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涌现五种新型肥料来源

国外涌现五种新型肥料来源

一、国外兴起5种新肥源(论文文献综述)

莫雪萍[1](2020)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后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显着地变革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紧密结合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财政与金融等诸多方面,挖掘史料,进行理论阐述,对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与比较,提出许多创见。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全国大一统格局之下,其地方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变革之势,重点体现在: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异;地区民营工业的蓬勃发展引起工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商人势力的壮大和区际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开创了地区商业发展的新阶段;商品货币权利逐步增大;早期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等方面。具体来讲:第一,劳动力投入、土地开发、技术创新使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带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导致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农业雇工经营,进而引起农业新发展;第二,农业发展衍生出手工业。要素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的兴起,带动建筑工业的兴盛,引导矿冶业的创新,进而推动了制盐、纺织工业发展,助力了日用品手工业、金属制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前进,形成‘资源开发与深度加工的互补性生产’发展格局,从而引起工业历史性变革;第三,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又衍生出商业。商贸与对外开放条件的具备,带动对外贸易繁荣,加速商品货币经济兴起,与内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缩小,进而开创了商业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商业的兴盛,推动了财政金融创新,形成异与全国的财政消费态势,助力地区财政支出问题研究。反之,又促进手工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发展,最终全面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经济,全面考察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为更好地揭示和论证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为深化区域经济史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田晋嘉[2](2020)在《集体化时代稷山县的“卫生革命”与乡村变迁(1949-1965)》文中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托强大的政权力量向乡村社会开展了诸多领域的改造和重构。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和农民疾病的防治问题,成为了农村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所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史实是:建国后,农村的卫生状况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充斥着政治意味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覆盖广大农村区域的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民中广泛实施,遍布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不断镌刻着历史印迹。然而,在这些宏旨背后,乡村社会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历史样态,为新中国国家与地方关系的生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历史场域。如果能从农村内部的具体实践和农民自身的生活世界细致考察,将更加有助于探讨现代卫生体系是如何在传统农村中扎根,并对农村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集体化时代山西省稷山县农村的卫生实践为考察中心,致力于展示国家在不断推进卫生事业的背景下,乡村社会所呈现出的具体形态。通过卫生社会史的视角,对稷山县传统时期的卫生医疗状况以及建国后稷山县在现代卫生体制的建立、观念的培养、具体的实践、典型化塑造中所展现出的历史史实进行细致考察,探讨了中共领导的现代“卫生革命”如何进入乡村社会,并对乡村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国家意志与地方实践之间形成了良好互动关系是“革命”落地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国家意志不断被在地化的实践所落实,使得农村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现代卫生医疗体系。此外,现代卫生对乡村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多重的。一方面卫生下乡促使农村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融合;另一方面,卫生下乡的过程也伴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向农村不断渗透的过程,从而促使了农村的国家化和农民的社会化。

王亚杰[3](2019)在《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作物增产和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户盲目的施肥行为带来了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当前健康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需求与农户不科学的施肥行为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具体呈现在:一是亩均施肥量较高。我国的平均施肥量远远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施肥量;二是施肥不均衡问题突出。经济发达区以及城市郊区施肥量高,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过量施肥现象严重;三是有机肥肥料利用率普遍较低,利用率不足40%;四是施肥结构不均衡。不仅表现为化肥和有机肥比例失衡,而且氮磷钾配比不均衡、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不平衡,出现“三重三轻”;五是施肥方式不合理。传统施肥方式如表撒、表施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农户非环境友好的施肥行为,不仅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施肥给大气、水和土壤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改善农户不合理的施肥现状,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手问卷调研数据,在环境经济学、农户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微观层面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文章对相关研究文献和基本理论进行梳理总结,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从微观经济学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机理进行剖析,把握本论文的分析环境;然后,结合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分析方法阐述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现状;最后,结合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进行实证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施肥知识认知、农户环保肥料的施用、农户个人特征、政策支持、农业经营特征以及家庭特征等7个因素与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具有显着相关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促进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的对策建议。

曾仁利[4](2018)在《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文中指出西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村长期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乏肥料、畜牧生产缺乏饲料和日常生活缺乏燃料,这是西藏中部“三料”问题。尽管如此,当地藏族群众依靠历代传承的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开展生产,维系生活,保护环境,经济社会得以延续。1959年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西藏中部农村社区正经历着全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态文化也在急剧的变迁之中,此时对西藏中部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既十分必要,也有记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以西藏中部地区扎囊县扎西林村民生产与生活为研究对象,比较微观、具体和系统地记录扎西林村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生计模式、本土性知识、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等理论,对扎西林村生产与生活方面的有关文化事项进行解读,借以呈现西藏中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一些特征。扎西林村生产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和林木生产。农业生产方面侧重于村民对耕地和作物的认知,以及采用相应的耕种技术和耕种制度,特别是维护地力的手段,借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牧业生产方面记录了村民对牲畜和草植的认知,本土性放牧知识,以及饲料不足条件下农牧结合的策略等。林木生产方面包括林木栽种和利用的本土性知识,禁忌,村规民约及文化张力。扎西林村生活方面主要涉及村民的生活用能和食物的利用。生活用能方面介绍了村民炊具的变迁和新旧能源使用的策略,食物的利用则包括日常和节庆的饮食消费,食物禁忌,以及与饮食消费有关的卫生策略等。本文认为,西藏中部地区村民在与土地、作物、草植、牲畜、林木等互动过程中,认识自然,尊从自然,创造了系列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生产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民通过生产同步性行动、换工、互助等形式,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整合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增强个体生存的能力;村民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禁忌、习俗,以及节制消费、积德行善、注重和谐等观念,从文化上规范了个体的行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藏族的这些本土性生态智慧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对村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事项进行分析时,主要应用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文化事项对当地自然、社会和文化的适应性。有时,还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探讨这些文化事项内在的合理性,从而为论文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视角。农村传统生产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用不同载体,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文发现了一些新载体,比如说桑具、积肥坑以及作为过渡草场的耕地等,拓展了生态文化研究的范围。尤其是桑具,由于它在农村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作为一章,专门探讨桑具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适应性,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来自田野。本文还对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有关一些仪式、禁忌和习俗提出不同的观点。

李文泽[5](2018)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加速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衰退。此时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躬行实践,摸索前行,其乡村建设工作内容涉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普及、推广科学、卫生医疗、移风易俗等。当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即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卢作孚先生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成功的乡村“就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典范,“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乡建成果是探索中国乡村发展道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下的乡村振兴以及小型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建筑及公园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史料收集、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北碚乡村建设时期就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成就,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意在探索“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以及空间权力的分配方式。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背景与几种主要的乡建模式,阐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人物或团体的不同思想与实践方式,分析了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活动中的核心思想,梳理了卢作孚在其准备期与实践期中乡村建设历程的探索,总结出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在民国时期众多乡村建设活动当中的独特价值。然后从北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中心)的城市建设、建筑活动、近代公园建设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城市建设方面,以卢作孚的东北考察为发展契机,梳理了城镇管理机构的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变化,讨论卢作孚如何在维持北碚传统场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城镇功能的导入,赋予空间现代意义;建筑活动方面,阐述了卢作孚任峡防局局长之初的建筑利用情况,分析了乡村建设过程之中各事业所利用的建筑的建造与使用情况,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北碚的教育、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建筑使用情况与建筑特征,最后分析了建筑法规对北碚建筑的影响;近代公园方面,梳理了近代公园体系的建设思想,分析了北碚建设近代公园的目的与意义,并详细阐述了温泉公园与平民公园的建造历程,最后讨论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北碚的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空间权力角度对卢作孚带领之下的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地现代化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及空间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为当今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建设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特殊称谓,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现了北碚从乡村历经了现代化至小型城镇的演变过程,故题目中的“城市”与“乡村”并不矛盾。

陈晓辉[6](2018)在《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文中指出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与基础,经历了从“以粮为纲”向“粮经协调发展”的转变,同时也对资源与环境代价产生显着影响,然而关于我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资源环境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代价的影响,为未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估算中国16种主要作物生产体系中单位面积的物质投入,在此基础上,结合碳足迹核算模型以及农田土壤酸化模型,进一步解析种植业结构演变对我国化肥消费、作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年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年化肥总用量增加了 49.6 Mt(Million ton),74.7%的化肥增加是由于单位面积施肥量(FAR)的改变所致,25.3%和0.1%的化肥增加量分别是由于种植业结构(CS)和总播种面积(TCA)的改变所致。FAR是驱动我国化肥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对化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减小(50年代为98.3%,2000年代为65.6%);相反,CS和TCA的改变对化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50年代CS和TCA的贡献率分别为0.8%和0.9%,2000年代该值分别为16.8%和17.5%)。80年代之前,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驱动化肥增长的主要作物,其化肥用量占种植业化肥总用量87.9%;80年代之后,玉米、果树和蔬菜贡献了种植业化肥总用量增长的90.6%,成为驱动化肥快速增长的主要作物。2.2001年至2014年,我国种植业系统碳排放和碳固定分别增加373.6和171.9MtCO2,驱动分析结果显示,总种植面积(TCA)、单位面积碳排放(碳固定)强度(CER和CSR)和种植业结构(CS)的改变均正向驱动了碳排放和碳固定的增加。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系统碳净排放增加量为201.7MtCO2,TCA、单位面积净碳排放(NCER)和CS的变化对系统总碳净排放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5.9%、95.4%和-11.3%。水稻,小麦,玉米以及果树和蔬菜为主要的碳排放和碳固定生产体系,而碳排放或碳固定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果树、蔬菜、小麦和玉米CER和CSR的增大以及蔬菜、果树和玉米所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增加所致。3.2001~2014年农田土壤产酸量增加了 328.5 Mkeq,其中增加量的32.9%是因为TCA的变化,59.2%是因单位面积产酸量(H+per)的增加,CS的变化仅贡献了总增加量的7.9%,并且H+per的变化对我国农田土壤整体酸化的贡献率不断减小。研究阶段农田土壤总产酸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蔬菜、果树、油菜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酸量的增加(分别贡献了 32.6%、21.6%、12.9%和11.4%),以及蔬菜、果树和玉米结构比例增加(分别贡献了 6.4%、9.9%和10.4%)导致。4.通过构建了基于增加收益、减少资源环境代价的多目标种植业结构优化模型,对中国2020年的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优化的种植业系统对氮、磷、钾化肥的需求量为51.5Mt,净碳排放为348.5 MtCO2,土壤产酸量为1159.8 Mkeq,纯收益为13464.3billion CNY。相比2014年,可减少2.2 Mt化肥投入,减少CO2排放82.1 Mt,减少土壤产酸量140.7 Mkeq,在不考虑复种的情况下,同时减少10481.7千公顷的耕地面积,增加58.1亿元纯收益。综上所述,种植结构演变会潜在的影响化肥消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田土壤产酸量的变化。未来需要加强对关键的玉米、蔬菜和果树3种生产体系的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ISSM),同时减少氮肥和高浓度磷肥的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施有机肥、提高秸秆还田率以及合理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将是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缓解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农田土壤酸化最直接、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刘建峰[7](2018)在《基于空间属性的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与过程模拟》文中提出水质恶化是当前国内外流域管理所面临的重要水问题之一,对全球水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2015年,中国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控制工业,农业和城镇污染物排放,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长期以来,点源污染一直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而非点源污染至今尚未纳入到水污染总量控制中去,导致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相对滞后。检测流域水环境对自然和人为过程的响应关系,评估非点源污染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解析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以及迁移转化规律,从而合理制定非点源污染物削减措施,是应对日益突出的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手段。论文选择受人类活动扰动严重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流域环境水文过程为理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研究方法,检测了流域水质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分析了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的空间分布状况并识别出关键源区,构建流域水质模拟模型并解析了流域内不同源污染物的产生、陆面输移和河道衰减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结合当前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现状阐述了流域环境水文过程研究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以及流域水污染过程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阐述了流域环境水文过程的内在机理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基于流域空间属性的流域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其对自然和人类活动过程响应关系的研究思路,并介绍了开展流域水环境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采用Moran’s I指数诊断水质要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具体的自相关模式,聚类分析识别不同水质污染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水质要素对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及其季节和空间尺度依赖性;基于多准则分析方法构建非点源污染风险指数模型以评估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风险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识别关键源区;基于流域空间属性数据,构建大尺度流域水质模拟模型,模拟不同来源污染物在产生、陆面输移和河道衰减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3)基于2005~201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区的水质时空变化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除DO外,其余五项水质指标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且主要以“高高”和“低低”局部相关模式为主。所有监测站点水质状况可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种污染类型,且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土地利用对水质空间变化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季节和空间尺度依赖性,DO和NH3-N对子流域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较为敏感,TP和Fluoride对较小缓冲区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响应关系更显着,而COD和BOD对土地利用响应的最佳空间尺度则随季节而变化。在高度城市化地区,COD、HN3-N和Fluoride易在枯水期出现浓度峰值,而在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COD、TP和NH3-N易在多雨的夏季出现浓度峰值。(4)利用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径流能力和河道距离等流域属性指标构建非点源污染风险指数模型,分析研究区的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发现流域西部和南部水系上游源头区普遍具有比较低的污染风险值,平原区各支流水系的污染风险指数整体具有从南至北递减的趋势,同一集水区域内非点源污染风险从河道向两侧有递减趋势。以子流域为识别单元进行污染类型区划分表明,COD、TP和NH3-N的高度和重度污染类型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7.4%、40.4%和25%,其中高度污染区污染物主要来自农村用地,而重度污染区污染物主要来自农地和农村用地。(5)基于空间属性数据构建流域水质模拟模型,并模拟分析流域内目标污染物的产生、陆面输移和河道衰减整个过程,发现对COD影响显着的污染源为点源和和畜禽养殖源,对TP影响显着的为点源、农业施肥和农村生活源,对NH3-N影响显着的为点源和农业施肥源。非点源COD和TP的陆域迁移过程受到土壤侵蚀、径流能力和河道距离的显着影响,而NH3-N主要受到河道距离和径流能力的显着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流域内COD、TP和NH3-N浓度超出III类水质标准的河段长度占比分别为63.2%、49.2%和60.5%;绝大多数子流域的COD负荷以畜禽养殖,而不同的区域内子流域TP和NH3-N的负荷组成有所差异;相应地,河道内的污染物通量来源组成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流域出口为目标河段,各子流域COD输移比例介于25%~100%,TP为17%~100%,NH3-N为3%~100%,对于同一子流域,其入河污染物随水流输移至下游的能力整体上排序为 COD>TP>NH3-N。

刘定发[8](2017)在《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多个供港猪场为对象,通过前期研究,在已有单项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以“调查与资料查阅-试验研究-技术集成—工程示范—技术推广”为主线,系统地对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论文通过对国内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开展各种调查和实地调研,摸清供港澳活猪饲养场类型、数量、出栏情况、清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等,总结供港澳活猪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绩及其问题。本课题按“传统养猪模式”和“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对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归类,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以找出两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差异,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在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进了深入研究,针对规模化养猪废水氮磷含量高、固液混杂、有机质高、碳氮比失调等特点,以已有的单项新成果、新技术为基础,以技术突破-工艺组合—参数优化—工程应用为主线,重点突破催化剂负载、淀粉基絮凝剂强化絮凝等缺口技术,并将突破成果与设备进行试验组合、筛选设计等环节的联合攻关,使之配套;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性试验并完善工艺参数,形成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回用的能源生态型成套技术。开展猪-沼-茶(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发酵后的沼液用作有机肥,通过补充相关营养元素后泵提升到生态园高处的沼液暂存池,然后通过喷滴灌系统进入茶园或其它作物种植区。连续12个月,每月取同一区域内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总氮、总磷和钾的含量以及pH值,评价有机肥对土壤元素平衡的作用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生产大量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通过生态园区内规模猪场的场址选择、全封闭猪舍和双层玻璃棉墙体设计,采用垂直通风模式进行舍内环境自动控制,制定饲料配方、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降低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通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有机营养液体肥料并采用微喷灌方式精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有机营养液体肥料的浪费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分作物设计配方补充微量元素,避免使用作物不需要的元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效解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规模猪场的关键共性问题。通过上述技术集成,进行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工程大力推动现代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完善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实行“养猪-沼气-养鱼-种茶-种果蔬-种名贵林木”的立体农业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养猪为主,利用沼渣和沼液作为有机肥,配套养鱼、制茶、果蔬生产和名贵木材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论文还对推广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规模化生态猪场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生猪的质量安全控制,提升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技术水平,达到引领养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或创新:1、国内供港猪场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的许多不足,必须采取措施弥补不足,本论文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2、供港猪场一定要走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之路,“安全、绿色、环保”的生态养猪是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3、本论文通过实验利用氢氧化钠对淀粉中的多羟基进行苛化改性,制得淀粉基复合絮凝剂,这在技术有一定创新。4、本论文通过实验制备得到集污染物吸附与催化消毒功能于一体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不含氯,不会产生有机氯化物等致癌物,这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5、构建了以厌氧发酵为核心的资源化利用工艺,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生态链。6、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生产大量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7、示范工程的建设是通过猪场科学选择和合理布局、全封闭猪舍和双层玻璃棉墙体设计、测土配方等相关技术,有效解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规模猪场的关键共性问题。

刘媛[9](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刘晓燕[10](2017)在《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面积的急剧扩张,快节奏生活方式等让人们拥抱乡土田园的渴望越来越重。山区、乡村改善交通闭塞的现状,增加闲暇的时间,农民能够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获取经济收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为山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山区的广大农民支持和欢迎休闲农业的发展,愿意照顾并且管理山区的旅游景观,积极发展山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提供多种旅游的有利条件,从而使游客能更好地体验乡村的乡情乡貌。山区的休闲农业中潜藏着巨大的市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渐在发展中展现出来。由此,让边远地区有自身特色的乡镇做大做强休闲旅游,调整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产业结构,扬长避短,促进农业的发展,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偏远山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以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为例,分析了湖南省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效益,分析了休闲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完善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和经营方式,进一步找到更加完善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探讨了更为适宜的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由此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并对各地山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二、国外兴起5种新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兴起5种新肥源(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会转型
        1.4.2 明后期
第2章 明后期经济发展概述
    2.1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线索
        2.1.1 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
        2.1.2 社会转型与经济史研究的逻辑关系
    2.2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检验
        2.2.1 明后期全国社会经济发展
        2.2.2 明后期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2.2.3 明后期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2.4 小结
第3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
    3.1 人口与劳动力
        3.1.1 制度变迁与人口数据
        3.1.2 人口状况
        3.1.3 小结
    3.2 土地开发
        3.2.1 明后期政府垦耕政策与成效
        3.2.2 明后期云南地区垦耕深化
        3.2.3 明后期大理地区土地开垦与耕地面积
        3.2.4 小结
    3.3 技术资源
        3.3.1 农业
        3.3.2 工业
        3.3.3 小结
第4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产出
    4.1 农业
        4.1.1 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4.1.2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4.1.3 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
        4.1.4 农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4.1.5 农业雇工经营
        4.1.6 小结
    4.2 工业与手工业
        4.2.1 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4.2.2 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
        4.2.3 建筑工业的主要类别及建材质料
        4.2.4 矿冶工业的工艺技术与组织制度方式
        4.2.5 制盐工业
        4.2.6 纺织工业
        4.2.7 日用手工业品及金属制品加工
        4.2.8 食品加工业
        4.2.9 小结
第5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对外贸易
    5.1.1 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条件
    5.1.2 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5.1.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5.1.4 小结
第6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商业
    6.1.1 大理地区的商品货币经济
    6.1.2 与内地各个朝代政权的贸易往来
    6.1.3 与周边民族地区的贸易
    6.1.4 与国外的贸易
    6.1.5 大理地区的商人与马帮
    6.1.6 小结
第7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财政与金融
    7.1 财政收入与支出
        7.1.1 财政收入
        7.1.2 财政支出
    7.2 居民消费
        7.2.1 基本生存消费
        7.2.2 文化消费
        7.2.3 社会生活消费
        7.2.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1 明后期全国经济发展
    8.1.2 明后期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8.1.3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
    8.1.4 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集体化时代稷山县的“卫生革命”与乡村变迁(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相关概念说明
第一章 :稷山县传统卫生医疗
    一、稷山县自然地理及历史沿革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变迁
    二、稷山县传统时期的卫生状况
        (一)政府对基层卫生的治理
        (二)传统农民的卫生行为
        (三)以医生为主的医疗资源
第二章 :送医进村:稷山县基层卫生组织和制度的建立
    一、建国初期国家的卫生策略
        (一)“面向工农兵”
        (二)“预防为主”
        (三)“团结中西医”
        (四)“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二、稷山县卫生保健网的建立与发展
        (一)联合诊所时期(1949-1955)
        (二)联合保健站时期(1956-1958)
        (三)四级卫生保健网的建立(1959-1965)
    三、乡村卫生制度与公约
        (一)卫生管理责任制度
        (二)集体事业中的卫生公约
        (三)乡村卫生制度和公约的建构逻辑
    小结
第三章 :塑造新人:现代卫生观念的培养
    一、基层医务人员的改造和培养
        (一)传统医者与现代国家的矛盾
        (二)医务人员的改造和培养模式
    二、农民现代卫生观念的树立
        (一)农民对卫生工作的态度
        (二)农村的卫生宣传与教育
    小结
第四章 :双管齐下:“除四害”运动与生产积肥
    一、“除四害”运动的话语表达和在地化实践
        (一)政治话语下的卫生运动
        (二)“除四害”运动的在地化实践
    二、卫生运动中的积肥建设
    三、厕所改造和粪便管理
        (一)从卫生到积肥:农村厕所改良的实践
        (二)从积肥到卫生:农村粪便处理的改进
    四、畜圈改良和饲养卫生
    小结
第五章 :“学赶稷山”:稷山典型化的塑造及影响
    一、榜样示范:卫生模范的树立与影响
        (一)卫生模范的群体特征
        (二)卫生模范的生成机制
        (三)卫生模范的社会效应
    二、稷山县的典型化塑造
        (一)党政领导的重视
        (二)报刊宣传的渲染
        (三)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的影响
        (四)外宾参观
    三、“学稷山、赶稷山”的卫生运动
        (一)“稷山化”的标准
        (二)“学赶稷山”的机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
        二、国内研究文献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五节 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农户施肥行为
        二、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农户行为理论
        二、有限理性理论
        三、计划行为理论
        四、路径依赖理论
        五、外部性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机理分析
    第一节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决策机理分析
        一、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决策模式
        二、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决策-行为演变机理分析
    第二节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选择机理解析
        一、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的风险收益分析
    第三节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激励机理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认知度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调查取样
        一、问卷设计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一、农户基本特征
        二、农户施肥认知特征
    第三节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现状分析
        一、施肥方式
        二、施肥技术
        三、施肥政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框架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二、因子分析
        三、模型回归结果
        四、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促进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大农户施肥教育力度,强化农户友好施肥意识
        一、注重对农户施肥知识的培训,促进农户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增强宣讲力度,进一步加深农户施肥污染认知程度
    第二节 建设激励机制,提升政府支持能力
        一、重视对示范户的培养,深度挖掘其示范力量
        二、提供有机肥施用补贴,推广有机肥以减少化肥施用
    第三节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可获得性
        一、多渠道拓宽技术推广路径,提升农户农业技术认知水平
        二、加强施肥技术培训,使得农户获得环境友好的施肥信息
        三、建立长效测土配方技术体系,加大环保型施肥技术研发投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2.1 国外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2.2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2.3 国内藏族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4.1 研究内容
        4.2 创新点
    五、田野点的选择和田野工作的展开
        5.1 田野点的选择
        5.2 田野工作的开展
第1章 田野点概述
    1.1 区位、气候与资源
        1.1.1 自然区位
        1.1.2 气候、降水与四季更替
        1.1.3 自然资源
    1.2 历史发展与区域性信仰
        1.2.1 历史发展
        1.2.2 区域性信仰
    1.3 村落文化生态空间
        1.3.1 聚落空间
        1.3.2 神圣空间——寺院
        1.3.3 信仰空间——拉康
        1.3.4 解脱空间——天葬场
    1.4 家屋空间中的生态文化
        1.4.1 院落
        1.4.2 房屋布局
        1.4.3 林卡
    小结
第2章 农业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2.1 扎西林村的耕地
        2.1.1 耕地分类
        2.1.2 地力观念
        2.1.3 土石本土生态知识
    2.2 扎西林村种植的作物
        2.2.1 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作物
        2.2.2 作物用途
        2.2.3 作物种类的结构变化
    2.3 扎西林村的农业生产
        2.3.1 农事周期
        2.3.2 农业生产主要环节
    2.4 扎西林村地力的养护
        2.4.1 施肥
        2.4.2 休耕
        2.4.3 混作
        2.4.4 轮作
    2.5 农耕文化
        2.5.1 扎西林村的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
        2.5.2 农耕节庆
        2.5.3“不动土”观念
    小结
第3章 畜牧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3.1 扎西林村的牲畜
        3.1.1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牲畜
        3.1.2 牲畜用途
        3.1.3 牲畜种类及结构变化
    3.2 扎西林村的草植
        3.2.1 草植种类与分布
        3.2.2 草场的利用
        3.2.3 耕地草植的利用
        3.2.4 草植利用的本土生态知识
    3.3 扎西林村的牧业生产
        3.3.1 畜牧生产主要环节
        3.3.2 畜产品生产
        3.3.3 日常放牧本土生态知识
    3.4 扎西林村的农牧互补
        3.4.1 以农养牧
        3.4.2 以牧补农
        3.4.3 农牧结合的理据
    3.5 畜牧文化
        3.5.1 牧业生产互助
        3.5.2 冬宰
        3.5.3 感恩与超越
    小结
第4章 林木栽培与利用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4.1 扎西林村的林木
        4.1.1 西藏植树造林的简单回顾
        4.1.2 林木种类和用途
        4.1.3 扎西林村植树造林的成果
    4.2 扎西林村的林木生产
        4.2.1 林木栽培本土生态知识
        4.2.2 林木养护
        4.2.3 林木生态格局形成
    4.3 扎西林村林木的利用
        4.3.1 伐木时间和部位
        4.3.2 林木利用
    4.4 林木文化
        4.4.1 林木砍伐禁忌与村规民约
        4.4.2 树神和寄魂物观念
        4.4.3 林木保护和利用与文化张力
    小结
第5章 日常生活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5.1 饮食种类
        5.1.1 传统饮食结构及变迁
        5.1.2 与气候和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5.1.3 饮食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5.2 扎西林村生活用能和炊具
        5.2.1 生活用能
        5.2.2 炊具
    5.3 饮食消费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5.3.1 日常饮食消费
        5.3.2 礼仪节庆中的饮食消费
        5.3.3 传统农村社会的肉食消费
        5.3.4 与农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餐
    5.4 可持续生存的消费观念与策略
        5.4.1 节制为本的饮食消费观念
        5.4.2 食以安为先的消费观念
        5.4.3 饮食消费的卫生策略
    小结
第6章 桑具:生态文化的一个典型个案
    6.1 简单回顾
        6.1.1 西藏桑具相关情况的历时性探源
        6.1.2 积肥坑:桑具可能的“前身”
        6.1.3 西藏桑具共时性分布的生态原因
    6.2 桑具修建及生态文化
        6.2.1 桑具修建的时间和步骤
        6.2.2 桑具的空间布局
        6.2.3 桑具的形制结构
    6.3 桑具的功能
        6.3.1 作为固定排泄场所的桑具
        6.3.2 桑具的积肥功能
        6.3.3 桑具的卫生功能和环保功能
    6.4 藏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桑具
        6.4.1 与桑具相关的禁忌
        6.4.2 洁净与污秽观念下的桑具
        6.4.3 上下观念的桑具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1 中国近代城市史与建筑史相关研究
        1.2.2 近代公园相关研究
        1.2.3 现代化相关研究
        1.2.4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1.2.5 卢作孚与北碚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卢作孚与“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2.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2.1.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2.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种主要模式
    2.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想与北碚实验
        2.2.1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的核心思想
        2.2.2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程探索
    2.3 本章小结
3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城镇建设
    3.1 乡村建设前的北碚场镇
    3.2 城镇建设的筹备工作
        3.2.1 “东北游记”中的城市考察
        3.2.2 现代化城市管理机构的形成与变化
    3.3 北碚城镇建设规划
        3.3.1 西方城市建设理论的影响
        3.3.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3.3.3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计划》的颁布
        3.3.4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划分市区计划纲要》的颁布
        3.3.5 抗日战争时期市区的规划与改造
    3.4 城镇交通的建设
        3.4.1 水路交通建设
        3.4.2 铁路交通的建设
        3.4.3 公路交通建设
        3.4.4 邮电通讯的建设
    3.5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3.5.1 工业
        3.5.2 农业
        3.5.3 文化教育事业
        3.5.4 体育卫生事业
        3.5.5 公共游览事业
        3.5.6 其他事业
        3.5.7 城镇空间的演变
    3.6 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
        3.6.1 公共卫生运动的借鉴
        3.6.2 面临的市政问题
        3.6.3 市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3.7 本章小结
4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建筑活动
    4.1 旧建筑的功能置换
        4.1.1 赋予庙宇建筑新功能
        4.1.2 峡防局的驻地—文昌宫
        4.1.3 民国政府司法机关建筑群
    4.2 工业类建筑
        4.2.1 天府煤矿厂
        4.2.2 北川铁路
    4.3 文化体育类建筑
        4.3.1 “兼善”系列
        4.3.2 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
        4.3.3 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4.3.4 公共体育场
        4.3.5 民众会堂
    4.4 抗战内迁引发的建筑活动
        4.4.1 抗战内迁热潮
        4.4.2 复旦大学
        4.4.3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4.4.4 国立江苏医学院
    4.5 建筑法规的颁布
        4.5.1 重庆那一时期建筑法规颁布概况
        4.5.2 《三峡实验区北碚市区建筑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4.6 本章小结
5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近代公园的建设
    5.1 北碚近代公园的建设
        5.1.1 重庆近代公园的发展背景
        5.1.2 北碚近代公园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5.2 依山傍水的嘉陵江温泉公园
        5.2.1 公园修建的缘起
        5.2.2 《修建嘉陵江温泉峡温泉公园募捐启》
        5.2.3 公园的建设历程
        5.2.4 温泉公园内的建筑
    5.3 真正的“民众园”平民公园
        5.3.1 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背景
        5.3.2 北碚平民公园的建设历程
        5.3.3 北碚平民公园内的建筑与景观建设
    5.4 其他小型公园的修建
        5.4.1 街心公园的修建
        5.4.2 黛湖公园的修建
        5.4.3 运河公园的修建
    5.5 本章小结
6 北碚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6.1 北碚乡村建设中的空间策略
        6.1.1 突破乡村地理环境壁垒
        6.1.2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6.1.3 优化现代城镇空间品质
    6.2 北碚乡村建设中空间权力的再分配
        6.2.1 空间权力主体的培养
        6.2.2 空间权力的推动方式
        6.2.3 空间权力的重新分配
        6.2.4 空间权力意识的当代价值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回顾
    7.2 研究缺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6)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种植业结构的定义
    1.2.2 种植结构的演变
    1.2.3 种植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
    1.2.4 种植业结构演变对产量、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1.2.5 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化肥资源消耗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作物种类、产量和种植面积
    2.2.2 种植业化肥消费数据
    2.2.3 作物尺度化肥消费量分析模型
    2.2.4 驱动因素的贡献率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化肥总消费量的历史变化
    2.3.2 1950~2010年中国总种植面积和种植业结构的历史变化
    2.3.3 1950~2010年中国各作物肥料用量的历史变化
    2.3.4 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化肥用量变化的驱动分析
2.4 讨论
    2.4.1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4.2 作物施肥量估算的准确性
    2.4.3 农田化肥减施策略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碳足迹模型
    3.2.2 模型公式及数据来源
    3.2.3 驱动力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2001~2014年主要作物碳足迹
    3.3.2 2001~2014年中国作物系统碳排放及其构成
    3.3.3 2001~2014年中国作物系统碳固定及其构成
    3.3.4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体系总碳排放、总碳固定和净碳排放
    3.3.5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固定和碳排放环节及各作物占比
    3.3.6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的作物构成
    3.3.7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变化的驱动分析
    3.3.8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
3.4 讨论
    3.4.1 碳足迹的文献对比分析
    3.4.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基于养分输入-输出平衡的农田土壤酸化模型
    4.2.2 模型的计算方法
    4.2.3 数据和参数
    4.2.4 驱动力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养分平衡
    4.3.2 2001 ~2014年不同作物体系农田土壤养分平衡
    4.3.3 2001~2014年不同作物体系单位面积土壤产酸量及其变化
    4.3.4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构成
    4.3.5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酸化的变化
    4.3.6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的作物构成
    4.3.7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变化的驱动分析
    4.3.8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
4.4 讨论
    4.4.1 不确定性分析
    4.4.2 农田土壤酸化与施肥
    4.4.3 农田土壤酸化的治理
4.5 小结 第五章 2020年中国种植业结构优化探索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数据
    5.2.2 研究方法
    5.2.3 目标函数的构建
    5.2.4 约束条件的建立
5.3 结果分析
    5.3.1 2020年各目标优化的作物种植面积
    5.3.2 2020年优化结构的资源环境代价
5.4 讨论
    5.4.1 优化结果的Trade-off分析
    5.4.2 研究的不足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种植业结构演变对未来化肥消费的影响
6.2 CO_2减排措施和情景分析
6.3 农田土壤酸化与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空间属性的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与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研究
        1.2.2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研究
        1.2.3 流域水污染源解析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
    2.1 理论依据
        2.1.1 流域环境水文过程
        2.1.2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
        2.1.3 关键科学问题
    2.2 水环境演变趋势与归因分析方法
        2.2.1 聚类分析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3 方差分析
        2.2.4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2.3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2.3.1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2.3.2 评估模型指标计算方法
        2.3.3 改进的Topsis方法
        2.3.4 非点源污染风险分区
    2.4 SPARROW水质模拟模型
        2.4.1 模型原理与结构
        2.4.2 模型输入数据及生成方法
        2.4.3 模型参数估计及效果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归因分析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搜集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搜集
    3.2 淮河流域水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3.2.1 水质序列空间演变趋势分析
        3.2.2 水质序列空间自相关性识别
        3.2.3 水质序列空间聚类分析
    3.3 淮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归因分析
        3.3.1 土地利用对水质空间变化的影响
        3.3.2 土地利用对水质季节变化的影响
        3.3.3 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与关键源区识别
    4.1 数据搜集
    4.2 源因子空间分布
        4.2.1 土地利用污染物输出系数估算
        4.2.2 源因子空间分布
    4.3 迁移因子空间分布
    4.4 非点源污染风险指数空间分布
    4.5 非点源污染风险分区及管理
        4.5.1 非点源污染风险分区
        4.5.2 非点源污染管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物产生-陆域输移-河道衰减过程模拟分析
    5.1 数据搜集与处理结果
        5.1.1 河网拓扑数据
        5.1.2 污染源数据
        5.1.3 空间景观数据
        5.1.4 河网监测数据
    5.2 流域水质模拟模型的构建
    5.3 河流水质状况分析
    5.4 污染物负荷与来源解析
    5.5 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率分析
    5.6 污染物通量与来源解析
    5.7 河道内污染物传输比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致谢

(8)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养猪现状与发展预测
        1.1.1 养猪现状分析
        1.1.2 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1.1.3 养猪清洁生产
    1.2 我国猪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我国猪病现状
        1.2.2 未来猪病防控的趋势
    1.3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研究进展
        1.3.1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背景
        1.3.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目的及意义
        1.3.3 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
        1.3.4 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供港猪场的现状调查研究
    2.1 调查研究方法与内容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传统养猪模式与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的对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饲养管理
        3.1.3 工艺流程
        3.1.4 两种模式划分标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升级基础设施和改善饲养环境
        3.2.2 生产性能指标结果
        3.2.3 财务经济指标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3.1 关于标准化养猪生产
        3.3.2 关于猪舍的通风模式
        3.3.3 关于漏缝板的研究与设计
        3.3.4 关于饲料营养水平
    3.4 结论
第四章 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1.3 检测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机理
        4.2.2 类Fenton法杀菌消毒研究
    4.3 讨论
        4.3.1 技术重点与适用范围
        4.3.2 项目研制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创新作用
        4.3.3 项目研制类Fenton杀菌消毒法的创新作用
        4.3.4 单项技术与组合工艺与国内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4.4 结论
第五章 猪-沼-茶(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场地
        5.1.2 粪污处理流程
        5.1.3 种植区几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pH值变化
        5.1.4 有机肥的土壤改良效果
        5.1.5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H值变化情况
        5.2.2 理化指标变化情况
        5.2.3 氮、磷、钾的含量变化
        5.2.4 营养元素的平衡
        5.2.5 效益分析
    5.3 讨论
        5.3.1 从养殖源头采取清洁生产是关键
        5.3.2 实施精准供水供肥是生态循环的保证
        5.3.3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是必要的
    5.4 结论
第六章 示范工程建设
    6.1 建设内容与规模
    6.2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6.3 示范工程建成后的效果
        6.3.1 猪舍设计和布局等科学合理
        6.3.2 源头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应用
        6.3.3 实现了水和饲料的平衡
        6.3.4 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七章 实际示范推广情况与推广工作总结
    7.1 推广方案
        7.1.1 推广的内容
        7.1.2 推广项目的技术水平
        7.1.3 推广范围
        7.1.4 推广难易程度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
    7.2 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
        7.2.1 建立良种猪及养猪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体系
        7.2.2 制订实施方案,保证推广工作有条不紊
        7.2.3 依靠社会力量,实现推广工作多方合作
        7.2.4 保证资金投入和基础条件建设
        7.2.5 加强横向合作与技术交流
    7.3 推广的措施
        7.3.1 技术示范
        7.3.2 技术培训和技术讲座
        7.3.3 技术服务
        7.3.4 技术交流
    7.4 推广情况与效益测算
        7.4.1 推广情况与经济效益
        7.4.2 社会效益
        7.4.3 生态效益
    7.5 推广工作小结与建议
第八章 论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与奖励

(9)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骥村镇休闲农业的数量
    2.2 骥村镇休闲农业产值分析
    2.3 骥村镇休闲农业的客源分析
    2.4 调研骥村镇休闲农业的发展及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2.4.1 经营项目不多,局限了拓展空间
        2.4.2 项目特色不够,阻碍了精深发展
        2.4.3 规范程度不高,影响了品牌塑造
        2.4.4 扶持力度不大,土地流转难度大
    2.5 存在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2.5.1 思想认识不够,政府缺乏有效引导
        2.5.2 创新思维欠缺,未形成差异化发展
        2.5.3 宣传推介不足,社会知晓度整体低
        2.5.4 资金投入较少,项目打造档次不高
第3章 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及其模式
    3.1 新田县骥村镇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分析
        3.1.1 土地可利用资源优势
        3.1.2 区位优势
        3.1.3 产业优势
        3.1.4 市场优势
        3.1.5 政策优势
    3.2 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3.2.1 观光采摘模式
        3.2.2 民俗及历史文化观光模式
        3.2.3 休闲度假村模式
        3.2.4 新农村展示模式
        3.2.5 观光体验模模式
第4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4.1 国外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4.1.1 日本北海道长沼町镇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经验
        4.1.2 法国普罗旺斯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4.1.3 美国纳帕溪谷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4.2 我国山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4.2.1 台湾马祖铁板村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4.2.2 成都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4.2.3 北京南苑村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4.2.4 蓟县西井峪村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4.3 国内外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骥村镇的启示
第5章 促进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1 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5.2 转变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3 加强引导,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5.4 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强化管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国外兴起5种新肥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莫雪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2]集体化时代稷山县的“卫生革命”与乡村变迁(1949-1965)[D]. 田晋嘉. 山西大学, 2020(01)
  • [3]福建省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研究[D]. 王亚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D]. 曾仁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4)
  • [5]“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D]. 李文泽. 重庆大学, 2018(04)
  • [6]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D]. 陈晓辉.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7]基于空间属性的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与过程模拟[D]. 刘建峰. 武汉大学, 2018(06)
  • [8]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定发.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10]新田县骥村镇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晓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国外涌现五种新型肥料来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