性景观设计优化提升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城市历史景观
        1.2.2 动态完整性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动态完整性理论
    2.1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2.1.1 第三类型学及其历史连续性视角
        2.1.2 文化景观理论及其人地关系思想
        2.1.3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及其核心观念
    2.2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思辨与探索
        2.2.1 保护范式的转型
        2.2.2 多维交互的认知模式
        2.2.3 动态完整性理论初探
    2.3 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范式构建
        2.3.1 时间线索——历时性层积
        2.3.2 空间线索——共时性特质
        2.3.3 人本线索——感知与认同
        2.3.4 线索拟合——综合保护途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性层积解构
    3.1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城区
        3.1.1 丹东老城历史景观概况
        3.1.2 典型构成要素及其价值
        3.1.3 价值存续的多元困境
    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演进
        3.2.1 缘起
        3.2.2 发生雏形阶段
        3.2.3 发展成型阶段
        3.2.4 剧变转型阶段
        3.2.5 稳中有变阶段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性分析
        3.3.1 层积空间结构与机制
        3.3.2 层积空间的叠构规律
        3.3.3 层积效应的作用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揭示
    4.1 共时界面中的特质单元解析
        4.1.1 城市景观形态单元
        4.1.2 景观特征类型单元
        4.1.3 历史景观特质单元
    4.2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区划
        4.2.1 信息层创建与密度区聚合
        4.2.2 特征斑块提取与单元内核识别
        4.2.3 模糊逻辑建模与单元范围划定
    4.3 单元特质挖掘与整体特质揭示
        4.3.1 单元特征的积聚现象解析
        4.3.2 单元特质的文化溯源探究
        4.3.3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整合揭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与认同量度
    5.1 基于居民感知的人地观诠释
        5.1.1 从空间地域到场所地方
        5.1.2 人地观中的情感内涵阐释
        5.1.3 人地观中的双向认同建构
    5.2 人地观视角下的维度关联探析
        5.2.1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维度
        5.2.2 感知维度的关联机制
        5.2.3 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
    5.3 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构建
        5.3.1 感知与感受数据的获取
        5.3.2 样本概况与影响因子提取
        5.3.3 量度评估模型构建与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途径
    6.1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双评价决策途径
        6.1.1 基于特质承载度的要素评价
        6.1.2 认同影响评价结果分类重构
        6.1.3 双评价的搭接耦合辅助决策
    6.2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变化管理途径
        6.2.1 以变化管理为核心的保护逻辑
        6.2.2 针对变化的动态趋势引导
        6.2.3 应对变化的动态均衡调控
    6.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元协同途径
        6.3.1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控规框架之中
        6.3.2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可持续框架下
        6.3.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层次主体协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保护理论发展历程及重要文件梳理
    附录2 相关国际宪章和建议文件内容对比
    附录3 丹东老城现存主要遗产清单
    附录4 丹东老城主要历史时期地图
    附录5 针对城市历史景观感知与认同量度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日本旅游杂志《PEN+独步京都》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本分析
    2.1 文本语言特点
    2.2 文本内容特点
第三章 翻译过程简介
    3.1 理论支撑
    3.2 译前准备
        3.2.1 翻译工具
        3.2.2 参考文献
    3.3 译文校对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文化词的翻译
        4.1.1 文化词之菜名的翻译
        4.1.2 文化词之人名及景点的翻译
    4.2 标题的翻译
    4.3 引用句的翻译
        4.3.1 话语引用的翻译
        4.3.2 心理引用的翻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照
附录2:术语表
附录3:致谢

(9)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的视觉书写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集群性的风景符码
    第二节 幻想与实景:风景的多重空间叙事
第二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的影像构建
    第一节 风景影像的艺术形态机制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动画特性”规律态势
第三章 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变迁中的风景影像
    第一节 形成风景影像的艺术风土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风景影像
第四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文化基因
    第一节 风景与信仰:泛灵论框架下的风景影像
    第二节 双重构造的风景:和魂汉才,和魂洋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日本园林风情——寺庙、神社与山水庭(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近代城市公园调查与研究[D]. 董香涵.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长春近代宗教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长春东本愿寺旧址为例[D]. 李亚娟.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D]. 郑青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4]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D].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6]基于景观叙事的永济普救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胡方曈. 长安大学, 2021
  • [7]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D]. 季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日本旅游杂志《PEN+独步京都》翻译实践报告[D]. 王思萌.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9]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D]. 初琪. 厦门大学, 2019(08)
  •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日式园林风格 - 寺庙、神社和景观花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