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与船舶、航海相关的网站

浏览与船舶、航海相关的网站

一、浏览与船舶、航行有关的网站(论文文献综述)

胥皓[1](2021)在《船舶结构健康监测边缘计算节点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石,船舶货物运输的安全稳定对于国家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在军事领域,海上军事舰艇对维护我国领土与主权完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保障大型船舶海上航行安全,针对于船舶进行结构状态监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光纤光栅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技术有着高精度、体积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船体这样一种监测环境下有着优良的适应性,因此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开发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已经成为了主流方案。目前该系统基本上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仪-中央处理器这样一个系统架构。然而,在监测点增多、数据量增大时,这种架构将对中央服务器的计算性能以及网络通信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此外,部分老旧船舶监测条件十分有限,需要采用无线监测的方式实现结构状态实时监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树莓派作为硬件基础,结合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开发了船舶结构健康监测边缘计算节点,取得了如下工作成果:(1)设计了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架构,成功将原属于中心服务器的计算功能迁移到靠近数据源处,实现数据的快速、及时处理,然后再将关键的、最终的数据结果发往中央服务器或用户终端。将边缘计算节点功能模块分为三层四个功能模块,分别实现对于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以及发布,模块设计采用弱耦合、强内聚的软件模式,另外确立了数据传输格式的标准化。(2)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特性实现了在边缘计算节点计算应力数据。根据所接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本身应变特性参数,对原始波长数据进行应变转换,此外也添加了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处理功能。在边缘计算节点处对数据进行预先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传输到用户终端的数据量,有效保障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3)采用MariaDB数据库建立数据存储模块,通过优化表结构使得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大大减少,在极端情况下,计算节点运行一个月的监测数据量所占用的最大存储空间为739.65MB,可以保证船舶长期监测的需要。(4)创建了基于Django的网络服务应用程序,采用Django Web框架进行服务器端开发,浏览器端则使用主流的HTML5、CSS、Java Script技术编写。主要包含以下功能:在线实时监测界面实现了实时监测数据可视化,从数据采集到发布的平均延时为0.35s,并且提供阈值报警功能;历史数据监测界面负责历史监测数据查询,以备用户后期下载使用;通道配置界面可进行传感器参数配置,可配置类型有温度、应变;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用户注册、密码修改、用户注销等个性化功能。利用Web的普及性与多设备适用特性可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贾辉[2](2021)在《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外商投资的金额呈增长趋势,中国对外投资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然而,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也出现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忽视环境问题将成为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环境问题导致国家责任的风险也在增加。本文包括前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国际投资环境保护问题和国际法律制度)、第二章(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预防责任)、第三章(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及构成要件)、第四章(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第五章(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关于国际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预防义务,本文通过综合性国际环境立法文件和专门性国际环境立法文件探讨了预防原则,包括双边/多边投资协定与预防原则、国际投资项目环境评估与预防原则、绿色金融与预防原则。关于国际投资协定与环境保护,本文围绕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研究了NAFTA、USMCA、CPTPP、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比较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的环境条款,对中国所参与对外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中国对外投资协定中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中国对外投资协定中环境事件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探讨。之后,该章节介绍了国际投资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出环境影响评价是减少投资建设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的重要预防措施,结合《埃斯波公约》等多边国际条约和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相比较,对中国对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该章节探讨了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从绿色金融的定义和重要意义出发,梳理了绿色金融相关之国际法体系,结合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关于绿色金融的立法实践,比较中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探讨了绿色金融在中国对外投资环境保护方面的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国际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构成要件,本文探讨了国际投资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之构成要件,将国际投资行为区分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两种情形讨论了国际投资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之构成要件。其次,该章节探讨了私人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比较中国投资者境外投资环境损害国家归责之要件分析,讨论了中国投资者境外投资的国家归责问题。本文还从投资国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国家责任的承担形式、分担机制、免责情形等内容。关于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本文首先讨论了核电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核电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核事故赔偿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再结合中国核企业“走出去”之概况和中国国内立法分析,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协议参与英国核电项目为例,分析了中国核企业“走出去”发生境外核事故之国家责任。其次,该章节探讨了航天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航天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航天事故赔偿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包括《外空条约》、《责任公约》、《登记公约》、《营救协定》、《月球协定》等,结合中国航天企业“走出去”之概况,以假设案例的方式,探讨了“走出去”的中国航天企业一旦发生航天事故,是否会引发中国的国家责任等问题。最后,该章节探讨了石油产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从石油领域环境保护之风险出发,梳理了石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之国际法体系,包括《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议定书、《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国际基金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勘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其他相关国际公约,再结合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之概况,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发生境外石油污染之潜在风险,并区分事故造成海洋污染和陆地污染分别就国家承担相关赔偿责任进行了分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应重视因环境问题导致国家责任的风险。本文分别在中国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预防义务、中国境外投资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中国特定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方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中国海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议。

俞成明[3](2020)在《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据共享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趋成熟,跨国家、跨地区、跨部门的测绘资源共享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国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中。海事测绘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测绘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海事测绘主管部门向公众提供海事测绘公共产品的基础,是沿海水上公共交通航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共享资源的数量多少,而在于所提供资源对航海用户与航政部门的效用程度。本文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取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服务型政府与公共产品等相关理论,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研究了现阶段粤港澳三地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过程中已有的举措与取得的成效。其次,针对粤港澳三地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主要涉及粤港澳三地在海事测绘基础设施、海事测绘技术与装备、海事测绘数据成果转化以及公共产品服务等领域,问题包括缺少固定的顶层协调机构与交流机制、现有的测绘技术标准不统一、海事测绘技术发展不平衡、难以实现海事测绘设施的统一协调、海事测绘成果转化与产品服务差异性大;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原因涵盖政府机构职能设置的缺陷、缺少技术交流与信息交互、港澳两地参与共享的意识不强、缺乏海事测绘成果与产品服务的对接机制。再次,对国外测绘资源共享与国内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可以用作经验借鉴的共享方法、共享领域、共享产品与服务。最后,立足政府职能与公共产品服务,提出了实现粤港澳三地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策略,包括建立固定的协调机构与交流机制、加强粤港澳海事测绘基础设施共享机制、推动粤港澳海事测绘成果的统一与数据互换机制、加速粤港澳海事测绘公共产品服务一体化、加强粤港澳海事测绘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借大湾区发展强化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

李彦朝[4](2020)在《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海技术专业围绕船舶驾驶岗位职能为航运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与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的船舶驾驶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探索资源库服务航海教育的教学实践、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资源库应用、确保资源库的生命力,对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外混合教学和资源库应用现状、研究基于资源库开展混合教学的可行性、构建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并在专业课程中展开了混合教学实践,对混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资源库为依托的混合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课程评价机制的多元化、能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资源库与混合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混合教学的开展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基于资源库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双重混合,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内容设计、线上自主学习实施、线下课堂互动教学、教学效果反思总结”的混合教学模式,这丰富了航海技术专业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领域的研究。混合教学的应用,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了资源库的有效应用、实现了学习效果的动态跟踪、提升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混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等提出了挑战,对学校有关混合教学的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反馈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任丹[5](2020)在《基于TRACLUS算法的船舶轨迹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在当今的航运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用于维护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船舶运输等。船舶通过舰载AIS设备记录和传递航行数据,这些数据中包含着海量的船舶轨迹信息,区别于传统的对于AIS数据的利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手段可以从中提取出隐含的信息来分析船舶的航行特征、揭示船舶的行为规律,为海上交通管理和航线规划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参考。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相关AIS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的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分段与归组框架的轨迹聚类算法—TRACLUS算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深入探究了该算法的优势、基本原理、实现流程和参数评估等。算法分为轨迹分段和线段聚类两个主要部分,并通过生成代表性轨迹实现对分析结果主要特征信息的表达。该算法在针对轨迹的研究中,相比于其他算法,在会先对轨迹按照MDL原则进行近似划分,然后再用基于密度聚类的思想对分段后的轨迹子段聚类,从而能够从轨迹子段中发现更多公共子特征。在本文中,通过Python 3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该算法,并对算法进行扩展从而支持AIS轨迹的空间数据格式。为了更加方便直观的使用TRACLUS算法分析船舶轨迹,基于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思想设计和实现了一个B/S架构的WebGIS原型系统。本文对系统的设计模式、开发框架和部署过程进行了介绍,并以地图的形式对算法各阶段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最后,通过一组英国某片海域的船舶轨迹数据在系统上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值对聚类结果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参数选取的原则。实验结果显示系统和算法功能符合设计需求,且通过合理的参数可以得到理想的轨迹聚类效果。

韦佳[6](2020)在《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洋权益重要性的增加,各国军事力量在专属经济区内的非战争化运用也逐渐增多。近年来,他国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以“航行与飞跃自由”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名义大肆开展军事利用活动,已经给沿海国的国家安全带了威胁。因此他国军事主体在专属经济内是否应当享有活动自由?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争论的课题之一,这主要存在以美国为首的海洋强国坚持的“赞成论”,即他国军事主体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完全的自由”;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反对论”,即他国军事主体在专属经济区的活动应当受到规制”。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内军事利用这一问题规定的模糊性与滞后性,我们只能从《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中寻找此类活动的原则,比如和平利用海洋原则,适当顾及原则等。文章针对争论双方争论的焦点,从《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的原则出发,对焦点问题展开细致、全面的探讨,从而得出应当规制他国在一国专属经济区内开展军事活动的这一观点。在国际观点并未完全统一与明确的环境之下,海洋强国势必会坚持其赞成论的主张,仍旧会频繁的在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内继续开展军事利用活动,而通过对有关国家“规制他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的国家实践”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当今国际社会在对规制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这一主流观点。而文章的核心在于:笔者在主张规制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国家的实践,对我国应对“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应对策略。文章中提出我国应积极推动国内外海洋立法的完善;同时植根于我国国情,论证出我国建立防空识别区、尝试建立海事识别制度的必要性;探寻我国在磋商机制下完善法律途径的冲突解决方法。

邓翀翔[7](2020)在《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飞速发展,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已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水上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卫星定位技术与船舶航行跟踪设备的进步,在水上运输中对船舶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升运输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在船舶航行数据日益丰富与多样化的趋势下,如何将海量船舶航行数据高效存储与直观展示,是目前船舶管理研究中的重点工作。在已有研究中,船舶航行数据大多存储于传统CSV表格及关系型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整理与管理十分困难。并且,将船舶航行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的系统相对较少。在已有研发成果中大多以C/S开发模式为主,系统扩展性与共享性较低且兼容性较差。此外,已有系统多服务于海洋运输,面向内河航运的可视化系统并不多。在此情况下,本论文以内河船舶航行数据为数据基础,设计并构建B/S模式下的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用以减少人为工作量并将船舶蕴含信息更为直观的展现。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完成工作如下:(1)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研发技术研究与框架设计。在开发模式方面,针对用户查看设备多样的特点,采取B/S开发模式进行系统开发;在数据存储方面,针对船舶航行数据存储量大、管理低效的特点,系统采用Mongo DB分布式数据库对船舶航行数据进行存储;在服务器方面,采用Flask完成系统服务器框架的搭建;在前端展示方面,选取layui进行前端框架的设计与搭建。此外,为增强系统中对船舶航行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在地理底图方面,使用百度地图作为地理底图;在数据可视化方面,使用Echarts可视化图表库与Mapv可视化开源库对船舶航行数据中蕴含信息进行展示。(2)系统总体需求分析与各功能模块需求分析。结合目前内河船舶管理现况与已有相关研究,对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总体需求进行设计。同时,针对船舶管理部门具体使用需求,对系统中各功能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用户对地理底图、船舶位置可视化、船舶轨迹可视化、船舶信息查询、船舶信息统计与分析、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需求,为后续系统与各功能模块设计奠定基础。(3)系统数据库设计与系统功能设计。在系统数据库设计中,首先对存储在CSV表格中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先处理与筛选。其次构建系统中用于存储船舶航行数据的Mongo DB数据库,并将数据进行导入迁移。最后使用Mongo DB Compass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筛选与整理,为系统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在系统功能设计中,结合各功能具体需求分析结果,对系统功能模块中用户操作使用流程、数据流程图及功能预设结果等进行详细设计。(4)系统实现与系统测试。在对系统及各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对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的框架搭建与系统研发。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用户管理、船舶位置可视化、船舶轨迹可视化、船舶信息查询、船舶信息统计分析及其他辅助功能。在系统测试方面,为对研发完成的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从系统功能与系统性能两个角度对系统进行测试。对系统各功能详细操作是否可顺利完成、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兼容性、系统各功能在不同数据级别下的执行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完成对系统较为综合的测试与评定。

王臻睿[8](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航运状态分布异常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与物联网行业的兴起,海量数据蜂拥而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数据量也与日俱增。同时伴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繁杂的数据为海洋监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加之海上环境复杂,存在各种风险与隐患,船舶航行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船舶在第一时间发现行为异常时,并及时报警,就能大大降低异常行为的危害性,保证航行安全。在当前大型船舶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异常识别,不仅对于船舶驾驶人员,船舶航运监管人员,甚至整个航运业来说,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AIS数据应运而生。本文针对北部湾海域的特点,以现有AIS数据为基础,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识别异常船舶。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多状态参数的机器学习方法,从船舶轨迹点的经纬度位置、对地航向、对地航速考虑,通过对船舶多特征提取,建立约束模型。将改进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结合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i Forest)算法得到船舶正常分布规律下的异常点(离群点)。2)提出了一种多船舶环境下,船舶异常行为识别分析的方法。已经提出并实施的大多数识别检测算法采取的是单一船舶轨迹点的连线识别,即单船的运动行为建模,没有充分考虑多船及船舶间相互作用下的状态分布。实际航行中,为了避免碰撞、横越等行为,船舶间位置及分布状态存在一定规律。本文核心是将船舶视为一个质点,然后对船舶集体状态分布及行为进行异常点检测,不需构建复杂的模型,结合孤立森林算法,优先将异常点筛出。将实验引入北部湾海域,分析多船状态分布,完成异常检测。3)研究改进DBSCAN算法。针对DBSCASN对于密度不均匀、聚类间距大时,聚类效果差,参数Eps选取困难的情况,将AIS数据内部经纬度关系,使用其平均距离构造可调阈值对参数选取进行改进,通过数据驱动获取该参数。改进后,对船舶位置(经纬度)和速度航向等特征分别聚类,借此发现位置异常及航速异常的船舶。在北部湾AIS数据集中,验证了改进型DBSCAN算法的效果。4)结合地理领域知识,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点。并从港口及周边锚地分布考虑北部湾区域的特点,重点对沿岸的高航速区域及陆地船舶点识别,在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下验证了实验在北部湾海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5)依托广西重大项目“北部湾智能船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对异常定义的标签,验证检测效果。对于大部分异常点的检测,精确率达到91.73%,与其他主流异常点检测算法相比指标较好,对于船舶异常点(离群点)及船速异常的检测效果显着。本文目的是通过AIS数据的分析,感知海上交通态势以及识别异常船舶,使得海事部门及船舶公司尽早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快速排查问题船舶。将改进DBSCAN和i Forest算法相结合,在北部湾海域,通过船舶航运状态分布就能快速识别异常。该方法化繁为简,参数调节少,各项评价指标高,鲁棒性较好。

吴亚杰[9](2020)在《全球原油贸易与航运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原油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全球原油的日交易量可达7000万桶以上。可以说原油经济是全球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原油贸易量通常是海关统计发布的事后统计值。然而原油贸易量的事先预测,对贸易商、期货交易者、相关企业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船舶位置数据和Web技术实现了原油贸易与航运分析系统,能准确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油的到港量。本文通过对系统的数据需求、业务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需求做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设计和开发贸易与分析系统的工作要点,最后实现了系统的开发和部署。主要通过以下过程完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基于 HDDBSCAN(Hadoop based Distributed DBSCAN)算法开发了对船舶位置数据进行聚类的程序,将静态的AIS数据聚类为原油的泊位信息,基于 SVF(Statistic based Voyage Forecasset)算开发了船舶的航次划分和预测程序,将船舶历史轨迹划分航次并对船舶目的港进行预测。为系统提供了可用于贸易分析的基础数据。2.基于Node.js的前后端技术,开发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原油贸易的统计和预测,并可实时查看原油船舶的实时航运动态。为了加强系统服务器的性能,通过Nginx实现了系统的负载均衡,通过在一台服务器部署多个Node.js服务,可有效利用服务器的硬件资源。3.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处理高并发的能力,本文对贸易与分析系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了压力测试,并与传统的Java技术实现的Web服务做对比,结果显示采用Node.js实现的服务在处理高并发时更加稳定,同时对Redis的读写能力做了性能测试,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最后,对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下一步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浏览与船舶、航行有关的网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浏览与船舶、航行有关的网站(论文提纲范文)

(1)船舶结构健康监测边缘计算节点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船舶结构健康监测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 边缘计算
        1.2.1 边缘计算定义
        1.2.2 边缘计算优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树莓派以及相关技术概述
    2.1 硬件简介
        2.1.1 光纤光栅解调仪
        2.1.2 树莓派
    2.2 软件技术概述
        2.2.1 Python简介
        2.2.2 B/S与C/S架构
        2.2.3 Django Web框架
        2.2.4 MySQL关系型数据库
    2.3 本章小结
3 船舶结构无线监测系统架构
    3.1 系统整体架构
    3.2 边缘计算节点功能模块
    3.3 数据传输标准
        3.3.1 边缘计算节点内数据传输标准
        3.3.2 边缘计算节点与用户端数据传输标准
    3.4 本章小结
4 边缘计算节点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项目工程文件结构
        4.1.1 文件结构
        4.1.2 主程序入口
        4.1.3 数据分析接口设计
    4.2 数据采集模块
        4.2.1 理论分析
        4.2.2 功能设计
        4.2.3 运行逻辑
    4.3 数据处理模块
        4.3.1 光纤光栅解调原理
        4.3.2 功能设计
        4.3.3 运行逻辑
    4.4 数据存储模块
        4.4.1 数据库表总体设计
        4.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4.3 数据库连接与配置
    4.5 数据发布模块
        4.5.1 需求分析
        4.5.2 Django项目文件配置
        4.5.3 用户界面设计
        4.5.4 程序逻辑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边缘计算节点运行报告
    5.1 数据采集与处理测试
    5.2 数据存储测试
    5.3 数据发布测试
        5.3.1 用户功能测试
        5.3.2 网络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程序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问题和国际法律制度
第一节 国际投资之环境保护问题
    一、国际投资与其环境效应问题
    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问题
    三、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的法律逻辑分析
第二节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相关国际法律制度
    一、国际投资环境保护相关国际法和案例
    二、投资国关于境外投资环境保护之立法
    三、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环境保护之立法
    四、投资国与东道国双边投资协定之法律协调
第三节 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及其问题
    一、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介绍
    二、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保护现有法律体系的问题
第二章 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预防责任
    第一节 国际投资之环境保护与预防原则
        一、预防原则之概述
        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国家预防责任之体现
        三、中国境外投资中预防责任之体现
    第二节 国际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国家预防责任
        一、国际投资与环境影响评价
        二、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
        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之立法实践
        四、中国境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三节 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相关之国家预防责任
        一、国际投资与绿色金融
        二、各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
        三、中国关于绿色金融之立法实践
        四、中国境外投资绿色金融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四节 国际投资协定环境条款中国家预防责任
        一、国际投资协定之环境条款
        二、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环境条款之现状
        三、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中环境条款之完善
第三章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及构成要件
    第一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
        一、传统国家责任理论
        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致国家责任
        三、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之具体构成要件分析
        四、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分析和完善建议
    第二节 私人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
        一、域外私人行为之国家归责
        二、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归责
第四章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
    第一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形式
        一、国家责任的主要形式
        二、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相关国家责任的形式
    第二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一、跨界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二、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损失分担机制
        三、中国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机制之完善
    第三节 国际投资所致环境损害的国家赔偿责任之免责情形
        一、同意或重大过错
        二、不可抗力
        三、危难和危急情形
        四、已经采取了一切必要和适当措施
第五章 特定领域国际投资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第一节 核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一、核领域环境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二、中国核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责任分析
        三、中国核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二节 航天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一、航天领域事故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二、中国航天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国家责任
        三、中国航天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第三节 石油产业领域国际投资所致环境问题之国家赔偿责任
        一、石油产业领域环境损害之国家赔偿责任
        二、中国石油领域境外投资所致环境损害之赔偿责任分析
        三、中国石油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事测绘资源
        2.1.2 海事测绘资源共享
        2.1.3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3 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政府推进的现状分析
    3.1 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举措与效果
        3.1.1 现有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政府推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2.1 缺少固定的顶层协调机构与交流机制
        3.2.2 现有的测绘技术标准不统一
        3.2.3 海事测绘技术发展不平衡
        3.2.4 难以实现海事测绘设施的统一协调
        3.2.5 海事测绘成果转化与产品服务差异性大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机构职能设置的缺陷
        3.3.2 缺少技术交流与信息交互
        3.3.3 港澳两地参与共享的意识不强
        3.3.4 缺乏海事测绘成果与产品服务的对接机制
4 国内外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经验借鉴
    4.1 国外测绘资源共享概况
        4.1.1 欧盟:“一张图”建设
        4.1.2 英国:海道测量资源共享
        4.1.3 澳大利亚: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
        4.1.4 美国、加拿大:海图数字产品服务
    4.2 国内海事测绘资源共享概况
        4.2.1 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水文站网、CORS站网共享
        4.2.2 海事测绘数据共享技术
        4.2.3 海事测绘产品共享
    4.3 经验借鉴
        4.3.1 共享基础设施
        4.3.2 共享数据与技术
        4.3.3 共享产品与服务
5 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策略
    5.1 建立固定的协调机构与交流机制
        5.1.1 建立固定的协调机构
        5.1.2 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
    5.2 加强粤港澳海事测绘基础设施共享机制
        5.2.1 加强粤港澳三地水文站设施的共享力度
        5.2.2 增加粤港澳三地CORS站网设施的共享
        5.2.3 酝酿粤港澳三地测绘装备的共享
    5.3 推动粤港澳海事测绘成果的统一与数据互换机制
        5.3.1 推动粤港澳三地海事测绘成果的统一
        5.3.2 建立粤港澳三地定期数据互换机制
    5.4 加速粤港澳海事测绘公共产品服务一体化
        5.4.1 海事测绘数字产品服务一体化
        5.4.2 海事测绘纸质产品服务一体化
        5.4.3 海事测绘产品销售模式一体化
    5.5 加强粤港澳海事测绘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5.5.1 海事测绘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5.5.2 海事测绘专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5.6 借大湾区发展强化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混合学习的相关研究
        1.2.2 教学资源库相关研究
        1.2.3 航海技术专业混合教学现状
        1.2.4 研究文献总体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资源库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2.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1 学生特征分析
        2.1.2 课堂教学情况
    2.2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2.2.1 目的性原则
        2.2.2 双主体原则
        2.2.3 “3R”原则
        2.2.4 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
    2.3 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可行性分析
        2.3.1 资源素材支持的可行性
        2.3.2 教学功能支持的可行性
        2.3.3 过程数据记录的可行性
        2.3.4 技术设备支持的可行性
    2.4 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设计过程
        2.4.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2.4.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2.4.3 线上资源开发设计
        2.4.4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2.4.5 混合教学评价设计
    2.5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结果
3 资源库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实践
    3.1 混合教学实践准备
        3.1.1 授课对象选择
        3.1.2 授课对象分析
        3.1.3 授课内容选择
        3.1.4 教学目标设定
        3.1.5 教学实施环境
    3.2 教学实践过程
        3.2.1 自主学习内容设计
        3.2.2 线上自主学习实施
        3.2.3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3.2.4 教学效果分析总结
4 混合教学效果分析
    4.1 学生过程性数据评价
        4.1.1 自主学习情况
        4.1.2 教学效果反馈
        4.1.3 个人能力发展
    4.2 教师同行评价
        4.2.1 教师自我评价
        4.2.2 校内督导评价
        4.2.3 校外专家评价
    4.3 技能鉴定评价
    4.4 教学实践反思
        4.4.1 教师方面
        4.4.2 学生方面
        4.4.3 管理机制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项目设计
    附录2:《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附录3:职业教育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调查问卷
    附录4:《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能力训练任务设计
    附录5:《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混合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TRACLUS算法的船舶轨迹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AIS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2.2 轨迹聚类研究现状
        1.2.3 AIS轨迹聚类系统实现与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2.基于分段及归组框架的轨迹聚类方法
    2.1 TRACLUS算法
        2.1.1 算法概述
        2.1.2 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
    2.2 算法详细步骤
        2.2.1 近似轨迹划分
        2.2.2 线段聚类
        2.2.3 轨迹簇的可视化表达
        2.2.4 参数值选择的启发式方法
    2.3 算法实现
        2.3.1 几何对象定义
        2.3.2 算法实现
3.系统开发
    3.1 系统架构设计
    3.2 系统开发
        3.2.1 AIS数据库设计
        3.2.2 服务端开发
        3.2.3 前端开发
        3.2.4 系统程序部署
4.系统实例测试
    4.1 线段聚类以及不同参数下的结果分析
    4.2 代表性轨迹生成结果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6)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动机与目的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0.4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
1 专属经济区与军事活动的法律概述
    1.1 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1.2 军事活动的类型
        1.2.1 军事设备的航行与飞跃
        1.2.2 军事情报的搜集
        1.2.3 军事测量活动
        1.2.4 军事演习
    1.3 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法律问题之起源
        1.3.1 法律层面的原因
        1.3.2 科技发展的原因
        1.3.3 政治层面的原因
2 《海洋法公约》中相关规范的缺陷性及其引发的国际法论争
    2.1 《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规范缺陷
        2.1.1 《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有关规定
        2.1.2 《海洋法公约》规范的模糊性
        2.1.3 《海洋法公约》规范的滞后性
    2.2 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国际法论争
        2.2.1 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权利之争的主要论点
        2.2.2 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权利的国际法争点分析
3 有关国家在“论争”环境下的立法实践与应对措施
    3.1 有关国家的国内立法实践
        3.1.1 完全禁止模式
        3.1.2 事前许可模式
        3.1.3 管辖模式
    3.2 防空识别区制度的国家实践
    3.3 海事识别制度的国家实践
4 我国应对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策略完善
    4.1 我国应积极推动国际海洋法的改革与完善
        4.1.1 我国应努力推动《海洋法公约》内容的改革
        4.1.2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体系的完善
    4.2 我国应积极推进国内海洋立法的完善
        4.2.1 我国“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4.2.2 我国有关“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立法完善
    4.3 我国建立防空识别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初步实践
        4.3.1 我国建立防空识别区的必要性
        4.3.2 我国防空识别区的实践
    4.4 我国可以探索建立海事识别制度
    4.5 我国专属经济区内军事冲突解决途径的完善
        4.5.1 深化海上军事磋商机制
        4.5.2 完善磋商机制下的法律途径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航行数据研究现状
        1.2.2 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与理论概述
    2.1 B/S开发模式
    2.2 地图API
    2.3 Flask框架
        2.3.1 Flask框架概述
        2.3.2 Flask扩展
    2.4 Echarts可视化图表库
    2.5 MongoDB数据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用户管理模块分析
        3.2.2 地图基本操作模块分析
        3.2.3 船舶位置可视化模块分析
        3.2.4 船舶轨迹可视化模块分析
        3.2.5 船舶信息查询模块分析
        3.2.6 统计分析模块分析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框架设计
        4.2.2 系统功能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原始数据整理与特征分析
        4.3.2 数据迁移
    4.4 系统功能设计
        4.4.1 地图基本操作模块
        4.4.2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4.4.3 船舶位置可视化模块
        4.4.4 船舶轨迹可视化模块
        4.4.5 船舶信息查询模块
        4.4.6 船舶信息统计与分析模块
        4.4.7 其他辅助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系统概述与开发环境
        5.1.1 系统概述
        5.1.2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5.2.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5.2.2 船舶位置可视化模块
        5.2.3 船舶轨迹可视化模块
        5.2.4 船舶信息查询模块
        5.2.5 船舶信息统计与分析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功能测试
        6.1.1 测试环境
        6.1.2 主要功能测试
    6.2 系统性能测试
        6.2.1 系统兼容性测试
        6.2.2 系统执行时间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数据挖掘的航运状态分布异常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船舶异常行为的概念
    1.4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挖掘理论
    2.1 数据挖掘简介
        2.1.1 数据挖掘的定义
        2.1.2 数据挖掘的过程
        2.1.3 Python语言与数据挖掘
    2.2 数据挖掘算法
        2.2.1 DBSCAN算法
        2.2.2 iForest算法
    2.3 算法评估方式
        2.3.1 算法复杂度
        2.3.2 检测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IS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1 AIS数据分类及内容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可视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B-iForest算法的AIS数据异常识别
    4.1 实验数据处理
    4.2 实验过程概述
    4.3 基于北部湾海域的AIS数据实例分析
        4.3.1 改进DBSCAN算法
        4.3.2 iForest的参数选取
        4.3.3 DB-iForest算法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与其他异常检测模型比较
    5.1 模型比对
    5.2 模型评估比较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一览表
致谢

(9)全球原油贸易与航运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聚类与航迹预测
        1.2.2 Node.js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 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GeoHash原理
    2.2 基于Hadoop的分布式DBSCAN算法
    2.3 航次预测算法
        2.3.1 航次划分算法
        2.3.2 基于统计的航次预测算法
    2.4 前端相关技术
        2.4.1 Vue.js框架
        2.4.2 Echarts
        2.4.3 Elements.js
    2.5 服务端相关技术
        2.5.1 Node.js相关技术
        2.5.2 MySQL相关技术
        2.5.3 Nginx
        2.5.4 Dokcer
        2.5.5 ELK
        2.5.6 Redis
    2.6 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系统数据需求分析
        3.1.2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3.1.3 系统稳定性需求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简介
        3.2.2 总体设计
    3.3 系统高可用设计
        3.3.1 负载均衡设计
        3.3.2 数据库主从备份设计
        3.3.3 缓存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业务数据存储设计
        3.4.2 基础数据存储设计
    3.5 功能模块设计
        3.5.1 基数数据模块设计
        3.5.2 用户模块
        3.5.3 原油贸易统计模块
        3.5.4 原油实时航运模块
        3.5.5 后台管理模块
        3.5.6 日志监控和用户行为分析模块
    3.6 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与部署
    4.0 数据库服务实现
        4.0.1 数据库Model层实现
        4.0.2 数据库Dao层实现
    4.1. 基础数据模块实现
    4.2 用户模块
        4.2.1 用户注册实现
        4.2.2 用户登录实现
        4.2.3 用户修改密码实现
    4.3 原油贸易统计模块
        4.3.1 原油进口统计实现
        4.3.2 原油出口统计
        4.3.3 贸易量趋势统计
    4.4 原油实时航运模块
        4.4.1 船舶实时位置显示实现
        4.4.2 船舶搜索实现
        4.4.3 港口动态实现
    4.5 后台管理模块
        4.5.1 用户列表实现
        4.5.2 用户搜索实现
        4.5.3 用户数据权限控制
    4.6 日志监控和用户行为分析模块
        4.6.1 日志监控实现
        4.6.2 用户行为分析实现
    4.7 系统部署
        4.7.1 pm2部署脚本
        4.7.2 系统环境
        4.7.3 系统部署
    4.8 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指标
    5.2 测试方法
        5.2.1 系统服务性能测试
        5.2.2 Redis性能测试
    5.3 测试结果
        5.3.1 系统服务测试结果
        5.3.2 Redis测试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浏览与船舶、航行有关的网站(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舶结构健康监测边缘计算节点的开发[D]. 胥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研究 ——以中国海外投资为视角[D]. 贾辉. 中国政法大学, 2021(11)
  • [3]粤港澳海事测绘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D]. 俞成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4]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D]. 李彦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基于TRACLUS算法的船舶轨迹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任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专属经济区内他国军事活动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 韦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内河船舶航行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 邓翀翔.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数据挖掘的航运状态分布异常检测方法研究[D]. 王臻睿. 兰州大学, 2020(04)
  • [9]全球原油贸易与航运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亚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浏览与船舶、航海相关的网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