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禹夏,石梦鑫[1](202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叙事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受众个体意识觉醒,市场偏好显露等因素推动,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愈发火热,网络非虚构写作平台发展势头强劲。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描述非虚构写作发展历程、厘定其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大多采用文本分析,少有文献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详细描述移动终端平台中的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发展近况。该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兴且具有影响力的非虚构新闻写作平台——腾讯"谷雨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角度探究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生产与传播的非虚构新闻写作,在内容题材、形式结构等方面呈现出典型性特征。本研究认为,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生产与传播的非虚构性新闻写作在写作对象、报道议题、叙事策略与写作手法等方面出现诸多区隔于传统媒体特写报道的新特征。同时也发现,为追求传播效果,移动终端平台非虚构新闻写作仍旧存在文学性与客观性边界混淆、议题偏向社会阴暗面、叙事刻意追求戏剧效果徒生波折等问题。

林之韵[2](2021)在《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美国新新闻主义的发展和新闻业对新闻文体的不断探索,非虚构写作一直穿梭在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之间。2010年,《人民文学》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还增设了专栏,至此,非虚构写作的风潮被开启,而随之崛起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非虚构写作进行研究。首先,从内容生产框架上,非虚构写作吸取互联网信息传播思维,从用户的需求着手,在报道主题、篇幅、时间、基调等创新思路;其次,对内容的从叙事题材上,非虚构写作侧重以人的视角切入,记录现实情境下个体或群像的现状,或构建某种意象,从故事背后梳理各利益群体、社会图景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最后,从用户反馈上,非虚构写作不管是从内容编辑、渠道分发还是呈现方式,实现了互联网平台的导向作用,也看到了新媒体时代下,内容生产主体从职业媒体人转向普通人,写作理念从“内容至上”转向遵循互联网场景、社交、流量和共情等逻辑。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习训练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之融合的命题再做进一步探析。论文共设置六个部分:绪论,研究目的及意义、梳理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第二章,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内容生产框架;第三章,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叙事特点;第四章,非虚构写作用户的群体画像、信息体验,态度认知;第五章,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与困境之处。本文拟聚焦于非虚构写作仍然没有淡出历史舞台之事实,探究新媒体时代下文本生产理念发生的转变以及理念背后所潜含着的深层理论思考与人文关切。非虚构写作既是传媒商业竞争的产物,也是受者本位思想的自然渗透,它和互联网的成功嫁接,为媒体转型、内容创业等内容生产领域提供了示范效应,“真实故事计划”还推出和出版社、影视公司等达成版权合作,实现商业变现。然而,这条道路在实践当中仍存在诸多阻碍,首先,非虚构写作处在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夹击,资本的加持是否会影响新闻行业的价值标准尚存争议;其次,舆论场中充满大量碎片化的时空片段,不同主体在话语场中的博弈容易使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存在偏离,最后真相被情绪主导。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探究在后现代社会下,媒体生态竞争从追求真相转向争抢流量,如何讲好时代故事,要思考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呼唤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发挥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价值,都将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佟铁鑫[3](2020)在《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文中提出新闻传播学领域中,从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进行内容生产和推送,到机器人写作的应用,人工智能已从新闻生产工具演变为一种新闻生产主体。本文借助荷兰学者凡·迪克“把新闻当作一种文本或话语来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梳理人民网有关“机器人写作”的报道,分析新闻话语形态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新闻话语形态的研究既是对新闻文本本身的研究,也是对文本背后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人民网关于“机器人写作”报道的全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在描述人民网对于该主题报道话语在内容、态度与框架等方面的特征基础上,梳理其话语变化过程,进一步分析人民网在该主题报道话语演变背后表现出的媒介意识变化,探讨促成其演变过程的因素及其影响。本文通过人民网关于“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得出其本质是媒介平台对由该技术引发的行业变革的态度和体认。

韩隽[4](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宋烨文[5](2020)在《新媒介技术在灾难报道中的应用研究(2015-2020)》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新闻报道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愈发显着,灾难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重要领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聚焦于灾难报道在当下智能媒体时代结合新媒介技术所发生的变革,相比以往发生的灾难报道“失范”现象,智能化的时代在新媒介技术参与新闻生产的前提下,灾难报道的时新性、时效性得到更大保障。由于互联网、数据和技术的多重支撑,灾难报道的客观与真实变得有章可循。在制作和分发阶段,每个用户都有了参与的可能,改变原本固有的单向传播模式,此外更加注重报道形式的多元化变革,做到了动态与静态结合,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极大程度提升,对于传播效果也有优化作用。当前,虽然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优点就必然有缺点,其存在的短板客观看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环节:一是信息采集环节,二是新闻制作环节,三是内容推送环节。首先新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时容易带来隐私危机且其具备的基础功能与原本从业者稍有冲突,其次过分的依赖技术明显难以达到深度报道的要求,使得新闻报道过于模板化,产出内容单一,最后如果仅凭机器和技术进行算法推送,则会缺乏把关人进行必要的人工筛查,且一味的进行同质化内容输出容易造成信息茧房,降低用户体验。总体看来,新媒介技术的使用必须要加入人的智慧才能够将其优势最大程度释放,为了借助新技术进行更加完善的灾难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策略,包括建立突发机制、多层次框架、培养人才、增强新闻伦理和坚持人文关怀,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等。希望在智能媒体时代新媒介技术能够更好地拥抱新闻人,为灾难报道的生产、转型、升级注入力量。

陈艳娇[6](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文中提出“非虚构写作”集新闻性、真实性、故事性、平民性等为一体,不仅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还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持续关注;自2010年在中国兴起以来,不断地跟随时代的变化更新其内涵与外延,这与新媒体技术的助力密不可分。“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变化,研究新的媒介技术如何塑造了其创作主体、内容生产模式、传播及呈现方式、用户参与等方面很有价值。网易非虚构写作平台“人间”在2019年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上被评为年度十大创新案例之一,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典型案例。本文选取“人间”微信公众号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主体特征、内容生产、传播样态、用户参与、发展影响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人间”以小见大,分析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革新与发展以及新媒介技术在其中产生的影响。第一章总述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与现状,解读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兴盛的原因,并重点介绍“人间”平台,以求呈现新媒体时代非虚构的写作的全貌;第二章主要分析技术赋权下“人间”的创作主体从精英转向平民的新特征及新媒体环境对主体创作姿态、模式和方法的影响;第三章从题材多元化、叙事大众化和组织策划人性化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的特性对非虚构写作在内容生产上走向大众化的推动作用;第四章论述非虚构写作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呈现上将单一文本转化为多媒体样式来延伸感官,在传播上将私人化与大众传播渠道结合来触达受众的方式;第五章结合与“人间”话题相关的社区及公众号评论区的用户反馈,论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受众的满足和参与式建构;第六章阐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产生的提升非虚构影响力、加强社会黏性、助力文化产业等积极影响,并反思其出现的真实性存疑、伦理困境、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化困难等问题。

王珅葳[7](2020)在《机器人体育新闻写作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对比足球记者小明与新浪体育的俄罗斯世界杯报道》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时代发展的新产物,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不断扩大,类似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对于传媒行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影响。未来机器人可能代替人类记者的说法,在新闻业界和学界引起了激烈讨论。机器人新闻写作作为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之一,目前在体育类报道中被广泛推广,并且在各项大型体育赛事中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的当下,新闻写作机器人不断被优化,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变,让新闻从业者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未来媒体人究竟该如何转型避免被机器人淘汰,体育媒体机构在策略上做出战略变革,才能真正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不过目前新闻写作机器人仍存在诸多运行问题,稿件生成机制并不成熟,容易给受众造成误导。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也是制约新闻写作机器人发展的因素。本文以今日头条的“足球记者小明”的稿件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新浪体育的战报,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新闻写作机器人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写作优劣势、对新闻媒体的积极影响、对媒体的消极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认为:(1)足球记者小明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中的产物,目前已经能够承担体育赛事报道的任务。在世界杯期间对64场比赛的全程报道,每一场比赛战报内容的撰写,都展现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能力,具备了行业的技术水准,与其他媒体难分伯仲的内容传递。从运作成本上对比,机器人新闻不但能够将人类记者释放出来,从长远来看还能够节省媒体机构的一部分开支。写作机器人可以保证信息即时发布确保媒体的速度优势;另外对内容涵盖面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兴趣;依靠大数据将收集的信息集中到数据库中,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为媒体在资源整合上提供便利;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异军突起会让一些媒体人感受到压力,从侧面可以促进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素质。(2)尽管新闻写作机器人在体育报道中所占比重增多,并且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距离完全替代人类还有很大的差距。语句相对独立僵硬,难以得到广泛受众的认同;机器人抓取信息的盲目化,会让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而且在互动环节上,新闻写作机器人目前还无法达到人类的交流沟通能力,很难实现在媒体平台上完成流言回复和即时应答等高智能化反馈;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报道中,今日头条的“足球记者小明”只完成了 66篇战报题材类型的报道,内容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的选题局限性。(3)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优势突出,可以帮助人类在新闻领域继续延伸拓展业务,但同样它的短板也较为明显。因此人类记者与新闻写作机器人共同发展,成为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成为未来新闻媒体改革的关键。人类和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扬长避短,发挥出机器人新闻写作速度快、数据容量大等特点,也要提升人类记者把关能力,凸显出人工在深度报道中的独特优势。为了促使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更好应用,应当严控内容质量,做好审核工作。提高新闻写作机器人的科技含量,不断优化和更新系统。完善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反馈机制,让受众对其提出合理的发展意见。同时明确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滥用人工智能只会让新闻机构背负更沉重的压力,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应当提高其使用率。(4)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技术推动媒体发展,人工智能渗透到新闻行业,让大众媒介迎来了新的“十字路口”。未来体育新闻将会进行不同角度的数据信息采集,呈现大量数据新闻。这就需要新闻写作机器人不断完善数据库,人类记者和编辑配合加工,对稿件内容进行润色。未来深度报道将成为各大媒体重点打造的新闻类型,随着人类记者被机器人从繁忙的数据收集工作中释放出来,人工报道需要通过人类记者的采访沟通,利用人类人际交流的优势。因此加大对深度报道市场的拓展,会是未来媒体展现竞争力的主战场。自媒体平台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主要生产短消息和花边新闻的用户将会渐渐被淘汰。自媒体平台需要改善推荐方案,奖惩机制透明化,扶植内容深度化。

李海玉[8](2020)在《机器人新闻写作话语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新闻机器人小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工智能强势入驻传媒领域,推动国内外媒体机构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升级新闻内容创作方式,其中“机器人新闻写作”尤为瞩目,亦是学界、业界热议的研究话题,因此,研究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文本内容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从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撰写的300篇新闻报道为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与话语分析法,分析研究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征和规律。首先,研究者对文本内容进行类目编码,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借助框架理论研究文本内容中的新闻框架。其次,灵活使用话语分析理论,从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对机器人新闻作品的新闻图式,话语修辞,作品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尝试解读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话语特征和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最后,根据文本研究探讨机器人新闻写作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在新闻写作主题方面,机器人新闻写作以财经报道,体育新闻报道,社会热点话题报道等为主,逐步突破报道领域的局限性,涉及社会民生等新闻报道。此外,机器人新闻写作主题的选择受到媒介定位的影响,报道基调,报道主旨呈现出正面报道的倾向性。第二,在文本架构方面,机器人新闻写作结构完整,文本结构多采用金字塔结构,描述新闻事件;消息来源较为多元化,权威数据库、专业媒体机构、政府公告、微博网民等,文本内容精简,但具有多个消息来源;语言表达丰富多样,广泛使用网络语言,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组成句子,尤其是突出情感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得文章的情感色彩浓厚。第三,在话语分析方面,机器人新闻写作作品均体现梵·迪克所提出的新闻图式结构的五大范畴,显现出机器人新闻作品的意识特征;在话语修辞手法上,机器人新闻写作灵活使用数据修辞和事实修辞体现文章的报道倾向和报道观点,使用交互叙事修辞实现人机交互。第四,在作品风格方面,使用口语化表达,并呈现出摘要式的多元新闻报道风格,因此,机器人新闻写作很难进行深层次的深度报道。第五,研究者发现,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写作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新闻写作理念从网络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以及去“故事化”的叙事理念。最后,通过对新闻作品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预测探讨机器人新闻写作会呈现出人为核心、机器人记者助力媒体发展,技术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高度融合、机器人新闻写作探索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沈越[9](2019)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虚构写作实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2010年《人民文学》举办非虚构写作计划,吸引大批文学作家积极投身非虚构创作,2015年国内多家网络新媒体平台,如腾讯、网易等陆续开办非虚构创作平台。“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诞生于融媒时代,是由网易新闻主办的新媒体非虚构创作专栏,在其标语中提出“以叙事之美,重构我们的生活”。本文选取平台自2015年至2018年间所发表的共849篇非虚构作品展开分析,探求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的新特征。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的掀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都是促进这一现象产生的积极因素。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方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发生着转变,从叙事结构及文体上来看,叙事结构的多元化体现出文体的“杂糅化”,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在消失,主要表现为现实叙事和历史叙事两个层面,新文体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从叙事要素上来看,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向台前,表现出多元分化的特点,体现出平民非虚构写作的巨大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叙事视角、超文本的存在、通俗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叙事话语的典型特征。在叙事接受层面,传统受叙者的身份也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文本内容。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微叙事、沉浸化叙事、交互性叙事、多媒体叙事广泛存在。非虚构作品具有较大的文本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潜力需要挖掘,但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忧患的存在,随着非虚构写作的普及,其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从社会各个层面去加强。

季念[10](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认为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二、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叙事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 论
    (一)关键概念
        1. 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新闻写作
        2. “谷雨实验室”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三) 研究方法
    (四)理论基础
二、 “谷雨实验室”报道对象与议题特征
    (一)小人物微聚焦,报道对象“接地气”
        1. 性别、年龄分布有偏向
        2.知名度低、多分布于中下阶层
    (二) 新时代共发展,议题类型“新”且“暖”
        1.议题方向倾向小众新奇
        2. 议题类型重人情、有温度
三、 “谷雨实验室”的叙事特征
    (一)讲故事找共鸣,叙事策略“吸睛”
        1. 叙事声音——第三人称较隐蔽的叙述者
        2. 叙事视角——全知全能上帝视角
    (二) 巧用文学技法,叙事结构“有张力”
        1.别出心裁的故事建构
        2.戏剧张力十足的情节安排
        3.文学性的细节描写
        4.恰到好处的结尾留白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
    (一)顺应时代趋势,前景可观
    (二)对风险与争议的思考
        1.文学性与客观性的边界难把握
        2.议题类型趋向“猎奇”化、同质化
        3.叙事结构徒生波折,刻意追求戏剧效果
        4.破除羁绊,创新形式,展望未来

(2)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框架理论
        二、新闻叙事学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国外非虚构写作实践情况
        一、新新闻主义思潮对非虚构写作的影响
        二、特稿写作对新闻写作文学品质的挖掘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
        一、报告文学对人们阅读审美的影响
        二、特稿对新闻故事化报道形式的推动
        三、非虚构写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迎合
        四、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
        五、非虚构写作的样本选择
第二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形式
    第一节 报道选题:情感为主,侧重故事的人伦价值
    第二节 报道篇幅:长篇为主,注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第三节 报道时间:上午为主,契合用户的阅读习惯
    第四节 报道形式:图文为主,视频为辅的视觉习惯
    第五节 报道来源:原创为主,协同合作的流量整合
    第六节 报道基调:悲剧为主,注重情绪的表达调动
第三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第一节 叙事题材的情感性
        一、新闻话题类:重视新闻背后的情感关怀
        二、情感生活类:揭示人物所流露的内心独白
        三、群体镜像类:聆听群体对时代的情绪表达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聚焦性
        一、零聚焦视角:上帝视角下的隐含作者
        二、内聚焦视角:展现内心独白的回顾视角
        三、外聚焦视角:作为局外人的参与式观察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灵活性
        一、采用错时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降低对新闻时效性的过度追求
    第四节 叙事场景的体验感
        一、聚焦现场来展现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
        二、抓住细节渲染气氛来调动读者情绪
        三、巧用新闻跳笔来实现蒙太奇艺术
第四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用户行为
    第一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用户的群体画像
        一、用户年龄
        二、用户学历
        三、用户职业
    第二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用户的信息体验
        一、媒介使用情况
        二、阅读内容偏好
        三、付费阅读意愿
        四、用户阅读习惯
        五、篇幅接受程度
    第三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用户的态度认知
        一、概念认知
        二、阅读态度
        三、作者认知
第五章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和反思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
        一、遵从以人为本的传播规则
        二、加强职业记者对自身业务的探索
        三、树立媒体的品牌战略思维
    第二节 对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反思和探讨
        一、追求写作技法引发新闻价值取向偏离
        二、事实核查制度缺席造成内容良莠不齐
        三、商业模式不成熟导致内容价值开发难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形成矛盾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非虚构写作用户调查问卷
致谢
本人在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关键概念与理论框架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文本的变化
    (一)报道数量:陡增—稳升—回落
    (二)报道主题:渐趋多元
    (三)报道关键词: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
    (四)报道态度:积极为主、渐趋客观
        1.报道态度随时间推移趋于客观
        2.报道态度来源涉及全面,新闻行业态度集中
        3.报道态度因主题不同而分布不同
二、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五大框架及其变化
    (一)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五大框架
        1.“人员替代”框架
        2.“实践应用”框架
        3.“问题局限”框架
        4.“行业革新”框架
        5.“素质要求”框架
    (二)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框架变化
        1.“人员替代”话题逐步淡出
        2.“问题局限”后期关注度提升
        3.“行业革新”聚焦度不减
        4.“素质要求”与技术爆发并进
三、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的互动
    (一)计算机辅助新闻时期:媒介对新技术的观望与忧虑
    (二)数据驱动新闻时期:媒体对新技术的正视与认可
    (三)智能生产新闻时期:媒体对新技术的延展与反思
结语: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话语变化背后的意识动向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新媒介技术在灾难报道中的应用研究(2015-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新媒介技术
        1.5.2 灾难报道
        1.5.3 智能媒体
第二章 新媒介技术给灾难报道带来的改变
    2.1 新媒介技术拓展了灾难性报道的空间
    2.2 人工智能跑赢时间,提升报道传递的时效性
    2.3 报道形式多元,动态与静态结合
    2.4 用户至上,受众参与,UGC助力内容产出
    2.5 守护真相,尽可能还原事件原貌
    2.6 新媒介技术增强灾难性报道的监测功能
第三章 当前新媒介技术在灾难报道中的实际应用
    3.1 可视化的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3.2 网络技术——基于社交媒体的受众参与和UGC碰撞
    3.3 智能化的多媒体技术——写作机器人与无人机航拍融合多种传播手段
    3.4 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
第四章 灾难报道中新媒介技术使用出现的问题
    4.1 信息采集环节
        4.1.1 隐私与数据危机,技术滥用引发用户恐慌
        4.1.2 机器代替人力,造成结构性失业
    4.2 新闻制作环节
        4.2.1 机器智能化发展,过分依赖技术
        4.2.2 单一化表达,形式模板大于内容深度
    4.3 内容推送环节
        4.3.1 算法生硬,忽视用户体验
        4.3.2 缺乏人工把关,背离新闻伦理
第五章 新媒介技术应用于灾难报道的改进策略及进一步发展建议
    5.1 建立突发反应机制
        5.1.1 普及相关理念,行业内铺开新技术
        5.1.2 扩大新闻来源,多重视角加入
    5.2 构建多层次内容报道框架
        5.2.1 策划专题栏目
        5.2.2 追踪动态变化
        5.2.3 开展预测性报道
    5.3 结合新技术人机联动,培养复合人才
    5.4 人工把关,坚守真实,彰显人文关怀与新闻伦理
    5.5 加强相关管控,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梳理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媒介环境学研究综述
        三、文献梳理:非虚构写作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及现状
        一、非虚构写作溯源与演进
        二、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
        三、非虚构新媒体平台现状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中兴盛的原因
        一、书写社会转型期丰富的新闻故事
        二、弥补报告文学与纪实报道的职能缺位
        三、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新的阅读习惯
    第三节 “人间”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介绍
        一、栏目设置
        二、运营思路
        三、网易公司背书
第二章 技术赋权:“人间”创作主体的平民化转向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普及使主体呈现出新特征
        一、业余创作队伍崛起
        二、传播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被激活
        三、主体身份“去中心化”特征显着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对主体创作的影响
        一、互联网促成更加平等的创作姿态
        二、多元主体导向类型化、典型性的创作模式
        三、技术赋权鼓励“深度卷入”的创作方式
    第三节 新媒体平台“人间”对创作主体的扶持和培养
第三章 大众化书写:“人间”的传播内容重塑
    第一节 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展现
        一、贴近生活:切实关注社会民生
        二、弥补书写:观照弱势群体及女性
        三、故事性强:激发好奇心和窥探欲
    第二节 文本叙事的大众化表达
        一、“中间性”策略增加趣味性
        二、内聚焦视角增强感染力
        三、生活化语言提高亲和力
    第三节 整合策划的人性化趋向
        一、图文并茂改善阅读体验
        二、分类专栏方便个性阅读
        三、热点专题突破时空界限
第四章 “人间”呈现的多媒体化与传播的多样化
    第一节 多媒体呈现延伸感官
        一、图像:满足视觉趣味
        二、音频:伴随式听觉享受
        三、视频:加强整体感知
    第二节 多样化传播触达受众
        一、移动私人化传播:微信
        二、大众传播
    第三节 复合型运营提供支撑
        一、各大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的性质
        二、“人间”的运营
第五章 媒介实践:“人间”受众的满足与参与
    第一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受众的满足
        一、心绪转换和自我评价
        二、信息补偿和环境监测
        三、社会交往
    第二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中的受众参与
        一、主动进行自我表达
        二、传递和共享信息
        三、拓展内容的变现方式
第六章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的积极影响及问题反思
    第一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突破传统写作,提升非虚构影响力
        二、加强社会黏性,消解原有圈层壁垒
        三、形成文本IP,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问题反思
        一、真实性存疑
        二、时常面临伦理困境
        三、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四、真正的产业化困难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人间”非虚构作品统计情况(部分)
    附录二 :各大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情况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机器人体育新闻写作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对比足球记者小明与新浪体育的俄罗斯世界杯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工智能
        2.1.2 机器新闻写作
        2.1.3 体育媒体
        2.1.4 今日头条“足球记者小明”
        2.1.5 新浪体育
    2.2 关于机器人写作的研究
    2.3 关于体育媒体发展的研究
    2.4 关于足球世界杯报道的研究
        2.4.1 传统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
        2.4.2 网络媒体对世界杯报道研究
        2.4.3 新媒体对世界杯报道研究
    2.5 小结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案例分析法
        3.2.4 内容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内容分析
        4.1.1 对新闻报道标题的分析
        4.1.2 对新闻报道导语的分析
        4.1.3 对新闻报道逻辑的分析
        4.1.4 对新闻背景材料分析
    4.2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体育媒体的积极影响
        4.2.1 即时发布确保媒体速度优势
        4.2.2 内容丰富提升媒体用户黏性
        4.2.3 方便快捷保障媒体资源整合
        4.2.4 强化媒体从业者素质
    4.3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体育媒体的消极影响
        4.3.1 语句独立僵硬,降低媒体认同感
        4.3.2 抓取盲目化,媒体公信力易缺失
        4.3.3 缺乏互动性,制约媒体发展
        4.3.4 选题局限性强,易使媒体失去专业权威性
        4.3.5 症结问题难根治,媒体竞争恶性循环
        4.3.6 泛人工智能当道,媒体品牌有名无实
    4.4 机器人新闻写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4.4.1 严控内容质量,提升审核力度
        4.4.2 提升科技含量,丰富受众体验
        4.4.3 完善反馈机制,满足受众需求
        4.4.4 强化媒体从业者素质,做好明确分工
        4.4.5 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机器人写作性价比
    4.5 未来新闻业发展模式
        4.5.1 采编数据化,人机协同发展
        4.5.2 报道深度化,众包新闻新机制
        4.5.3 角度创新化,自媒体转型挑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8)机器人新闻写作话语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新闻机器人小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机器人新闻写作概念界定
    (四)研究问题描述及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描述
        2、研究方法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1、话语分析理论
        2、框架理论
    (二)研究样本
        1、研究对象概述
        2、研究样本采集
    (三)研究样本类目构建
        1、辅助性类目建构
        2、高层次类目建构
        3、中层次类目建构
        4、低层次类目建构
        5、编码员间可信度检验
第二章 机器人新闻写作作品内容分析
    (一)样本概述
    (二)机器人新闻写作内容类目分析
        1、辅助性类目分析
        2、高层次类目分析
        3、中层次类目分析
        4、低层次类目分析
第三章 机器人新闻写作话语分析
    (一)文本视角下的机器人新闻写作
        1、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新闻图式结构分析
        2、机器人新闻写作修辞手法分析
    (二)语境视角下的机器人新闻写作
        1、新闻制作过程
        2、加工源文本
第四章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探讨和结论
    (一)写作特点分析
        1、“技术并不中立”,机器人新闻写作的价值位移
        2、机器人新闻写作去“故事化”的叙事理念
        3、大数据思维驱动下的新闻创作思维
    (二)内容特色分析
        1、题材多样的消息报道为主
        2、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多元的话语风格
    (三)未来发展趋势
        1、以人为核心,机器人新闻写作助力媒体发展
        2、技术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高度融合
        3、机器人新闻写作探索深度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媒介融合及其对新闻叙事的影响研究
        1.2.2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
        1.2.3 关于叙事学的研究
        1.2.4 关于新闻叙事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创新点
    1.5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研究设计
        1.5.1 选择样本
        1.5.2 选择分析单元
        1.5.3 建构分析类目
        1.5.4 统计分析
2 媒介融合对传统非虚构叙事方式的影响
    2.1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2.1.1 报告文学:寻求真相,记录历史
        2.1.2 特稿写作:客观真实,挖掘深度
        2.1.3 非虚构写作:体裁多样,热衷文学
    2.2 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产生的动因
        2.2.1 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的应对
        2.2.2 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
        2.2.3 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
    2.3 融媒对非虚构叙事的影响
        2.3.1 叙事文本呈现:从线性单一到创新多元
        2.3.2 叙事时空转向:由记录历史到追逐时效
        2.3.3 叙事身份互换:多元角色转变
3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转型
    3.1 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界定
        3.1.1 叙事结构及其研究历程
        3.1.2 叙事结构的突围带来文体革新
        3.1.3 非虚构叙事文体的分类
    3.2 叙事结构的重建
        3.2.1 时间维度的重建:动态化的即时呈现
        3.2.2 空间维度的重建:碎片化的有机组成
        3.2.3 非虚构叙事结构转型的现实诠释
    3.3 叙事文体的“杂糅化”
        3.3.1 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的消失
        3.3.2 新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
4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要素的变革
    4.1 非虚构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到台前再到多元分化
        4.1.1 从幕后到台前:第一人称叙事增多
        4.1.2 叙事主体的多元分化:叙事者角色再定位
        4.1.3 平民非虚构写作的文化价值
    4.2 非虚构叙事话语:视角·符号·语言
        4.2.1 多元化叙事视角
        4.2.2 超文本的符号化存在
        4.2.3 通俗化的语言风格
    4.3 非虚构叙事接受
        4.3.1 “受叙者”身份再定位
        4.3.2 接受过程: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
5 融媒背景下非虚构写作的多元化叙事价值探讨
    5.1 多元化叙事表达方式
        5.1.1 移动场景下的微叙事
        5.1.2 沉浸化叙事
        5.1.3 交互性叙事
        5.1.4 多媒体叙事
    5.2 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探讨
        5.2.1 文本价值的彰显
        5.2.2 “慢新闻”写作价值的初步显现
        5.2.3 非虚构作品商业价值变现
        5.2.4 媒介价值背后的隐忧
        5.2.5 培养非虚构写作能力的价值
6 结语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纪要
附录二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叙事方式抽样信度检测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对象
        0.2.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1.1 皇帝形象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1.2 官员形象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2.1 军人形象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2.2 百姓形象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3.2.3 嵌套性叙述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4.1.1 民间的游历
        4.1.2 战地的目击
        4.1.3 传闻的影响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5.1 历史意义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5.2 审美意义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5.3 当代启示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叙事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 禹夏,石梦鑫. 未来传播, 2021(02)
  • [2]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D]. 林之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D]. 佟铁鑫.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5]新媒介技术在灾难报道中的应用研究(2015-2020)[D]. 宋烨文. 河北大学, 2020(08)
  • [6]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D]. 陈艳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机器人体育新闻写作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对比足球记者小明与新浪体育的俄罗斯世界杯报道[D]. 王珅葳.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机器人新闻写作话语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新闻机器人小南为例[D]. 李海玉. 长安大学, 2020(06)
  • [9]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D]. 沈越. 暨南大学, 2019(02)
  • [10]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新闻写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