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纪要

一、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11届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郭瑞[1](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葛洋[2](2019)在《基于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的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欧大陆是亚洲和欧洲两大洲的主要组成部分,亚欧大陆面积占有世界陆地面积的40%,达到了50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到了亚洲和欧洲大陆面积的85%和90%。亚欧间的人口总数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75%,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总额的60%。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在中欧贸易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是由于近年来中欧班列发展过快,导致班列运营主体对路径选择方面的认识不充分,由此带来的路径依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中欧班列在进行路径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理论研究能够更好地为实践生产提供参考,本文在分析中欧班列运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属性类型的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对混合型多属性的中欧班列路径决策问题进行了优化。首先对比分析了集装箱铁路国际联运的特点,明确了中欧班列的内涵,深入分析了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特征,分析梳理了中欧班列路径现状,确定了四个不同属性类型的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影响因素: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安全和社会效益等。其次对中欧班列网络图构建方法、k短路求解算法和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相关理论等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对比了多重边法和多重点法构建中欧班列网络图的优劣,研究了求解中欧班列路径网络图k短路问题的算法,采用Dijkstra算法和Deletion算法解决k短路问题,并用Matlab对相关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对比分析了属性标准化处理方法,深入研究了区间数运算法则和距离计算方法。紧接着构建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模型,在得到k条最短路的基础上,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赋权方法确定各个属性的权重,采用TOPSIS法对路径备选集中的k条路径方案进行了优化排序,并研究了属性权重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最后针对所构建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模型,对蓉欧快铁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为班列平台公司在路径选择时提供了参考依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成都经斯瓦夫库夫到达罗兹的路径最优,且各属性权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决策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朱华杰[3](2017)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不端是全球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都认识到学术不端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风气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危害,纷纷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维护学术诚信。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成绩显着。但学术不端行为仍在研究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既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在社会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防范学术不端,十分必要、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聚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对相关概念及关系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本章从整体进展和个别探索两个维度,对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进行了梳理。一是立足我国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全局,紧密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整体进展。二是以武汉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努力与探索进行了具体呈现。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摸清研究生学术行为现状,掌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面向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遵守情况、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原因、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建议期待等,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本章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有效举措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4个方面: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以生为本,倡导自律;加强教育,重在预防;重在执行,严惩不贷。这些经验可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借鉴。第五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处理惩罚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和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重点内容包括:培育学术精神、提升研究能力和强化规范意识。第六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本章从基础支撑、合力构建和全程教育等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更好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强调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坚实支撑。探讨了从组织力量、制度力量和队伍力量等三方面构建合力,通过入学前教育、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毕业教育和网络教育,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七届大会筹备组)[4](2013)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大会定于2014年8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承办。大会组委会根据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的意见,发布第一轮通知。

宋振东,董贵成[5](2012)在《钱学森着作系年(Ⅲ)》文中指出钱学森是中国当代着名的战略家、科学家、思想家、系统工程师。他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领导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实践中,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都做出了不朽的功勋。钱学森着作丰富多彩,涉及领域广泛,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对钱学森的着作进行整理,是进一步研究研究钱学森战略思想前提和基础,是非常有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第十六届大会筹备组)[6](2011)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全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大会定于2012年11月2日至11月6日在福州召开,由福州大学承办。大会组委会根据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的意见,发布第一轮通知。

詹志华[7](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周建军[8](2008)在《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特征与标志,已深刻影响和融入我国经济社会众多领域。城市规划作为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的领域之一,毫无疑问,在主动迎接与接受经济社会转型深刻影响与推动的同时,必须主动加强与加快城市规划自身适应性改革与创新力度。本研究以转型期城市与城市规划新变革为切入点,在对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亟需改革创新职能要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中外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发展、特征及改革趋向的比较分析,借鉴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效率与公平、公共权力与利益、公共服务与管理”等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引入博奕理论中多方博弈(群博)原理,分析了转型期中国规划管理职能在多元利益博弈中的定位基准原则与方向,重点研究了转型期城市管理职能合理定位、流程再造、职能内容创新、职能体系建构及职能实施绩效评估等的新探索。论文提出了加快城市规划管理职能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内容及努力方向,同时,研究中以典型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创新实践为实证,更具说服力和现实操作性。通过上述研究,揭示了转型期多元利益博弈中规划管理职能构成与发展的新特质、新作用及新方向,建构了转型期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综合体系。

刘思峰,方志耕,谢乃明,胡明礼,李桥兴[9](2008)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作为蓬勃发展的学科群,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中国学者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新理论主要有灰色系统理论、粗糙集理论、可拓学理论、模糊数学、未确知数学、集对分析等,其中灰色系统理论、可拓学理论、未确知数学、集对分析由我国学者首创(表8)。这些新理论、新方法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正逐步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界的认同。这些学科的涌现与发展,逐步改变我国在国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中的落后格局,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些新分支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

李群[10](2002)在《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新型的数学方法——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并把它应用在经济和管理中. 不确定性数学方法是一种新兴的研究不确定性现象和未知现象的实用型和交叉型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把研究不确定性现象的数学方法称为不确定性数学方法.诸如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层次分析、线性规划和预测等学科中有待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应用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得到客观、实用、合理的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最常用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和属性数学方法.本文试图讨论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尝试新的数学方法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首先概括总结了模糊集、灰色系统、属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它们充实到运筹学与控制理论及其实例中去,围绕运筹学与控制论所涉及的相关范围用不确定性数学方法解决经济和管理中的问题.全文共分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不确定性数学方法所包含的内容和特点,讨论了应用该方法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涉及到的运筹学与控制论知识,也作了简单介绍.本章根据论文的中心思想列出一条主线,提出问题的来源,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得到解决后的问题在实际中的反映.这些方法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独创的崭新方法,并结合运筹学与控制论的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第二章介绍了模糊集合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和发展.自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模糊集合以来,越来越多的问题都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尤其是模糊线性优化模型有别于一般线性优化模型表现突出.模糊方法涉足于优化理论,使具有模糊目标函数或模糊约束方程的优化问题得以求解并解决经济和管理领域中更实际的、应用性较强的例子. 第三章在模糊集合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并建立了扰动模糊集合、扰动隶属函数等新颖的概念和运算,提出了一个以扰动模糊集合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作了应用.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对模糊扰动算子及其性质的研究和关于区间值模糊算子的不变性研究,为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扰动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它将更客观、合理、实用地应用到经济和管理中. 第四章介绍了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现状和发展.灰色系统理论在经济和管理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该理论已经渗透到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众多学科之中,灰色优化、灰色控制等灰化成果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和应用. 第五章作者拓广了灰色预测模型,建立了预测精度较高的“L—Q”灰色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经济数列进行了预测,同时也将模型应用到教育、人口控制等领域的预测中.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纠正了灰色预现倾型婚用范围划分的不确切性,对发展系数的禁区、有效区和适用区等内容作了补也谛湖一步确定. 硼…了灰色优化模型,在证券投资组合、人才选钱等方面作了应用. 第六章介绍了属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和发展.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属性集合、属一刻f〕硼.属一附智能的一,钡g断腕障仿怯、模糊方法、证据理论方法统一起来,有可能成》融合人类各种知识进行$ffe}ll==ghwtIR. 第七章在属性集合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扰动属性集合、扰动属,哪渡等概念,建立了属性区间棚u的属性数学模型及其基于属性区间集合基础之上的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图形雄用坚践中. 第j\$xirpx的工作做出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对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11届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11届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三、核心概念
        (一) 高校智库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四、理论分析工具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创新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一、调研方案设计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二、数据分析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一) 系统原则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三) 简明性原则
        (四) 可操作性原则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一) 因子分析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一) 评估表的制定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一) 样本容量
        (二) 样本选取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结束语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后记

(2)基于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的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路径选择研究综述
        1.2.1 中欧班列相关研究综述
        1.2.2 多目标路径选择综述
        1.2.3 多属性决策路径选择相关综述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全文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欧班列运输现状分析
    2.1 集装箱铁路国际联运的特点
        2.1.1 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对比分析
        2.1.2 集装箱国际联运特点分析
    2.2 中欧班列的内涵及开行现状
    2.3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特征分析
        2.3.1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要素
        2.3.2 中欧班列组织形式
        2.3.3 中欧班列节点作业组织过程
    2.4 中欧班列路径情况分析
        2.4.1 中欧班列运输路径现状
        2.4.2 中欧班列运输通道运作机理及演化过程分析
        2.4.3 中欧班列路径通道的相关技术参数
        2.4.4 中欧班列路径通道之间的联通情况
    2.5 中欧班列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2.5.1 运输费用
        2.5.2 运输时间
        2.5.3 运输安全
        2.5.4 社会效益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基础理论
    3.1 中欧班列网络图构建方法与k短路相关算法
        3.1.1 中欧班列网络图构建方法
        3.1.2 k短路相关算法
    3.2 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相关理论
        3.2.1 属性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3.2.2 区间数基本理论
        3.2.3 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概述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的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
    4.1 中欧班列路径备选集的确定
        4.1.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4.1.2 符号说明
        4.1.3 基于运输费用的最短路模型
        4.1.4 前k条最短路模型
        4.1.5 基于Dijkstra算法和Deletion算法的k短路算法
        4.1.6 k短路算法的编程实现
    4.2 基于离差最大化确定属性权重
        4.2.1 符号说明
        4.2.2 基于熵权法确定属性客观权重
        4.2.3 基于CRITIC赋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2.4 基于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属性权重
    4.3 基于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的TOPSIS路径优化
        4.3.1 符号说明
        4.3.2 TOPSIS法决策过程
    4.4 属性权重的灵敏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蓉欧快铁路径选择优化实证
    5.1 蓉欧快铁概况
    5.2 蓉欧快铁运输网络的构建
    5.3 计算过程
        5.3.1 确定蓉欧快铁路径备选集
        5.3.2 确定各个属性的权重
        5.3.3 基于TOPSIS法的路径选择优化
    5.4 实证结果评价
        5.4.1 结果分析
        5.4.2 权重灵敏度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欧班列通道规划图
    附录2 欧洲货运走廊示意图
    附录3 中欧班列路径通道情况
    附录4 基于Dijkstra算法和Deletion算法的k短路算法的代码
    附录5 蓉欧快铁运输网络邻接矩阵
    附录6 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模型的求解代码
    附录7 基于熵权法确定属性权重的代码
    附录8 基于TOPSIS方法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 研究的多维视角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
    一、整体进展
        (一)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动态把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二) 在学风建设全局中全面审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二、个案呈现—以武汉大学为例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二)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三)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三、主要问题
        (一) 思想认识方面
        (二) 教育活动方面
        (三) 规范建设方面
第二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 性别分布
        (二) 年级分布
        (三) 学位类别分布
        (四) 学科分布
        (五) 工作经历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与遵守情况
        (一) 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情况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遵守情况
    三、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影响因素
        (一) 社会和学界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 研究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三) 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主要期待
        (一) 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导师的重要作用
        (二) 在招生录取、毕业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专项审查
        (三) 进一步提升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效性
        (四) 制定专门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第三章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
    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一) 设立专职机构
        (二) 制定政策法规
        (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以生为本,倡导自律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 签署誓言,倡导自律
        (三)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三、加强教育,重在预防
        (一) 教育内容具体明确
        (二) 教育方法灵活多样
    四、强化监管,重在执行
        (一) 执法必严,违规必究
        (二)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第四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二) 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三) 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四)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五) 严明纪律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六) 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 培育学术精神
        (二) 提升研究能力
        (三) 强化规范意识
第五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
    一、夯实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支撑
        (一) 深化招生改革,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二) 明确培养目标,推进培养机制改革
        (三) 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四) 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正确的学术导向
    二、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 组织力量:健全机构,明确权责
        (二) 制度力量:明确标准,重在执行
        (三) 队伍力量:全员参与,各司其责
    三、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全程教育
        (一) 重视入学前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二) 加强入学阶段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三) 注重课程中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四) 抓实毕业环节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五) 做好网络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状况问卷调查
    附录三: 个别访谈
后记

(4)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议时间:
二、地点:
三、会议费用:
四、住宿:
五、联系方式:

(6)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 会议时间:
二、 地点:
三、 会议费用:
四、 住宿:
五、 联系方式: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1.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基本概念与边界限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边界限定
    1.3 研究基本内容与创新
        1.3.1 研究基本内容
        1.3.2 课题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背景
    2.1 转型期城市发展与变革
        2.1.1 转型期社会主要特征与认知
        2.1.2 转型期城市发展阶段特征与问题
    2.2 转型期城市规划发展与变革
        2.2.1 转型期城市规划面新挑战
        2.2.2、转型期城市规划新特征
第3章 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发展与理论述评
    3.1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述评
        3.1.1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发展历程
        3.1.2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基本架构
    3.2 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问题与反思
    3.3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基础理论述评
        3.3.1 城市规划管理一般概念
        3.3.2 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基础理论综述
        3.3.3 城市规划管理在政府职能中定位
        3.3.4 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内容简述
    3.4 国内外规划管理职能理论研究综述
        3.4.1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类型分析
        3.4.2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借鉴意义
    3.5 规划管理职能研究基础理论述评
        3.5.1 规划管理职能经济学基础
        3.5.2 规划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基础
        3.5.3 规划管理职能政治学基础
        3.5.4 规划管理职能行政学基础
第4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构成要素评价
    4.1 基于因子分析与模糊数学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评价研究
        4.1.1 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评价指标选取及信息筛选
        4.1.2 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评价因子分析
        4.1.3 基于糊模数学法进行转型期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再造评价
    4.2 开放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转换
        4.2.1 传统计划经济的政府职能
        4.2.2 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4.2.3 开放与政府职能转换
    4.3 经济转体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转换
        4.3.1 经济改革进程与特征
        4.3.2 政府适应经济转型职能转变
        4.3.3 经济转体对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转型影响
    4.4 社会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转换
        4.4.1 新二元社会的提出与形成
        4.4.2 新二元社会的实质及整合
        4.4.3 新二元社会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的价值转向
第5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定位
    5.1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再定位
        5.1.1 中国政府改革方式走向
        5.1.2 传统规划职能面临问题与挑战
        5.1.3 规划管理职能新目标模式
    5.2 职责定位:政府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定位决定力
        5.2.1 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5.2.2 我国政府城市规划管理职能
    5.3 体制定位:市场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定位外推力
        5.3.1 市场经济概念与特征
        5.3.2 计划经济中城市规划管理职能
        5.3.3 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职能新认知
    5.4 空间定位:社会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定位聚合力
        5.4.1 社会组织
        5.4.2 规划管理与社会关系
    5.5 利益定位:企业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定位对抗力
        5.5.1 政府职能与企业关系
        5.5.2 规划管理与企业利益博弈
    5.6 监管定位:公众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定位监督力
        5.6.1 公众参与内涵
        5.6.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分析
        5.6.3 公众参与规划渠道和过程
        5.6.4 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5.7 多元利益博弈中规划管理职能定位必然选择与方向
        5.7.1 转型期多元利益构成分析
        5.7.2 转型期多元利益博弈判断
        5.7.3 转型期多元利益博弈中规划管理职能定位方向
第6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再造
    6.1 转型引致规划管理职能内容再造
        6.1.1 中国政府转型与再造
        6.1.2 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职能应变
        6.1.3 规划管理职能再造趋向
    6.2 转型与规划管理行政职能再造
        6.2.1 编制职能再造
        6.2.2 审批职能转变
        6.2.3 执行职能再造
        6.2.4 监督职能转变
    6.3 转型与规划管理技术职能再造
        6.3.1 规划管理技术标准更新
        6.3.2 规划管理技术程序调整
        6.3.3 规划管理技术作用约束
    6.4 转型与规划管理服务职能再造
        6.4.1 规划管理服务取向
        6.4.2 规划服务中管理
        6.4.3 多向监督中规划管理
    6.5 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再造走向
        6.5.1 有所为、有所不为:规划管理弱化职能
        6.5.2 有所管、有所不管:规划管理强化职能
        6.5.3 有所求、有所不求:规划管理均化职能
    6.6 案例:益阳市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再造
第7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创新
    7.1 转型期规划管理理念创新
        7.1.1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理念转变
        7.1.2 转型期规划管理职能主体指向转变
    7.2 城市规划管理结构创新
        7.2.1 规划管理职能结构
        7.2.2 规划管理编制结构
        7.2.3 规划管理组织结构
    7.3 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创新
        7.3.1 规划管理行政制度创新
        7.3.2 规划管理技术制度
        7.3.3 规划管理法律制度
    7.4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创新
        7.4.1 从传统手工管理到现代高新技术管理
        7.4.2 从经验型粗放管理到理性精细管理
        7.4.3 从单一纯技术管理到综合集成管理
    7.5 规划审批制度创新
        7.5.1 规划审批效能性(服务效率优先)
        7.5.2 规划审批公平性(审批全程公共利益优先)
        7.5.3 规划审批开放性(公众参与优先)
    7.6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主体关系创新
        7.6.1 城市规划管理主体关系演变
        7.6.2 中央与地方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关系转变
        7.6.3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之间关系转变
        7.6.4 规划管理与横向行政部门关系转变
    7.7 案例:长沙市城市规划审批适度分离创新
    7.8 案例:上海市规划管理主体关系创新
第8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体系建构
    8.1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影响体系
        8.1.1 政治影响
        8.1.2 经济影响
        8.1.3 技术影响
        8.1.4 法律影响
        8.1.5 社会影响
    8.2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对象体系
        8.2.1 政府
        8.2.2 企业
        8.2.3 社会
        8.2.4 规划师
    8.3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决策体系
        8.3.1 科学决策
        8.3.2 经济决策
        8.3.3 法律决策
        8.3.4 社会决策
        8.3.5 行政决策
    8.4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内容体系
        8.4.1 科学引领职能
        8.4.2 宏观调控职能
        8.4.3 动态处置职能
        8.4.4 综合协调职能
        8.4.5 管理创新职能
    8.5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作用体系
        8.5.1 宏观调控作用
        8.5.2 公共管理作用
        8.5.3 社会服务作用
    8.6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取向体系
        8.6.1 规划编制
        8.6.2 规划审批
        8.6.3 批后管理
        8.6.4 公共监督
    8.7 转型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综合体系新构架
    8.8 案例:城市规划管理职能体系创新
第9章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绩效评估
    9.1 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实施绩效评估必然性
        9.1.1 绩效评估概念
        9.1.2 规划管理职能实施绩效评估意义
    9.2 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实施绩效评估规则
        9.2.1 规划管理职能实施绩效评估原则
        9.2.2 规划管理职能实施绩效评估主体建构
        9.2.3 规划管理职能实施绩效评估指标内容
        9.2.4 规划管理职能绩效评估方法
    9.3 案例:上海市宝山区规划管理绩效评估实证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不确定性数学的发展概述
        §1.1.1 模糊数学的发展概述
        §1.1.2 灰色系统理论的发展概述
        §1.1.3 属性数学的发展概述
    §1.2 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
    §1.3 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模糊集合理论及其应用
    §2.1 引言
    §2.2 模糊集合
    §2.3 模糊综合评价
        §2.3.1 模糊变换
        §2.3.2 模糊综合评价
        §2.3.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2.4 模糊数学中的哲学思想
        §2.4.1 模糊性概念
        §2.4.2 模糊数学中的辩证思想
    §2.5 模糊数学在经济和管理中的应用
        §2.5.1 经济周期的模糊数学分析
        §2.5.2 教育评价的模糊性思想
        §2.5.3 高校德育质量模糊评价
    §2.6 模糊线性规划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扰动模糊集合理论及其应用
    §3.1 引言
        §3.1.1 模糊综合评价中“取大取小”运算引发的问题
    §3.2 扰动模糊集合
        §3.2.1 扰动模糊子集的定义和运算
        §3.2.2 隶属区间度的扰动算子“∨”、“∧”运算
    §3.3 扰动模糊综合评判
    §3.4 扰动模糊算子研究及其性质
        §3.4.1 边界模糊扰动算子((?),(?))和包含模糊扰动算子(?),I)
        §3.4.2 边界模糊扰动算子(B,B)和包含模糊扰动算子(I,I)的性质
    §3.5 区间值模糊算子的不变性研究
        §3.5.1 (?)[0,1]上的模糊算子的概念
        §3.5.2 模糊算子的不变性
    §3.6 扰动模糊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3.6.1 扰动模糊数的排序
        §3.6.2 扰动模糊线性规划问题
        §3.6.3 扰动模糊线性规划问题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灰色预测及其应用
        §4.2.1 灰色预测的基本概念
        §4.2.2 灰色预测模型
        §4.2.3 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
    §4.3 灰色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4.3.1 灰色线性规划的概念
        §4.3.2 灰色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4.4 预测型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灰色模型的拓广及其应用
    §5.1 引言
    §5.2 灰色预测模型的拓广及其应用
        §5.2.1 用幂函数变换改进的方法
        §5.2.2 用“对数函数—幂函数变换”改进的方法
        §5.2.3 用“幂函数—对数函数变换”改进的方法
    §5.3 “L—Q”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
        §5.3.1 “L—Q”灰色预测模型在科技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5.3.2 “L—Q”灰色预测模型在留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5.3.3 “L—Q”灰色预测模型在人口管理中的应用
    §5.4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的注记
    §5.5 现代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
        §5.5.1 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和风险
        §5.5.2 证券投资组合优化的灰色数学模型
        §5.5.3 证券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的求解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属性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6.1 引言
    §6.2 属性集与属性测度
    §6.3 属性测度和属性统计
    §6.4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6.4.1 属性识别准则
        §6.4.2 一类属性识别模型
        §6.4.3 属性识别模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扰动属性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7.1 引言
    §7.2 扰动属性子集的定义和属性测度区间空间
        §7.2.1 扰动属性子集的定义和运算
        §7.2.2 属性测度区间空间
        §7.2.3 属性扰动区间算子⊕、(?)运算
        §7.2.4 提出属性区间识别问题
    §7.3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模型
        §7.3.1 属性空间的分割和有序分割类
        §7.3.2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7.3.3 我国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体系评价的属性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引言
    §8.2 新旧不确定性研究方法之比较
    §8.3 本课题研究在金融工程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8.4 本课题研究和应用的若干成果
    §8.5 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博士生期间参加课题和完成论文
致谢

四、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11届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的中欧班列路径选择优化[D]. 葛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D]. 朱华杰. 武汉大学, 2017(06)
  • [4]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七届大会筹备组).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3(04)
  • [5]钱学森着作系年(Ⅲ)[J]. 宋振东,董贵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6]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第十六届大会筹备组).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1(05)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8]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 周建军. 同济大学, 2008(03)
  • [9]管理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方法[A]. 刘思峰,方志耕,谢乃明,胡明礼,李桥兴. 2007-200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2008
  • [10]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D]. 李群.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