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漏油的探索与改进

变速箱漏油的探索与改进

一、变速器漏油的探索和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雯[1](2021)在《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迅猛,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还是跨行业者,相关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国内许多中职院校已经开设了新能源汽车课程,但课程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岗位要求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意味着人才的培养也要跟随能力全面发展的航舵。从职教十二观中的“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出发,充分调研纯电动汽车行业,从具体的岗位要求中提炼出纯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相关工作所包涵的专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教学项目设置的逻辑(递进式、并列式和流线式),筛选并规划了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的课程项目,使其更加切合人才的职业成长轨迹。按照“典型工作项目→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进行项目教学化处理,并建立“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拓展技能”的人才能力培养路径,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开发《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并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设计。项目化课程与能力本位教育观有异曲同工之妙。集合了工作情景、工作过程和实际岗位要求的课程项目,能够实现课岗对接,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特质切实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纯电动汽车的课程教学更加切合当前和未来的岗位需求,让学生能够胜任实际的岗位工作,适应当今多元、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社会进程,同时也能对项目化课程进行丰富和补充。

林慧明[2](2020)在《六速前驱液力自动变速器装配线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变速器发展已有八十多年,而国内自动变速器进入快速发展期还是近十年,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国内主要汽车厂均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自动变速器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研发方面成果显着,因国内研发人才数量和水平都不断提高,外部又有很多实力强劲的设计咨询公司协助,国内汽车品牌厂商都有自动变速器产品问世,种类涵盖传统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双离合变速器(Double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从产业化来讲则差距明显,生产线规划及设计多依靠外来引进人才和设备供应商,最终产品合格率与世界一流厂商差距明显。本课题以一款六速前驱自动变速器生产线投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生产线对产品质量保障的方法,并通过相关质量工具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确认。本课题是从实际生产需求出发,对各类质量保障技术方法和质量工具的综合运用。(1)论述自动变速器发展历程及当前国内外产业化形态。从1939年自动变速器批量生产应用已达80多年,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晚,尤其自动变速器又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的一块短板。国内从2010年左右才开始有相对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陆续投放市场。(2)分析产品的结构及原理。并根据质量成本模型,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等理论基础,规划质量投入和识别质量风险点,并输出相关工艺文件。(3)根据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从装配线的规划、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分析各阶段主要质量管控点和方法。着重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质量管控方法,技术上有视觉自动检测系统、测量顺序防错系统、光栅防漏装系统、工装防漏用系统、视觉辅助检查系统等方案,管理上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分析、过程能力指数等方法。(4)通过模拟整车实际工作情况的试验台,对装配完成的成品进行全方位检测,通过驻车测试、失速测试、传动效率、传动比、换挡品质等检测确保只有合格产品才能下线。

李源[3](2018)在《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的建立和汽车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多种车型和各种车辆及零部件生产和配套系统。在产业规模,产品研发,结构调整,市场开发,开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从大型汽车生产国转变为强大的汽车工业。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世界技能大赛的持续升温,技工院校学生的培养成为当今形势下技工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研究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职业资格制度。在这个阶段,中国技术学院的汽车维修专业评估系统是最终的评估,这是一个标准的参考测试。由于我国职业分类大典时间过长,该终结性鉴定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为此,在技术院校开展汽车维修专业的过程鉴定。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汽车专业院校学生的识别应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一次性统一识别是一种结合程序和最终识别的新评估模式。该评价模式以专业能源为核心,以国家专业标准和企业实际生产为基础,开发以生产任务为导向的模块教学内容和课程。利用学习过程的综合教学模式,采用基于过程的模块审批制度评估方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制定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技能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创新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为此需要建立以一体化课程为核心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为一体化课程服务、公共基础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职业素养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有必要根据国家专业标准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来确定任务导向模块的教学内容。开发专业的校本教科书,并使用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教学模式;采取模块学分或模块过关制的新的评价模式,加强对就业学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新的评价模式能够实现评价的内容与学生所学有机融合,增强了评价的针对性,评价模式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马腾[4](2017)在《几种灌木和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的润滑性能及磨损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石油能源危机并且价格持续走高,保护环境呼声日益强烈,润滑剂对环境的危害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改善润滑剂的生态效能,做到使用性能与生态效能的合理平衡,环境友好型添加剂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合成酯为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脂为基础脂,3种乔木类植物(银杏、圆柏、香樟)和3种灌木类植物(爬地柏、沙冬青、卫矛冬青)叶表蜡质作添加剂,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了6种植物叶表蜡质的主要成分。用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植物叶表蜡质在钢-铝和钢-钢摩擦副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磨痕表面形貌以及使用二次离子飞行质谱(TOF-SIMS)分析了磨痕表面阴阳离子的质量。结果表明:1、通过GC-MS分析了6种植物叶表蜡质的主要成分,发现植物叶表蜡质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醇以及少量脂肪酸和脂肪酯等有机物。2、研究表明,银杏、爬地柏、圆柏等叶表蜡质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脂添加剂对钢-铝、钢-钢摩擦副显示了一定的减摩和抗磨性能。3、铝块磨斑表面TOF-SIMS分析表明,磨斑表面附着的阴离子和铝发生反应,在滑动面形成一层摩擦化学反应膜,起到润滑作用。4、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本次试验摩擦磨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推测出铝块磨损的过程。

陈松,孙旭,李胜永,张智华[5](2016)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部分,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课程衔接可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以辅助课程实践教学。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中高职衔接为例,在阐述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高职层次划分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课程核心内容模块化教学,随学生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方式等提升该课程中高职衔接效果的措施方法。

买嘉[6](2015)在《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分析》文中提出车辆技术鉴定是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程序,它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必须的客观证据,对交通事故的原因查明,责任认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目前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现状,分析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作用、必要性和特点,归纳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基本流程、内容,并以具体案例对车辆技术鉴定相关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所从事的车检工作,就货运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相关问题对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影响,开展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交通事故车辆检验、鉴定流程、内容及分析方法,结合货运车辆事故特点及技术状况的突出问题,探讨、总结车辆技术鉴定的方法及事故预防的相应对策。

黄科进[7](2010)在《基于Virtools的汽车模拟驾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驾驶员培训已由十多年前面向培训职业驾驶员为主要对象转变为服务于普通社会大众的行业。驾驶员非职业化的趋势,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由于传统的驾驶培训方法及培训硬件、场地单一,很多车友对汽车部件及性能知之甚少,在驾驶过程中难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安全隐患。因此,研究一种经济有效的虚拟汽车部件故障系统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文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极品飞车”和“QQ卡丁车”等赛车游戏,并对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使用三维建模软件3DSMAX和虚拟现实开发平台VIRTOOLS,开发一种基于桌面的汽车虚拟故障教学系统,拟帮助学习者在模拟开车场景中建构对汽车相关硬件的了解及掌握常见部件故障诊断和处理办法。作者在本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使用3DSMAX对游戏场景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和汽车部件进行三维建模。(2)对复杂三维模型使用贴图、LOD等技术的优化方法。(3)用VIRTOOLS进行数据处理、模型属性设定、物理碰撞、驾驶操作等交互控制。(4)提出了事件随机原则,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功能模块及实现途径。

马贵云[8](2002)在《变速器漏油的探索和改进》文中认为

二、变速器漏油的探索和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速器漏油的探索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能力本位教育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项目化课程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项目化课程开发的需求
    第一节 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与来源
    第二节 项目化课程开发的需求
        一、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二、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行业与中职学生的调研与分析
    第一节 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对象
        二、调研方案
        三、具体实施
    第二节 调研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节 调研结果
        一、纯电动汽车岗位群与岗位要求
        二、中职课程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开发
    第一节 课程目标确立
        一、方向性目标设计
        二、层次性目标设计
    第二节 课程项目构建
        一、课程项目来源
        二、课程项目筛选与序化
        三、课程章节结构构建
    第三节 项目化课程内容设计与重构
        一、课程性质确立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三、课时安排与规划
    第四节 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
        四、基于能力形成规律的教学情景和流程设计
        五、教学评价设计
第五章 项目化课程资源设计
    第一节 课程教材设计
    第二节 实训资源设计
    第三节 其他课程资源设计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纯电动汽车的岗位分布与岗位要求
附录 B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六速前驱液力自动变速器装配线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动变速器发展历程
    1.2 自动变速器种类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2章 产品结构及装配工艺
    2.1 产品结构分析
    2.2 工艺及质量规划的理论依据
    2.3 产品工艺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线质量控制方法实现
    3.1 生产线质量管控方法
    3.2 设备质量管控能力确认
    3.3 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及持续改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变速器总成检测
    4.1 终检测试台介绍
    4.2 测试项目及方法
        4.2.1 驻车测试
        4.2.2 失速测试
        4.2.3 传动比检测
        4.2.4 换挡质量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职业技能鉴定现状
    1.3 国外职业技能鉴定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汽车维修专业过程化鉴定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过程化鉴定的概念
    2.2 过程化鉴定指标体系适用人群的界定
    2.3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能力
        2.3.1 能力的定义
        2.3.2 技工院校学生能力的概念
        2.3.3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能力的定义
    2.4 过程化鉴定指标体系的概念
        2.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2.4.2 过程化鉴定指标体系的意义
    2.5 学生发展相关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维修专业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技工院校学生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原则及方法
        3.1.1 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3.1.2 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方法选择
        3.1.3 过程化鉴定体系研究的基本步骤设计
    3.2 过程化鉴定体系的建构
        3.2.1 一级指标的初步确定
        3.2.2 二级指标的初步确定
        3.2.3 三级指标的初步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能力评价各级指标的确定
    4.1 一级指标的确定
    4.2 二级指标的确定
    4.3 三级指标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HP法构造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体系
    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流程
        5.1.1 指标权重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建构
        5.1.2 权重分析的判断矩阵生成
        5.1.3 一致性检验
        5.1.4 权重系数的计算
    5.2 AHP法构造判断矩阵具体应用
        5.2.1 一级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
        5.2.2 二级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
        5.2.3 三级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
    5.3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建构
        5.3.1 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的确定
        5.3.2 能力评价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设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过程化鉴定的实施
    6.1 过程化鉴定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6.2 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对象
    6.3 过程化鉴定的场地、设备要求
    6.4 过程化鉴定的实施方案
        6.4.1 一体化模块及专业理论课程
        6.4.2 主干专业课程考核计划
    6.5 汽车维修专业过程化鉴定评价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几种灌木和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的润滑性能及磨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润滑油污染事例介绍
    1.3 环境友好润滑的相关研究概况
        1.3.1 环境友好型润滑剂的定义
        1.3.2 环境友好型基础油
        1.3.3 环境友好型添加剂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环境友好型基础油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环境友好型添加剂研究现状
    1.5 摩擦化学及摩擦机理常用研究方法
        1.5.1 表面形貌分析
        1.5.2 表面化学分析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第2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2.1 试验用基础油、基础脂、添加剂
        2.1.1 基础油
        2.1.2 基础脂
        2.1.3 添加剂
    2.2 叶表蜡质的提取
    2.3 润滑剂的配制
    2.4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选择
    2.5 表面分析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3.1 概述
    3.2 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成分分析
    3.3 钢-铝摩擦副下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的摩擦学性能
        3.3.1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3.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4 钢-钢摩擦副下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的摩擦学性能
        3.4.1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4.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5 磨痕表面形貌分析
    3.6 润滑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灌木类植物叶表蜡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4.1 概述
    4.2 灌木类植物叶表蜡质成分分析
    4.3 灌木类植物叶表蜡质在钢-铝摩擦副下的摩擦学性能
        4.3.1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3.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4 灌木类植物叶表蜡质在钢-钢摩擦副下的摩擦学性能
        4.4.1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4.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5 磨痕表面形貌分析
    4.6 润滑机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植物叶表蜡质作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5.1 概述
    5.2 植物叶表蜡质在钢-铝摩擦副下的摩擦学性能
        5.2.1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2.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3 植物叶表蜡质在钢-钢摩擦副下的摩擦学性能
        5.3.1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3.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4 磨痕表面形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磨损分析及仿真
    6.1 ANSYS简介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3 磨损表面应力分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信息化背景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划分界定与递进关系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现企业与职业教育无缝对接的着力点
    (一)高职院校教育应面向企业,与企业深度融合
        1. 缺乏校企双方共赢平台
        2. 中职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工作技能需求不匹配
        3. 中职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存在不足
    (二)打造模块化与企业化虚实结合的综合实训车间
    (三)采用企业与学校双导师制[3]
三、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激发学生潜能与兴趣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规范操作
    (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三)培养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6)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我国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目前的现状及特点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概论
    2.1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概念
    2.2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作用
    2.3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必要性
    2.4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特点
        2.4.1依法和标准化
        2.4.2 真实性
        2.4.3 科学规范化
第三章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的基本内容
    3.1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流程
    3.2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项目确定流程
    3.3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方法选用
    3.4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两主线、七系统”具体分析
        3.4.1制动系统技术鉴定分析
        1、制动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1)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项目
        (2)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方法
        3、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1)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项目
        (2)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检验鉴定方法
        3.4.2 转向系统技术鉴定分析
        1、转向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1)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项目
        (2)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方法
        3、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1)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项目
        (2)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检验鉴定方法
        3.4.3 行驶系统技术鉴定分析
        1、行驶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行驶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行驶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4.4 照明信号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系统技术鉴定分析
        1、照明信号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照明信号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传动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4.5 传动系统技术鉴定分析
        1、传动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传动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4.6 发动机系统技术鉴定分析
        1、发动机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发动机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发动机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4.7 车身及附属设备和装置系统
        1、车身及附属设备和装置系统技术鉴定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
        2、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车身及附属设备和装置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3、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车身及附属设备和装置系统检验鉴定项目和方法
第四章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案例分析
    4.1 轿车与货车追尾典型案例分析
        4.1.1 川KXXXXX拖拉机鉴定分析
        1、具体检验分析情况如下:
        (1) 车辆登记状况检验记录:
        (2) 轮胎鉴定分析:
        (3) 照明及信号装置鉴定分析:
        (4) 反光标识鉴定分析:
        (5) 后悬鉴定分析:
        2、经检验鉴定后得出的结论:
        4.1.2 川MXXXXX的锋范牌轿车鉴定分析
        1、具体鉴定分析情况如下:
        (1) 车辆登记状况检验记录:
        (2) 整车损坏情况检验:
        (3) 转向系统鉴定分析:
        (4) 制动系统鉴定分析:
        (5) 轮胎鉴定分析:
        (6) 照明及信号装置鉴定分析:
        3、经检验鉴定后得出的结论:
    4.2 货车典型事故分析
        4.2.1 川FXXXXX货车鉴定分析
        1、具体鉴定分析情况如下:
        (1) 转向系统鉴定分析:
        (2) 制动系鉴定分析:
        (3) 轮胎鉴定分析:
        (4) 照明及信号装置鉴定分析:
        (5) 反光标识鉴定分析:
        (6) 防护装置鉴定分析:
        2、经检验鉴定后得出的结论:
第五章货运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对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5.1 大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使用现状
    5.2 国家历年来对大货车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有关规定
    5.3 大货车不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几种形态
    5.4大货车不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原因分析
        5.4.1生产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格
        5.4.2 机动车安全检测机构执行标准不严
        5.4.3 处罚力度不够
        5.4.4 驾驶员的漠不关心
    5.5 大货车不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对策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探讨和展望

(7)基于Virtools的汽车模拟驾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游戏教育模式和实现方式
    2.1 当前赛车游戏和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特点
        2.1.1 极品飞车
        2.1.2 跑跑卡丁车
        2.1.3 汽车驾驶模拟器
    2.2 问题和启发
        2.2.1 游戏带来的问题
        2.2.2 汽车模拟器存在的问题
        2.2.3 传统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
        2.2.4 教学思维与模式的转变
    2.3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
        2.3.1 桌面虚拟现实硬件系统
        2.3.2 桌面虚拟现实软件系统
第三章 系统的结构设计
    3.1 开发思想与设计原则
    3.2 汽车运动系统结构相关部件及其常规故障理论
        3.2.1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与功能
        3.2.2 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2.3 汽车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2.4 制动系的组成与功能
    3.3 故障诊断与排除设计
    3.4 汽车常见故障现象
    3.5 汽车故障形成原因分析
    3.6 汽车故障诊断排除
    3.7 故障树分析法
    3.8 例外情况分析
        3.8.1 驾驶技术和驾驶方法问题
        3.8.2 驾驶环境导致的问题
第四章 汽车部件及驾驶场景简化方法
    4.1 模型的贴图方法
        4.1.1 三维场景模型贴图
        4.1.2 贴图材料的获取
        4.1.3 三维模型的贴图及 UVW 坐标的合理使用
        4.1.4 附属物的贴图
        4.1.5 烘焙技术的使用
    4.2 几何体的优化
    4.3 Virtools 中的 LOD 技术的实现
第五章 汽车建模及其物理属性引擎的设置
    5.1 模型的建立
    5.2 Virtools 中汽车运动物理属性的设定
第六章 Virtools 交互式设计的基本原理
    6.1 组装模块功能的实现
    6.2 分系统模块场景的管理
    6.3 视角变换方式
    6.4 汽车运动的实现
    6.5 不同路面属性的设置
    6.6 随机事件的实现
    6.7 答案的选择
        6.7.1 警告按钮信息的提示
        6.7.2 诊断处理界面功能的实现
    6.8 故障现象的表现
    6.9 软件测试部分
    6.10 教学效果评价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变速器漏油的探索和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D]. 李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2]六速前驱液力自动变速器装配线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林慧明. 湘潭大学, 2020(02)
  • [3]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过程化鉴定评价体系研究[D]. 李源. 青岛大学, 2018(02)
  • [4]几种灌木和乔木类植物叶表蜡质的润滑性能及磨损分析[D]. 马腾.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信息化背景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J]. 陈松,孙旭,李胜永,张智华. 当代职业教育, 2016(12)
  • [6]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分析[A]. 买嘉. 四川省第十二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7]基于Virtools的汽车模拟驾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黄科进.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 [8]变速器漏油的探索和改进[J]. 马贵云. 工程机械, 2002(01)

标签:;  ;  

变速箱漏油的探索与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