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环境试验设备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

大型环境试验设备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

一、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论文文献综述)

郑君[1](2021)在《宇航二次电源真空热学环境试验温度场特点及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宇航二次电源内部元器件的温度高低决定了模块电源的寿命和可靠性指标。首先,通过学习热传导理论、热设计理论及有限元分析软件,掌握宇航二次电源热设计原理。针对典型的宇航二次电源,利用有限元热模拟仿真技术,根据典型二次电源的印制板元器件布局,元器件的热功耗及安装位置,仿真分析了典型二次电源的结构特征和边界条件,简化电源模型,通过传热理论分析电源热源分布,定义各项参数及不同工况下的边界条件,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重点分析内部发热元器件的温度。其次,选取真空热环境模拟器(以下简称热真空罐)作为试验设备,先通过摸底试验,标定温度传感器,对热真空罐内温度场进行测量,总结分析热真空罐内温度场分布特点,及不同材质对罐内温度场的影响。通过真空热学环境试验,黏贴热电偶在电源内部各元器件上,对不同工况下的各个测温点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温度场分布特点。最后,结合热分析软件ANSYA对不同试验工况下电源内部温度场分析数据,与真空热学环境试验的温度场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分析出宇航二次电源真空热学环境试验温度场分布特点及影响,进而提供更加优化的电源热真空试验控制方案,同时也为后续的电源热设计奠定了基础。

任庆旺[2](2020)在《南水北调工程台儿庄泵站设备保护误动作案例分析》文中提出泵站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够顺利有效发挥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新建大型泵站都采用了自动化运行管理方式,但是目前的自动化系统还不够完善,在泵站实际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变压器、电机、水泵和水位等主要设备出现误报警的现象,导致泵站在未实际出现误动作的情况下不得不停机检查和排除设备出现的故障,严重影响了泵站的正常运行。为此,根据多年泵站实际工作中处理设备保护误动作问题的体会,本文对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台儿庄泵站主设备保护误动作的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提高泵站运行的可靠性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变压器温度保护系统误动作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变压器温度保护系统误动作的主要原因,即设备安装不规范,现场温度测量保护仪表信号输出电缆出现接头,导致芯间短路,导致保护装置接收错误信号,从而触发保护误动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故障的应急措施和防止类似误动作故障发生的预防措施及建议。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消除了变压器温度保护误报警,有效提升了泵站安全运行率。2、对电机温度过高保护系统的误动作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保护误动作的原因:主电动机温度测量回路及保护逻辑判断程序存在缺陷,导致温度测量保护系统易出现温度瞬时突变值,且无法过滤,从而引起保护误动作;提出了改进温度测量线缆连接方式和优化逻辑判断程序的措施。通过优化改进,减小了温度测量数据的波动性,提升了温度测量保护系统的可靠性。3、对水泵冷却润滑水断水保护系统误动作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保护误动作原因: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泵站运行方式特殊,热式示流信号器损坏率较高,使用寿命较低,同时示流信号器测量信号的单点测量导致系统容错率太低,从而导致保护误动作;提出了改善示流信号器使用条件和优化逻辑判断程序的措施,提升了保护系统的容错率和可靠性。4、对泵站出水池水位误报警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水位误报警的主要原因,即:水位传感器通气管堵塞,无法连通大气获得准确的大气压,从而导致最终测得水位随外界温度进行变化,从而引起出水池水位误报警;提出了消除和防止水位误报警的措施,消除了水位计故障后,水位超高报警消失,水位测量数据恢复正常。对台儿庄泵站设备保护近几年已发生的误动作、误报警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从传感器安装方式、信号传输线路安装方式、设备保护逻辑判断程序设置、设备保护参数设定等几个方面,研究了设备保护误动作原因,找到了保护系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析了设备保护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提升了台儿庄泵站设备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对南水北调其他大型泵站设备保护误动作问题的分析判断、设备保护系统的优化改进和可靠性的提升等具有主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周祥月[3](2020)在《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今天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及人民社会生活物质不断丰富,中国正经历着从制造到创造的蜕变过程,为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实际需求,机械压力机及其自动流水线技术在汽车、农业机械、国防等大型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对短周期、高效率、高精度加工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机械压力机是金属板材压模成型的主要制造设备,紧密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近年来,由于新一代高性能材料的诞生并且投入使用,从而提高了对新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意识和强烈的惜时概念,从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基于自动控制下的机械压力机可以代替人工手动操作,并且伴随智能化的提高,在提高设备精度的同时、其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也提高,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促使现代工业趋向于无人化模式靠拢。同时,对操作人员和投入使用机械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控和维护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对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上方方面面的因素,据此在本课题中设计了基于PLC的机械压力机大型分布式电气控制调速系统,设计安全自动保护控制系统、ADC自动换模控制系统、系统功能控制程序等,并且配备Proface的HMI触摸屏人机界面,编辑出配套的人机界面监控系统。机械压力机设备是由电气控制系统、气路控制系统、油路控制系统共同配合驱动机械硬件来运转,本课题中主要是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来配合对部分气路控制和油路控制系统工作。整个控制系统分站有电柜主站、变频器分站、立柱操作分站、横梁分站、地坑分站、滑块分站模块、工作台分站等。其设计思路是根据先进压力机的工艺要求对压力机控制方法的确定及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元件选型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对主站及各个分站的实际接线设计、控制原理设计、PLC模块的接线图设计;对控制系统各分站电气元件的选型、自动保护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机械压力机工艺流程的各动作控制程序的设计及分析;配合编辑的HMI人机界面和最后对控制系统网络组态连接设置。经过本项目的最终调试试验,本控制系统既能满足了工业生产需求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更灵活可控性,也能使设备管理维护人员更加详细掌握设备在工作中的状态,便于安全高效的运行与维护。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程丰,黄海,马威泽,王立民[5](2018)在《某型导弹环境试验系统供电和接地研究及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某型导弹环境试验系统故障诊断问题,采用整体化思想,制定研究思路,对导弹环境试验系统供电和接地进行研究,总结了导弹环境试验系统供电与接地的现状,依据电路、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理论,进行全面分析,指出现存导弹环境试验系统的不足,提出导弹环境试验系统改进方法并跟据该方法对环境试验现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某型导弹环境试验系统,解决了由接地引起的故障,为工厂其它大型试验系统的供电和接地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

马志宏,李金国[6](2009)在《集散式控制系统在砂尘环境试验设备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军用砂尘环境试验设备自动监控是基于PLC的集散式控制系统,系统由上位计算机和PLC组成,对试验过程进行全程监视和控制,上位计算机通过监控画面对PLC进行参数设置,接受参数后PLC执行闭环控制;使用Proficy Machine Edition组态软件设计各种监控画面;计算机与PLC间采用标准TCP/IP协议进行通信,并对系统进行抗干扰设计;该系统配置灵活,控制可靠,编程简单且成本低;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控制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的。

万建华[7](2003)在《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文中研究指明钟对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的PLC控制系统从供电与接地方面分析了干扰对PLC控制器的影响和破坏,提出了一些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的措施,以满足工业控制要求。

刘强[8](2020)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文中提出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是一种人工模拟温度环境的试验设备,其对试验空间温度变化的可控制性好,环境再现性好。试验箱可不间断完成温度转换速率可控的高低温转变,与在自然环境中试验相比,明显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本文依据锂电池及相关电子产品等的环境试验要求,与相关企业合作,依据技术要求对高低温模拟试验系统进行分析,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各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工作空间温度均匀性及入口参数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并优化。首先,分析了风道循环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试验箱外形和结构进行设计,主体采用钣金件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根据技术要求来计算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载荷,并依照计算结果对制冷系统进行选型设计。通过控制要求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上位机软件和主控系统进行设计。本文采用PID控制原理,上位机采用搭载WIN10系统的PC,上位机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利用VC编程进行软件设计,与主控系统采用RS485实时通讯。完成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气流组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根据实际的工程问题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实际的物理工况设置边界条件,利用ANSYS对其进行求解。而后对软件求解得出的计算数据,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在不同入口参数和工况下的温度云图和流场图。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低的入口循环风速下,其前端所传递的能量不足,近壁处负荷不易平衡;在大的入口角度下,其很难形成贴壁循环,温度均匀性较差;在形成良好的贴壁循环后,两侧壁面的负载平衡难度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厚壁面。为验证仿真理论的可信度和正确性,利用设计实物搭建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入口参数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的平均温度值较仿真略有偏差,这是由于仿真的物理简化所导致的,但仿真结果的趋势和实验结果保持一致。分析表明,仿真理论完全可以预测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温度场均匀性,为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后期的改进和相似环境类设备气流组织研究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图[47]表[13]参[68]

廖泉彬[9](2020)在《XX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地面试车测控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结合某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地面试车测控系统的研制工作,对该类大型测控系统的研制进行了全局性、系统性的阐述。包括在正式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对设计任务的解读,对涉及的基础学科知识进行掌握,在正式设计工作时分步设计各子系统,并在最后对各各子系统进行融合,确保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兼容性、稳定性。发动机地面试车测控系统用于发动机制造、大修后性能验证试车,整个系统需完成对发动机整机的控制、配套地面工艺设备的控制,以及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因此,系统设计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独立设计,第一是控制系统设计,第二是数据检测分析系统设计。其中控制系统又分为硬件搭建和程序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同样分为硬件搭建和软件设计。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发动机试车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控制,试车状态的控制,液压加载控制,电加载控制,工艺设备控制等。本次设计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控制系统进行整体设计。首先将现场控制信号及反馈信号接入PLC硬件,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对其进行逻辑控制。再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开发虚拟控制界面,将PLC硬件采集的控制信号与反馈信号反应到虚拟控制界面上。该设计思路可以大大减少控制硬件的数量及系统的设计难度,并且具有良好的后续改进能力。数据检测分析系统主要用于对发动机试车过程的参数进行采集、计算、分析。包括电量信号,压力信号,温度信号,转速信号,角度信号,振动信号等。本次设计采用VXI现场总线采集系统测量为主,分布式扫描阀测量为辅的方式进行。将大量分散的现场信号通过测试电缆引入到测试柜内,通过信号隔离变换模块进行一级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信号送入VXI总线系统。另外一部分现场分布较为集中,且信号类型相同的现场信号(例如K型热电偶、气体压力),采用集成式、小型化的前端采集装置(扫描阀)进行集中采集。通过网络组态,将两部分数据打包送入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在本次某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地面试车测控系统研制过程中,参照上述设计思路开展设计工作。

郑焕祺[10](2020)在《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高致癌物,大于0.08mg/m3浓度的甲醛即可引起人体不适的反应。我国人造板产品有90%以上使用含甲醛的脲醛胶制造,并且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的释放期长达3~15年。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以法律、强制性标准等方式限制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的甲醛释放限量。同时,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版)》和《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也规定了建筑物室内甲醛浓度限量。我国对于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的检测的专题研究已经开展多年,成熟的甲醛释放量检测方法有穿孔萃取法、干燥器法、气体分析法、气候箱法和大气候室法等。其中,大气候室检测法能够通过最大限度模拟真实的建筑物室内环境,对建筑材料、整体家具和人造板及其制品实际使用时甲醛释放的状态进行检测,是行业现在和未来检测甲醛释放量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我国早期使用的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核心技术是采用德国的“恒温恒湿法”,但达到检测状态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且精度不高。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林科院突破大气候室控制的关键技术,发明大气候室动态精确跟踪控制技术,使得大气候室能够快速的达到设定温湿度条件并保持高精度控制。温度、湿度控制精度分别为±0.1和≤±1%,湿度控制精度相比国外技术提高30%,取得突破性成果。但采用动态精确跟踪控制技术的大气候室偶尔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结露的现象。为解决大气候室检测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时,大气候室内因结露析出水,导致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不准确和实验可复现性差的问题。本文开发一种30m3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提出渐次目标逼近算法,防止气候室结露现象的出现,实现气候室高精度控制,达到精确检测甲醛释放量的目标。首先,搭建气候室硬件平台,开发高精度控制设备。通过研究气候室检测法的原理,依据气候室各个构成装置的功能,分别设计并实现检测室、控温系统、控湿系统、新风空气交换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同时,为了避免在长达7~28天的实验中,因产生湿度的露点湿度发生器补水造成的气候室内温湿度震荡问题,提出智能前馈PID补水系统。并针对反馈控制中,信号采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高频信号噪声扰动问题,设计低通滤波器进行信号滤波,从而多方面进行气候室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其次,建立气候室数学模型,设计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基于H∞控制和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控制器,用于探讨高精度控制方法和验证下一步设计控制方法的理论可行性。根据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对气候室的温度、气候室的相对湿度、控温水箱介质水的温度和露点湿度发生器介质水的温度建立动态微分方程。同时描述新风空气交换系统中,风泵吹入露点湿度发生器中的空气温度,从而建立气候室的数学模型。为了避免大功率的气候室无必要运行造成的能源浪费和实验周期长对时间的消耗,考量设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和气候室系统的状态响应,分别进行:1)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利用极点配置的方式,设计线性反馈控制器,模拟仿真气候室的状态响应;2)通过近似线性化气候室非线性模型,基于H∞控制设计反馈控制器。利用给出的权重矩阵,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式求解出反馈增益,模拟仿真气候室的状态响应;3)对线性化后的模型,基于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确定观测器增益,利用线性二次调节器的方法给出系统反馈增益,模拟仿真气候室的状态响应。同时,将以上控制方法与传统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总结防结露约束控制器设计的经验,为提出合理的控制算法和解决方案做好基础铺垫。最后,设计渐次目标逼近算法,达到防结露约束控制的要求。通过分析结露条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二次多项式的拟合系数,来构建防结露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设计渐次目标控制方法,将期望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目标分为若干子目标,以渐次逼近的方式达到最终期望值。对任意一个子目标,根据子目标值与当前实时值的差值提出反馈控制。并在这一段的控制中,设计H∞控制器,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计算最优控制参数,使得气候室内在快速达到测试条件状态的同时不出现雾和结露现象,并通过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完成算法实现。论文结果表明:1)提出的渐次目标逼近算法能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防结露能力,使得大气候箱内始终没有出现雾和结露现象;2)大气候室稳态工作时,温度的最大偏差为±0.1℃,相对湿度的最大偏差为±1%;3)不同环境条件下大气候室达到稳定检测条件的时间不同,春季为3.3小时,夏季为7.8个小时,秋季为3.8小时和冬季为4.4小时。设计的30m3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达到了高精度控制的目标。提出的渐次目标逼近控制算法有效的防止了气候室结露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大气候室法检测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的准确性和精度。为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检测行业提供了可靠的仪器和控制算法。

二、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论文提纲范文)

(1)宇航二次电源真空热学环境试验温度场特点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热真空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外电源热分析发展状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宇航二次电源温度场仿真分析与测量方法
    2.1 热传递的数学模型
        2.1.1 概述
        2.1.2 导热
        2.1.3 对流
        2.1.4 热辐射
    2.2 宇航二次电源温度场仿真分析
        2.2.1 ANSYS组成
        2.2.2 ANSYS有限元分析主要流程
    2.3 宇航二次电源温度场测量方法
        2.3.1 接触式测温系统
        2.3.2 非接触式测温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宇航二次电源自身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3.1 宇航二次电源结构和发热规律介绍
        3.1.1 电源结构类型说明
        3.1.2 电源发热规律情况
        3.1.3 元器件特性
    3.2 宇航二次电源自身温度场仿真分析
        3.2.1 热模型的建立准则
        3.2.2 建立印制板电路仿真模型
        3.2.3 元器件仿真模型
        3.2.4 接触热阻仿真模型
        3.2.5 电源仿真模型
        3.2.6 边界条件设置
        3.2.7 电源仿真结果
    3.3 宇航二次电源自身温度场测量
        3.3.1 试验目的与试验依据文件
        3.3.2 试验工况与试验流程
        3.3.3 试验测点的选取
    3.4 测试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真空试验设备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4.1 热真空技术及设备介绍
        4.1.1 热真空技术概括
        4.1.2 热真空设备介绍
    4.2 热真空试验设备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方案
    4.3 热真空试验设备内部温度场测量
        4.3.1 测温点位置选取
        4.3.2 试验工况设计
        4.3.3 试验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宇航二次电源热真空试验中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5.1 典型二次电源热真空试验系统的设计流程
        5.1.1 温控舱热设计
        5.1.2 温度测控系统
        5.1.3 摸底试验数据汇总
    5.2 宇航二次电源在断电(不发热)模式下开展热真空试验的温度场分布规律
        5.2.1 不同试验件形状及高度对最大温差的影响
        5.2.2 热真空罐升温速率,控温过程设置台阶及速率拐点的影响
        5.2.3 螺钉是否紧固对温度的影响
        5.2.4 试验件表面状态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宇航二次电源热设计与热试验建议
    6.1 宇航二次电源热设计建议
        6.1.1 关于元器件的选用
        6.1.2 关于元器件的布局
        6.1.3 关于机箱热设计
    6.2 宇航二次电源热试验建议
        6.2.1 关于工装厚度
        6.2.2 关于摆放位置
        6.2.3 关于多台产品同时试验工况
        6.2.4 关于产品与工装的连接
        6.2.5 关于产品安装工装的固定方式
        6.2.6 增加温度监测点
        6.2.7 后续宇航二次电源产品热真空试验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水北调工程台儿庄泵站设备保护误动作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大型泵站变压器保护研究
        1.3.2 大型泵站电动机保护研究
        1.3.3 大型泵站水泵保护研究
        1.3.4 大型泵站辅助电气设备保护研究
        1.3.5 设备保护系统误动作研究
        1.3.6 大型泵站自动化运行研究
        1.3.7 大型泵站运行管理制度研究
    1.4 工程概况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主变压器温度保护误动作案例分析
    2.1 主变压器及其保护系统简介
        2.1.1 主变压器简介
        2.1.2 主变压器保护系统简介
    2.2 主变压器温度保护误动作案例
        2.2.1 案情
        2.2.2 现场检查情况
        2.2.3 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2.3 防止主变压器温度过高保护误动作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电机温度过高保护误动作案例分析
    3.1 主电机及其保护系统简介
        3.1.1 主电机简介
        3.1.2 主电机保护系统简介
    3.2 主电机温度过高保护误动作案例
        3.2.1 案情
        3.2.2 现场检查情况
        3.2.3 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3.3 防止主电机温度过高保护误动作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电机冷却水中断保护误动作案例分析
    4.1 主电机冷却水中断保护系统简介
        4.1.1 主电机冷却水中断保护系统
        4.1.2 设备主要情况
    4.2 主电机冷却水中断保护误动作案例
        4.2.1 案情
        4.2.2 现场检查过程
        4.2.3 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4.3 防止主电机冷却水中断保护误动作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泵站出水池水位误报警案例分析
    5.1 泵站出水池水位测量系统简介
        5.1.1 水位测量系统
        5.1.2 主要设备情况
    5.2 泵站出水池水位误报警案例
        5.2.1 案情
        5.2.2 现场检查情况
        5.2.3 水位误报警原因分析
    5.3 防止出水池水位误报警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护设置合理性分析
    6.1 水泵冷却润滑水断水保护合理性分析
    6.2 传感器安装、信号传输线路安装方式合理性分析
        6.2.1 主电机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方式合理性分析
        6.2.2 主电机温度测量线路安装方式合理性分析
    6.3 保护逻辑、保护参数设定合理性分析
        6.3.1 温度保护逻辑程序合理性分析
        6.3.2 主电机断水保护参数设置合理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压力机分类及发展概况
        1.2.1 压力机分类
        1.2.2 发展概况
    1.3 控制系统方案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与设计内容
        1.4.2 本文结构思路
第2章 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机械压力机及其控制系统概述
        2.1.1 主要组成结构部件
        2.1.2 机械压力机工作性能分析
        2.1.3 工艺流程
    2.2 机械压力机技术方案
        2.2.1 机械压力机安装布置规划
        2.2.2 机械压力机技术参数选取
    2.3 系统设计原则
        2.3.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2.3.2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2.3.3 通信系统设计原则
    2.4 主要组成部件的机电安装布置设计
        2.4.1 横梁部件
        2.4.2 滑块部件
        2.4.3 移动工作台
    2.5 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架设计
        2.5.1 电气控制方法的选择
        2.5.2 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LC的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主电源供电线路设计
    3.2 控制系统元件选型
        3.2.1 PLC控制器
        3.2.2 变频器调速装置
        3.2.3 触摸屏选型
        3.2.4 辅助电器元件选型
    3.3 控制系统主要工作站设计
        3.3.1 立柱操作站
        3.3.2 电气控制柜工作站
        3.3.3 横梁分站
        3.3.4 地坑分站
        3.3.5 左工作台分站
        3.3.6 滑块分站模块
    3.4 主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3.4.1 三项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3.4.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原理
        3.4.3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3.5 安全自动保护控制系统设计
        3.5.1 安全保护系统结构概述
        3.5.2 光电保护系统设计
        3.5.3 离合器-制动器安全控制设计
    3.6 ADC自动换模控制系统设计
    3.7 控制系统网络通讯
        3.7.1 Profibus-DP总线通信
        3.7.2 工业以太网通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LC的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电动机运行控制程序设计
    4.2 润滑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4.3 滑块装模高度调整控制程序设计
    4.4 移动工作台控制程序设计
    4.5 压力机行程控制
    4.6 同ROBOT自动化数据交换程序设计
    4.7 ADC自动换模功能控制程序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HMI人机界面设计
    5.1 HMI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与重点
        5.1.1 设计原理
        5.1.2 设计重点
    5.2 HMI人机界面对主要模块动作的流程图设计
        5.2.1 主电动机运行控制流程
        5.2.2 润滑系统控制流程
        5.2.3 装模高度调整控制流程
        5.2.4 ADC自动换模功能控制流程
    5.3 HMI对控制系统参数与状态的设置及显示设计
        5.3.1 润滑系统监控画面
        5.3.2 机床状态画面
        5.3.3 模具参数设置与更换
        5.3.4 DP总线网络监控画面
    5.4 故障报警履历存档与查看功能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运行调试与故障分析
    6.1 控制系统的通信调试
        6.1.1 PLC控制器与各分站单元的Profibus-DP组态设置
        6.1.2 PLC控制器、HMI触摸屏及上位机PC的 Ethernet联网设置
    6.2 变频器优化调试
    6.3 机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功能调试
        6.3.1 设备调试前准备工作
        6.3.2 基本功能
        6.3.3 装模高度调整调试
        6.3.4 ADC自动换模运行调试
        6.3.5 行程运行控制
    6.4 故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5)某型导弹环境试验系统供电和接地研究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振动控制系统现状
    1.1 振动控制系统供电
    1.2 振动控制系统接地
2 分析及改进
    2.1 供电分析及改进
    2.2 接地分析
    2.3 接地改进
3 总结

(6)集散式控制系统在砂尘环境试验设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砂尘试验设备工作原理
2 设备控制系统的组成
    1) 上位监控层。
    2) 过程控制层。
    3) 现场控制层。
3 设备控制系统的实现
    3.1 上位监控系统的实现
        1) 试验运行画面。
        2) 设备操作画面。
        3) 趋势画面。
    3.2 过程控制层的实现
    3.3 上位监控层和过程控制层的通信方式
4 抗干扰设计
5 结语

(8)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封闭腔体气流组织均匀性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分析及结构设计
    2.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简介
        2.1.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基本功能
        2.1.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技术指标
    2.2 送风模式的研究
    2.3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结构设计
        2.3.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外结构设计
        2.3.2 循环风道及内框设计
        2.3.3 总体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
    3.1 制冷方式的确定
        3.1.1 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3.1.2 制冷循环方式
        3.1.3 制冷循环方式的选择
    3.2 试验箱冷负荷计算
    3.3 制冷系统设计
        3.3.1 压缩机选型
        3.3.2 冷凝器换热面积的确定
        3.3.3 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确定
        3.3.4 制冷系统的建立
    3.4 控制系统的设计
        3.4.1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3.4.3 主控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箱内气体环境的数值分析
    4.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物理模型建立
    4.2 网格划分
        4.2.0 网格划分软件选择
        4.2.1 ICEM CFD特点及功能
        4.2.2 结构网格划分
    4.3 数学模型
        4.3.1 基本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4.3.2 孔板模型数学简化
    4.4 边界条件设定
        4.4.1 UDF简介
        4.4.2 边界条件
    4.5 控制方程求解
        4.5.1 流场的数值解法
        4.5.2 离散格式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5 箱内气体环境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1 试验平台的搭建与性能测试
        5.1.1 试验平台的搭建
        5.1.2 测点布置
        5.1.3 高低温工况下负荷分析
    5.2 低温工况下温度场分析
        5.2.1 低温工况下温度均匀性分析
        5.2.2 试验数据分析
    5.3 高温工况下温度场分析
        5.3.1 高温工况下温度均匀性分析
        5.3.2 试验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XX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地面试车测控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测控系统的原理、功能及方案分析
    2.1 测控系统的原理、功能
        2.1.1 起动测控的原理、功能
        2.1.2 液压加载测控的原理、功能
        2.1.3 电加载测控的原理、功能
    2.2 方案分析
        2.2.1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2.2.2 数据检测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控系统设计
    3.1 控制系统设计
        3.1.1 总体设计
        3.1.2 起动控制设计
        3.1.3 液压加载控制设计
        3.1.4 电加载控制设计
    3.2 数据检测系统设计
        3.2.1 硬件搭建
        3.2.2 数据检测分析软件配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控系统的实现与调试验证
    4.1 系统的实现
        4.1.1 控制系统的实现
        4.1.2 数据检测系统的实现
    4.2 调试验证
        4.2.1 控制功能调试
        4.2.2 数据检测分析功能调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量检测研究背景
    1.2 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发展历史和现状
    1.3 大气候室检测法关键控制问题研究进展
    1.4 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内容
第2章 30M~3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研究与设计
    2.1 引言
    2.2 气候室系统分析
    2.3 气候室系统设计与实现
    2.4 高精度控制气候室系统设计
    2.5 小结
第3章 气候室模型建立及其控制器设计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气候室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原理图
    3.3 气候室机理模型数学描述
    3.4 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气候室控制系统研究
    3.5 基于H_∞控制的气候室控制系统研究
    3.6 基于状态观测器控制的气候室控制系统研究
    3.7 小结
第4章 含有防结露约束的渐次跟踪控制算法研究与设计
    4.1 引言
    4.2 防结露约束分析与约束模型的数学描述
    4.3 渐次目标逼近方式设计及控制方法建模
    4.4 约束条件下分段控制与动态的变参数寻优
    4.5 渐次目标控制算法的实现
    4.6 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5.1 引言
    5.2 防结露约束的渐次目标逼近控制算法仿真结果与讨论
    5.3 防结露约束控制实验结果
    5.4 防结露约束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四、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宇航二次电源真空热学环境试验温度场特点及影响研究[D]. 郑君.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2]南水北调工程台儿庄泵站设备保护误动作案例分析[D]. 任庆旺. 扬州大学, 2020(04)
  • [3]机械压力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D]. 周祥月.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某型导弹环境试验系统供电和接地研究及改进[J]. 程丰,黄海,马威泽,王立民. 环境技术, 2018(03)
  • [6]集散式控制系统在砂尘环境试验设备中的应用[J]. 马志宏,李金国. 装备环境工程, 2009(02)
  • [7]大型环境试验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J]. 万建华. 电子质量, 2003(12)
  • [8]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D]. 刘强.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9]XX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地面试车测控系统研制[D]. 廖泉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10]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量检测用气候室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 郑焕祺.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标签:;  ;  ;  ;  ;  

大型环境试验设备PLC控制系统的供电与接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